一、浅析合肥琥珀山庄设计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汪晟昱[1](2020)在《基于模式语言的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各地为解决住房紧张问题而建设的大量住区住宅,现如今却日渐衰微。但是作为城市发展的文脉基础以及源动力的老城区老旧住区,其形象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是城市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住区的居民也渴望着与现代化生活接轨、与时俱进提高居住水平和舒适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老旧住区的改造也在快速推进中。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并结合新老住区的对比,梳理出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的界面杂乱、功能不足、组织无序等现状主要问题。借助美国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Alexander Kristoff)的建筑模式语言理论,分析其编制结构与原理,从而解析此理论与住区外部空间不论是层级关系还是组织脉络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运用一系列结构完整的建筑模式语言理论和体系,笔者根据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特征分别从空间界面、空间功能以及空间组织这三个核心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得出合肥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模式并汇成语言。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解决旧住区基础设施问题,还要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完善与建设合理外部空间、共享空间;从建筑使用者的角度,提升居民舒适度、宜居性以及场所精神,为政府、设计单位等改造细则制定与方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模式语言的引入,将更有助于目前合肥市老旧小区改造设计者拓宽视野、丰富语汇。同时,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的研究对其他地区的老旧住区改造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图[84]表[21]参[68]
王瑶[2](2020)在《基于五感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对儿童户外活动区域愈发重视,户外活动空间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场所,也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作用。人类通过视、听、嗅、味、触这五种感觉来感知这个多元丰富的世界。本文以儿童五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对儿童的五感认知进行分析,并结合五感之间的联系,来探寻我国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五感设计的发展趋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户外活动场地这个载体中,会形成不同的行为特征。在现阶段,我国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的景观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对户外活动场地景观要素的感知,来分析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感知的差异,得出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景观环境不同的需求。为此,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儿童五感对场地环境的要求,总结了满足人体五感的儿童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场地设计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儿童五感特殊性的分析,能够考虑在未来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加入并提出符合儿童五感的景观构成要素设计的理论方法。本文在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整合和创新思考,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数据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多种手法,对儿童五感和当前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此次研究分析得出儿童五感的感知特点与成年人不同,通过调研分析城市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问卷和数据分析来得出儿童的感官需求侧重顺序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不同的听觉要素会对视觉审美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验证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进行五感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营造符合儿童五感特点的户外活动空间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最后,基于儿童行为特点,提出了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基本构成要素的五感设计方法。
