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仓库磷化氢熏蒸气体的防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笑[1](2021)在《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化气调储粮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
臧云[2](2021)在《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和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是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储烟害虫,通常采用磷化氢熏蒸进行防治,但磷化氢对环境和储存烟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已有研究表明,在烟叶仓储害虫的防治中,采用烯虫酯和灯光诱捕可以较好控制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危害。在相关研究中烯虫酯对两种害虫不同虫态的控制效果,尤其是对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尚缺少系统研究;且在以往的灯光诱捕研究中多关注不同颜色灯光对烟草甲的诱集作用,但对光波长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烟草甲和烟草粉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并从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Met)和视蛋白角度对机理进行初步解析。主要结果如下:一、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烯虫酯对孵化率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对化蛹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致死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烯虫酯可显着降低卵的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并可明显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其中,5 mg/kg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2%和50.7%,处理烟草甲幼虫42 d的校正死亡率为57.1%,处理烟草粉螟幼虫84 d的校正死亡率为60.1%,幼虫化蛹率分别为9.6%和3.6%,成虫不能正常羽化。5 mg/kg为室内筛选出的可同时防治这两种害虫的烯虫酯适宜浓度。二、利用转录组测序、克隆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烟草甲有2个Met基因(Ls Met 1、Ls Met 2),烟草粉螟有1个Met基因(Ee Met),烟草甲Ls Met 1、Ls Met 2和烟草粉螟Ee Met基因在幼虫期持续表达且相对表达量呈不规律波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Met基因皆在幼虫各龄早期表达较低,而在每一次蜕皮前上调表达,在化蛹前均低表达。烯虫酯处理后的幼虫各虫龄,烟草甲Ls Met 1、Ls Met 2和烟草粉螟Ee Met基因均上调表达,烯虫酯抑制了两种幼虫生长发育。三、通过室内和实仓诱捕试验比较了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诱虫灯的趋性差异,并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了烟草甲视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烟草甲有两个与敏感光波长吸收相关的视蛋白,分别为UV视蛋白和LW视蛋白。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性存在差异,对400~405 nm趋性最强,对600~605 nm趋性次之。400 nm波长的诱虫灯可用于烟叶仓库中烟草甲的诱杀防治。综上所述,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具有显着的控制效果。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Met基因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成虫不同体段的分布及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基因的影响,同时明确了烟草甲视蛋白基因的序列,为烯虫酯和LED灯应用于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郑秉照,郭朝阳[3](2021)在《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灯诱捕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在储粮仓房中常用的害虫诱捕方法诱捕效率低,测报率低等问题,设计了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诱捕器,通过将原有悬挂式的诱捕器改进为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诱捕器,使其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并将其应用于储粮仓房中,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诱捕器不但能及时了解害虫在仓内的种类数量变化动态,而且对于害虫的预报要强于传统的扦样过筛法检查,可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灭杀害虫。该诱捕器在仓内害虫密度不大时,可以控制害虫增长,减少磷化氢熏蒸次数甚至可做到少熏蒸或不熏蒸,实现绿色储粮,达到综合防治储粮害虫目的。
崔鹏程,陈鑫,张涛[4](2021)在《基于PyroSim的粮食储备库火灾仿真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粮食储备库发生火灾后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应用Pyro Sim软件对粮食储备库进行火灾模拟。选取应用较为广泛的平房仓为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针对磷化氢熏蒸口引起的火灾场景,分析火灾烟气发展和温度分布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烟气形成阶段和向上发展阶段为灭火和作业人员疏散的最佳时期,此时烟气尚未弥漫至整个仓房;烟气在顶部扩散时作业人员应马上撤离;烟气充满仓房时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仓内;10~100s之间是火灾发生和发展阶段,1.5m以下范围仓房温度未达到人员极限忍受范围;100 s到10 min由于燃烧物充分燃烧,温度不断升高,作业人员面临烧伤风险。
