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落成泥碾作尘——窦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婷[1](2019)在《《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研究《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探究其叙事艺术的呈现方式。除引言和结语部分之外,全文共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平凡的世界》叙事文本的内涵,着重阐释其主题的深刻性,认为《平凡的世界》传达出农村社会生态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表现了作者对苦难哲学的崇尚以及叙事文本构建的创造性。认为《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文本主要表现了社会、文化、民俗三个方面的深刻主题,并且蕴藏着深刻的孤独意识、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因此文本中既体现出易读性,也具有陌生化特性。第二部分主要从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叙事聚焦的呈现方式入手,论述《平凡的世界》叙事建构的模式。认为《平凡的世界》主要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将“讲述”和“展示”相结合,内部聚焦和外部聚焦相互呼应来作为《平凡的世界》叙事情境建构的策略。通过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来对小说进行整体观照,利用置身事外的“讲述”和隐藏其中的“展示”来把握叙事进程,设置内部聚焦和外部聚焦两种方式来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着重对《平凡的世界》叙事时间的呈现进行分析论述。认为《平凡的世界》是从叙事时间单位着手,设立时间叙事线索和逻辑结构,并利用叙事时间去厘清纷繁的故事线索。《平凡的世界》正是以多处出现的模糊的时间观与多元的叙事时间单位来建构叙事时间。以线性叙事和回顾式叙事的综合运用来布局叙事时间。以预叙设置、省略描写和重复叙事的穿插来凸显叙事时间的特征。以叙事时态的选择和叙事逻辑的设计来丰富叙事时间的构成。因此,只有正确把握其叙事时间上的技巧,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第四部分主要从叙述声音的多元化、叙述声音的立体感、叙述声音的艺术化三个层面,对《平凡的世界》叙事声音的特质进行剖析。认为《平凡的世界》是利用叙述声音的阐释性、议论性和情感性来表达其多元化;小说中经典人物声音的立体感则主要依赖于鲜明的立场性和开放的对话性;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陕北方言,贯穿始终地加入民歌信天游,以及灵活运用叠词的艺术效果来彰显叙述声音的艺术化。本文认为对《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唤起读者的思索与共鸣,构建出文学艺术本身的美感。
于永丽[2](2018)在《论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以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高中为例》文中提出阿图尔·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唯意志论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叔本华“人生智慧”思想是从其《人生的智慧》中总结而来。“人生智慧”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叔本华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观点态度。叔本华“人生智慧”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即注重人的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和身体健康等,这些内容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出现的中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力差等现象,笔者把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与中学语文教育相联系,以期通过其人文性思想为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理论和实践启示。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文章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结合研究内容和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状况,概括了本论题的创新之处,论文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此问题的原因。第二部分,总结了叔本华“人生智慧”思想的理论来源,概括了叔本华“人生智慧”的核心观点,即叔本华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以及人所展现的表象的看法和态度;提炼了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从新课改的角度分析了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从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论述其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把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展示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通过教学案例,实践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郭春欢[3](2018)在《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书写研究 ——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在民俗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节日被忽视而热捧于外国的洋节日,已成为习常。