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成人教育首届培训洽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戴宁楠[1](2020)在《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和高新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有了更多、更全面的需求,这也导致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推进工作、如何改善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如何更高效地对接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之间的资源,都成了院校、企业、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确立了一种由服务社会和就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双方合作协同办学的新模式,模式的初步确立基本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方向的重大问题。同时,企校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就业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为自己储备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共同发力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对创新技术的学习中,也能够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专业技术的操作中,从而实现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国家的全力推动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因其多样性的合作模式、多元素的工作内容、多角色的运营主体,在教育与管理领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作者将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企业对接教育、企校合作的合作模式、订单班的设立、合作的前提与风险等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己在JD学院与TF公司工作的经历,以其企校合作的案例作为分析范本,对现行的企校合作模式进行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深入分析,并以华为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成功案例,对企校合作模式的推行提出有一定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于晨[3](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李乾坤[4](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郝泽林[5](2019)在《演化视角下的雁门关景区发展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2月25日雁门关景区成为山西省第7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忻州市继五台山景区之后的第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雁门关是中华古关隘的杰出代表,是华夏民族旱地农业文化和游牧民族草原部落文化相互碰撞的接合地带,是北方各民族的重要融合之地,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军事价值。本文作者通过对雁门关历史和景区演化历程的梳理,试图探明雁门关景区在演化视角下的驱动因素,以期总结一般规律,对今后长城类、边塞类景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来阐明研究成果和观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技术路线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还对雁门关景区的概念范围进行了界定,以示说明。第二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与雁门关相关的文献和旅游地发展演化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行回顾总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梳理了雁门关景区相关文献,以及旅游演化方面的文献整理;二是与本研究具有相关性的理论综述,包括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驱动因素等。第三章以时间为逻辑主线,介绍雁门关景区的历史沿革,历史地位与作用,以及新中国以后雁门关的存在状态,重点分析了雁门关景区的演化历程,从景区开发角度分析了各阶段旅游要素和旅游吸引物的变化情况。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景区主管部门的转变。第四章从政府、精英、景区、活动赛事、文学影视五个方面对雁门关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雁门关景区发展过程中各驱动因素所起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论。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得出研究结论,同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王增宇[6](2019)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无人机赛事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兴起的新型体育赛事,国际航联已于2016年将其纳入管辖范围。随着我国在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以及消费级无人机产量逐年攀升,我国也开始了对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的探索。本研究借助共生理论分析框架,以我国无人机赛事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我国无人机赛事不同发展模式的共生特征以及发展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无人机赛事是指,在竞赛规程、规则的约定下,以无人机运动为主题内容,以竞赛为主要方式,以技能展示、交流和锦标为主要目标的集众性活动,也是集竞赛、科技、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无人机赛事作为在我国刚起步的赛事有其发展必然性。第二,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无人机赛事组织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在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路径。第三,我国目前形成三种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分别为会展结合型模式、产业吸收型模式和线上线下型模式。第四,不同的发展模式下的无人机赛事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特征要素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和优缺点。第五,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我国无人机赛事共生单元的共生度偏低,导致赛事共生能力不足。共生模式存在不稳定性,正向共生环境减弱,行业政策法规不健全或处在修订和完善中。共生界面的综合开发尚不充分。由此,提出的建议是:第一,在进行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选择上,要通盘考虑各种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赛事规模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第二,政府要营造正向的共生环境,完善法规制度,要综合开发多元的共生界面。第三,会展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注重品牌效应,产业吸收型发展模式要注重集聚效应,线上线下型发展模式要注重互联网社群的传播效应。
梁昊光,李英杰,宋佳芸,朱英英[7](2019)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体育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和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认为:体育合作开启了中国体育外交新模式;体育合作增进了沿线合作国家民心相通;体育合作提升了我国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产业可合作领域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策略。以期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朱建新[8](2019)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X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校38年来,这所国内最早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且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地方高校,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其应用型办学的动力是什么?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探寻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办学路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路,以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为研究对象,选取X学院为典型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院校研究方法、微观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史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在对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和困境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管理体制和国际化办学等四个维度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阐释,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应用型大学缘起于欧美,在各国有丰富实践。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面临着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困境,X学院的应用型办学经验表明,在办学路径方面,人才培养的外部嫁接模式与自主探索模式相结合,应用型科研服务的灵活型模式向稳定型模式转变,管理体制的管理向治理演变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办学则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战略工具;在影响因素方面,制度同构、制度网络、制度文化、行为主体、理性认识等是影响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变量。从制度创新入手,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市场规范性制度和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是当下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