肖如武,肖柳宝,张少波,张小松,杨永强,劳传忠[5](2021)在《热带季风气候下降氧贮存对片烟外观与感官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柬埔寨金边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研究降氧贮存对片烟外观与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楼房仓中烟叶堆内投放气调剂1.0~1.2 kg/箱、干燥剂0.25 kg/箱并用复合尼龙膜密封成为气调密封堆。结果表明,往堆内投入气调剂并密封后堆内氧气浓度迅速下降,并长期稳定在1%以下。经过12~18个月的贮存,THBOF自然醇化外观评分为86分,而密封降氧的外观评分为80分,B2OF自然醇化外观评分为88分,而密封降氧外观评分为82分,表明密封降氧对片烟颜色转深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THBOF密封降氧的感官评价总分为66.1分,比自然醇化高0.9分;B2OF密封降氧的感官评价总分为71.9分,比自然醇化高0.8分。密封降氧的2个处理在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余味等方面均略优于自然醇化。
王谆静[6](2021)在《储粮害虫植物源熏蒸剂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是一种世界性的储粮害虫,长期单一使用化学熏蒸剂防治锈赤扁谷盗,导致其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研究和探索锈赤扁谷盗等储粮害虫植物源杀虫剂,对于实现绿色储粮、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从15种植物中筛选到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等对锈赤扁谷盗成虫具有较好的熏蒸毒性,并对八角茴香挥发物对锈赤扁谷盗杀虫生物活性作用、挥发物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生化和分子作用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15种植物中,筛选出山萘、土荆芥、青木香和八角茴香4种植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有良好的熏蒸效果,熏蒸活性0.625~20 g/L。其中,八角茴香挥发物对锈赤扁谷盗幼虫和成虫均有极强熏杀作用,24 h的LC50分别为8.42μl/L和8.66μl/L。(2)八角茴香挥发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在15~35℃的温度下没有显着差异,且对烟草甲和锯谷盗也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48 h内,可有效杀死锯谷盗和烟草甲成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9.6%和98.3%。(3)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八角茴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62.60%)、草蒿脑(23.70%)、芳樟醇(3.66%)和d-柠檬烯(2.15%),其中仅反式-茴香脑具有强效的生物活性,30 ml/L反式-茴香脑熏蒸24 h,锈赤扁谷盗成虫死亡率为100%;但草蒿脑可以显着提高反式-茴香脑的熏蒸剂毒杀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4)八角茴香挥发物及其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反式-茴香脑对锈赤扁谷盗的可能作用靶标为乙酰胆碱酯酶,挥发物和反式-茴香脑均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在24 h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为64.48%。(5)转录组数据分析,共成功注释基因84601条。GO富集结果显示,八角茴香洗脱液处理后12 h富集基因主要集中于解毒代谢以及催化活性。KEGG富集通路结果表明,处理后12 h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外源性生物降解和代谢、脂质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代谢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物洗脱液对锈赤扁谷盗具有明显的熏杀活性,反式-茴香脑是八角茴香挥发物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至少部分是通过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了熏蒸剂对锈赤扁谷盗的毒性。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八角茴香处理后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解毒代谢途径,与八角茴香的杀虫毒性作用相吻合。因此,八角茴香具有作为锈赤扁谷盗植物杀虫剂的良好潜力,研究结果对储粮害虫植物源熏蒸剂的开发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林玉辉,陈薛崟[7](2020)在《福建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免熏蒸储粮效果试验》文中认为传统粮食保管采用磷化铝药剂进行化学熏蒸杀虫。以食品级惰性粉结合粮堆充氮,可以实现免熏蒸杀虫防虫。试验采用喷粉机在仓内形成气溶胶,并用吸出式风机向下牵引惰性粉颗粒施入粮堆。充氮时采用边充边排循环充氮的办法,保持粮堆30 d内氮气浓度不低于98%,取得良好的杀虫和防虫效果。
朱丽琼,钟国才,邓常继,曾彩虹[8](2020)在《粮食扦样安全作业与管理》文中提出本文对各类粮食扦样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梳理,建议结合扦样场所涉及的有限空间、高处作业要求,加强人员教育、完善操作规程、添置辅助设备、做好安全防护、购置人身意外险等工作,以保障扦样人员安全。
