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1](202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党和国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的具体要求,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创新和深化,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现实要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着较为显着的优势,即针对性强、实效性好、教育性优,以教学案例明理论、讲事实、育新人,用蕴含新时代党和国家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教学案例来培育时代新人,用积极的、正能量的教学案例传播好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要求。教师面对真实课堂环境,能否有效而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案例是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这两个环节容易被一些教师习惯性的简化,即:案例+教材内容,常常被当做固定公式运用于课堂,而缺乏创新和“接地气”。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教学案例选择更科学合理、教学案例运用更规范完整、教学案例价值和作用挖掘更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八个统一”,仍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本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之一,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大理四所高校的学生、“基础”课专兼职教师为调查和访谈对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理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现状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从教师(“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主体)和外部条件(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案例的外部条件)两个层面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教师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的对策为:增强教学案例选择的主体意识、明确“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拓宽教学案例选择的渠道;教师教学案例运用的对策为:把握教学案例运用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案例运用的方式、增强新媒体运用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从外部条件来保障和优化教师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如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和反馈机制、加强合作交流等,由此切实为地方“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优化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促进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诗琪[3](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迈入了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高质量与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宝贵资源。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对融入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内容和路径进行深入探讨。论文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融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以及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需要,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二者的契合相通为融入提供了可能。接下来,论文阐述了融入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分析了融入的内容,从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观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最后,本文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探讨了融入的路径问题,即教师应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融入融通;学生需汲取文化资源,强化融入意识;学校要加强多元支撑,形成融入合力。总之,本文对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进行了主动探索,也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从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陈梦圆[4](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第一次围绕一类课程在中央层面召开的重要会议。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既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自信和职业自信,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时代,要巩固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必须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最活跃、最外显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整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发展特点,并对近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概况和总结。同时,厘清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路径,并从内容、主体和对象的三维视角分析了教学方法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的途径,并在行文的最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的步骤。具体而言,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逻辑板块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价值;二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进程有什么特点,积累了哪些经验;三是研究该如何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加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四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以上四个逻辑板块研究的内容层层递进并有机联系在一起。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特点的分析,以期在更深层次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本质,同时对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及功能进行了阐释。这部分主要是本文第一章的内容。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化发展的演变进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历史总伴随着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所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认知、把握和运用的历史为线索,来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近70年来呈现的特点,并对教学方法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此来确定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该在哪些方面运用与优化。这部分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从逻辑上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具体内容。这部分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的发展研究和静态的理论阐释两个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是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离开了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理论的研究,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是静止的、固化的、僵硬的。当外在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大学生呈现新的思想行为特点时,教学方法就要与时俱进,以“八个相统一”为方法论指导,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四章是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本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章节和主要的研究创新点之一。在本章突破了以往研究教学方法的按课程、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或者基本方法与拓展方法的分类标准,创新性的从教学内容视角、教学主体视角和教学对象视角的三维角度来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如何科学地运用和优化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在教学内容视角主要论述了理论原理性知识内容的利用多媒体的讲授法、专题式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和两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心理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与暗示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主体视角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的特殊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两方面来论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在教学对象视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进而论述了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部分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探讨了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的相关内容,并从联系现实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教学方法两个视角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性思维的提升。这部分是本论文第五章的内容。