张楠楠[9](2018)在《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升级转型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环渤海和环京津是河北省地理位置的两大特点,河北省环京津六个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圈层,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发展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对于解决首都生态危机瓶颈,提高环京津地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经济效益水平、科技投入状况、可持续发展水平、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进行界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描绘;再次,通过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拟合,以明确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运用DEA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投影分析,分别从改进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年末乡村从业人员的投入为提高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值提供了依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此判断该地区各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通过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三次产业行业内部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最终提出适合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处在初步实现阶段,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空间相关作用,空间同质性程度较高,各相邻区域趋于依赖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说明部分地区呈现集群现象。影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排序依次为经济效益、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科技投入水平、市场化水平。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效率分布具有规律性,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有效区域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地区,呈现连片化的趋势,尤其是一级有效地区主要集中在紧邻京津的各县,五级、六级和七级有效区主要集中在保定和沧州,也就是环京津地区的西南部,分解来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除唐山、廊坊呈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双高外,绝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分布呈现出矛盾性,张家口、承德地区虽然纯技术效率较高但难以形成规模效率,保定、沧州部分地区规模效率较高但纯技术效率不高,最终导致这四个地区效率的失衡,虽然总体来看,张家口、承德地区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如果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规模经济,则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二、三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口的第三产业和唐山地区的二、三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唐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二、三产业均有较好的发展,而张家口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与该地区部分县域受资源限制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有关,因此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相关涉农第三产业。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本研究将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效率评价、比较优势结合在一起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不同视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且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也起到了更为有力的指导作用;第二,本研究运用熵值法明确了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采用距离矩阵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提出了提高环京津各地现代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利用比较优势分析法确定了环京津地区各个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主要农产品;第三,本研究通过四分位图、局部自相关分析、DEA分析及分级有效性评价绘制了反映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统计图。研究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总体的区域划分作为基础,就每个连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农业资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个区域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地从各个行政地区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做到更加有针对性。
高玲茹[10](2019)在《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工匠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作为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自然受到了国家极大的重视。而国家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2008年起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希望达到以赛促教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职业技能大赛开赛11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发现职业技能大赛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因此职业技能大赛开赛期间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颇深。本文尝试从生态学的视阈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所受的各方面的影响,用整体的观点去看待高职人才培养,包括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人才培养生态链、人才培养生态功能、人才培养的生态承载力等。纵观大赛开展11年,不仅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资源,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促进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硬件与软件的完善;大赛也促进人才培养生态更好的发挥作用,对个人的培养和个人对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提升;而且使人才培养生态因子结构更加多元。然而大赛发展过程中也对人才培养生态提出了一些挑战,大赛的介入导致高职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出现异化、生态内各因子结构失调、生态链不稳定、生态承载力超负荷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立足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原理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大赛功利主义影响人才培养环境失衡;环境不匹配造成教育教学内部因素失调;大赛促教功能在实际实行中异化影响外部因素良性循环;资源富集性造成生态失调。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的建议:适应内外生态环境需求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生态;树立大赛支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发挥系统调节功能协同大赛的正向功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资源结构等对策,以期能为优化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生态协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北京市成人教育首届培训洽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成人教育首届培训洽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归纳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数据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高职教育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研究现状 |