王秀芳,纪桂霞,赵冲,王培江,刘英杰,刘甲臻,陈鹏,曲泽钊,刘博,任广伟[9](2020)在《氮气对储烟害虫烟草甲的防治效果》文中认为为明确实验室及实仓条件下,氮气对储烟害虫烟草甲4种虫态(幼虫、蛹、成虫、卵)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设置20、25、30℃三个温度,以95%和99%浓度的氮气处理4种虫态的烟草甲,分别在1、2、4、6、8、10、12、14 d后取出,记录试虫死亡情况;在烟仓自然条件下,以99%浓度的氮气处理密闭烟垛中的烟草甲,分别在第9天和第30天取出,记录试虫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6个组合处理对各虫态烟草甲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且致死效果随氮气浓度的升高、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氮气处理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防治效果差异显着,对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高于其他虫态。99%浓度氮气在20、25、30℃条件下处理烟草甲卵4 d,99%浓度氮气在30℃条件下处理烟草甲成虫4 d,校正死亡率即可达100%;实仓条件下,99%浓度氮气处理密闭烟垛9 d,对烟草甲幼虫、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100%。因此,20~30℃条件下,运用氮气杀虫技术可有效防治烟仓中各虫态烟草甲,温度越高、氮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刘丹丽[10](2020)在《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文中提出粮食仓储工艺与设备相关技术是随着粮食行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突飞猛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仓储技术工艺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粮食进出仓、通风降温、降水、熏蒸杀虫等活动会消耗电能产生碳排放,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分析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计算碳排放量,对于实现粮食储藏过程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产生的因素,得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主要储粮技术为粮食进出仓、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充氮气调、空调以及谷物冷却机控温。(2)通过对比分析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其计算方法,选定碳排放因子法作为本文研究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方法。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工作原理,找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的设备因素,并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分别建立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3)以上海市某一粮库为例,对该粮库其中一个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调研,收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数据,并根据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出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案例研究表明:上海市某高大平房仓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产生碳排放的总量为30.37吨,其中机械通风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31.11%,其次是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产生的碳排放量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2.05%,然后是粮食进出仓,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1.85%,环流熏蒸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66%。并以此结果,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相关措施,为高大平房仓绿色、低能耗储粮和减少碳排放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根据第四章对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量的计算,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措施,主要包括:粮食进出仓环节所有设备采用路径最优原则,机械通风环节采用小功率风机、吸出式以及阶段式通风、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及时有效密闭隔热等措施,空调控温环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节能型风机等措施,环流熏蒸环节采用膜下环流熏蒸以及内环流措施,充氮气调以及谷物冷却通风降温环节采用改造仓房气密性的措施,以及采用粮仓光伏发电、双层自呼吸屋面、差异化储粮等措施来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二、粮食仓库磷化氢熏蒸气体的防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食仓库磷化氢熏蒸气体的防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储烟害虫发生概况 |
1.2.1.1 烟草甲及其为害 |
1.2.1.2 烟草粉螟及其为害 |
1.2.2 仓储害虫防治的研究现状 |
1.2.2.1 控温防治 |
1.2.2.2 气调法 |
1.2.2.3 药剂熏蒸 |
1.2.2.4 昆虫生长调节剂 |
1.2.2.5 灯诱法 |
1.2.3 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 |
1.2.3.1 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的功能 |
1.2.3.2 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Met) |
1.2.4 仓储害虫的趋光性与灯诱研究 |
1.2.4.1 仓储害虫的趋光性与LED灯在仓储害虫防治的应用 |
1.2.4.2 昆虫视蛋白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生物活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供试昆虫 |
2.1.1.2 供试烟叶 |
2.1.1.3 主要仪器 |
2.1.1.4 主要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孵化率的影响 |
2.1.2.2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
