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梁振霆,唐婷[1](2021)在《内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影响和抗逆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阔的药理活性与重要的生物功能,但天然产量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其生物合成研究备受关注。内生菌与植物长期互利共生,影响植物众多代谢过程和生理活动,是解决次生代谢产物资源短缺的重要来源。综述了内生菌促进植物萜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以及内生菌通过调控次生代谢物以增强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讨论了内生菌关联植物次生代谢物在现代生物领域的生产途径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利用微生物资源为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和农作物抗逆性状改良提供新思路。
文婷婷[2](2021)在《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以及A549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安五脂素(Anwuligan,ANW)对NSCLC生物学功能产生的影响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阐明其在NSCLC治疗中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ANW对NSCLC细胞中let-7c-3p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抑制let-7c-3p表达对于ANW抗NSCLC作用中的影响。本实验共分为3个部分:1、ANW抑制NSCLC细胞生长和转移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实验检测到低于50μM的ANW对于正常肺细胞系(Beas 2B和MRC-5)无明显毒性,说明低于50μM浓度的ANW对于正常肺细胞来说是安全的。因此本研究将不同ANW(DMSO(control)、0μM(vehicle)、5μM、20μM、50μM)处理的A549和H460细胞分成五组进行实验,首先经CCK-8比色实验证实ANW处理24h即可杀伤NSCLC细胞,并且浓度越高,杀伤能力越强,说明ANW(≤50μM)对于NSCLC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并且进一步经Edu实验、成克隆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检测(PI染色)发现ANW可明显抑制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的存活和增殖能力,且为浓度依赖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的结果显示20μM的ANW即可显着抑制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的转移和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收集ANW处理24h后的5组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NW可减弱TGF-β诱导EMT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的影响,说明ANW可以延缓NSCLC的进展;顺铂是常见的肿瘤化疗药物,但其临床应用受到耐药性和毒性的限制。CCK-8比色法显示中浓度(20μM)ANW即可显着增强顺铂的抗NSCLC生长能力,细胞流式仪(A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发现20μM的ANW与顺铂联合处理诱导A549和H460细胞凋亡的能力明显强于二者单独处理,收集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9)活化也相对增强,这些结果表明ANW和顺铂联合用药可增强抗NSCLC作用。综上,ANW对NSCL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成分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2、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let-7c-3p的表达本研究在第一部分明确了ANW对NSCLC细胞的抑制作用,接下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先通过Deep Sequencing技术检测到经ANW(50μM)处理24h后A549细胞中多种mi RNA表达发生变化,其中22种mi RNAs水平变化最为明显,8种上调,14种下调,尤以let-7c-3p升高最为明显,并经q RT-PCR进一步明确ANW处理后A549和H460中let-7c-3p表达增加;本研究通过生信分析结果发现let-7c-3p主要与3-磷酸肌醇生物合成相关。众所周知,PI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和自噬中起重要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W(分3组:0、20、50μM)处理后,20μM和50μM的ANW可抑制A549和H460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说明ANW可调控NSCLC细胞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K3CA是PI3K的催化亚单位,对维持PI3K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大作用。本研究预测分析PIK3CA 3’UTR序列可能是let-7c-3p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发现let-7c-3p mimic可显着抑制PIK3CA3’UTR序列荧光素酶活性,对PIK3CA 3’UTR的突变序列无影响,此外,scramble对PIK3CA 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说明let-7c-3p的确可以与PIK3CA 3’UTR序列结合,并且进一步通过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et-7c-3p可以直接抑制PIK3CA表达。重要的是,本研究构建并获取了携带PIK3CA基因的慢病毒,根据不同的转染物质以及慢病毒感染情况,分别将A549和H460细胞分成四组:mimic NC、let-7c-3p mimic、let-7c-3p mimic+vector和let-7c-3p+PIK3CA,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et-7c-3p+PIK3CA可以减弱let-7c-3p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为了研究let-7c-3p在NSCL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将let-7c-3p mimic、scramble转染到A549和H460细胞中,外加空对照(control组),进行克隆形成实验、Edu荧光检测,证实过表达let-7c-3p可以抑制A549细胞和H460细胞的生长,并且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明过表达let-7c-3p可以抑制A549细胞和H46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综上,本部分研究发现ANW处理A549和H460细胞后可上调let-7c-3p,并且let-7c-3p的靶基因为PIK3CA 3’UTR序列,可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表达let-7c-3p可抑制NSCLC的发生和发展。3、let-7c-3p是ANW发挥抗NSCLC作用的必须靶点那么let-7c-3p是否是ANW发挥抗癌作用所必须的呢?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将let-7c-3p inhibitor及inhibitor NC分别转染到A549和H460细胞中,以此分为两组:inhibitor组和inhibitor NC组。随后用ANW(50μM)处理细胞,进行实验。在第一部分实验研究中,我们证实ANW对NSCLC细胞具有抑制生长、转移、侵袭以及促凋亡的作用。因此本部分研究首先通过CCK-8比色法实验、成克隆实验、Edu实验、细胞周期检测证实抑制let-7c-3p可减弱ANW对NSCLC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接着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实抑制let-7c-3p可减弱ANW对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细胞流式实验(AV/PI双染)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的数量,结果显示抑制let-7c-3p表达可减弱ANW对NSCLC促凋亡作用。收集两组细胞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抑制let-7c-3p表达后,可以逆转ANW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且抑制let-7c-3p表达,可以减弱ANW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9以及对EMT相关标志蛋白的影响。本研究还建立了A549细胞的裸鼠异种移植模型,按照对裸鼠进行腹腔注射及瘤内注射不同药物,将其分为四组:control组、ANW组、ANW+inhibitor NC组和ANW+let-7c-3p inhibitor组,裸鼠肿瘤体积监测及肿瘤称重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ANW处理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而抑制let-7c-3p表达可消除ANW对NSCLC的抑制作用(P<0.01),即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体内实验证实了ANW通过上调let-7c-3p发挥抗肿瘤作用,即let-7c-3p是ANW作用NSCLC的靶标。并且对安乐死后裸鼠的肝、肾、心的切片进行HE染色后分析表明ANW对于正常组织细胞无明显毒性,说明作用于机体是较为安全的。综上,本部分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let-7c-3p在ANW抑制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抗NSCLC的研究提供了新靶标,为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刘伟[3](2021)在《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多重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分析》文中提出五加科人参属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百草之王”的美称。人参的干燥的根茎中化学活性成分丰富多样,包括人参皂苷、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糖、黄酮类、无机元素、有机酸等。人参属是五加科的一个小属,根据物种分类,为人参和西洋参。根据人参栽培环境分为野山参、林下参、园参;高丽参为朝鲜半岛出产的人参。目前,由于森林的不断砍伐,人参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而人参的需求量却在迅速增长,这使得人参的人工种植逐年扩大,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以次充好、质量不稳定、种源混乱、道地产区的种质特性保护不足等,严重影响着人参药材的品质。