虽然目前教材中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已经日渐凸显,但从顶层设计、选文比例、内容安排、课后问题反馈等层面,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书写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基于此和对目前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笔者的思考,本论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诸层面的梳理分析,针对教材民俗文化书写中存在问题做出新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概要如下:第一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参照民俗和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分类标准,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书写进行梳理分类分析,从民俗文化的题材类型、存在方式以及教材改革前后民俗文化教学比较这三个方面分析民俗文化事象,根据民俗文化事象分析范围问题。第二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书写的文化功能。这部分通过语文教材中具体的民俗文化书写,剖析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养成的功用。从民俗文化的认识功能和文化价值功能上研讨民俗文化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以及文化价值情感上的升华。第三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书写文化存在的问题。新课标与编写者重视民俗文化书写的程度不够,教材对民俗文化书写缺乏规范性,教材对民俗教学引导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问题的解决策略。根据民俗文化书写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从新课标和教材编写者的角度上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教材篇目上要注重民俗文化的规范化、系统化;学校方面要注重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以及国家要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创新等。总之,本文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书写现状、文化功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尝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提出可行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加强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对民俗文化的重视,让更多的中学生在优秀的民俗文化浸润中,承继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其文化自信。
邵振奇[4](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朱一帆[5](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钟明俐[6](2017)在《徐棻剧作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棻作为当代着名剧作家之一,创作了很多优秀剧作,为我国当代戏剧创作,尤其是川剧创作提供了大量剧作艺术范本。徐棻剧作在四川戏剧创作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当代戏剧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徐棻及其剧作的相关研究来看,对她的剧作艺术进行整体观照的分析并不多,缺少对创作思想结合剧作内容与特征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多偏向于对单个剧目的具体分析。本文通过梳理剧作、观阅剧目,从以下几个方面集中而系统地论述了徐棻的剧作艺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徐棻剧作的研究现状、其剧作的可研究空间、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并对徐棻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归纳。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徐棻的生平,即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背景,并对所处时代下的戏剧创作现状进行梳理,侧重其经历对她创作的影响;其次分析不同时期徐棻在剧本创作上的突破与变化,通过探析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为之后的徐棻剧作以及创作思想、剧作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研究作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徐棻的创作思想加以研究。本章先对“徐棻意识”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并与新时期的川剧改革放到一起讨论,而后对徐棻剧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思想以及对现代审美意识的接受做进一步探讨。