王耀[3](2020)在《基于儿童需求的幼儿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幼儿教育越发受到人们重视,幼儿园这一特殊建筑作为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空间环境的质量好坏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幼儿园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状况和国家政策的介绍,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再对幼教相关理论、幼儿园设计以及幼儿园外部空间环境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研究框架。然后对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幼儿健康成长所需的幼儿园外部空间环境特征。之后,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询问、行为观察等研究手段,把幼儿园外部空间进行分类细分为若干功能空间及相关要素,系统调研幼儿园外部空间现状,总结外部空间现状的不足。并详细研究各类功能空间中的幼儿活动状态,总结幼儿在活动时对空间的实际需求,将其引入幼儿园外部空间研究中。最后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和对幼儿园实地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幼儿园外部空间设计的六种设计原则,分别是整体统一原则、合理安全原则、生态自然原则、以幼为本原则、趣味吸引原则、多样丰富原则。并以此为导向,从空间分布、形态、界面、内部设施等方面提出外部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希望所得结论能给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丁盼[4](2020)在《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体验性团购等新型消费方式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甚至是交往方式。网络购物更加轻松快捷的满足居民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体验性团购带给消费者真实的消费体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社区商业面对着新的机遇。新形势下,社区商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自身来应对这些变化。本文研究主要包括过往研究的铺排、网络服务与实体商业和居民个人出行三者相关性研究、网络影响下空间布局变化趋势以及布局建议三部分内容。首先梳理国内外社区规划、商业布局以及互联网相关的理论要点,总结网络服务、实体商业以及个人出行相互关系的有关结论与经验,由此制定研究思路,选择调研对象并发放问卷,获取居民日常消费行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商家调研和居民使用网络服务情况调研,了解网络对于实体商业和居民使用需求影响;通过网络影响下居民出行行为调研,刻画个体不同需求强度活动对“互联网+社区商业”空间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出行特征。之后结合三个案例社区,引入时间变量,分别对2012年与2018年社区商业的业态数量和空间布局图进行对比,总结出互联网介入后,社区商业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变化,以此辨析互联网对社区商业的影响机制;之后将不同业态的社区商业空间与居民出行空间进行对比,反映空间布局与居民行为之间相关或者错位关系,反映网络出现后,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日常需求方面的不足。最后,基于网络服务影响,对社区商业变化趋势做出总结,并结合生活圈对社区商业布局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网络兴起后,居民消费变化与活动空间趋势:网络购物便利性增强,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碎片化”,与其他日常行为的界限模糊;同时愿意接受更远距离的购物、游憩,实现多目的出行;更注重消费体验,购买服务的比例上升,对便利性要求更高。(2)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的结合,不仅对社区商业的业态产生影响,同时对社区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业态数量上,网络服务对社区商业产生促进与替代并存的影响;而在空间布局上,产生了进一步聚集与进一步分散并存的影响;在空间发展趋势上,形成多中心聚集与多方向扩散的网状发展趋势。(3)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社区商业会呈现“点+轴”网状发展的趋势,构建社区商业中心、生活次街两个层级的社区商业;同时提出社区商业结合体验空间布局的策略。
傅浩翔,覃诗嫣,刘舒锐,陆浥[5](2020)在《合肥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合肥城市历史达2000余年,自近代以来,合肥在全国内地城市的综合排名上升趋势迅猛,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伴随着城市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城市文化底蕴流失、建筑规划方面不合理、城市建筑风格杂乱无序等。文章通过对近代几个时期的合肥代表性建筑风格进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为将来的合肥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周凌坤[6](2020)在《互动性设计下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园作为儿童在学龄前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龄前儿童发展规律,创造活动条件,促进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但由于传统幼儿园室内空间的限制,难以突破单向输出,被动接收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一般只考虑基本空间尺度和安全性,空间内容缺乏互动性,导致学龄前儿童对交往、探索、创造等方面需求的天性被抑制。本文以空间互动性设计理念为理论基础。首先,从学龄前儿童视角出发,对学龄前儿童活动特征归纳总结,通过对国内幼儿园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学龄前儿童早期身体发育特点、认知发展特征、幼教目标,明确现有幼儿园空间设计的不足和学龄前儿童、教师、家长三方的需求。其次,对幼儿园空间分类及组合特点进行归纳,概括出互动性设计如何将儿童与空间产生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围绕空间互动性设计理念,分别对活动单元、交通空间、公共活动区中的主要空间内容进行互动性构建研究。从而实现学龄前儿童发展、教育理念、空间设计的融合,探讨出满足学龄前儿童发展规律,力求将使用者、空间、空间中的其他要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互动循环,帮助学龄前儿童体悟知识、自由探索、促进交往的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和室内空间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在实际项目上的运用,证明互动性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对实践与空间互动性理论结合的可操作、可实践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