为快速精准鉴定人参种质资源,更好地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优化、完善人参品种审定、品种保护等工作,利用DNA条形码结合产地信息,分子标记既是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防止资源流失及品种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初步比较了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种子形状、大小后,观察、确证了人参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部分形态特征。对34个人参属栽培居群材料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IGS)进行了进行了扩增、测序和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接着对表达序列标签-简单序列重复(EST-SSR)进行了扩增和系统学分析;最后采、用步移技术克隆分析了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的4个关键酶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细胞色素P450(CYP450)、鲨烯环氧酶(SE)、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的基因,并从其内含子、外显子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位点中找到了分子指纹标记。同时还揭示出了每个基因在供试居群中的系统学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参属不同居群部分农艺性状初步观察对人参属种子形状、大小、生长发育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以确定材料的真实可靠性。本部分通过对征集材料的参籽观察,发现西洋参参籽较人参类的种子要大,并且表面无皱纹,较粗糙;人参类参籽表面有皱纹,并且较光滑。在根材料中,林下参材料较为特殊,芦头相较于西洋参和园参更长,芦碗更大一些。人参的生长发育耗时很长(3-5年),并且在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对水分、光照的要求很严苛,并且在出苗时期,对土壤、气候要求很高。2人参属居群内转录间隔区(ITS)遗传多样性分析本部分PCR扩增、测序、多重比对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了人参属34个栽培居群的核糖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片段,并构建了人参属居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研究表明:人参和西洋参5.8S区分别为162bp和160bp,其ITS1、5.8Sr DNA和ITS2区均存在人参和西洋参的鉴别指纹。人参与西洋参SNP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位点上,人参为:(ITS1)A 143---(5.8S)A/G 262---(ITS2)C 441---(ITS2)T 452,而西洋参为(ITS1)C 143---(5.8S)G 262---(ITS2)T 441---(ITS2)C 452。基于人参和西洋参的ITS2区序列可将西洋参完全聚为一小支,且将高丽参、林下参和园参区分开来;所有29个人参居群的ITS2序列聚类,可将大部分的园参聚在一起,说明在种内人参与园参的亲缘关系较远。3人参属居群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IGS)遗传多样性分析ITS序列普遍应用于种间鉴定分析,而IGS序列由于种内进化速度较快,多用于种内分子鉴别。因此本部分对从34个人参属居群材料中克隆了基因间隔序列(IGS)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来自24个居群的IGS序列界定清楚,其非转录间隔区(NTS)遗传多样性高,而其外转录间隔区(ETS)相对保守;还发现了10个可能是人参属栽培居群的新的IGS序列,需待进一步研究界定。同时还揭示和分析了基于清楚界定了的24个ETS、NTS、完整IGS序列、以及从10个栽培居群检测到的10个可能新的IGS序列的系统关系。4人参属居群的EST-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SSR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重复性好,数量丰富,技术简单,特异性强的特点,SSR分子标记又包括基因组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EST-SSR),后者从表达序列标签文库中寻找SSR位点,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已经在某些研究中取得成效。本部分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wermarker软件进行引物多态性检测,并将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4对筛选引物对中发现能够区分人参居群与西洋参居群的引物对多达10对;还发现了能区分高丽参,以及能将居群X-HLJJX、L-JLTHQH、R-HG、S-JLBS区分的特异性标记条带。聚类结果表明,人参居群内部遗传距离基本在0.3之内,西洋参与人参类遗传距离在0.4以上,表明人参与西洋参两大类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诠释人参属各居群的亲缘关系远近,也进一步证明EST-SSR的分子标记在人参属栽培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可靠性。5人参属居群有效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克隆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CBI已经登录的人参皂苷合成的关键酶HMGR、CYP450、SE和FPS的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同源引物,首次对34个人参属居群的相应基因进行分段(步移法)克隆、获得序列拼接和其序列结构比较分析。从这些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序列中寻找特异SNP分子溯源指纹标记,还根据其拼接编码区序列检测和分析了其氨基酸序列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根据SNP位点,人参属HMGR基因SNP指纹可将34种人参属居群全部区分,人参属CYP450和人参属SE基因可以将西洋参和人参居群区分开,人参属FPS基因可以区分19个人参属居群。推定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人参属HMGR的氨基酸序列在34个居群中有10个位点的差异,西洋参和人参的人参属CYP450氨基酸序列在165位分别为丝氨酸和苏氨酸,人参属SE的氨基酸序列在人参居群和西洋参居群存在4个位点差异,西洋参和人参的人参属FPS的氨基酸序列在341位的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谷氨酰胺。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各基因序列及其推定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揭示了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首次挖掘了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分子标记并成功运用于人参属栽培居群的分子鉴定。全文从ITS、IGS、EST-SSR、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的4个酶基因(HMGR、CYP450、SE和FPS)建立起来的人参属栽培居群的多重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关系,丰富了人参属栽培居群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关系研究的内容和工具,为后续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屠均亮[4](2021)在《灵芝中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转录因子CRZ1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的研究》文中指出灵芝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能够生产灵芝酸和灵芝多糖等活性成分。灵芝酸具有抗肿瘤、抗HIV、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先前研究发现,外源添加Ca2+调控了灵芝酸的积累和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转录因子(calcineurin-responsive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CRZ1)的转录水平。CRZ1是钙信号下游的重要转录因子,与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与积累相关,但其对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研究CRZ1对灵芝酸生物合成的调控,有助于深入研究灵芝酸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在本研究中,笔者克隆了crz1的完整基因和c 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和c DNA序列的全长分别为1431 bp和1077 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担子菌的CRZ1均有较高的相似性。根据以上结果,笔者构建了crz1基因沉默和高表达工程菌株CRZ1SI和CRZ1OE。为研究CRZ1与灵芝酸积累的影响,笔者分别对CRZ1SI、CRZ1OE和野生型(WT)菌株进行液体静置发酵培养。在10 m M Ca2+条件下,crz1的沉默显着降低了液体静置发酵培养中灵芝酸含量,CRZ1SI菌株的总灵芝酸和单体灵芝酸GA-Mk、GA-T、GA-S、GA-M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对照WT菌株的69.2%、69%、79.5%、83.4%和75.8%;而crz1的高表达显着提高了液体静置发酵培养中灵芝酸含量,CRZ1OE菌株的总灵芝酸和单体灵芝酸GA-Mk、GA-T、GA-S、GA-M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对照WT菌株的1.21、1.10、1.17、1.12和1.20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RZ1SI菌株中法呢酯焦磷酸合成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和羊毛甾醇合酶(Lanosterol synthase,LS)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低于WT菌株;CRZ1OE菌株中fps和ls的转录水平在整个液体静置发酵培养中均显着高于WT菌株。以上结果说明crz1的沉默和高表达显着影响了灵芝酸的积累和灵芝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为进一步研究crz1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的机制,笔者对CRZ1在灵芝中的亚细胞定位和其与fps启动子的结合作用进行研究。构建表达CRZ1-GFP融合蛋白的灵芝菌株,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添加Ca2+条件下CRZ1-GFP融合蛋白聚集在灵芝细胞核内。在fps的启动子上设计探针进行凝胶阻滞实验,结果显示CRZ1与探针结合使条带发生了位移,这证明了CRZ1与灵芝酸合成相关基因fps的启动子有结合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CRZ1在Ca2+添加条件下定位到细胞核,与灵芝酸合成相关基因fps启动子结合后调控其转录水平,从而影响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与积累。本工作有助于深入研究灵芝酸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对建立更有效的灵芝酸生产发酵策略也有一定帮助。