2.1.2.3 烯虫酯对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及发育历期的影响 |
2.1.2.4 结果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孵化率的影响 |
2.2.2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
2.2.3 烯虫酯对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及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4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表型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烟草甲和烟草粉螟转录组测序及Met基因克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1.1 供试昆虫 |
3.1.1.2 主要仪器 |
3.1.1.3 主要试剂(盒)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总RNA提取 |
3.1.2.2 转录组测序 |
3.1.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2.4 引物设计和合成 |
3.1.2.5 PCR扩增反应 |
3.1.2.6 克隆和测序 |
3.1.2.7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转录组分析 |
3.2.2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2.3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Met 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及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 基因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盒)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 |
4.1.4.2 总RNA提取 |
4.1.4.3 cDNA合成 |
4.1.4.4 PCR扩增反应及克隆测序 |
4.1.4.5 荧光定量PCR |
4.1.4.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et基因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
4.2.2 Met基因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不同体段的表达模式 |
4.2.3 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基因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烟草甲对不同波长LED灯的趋性及视蛋白序列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1.1 供试昆虫 |
5.1.1.2 诱捕装置及供试光源 |
5.1.1.3 主要试剂(盒)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不同波长灯光诱集试验 |
5.1.2.2 实仓诱捕试验 |
5.1.2.3 烟草甲转录组测序 |
5.1.2.4 基因克隆 |
5.1.2.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2.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波长灯光对烟草甲的诱集效果 |
5.2.2 诱虫灯对烟草甲的实仓诱捕效果 |
5.2.3 烟草甲紫外敏感视蛋白(UV)和长波敏感视蛋白(LW)基因的克隆 |
5.2.4 烟草甲UV和LW视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灯诱捕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灯诱捕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
1.1 整机结构 |
1.1.1 杀虫灯部分 |
1.1.2 不锈钢管支撑架子部分 |
1.1.3 定时器 |
1.1.4 害虫集虫袋 |
1.1.5 蓄电池(反复可充式电瓶) |
1.1.6 组装 |
1.1.7 饵料 |
1.2 工作原理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试验仓内基本情况(2019年7月21日数据) |
3 试验结果 |
3.1 B仓(对比常规仓) |
3.2 C仓(对比常规仓) |
3.3 A仓(试验仓) |
4 效益对比分析 |
5 结 论 |
(4)基于PyroSim的粮食储备库火灾仿真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粮库火灾的相关理论基础 |
1.1 不同阶段火灾特点 |
1.1.1 火灾初始阶段 |
1.1.2 火灾发展阶段 |
1.1.3 火灾熄灭阶段 |
1.2 火灾烟气 |
1.3 火灾模拟软件介绍 |
1.3.1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
1.3.2 区域模型(Zone Model) |
1.3.3 场模型(Field Model) |
1.3.4 区–场–网复合模型(Field-Zone-Network Model) |
2 Pyro Sim基础理论和平房仓火灾数值模拟 |
2.1 Pyro Sim软件介绍 |
2.2 平房仓火灾的Pyro Sim数值模拟 |
2.2.1 平房仓物理模型设定 |
2.2.2 网络模型的设定 |
2.2.3 火源点设置 |
2.2.4 火灾模拟初始条件的设定 |
2.3 火灾模拟结果 |
2.3.1 烟气 |
2.3.2 温度 |
3 防火和人员疏散建议 |
3.1 防火 |
3.1.1 火灾的主动防护 |
3.1.2 火灾的被动防护 |
3.2 人员疏散 |
4 结论 |
(5)热带季风气候下降氧贮存对片烟外观与感官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片烟。 |
1.1.2 烟叶降氧气调剂和干燥剂。 |
1.1.3 设备与器材。 |
1.2 方法 |
1.2.1 试验仓房与堆垛。 |
1.2.2 堆垛环境变量的监测。 |
1.2.3 外观评价。 |
1.2.4 感官评吸。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湿度的变化 |
2.2 堆内氧气浓度的变化 |
2.3 外观评价结果 |
2.4 感官评价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6)储粮害虫植物源熏蒸剂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锈赤扁谷盗概况 |
1.1.1 锈赤扁谷盗的习性 |
1.1.2 锈赤扁谷盗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概况 |
