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门静脉化疗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门静脉化疗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一、彩超引导门静脉化疗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在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乔伟[1](2020)在《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经皮酒精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作为一种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于小肝癌治疗已30多年,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而肝细胞癌内血供丰富,肿瘤滋养血管易冲刷注入的无水酒精,降低局部酒精浓度,缩短酒精滞留时间;且国内肝细胞癌多合并肝硬化,瘤内存在丰富纤维分隔,限制了酒精弥散,从而限制了无水酒精消融的体积和完全坏死率。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大消融范围的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技术成为主流,逐渐取代了酒精消融术成为小肝癌的首选介入治疗方式。尽管如此,经皮酒精消融对于热消融困难部位,例如临近肝门、胆道、膈肌及靠近腹腔脏器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肝癌消融仍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经皮酒精消融依然在肝癌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局部酒精浓度,使其获得足够大的消融体积,已成为目前酒精消融技术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cm的小肝癌,酒精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在长期生存率上并没有显着差异,而对于3-5cm的较大肝癌或多结节性肝癌,酒精消融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下降至50%。为了扩大酒精消融范围,临床大量研究采用将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介入治疗与酒精消融联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肿瘤坏死率和远期生存率。其原理多为在治疗栓塞或损毁肿瘤血管的基础上,再进行酒精消融,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肿瘤血供对酒精的冲刷,从而增强其消融效果,但上述联合治疗仅仅是两种介入治疗方式的前后叠加应用,不仅增加了创伤、治疗时长及治疗费用,且并未改善酒精消融治疗的适应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的相对无创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已有多项实验研究表明HIFU可以实现对部分肝内肿瘤的精准消融治疗。然而由于治疗声窗狭小,传递到胸廓内的超声能量被肋骨大量吸收反射,加上肝脏生理性运动影响,限制了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了增强靶区组织对超声能量吸收,扩大消融效果,减少治疗剂量与治疗时间,与肝癌治疗相关的HIFU增效剂也成为目前聚焦超声的研究热点。离体猪肝实验中发现在HIFU辐照前经无水酒精注射处理可显着增大消融灶。临床研究发现肝癌内或肿瘤行PEA治疗数天后,再行HIFU治疗患者较单纯HIF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提高。既往研究还发现当HIFU对组织造成损伤时,可通过汽化和空化效应产生微泡云。超声空化效应和热效应是HIFU的两个主要物理效应,并且这两种效应都可以使无水酒精发生汽化。另外无水酒精的空化阈值较人体组织及体液更低,实验发现离体肝组织注入无水酒精后,可明显降低HIFU靶区的空化阈值,增强HIFU辐照时的空化活动,使得焦点处温度升高突然加快,进而缩短HIFU的治疗时间。有鉴于此,我们设想将非侵入性的HIFU治疗直接作用于PEA注入的无水酒精,激励其汽化形成大量微气泡云,促使膨胀的酒精气泡聚集在注入区域的组织或微血管中,延缓血流的冲刷,从而增加局部酒精浓度以及滞留时间;而酒精气泡又可作为空化核,在超声诱导下产生空化效应,产生的微射流、冲击波可在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形成声孔,增强局部组织的通透性,进而促进酒精在组织和瘤体内的弥散,从而扩大酒精消融的体积以及提高消融完全坏死率。考虑到酒精的空化阈值较低,激励酒精汽化所需要的条件可能远低于目前HIFU所具有的精确焦域以及高声强,而且辐照时间相比HIFU治疗时间也大为缩短,因此我们选择更为简便的平均声强较低的小型HIFU聚焦超声设备(Focused ultrasound,FUS),来初步验证聚焦超声对酒精消融治疗的影响。研究目的:1.通过聚焦超声联合酒精消融兔肝实验,证实聚焦超声实时激励注入的酒精汽化形成酒精微气泡,可以有效扩大酒精消融体积;并验证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与酒精联合作用对肝功能的影响。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该联合方法应用于兔肝脏VX2肿瘤消融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1.主要实验仪器(1)“华西”牌CZ180A型超声治疗仪(绵阳索尼克电子有限公司),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1.0 MHz,实测测值与标称值偏差不大于±15%。超声输出功率:12.5W±20%,占空比为50%,采用导声罩方式聚焦。由南京大学声学所采用HNA-0400针式水听器(Onda Corporation)测得峰值负压为1.4 MPa±15%,对应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为33.0W/cm2±20%。(2)VINNO 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苏州飞依诺科技有限公司),配备X4-12L高频线阵探头(频率范围4-12 MHz),具备超声造影功能。(3)AZ8856型双通道数显温度表(台湾衡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度测量范围为-200~1760℃。(4)WRT-MI型微型针式温度传感器(广州市圣高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温度测量范围为-50~125℃,直径0.6 mm,长度100 mm。2.主要实验试剂(1)无水酒精,分析纯(CH3CH2OH)含量≥99.7%,由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Sonazoid?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挪威GE医疗),微球平均直径为2.1μm;4ml生理盐水复溶16μl微球,微球溶液浓度约6×108/ml。3.实验动物59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3-6月龄,体重1.8-2.5 kg,由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完成检疫。其中39只用于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正常兔肝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另外20只用于建立兔肝脏VX2肿瘤模型后入组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4.实验方法实验一: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1)实验分组及处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9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单纯聚焦超声辐照组(FUS,n=12),单纯酒精消融组(EA,n=12),聚焦超声激励酒精消融组(EA+FUS,n=12),对照组(Control,n=3)。麻醉后各组实验兔接受处理分别为:FUS组兔肝右叶及中叶连接处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 s;EA组超声引导下将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针(21 G×180 mm,日本八光公司)插入同一区域肝包膜下约10mm处,随后缓慢(约20s)注射0.2ml无水酒精;EA+FUS组,将聚焦区对准PEIT针的针尖区,缓慢注入酒精的同时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s;Control组仅接受开腹手术,暴露兔肝后关腹。