刘璐[5](2021)在《多组学分析越南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代谢差异及生物合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已确认的药用植物有11,146种,众多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一直是植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高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由于药用植物个体的差异性以及驯化过程的复杂性,加之某些重要物种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目前药用植物自然资源的发掘利用仍然存在较大局限。越南人参(Panax vietnamensis Ha&Grushv.)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越南省和云南省金平县。近年来,售价颇高的金平“黑三七”因较高的人参总皂苷含量以及强大的抗癌功效在人参属消费市场占据了很高的份额,过度开发原生栖息地物种对其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缺乏整体基因组遗传变异信息,其自然资源的发掘利用仍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从功能基因组水平研究我国重要药用植物整体遗传变异水平,有助于全面理解其与近缘属种相互进化遗传关系,是当前进行药用植物资源有效保护与筛选“优良种质资源”及“优异等位基因”的关键,也是现代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育种的重要方向。本文拟通过越南人参2~5年主根、须根、茎和叶四个不同部位的广靶代谢分析,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人参皂苷进行定性、相对定量及比较研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不同生长年限以及组织部位间的差异代谢物,整合皂苷检测数据,构建出一个可视化越南人参组织部位和生长年限代谢物差异代谢网络,为揭示人参皂苷合成通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此外,为进一步发掘越南人参功能基因和皂苷合成关键基因,阐明药效物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构建越南人参的转录组数据库并筛选高表达基因进而进行代谢通路分析提供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生物学揭示越南人参不同组织部位和生长年限的代谢调控网络,对了解人参皂苷合成的代谢网络调控和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越南人参代谢表达谱的相关分析表明,根和须根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但与茎和叶的基因表达模式有显着差异。因此,我们推测叶片中许多基因的表达水平是下调的。通过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进一步鉴定,确定了参与甲羟戊酸(Mevalonate pathway,MVA)、2-C-甲基-D-赤藓糖醇4-质体中的磷酸盐(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和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从单基因数据集中鉴定出15个FPS,16个SE和9个β-As,都在根中高度表达。85个UGTs编码的转录本可能在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催化糖基化。参与MVA途径的上游单基因(AACT、HMGs、NADPH、MVK、MVD)在5年生根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而MEP途径中编码酶的基因(DXS、DXR、Isp H、Isp G)在2年生叶片中高表达。大部分下游基因(FPS、SE、β-As)在2年生根中高表达,UGTs酶基因在2年生叶片中高表达。结果表明,越南人参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人参皂苷在根和叶组织中的生物合成是由几个关键酶协调的。关键酶的表达调控着人参皂苷的代谢流,最终指导多种单体皂苷的合成。表达谱的差异可能是人参皂苷在不同部位分布不均的原因。
张杰[6](2020)在《人参WOXs基因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是我国名贵中药材。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人参“优质”即人参皂苷类成分积累对其“优形”即根的性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阐明人参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本论文通过筛选人参根型建立的关键基因WOX(Wuschel-like homeobox)转录因子,并对其参与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人参“优形、优质”成因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构建获得5个WOXs基因的过表达与RNAi干扰载体,利用转基因毛状根体系,最终获得PgWOX11转基因毛状根。对转基因材料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PgWOX11对ERF1B、ERF114b与PgIAA13基因具有正调控作用。进一步,对PgWOX11可能调控的ERF家族成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个ERF基因很可能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其中ERF1B受PgWOX11正调控。本研究为探究人参WOXs基因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机制作铺垫,为探索人参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人参WOXs基因对人参皂苷的响应研究采用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GS1和原人参三醇型GS2处理人参不定根,并作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1)人参皂苷对人参不定根的干细胞网络具有调控作用,且WOXs基因是人参干细胞的关键基因;在此基础上,依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各处理组人参WOXs基因的表达情况变化。筛选获得5个响应人参皂苷处理的PgWOX。(2)筛选获得6个与PgWOX11表达模式一致的ERF基因(ERF13、ERF113、ERF114a、ERF114b、ERF110和ERF1B)和1个IAA13基因。2.人参WOX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一次从人参根总cDNA克隆获得5个WOXs基因,分别命名为PgWOX4、PgWOX5、PgWOX11、PgWOX13a和PgWOX13b;上述基因编码蛋白均包含Homeobox结构域。3.人参WOX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毛状根对人参PgWOX4、PgWOX5、PgWOX11、PgWOX13a、PgWOX13b基因作了全长cDNA和RNAi干扰片段的克隆;依靠Gateway技术构建了过表达及RNAi干扰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诱导获得过表达及RNAi干扰PgWOX11转基因毛状根,利用PCR检测GFP基因结果为阳性。4.人参PgWOX11对人参ERF的调控研究以转空载的毛状根为对照,运用PgWOX11过表达及RNAi转基因毛状根对6个前期筛选到的与PgWOX11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发现在PgWOX11基因过表达毛状根中ERF1B、ERF114b与PgIAA13高表达,而在PgWOX11基因RNAi毛状根中ERF1B、ERF114b与PgIAA13低表达,说明ERF1B、ERF114b与PgIAA13受到PgWOX11的正调控,推测它们之间可能具有直接互作关系。由于ERF转录因子为植物萜类代谢关键的调控因子,因此PgWOX11是否通过ERF转录因子进而影响人参皂苷合成值得进一步探索。5.人参ERF基因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通过人参转录组热图聚类分析,从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两个层面对比获得6条可能参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ERF基因,即ERF1B、ERF003、ERF012、ERF026、ERF034、ERF118。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改变内源性人参皂苷含量,对筛选到的6个ERF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ERF003、ERF118、ERF012表达量均出现显着下降,与CYP716A53v2趋势一致,而与DDS趋势相反,ERF1B与CYP716A47表达模式相反。结合相关性分析可以推断,ERF1B很可能与CYP716A47存在负调控;ERF003、ERF118、ERF012很可能与DDS存在负调控,而与CYP716A53v2存在正调控。结合之前研究,ERF1B、ERF114b与PgIAA13受到PgWOX11的正调控,可以推测PgWOX11极有可能通过调控ERF1B来达到调控人参皂苷合成的调控环。
南伟华[7](2020)在《合成人参皂苷CK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例如抗癌,抗炎和抗过敏特性。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研究不断发展,使微生物能够合成动植物源化合物。酿酒酵母是具有完整和成熟的真核表达系统的简单真核细胞,与原核表达系统相比,完整的细胞器结构有利于蛋白质的进一步加工,从而确保了酶的活性。因此,通过建造酿酒酵母细胞工厂使人参皂苷CK商业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原人参二醇(Protopanoxadiol,PPD)高产菌株WLT-MVA5为出发菌株,过表达了编码糖基转移酶的UGT1基因,构建出了能够合成人参皂苷CK的酿酒酵母菌株。为了提高人参皂苷CK的产量,本论文从提高PPD到CK的转化率的角度进行了研究。PPD到CK的合成需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的参与,本研究过表达了UDPG合成相关的UGP1基因,然后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来源的UGP1基因与酿酒酵母内源的基因进行了比较。然后对比了编码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的PGM1与PGM2基因。最终过表达内源UGP1和PGM2的效果最好,在YPD的摇瓶发酵中,CK的产量为263.94mg/L。论文观察到甘油能提高细胞的生产能力。论文优化了甘油与葡萄糖的比例,当YPD培养基中的20%葡萄糖被相同的碳摩尔量的甘油代替时,CK产量增加到384.52 mg/L,比YPD培养基中高出45.68%,PPD的转化率提高到77.37%。因为实验室先前观察到乙醇对PPD的生产有益,所以乙醇和甘油在5 L生物反应器补料发酵中同时补料,并且CK水平达到1.70 g/L。
