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施钾对草甸土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刚[1](2021)在《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是影响苹果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重要矿质元素,但其调节果实品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微生物菌肥能够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果树对钾的吸收,提高果实品质。本研究以7a生元帅苹果第五代品种瓦里短枝(Vallee spur Del)为研究对象,连续开展了2a定位试验,通过不同钾肥水平处理及钾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处理,研究了钾对果实糖、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微生物菌肥和钾肥的协同效果,为钾调节果实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钾素利用效率及苹果的产量与品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钾处理提高了果树新稍长度、新稍粗度、百叶重及叶片大小,提高了新梢及叶片氮、磷、钾含量,显着降低了Ca、Mg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根系、新稍、叶片及果实中钾积累量大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施钾处理提高了苹果产量、单果重和一级果比例(果实直径≥80 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Vc含量及糖酸比,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p H值与施钾量呈线性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施钾量呈线性负相关。在本研究条件下适宜的K2O用量为420~546 kg/ha。2.施钾处理提高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果实ZR、IAA、GA的含量,提高了成熟期果实ABA的含量。果实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幼果期和膨大期与GA、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成熟期和采收期与AB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可滴定酸含量在幼果期和膨大期与GA、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成熟期和采收期与AB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3.施钾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促进了SOX、SS、SPS及α-AMY酶活性,但过量施钾不利于糖浓度的积累。在幼果期,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以及SPS、SS活性与GA、ZR和IA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在果实成熟期,果糖、蔗糖及葡萄糖含量与AB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淀粉含量和α-AMY活性与ABA呈显着正相关(P<0.05);GA、ZR、IAA和ABA含量与SDH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SOX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4.施钾处理显着降低了果实苹果酸、柠檬酸的含量,而对草酰乙酸、琥珀酸的影响不显着。钾素抑制MDH和PEPC活性,促进PEPCK和NAD-cy ME活性。在果实成熟期,苹果酸和草酰乙酸与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ABA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MDH和PEPC与IAA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ABA呈显着负相关(P﹤0.05)。PEPCK与AB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NAD-cy ME与IAA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ABA呈显着正相关(P﹤0.05)。5.与单施钾肥相比,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显着提高了钾肥农学效率、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显着提高了0~120cm土层内果树根系活力,显着提高了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不同生育期果树根系、新稍、叶片及果实中钾积累量大小顺序为:微生物菌肥+钾肥﹥钾肥﹥微生物菌肥﹥CK,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
张江林[2](2021)在《钾素营养增强水稻抵抗叶鞘腐败病的生理机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害种类繁多和爆发频繁是阻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帚枝霉菌(Sarocladium oryzae)侵染引起的叶鞘腐败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其典型症状是深褐色的病斑出现在孕穗期的剑叶鞘上并将稻穗半包裹在叶鞘内,通过农药防治的难度较大。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要的抗逆性元素。已有研究表明,施钾可以显着降低叶鞘腐败病的发病率。由于该病的发病时间和部位比较特殊,钾素营养可能在调节水稻生理代谢以抵抗叶鞘腐败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接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叶鞘腐败病发生条件下施钾对水稻碳代谢和籽粒库活性的影响;施钾对病原菌侵染后叶鞘脂质代谢和稳态的影响;筛选了钾素营养调节脂质代谢的关键代谢通路,利用突变体进一步研究了钾素营养介导的寄主光合特性,阐明了施钾增强水稻抵抗叶鞘腐败病的碳代谢及碳水化合物转运机制、脂质稳态和光合作用调节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施钾促进了染病水稻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运输,降低了染病叶鞘的碳氮比,增强了寄主的碳代谢。与不施钾处理(-K)相比,施钾增加了染病水稻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表观转运量(ATMNSC),增幅为53.3%-57.0%。ATMNSC与水稻结实率呈线性加平台的关系,施钾通过增加ATMNSC提高了染病植株结实率。与-K处理相比,施钾处理在未染病时叶鞘碳氮比增加了7.5%-11.3%,而在染病条件下,增幅为18.4%-21.3%。叶鞘碳氮比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施钾能够通过促进染病植株的碳代谢减轻病害严重程度。(2)施钾通过提高籽粒库活性改善了病原菌侵染条件下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与-K处理相比,施钾处理在未染病条件下,增加了籽粒库活性6.5%-10.0%;染病条件下的增幅为17.6%-22.4%。籽粒库活性与稻米碎米率、垩白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施钾能够通过增加籽粒的库活性降低染病籽粒的碎米率和垩白率。(3)施钾提高了帚枝霉菌侵染后叶鞘内生菌群落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接种后,与-K处理相比,施钾降低了叶鞘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降幅为12.3%。与供钾充足的叶鞘相比,缺钾使染病叶鞘内生菌的Chao1指数、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分别降低了19.4%、27.7%和25.0%。(4)施钾通过减弱侵染对细胞膜的损伤而保障蔗糖在染病叶鞘的运输。帚枝霉菌侵染条件下,施钾降低了剑叶和剑叶鞘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促进了蔗糖向籽粒转运。未侵染时,与-K处理相比,施钾处理叶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了28.2%和20.8%;而侵染后,降幅为39.5%和33.7%。