因徐棻剧作的高质量以及成功的戏曲形态创新,她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对川剧改革与现代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多戏剧创作的成功经验。第三章主要对徐棻剧作艺术的内容特色进行研究。本章主要对徐棻剧作的题材、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剧作内容所体现的巴蜀特征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而后对其剧作内容做具体案例分析,并结合徐棻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受思潮影响来对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进行阐述。第四章主要对徐棻剧作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集中笔墨于情节和曲白设计以及舞台呈现三个方面,鲜明地呈现出徐棻剧作的形式特征。最后对徐棻剧作艺术进行总结与思考,归纳徐棻剧作艺术的创作阶段、思想和主要艺术形式与内容,以及对今天戏剧戏曲发展、振兴的启示和意义。
柯雨[7](2016)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在教育研究中添加性别视角日趋流行,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着眼于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的重要工具,承担着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在国内来看,语文教材在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审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蕴涵于语文教材中的带有性别偏见的两性观从一方面来说是社会潜在意识形态的反映,从另一方面来说则会强化社会的性别偏见,这一影响在青少年身上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探究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影响。首先在绪论部分,将提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并简略阐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性别偏见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对过往研究的分析和解读,初步了解语文教材两性观的偏向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社会性别论、社会学习论和文化霸权为理论依据,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性别偏向问题方面的研究进一步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论文第一部分将通过数据分析,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男女作家数量、男女角色数量以及男女职业类别,从数据的差异上直观的展现高中语文教材边缘化女性,以男性为中心的现象。论文第二部分将通过文本分析,对教材中的男女形象进行分类。男女形象总体上都是按照家庭、婚恋和社会三方面进行分类的。从总体上来说,教材中的女性都背负着悲惨的命运,在家庭中她们任劳任怨,即使在家中有极高的地位也不能随意使用自己的权力;在婚恋关系中她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社会活动方面她们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和轻视。而教材中的男性在家庭关系中即使身为小辈也拥有极大的主动权;在婚恋关系中男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社会中的男性也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失意者和小人很少有机会出场,男性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的力量、才华、德行,而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传播者。将教材中男性和女性相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教材中女性的被动地位、教材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教材在衡量男女性价值时因使用不同的尺度而产生的明显的性别歧视。论文的第三部分将针对一、二两部分的现象进行总结。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呈现男女两性形象时显露出隐藏女性、弱化女性、对女性强烈的刻板印象和不正常的两性审美观。而教材之所以呈现带有明显性别偏向性的两性观,是因为中国千年的男权思想的积淀和教材编者的集体无意识。为了研究教材这一问题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特在高中生中展开问卷调查,通过搜集数据来全面的认识教材性别偏向带来的问题。从数据中显示,教材会误导学生在性别上以偏概全、印证并强化性别刻板印象并且无法为学生提供正面健康的女性榜样。为了积极改善这一问题,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摆正思想,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自身切实的努力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性别观念。
陈然[8](2016)在《隐隐作痛》文中提出第一部他仿佛把命定变成了选择。——题记校长上楼时,用力咳嗽了一声。楼道里暗,仍能看清墙壁上的污迹。他做好了破门而入的准备。他身后紧跟着教导处吴主任和年级组长,还有班主任樊育群。在他抬脚之前,已经有一个人抢在他前面踢了门。是吴主任。然而吴主任的鞋尖几乎没碰到任何阻力,门就开了。吴主任牛高马大,穿厚底牛皮鞋,没有反作用力,他有些失重。门撞在里墙上反弹回