(2)肝功能检测:FUS、EA、EA+FUS组各取3只实验兔与对照组实验兔于处理前、处理后即刻、24h、48h、72h及7d抽取动脉血检测ALT、AST含量。(3)聚焦区温度变化检测:48小时后,FUS组除去1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外,剩余8只实验兔再次接受聚焦超声辐照20 s,并对聚焦区进行测温,测量时间为60s,并根据结果绘制温度时间曲线。(4)消融体积测量:EA、EA+FUS组处理后48h获取各组肝脏组织,仔细沿消融灶与肝组织交界处进行切除取材,利用量筒排液法测量肝脏消融坏死灶的体积。(5)组织病理学检测:在处理后48h,各组取1只实验兔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消融灶的组织学改变。实验二: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1)兔肝VX2肿瘤模型建立:麻醉后从荷瘤兔肝脏中取出肿瘤,选取肿瘤边缘生长旺盛的鱼肉状活性组织切割成约1mm3的组织块,然后在超声引导下通过18G同轴针将瘤块植入兔肝右叶及中叶连接区域下方距肝包膜约10mm处。术后连续3天,每天肌注800,000IU剂量青霉素预防感染。随后经腹超声监测肿瘤大小,当长径生长到约10-15mm,即可纳入实验组。(2)实验分组及处理:20只兔肝VX2荷瘤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无水酒精消融组(EA,n=10),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组(EA+FUS,n=10)。麻醉后各组实验兔接受处理分别为:治疗前,所有瘤兔均接受示卓安(Sonazoid)CEUS。在Kupffer期,肿瘤灌注呈充盈缺损,在其最大切面测量互相垂直的三个径线,记录为长度(L),高度(H)和宽度(W),然后根据椭圆公式V=πLWH/6,估算两组肿瘤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时,EA组在CEUS引导下将PEIT针插入肿瘤中心区域,缓慢(约20s)注射0.3ml无水酒精;EA+FUS组,将聚焦区对准PEIT针尖,在注入无水酒精的同时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s。(3)肿瘤坏死率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处理后48h,收集所有实验兔肝叶,每组随机选择一取材肝叶,沿肿瘤长轴切开,行大体观察。随后将剩余肝叶中肿瘤仔细分离,沿短轴等距将瘤体切为四块后,固定、包埋、切取标本中间层面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肿瘤的组织学改变。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勾画出各组坏死区面积并计算肿瘤坏死率。结果实验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1)治疗后即刻,EA+FUS组超声显示目标区域见一呈团状强回声的微气泡云,后方伴声影,而EA组仅可见注射点局部回声稍增强。48小时后,超声造影显示EA组消融灶多呈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区,周边可见散在小片状缺损,部分充盈缺损区内部仍可见残存增强血管影;而EA+FUS组消融灶多呈更大更规则的类球形完全充盈缺损。FUS组CEUS未见充盈缺损。(2)FUS、EA、EA+FUS各组ALT水平在治疗后24小时达到峰值,然后测值逐渐回落,于治疗后7天左右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各组AST水平在治疗后即刻达到峰值,然后测值逐渐回落,于治疗后48小时左右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FUS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EA组与EA+FUS组之间的ALT和AST随时间变化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FUS辐照前实验兔肝内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测值为35.96±0.96℃。辐照20s时温度上升到平均峰值水平为44.93±1.67℃(热剂量<240 CEM43℃),然后随着FUS辐照停止,温度开始逐渐下降。(4)EA+FUS组消融体积(1.46±0.30 cm3)约为EA组(0.51±0.17 cm3)的3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大体观察显示,EA组消融灶多呈片状灰白色凝固坏死,形态不规则,且主灶周边可见弥散坏死灶。而EA+FUS消融灶面积则更大更规则,周边少见弥散病灶。FUS组肝脏靶区未见坏死区域。实验2.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1)治疗后即刻,EA+FUS组二维超声可见与肿瘤形态相似的强回声酒精微气泡云团,48小时后,CEUS所示消融灶多呈类椭球型、边缘规则的充盈缺损,且范围明显超过原肿瘤边界,而EA组CEUS充盈缺损区域形态不规则,周边可见弥散灶,且多可在肿瘤边缘区域见到血流灌注。(2)VX2肝肿瘤消融前,EA和EA+FUS组通过CEUS测量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A+FUS组的肿瘤坏死率为90.27±4.59%,明显高于EA组(63.55±8.0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可显着增加酒精消融兔肝脏的效果,增大消融体积同时使消融灶形态更规则,且不会造成额外肝损伤,证明了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可显着增加酒精消融兔VX2肝肿瘤坏死率。这项研究证实了此方法可有效增强酒精消融肝肿瘤,且这种新颖的联合方法具有非入侵条件下直接增强传统经皮酒精消融术的潜力。

李春博[2](2020)在《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第2位。肝癌治疗首选肝切除术,肝切除术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更新,不断在改良和进步。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这种技术是通过热能封闭肿瘤组织的周围管道,达到降低复发率和减少出血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的肝切除术和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更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73例临床分期(CNLC)为Ia、Ib、IIa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2例采用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RFA-LR组,n=82),91例采用常规肝切除术(LR组,n=91),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4天肝功能血清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中位无瘤生存时间等情况。结果:1.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为265.00±277.32m L,常规肝切术组术中出血量为505.49±488.9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手术时间为145.24±58.01min,常规肝切除术组手术时间为168.00±57.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肝门阻断时间为8.13±8.75min,常规肝切除术组肝门阻断时间为14.27±13.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肝衰竭、胆漏、术后出血、大量腹水)发生率为7.32%,常规肝切术组术后并发症(肝衰竭、胆漏、术后出血、大量腹水)发生率为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住院总费用为64474.56±11294.15元,常规肝切术组住院总费用为59883.12±15426.1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5%、63.7%、39.7%,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8.94月;常规肝切术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4%、42.1%、29.3%,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3.5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组与常规肝切术组术中输血(4例比10例)、术后第1、4天肝功能血清指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长,但住院费用较高。