施钾缓解了侵染对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破坏,促进了蔗糖的运输。(5)施钾通过维持侵染点脂质稳态而缓解染病叶鞘的腐烂。与供钾充足的叶鞘相比,侵染后,缺钾叶鞘腐烂速率增加了50.2%;1-烷基-2-酰基甘油磷酸乙醇胺和亚油酸的含量提高了约18倍。侵染过程中,过氧化氢在缺钾叶鞘中持续积累导致了膜脂的过氧化,而亚油酸的高量积累破坏了侵染点的脂质稳态。相反,充足的钾素供应增加了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了侵染点的脂质稳态且缓解了叶鞘的腐烂。(6)施钾提高了染病水稻组织茉莉酸含量,增强了寄主的光合能力。与未侵染植株相比,帚枝霉菌侵染的水稻叶片、叶鞘和根系的茉莉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0.5%、17.1%和18.7%。施钾维持了低茉莉酸含量条件下叶绿体的完整性。与野生型(WT)相比,aos突变体(低茉莉酸含量)的叶绿体面向细胞空隙的面积(Sc/S)在缺钾条件下降低了19.2%,而在供钾充足条件下,降幅为13.5%。此外,与缺钾植株相比,施钾提高了双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DGDG)和单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MGDG)等糖脂含量。DGDG和MGDG均与光合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施钾通过增加叶片糖脂含量提高了寄主光合速率。综上,充足的钾素营养供应通过增强寄主的碳代谢、促进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往籽粒的运输、促进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的合成和提高叶片糖脂含量提升了寄主对叶鞘腐败病的局部和系统性抗性。
李书钰[3](2019)在《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储量估算及三维表达》文中提出钾储量及其动态平衡是反映土壤质量的因素之一,并对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四川省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产生的大量土壤测试数据基础上,通过普通克里格方法对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进行了预测估算,并在DEM数字高程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含量和储量的三维表达,以期为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辅助手段。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全钾含量在0.2-31.1 g/kg之间,速效钾含量在8-328 mg/kg之间。燥红土、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土类全钾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盆地丘陵区,速效钾平均含量较高的土类如山地草甸土、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等主要分布于川西北高原区,同一土壤类型耕地钾素含量在各生态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成都平原区与盆周山地区耕地中水浇地的全钾平均含量最高,其次为旱地,而其余三个生态区中农田土壤全钾平均含量均为水田大于旱地;各生态区速效钾平均含量均为旱地最高。(2)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全钾密度在0.06-9.27 kg/m2之间,除川西北高原区整体上全钾密度值较低以外,其余各生态区全钾密度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高值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区。速效钾密度在4.16-66.52 g/m2之间,其中高值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区、盆地丘陵区中部与川西南山地区东侧,低值集中在成都平原区与盆地丘陵区南侧,成都平原区整体速效钾密度水平较低,缺钾情况严重。(3)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全钾总储量为238.16 Tg。其中盆地丘陵区对于四川省钾素储量的贡献率均最高,其全钾储量高达151.785 Tg,占四川省全钾总储量的63.73%;其次盆周山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全钾储量达到43.636 Tg,占四川省全钾总储量的18.32%。(4)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urfer绘制格网和创建3D曲面时,格网间距、垂直高度比及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均对全省地形的3D曲面绘制效果有明显影响。从全省三维地形上看,农田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在不同海拔、坡度、坡向下的分布均有一定差异,1000-1500 m海拔范围内农田耕层土壤全钾含量和密度相较分布在其他海拔范围耕地高,而500-1000 m海拔范围内农田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密度最低;除速效钾含量外,全钾含量和密度均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各坡向上农田耕层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差异不大。
侯晓娟[4](2018)在《武功山地草甸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功山山地草甸生态系统,是我国南方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泛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对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上世纪末的过度放牧加之如今的旅游开发,使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草甸群落组成和生产力的退化,山地草甸破碎化现象日趋明显。山地草甸的破坏,不仅表现在草甸植被的退化,同时也表现在草甸土壤和根系的退化以及通过根系实现的植被——土壤耦合作用的丧失,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本文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从武功山山地草甸在自然状态以及受人为干扰状态两个角度出发,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了(1)芒根系垂直分布状况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互关系;(2)不同群落植被根系与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3)武功山不同海拔高度草甸植被根系形态特征及其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4)退化对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5)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生长的影响。本论文阐明了不同影响因子(土层深度、海拔、群落类型、退化及施肥)下根系及土壤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根系生长、分布规律与土壤因子互作关系的机制,为武功山草甸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系特征参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80%左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根系特征参数与土壤深度符合幂函数关系,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深度的幂函数方程分别为y=238x-1.5559(R2=0.89114),y=169.9x-0.88205(R2=0.40836),y=22.397x-0.926 14(R2=0.36457);0-40 cm土层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着下降(P<0.05),土壤全钾、土壤碱解氮含量呈现出轻微的波动趋势;土壤养分与根系特征参数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与根系特征参数相关性最强的养分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钾(P<0.05)。因此在表层土壤合理施肥有利于芒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对养分的吸收。