李云[9](2016)在《毕飞宇作品悲剧意识新论》文中认为毕飞宇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具特色的作家。《平原》、《青衣》、《玉米》、《推拿》等多部小说的创作,使他成为新生AI写作实派作家。综观毕飞宇二十余年的创作过程,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内容涉及广泛,从早期的先锋叙事,到描写文革乡村生活及展现现代社会城市与人,人与人关系的现实题材书写。作品中渗透着他对世界以及人生深刻的探寻和思考,他的作品蕴涵着浓厚的悲剧意识。知识分子家庭的人格的熏染,中国古典文学继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成为毕飞宇小说创作中悲剧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毕飞宇善用各种形态的悲剧意象,多维的叙述视角,多时空交错的结构加重了这个悲剧世界的悲剧意蕴。然而,他把笔下人物的人生与命运放置到大的文化背景与历史环境中,书写着平凡小人物的悲情叙事,所以说他的作品中具有的悲剧意识是独树一帜的,有文化与历史的穿透力。本论文的写作是在充分阅读了前人对毕飞宇作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其小说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具体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细读的方法,引用西方悲剧理论、叙事学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毕飞宇小说的悲剧意蕴。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重点文本进行解读。全文共分四个章节进行分析阐述:第一章从毕飞宇的独特人生体验生命领悟和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来探索毕飞宇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根源。第二章对毕飞宇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比较,以个案为例,找出其悲剧性的共通点以及作品中人物悲剧性造成的原因。第三章与同类型作家进行比较,主要集中在女性悲剧命运和意象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从叙事视角和毕飞宇小说的语言特点出发全面剖析毕飞宇作品。最后我们在毕飞宇作品悲剧性讨论中得到人生启发。冯牧文学奖曾对他小说的奖评说“毕飞宇的小说优雅而锐利地分析了人生满布梦想和伤痛的复杂境遇,呼应和表现着社会生活与内心生活的矛盾、焦虑,对人的激情和勇气做了富于诗兴的肯定”。当然,我们不否认他的作品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有些作品描摹过于细腻,有时总体显得不够宏大,主题过于残忍等等,但作为一个有个性,不媚俗的当代作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之后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宽阔的。
王建浩[10](2015)在《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戏曲作为中国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虽然具有文学性,但其舞台性是首要的,这双重属性使得戏曲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等纯语言艺术,戏曲剧本的唱词和宾白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探讨和总结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是非常必要的,剧本的语言艺术对剧目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戏曲理论界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此课题的学术专着。如果这项研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么它会对当今戏曲创作有指导意义,能有力地促进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为了避免研究的角度仅是文学的或语言学的,作者观摩了大量的戏曲演出或录像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力图把舞台实际结合起来,从戏剧学的角度进行戏曲语言研究,并尝试建立戏曲剧本语言的评价标准。戏曲剧本语言最独特的地方是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音乐决定了语言,音乐重于语言,因此当二者产生矛盾时,首先要满足音乐性,因此才会出现“宁声叶而辞不工”这一独特的戏曲语言现象。戏曲剧本语言场上传播的特性使戏曲语言会产生历时性变异和共时性变异。为了凸显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把它与诗词的语言相比较,总体而言,诗歌追求典雅含蓄,词追求绮丽柔婉,戏曲唱词追求俚俗晓畅。若与话剧相比,戏曲的语言音乐化、抒情诗化,话剧的语言生活化、散文化。戏曲剧本语言要适合戏曲演出的要求,必须做到音乐性、动作性、通俗化和个性化四个方面。具体说来,第一中国戏曲音乐讲究“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因此剧本语言的音乐性对戏曲唱腔设计有基础作用,要求剧本的语言要具有音乐美,创作者可以从平仄押韵、句式节奏、词汇修辞等方面来增强唱词的音乐性,同时还要注意念白的音乐性。第二,中国戏曲的动作都是舞蹈化的,戏曲剧本的语言应提供给演员舞蹈表演的空间。第三,戏曲观众的大众化、观赏环境的嘈杂、舞台传播的瞬间即逝的特点要求戏曲剧本语言必须通俗。第四,戏曲剧本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行当语言的个性化和角色语言的个性化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只有满足以上四点,并处理好简与繁、实与虚的关系才能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需要。同时创作者一定不能忽视不同剧种的语言之间的差别,从地域上来看,南柔北刚,北方剧种的语言质朴无华、粗犷豪放,成阳刚之美;南方剧种的语言含蓄委婉、缠绵悱恻,成阴柔之美。