1.2.1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类型及优势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外研究进展 |
1.2.4 八角茴香的开发利用 |
1.2.5 植物提取物的作用机制 |
1.2.6 基于植物源的熏蒸剂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2 15种植物对锈赤扁谷盗的杀虫活性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植物 |
2.1.3 试剂及仪器 |
2.1.4 15种中药粉末的熏蒸活性 |
2.1.5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 |
2.1.6 植物挥发物的熏蒸活性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5种植物粉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 |
2.2.2 4种洗脱液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 |
2.3 讨论 |
3 八角茴香提取液对锈赤扁谷盗的杀虫活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剂及仪器 |
3.1.3 八角茴香洗脱液的熏蒸活性 |
3.1.4 八角茴香洗脱液稻堆熏蒸渗透性评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浓度洗脱液对锈赤扁谷盗生物活性及致死中浓度(LC50)测定 |
3.2.2 洗脱液对不同龄期、不同温度条件及其他储粮害虫的熏蒸毒性 |
3.2.3 八角茴香洗脱液在稻堆中的渗透深度 |
3.3 讨论 |
4 八角茴香提取液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试剂及仪器 |
4.1.3 GC-MS分析精油成分 |
4.1.3.1 色谱质谱条件 |
4.1.3.2 定性定量方法 |
4.1.4 八角茴香洗脱液主要成分的熏蒸活性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八角茴香洗脱液主要成分分析 |
4.2.2 八角茴香洗脱液中有效成分的熏蒸活性 |
4.2.3 八角茴香洗脱液中有效成分熏蒸协同效果测定 |
4.3 讨论 |
5 八角茴香洗脱液对锈赤扁谷盗熏蒸作用生化机理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3 昆虫的处理及酶液的制备 |
5.1.4 总蛋白浓度测定 |
5.1.5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
5.1.6 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 |
5.1.7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STs活性测定 |
5.2.2 CarE活性测定 |
5.2.3 AChE活性测定 |
5.3 讨论 |
6 八角茴香洗脱液及主要活性成分对锈赤扁谷盗熏蒸作用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6.1.3 供试昆虫的处理 |
6.1.4 供试昆虫总RNA的提取 |
6.1.5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及RNA-Seq测序 |
6.1.5.1 reads质量分析及数据过滤 |
6.1.5.2 Clean reads的组装 |
6.1.5.3 Unigene的基因功能注释 |
6.1.6 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测序统计与质量评估 |
6.2.2 基因注释成功率统计 |
6.2.3 Unigene同源性分析 |
6.2.4 GO、KOG、KEGG功能注释 |
6.2.5 Unigene表达量及差异表达基因 |
6.2.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6.2.7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 |
6.2.8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预测 |
6.2.9 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 |
6.3 讨论 |
7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福建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免熏蒸储粮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仓房 |
1.1.2 供试粮食 |
1.2 试验方法 |
1.2.1 食品级惰性粉处理 |
1.2.2 充氮气调 |
1.2.3 害虫检查方法 |
1.2.4 空调使用情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周期粮温对比 |
2.2 虫害检查情况 |
2.3 粮食质量品质变化情况 |
2.3.1 质量指标 |
2.3.2 品质指标 |
2.4 惰性粉处理和充氮气调储粮成本与对比仓化学药剂杀虫情况 |
3 结论和讨论 |
3.1 免熏蒸储粮可大幅度降低储粮劳动强度和储粮成本 |
3.2 粮食保管质量和品质变化情况 |
3.3 应大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
3.4 绿色储粮技术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
(8)粮食扦样安全作业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散装粮扦样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
1.1 散装船作业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
1.2 立筒仓、浅圆仓扦样的安全问题 |
1.2.1 入仓前应注意的问题 |
1.2.2 入仓后应注意防掩埋、防粉尘 |
1.3 注意检测高大平方仓空间氧气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 |
2 包装粮扦样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
2.1 包装粮扦样器使用安全 |
2.2 包装粮登高扦样作业安全 |
2.2.1 包装来粮或独立堆位扦样 |
2.2.2 高大平房仓扦样 |
3 其他扦样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
3.1 流动粮食扦样 |
3.2 零星收付粮食、油料扦样 |
3.3 特殊目的扦样 |
4 讨论与建议 |
4.1 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
4.1.1 规范堆叠,做好存放安全 |
4.1.2 优化作业环境,做好通风、照明、防护 |
4.2 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防护 |