张卫[8](2020)在《三种大豆蛋白源致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差异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作为典型的海水肉食性名贵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过量的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易造成其肠道健康问题。本研究以其为实验对象(初重12.55±0.05g),分别采用20%、40%普通豆粕(SBM)、大豆浓缩蛋白(SPC)和发酵豆粕(FSBM)替代鱼粉配制等氮等脂实验饲料,饲喂10周;基于常规鱼类营养生理、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三种大豆蛋白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豆粕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720尾石斑鱼随机分为3组(n=4):鱼粉对照组(FM)、20%SBM组(SBM20)和40%SBM组(SBM40),配制3种等氮(50%粗蛋白)等脂(10%粗脂肪)饲料饲喂10周。结果发现:与FM组相比,(1)实验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随SBM替代水平增加依次显着降低(P<0.05);(2)半定量分析显示,SBM40组肠道炎症表征非常严重,SBM20组次之;后肠水通道基因1(Aqu1),Aqu4,Aqu8,Aqu9,Aqu10和Aqu12和离子转运载体Guanylin,nkaα-1和clc的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claudin3和ZO-1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3)后肠胰蛋白酶(Trypsin)活性随SBM替代水平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4)后肠抗氧化酶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随SBM替代水平升高呈显着上升趋势;后肠促炎性基因IL1β,IL8,IL12,IL17,IL32,TNFα和CSF1的表达水平呈显着升高趋势,反之,抗炎性基因IL4,IL5,IL10,TGFβ1基因表达水平呈呈显着下降趋势;(5)16S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Proteobacteria丰度在SBM40组显着下降,而Firmicutes,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丰度在SBM40组显着升高。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弧菌属(Vibrio)和奈瑟菌属(Neisseria)等。Faecali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Vibrio,Neiss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丰度在SBM40显着升高;(6)转录组差异基因趋势分析发现,有1296个基因(记为基因集Profile A)呈显着上升趋势;677个基因(记为基因集Profile B)呈显着下降趋势。代谢通路KEGG富集发现,Profile A中显着富集到的与免疫疾病/系统、感染病和信号转导有关的占55.17%;Profile B中显着富集到的与免疫疾病/系统(Immune diseases/system)、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和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有关的仅占6.98%,与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相关的占67.44%。转录组分析发现,TLR-My D88-NF-κB通路在SBM诱导的珍珠龙胆肠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珍珠龙胆肠道内容物和肠道组织中,分别有14种和13种较为保守的豆粕诱导型肠炎“核心生物标志物”,其中异黄酮类和皂苷类占据较大比例,大部分标志物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或负相关作用;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和肠道组织代谢组学间反相关分析发现,包括不饱和脂肪酸、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小肽和核苷酸等56种代谢成分在肠道组织和内容物间发生了交换,对肠炎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结果表明,20%-40%SBM损伤了珍珠龙胆的肠道黏膜屏障并导致了肠炎的发生,肠道菌群的改变以及肠道中与免疫等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营养吸收代谢通路的普遍抑制与肠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2.大豆浓缩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720尾石斑鱼随机分为3组(n=4):鱼粉对照组(FM)、20%SPC组(SPC20)和40%SPC组(SPC40),配制3种等氮(50%粗蛋白)等脂(10%粗脂肪)饲料饲喂10周。结果发现:与FM组相比,(1)实验组WGR和SGR随SPC替代水平增加依次显着降低;(2)半定量分析显示,SPC40组肠道炎症表征非常明显,而SPC20组较轻;后肠水通道基因Aqu1,Aqu4,Aqu8,Aqu9,Aqu11和Aqu12的表达水平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而Aqu10和紧密连接蛋白jam,claudin3和ZO-1基因表达水平在SPC40组显着升高,claudin12,claudin15和离子转运载体Guanylin,nkaα-1和clc基因表达水平在SPC40组显着降低。(3)后肠Trypsin酶活性随SPC替代水平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4)后肠抗氧化酶活性(T-SOD、GR和GPx)随SPC替代水平升高呈显着上升趋势;后肠促炎性基因IL1β、IL8、IL12、IL17和TNFα的表达水平在SPC40组呈显着升高趋势(P<0.05),反之,抗炎性基因IL4,IL5,IL10,TGFβ1基因表达水平在SPC40组呈显着下降趋势;(5)16S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等。Proteobacteria丰度在SPC40组显着下降,而Firmicutes,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丰度在SPC40组显着升高。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hoto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Vibrio,Bacteroide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Photobacterium在实验组丰度依次显着降低,其余物种丰度在SPC40组显着升高;(6)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SBM40和SPC40两组间只有17.2%(936/5445)差异基因有类似表达模式。KEGG富集发现,在显着富集到的与免疫疾病/系统、感染病和信号转导有关的代谢通路中,SBM40和SPC40共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30.55%(11/36),SBM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43.55%(27/62),SPC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仅占5.13%(2/39),而SPC40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相关的占69.23%(27/39)。SPC40和SBM40均引起了产生Ig A的肠道免疫网络通路中Ig A的反常升高。结果表明,40%SPC对珍珠龙胆肠道稳态影响更加显着,并诱导了珍珠龙胆肠炎产生肠炎。与SBM诱导的肠炎相比,40%SPC诱导的肠炎可能是营养代谢失衡下引起的肠道免疫功能的紊乱所致。3.发酵豆粕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粘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720尾石斑鱼随机分为3组(n=4):鱼粉对照组(FM)、20%FSBM组(FSBM20)和40%FSBM组(FSBM40),配制3种等氮(50%粗蛋白)等脂(10%粗脂肪)饲料饲喂10周。结果发现:与FM组相比,(1)实验组WGR和SGR随FSBM替代水平增加依次显着降低;(2)半定量分析显示,FSBM40组肠道炎症表征非常严重,FSBM20组次之;后肠水通道基因Aqu1,Aqu4和Aqu12及紧密连接蛋白jam,claudin3,claudin12,claudin15和ZO-3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而Aqu8,Aqu9,Aqu10和ZO-1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离子转运载体nkcc和clc基因表达水平呈显着降低趋势;(3)后肠Trypsin酶活性随FSBM替代水平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4)后肠抗氧化酶活性(T-SOD、GR和GPx)随FSBM替代水平升高呈显着上升趋势;后肠促炎性基因IL1β,IL8,IL12,IL17,IL32,TNFα和CSF1的表达水平呈显着增加趋势,反之,抗炎性基因IL4,IL5,IL10,TGFβ1表达水平呈显着下降趋势;(5)16S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等。Proteobacteria丰度在FSBM40组显着下降,Bacteroidetes,Firmicutes,Acid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丰度在FSBM40组显着升高。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hoto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Vibrio,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和色盐杆菌属(Chromohalobacter)等。Photobacterium在FSBM40组丰度显着降低,其余各物种丰度总体显着升高;(6)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SBM40和FSBM40两组间只有18.98%(920/5445)差异基因有类似表达模式。KEGG富集发现,在显着富集到的与免疫疾病/系统、感染病和信号转导有关的代谢通路中,SBM40和FSBM40共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42.59%(23/54),SBM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47.17%(25/53),FSBM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42.11%(24/57)。