2.2 企校合作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研究现状 |
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背景介绍 |
3.1 TF公司 |
3.2 JD学院 |
3.3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概况 |
3.3.1 深化产教融合,企校交流合作 |
3.3.2 完善教学机制,开发共赢项目 |
3.3.3 建设实训基地,构建特色示范 |
3.3.4 稳定现有合作,共建基地企业 |
第四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抽样 |
4.2 问卷回收与数据分析 |
4.2.1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 |
4.2.2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参与度的评价 |
4.2.3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新鲜人才的需求度 |
4.2.4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岗位的认知 |
4.2.5 企业员工对企校合作项目满意度 |
4.2.6 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评价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从企业角度分析 |
4.3.2 从学校角度分析 |
第五章 国内外企校合作成功经验借鉴 |
5.1 国内——华为大学 |
5.1.1 培训管理制度 |
5.1.2 导师招聘制度 |
5.2 国外——南洋理工大学 |
5.2.1 本科课程选修计划 |
5.2.2 杨振宁精英培育计划 |
5.2.3 中国新加坡市长班 |
5.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的借鉴 |
第六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的对策建议 |
6.1 对企业方的借鉴 |
6.1.1 扩大企业文化宣传,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 |
6.1.2 企校情感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
6.1.3 规范校外基地,实践教学内容 |
6.2 对学校方的借鉴 |
6.2.1 健全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制度 |
6.2.2 强化制度保障,打破传统观念 |
6.2.3 优化企校合作,实现专业个性化 |
6.2.4 创业型课程 |
6.2.5 教师共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相关参与人员对企校合作态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演化视角下的雁门关景区发展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雁门关的概念范围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 |
2.1.1 雁门关相关研究综述 |
2.1.2 旅游演化的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旅游目的地成长理论 |
2.2.2 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综述 |
第三章 雁门关旅游演化过程 |
3.1 雁门关的历史沿革 |
3.1.1 各朝代雁门关的战略防御作用 |
3.1.2 雁门关商旅通衢 |
3.2 雁门关旅游演化历程 |
3.2.1 文保阶段(1986 年-2002 年) |
3.2.2 初始阶段(1997 年...2006 年) |
3.2.3 上升阶段(2007 年...2010 年) |
3.2.4 快速发展阶段(2011...至今) |
3.2.5 雁门关行政管理单位变革 |
3.3 各阶段旅游要素变化情况总结 |
3.3.1 旅游人数变化情况 |
3.3.2 旅游吸引物的变化 |
3.3.3 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雁门关旅游演化的动因分析 |
4.1 政府对当地旅游业的认可与扶持 |
4.1.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4.1.2 指导文物保护和旅游规划工作 |
4.2 精英人物的重要作用 |
4.3 雁门关景区自身建设与提升 |
4.4 活动赛事对雁门关知名度的推广作用 |
4.5 文学影视作品对雁门关的宣传作用 |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
5.1 本文观点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
2.1.1 共生概念与演变 |
2.1.2 共生理论在社科领域中的研究 |
2.1.3 共生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研究 |
2.2 泛科技类体育赛事相关研究 |
2.2.1 航空及无人机赛事 |
2.2.2 赛车赛事 |
2.2.3 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 |
2.2.4 电子竞技赛事 |
2.3 体育赛事概念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
2.3.1 体育赛事概念 |
2.3.2 体育赛事的发展模式相关研究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 |
4.1.1 无人机赛事相关概念 |
4.1.2 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相关概念 |
4.2 无人机赛事的会展结合型发展模式 |
4.2.1 赛事概况 |
4.2.2 发展模式分析 |
4.2.3 案例研究:以中国遥控飞行器竞速巡回大奖赛为例 |
4.3 无人机赛事的产业吸收型发展模式 |
4.3.1 赛事概况 |
4.3.2 发展模式分析 |
4.3.3 案例研究:以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为例 |
4.4 无人机赛事的线上线下型发展模式 |
4.4.1 赛事概况 |
4.4.2 发展模式分析 |
4.4.3 案例研究:以乾丰无人机挑战赛为例 |
4.5 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
4.5.1 三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4.5.2 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
4.5.3 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的对策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专家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体育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体育发展现状 |
1.1 中国体育发展现状 |
1.1.1 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
1.1.2 中国体育事业得到政策支持 |
1.1.3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与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
1.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
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体育赛事开展现状 |
2.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举办的体育赛事日渐频繁 |
2.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举办的体育赛事涉及面广泛 |
2.3 马拉松赛事是“一带一路”体育赛事合作的热点 |
3“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
3.1“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开启了中国体育外交新模式 |
3.2“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增进了沿线合作国家民心相通 |
3.3“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提升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4“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产业的可合作领域 |
4.1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焦点 |
4.2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体育场馆服务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重点 |
4.3“互联网+体育”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盲点 |
4.4 体育旅游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亮点 |
5“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合作的策略 |
5.1 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的体育消费市场 |