田壮,董文晴,石佳鑫[7](2019)在《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与城市活力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社交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交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已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借助新浪微博,引入基于位置服务功能的大数据,通过对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签到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群活动的时空动态变化。在掌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选取合肥市中心城区三个典型的城市活力空间进一步研究其形成因素以及关联性,一方面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人群活动的角度分析城市活力空间的吸引力因素。另一方面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对城市活力空间的街道可达性、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混合功能指标三类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得出城市活力空间的形成因素,同时通过对比城市活力空间形态特征与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发现二者具有正向耦合性,并以此为依据,为城市活力空间的营造提出相关建议,提升城市活力。
陈志博[8](2019)在《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区商业更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住宅是我国过去三十年中建设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且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使这些新城市住区对周边社区商业也提出了一定时代要求,在居民需求快速变化的今天,受需求端、政策、开发、施工、管理水平等多要素制约,我国存量社区商业和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有继续发展与改进的空间。在社区商业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恰逢互联网相关产业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在不同领域快速普及,不断渗透到现代生活之中,互联网相关的生活服务应用对广大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所展现的一些特有优势,对于打破传统社区商业的局限、改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将从这种线上线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希望对当下更替变化的趋势进行把握,从而对未来结合互联网优势的社区商业良性发展形成一定指引作用。文章首先针对当前发展情况,对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现状作介绍,引出线上线下的相互影响与相对优势的讨论,为后文数据分析寻找切入点。为把握社区商业的变化趋势,作者以所熟悉的合肥市的社区商业作为总体研究对象,互联网相关服务及传统线下社区商业为细分研究对象。选取了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数个案例社区进行调研,获取了相应的研究数据,以所得数据为依据,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区位的定量对比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数理统计、GIS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手段,提取数据中的关联与变化,并加以归纳总结,论证了网络服务对传统社区商业的影响客观存在,且不同类型社区商业所受影响也不同,并对此种更替现象进行分类描述。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当下的变化趋势,结合互联网工具性优势,对社区商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结合互联网的社区商业未来发展模式,重点在于如何分别发挥线上、线下的相对优势,让未来的社区商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李雪松[9](2018)在《基于POE的街区式住区环境空间感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封闭式住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居住环境的发展。2016年2月21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小区,已建成的封闭小区及单位大院应逐步打开。”一时间在学术界引起广泛思考和讨论,居民对此褒贬不一,普遍较为担心交通、安全、物业及小区主权问题。作者查询了相关论文,发现鼓励街区式住区的声音一直都有,众多专家、学者、学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内容,令作者受益匪浅。作者将居民POE对居民反馈意见进行量化,从循证设计的角度对现有的街区式住区进行调研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及理论知识,总结出街区式住区的特点及在开放模式、交通组织、商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设计原则,为街区式住区的循证设计提供理性的“实证”积累。当前国内建筑、规划设计在交付使用后即为完成,然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极少获得反馈和关注,本文引入POE(使用后评价)为循证设计中重要的一步,获取足够的实证信息,研究国内街区式住区,对其建成—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比较,并总结出其原因为建筑策划及设计提供意见反馈,完善设计的全寿命周期。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分别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建设实例总结,找到其理论依据,并阐明了 POE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从国内外的实践建设情况概括其特征和规律,分析其成功经验。第四章对选取的两个国内街区式住区的实际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对居民、物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非正式性访谈,得出了以POE(使用后评价)为理论依据的调查结果。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案例住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及研究展望。