分析发现,TLR-My D88-NF-κB信号通路在FSBM诱导的珍珠龙胆肠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表明,20%-40%FSBM替代鱼粉影响了珍珠龙胆的肠道稳态,与SBM诱导的珍珠龙胆肠炎类似,肠道中与免疫等有关信号通路的普遍激活,对肠炎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4.不同大豆蛋白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机制研究比较三种大豆蛋白源在40%替代水平下,均引起了珍珠龙胆石斑鱼明显的后肠炎症表征,本部分对该替代水平下三种大豆蛋白饲喂的珍珠龙胆的生长生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与FM组相比,(1)WGR和SGR在各实验组中均显着降低,各实验组间无显着性差异,但SPC40组略高于SBM40组和FSBM40组;(2)半定量分析显示,SBM40与FSBM40组肠道炎症表征均非常严重,程度相当,而SPC40组肠炎严重程度显着轻于SBM40和FSBM40,但肠道炎症表征非常明显;后肠水通道基因Aqu1,Aqu4,Aqu8,Aqu9,Aqu10,Aqu11,Aqu12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jam,occludin,claudin3,claudin12,claudin15,ZO-1和ZO-3和离子转运载体基因nkcc,guanylin,nkaα-1,clc的表达水平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影响;(3)后肠Trypsin酶活性在各实验组中均显着升高,且在SPC40组显着高于其他两实验组;(4)后肠抗氧化酶活性(T-SOD、GR和GPx)在各替代组呈显着上升趋势,且在SPC40组中活性最高;后肠促炎性基因中,除IL32和CSF1基因表达水平在SPC40组无显着差异外,IL1β、IL8、IL12、IL17、IL32、TNFα和CSF1基因表达水平在各实验组中均呈显着升高趋势,反之,抗炎性基因IL4,IL5,IL10,TGFβ1表达水平在各实验组中均显着下降;(5)16S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蓝藻细菌门)等。Proteobacteria在各实验组中丰度均显着下降,其中FSBM40组丰度显着高于SBM40和SPC40组。Firmicutes,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丰度在各实验组均显着升高,Acidobacteria丰度在SBM40组和SPC40组无显着变化,在FSBM40组显着升高。在属水平上,总体上相对丰度前10的物种分别为Photo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Vibrio,Phyllobacterium,Neisseria和Bacteroides等。Photobacterium在各实验组中丰度均显着降低。Phyllobacterium和Neisseria丰度在SPC40组无显着差异,unidentified_Rikenellaceae丰度在SPC40和FSBM40组无显着差异。其余各物种丰度在各实验组中均显着升高(P<0.05),在各实验组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6)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SBM40、SPC40和FSBM40三组间只有7.80%(554/7101)差异基因有类似表达模式。KEGG富集发现,在显着富集到的与免疫疾病/系统、感染病和信号转导有关的代谢通路中,SBM40、SPC40和FSBM40共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30%(9/30),SBM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45.10%(23/51),FSBM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60.53%(23/38),SPC40组特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占2.86%(1/35);而SPC40中,与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相关通路显着富集到的占67.44%。分析发现,TLR-My D88-NF-κB信号通路在SBM40和FSBM40诱导的珍珠龙胆肠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表明,40%替代水平的SBM、SPC和FSBM均引起了珍珠龙胆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并导致了肠炎的发生;SBM和FSBM诱导的珍珠龙胆肠炎通路变化有一定的保守性;SPC诱导的肠炎可能营养代谢失衡下引起的肠道免疫功能的紊乱所致。
陈丽娜[9](2020)在《扁茎茅苍术的代谢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菊科多年生植物,以根茎入药,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苍术。实验室前期对湖北英山茅苍术种植基地进行田间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部分植株发生扁茎变异现象,主要表现为茎秆扁平、叶序紊乱、花序发育不良等现象,但药材产量和指标成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前期研究已确认这一扁茎变异是由于翠菊黄花组16SrI-B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侵染导致,并通过转录组学手段初步研究了扁茎发生的机制。本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代谢组学入手研究扁茎茅苍术代谢改变,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对茅苍术萜类化合物前体生物合成的MEP途径关键酶,以及萜类合成酶进行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旨在通过扁茎与正常茅苍术间的代谢差异阐明二者间的药材品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为阐明植原体侵染后茅苍术植株的代谢响应机制及茅苍术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及药材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扁茎茅苍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以扁茎及正常茅苍术的叶及根茎为材料,利用基于GC-MS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扁茎及正常茅苍术的代谢轮廓,采用NIST库及部分对照品对代谢物组成进行定性鉴别,结合PCA、O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扁茎药材的判别方法,筛选了丙二醇、萘、β-谷甾醇、6-氯-3-吲哚基-D-吡喃半乳糖苷、人参环氧炔醇、吡喃甘露糖、麦芽糖、肌醇半乳糖苷、甲基半乳糖苷、D-核糖酸、D-半乳糖、塔格糖等12个化合物作为扁茎药材的潜在差异代谢物。这一结果为阐明植原体引起的代谢改变轮廓及扁茎药材的鉴定提供了基础。2.茅苍术萜类生物合成MEP途径关键酶克隆及分析首次克隆了茅苍术MEP途径的MCT基因(AlMCT)、CMK基因(AlCMK)、MDS基因(AlMDS)、HDS基因(AlHDS)、及HDR基因(AlHDR)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AlMCT、AlCMK、AlMDS、AlHDS、AlHDR基因在茅苍术的各部位均有表达,AlMCT、AlMDS、AlHDR在叶中大量表达,AlCMK、AlHDS在茎中大量表达。本部分结果对茅苍术的MEP途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萜类前体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为后期的研究奠定基础,为茅苍术的的生物合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3.茅苍术AlTPS1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功能验证首先克隆得到茅苍术萜类合成酶(AlTPS1)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TPS1的开放阅读框为1644bp,编码547个氨基酸,在系统进化树中AlTPS1与其他被子植物的TPS蛋白一起聚集在TPS-a亚支。进一步进行了AlTPS1蛋白表达及体外酶活催化实验,以FPP为底物进行体外酶活实验,产物为倍半萜类成分姜烯。以GPP为底物进行体外酶活实验,产物分别为月桂烯/芳樟醇,水芹烯,a-蒎烯,芳樟醇,香叶醇,草蒿脑。本部分研究获得了茅苍术首个萜类环化步骤的合成酶基因,为茅苍术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及药材品质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综上,本研究阐明了扁茎茅苍术的代谢轮廓,找寻出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进一步解析了茅苍术萜类前体生物合成MEP途径的关键基因,还首次获得了茅苍术萜类环化步骤的关键基因AlTPS1。本研究所得结果对阐明茅苍术扁茎变异的发生机制及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为将来合理利用扁茎这一特殊现象提高药材品质,及有效成分代谢调控提供依据。
谭贻,唐传红,冯杰,冯娜,吴莹莹,鲍大鹏,杨焱,张劲松[10](2019)在《灵芝三萜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灵芝(Ganoderma)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主要的药理活性物质之一,深入了解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促进灵芝分子育种及灵芝三萜规模化制备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甲羟戊酸(MVA)途径、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450)以及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因素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灵芝三萜合成通路及调控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二、促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1)内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影响和抗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内生菌影响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1 倍半萜 |
1.2 二萜 |
1.3 三萜 |
2 植物内生菌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3 植物内生菌影响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
4 植物内生菌具有生物防御和抗逆生理功能 |
4.1 生物防御 |
4.2 非生物胁迫 |
5 总结和展望 |
(2)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篇 综述 天然产物治疗肺癌的前景与争议 |
1 背景 |
2 按来源分类的抗肿瘤药物 |
2.1 来源于植物 |
2.2 来源于动物 |
2.3 来源于微生物 |
2.4 来源于海洋生物 |
3 抗肿瘤的机制 |
3.1 诱导凋亡 |
3.1.1 诱导ROS |
3.1.2 诱导内质网应激 |
3.1.3 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凋亡 |
3.2 诱导自噬 |
3.3 抑制PI3K/AKT途径 |