5.2 提升“一带一路”体育赛事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5.3 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向价值链顶端迈进 |
5.4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体育人才交流 |
5.5 拓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体育文化传播渠道 |
6 结束语 |
(8)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任务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样本的典型性分析 |
1.1.4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理论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大学变革的研究 |
1.3.2 关于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研究 |
1.3.3 关于国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发展与我国的实践 |
2.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 |
2.1.2 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
2.2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2.1 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探索 |
2.2.2 政府推进应用型大学的政策探索 |
2.3 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基于200所试点院校的分析 |
2.3.1 转型的表征 |
2.3.2 初步成效 |
2.3.3 转型的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3 从外部嫁接到自主探索:X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
3.1.1 外部嫁接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2 自主探索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3 两个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演变 |
3.2.1 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演变 |
3.2.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演变 |
3.2.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演变 |
3.2.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3.3 审视与反思 |
4 从灵活型到半稳定型:X学院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1 应用型定位的确立与基础的夯实 |
4.1.1 应用型科研服务导向的强化 |
4.1.2 应用型科研服务基础的夯实 |
4.2 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2.1 灵活型服务模式 |
4.2.2 半稳定型服务模式 |
4.3 审视与反思 |
5 从管理向治理:X学院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 外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1 初创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1.2 中德合作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1.3 升本后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2 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2.1 初创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2.2 中德合作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2.3 升本后的内部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3 审视与反思 |
6 从强制性到诱致性:国际化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推动 |
6.1 全面学习德国:国际化办学的强制性实施阶段(1980-1999年) |
6.1.1 世行贷款:应用型办学起步的重要经费来源 |
6.1.2 省州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初步实践 |
6.1.3 中德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系统实践 |
6.2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转型阶段(2000-2009年) |
6.2.1 建项目、引机构、搭平台:深化中德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
6.2.2 应用型科研合作:中德合作层次的提升 |
6.2.3 中澳班的设立:面向世界的应用型办学借鉴初探 |
6.2.4 孔子学院:应用型高校教育与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 |
6.3 战略工具:国际化办学的诱致性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 |
6.3.1 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办学空间改善的新平台 |
6.3.2 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办学资金瓶颈突破的新路径 |
6.3.3 国际认证:专业质量提升的新保障 |
6.4 审视与反思 |
7 X学院应用型变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扎根理论的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7.1.2 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
7.1.3 研究过程 |
7.1.4 研究资料采集 |
7.2 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
7.2.1 开放编码 |
7.2.2 轴心式编码 |
7.2.3 选择性编码 |
7.2.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7.3 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8 制度创新: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路径 |
8.1 加大供给,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 |
8.1.1 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体制性制度供给 |
8.1.2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创新权力性制度供给 |
8.1.3 完善分类管理体系,创新评价性制度供给 |
8.1.4 完善政策保障,创新资源性制度供给 |
8.2 发挥作用,创新市场规范性制度 |
8.2.1 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市场作用 |
8.2.2 转变社会观念,塑造规范的用人制度 |
8.2.3 完善社会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的社会评价 |
8.3 积极探索,创新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 |
8.3.1 转变办学理念,提高转型认识 |
8.3.2 创新办学模式,增强转型实效 |
9 结语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主要贡献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X学院应用型办学影响因素深度访谈提纲 |
(9)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 |
2.1.2 现代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
3.1.1 地理位置优越 |
3.1.2 生物资源丰富 |
3.1.3 相关政策支持 |
3.1.4 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密切 |
3.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能力稳中有升 |
3.2.2 农业信息化平台初具规模 |
3.2.3 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 |
3.2.4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着 |
3.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
3.3.1 经济效益增速放缓 |
3.3.2 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
3.3.3 可持续发展能力参差不齐 |
3.3.4 产业链延伸程度不够 |
3.3.5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
3.3.6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
3.3.7 协同发展基础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及差异评价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方法 |
4.1.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评价 |
4.1.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差异评价 |
4.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
4.2.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经济效益 |
5.1.2 科技投入 |
5.1.3 可持续发展能力 |
5.1.4 产业链延伸程度 |
5.1.5 劳动者素质 |
5.1.6 市场化水平 |
5.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