穆锐,赵礼金[3](2020)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切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被认为是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曹秋颖[4](2020)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2014.3~2018.10在我院微创介入科就诊的接受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患者共51例,其中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为54个。收集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均常规行保肝降黄治疗,术后一周复查肝功能恢复至Child-Pugh A或B级后对所有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患者1年、2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位于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完全消融率为81.48%(44/54),部分消融率为18.52%(10/54)。患者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0%、57.50%、31.00%: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个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400或>400 ng/ml)和肝内肿瘤个数(包括第二肝门区肿瘤,≤2或>2个)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均<0.05)。严重并发症(气胸3例、胸腔积液1例、出血1例)发生率为9.80%(5/51),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可以有效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前AFP(≤400或>400 ng/ml)和肝内肿瘤个数(包括第二肝门区肿瘤,≤2或>2个)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刘占伟[5](2019)在《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方案与单纯TACE方案治疗大肝癌(LHC)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远期生存,同时进一步研究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L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方案治疗,以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诊断性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血液供应情况,选择性插管直至肿瘤供血动脉,以碘油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后注入化疗药物,最后以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近端延长化疗时效,每隔2840天进行一次,不超过3次。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MWA治疗,先行TACE治疗,步骤同对照组,30天后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MWA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导入微波电极至预定肿瘤部位,根据肿块大小和患者情况调节微波机功率、作用时间和进针次数,根据肿瘤形态及大小布针,大肿瘤分次从不同方向多点多部位分段凝固、多点组合,消融结束后边退针边凝固针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门静脉分支癌栓、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肝功能分级、巴塞罗那分期(BCLC)等一般资料。于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日期截止至2019年8月。以首次进行治疗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作为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1年、2年及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链抗原19-9(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预后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人数占比、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D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ORR及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前,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患者MST为23.24个月,对照组患者MST为13.58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经干预后患者症状减轻。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患者预后情况存在差异(P<0.05)。(8)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TACE联合MWA方案可有效缩小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促进疾病康复、降低LHC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2)TACE联合MWA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3)近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客观缓解率和控制率;远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高具有较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4)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为LH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赵燕珍[6](2019)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因此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其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肝动脉化疗栓塞。但临床发现TACE单一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TACE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有关。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多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所以,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来说,TACE治疗中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是合理、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TACE联合索拉非尼疗效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百度文库、PubMed数据库、Google Scholar、Springer Link、Cochrane等数据库,截止至2018年6月发表的有关TACE联合索拉非尼为观察组与TACE单一治疗为对照组的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荟萃分析共纳入14篇相关临床研究,涉及1022例诊断明确的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荟萃分析显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明显改善了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短期及其长期生存情况。