3.4 抑制NF-κB信号途径 |
3.5 阻滞细胞周期 |
3.6 调控表观遗传学 |
3.7 调控其他机制以及多种机制联合作用 |
4 天然产物使用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
5 总结 |
第2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ANW抑制NSCLC细胞生长和转移 |
1.1 实验材料 |
1.1.1 仪器设备 |
1.1.2 试剂 |
1.2 细胞复苏及培养 |
1.3 实验方法 |
1.3.1CCK-8 实验测定细胞活力 |
1.3.2 成克隆实验 |
1.3.3 EDU实验 |
1.3.4 细胞流式实验 |
1.3.5 细胞划痕实验 |
1.3.6TRANSWELL实验 |
1.3.7 WESTERN BLOT |
1.3.8 统计学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ANW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
1.4.2 ANW抑制NSCL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1.4.3 ANW增强顺铂对NSCLC的抗肿瘤作用 |
1.5 结果讨论 |
第2章 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LET-7C-3P表达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剂 |
2.1.3 引物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DEEP SEQUENCING检测细胞准备及RNA提取 |
2.2.2 LET-7C-3P靶基因预测 |
2.2.3 LET-7C-3P检测 |
2.2.4 构建及获取携带PIK3CA基因的慢病毒 |
2.2.5 MIRNAS转染A549和H460细胞 |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基因测定 |
2.2.7 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
2.2.8 QRT-PCR检测PIK3CA MRNA水平 |
2.2.9 LET-7C-3P对NSCLC细胞的影响 |
2.2.10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MICRORNA HSA-LET-7C-3P |
2.3.2 ANW抑制NSCLC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2.3.3 LET-7C-3P通过直接靶向PIK3CA来抑制PI3K/AKT/MTOR通路 |
2.3.4 LET-7C-3P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和转移 |
2.4 结果讨论 |
第3章 LET-7C-3P是ANW发挥抗NSCLC作用的必须靶点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分组 |
3.2.2 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增殖 |
3.2.2 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侵袭和转移 |
3.2.3 细胞流式实验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凋亡 |
3.2.4 WESTERN BLOT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 |
3.2.5 建立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及分组 |
3.2.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3.2.7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抗NSCLC细胞增殖作用 |
3.3.2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抗NSCLC细胞转移和侵袭作用 |
3.3.3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促NSCLC细胞凋亡作用 |
3.3.4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证实了ANW通过上调LET-7C-3P发挥抗肿瘤作用 |
3.4 结果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多重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人参属简介 |
1.1.1 人参属生物学特征 |
1.1.2 人参属的分类 |
1.1.3 人参属的活性成分相关研究 |
1.1.4 人参属药用价值 |
1.1.5 人参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人参属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2.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
1.2.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 |
1.2.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 |
1.2.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1.2.5 基于核糖体DNA的分子标记 |
1.3 人参皂苷有效成分合成关键酶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人参属不同居群部分农艺性状初步观察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结果分析 |
3.3.1 人参属种子外观形态的比较 |
3.3.2 人参属根苗外观形态的比较 |
3.3.3 人参生长发育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人参属居群内转录间隔区(ITS)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引物及试剂、仪器设备 |
4.3.1 引物及试剂 |
4.3.2 仪器设备 |
4.4 试验方法 |
4.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4.2 DNA的检测 |
4.4.3 PCR扩增 |
4.4.4 PCR产物测序 |
4.4.5 序列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人参居群基因组DNA的提取检测 |
4.5.2 不同人参居群ITS扩增检测 |
4.5.3 人参ITS序列特征 |
4.5.4 不同居群人参ITS的变异分析 |
4.5.5 人参属各居群ITS序列聚类分析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人参属居群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IGS)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5.3.2 PCR扩增 |
5.3.3 PCR产物测序 |
5.3.4 序列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IGS扩增 |
5.4.2 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IGS序列分析 |
5.4.3 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IGS序列比对分析 |
5.4.4 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的IGS序列聚类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人参属不同居群的EST-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3 引物及试剂、仪器设备 |
6.3.1 引物及试剂 |
6.3.2 仪器设备 |
6.4 试验方法 |
6.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6.4.2 PCR扩增及电泳 |
6.5 人参属EST-SSR产物多态性分析 |
6.6 人参属栽培居群EST-SSR遗传聚类分析 |
6.7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人参属居群有效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克隆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 |
7.3 引物及试剂、仪器设备 |
7.3.1 引物及试剂 |
7.3.2 仪器设备 |
7.4 试验方法 |
7.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7.4.2 PCR扩增 |
7.4.3 PCR产物测序 |
7.4.4 序列数据处理 |
7.5 结果与分析 |
7.5.1 不同人参属居群HMGR基因扩增结果及序列分析 |
7.5.2 人参属栽培居群CYP450基因扩增结果及序列分析 |
7.5.3 不同人参属居群SE基因扩增结果及序列分析 |
7.5.4 人参属栽培居群FPS基因扩增结果及序列分析 |
7.6 小结与讨论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灵芝中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转录因子CRZ1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用真菌 |
1.2 灵芝及其生物活性成分 |
1.2.1 灵芝 |
1.2.2 灵芝酸及其药理活性 |
1.3 灵芝酸的生物合成 |
1.4 灵芝酸生物合成的调控 |
1.5 真菌中转录因子CRZ1 的研究 |
1.6 灵芝中CRZ1 与灵芝酸生物合成的相关性 |
1.7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灵芝crz1 的克隆与沉默/高表达crz1 工程菌株的获得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CRZ1 基因的克隆鉴定 |
2.2.3 CRZ1 基因沉默载体和高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 PEG介导的灵芝原生质体转化 |
2.2.5 转化子鉴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灵芝CRZ1 基因的克隆 |
2.3.2 CRZ1 基因沉默工程菌株的获得 |
2.3.3 CRZ1 基因高表达工程菌株的获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RZ1 对灵芝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灵芝的液体静置发酵 |
3.2.3 灵芝细胞的收取和生物量测定 |
3.2.4 总灵芝酸和单体灵芝酸的提取与检测 |
3.2.5 中间代谢产物鲨烯和羊毛甾醇的提取与检测 |
3.2.6 灵芝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fps、ls转录水平检测 |
3.2.7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CRZ1 基因沉默对灵芝酸积累的影响 |
3.3.2 CRZ1 基因高表达对灵芝酸积累的影响 |
3.3.3 CRZ1 基因沉默和高表达对灵芝酸生物合成基因fps、ls转录水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Z1 对灵芝酸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3 pJW-EXP-crz1-opgfp工程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
4.2.4 荧光显微镜观察 |