汪皓[10](2018)在《开放式城市住区街道系统的设计研究 ——以合肥市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状况恶化、邻里关系冷漠、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凸显,原有封闭式住区已逐渐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节奏,开放式住区的建设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现有开放及封闭式住区的研究,提出未来新建开放式住区街道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现有封闭式住区的开放方式,为开放式住区的建设和封闭式住区的打开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及方法。本文首先从国内背景出发,结合国内外关于开放式住区街道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接着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明确了开放式住区街道系统的含义。然后通过实地观察、比较分析、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合肥市现有开放及封闭式住区进行研究,找出其在道路交通、邻里交往及安全、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资源的利用四个方面其优势所在和现存的问题。最后,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针对道路交通、邻里交往及安全、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资源的利用四个层面提出新建开放式住区街道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现有封闭式住区的改造放式,同时提出封闭式住区整体开放、逐步开放及部分开放的开放模式,为未来住区建设及改造提供参考。
二、浅析合肥琥珀山庄设计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合肥琥珀山庄设计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式语言的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对象概念与界定 |
1.4.1 住区 |
1.4.2 老旧住区 |
1.4.3 外部空间 |
1.4.4 住区外部空间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1 国外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理论研究 |
2.1.2 国外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实践发展 |
2.1.3 国外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国内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理论研究 |
2.2.2 国内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实践发展 |
2.2.3 国内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启示 |
2.3 相关基础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场所及场所精神理论 |
2.3.3 扬·盖尔的住区设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发展及现状调研 |
3.1 合肥市住区建设发展概况 |
3.1.1 老旧住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
3.1.2 老旧住区的改造历程 |
3.2 合肥市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3.2.1 调研对象与范围 |
3.2.2 调研方法与内容 |
3.2.3 居民问卷调研 |
3.2.4 住区实地调研 |
3.3 合肥市新老住区对比分析 |
3.3.1 新老住区的差距 |
3.3.2 老旧住区的优势 |
3.4 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现状分析 |
3.4.1 外部空间界面杂乱 |
3.4.2 外部空间功能不足 |
3.4.3 外部空间组织无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式语言与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 |
4.1 模式语言的解读 |
4.1.1 亚历山大及其思想理论 |
4.1.2 模式语言的概念 |
4.2 模式语言的编制与结构 |
4.2.1 模式语言的编制 |
4.2.2 模式语言的结构 |
4.3 模式语言与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的适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模式语言 |
5.1 空间界面风貌改造 |
5.1.1 垂直界面 |
5.1.2 水平界面 |
5.2 空间功能构成调整 |
5.2.1 功能设置的完整性 |
5.2.2 空间构成的多样性 |
5.3 空间组织节奏营造 |
5.3.1 组织布局的灵活性 |
5.3.2 节奏导向的有序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合肥市老旧住区环境整治工作细则及标准 |
附录 B 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现状调研问卷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五感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2.引言 |
2.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2.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 目的 |
2.2.2 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对象概念表述 |
2.4.2 研究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3.基于儿童特性的五感分析 |
3.1 视觉基本要素 |
3.1.1 色彩 |
3.1.2 尺度 |
3.1.3 图形 |
3.1.4 质感 |
3.2 听觉基本要素 |
3.2.1 基调声 |
3.2.2 前景声 |
3.2.3 标志声 |
3.2.4 声景观的功能性 |
3.3 触觉基本要素 |
3.3.1 肌理 |
3.3.2 材质 |
3.3.3 铺装 |
3.4 嗅觉基本要素 |
3.4.1 气味 |
3.4.2 香景对儿童嗅觉的影响 |
3.5 味觉 |
3.5.1 基本味 |
3.5.2 复合味 |
3.5.3 味觉景观对儿童的影响 |
4.基于儿童五感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需求调研分析 |
4.1 调研对象 |
4.1.1 居住区 |