5.2.1 指标选取 |
5.2.2 空间回归模型估计 |
5.2.3 空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
6.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演进轨迹分析 |
6.1.1 指标选取 |
6.1.2 分析方法 |
6.1.3 演进轨迹分析结果 |
6.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
6.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DEA分析 |
6.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分级有效性分析 |
6.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投影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
7.1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1.1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1.2 行业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7.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7.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分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
7.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涉农第二、三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搭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体系 |
8.1.1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
8.1.2 构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系统 |
8.1.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8.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8.2.1 丰富京津冀间产业合作发展模式 |
8.2.2 借助京津技术和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 |
8.2.3 合理规划“双核四产区”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产业布局 |
8.3 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
8.3.1 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
8.3.2 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
8.3.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设 |
8.4 强化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
8.4.1 建立四产区生态功能分区 |
8.4.2 打造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
8.5 完善制度支撑体系 |
8.5.1 不断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制度改革 |
8.5.2 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
8.5.3 加快实施土地流转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附表1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2 2000-2016年河北省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3 2000-2016年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4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5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
附表6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
附表7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出导向BCC模型计算结果 |
附表8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标值 |
参考文献 |
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职业技能大赛 |
1.2.2 .高职人才培养 |
1.2.3 .高职人才培养生态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
1.3.2 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影响的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职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
2.2 .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概述 |
2.2.1 .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分析 |
2.2.2 .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分析 |
2.2.3 .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 |
2.2.4 .人才培养生态链分析 |
2.2.5 .人才培养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
2.3 .人才培养的生态原则 |
2.3.1 .开放性 |
2.3.2 .整体性 |
2.3.3 .可持续发展性 |
2.3.4 .和谐共生性 |
2.3.5 .适度性原则 |
第3章 职业技能大赛发展状态与功能定位 |
3.1 .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 |
3.1.1 .劳动竞赛时期 |
3.1.2 .技能竞赛时期 |
3.1.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期 |
3.2 .技能大赛开展以来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变革 |
3.2.1 .大赛开展初期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 |
3.2.2 .大赛中期至今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 |
3.3 .职业技能大赛功能定位 |
3.3.1 .以赛促合作,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3.3.2 .以赛促教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3.3.3 .以赛促环境,进一步营造更优越发展环境 |
3.3.4 .以赛促宣传,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形象 |
第4章 生态学视阈下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解析 |
4.1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生态积极影响 |
4.1.1 .大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资源更加丰富 |
4.1.2 .大赛促进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进 |
4.1.3 .大赛促进生态主体培养质量的提升 |
4.2 .大赛对人才培养生态消极影响研究 |
4.2.1 .大赛对高职教育生态内部因素造成负面影响 |
4.2.2 .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生态外部因素造成负面影响 |
4.2.3 .大赛加快了人才培养大环境”恶化” |
4.2.4 .大赛对人才培养资源造成冲击 |
4.3 .大赛对人才培养生态产生消极影响原因分析 |
4.3.1 .培养环境不匹配造成教育教学内部因素失调 |
4.3.2 .大赛促教功能在实际施行中异化影响外部因素良性循环 |
4.3.3 .大赛功利主义影响人才培养大环境失衡 |
4.3.4 .资源富集性造成生态失调 |
第5章 大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 |
5.1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内外生态环境 |
5.2 .建立大赛支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体系 |
5.3 .发挥生态系统调节作用协同大赛的正向功能 |
5.4 .建立健康的人才培养资源结构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四、北京市成人教育首届培训洽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D]. 戴宁楠.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演化视角下的雁门关景区发展动因研究[D]. 郝泽林. 山西大学, 2019(01)
- [6]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无人机赛事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D]. 王增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7]“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体育交流与合作研究[J]. 梁昊光,李英杰,宋佳芸,朱英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3)
- [8]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朱建新. 浙江大学, 2019(05)
- [9]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张楠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10]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的影响[D]. 高玲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