4.2.5 灵芝CRZ1 的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
4.2.6 生物素标记的EMSA探针制备 |
4.2.7 凝胶阻滞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RZ1-GFP融合蛋白在灵芝中的亚细胞定位 |
4.3.2 CRZ1 与灵芝酸合成基因fps启动子序列的互作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基因序列 |
(5)多组学分析越南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代谢差异及生物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越南人参不同部位和生长年限的代谢差异 |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1 植物材料 |
1.1.2 化学试剂 |
1.1.3 UPLC-QTOF-MS/MS样品制备 |
1.1.4 UPLC-QTOF-MS/MS检测方法建立 |
1.1.5 数理统计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筛选 |
1.1.6 差异代谢物的聚类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1.2 结果和讨论 |
1.2.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1.2.2 主成分分析(PCA) |
1.2.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1.2.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1.2.5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
1.2.6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1.3 结论 |
第二章 基于UPLC-QTOF-MS/MS和 ATR-FTIR鉴别越南人参的不同部位和生长年限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样品处理 |
2.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4 红外光谱采集 |
2.1.5 UPLC-QTOF-MS采集 |
2.1.6 多源数据分析 |
2.1.7 化学计量学方法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光谱的特征解释 |
2.2.2 PLS-DA模型鉴别越南人参的不同部位 |
2.2.3 SVM模型鉴别越南人参的不同生长年限 |
2.3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探究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化学试剂 |
3.1.3 RNA提取与纯化 |
3.1.4 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3.1.5 转录组数据处理和组装 |
3.1.6 Unigene表达量分析 |
3.1.7 单基因功能注释与CDS预测 |
3.1.8 分子标记鉴定 |
3.1.9 DEG鉴定、功能注释和途径富集分析 |
3.1.10 WGCNA分析与Cytoscape互作网络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RNA样品检测 |
3.2.2 转录组测序和de novo组装 |
3.2.3 Unigene功能注释 |
3.2.4 分子标记鉴定 |
3.2.5 样本间基因表达量分析 |
3.2.6 参与皂苷类生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 |
3.2.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8 WGCNA分析和hub基因鉴定 |
3.3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5.1 人参属植物的主要概况 |
5.2 人参属植物的化学特性 |
5.2.1 皂苷类 |
5.2.2 植物甾醇类 |
5.2.3 黄酮类 |
5.2.4 多炔类 |
5.2.5 多糖类 |
5.2.6 脂肪酸类 |
5.2.7 其他化合物类(622-748) |
5.3 人参属植物的生物活性 |
5.3.1 抗肿瘤的活性 |
5.3.2 抗炎活性 |
5.3.3 神经保护作用 |
5.3.4 其他生物活性 |
5.4 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5.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人参属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5.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人参WOXs基因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参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
1.1.1 人参主要有效成分 |
1.1.2 人参皂苷药理作用 |
1.2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 |
1.3 WOX与ERF转录因子对植物的调控研究 |
1.3.1 WOX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3.2 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4 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概述 |
1.4.1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4.2 植物遗传转化主要方法 |
1.4.3 人参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人参WOXs基因对人参皂苷的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材料 |
2.3 方法 |
2.3.1 人参不定根培养 |
2.3.2 外源人参皂苷诱导人参不定根 |
2.3.3 人参不定根c DNA合成及转录组测序 |
2.3.4 人参WOXs基因的表达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转录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4.2 人参WOXs基因的表达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人参WOX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材料 |
3.3 方法 |
3.3.1 人参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3.3.2 人参WOXs基因PCR扩增 |
3.3.3 人参WOXs基因胶回收 |
3.3.4 人参WOX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人参cDNA合成与WOXs基因克隆 |
3.4.2 人参WOX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人参转录因子WOXs家族基因的转基因载体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材料 |
4.3 方法 |
4.3.1 人参WOXs家族基因Gateway引物设计 |
4.3.2 Gateway目的基因克隆 |
4.3.3 Gateway目的基因胶回收 |
4.3.4 Gateway BP反应 |
4.3.5 Gateway LR反应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Gateway目的基因的克隆 |
4.4.2 Gateway BP反应 |
4.4.3 Gateway LR反应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人参WOXs基因毛状根的表达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材料 |
5.3 方法 |
5.3.1 农杆菌转化 |
5.3.2 人参WOXs基因的遗传转化 |
5.3.3 转基因阳性检验 |
5.3.4 转基因毛状根基因表达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农杆菌转化 |
5.4.2 人参WOXs基因的遗传转化 |
5.4.3 转基因毛状根阳性检验 |
5.4.4 转基因毛状根基因表达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人参ERF基因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材料 |
6.3 方法 |
6.3.1 人参转录组热图聚类分析 |
6.3.2 人参不定根培养 |
6.3.3 茉莉酸甲酯诱导人参不定根 |
6.3.4 UPLC-MS/MS法测定人参皂苷 |
6.3.5 茉莉酸甲酯诱导不定根基因表达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转录组分析不同时空下ERF家族基因的表达 |
6.4.2 茉莉酸甲酯诱导人参不定根人参皂苷含量分析 |
6.4.3 茉莉酸甲酯诱导不定根基因表达分析 |
6.4.4 ERF基因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相关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7)合成人参皂苷CK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酿酒酵母简介 |
1.1.2 萜类化合物简介 |
1.1.3 酿酒酵母合成单萜化合物 |
1.1.4 酿酒酵母合成倍半萜化合物 |
1.1.5 酿酒酵母合成二萜化合物 |
1.1.6 酿酒酵母合成三萜化合物 |
1.1.7 酿酒酵母合成四萜化合物 |
1.1.8 生产萜类化合物的酿酒酵母菌株改造的方法 |
1.2 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参的有效成分 |
1.2.2 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现状 |
1.2.3 人参皂苷CK简介 |
1.2.4 人参皂苷CK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几种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
2.2.2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2.2.3 酿酒酵母基因组提取 |
2.2.4 PCR扩增 |
2.2.5 菌落PCR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7 DNA片段的纯化及胶回收 |
2.2.8 酿酒酵母转化 |
2.2.9 摇瓶发酵 |
2.2.10 5L生物反应器中的发酵 |
2.2.11 物质的提取和检测 |
第三章 生物合成人参皂苷CK的酿酒酵母菌株构建 |
3.1 引言 |
3.2 基因PAH1 的敲除的酿酒酵母菌株WLT-MVA5-ΔPAH1 的构建 |
3.2.1 敲除基因PAH1 的模块构建 |
3.2.2 酿酒酵母菌株WLT-MVA5-ΔPAH1 的构建 |
3.2.3 酿酒酵母菌株WLT-MVA5-ΔPAH1 的发酵 |
3.3 生物合成人参皂苷CK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W-1 的构建 |
3.3.1 导入糖基转移酶基因UGT1 的模块的构建 |
3.3.2 酿酒酵母菌株W-1 的构建 |
3.3.3 菌株W-1 的发酵及产物检测 |
3.4 过表达UGP1 基因的酿酒酵母菌株W-2 的构建 |
3.4.1 过表达UGP1 基因的模块构建 |
3.4.2 过表达UGP1 基因的菌株W-2 的构建 |
3.4.3 过表达UGP1 基因的菌株W-2 的发酵 |
3.5 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来源的UGP1 基因的酿酒酵母菌株W-3 构建 |