从语言的雅俗来看,昆剧的语言古雅而不通俗;“全国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in Arts五大剧种”中的京剧、越剧的语言以雅为主,兼顾通俗,而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则以俗为主,俗中见雅;而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众多区域性剧种和小剧种的语言则以俗为美。戏曲剧本语言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传播与接受效果,有一些喜用和常见的修辞手法,这就形成了具有戏曲特色的修辞,主要有:巧妙的数字、声势铿锵的排比、成串的比喻(博喻)、直抒胸臆的呼告、绘声绘色的叠字、并不重复的重复、戏剧性的双关、意味深长的跳脱、巧体(频词、独木桥体、析字、藏头)。可以说幕表戏是诸多戏曲剧种的早期表现形式,晚清近代兴起的花部戏曲大多是从幕表戏发展而来,因此不探讨幕表戏赋子和肉子的语言艺术,就不能回答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幕表戏语言最突出的特征是口头程式,具体表现为句法程式、音韵程式和句段程式(“赋子”)。赋子和肉子的语言有以下七个特点: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喜用平行句式;善用“比兴”手法;多用戏曲中的典故;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前四个特点着眼于唱词的好记易传,“比兴”手法彰显了汉语的魅力和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多用戏曲中的典故为了使典故通俗易解,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则表现出语言的巧妙。当代剧作家学习赋子和肉子的表现手法是必要的,学习它可以使剧本的语言更具舞台性,适合剧种的特点,是提高戏曲唱词传唱率的有效手段。戏谚说“无丑不成戏”,丑角在戏曲表演中插科打诨,使演出趣味盎然。戏曲剧本语言通过以下八种手段制造笑料:夸张的修辞;运用方言土语、歇后语;说粗俗话讲荤段子;误读误听;违背语言逻辑;故意与语境不协调;说破戏曲的“虚假”;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以近三十年创作的当代戏曲剧本为主,并结合古典戏曲和近现代戏曲,发现常见的戏曲剧本语言有以下六种弊病:用典太多;过于文雅;滥用书面语;过于白话;缺乏趣味;别扭不通。总之,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特色使其舞台性重于文学性,观众的欣赏重点在“曲”的歌唱和表演而不是文词的华美,过分重视剧本的文学性而忽略唱腔和表演的观赏性可能是近三十年当代戏曲“叫好不叫座”、生命短暂的最主要原因。好的戏曲剧本语言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要求;第二,剧本不是读的而是演的,语言不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作用于人的听觉,因此语贵口语;第三,戏曲剧本的语言不追求文采而追求通俗易懂,要以情动人,要词浅情深;第四,演员要记住大量的台词是不容易的,如何有利于演员的记忆,同时有利于唱段在群众中传唱,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因此要求唱词好记易传。概括起来“语贵口语,适合舞台,词浅情深,好记易传”是判断戏曲剧本语言好坏的标准。作家提高戏曲剧本语言的舞台性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亲自登场的经验;二是剧作家和演员密切合作;三是与舞台经验丰富的剧作家合作。
二、零落成泥碾作尘——窦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零落成泥碾作尘——窦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平凡的世界》叙事文本的内涵 |
(一)《平凡的世界》之中的平凡故事 |
(二)《平凡的世界》平凡之中的深刻 |
二、《平凡的世界》叙事建构的模式 |
(一)《平凡的世界》的叙事人称 |
(二)《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方式 |
(三)《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聚焦 |
三、《平凡的世界》叙事时间的呈现 |
(一)《平凡的世界》中的时间与叙事 |
(二)《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时间布局 |
(三)《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时间特征 |
(四)《平凡的世界》叙事时态与逻辑 |
四、《平凡的世界》叙事声音的特质 |
(一)叙述声音的多元化 |
(二)叙述声音的立体感 |
(三)叙述声音的艺术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论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以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调查 |
一、道德意识淡化 |
二、自主个性缺失 |
三、身体、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 |
第二节 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工作不完善 |
二、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
三、学生缺乏正确身心健康观引导 |
第二章 叔本华“人生智慧”及其人文性思想 |
第一节 叔本华“人生智慧”的核心观点及其理论来源 |
一、叔本华“人生智慧”的核心观点 |
二、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 叔本华“人生智慧”中的人文性思想 |
一、注重道德品格的提升 |
二、注重精神智力的培养 |
三、注重体质的增强 |
第三节 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联 |
一、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与新课改 |
二、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价值意义 |