短期生存情况包括临床控制率提高(OR 1月后3.28,P=0.0005;OR 3月后2.30,P=0.010;OR 6月后4.12,P<0.00001),生存质量改善率提升(OR2.76,P=0.0001),VEGF水平下降(OR-1.99,P=0.002)和长期生存率包括6个月总生存率(OR 2.66,P=0.001)、1年总生存率(OR 3.31,P<0.00001)、3年总生存率(OR 4.33,P=0.0002)、5年总生存率(OR 3.28,P=0.003)及中位生存期均延长。结论1.对于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控制率、生存质量改善率、生存率及其中位生存期。2.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3.对于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无论从短期反应还是从长期生存都明显优于单一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但由于本文纳入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可能影响本研究系统评价的结果的可信度。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刘荣亮[7](2018)在《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重点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单纯行肝切除术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的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方法,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后的生存情况,评价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住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性肝癌,收集所有患者完整有效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共计88例,随访日期截至2017年11月30日。将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四组,既A组: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组,28例;B组:手术切除+术后TACE治疗组,23例;C组:手术切除+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术治疗组,13例;D组:手术切除+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肝周生物膜隔绝术治疗组,24例。所有数据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总体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和不同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不同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的区别,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患者均全部获访,总体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其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9%,27.3%,8%。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6%,14.3%,0。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9%,26.1%,4.3%。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2%,23.1%,7.7%。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45.8%,20.8%。四组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生存分析的差异均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切除后联合TACE或者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术后结合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增强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康婷芳[8](2018)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及证候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对行多次化疗栓塞术的病例重点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变化以指导动脉栓塞方法;观察化疗栓塞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指导中医药在介入过程中的辨证使用,以期提高肝癌患者综合临床疗效。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0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所有患者的数据应用STATA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方法,生存时间各组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 regression方法,筛选出影响预后及疗效的因素。2.通过术后CT观察多次TACE术后肿瘤血供改变及碘油沉积情况,使用卡方检验肿瘤血供改变与治疗次数、栓塞剂的相关性;检验碘油沉积情况与栓塞剂的关系。3.观察TACE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变化。计数资料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1.对年龄、肿瘤分型、AFP水平、门静脉癌栓、治疗次数、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转移、栓塞剂的选用等9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分型、治疗次数、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AFP水平、术前转移、栓塞剂均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引入多重cox模型,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门脉癌栓,肝功能Chi ld-pugh分级与预后显着相关(P<0.05)。2.符合纳入标准共82例病例,其中,70例患者接受2次及以上TACE治疗,出现侧支血供者共33例。介入次数2次治疗vs.3-4次治疗vs.5次以上其发生率分别为:17.6%vs.53.5%vs.70%。侧支供血的阳性率与栓塞次数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结果提示,栓塞次数的增加导致侧支循环的阳性率提高。使用卡方检验对各栓塞剂组术后碘油沉积的情况分析,表明:综合栓塞组碘油沉积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碘油组。3.介入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肝郁脾虚证显着减少,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1.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肝功能分级好,无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预后较好。2.肝癌介入后发生复发转移与病灶侧支循环的形成、病灶内碘油沉积差相关。而病灶碘油沉积情况与选用的栓塞剂有关。3.TACE术后中医辨证以属肝胆湿热证及脾虚湿困证为主,提示术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多以清热利湿,健脾祛湿为主要治则。