4.1.2 人群 |
4.2 调研方法 |
4.3 调研时间 |
4.4 调研内容 |
4.5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5.1 视觉需求分析 |
4.5.2 听觉需求分析 |
4.5.3 嗅觉需求分析 |
4.5.4 味觉需求分析 |
4.5.5 触觉需求分析 |
4.5.6 儿童感官需求侧重分析 |
4.6 基于儿童感官特性下不同声音对于视觉景观影响分析 |
4.6.1 研究图片的选取 |
4.6.2 研究声音的选取 |
4.6.3 评判过程 |
4.6.4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4.7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
4.7.1 琥珀山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五感设计分析 |
4.7.2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
5.基于五感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营造方法 |
5.1 居住区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基本原则 |
5.1.1 安全性 |
5.1.2 游戏性 |
5.1.3 尺度适宜 |
5.2 基于五感的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要点 |
5.2.1 合理规划场地 |
5.2.2 划分功能区域 |
5.3 基于五感的儿童活动空间构成要素设计 |
5.3.1 基于五感的儿童活动空间场地设计 |
5.3.2 基于五感的儿童活动空间水体设计 |
5.3.3 基于五感的儿童活动空间植物设计 |
5.3.4 基于五感的儿童活动空间设施设计 |
5.3.5 基于五感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道路和铺装设计 |
5.3.5.1 安全性建设 |
5.3.5.2 道路和铺装 |
6.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基于儿童需求的幼儿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5.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幼儿成长对幼儿园外部空间环境的需求 |
2.1 学龄前幼儿特征 |
2.1.1 幼儿的生理特征 |
2.1.2 幼儿的心理特征 |
2.1.3 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
2.2 幼儿成长需求 |
2.2.1 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 |
2.2.2 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
2.3 幼儿对外部空间环境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幼儿园外部空间调研 |
3.1 调研计划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目的 |
3.2 对调研的幼儿园外部空间要素的重要度评价 |
3.3 幼儿园外部空间现状调研总结 |
3.3.1 功能区分布 |
3.3.2 入口 |
3.3.3 边界围墙 |
3.3.4 室外活动场地 |
3.3.5 园内绿化 |
3.3.6 灰空间 |
3.3.7 屋顶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幼儿活动调研及空间需求分析 |
4.1 调研计划 |
4.1.1 调研方法 |
4.1.2 调研目的 |
4.1.3 目标幼儿园简介 |
4.2 外部空间中儿童活动观察及需求分析 |
4.2.1 集中活动场地 |
4.2.2 班级活动场地 |
4.2.3 自然绿化场地 |
4.2.4 器械游戏区 |
4.2.5 玩沙区 |
4.2.6 屋顶空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幼儿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探究 |
5.1 设计原则 |
1.整体统一原则 |
2.合理安全原则 |
3.生态自然原则 |
4.以幼为本原则 |
5.趣味吸引原则 |
6.多样丰富原则 |
5.2 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 |
5.2.1 入口 |
5.2.2 活动空间 |
5.2.3 园内绿化 |
5.2.4 边界围墙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思路 |
6.2 主要工作结果 |
6.3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儿园外部空间环境要素重要度的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分析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概念解析与研究思路 |
2.1 国内外社区商业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社区规划与商业理论发展 |
2.1.2 国内社区商业研究现状综述 |
2.2 国内外社区商业发展实践 |
2.2.1 国外社区商业发展实践以及特征 |
2.2.2 国内社区商业发展变化以及调研认识 |
2.2.3 国外社区商业对我国社区商业发展启示 |
2.3 国内外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2.4 相关概念解析 |
2.4.1 本文研究的“社区”的概念 |
2.4.2 社区商业的概念 |
2.4.3 网络服务的概念 |
2.5 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相关性 |
2.5.1 互联网+社区商业 |
2.5.2 互联网、个人出行、实体社区商业空间三者的思辨关系 |
2.6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网络服务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分析 |
3.1 类型一:网络购物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
3.1.1 问卷设计与样本概况 |
3.1.2 调研对象网络购物消费需求及特征 |
3.1.3 网络影响下社区零售商业核心竞争力 |
3.2 类型二:体验性团购“O2O”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
3.2.1 研究过程 |
3.2.2 体验性团购的空间位置分析 |
3.2.3 体验性团购问卷调研 |
3.2.4 体验性团购发展的驱动机制 |
3.3 类型三:社区生活“O2O”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
3.3.1 社区“O2O”调研 |
3.3.2 社区“O2O”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
3.3.3 社区“O2O”优势 |
3.4 类型四:网络催生出的新的商业服务相关影响调研 |
3.4.1 物流 |
3.4.2 社区金融 |
3.4.3 社区物业 |
3.5 章末总结 |
3.5.1 网络服务对于社区居民行为模式的影响 |