赖雪梅[5](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凌菲[6](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国家以及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这项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的重要课程,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已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其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应用逐步融入其中。自互联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就有了高速的发展壮大,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互联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也同样在高校育人工作领域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衍生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这一新型模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新的面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相关问题,是当前高校创新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研究其实效性问题,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具有积极作用。在国家相关政策、会议精神的支持与引导下,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均有了一定的建设与投入力度,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参与,同时由于各高校不同层次的办学水平,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建设水平有所不一,学生对于网络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持有不同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模式在高校师生共同的探索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有着良好的前景。在网络课堂模式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方法上、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对网络课堂模式的教学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教师有了更丰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已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效。但同时,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也随之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解决。网络课堂模式下,课程内容的陈旧与不变对学生的网络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削弱了学习热情,网络课堂的建设也无法前进,师生对网络课堂平台的操作熟练度仍有待加强,综合素质能力仍需提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要以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突破口,从社会、高校的宏观层面把握,从教师、学生的微观层面具体落实;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践行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同时,坚持全面育人的思想;高校应加大对网络课堂平台的建设,对优质的网络课堂应大力推广,同时建立相应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应在提高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同时,相互监督,共同学习与进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研究,对高校创新育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对高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
王馨[7](2019)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在高校中的实践要求高校要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一体化建设。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教育素养的整合与培养较欠缺,大学生涉世未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容易丧失信仰与理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受影响,因而如何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论述大学生道德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基础上,分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的路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等等。第二章在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一体化实效性建设理论与现实依据。第三章是对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介绍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目前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因素。第五章是文章的重点,探讨新时代增强大学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的途径,针对各影响因素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优化建议。突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希望能为高校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牟立明[8](2019)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肩负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作用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课成绩评价实效性研究,制定科学的成绩评价方法,必须发挥好成绩评价这个“指挥棒”,促进学生将《基础》课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等能够入脑、入心、入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育评价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研究的理论支撑。针对《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问题,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发现《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还存在如下不足,即:过程性评价偏弱,终结性评价偏强;考试方法单一,信息化考试方法使用不够;个性化考试覆盖面小;考试内容偏记忆性,能力考查不足;考评主体单一,考评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成绩评价的理念相对滞后,经费和师资投入不够,激励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师生交流少,信息化运用不够等。为此,提出加强过程性评价;实行无纸化机考;不断优化题库,保持题库时效性;推进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的成绩评价制度,全面考查学生。使《基础》课通过成绩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由此真正达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吕宁[9](2019)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补齐现实短板的重要环节,《基础》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践教学决定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湖北地区5所高校的师生进行调查访谈发现,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惑,这些现实困惑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的条件稀释难以保障、形式单一且实施过程不完整、内生动力机制不健全。产生上述《基础》课实践教学现实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投入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健全。为此,提出破解实践教学现实困惑的对策为构建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即课时投入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基地投入保障;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即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创新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即确定科学评价理念、构建评价基本原则、改革唯GPA评价、建立总结反馈制度。
邹竺芸[10](2018)在《云南大学“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法纪意识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工作者发现,教学模式是导致该课程的实效性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越来越多高校加入到教学模式改革的行列中,但成效并不明显。尤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如何以“互联网+”为推手创新教学模式是必须现在破解的课题。研究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部分着重论述了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和现实意义,提出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慕课+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综述了国内相关研究,分析和归纳了“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途径;从而让本研究有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对传统“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互联网+”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必要性、意义。接着分析了“互联网+”与“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关系,明确了其参与“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以云南大学为个案,首先具体描述了“基础课”的“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置,其次对上“MOOC思修课”的358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选4名同学进行访谈,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在“基础课”教学改革中,从学校、老师、学生的角度,探索“互联网+”进“基础课”教学的主要路径。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基础课”教学时效性,广大思政课教育者需要对基础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平台,将其融入基础课教学中,提高实效性。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只有利用“互联网+”优化基础课教学手段,使其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才能探索出适合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新教学模式。
二、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相关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案例与教学案例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关系 |
(一)教学案例选择是教学案例运用的前提和基础 |
(二)教学案例运用是教学案例选择的实现 |
(三)二者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一致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种类和来源 |
(一)“基础”课教学案例的种类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的来源 |
四、开展“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必要性 |
(一)“基础”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必要性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特点 |
五、“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四要素说”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 |
(四)认知学习理论 |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六、“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意义 |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的现实需要 |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三)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及实效性 |
(四)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学习要求 |
第二章 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现状研究 |
一、调查研究概述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
二、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成效 |
(一)提升“基础”课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印象深刻 |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疑惑,提升学习效率 |
(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 |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三、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特点 |