朱敏,徐浩[9](2012)在《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乳剂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新进展》文中指出目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主的介入治疗方法是当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方法,然而单纯TACE治疗并不能彻底解决肿瘤细胞完全坏死问题,反复治疗只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和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近些年来,无水乙醇碘油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lipiodol-etanol injection tumor,PLEIT)给肝细胞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已成为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的研究的重点。TACE栓塞了肿癌血供后,癌灶实质性组织部分坏死,间隔也被破坏,有利于无水酒精碘油乳剂在肿瘤内的弥散;由于TACE后肿瘤血管大部分被栓塞,无水乙醇碘油乳剂的流失进一步减少,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病灶内,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混合乳剂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就TACE后联合无水酒精碘油混合乳剂治疗HCC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郭光辉[10](2011)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研究2005年8月-2010年8月间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MWA及PEI治疗的80例大肝癌患者,共175个瘤灶,分为三联组(试验组)和两联组(对照组)。三联组40例采用TACE联合MWA和PEI治疗,两联组40例采用MWA联合PEI治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先行TACE治疗,2-4周后再行PEI和MWA治疗;两联组和三联组在行PEI和MWA治疗方面没有差异,均先行瘤内PEI治疗,待无水酒精充分弥散后行MWA治疗,MWA治疗以覆盖肿瘤及其周围5mm-10mm的正常肝组织为治疗目标,完成MWA治疗后对非保险区再补充PEI和(或)MWA治疗。两联组共93个瘤灶,共进行了87次MWA治疗,109次PEI治疗;三联组共82个瘤灶,共进行了63次TACE治疗,76次MWA治疗,92次PEI治疗。治疗后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FP的变化情况;以超声造影和增强CT/MRI检查结果判断治疗后瘤体坏死情况、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患者治疗后生存期和生存率及并发症;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生存率。结果①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肝功能均有好转,食欲增加,生活质量均有提高。②三联组与两联组治疗后1个月瘤体总有效坏死率分别为87.5%、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优于两联组。③治疗后三联组与两联组AFP平均下降率分别为71.7%、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优于两联组。④三联组与两联组治疗后0.5年、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7.5%、12.5%、30.0%、52.5%、57.5%和20.0%、27.5%、57.5%,72.5%、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联组出现复发转移高峰时间(2-3年)较两联组出现的时间(1-2年)延迟。⑤三联组与两联组0.5年、1年、2年、3年、4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4%、88.9%、83%、63.8%、42.5%、8.9%和85.0%、87.5%、48.8%、29.3%、9.8%、0%;三联组中位生存期45个月,两联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优于两联组。⑥两组病例主要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①TACE联合MWA和PEI治疗大肝癌在致瘤体坏死率、AFP下降率、延迟复发转移时间、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方面优于MWA联合PEI组;②联合TACE治疗大肝癌可以提高疗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增加毒副作用。

二、彩超引导门静脉化疗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在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引导门静脉化疗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在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皮消融治疗技术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ACE的概述
2 TACE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 TACE药物及栓塞剂的选择
    3.1 化疗药物的选择
    3.2 栓塞剂的选择
        3.2.1 碘油乳剂:
        3.2.2 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剂:
        3.2.3 无水乙醇栓塞剂:
        3.2.4 载药微球:
        3.2.5 其他栓塞剂:
4 以TACE为主的多模式介入治疗方法
    4.1 TACE联合经门静脉介入治疗
    4.2 TACE联合非血管介入治疗
        4.2.1 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
        4.2.2 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治疗:
        4.2.3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
5 影响TACE治疗效果的因素
    5.1 肝功能储备
    5.2 肿瘤假包膜形成
    5.3 门静脉癌栓
    5.4 HBV
    5.5 机体的营养状态
    5.6 介入治疗的次数和治疗间隔时间
6 小 结

(4)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癌的经皮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PHC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癌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肝癌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比较
    2.6 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比较
    2.7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8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9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附图
4 讨论
    4.1 背景
    4.2 实验室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4.4 治疗
    4.5 TACE联合MWA治疗LHC结果分析
    4.6 本研究不足及改进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肝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肝功能的分级标准
    2.4 临床基本资料
    2.5 病例分组
    2.6 治疗方法
    2.7 随访情况
    2.8 统计学处理
    2.9 几个相关概念
第三章 结果
    3.1 总体生存情况