3.5.2 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设施的相互关系 |
第四章 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调研与分析 |
4.1 研究概括 |
4.1.1 本章研究思路 |
4.1.2 案例选取 |
4.1.3 问卷设计与发放概况 |
4.2 网络影响下居民日常消费出行特征 |
4.2.1 与网络服务相关的活动划分 |
4.2.2 常到访设施的出行距离以及生活圈划分 |
4.2.3 不同模式下出行特征分析 |
4.3 西园新村社区 |
4.3.1 社区概况 |
4.3.2 西园新村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
4.3.3 西园新村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
4.3.4 西园新村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
4.4 国际花都社区 |
4.4.1 社区概况 |
4.4.2 国际花都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
4.4.3 国际花都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
4.4.4 国际花都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
4.5 东海星城社区 |
4.5.1 社区概况 |
4.5.2 东海星城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
4.5.3 东海星城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
4.5.4 东海星城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
4.6 章末总结 |
4.6.1 进一步聚集与进一步扩散与再聚集 |
4.6.2 替代与促进并存 |
第五章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趋势及规划策略 |
5.1 网络影响下居民行为需求变化 |
5.1.1 便捷可达 |
5.1.2 体验化、社交化需求 |
5.1.3 专业化需求 |
5.1.4 个性化需求 |
5.2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趋势 |
5.2.1 空间布局趋势 |
5.2.2 空间利用方式 |
5.3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服设施空间布局策略 |
5.3.1 宜步行的社区单元(网络化交通结构) |
5.3.2 构建邻里中心与街道两个层级的社区商业服务圈 |
5.3.3 营造地域特色和体验空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络服务调研问卷 |
附录2 |
(5)合肥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肥“四大家”故居(民国时期) |
二.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新中国时期) |
三.琥珀山庄(改革开放时期) |
四.安徽广电中心(新世纪时期) |
五.总结 |
(6)互动性设计下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龄前儿童行为活动特征与需求 |
2.1 学龄前儿童活动特征 |
2.1.1 早期身体发育 |
2.1.2 早期认知发展 |
2.2 使用者需求特征 |
2.2.1 调研目的 |
2.2.2 分析方法及流程 |
2.2.3 案例分析 |
2.2.4 问卷调查 |
2.2.5 案例及问卷总结 |
2.3 对幼儿园互动性设计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互动性设计策略研究 |
3.1 空间分类及组合特点 |
3.1.1 空间分类 |
3.1.2 空间组合特点 |
3.2 互动性设计将儿童与空间串联 |
3.2.1 空间互动的主客体 |
3.2.2 互动媒介 |
3.2.3 如何有效进行互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互动性设计构建研究 |
4.1 空间界面 |
4.1.1 儿童与空间界面的互动 |
4.2 空间导向 |
4.2.1 空间信息传递与可识别性 |
4.2.2 儿童与空间导向的互动 |
4.3 空间装置 |
4.3.1 儿童与空间装置的互动 |
4.3.2 空间装置的分类与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宿州市城际空间站幼儿园设计项目实践运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建设背景 |
5.1.2 选址与场地思考 |
5.2 设计理念 |
5.3 空间总体设计 |
5.4 室内细部设计 |
5.4.1 活动单元 |
5.4.2 交通空间 |
5.4.3 公共活动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6.2.1 研究创新点 |
6.2.2 研究局限性 |
6.3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区商业更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2.1 社区商业的存量问题 |
1.1.2.2 互联网+社区商业的蓬勃发展 |
1.1.2.3 相关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社区 |
1.4.1.1 社区概念及定义 |
1.4.1.2 社区的功能 |
1.4.2 社区商业 |
1.4.2.1 社区商业概念及定义 |
1.4.2.2 发展社区商业的意义 |
1.4.2.3 社区商业功能 |
1.4.3 互联网社区商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社区商业相关理论 |
1.5.1.1 中心地理论 |
1.5.1.2 商圈理论 |
1.5.1.3 地价理论 |
1.5.1.4 同类业态聚集理论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资料研究 |
1.6.1.2 实例调研 |
1.6.1.3 定量分析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社区商业和互联网发展现状 |
2.1 国外社区商业发展 |
2.1.1 国外社区商业模式 |
2.1.2 国外社区商业特征 |
2.2 我国社区商业发展 |
2.2.1 我国社区商业潜力 |
2.2.2 城市政策与“15 分钟生活圈” |
2.2.3 我国社区商业发展历程 |
2.3 我国互联网+社区商业发展 |
2.3.1 网络与社区实体零售的增幅 |
2.3.2 网络生活服务相关应用 |
第3章 互联网应用与传统门店相对优势比较 |
3.1 社区商业发展影响因素 |
3.1.1 社会经济与生产力 |
3.1.2 消费需求与文化 |
3.1.3 人口特征 |
3.1.4 技术水平 |
3.2 互联网的工具优势 |
3.2.1 搜索阻力的降低 |
3.2.2 位置阻力的降低 |
3.2.3 供应链优化 |
3.2.4 重塑需求 |
3.3 线下门店的相对优势 |
3.3.1 体验优势 |
3.3.2 服务优势 |
3.3.3 社交优势 |
3.3.4 一站式服务优势 |
3.4 线上线下的博弈与融合 |
3.4.1 “替代”影响 |
3.4.2 “促进”影响 |