(一)“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的特点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的特点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案例选择原则不明确 |
(二)教学案例选择与学生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
(三)教学案例选择与解决学生实际需求的关联度不高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存在的不同问题 |
五、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案例运用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二)教学案例运用中课堂氛围不活跃 |
(三)对老中青教师教学案例运用效果评价的差异化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存在的不同问题 |
六、影响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认识不全面 |
(二)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三)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外部条件需进一步优化 |
(四)四所高校之间的发展差异因素 |
第三章 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对策分析 |
一、教师教学案例选择的对策 |
(一)增强教学案例选择的主体意识 |
(二)明确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
(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 |
(四)拓宽教学案例选择的渠道 |
二、教师教学案例运用的对策 |
(一)把握教学案例运用的基本要求 |
(二)创新教学案例运用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
(三)增强新媒体运用能力 |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互动 |
三、优化“基础”课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外部条件 |
(一)优化教学案例运用的教学环境 |
(二)强化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能力培训和指导 |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考评和反馈机制 |
(四)加强四所高校之间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合作交流 |
结语 |
附录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调查研究问卷 |
附录2 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1.4.1 文化 |
1.4.2 中国传统文化 |
1.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2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必要性 |
2.1.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2.1.2 提高“基础”课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
2.1.3 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需要 |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可行性 |
2.2.1 良好的政策环境 |
2.2.2 二者具有相通性 |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原则 |
3.1 方向性原则 |
3.2 科学性原则 |
3.3 时代性原则 |
3.4 实效性原则 |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内容 |
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生观教育 |
4.1.1 “内圣外王”融入人生目的教育 |
4.1.2 “自强不息”融入人生态度教育 |
4.1.3 “一心可以兴邦”融入人生价值教育 |
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 |
4.2.1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融入“中国梦”教育 |
4.2.2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融入理想与现实关系教育 |
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精神教育 |
4.3.1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融入民族精神教育 |
4.3.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融入时代精神教育 |
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4.1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教育 |
4.4.2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治观教育 |
4.5.1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融入尊法守法教育 |
4.5.2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融入全面依法治国教育 |
第5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路径 |
5.1 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融入融通 |
5.2 汲取文化资源,强化融入意识 |
5.3 加强多元支撑,形成融入合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研究成果的内容综述 |
(二)对已有成果的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二)教学方法的一般含义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指向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价值 |
(一)中介与桥梁价值 |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
(三)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前的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分析 |
(一)教学理念由“说服式”向“启发、互动、参与式”转变 |
(二)教学手段由单一向现代转变 |
(三)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向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 |
(四)从经验总结到逐步科学化、专业化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动与教学对象的变化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三)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
(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思想基础 |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必要手段 |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情、意、行并重发展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情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
(一)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优质供给增强学生获得感 |
第四章 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内容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
(二)理论原理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四)实践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二、主体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主体 |
(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对象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
(三)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 |
一、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 |
(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
二、联系实际问题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区别与差异 |
(二)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的关系 |
(三)正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
三、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为方法而方法 |
(二)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方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
(三)提升教学效果应始终关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四)提升教学效果应切实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质与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社会调查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一、网络课堂的概念 |
二、网络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三、网络课堂的特征 |
(一)教学边界的开放性 |
(二)教学过程信息化 |
(三)教学主体的自主性、交互性增强 |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 |
(五)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动态性、共享性及时效性 |
四、网络课堂的开发模式 |
(一)基于社会公共平台 |
(二)高校自主设计开发 |
五、网络课堂教育的优势与局限 |
(一)网络课堂的优势 |
(二)网络课堂的局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总体概况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开展现状分析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在高校有一定的普及率以及投入力度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 |
(三)依托多种开发模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学 |
(四)多种形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开展 |
(五)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选择动机多样化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正确的认知 |
(二)提升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认同度 |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了更为充实的学习 |
(四)学生提升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力 |
(五)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以及效率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平台的操作熟练度有待加强 |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关注度及重视程度不足 |
(三)理论内容一成不变,缺乏丰富多样性及创新性 |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投入力度不足 |
(五)师生之间缺少情感共鸣,缺少“亲其师而学其道”的学习动力 |
四、影响思政课网络课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
(一)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
(二)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平台建设的水平程度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
(五)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投入的精力 |
(六)学生线上学习与教师线下辅导的结合度 |
第四章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 |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现代教育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
(二)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
(三)加强全面发展的成才教育,避免学生出现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 |