3.5.1 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来源的UGP1 基因的模块构建 |
3.5.2 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来源的UGP1 基因的菌株构建 |
3.5.3 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来源的UGP1 基因的菌株发酵 |
3.6 分别过表达PGM1、PGM2 基因的酿酒酵母菌株W-4、W-5 的构建 |
3.6.1 分别过表达PGM1、PGM2 基因的模块构建 |
3.6.2 分别过表达PGM1、PGM2 基因的菌株构建 |
3.6.3 分别过表达PGM1、PGM2 基因的菌株发酵 |
第四章 生物合成人参皂苷CK的酿酒酵母菌株发酵过程 |
4.1 引言 |
4.2 甘油作为部分碳源对CK产生的影响 |
4.2.1 用甘油作为碳源对产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比例的葡萄糖被甘油代替对CK产量的影响 |
4.2.3 菌株在YPDG(20%)培养基中的发酵情况测定 |
4.3 5-L生物反应器中的发酵 |
4.3.1 酿酒酵母菌株W-5的5 L发酵罐分批发酵过程 |
4.3.2 酿酒酵母菌株W-5的5 L发酵罐补料发酵过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三种大豆蛋白源致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差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 |
1.1.1 大豆蛋白的主要种类及特性 |
1.1.2 大豆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 |
1.2 鱼类豆粕诱导型肠炎研究进展 |
1.3 鱼类肠道菌群 |
1.3.1 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与组成 |
1.3.2 营养物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3.3 肠道菌群的营养和免疫功能 |
1.4 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
1.4.1 肠道机械屏障 |
1.4.2 肠道化学屏障 |
1.4.3 肠道生物屏障 |
1.4.4 肠道免疫屏障 |
1.5 组学技术简介 |
1.5.1 16S高通量测序 |
1.5.2 全长转录组 |
1.5.3 代谢组学 |
1.6 本研究总体设计及研究策略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 |
2 普通豆粕对珍珠龙胆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饲料与制备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样品收集 |
2.2.4 常规分析及肠道切片制作 |
2.2.5 生化指标分析 |
2.2.6 肠道结构基因表达 |
2.2.7 肠道免疫基因表达 |
2.2.8 肠道菌群16S高通量分析 |
2.2.9 转录组分析 |
2.2.10 代谢组学分析 |
2.2.11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长表现及常规分析 |
2.3.2 肠道组织切片 |
2.3.3 酶活测定 |
2.3.4 基因表达 |
2.3.5 16S高通量测序 |
2.3.6 转录组分析 |
2.3.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3.8 肠道内容物UPLC-MS代谢谱分析 |
2.3.9 肠道组织UPLC-MS代谢谱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大豆浓缩蛋白对珍珠龙胆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饲料与制备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样品收集 |
3.2.4 常规分析及肠道切片 |
3.2.5 生化指标分析 |
3.2.6 肠道结构基因表达 |
3.2.7 肠道免疫基因表达 |
3.2.8 肠道菌群16S高通量测序 |
3.2.9 转录组分析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长表现及常规分析 |
3.3.2 肠道组织切片 |
3.3.3 酶活测定 |
3.3.4 基因表达 |
3.3.5 16S高通量测序 |
3.3.6 转录组比较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发酵豆粕对珍珠龙胆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饲料与制备 |
4.2.2 实验过程 |
4.2.3 样品收集 |
4.2.4 常规分析及肠道切片 |
4.2.5 生化指标分析 |
4.2.6 肠道结构基因表达 |
4.2.7 肠道免疫基因表达 |
4.2.8 肠道菌群16S高通量测序 |
4.2.9 转录组分析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长表现及常规分析 |
4.3.2 肠道组织切片 |
4.3.3 酶活测定 |
4.3.4 基因表达 |
4.3.5 16S高通量测序 |
4.3.6 转录组比较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不同大豆蛋白源对珍珠龙胆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机制研究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长表现及常规分析 |
5.2.2 肠道组织切片 |
5.2.3 酶活测定 |
5.2.4 基因表达 |
5.2.5 16S高通量测序 |
5.2.6 转录组比较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扁茎茅苍术的代谢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扁茎茅苍术的代谢组学研究 |
1.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代谢物的提取 |
2.2 衍生化处理 |
2.3 GC-MS检测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GC-MS检测结果 |
3.2 PCA结果分析 |
3.3 OPLS-DA结果分析 |
3.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
4.讨论 |
第二章 茅苍术萜类生物合成MEP途径关键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
1.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植物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总RNA提取及检测 |
2.2 五个关键酶基因全长c DNA的获得 |
2.3 五个关键酶基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表达量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3.2 5个关键酶基因的全长扩增 |
3.3 阳性克隆的筛选、鉴定及测序 |
3.4 五个关键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关键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4.讨论 |
第三章 茅苍术萜类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1.材料与仪器 |
1.1 植物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苍术RNA提取及检测 |
2.2 茅苍术根茎RNA质量检测 |
2.3 TPS目的片段的扩增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 TPS的原核蛋白表达 |
2.6 茅苍术TPS功能鉴定 |
3.结果与分析 |
3.1 Al TPS1 基因序列的获取 |
3.2 Al TPS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Al TPS1 蛋白表达及酶活结果 |
4.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灵芝三萜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MVA途径 |
1.1 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ACT) |
1.2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 |
1.3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 |
1.4 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 |
1.5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 |
1.6 鲨烯合酶(SQS) |
1.7 羊毛甾醇合酶(LS) |
2 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相关的CYP450 |
3 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因素 |
3.1 Ca2+信号 |
3.2 植物激素 |
3.3 热胁迫 |
3.4 CYP450诱导剂 |
3.5 其它 |
4 展望 |
四、促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影响和抗逆功能研究[J]. 梁振霆,唐婷. 生物技术通报, 2021(08)
- [2]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D]. 文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参属不同栽培居群多重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分析[D]. 刘伟. 西南大学, 2021(01)
- [4]灵芝中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转录因子CRZ1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的研究[D]. 屠均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多组学分析越南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代谢差异及生物合成[D]. 刘璐.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人参WOXs基因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 张杰. 江苏大学, 2020(02)
- [7]合成人参皂苷CK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与优化[D]. 南伟华. 天津大学, 2020(02)
- [8]三种大豆蛋白源致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差异机制研究[D]. 张卫.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9]扁茎茅苍术的代谢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陈丽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10]灵芝三萜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J]. 谭贻,唐传红,冯杰,冯娜,吴莹莹,鲍大鹏,杨焱,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