3.4.3 “改变”或“中性”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社区及社区业态调研 |
4.1 案例社区 |
4.1.1 案例社区介绍 |
4.1.2 案例社区选择依据 |
4.1.3 案例社区基本情况 |
4.2 案例社区调研介绍 |
4.2.1 义仓小区地块 |
4.2.1.1 义仓小区基本情况 |
4.2.1.2 周边情况 |
4.2.1.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2 琥珀山庄地块 |
4.2.2.1 琥珀山庄基本情况 |
4.2.2.2 周边情况 |
4.2.2.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3 西园新村地块 |
4.2.3.1 西园新村基本情况 |
4.2.3.2 周边情况 |
4.2.3.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4 国际花都地块 |
4.2.4.1 国际花都、绿怡居基本情况 |
4.2.4.2 周边情况 |
4.2.4.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5 绿城桂花园地块 |
4.2.5.1 桂花园基本情况 |
4.2.5.2 周边情况 |
4.2.5.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6 包河苑地块 |
4.2.6.1 包河苑基本情况 |
4.2.6.2 周边情况 |
4.2.6.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7 东海星城地块 |
4.2.7.1 东海星城基本情况 |
4.2.7.2 周边情况 |
4.2.7.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2.8 滨湖世纪城地块 |
4.2.8.1 滨湖世纪城基本情况 |
4.2.8.2 周边情况 |
4.2.8.3 社区商业分布及业态调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研社区商业变化统计研究 |
5.1 总体变化 |
5.1.1 不同时期案例社区对比 |
5.1.2 不同区位案例社区对比 |
5.2 商业设施形态的变化 |
5.2.1 摊点、自发业态数量明显下降 |
5.2.2 周边商业街、商业中心数量增多 |
5.2.3 楼宇经济的发展 |
5.3 经营主体组织形态变化 |
5.3.1 连锁经营类数量增加 |
5.3.2 单业态迷你化趋势 |
5.4 经营内容的变化 |
5.4.1 服务类业态比重 |
5.4.2 商品类业态比重 |
5.4.3 业态类型的更替 |
5.5 具有特殊性质的业态数量变化 |
5.5.1 高频次需求的业态类型 |
5.5.2 具有偶发性的业态类型 |
5.5.3 改善型服务类业态 |
5.6 数据变化与选择倾向相关性研究 |
5.6.1 调研业态分类统计 |
5.6.2 居民选择倾向性调研 |
5.6.3 相关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视角下的社区商业发展特征展望 |
6.1 回归商业本质 |
6.2 商业设施形态的发展 |
6.2.1 多中心化趋势 |
6.2.2 进一步的扩散 |
6.2.3 立体商业空间的发展 |
6.3 业态特征的发展 |
6.3.1 多元化、多样化 |
6.3.2 体验化、社交化 |
6.3.3 智能化、无人化 |
6.4 组织形态的发展 |
6.4.1 社区连锁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
6.4.2 特色与定制化业态的发展 |
6.4.3 不同性质需求的异质化发展 |
6.5 其他社区支持的发展 |
6.5.1 社区物流 |
6.5.2 社区金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基于POE的街区式住区环境空间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封闭式住区的发展与矛盾 |
1.1.2 街区式住区的推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街区式住区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
2.1 西方街区式住区空间组织思想的溯源 |
2.1.1 社区宜居性理论 |
2.1.2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1.3 精明增长理论 |
2.1.4 克里斯帝安·德·鲍赞巴克的“三个阶段”理论 |
2.2 我国关于街区式住区空间组织的理论发展 |
2.3 POE用户使用后评价理论研究 |
2.3.1 POE使用后评价理论概述 |
2.3.2 POE(使用后评价)理论研究综述 |
2.3.3 POE(使用后评价)的程序方法 |
第三章 街区式住区的特征及建设经验 |
3.1 街区式住区的基本特征 |
3.2 街区式住区与封闭式住区空间组织模式辨析 |
3.2.1 住区规模 |
3.2.2 道路系统 |
3.2.3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 |
3.2.4 管理模式 |
3.3 国外城市街区划分规模 |
3.4 国外街区式住区建设实践探索 |
3.4.1 美国——美国弗罗里达州滨海城(Seaside)小镇 |
3.4.2 法国——巴黎Portzampark开放街区 |
3.4.3 日本——集合住宅 |
3.4.4 国外街区式住区发展的启示 |
3.5 国内街区式住区建设实践 |
3.5.1 上海万科城市花园 |
3.5.2 上海华大·梧桐城邦 |
3.5.3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 |
3.5.4 国内街区式住区发展总结 |
第四章 街区式住区的规划设计及实例调研 |
4.1 “街区式住区”的规划结构及开放模式 |
4.1.1 规划结构 |
4.1.2 开放模式 |
4.2 “街区式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
4.2.1 道路系统分类 |
4.2.2 “人车关系” |
4.2.3 “生活次街”的提出 |
4.2.4 万科的街区道路设计主张 |
4.3 “街区式住区”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
4.3.1 商业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概述 |
4.3.2 商业配套设施的层级 |
4.4 无锡·万科·魅力之城 |
4.4.1 概况 |
4.4.2 开放模式 |
4.4.3 道路交通系统 |
4.4.4 商业配套设施 |
4.4.5 居民POE |
4.5 合肥琥珀山庄 |
4.5.1 概况 |
4.5.2 开放模式 |
4.5.3 道路交通系统 |
4.5.4 商业配套设施 |
4.5.5 居民POE |
4.6 小结 |
第五章 街区式住区调研结果分析 |
5.1 居民POE评价结果的平均值对比及问题探讨 |
5.1.1 开放模式诸影响因子平均数对比 |
5.1.2 道路交通系统诸影响因子平均数对比 |
5.1.3 商业配套设施诸影响因子平均数对比 |
5.1.4 我国街区式住区现状问题的深层原因探究 |
5.2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权重判断 |
5.2.1 居民对诸影响因素的权重判断 |
5.3 案例街区式住区现状问题总结 |
5.4 街区式住区空间组织模式思考及规划建议 |
5.4.1 开放模式的选择 |
5.4.2 交通系统空间组织 |
5.4.3 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