    3.2 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3 四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生存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8)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及证候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1.1.1 不同分期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1.1.2 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
    1.2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应用
        1.2.1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理
        1.2.2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技术的进展
    1.3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1.3.1 古籍文献对肝癌病的认识
        1.3.2 当代中医对肝癌病的认识
        1.3.3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1.4 中医药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研究现状
        1.4.1 围介入期的证型
        1.4.2 全身治疗
        1.4.3 局部治疗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法
        2.2.1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方法
        2.2.2 中医药治疗
    2.3 观察指标
        2.3.1 生存期
        2.3.2 生存率
        2.3.3 肿瘤供血动脉血管形态
        2.3.4 碘油的沉积情况
        2.3.5 TACE前后证型变化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总体情况
    3.2 单因素分析
        3.2.1 各年龄组别的中位生存时间
        3.2.2 各肿瘤大体分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3 各AF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4 门静脉癌栓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5 各治疗次数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6 各治疗方法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7 术前转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8 肝功能分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9 各栓塞剂组的中位生存时间
        3.2.10 术后碘油沉积情况与栓塞剂的关系
    3.3 多种预后因素分析
    3.4 多次TACE后肿瘤血供变化的情况
        3.4.1. 首次造影肿瘤血供情况
        3.4.2. 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
        3.4.3. 侧支循环形成的发生率与TACE术次数的关系
    3.5 TACE前后证型变化
    3.6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4.2 介入治疗后生存时间的预后影响因素
        4.2.1 门静脉癌栓与中位生存期的关系
        4.2.2 肝功能Child分级与中位生存期的关系
    4.3 介入术后肿瘤供血动脉的改变
    4.4 栓塞剂的选择
    4.5 TACE前后证型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乳剂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细胞癌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治疗的基础
2 肝细胞癌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治疗的现状
3 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治疗的优势
4 问题和展望

(10)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综述
        1.3.1 TACE、PEI及MWA单一治疗肝癌的有效性
        1.3.2 TACE、PEI和MWA两两联合治疗肝癌的有效性
        1.3.3 TACE、PEI与MWA三者联合治疗肝癌的有效性
        1.3.4 TACE联合PEI和MWA治疗肝癌的并发症
        1.3.5 影像引导方式的发展状况
        1.3.6 术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1.3.7 TACE、PEI与MWA联合治疗大肝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研究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资料
    2.1 基本资料
    2.2 入组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仪器设备及造影剂
第三章 治疗方法
    3.1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3.2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3.3 微波消融治疗
第四章 疗效判定标准及统计方法
    4.1 实验室检查
    4.2 影像学检查
    4.3 近期疗效评定
    4.4 复发转移的判定标准
    4.5 中远期疗效评价
    4.6 随访
    4.7 统计学方法
第五章 结果
    5.1 基本资料
    5.2 肿瘤局部消融率
    5.3 治疗前后AFP变化情况
    5.4 复发转移情况
    5.5 生存时间
    5.6 治疗次数
    5.7 副作用及并发症
第六章 讨论
    6.1 局部消融效果比较
    6.2 AFP比较
    6.3 复发转移率比较
    6.4 生存期比较
    6.5 副作用及并发症的比较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彩超引导门静脉化疗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在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D]. 乔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 李春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3]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 穆锐,赵礼金. 广西医学, 2020(11)
  • [4]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D]. 曹秋颖. 郑州大学, 2020(02)
  • [5]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D]. 刘占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6]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D]. 赵燕珍.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D]. 刘荣亮. 厦门大学, 2018(01)
  • [8]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及证候观察[D]. 康婷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4)
  • [9]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乳剂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新进展[J]. 朱敏,徐浩. 当代医学, 2012(06)
  • [10]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评价[D]. 郭光辉. 中南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门静脉化疗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