第三章 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及其实施案例 |
第一节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
一、注重学生自身发展 |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三、案例实施 |
第二节 在温馨和谐中注重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
一、创设和谐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
二、强调个性发展 |
三、案例实施 |
第三节 在活动体验中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与健康 |
一、注重精神愉悦 |
二、亲近自然,参与实践 |
三、案例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书写研究 ——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 |
第一节 民俗、民俗文化及其范围问题 |
一、民俗的定义 |
二、民俗文化及其范围问题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书写情况 |
一、教材中民俗生产方式的书写情况 |
二、民俗书写在教材中的存在形态(或方式) |
三、教材选文改革前后的民俗书写情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功能 |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文化认识功能 |
一、丰富民俗文化知识,开拓中学生的视野 |
二、诵读经典着作的民俗段落,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
三、习得祖国语言文字习俗,领悟经典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功能 |
一、学习民俗文化,健全学生人格 |
二、继承民俗文化,构建人文共同体 |
三、发展民俗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的问题 |
第一节 新课标与编写者重视民俗文化书写程度不够 |
一、新课标对民俗教学重点体现不突出 |
二、教材编写者对民俗文化书写指向不明确 |
三、新课标与编写者对民俗文化的弱势所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教材对民俗文化书写缺乏规范性 |
一、教材内容的零散性 |
二、教材篇目的单一性 |
三、教材结构的杂乱性 |
第三节 教材对民俗教学引导不足 |
一、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
二、教材注释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
三、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缺少实践拓展训练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一节 新课标和教材编写者要重视民俗文化 |
一、新课标要重视民俗文化 |
二、教材编写者要重视民俗文化 |
第二节 教材要体现民俗文化书写的规范性 |
一、教材内容的单元化 |
二、教材篇目的比例合理化 |
三、教材结构的规律化 |
第三节 教材民俗文化书写要注重校本资源开发 |
一、校本教材开发要体现出特色性 |
二、校本教材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
第四节 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对教师和学生要注重引导 |
一、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设置要明确 |
二、教材注释要准确、恰当、合理 |
三、教材课后练习题要注重实践拓展训练 |
四、教材要注重民俗文化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
一、固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参与性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
八、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
一、品质本土化 |
二、品位平民化 |
三、品格人文化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
一、巩固忠实受众 |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
一、传统韵味 |
二、时代特征 |
三、地方特色 |
四、娱乐本位 |
五、多元融合 |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
一、策划手段 |
二、改版创新 |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形象标志 |
三、栏目宣传口号 |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徐棻剧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徐棻剧作研究现状 |
(二)徐棻剧作可研究的空间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徐棻经历与创作分期 |
第一节 徐棻经历和艺术创作背景 |
第二节 徐棻艺术创作分期 |
一、第一阶段:突破古人——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与突破(20 世纪60年代—70 年代) |
二、第二阶段:突破自己——对当代戏剧艺术创作的探索、开拓(20 世纪80年代) |
三、第三阶段:戏曲艺术形态的构建——古典与现代的审美融合(20 世纪90年代今) |
小结 |
第二章 徐棻剧作艺术创作思想研究 |
第一节“徐棻意识” |
一、“徐棻意识”概念和形成 |
二、“徐棻意识”与新时期川剧改革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影响 |
一、把握人性复杂 注重人物塑造 |
二、关注人的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 |