二、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建设力度 |
(一)丰富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创新各板块教学内容 |
(二)简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优化平台上的各功能应用 |
(三)增加直播式网络课堂的数量,提高直播式教学的质量 |
(四)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开展经验,获取高质量教学资源 |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技术素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
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监督管理,建立相应的机制 |
(一)高校作为首要监管者,负责监管工作 |
(二)专业技术人员与思政课教师共同承担网络课堂的管理任务 |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的有效运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相关概述 |
2.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
2.2.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差异性 |
2.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致性 |
2.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理论依据 |
2.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
2.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3 协同学理论 |
2.4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现实依据 |
2.4.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重要环节 |
2.4.2 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
2.4.3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现状分析 |
3.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效 |
3.1.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主要形式 |
3.1.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初步成果 |
3.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内生动力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
3.2.2 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
3.2.3 协同教育不足,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 |
第4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顶层设计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
4.1.1 顶层设计的影响 |
4.1.2 组织机制的影响 |
4.2 思政课教材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
4.2.1 教材体系的影响 |
4.2.2 教材运用程度的影响 |
4.3 课堂环境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
4.3.1 教学模式先进性的影响 |
4.3.2 课堂内容吸引力的影响 |
4.3.3 课堂教学亲和度的影响 |
4.4 实践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
4.4.1 实践运作模式影响 |
4.4.2 实践平台建设的影响 |
4.4.3 实践监督评价的影响 |
4.5 考评方式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 |
4.5.1 考核内容的影响 |
4.5.2 考核方式的影响 |
4.6 育人主体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
4.6.1 校内育人主体参与度的影响 |
4.6.2 家庭、社会重视程度的影响 |
4.6.3 高校间资源流动的影响 |
第5章 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路径 |
5.1 加强一体化顶层设计 |
5.1.1 加强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 |
5.1.2 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机制 |
5.2 促进教材编写一体化 |
5.2.1 完善一体化教材体系 |
5.2.2 丰富一体化教材内容 |
5.3 加强课堂教学一体化 |
5.3.1 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
5.3.2 探索生动的教学方法 |
5.3.3 探索丰富的教学内容 |
5.4 推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
5.4.1 构建一体化实践多元运作模式 |
5.4.2 打造一体化立体化实践育人平台 |
5.4.3 创新一体化实践监督与激励机制 |
5.5 增强教学考评一体化 |
5.5.1 制定“知行合一”的考核目标与内容 |
5.5.2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一体化考评系统 |
5.5.3 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 |
5.6 推进育人主体一体化 |
5.6.1 推进校内教育主体协同育人 |
5.6.2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
5.6.3 推进一体化建设校际资源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教育评价理论 |
2.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现状及原因 |
3.1 调查访谈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深度访谈法 |
3.2 成绩评价实效性所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过程性评定偏弱,终结性评定过强 |
3.2.2 考试方法单一,信息化考试方法使用不够 |
3.2.3 个性化考试覆盖面小 |
3.2.4 考试内容偏记忆性,能力考查不足 |
3.2.5 考评主体单一,考评内容不够全面 |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的改进策略 |
4.1 强化过程性成绩评价 |
4.1.1 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实践考核 |
4.1.2 加大平时成绩比重 |
4.2 实行无纸化机考 |
4.2.1 借助无纸化机考,促进个别化考试 |
4.2.2 提高知识考查覆盖面 |
4.3 不断优化题库,加强时效性试题考查 |
4.3.1 提高题库质量,扩大考查范围 |
4.3.2 结合时事,强化应用性考查 |
4.4 推进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的成绩评价制度 |
4.4.1 推行评价主体多元化 |
4.4.2 促进评价内容全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问卷调查 |
附录Ⅱ 访谈提纲 |
附录Ⅲ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实践教学 |
1.4.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要求 |
2.2 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
2.3 补齐现实短板的重要环节 |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及原因分析 |
3.1 调查访谈方法 |
3.1.1 对“现实困惑”的理解 |
3.1.2 问卷调查方法 |
3.1.3 深度访谈方法 |
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 |
3.2.1 条件稀释难以保障 |
3.2.2 形式单一且实施过程不完整 |
3.2.3 内生动力机制不健全 |
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实困惑的原因分析 |
3.3.1 投入不到位 |
3.3.2 管理不完善 |
3.3.3 评价体系不健全 |
4 破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实困惑的对策 |
4.1 构建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
4.1.1 课时投入保障 |
4.1.2 经费投入保障 |
4.1.3 基地投入保障 |
4.2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4.2.1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
4.2.2 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 |
4.3 创新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
4.3.1 确定科学评价的理念 |
4.3.2 构建评价基本原则 |
4.3.3 改革唯GPA评价 |
4.3.4 建立总结反馈制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Ⅲ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10)云南大学“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
1、选题缘由 |
2、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
2、关于“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研究 |
3、文献综述小结 |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研究的目的 |
2、意义 |
3、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可能的创新点 |
一、“互联网+”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
(一)目前“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学内容 |
2、教学方法 |
3、教学评价 |
4、教师因素 |
5、学生因素 |
(二)“互联网+”与“基础课”教学改革 |
1、“互联网+”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
2、“互联网+”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3、“互联网+”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
(三)“互联网+”对原有“基础课”教学模式的解构 |
1、信息获取方式的革新 |
2、社会互动性的变化 |
(四)“互联网+”对原有“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再造 |
1、“互联网+教学平台” |
2、“互联网+教学管理” |
3、“互联网+学习方法” |
二、云南大学“互联网+基础课”教学模式新实践 |
(一)“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1、在线课程 |
2、线下见面课 |
3、一种创新考评机制 |
(二)云南大学“MOOC”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
1、调查说明 |
2、“MOOC基础课”教学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3、学生对“MOOC基础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
4、“互联网+基础课”教学总体效果及未来发展趋向 |
三、“互联网+基础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
(一)学校层面 |
1、慕课平台建设 |
2、课程制作 |
3、教学管理 |
4、重新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
(二)教师层面 |
1、积极引导,严格监督 |
2、终身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
3、注重团队合作共赢 |
(三)学生层面 |
1、提高资源选择能力 |
2、领会自主学习方法 |
3、确定课堂参与的主人翁角色 |
4、把握慕课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课程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关于“MOOC基础课”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论文期刊类 |
致谢 |
四、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D]. 刘芳. 大理大学, 2021(10)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研究[D]. 孙诗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 陈梦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 凌菲. 大理大学, 2019(02)
- [7]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D]. 王馨.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成绩评价实效性研究[D]. 牟立明.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与对策研究[D]. 吕宁.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10]云南大学“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D]. 邹竺芸.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