5.4.4 社区管理角度——社区管理制度的完善 |
5.4.5 规划层面的设计策略 |
第六章 结语 |
6.1 文章小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街区式住区居民使用评价调查表 |
附录2 调查问卷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开放式城市住区街道系统的设计研究 ——以合肥市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住区规划理论 |
2.1.1 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
2.1.2 居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 |
2.1.3 住区道路系统的组织形式 |
2.2 国内住区规划模式演变 |
2.2.1 我国传统居住区规划模式 |
2.2.2 现代居住区规划方式的演变 |
2.3 开放式住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2.3.1 开放式住区的相关概念 |
2.3.2 开放式住区的基本特征 |
2.4 开放式住区街道系统的含义 |
第三章 合肥市住区街道系统案例调研 |
3.1 合肥市住区规划现状 |
3.1.1 道路交通 |
3.1.2 公共安全于邻里关系 |
3.1.3 公共设施 |
3.1.4 景观环境 |
3.2 调研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
3.2.1 调研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开放式住宅区街道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
3.3.1 住区街道的道路交通状况 |
3.3.2 社区公共安全与邻里交往现状 |
3.3.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 |
3.3.4 住区景观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 |
3.4 封闭式住宅区街道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
3.4.1 住区街道的道路交通状况 |
3.4.2 社区公共安全与邻里交往现状 |
3.4.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 |
3.4.4 住区景观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 |
3.5 开放与封闭式住区差异性及优劣势比较分析 |
3.5.1 概述 |
3.5.2 道路差异性及优劣势比较分析 |
3.5.3 社区公共安全与邻里交往差异性及优劣势比较分析 |
3.5.4 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及优劣势比较分析 |
3.5.5 景观环境资源差异性及优劣势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开放型住区街道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法 |
4.1 道路的优化设计 |
4.1.1 路网形式的选择 |
4.1.2 道路的设置 |
4.1.3 停车场地的设置 |
4.1.4 营造人车共存的和谐社区 |
4.1.5 公共交通系统的引入 |
4.2 和谐邻里与安全社区的组织与营造 |
4.2.1 交往场所的设置 |
4.2.2 开放性与居民心理安全感的协调 |
4.3 公共服务设施的互利共享 |
4.3.1 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及数量的设置 |
4.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
4.3.3 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共享 |
4.4 景观环境的塑造 |
4.4.1 大型景观组团的塑造 |
4.4.2 沿街景观的布置 |
4.4.3 住宅组团景观节点的设置 |
第五章 封闭式住区的开放改造方式 |
5.1 不同类型封闭式住区开放适宜性比较 |
5.1.1 仅有一侧与城市街道相邻的住区 |
5.1.2 不与城市街道相邻的住区 |
5.1.3 适宜开放的住区类型 |
5.2 封闭式住区的开放模式 |
5.2.1 整体开放模式 |
5.2.2 逐步开放模式 |
5.2.3 部分开放模式 |
5.3 住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资源的改造 |
5.3.1 住区道路的改造 |
5.3.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 |
5.3.3 住区景观资源的改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方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浅析合肥琥珀山庄设计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式语言的合肥市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研究[D]. 汪晟昱.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2]基于五感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王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儿童需求的幼儿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王耀.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D]. 丁盼.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合肥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探究[J]. 傅浩翔,覃诗嫣,刘舒锐,陆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0)
- [6]互动性设计下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研究[D]. 周凌坤.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与城市活力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A]. 田壮,董文晴,石佳鑫.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2019
- [8]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区商业更替研究[D]. 陈志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POE的街区式住区环境空间感知研究[D]. 李雪松.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10]开放式城市住区街道系统的设计研究 ——以合肥市住区为例[D]. 汪皓.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