三、受众接受心理对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立足传统接受现代审美 |
一、本土传统戏曲艺术的坚守与内省 |
二、西方艺术思潮的接受 |
小结 |
第三章 徐棻剧作艺术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徐棻剧作的题材 |
一、历史故事 |
二、社会现实 |
三、婚姻爱情 |
四、神话传说 |
第二节 徐棻剧作的主题 |
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
二、表达人文思想 |
三、体现女性命运的反思与意识觉醒 |
四、表现家国天下的民族大爱 |
第三节 徐棻剧作中的人物 |
一、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审定 |
二、迷失在“欲望”的“人形怪物” |
三、自我觉醒的女性人物 |
第四节 徐棻剧作中的巴蜀烙印 |
一、巴蜀文化的独特运用 |
二、巴蜀方言的运用 |
小结 |
第四章 徐棻剧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徐棻剧作的情节设计 |
一、巧妙的剧作结构 |
二、悲剧节奏的戏剧艺术形式 |
第二节 徐棻剧作的曲白设计 |
一、唱词对白的机趣 |
二、语言与人物刻画 |
三、诗词的巧妙运用 |
第三节 徐棻剧作艺术的舞台呈现 |
一、剧本作为舞台艺术的“一度创作” |
二、舞台呈现上的突破与成就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数据分析与总结 |
(二) 教材内女性形象及相关细节 |
(三) 影响与解决策略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二) 社会性别论 |
(三) 社会学习理论 |
(四) 文化霸权理论 |
第一章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男女性别形象统计 |
第一节 教材中作者性别统计 |
第二节 教材中性别角色数量统计 |
一、教材中男女性别角色数量统计 |
二、教材中仅含单一性别角色篇目统计 |
三、小结 |
第三节 教材中两性形象身份职业类型统计 |
一、教材中男性形象身份职业类型统计 |
二、教材中女性形象身份职业类型统计 |
三、小结 |
第二章 教材中性别角色形象分类 |
第一节 教材中女性角色形象分类 |
一、顺从者和反抗者 |
二、思妇、怨妇和窈窕淑女 |
三、贤妻良母和恶人型 |
四、为国献身和红颜祸水 |
五、觉醒的革命者和麻木的帮凶 |
第二节 教材中男性角色形象分类 |
一、一家之主、隐形人和孝子贤孙 |
二、痴情郎和负心汉 |
三、弄潮儿、小人物和失意者 |
第三节 教材中男女形象对比 |
第三章 教材所展现的两性观特点、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展现出的两性观特点 |
一、隐藏女性,以偏概全 |
二、展现男权,弱化女性 |
三、强烈的刻板化和扭曲的审美观 |
第二节 原因探究 |
一、历史:男权社会的真实展现 |
二、现状:编者集体无意识 |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两性观影响探究 |
一、倾向性——以男性概括全部人 |
二、距离感——榜样缺失 |
三、强化刻板印象 |
第四节 对教材两性观所产生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
一、对教材的多元化解读 |
二、提供更多女性榜样 |
三、加强师生交流 |
四、教材选文应更加谨慎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毕飞宇作品悲剧意识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毕飞宇作品的研究现状 |
二、毕飞宇研究的欠缺点 |
三、文本研究价值与方法 |
四、悲剧探究 |
第一章 悲剧意识的形成 |
第一节 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感悟 |
一、童年经历的影响 |
二、个人独特人生体会与领悟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中国古典文化的悲剧渲染 |
二、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
第二章 悲剧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城市寄居者 |
一、边缘化的处境 |
二、生存困境 |
第二节 留守农村的挣扎人群 |
一、无法逃离之悲 |
二、愚昧妥协之悲 |
第三节 其他人群 |
一、异化教育下的牺牲品 |
二、战争的祭品 |
第三章 与苏童小说悲剧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悲剧的女性命运比较 |
一、女性悲剧命运书写的共同点 |
二、两人书写女性人物不同点 |
第二节 毕飞宇与苏童的意象世界比较 |
一、苏童:营造凄美意境的意象 |
二、毕飞宇:悲剧命运式的符号化意象 |
三、意象描写的共同点 |
第四章 悲剧叙事 |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切入 |
一、童年视角 |
二、流动视角 |
第二节 叙事的语言风格 |
一、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
二、反讽艺术运用 |
三、语言风格形成原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 |
二、戏曲语言研究现状综述 |
三、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戏曲语言的特质 |
第一节 戏曲的舞台性决定了戏曲语言的特点 |
一、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 |
二、“宁声叶而辞不工” |
第二节 戏曲语言与音乐结合的口头传播 |
一、历时性变异 |
二、共时性变异 |
第三节 戏曲语言与其他文类语言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与古典诗词语言之比较 |
(一)典雅含蓄的诗歌语言风格 |
(二)绮丽柔婉的词的语言风格 |
(三)俚俗晓畅的曲的语言风格 |
二、戏曲语言与话剧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音乐化,话剧语言生活化 |
(二)戏曲语言抒情诗化,话剧语言散文化 |
(三)也说“话剧加唱” |