4.2.1 培养安全意识与提升安全素质 |
4.2.2 完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
4.2.3 辅助必要的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
4.2.4 被扦样单位应做好应急预案 |
4.3 为相关人员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保险 |
(9)氮气对储烟害虫烟草甲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虫源 |
1.1.2供试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实验室条件下氮气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1.2.2 实仓条件下氮气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氮气浓度处理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2.1.1 20℃条件下,95%和99%的氮气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2.1.2 25℃条件下,95%和99%的氮气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2.1.3 30℃条件下,95%和99%的氮气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 |
2.1.4 同一氮气浓度条件下,温度对其致死各虫态烟草甲效果的影响 |
2.2 实仓条件下氮气对烟草甲的作用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10)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绿色低碳粮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粮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1 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因素 |
2.2 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调研 |
2.2.1 调研方法 |
2.2.2 问卷数据处理 |
2.2.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粮仓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
3.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计算方法 |
3.1.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 |
3.1.2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
3.2 碳排放因子法基本原理 |
3.3 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构建 |
3.3.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6 粮仓谷物冷却机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某粮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 |
4.1 粮仓概况 |
4.2 粮仓粮食储藏过程设备耗电碳排放计算 |
4.2.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分析 |
4.2.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分析 |
4.2.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分析 |
4.2.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分析 |
4.2.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分析 |
4.2.6 粮仓谷物冷却机技术碳排放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降低粮仓碳排放的措施 |
5.1 降低粮食进出仓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2 降低机械通风碳排放的措施 |
5.3 降低环流熏蒸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4 降低空调控温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5 降低充氮气调、谷物冷却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6 其他降低碳排放的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四、粮食仓库磷化氢熏蒸气体的防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化气调储粮系统设计与实现[D]. 徐笑. 安徽大学, 2021
- [2]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臧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灯诱捕器的设计与应用[J]. 郑秉照,郭朝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01)
- [4]基于PyroSim的粮食储备库火灾仿真模拟分析[J]. 崔鹏程,陈鑫,张涛. 粮油食品科技, 2021(02)
- [5]热带季风气候下降氧贮存对片烟外观与感官品质的影响[J]. 肖如武,肖柳宝,张少波,张小松,杨永强,劳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1)
- [6]储粮害虫植物源熏蒸剂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D]. 王谆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7]福建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免熏蒸储粮效果试验[J]. 林玉辉,陈薛崟. 福建稻麦科技, 2020(04)
- [8]粮食扦样安全作业与管理[J]. 朱丽琼,钟国才,邓常继,曾彩虹.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10)
- [9]氮气对储烟害虫烟草甲的防治效果[J]. 王秀芳,纪桂霞,赵冲,王培江,刘英杰,刘甲臻,陈鹏,曲泽钊,刘博,任广伟. 中国烟草科学, 2020(04)
- [10]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D]. 刘丹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