第二章 戏曲语言的舞台性 |
第一节 音乐性 |
一、平仄、押韵 |
二、句式、节奏 |
三、“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 |
四、念白的音乐性 |
(一)引子、上场诗、下场诗 |
(二)数板 |
(三)道白的音乐性 |
五、句式修辞的音乐性 |
(一)对偶 |
(二)顶针 |
第二节 动作性 |
一、行走动作 |
二、神态动作 |
三、肢体动作 |
四、心理动作 |
五、也谈“文戏武唱”和武戏的“边缘化” |
第三节 通俗化 |
一、戏曲语言通俗化的理论依据 |
二、通俗化是戏曲语言的历史发展趋势 |
三、戏曲语言通俗化的典型 |
第四节 个性化 |
一、戏曲行当语言的个性化 |
二、戏曲角色语言的个性化 |
余论:戏曲语言的简与繁、虚与实 |
一、简与繁 |
二、实与虚 |
第三章 戏曲语言常用的修辞艺术 |
第一节 巧妙的数字 |
一、数字序列体 |
二、数字归纳体 |
三、数字镶嵌体 |
第二节 声势铿锵的排比 |
一、排比 |
二、排偶 |
第三节 成串的比喻 |
一、形象生动的比喻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博喻 |
第四节 直抒胸臆的呼告 |
一、物似有情——呼物 |
二、宛在眼前——呼人 |
第五节 绘声绘色的叠字 |
一、绘色 |
二、绘声 |
三、绘声绘色的综合 |
第六节 并不重复的重复 |
一、加深情感、音韵回旋 |
二、情节发展需要,唱念分工,各臻其妙 |
三、形成对比 |
四、造成喜剧效果 |
第七节 戏剧性的双关 |
一、谐音双关 |
二、语义双关 |
第八节 意味深长的跳脱 |
一、话剧的急刹车——急收 |
二、话语被打断——岔断 |
三、突接别意——突接 |
第九节 其它巧体 |
一、频词 |
二、独木桥体 |
三、析字 |
四、藏头诗 |
小结 |
第四章 幕表戏肉子和赋子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幕表戏与口头程式 |
第二节 口头程式在古典戏曲中的遗存 |
第三节 口头程式在花部戏曲中的运用 |
一、句法程式 |
二、音韵程式 |
三、句段程式 |
第四节 赋子的来源 |
一、来自古典诗词 |
二、由历史传承而来 |
三、知识分子参与创造 |
四、从民间小调而来 |
第五节 幕表戏语言成就最高的肉子艺术 |
第六节 赋子和肉子的语言特点 |
一、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二、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三、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 |
四、喜用平行句式 |
五、善用“比兴”手法 |
六、多用戏曲中的典故 |
七、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 |
第七节 口头程式与戏曲程式化的再思考 |
第八节 现代戏曲作家对肉子和赋子的借鉴和吸收 |
第九节 从肉子和赋子看戏曲的口头文学特质 |
小结 |
第五章 “打诨”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可笑的夸张 |
一、显微镜下的缺点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脸谱化”的夸张 |
第二节 方言土语、歇后语 |
第三节 粗俗话 |
一、粗俗话 |
二、荤话 |
第四节 误读误听 |
第五节 语言逻辑矛盾 |
一、违反自然逻辑 |
二、自相矛盾 |
三、时空逻辑错误 |
四、归纳演绎逻辑错误 |
五、问答逻辑错误 |
六、故意曲解 |
第六节 与语境不协调 |
第七节 说破戏曲的“虚假” |
第八节 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 |
第六章 不同剧种之语言特点 |
第一节 南柔北刚 |
第二节 雅俗之别 |
一、宁雅而不通俗的昆剧的语言 |
二、以雅为主,兼顾通俗的京剧、越剧的语言 |
三、以俗为主,俗中见雅的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 |
四、以俗为美的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其它剧种的语言 |
余论 |
第七章 常见的戏曲语言的弊病 |
第一节 用典太多 |
第二节 过于文雅 |
第三节 滥用书面语 |
第四节 过于白话 |
第五节 缺乏趣味 |
第六节 别扭不通 |
余论 |
结语 |
结论之一:戏曲语言的舞台性重于文学性 |
结论之二:什么是好的戏曲语言? |
结论之三:使戏曲语言舞台化的三种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零落成泥碾作尘——窦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研究[D]. 王宇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2]论叔本华“人生智慧”中人文性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以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高中为例[D]. 于永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1)
- [3]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书写研究 ——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D]. 郭春欢.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4]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徐棻剧作艺术研究[D]. 钟明俐.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7]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D]. 柯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8]隐隐作痛[J]. 陈然. 百花洲, 2016(04)
- [9]毕飞宇作品悲剧意识新论[D]. 李云. 东华理工大学, 2016(11)
- [10]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D]. 王建浩. 上海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