(2)各群落根系生物量密度为芒(Miscanthus sinensis)群落>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群落>箭竹(Fargesia)群落>薹草(Carex chinensis)群落>飘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各群落(P<0.05),各群落0-2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密度均显着高于20-40cm土层(P<0.05);芒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显着高于箭竹、飘拂草和薹草群落(P<0.05),箭竹、野古草和薹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显着高于飘拂草群落(P<0.05),各群落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显着高于20-40 cm土层(P<0.05);土壤有机碳与根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碳存在极显着线性正相关(P<0.01);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3)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特征参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整个生育期,根系的发生和死亡是不均匀的,随土壤环境(土壤温度、水分等因子)的变化而变化;武功山草甸植被0-2 mm径级的细根对整个根系系统贡献最大;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有显着影响,海拔梯度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温度及水分因子来进行调控的。(4)草甸退化不仅改变了植被根系形态及分布特征,引起根土比发生变化,同时对根系产生主要影响的土壤因子也发生改变。草甸退化后,0-40 cm土层中,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显着减少(P<0.05);0-20 cm根土比显着增加(P<0.05);在0-40 cm土层中土壤因子除了土壤容重有增加的趋势外,其余土壤因子均有减少的趋势,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全钾和土壤速效钾显着降低(P<0.05);在0-4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是影响未退化草甸植被根系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是影响退化草甸植被根系的主要因素,以上因子对根系的直接效应均大于其对根系的间接效应。(5)在一定范围内施肥有利于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的生长及其对养分的吸收,研究根系在磷素吸收中的作用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直径均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施钾能够促进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植被的抗逆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土层深度、海拔、群落类型是自然状态下影响根系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层深度通过影响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进而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的生长及分布产生影响;海拔梯度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温度及水分因子来进行调控的。人为干扰也会对武功山草甸植被根系的生长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施肥可以作为武功山退化草甸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措施。
王勇[5](2017)在《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钾素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其中各个重要环节。烟草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喜好钾素的作物,而钾素除了参与其生长代谢之外,还能增强其抗虫抗病能力和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钾素含量还影响烟叶的品质,是衡量烟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的钾资源匮乏、土壤钾素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收集了70份烤烟种质材料,进行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筛选富钾基因型烤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特征、根系响应特征和植株生理生化特性,以明确烤烟钾富集生理机制;同时,进行了烤烟移栽后各生育期内钾积累规律研究,通过RNA-seq测序,明确烤烟不同钾积累阶段的相关基因(簇)差异,发掘与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基因表达量模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个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期各部位烟叶含钾量和钾积累量均呈“双峰”状变化,分别在旺长后期和中部叶成熟期达到钾吸收、积累的高峰,其中下部叶钾的积累峰出现在烟株中部叶成熟期;中、上部烟叶的2个积累峰分别出现在旺长后期及中部叶成熟期,其积累峰出现的具体时间因品种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烟叶钾素积累的动态特征对于针对性地调整钾肥追施时期、最大化提高烟叶含钾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经大田验证,在烟叶钾素积累高峰期适时补充钾肥可使烟株各部位烟叶含钾量提高2%以上,效果显着。2、供试70份烤烟品种的烟叶含钾量在基因型间差异显着。两种施钾处理下,嘎吉红大、长叶红大、K326、KRK26四种烤烟材料在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的富钾特征,既可以直接应用于烟叶生产,亦可为高钾烤烟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后备资源。3、相同施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显着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不同施钾处理下,两类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缓效钾含量则因基因型的不同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表现为根际土缓效钾含量低于非根际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两类基因型根际土与非根际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pH值逐渐降低,而蔗糖酶活性逐渐升高。在钾肥施用量较低时(75 mg kg-1土与150 mg kg-1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际土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低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不同基因型间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着。4、随着供钾水平的增加,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显着增加,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无显着变化。根系活力随供钾水平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比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的降幅更大,当供钾浓度为0.02 mmol L-1时,根系活力存在着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基因型差异和供钾水平对烤烟根系CEC均未产生显着影响。供钾水平是影响烤烟根系H+分泌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供钾水平越高,根系H+分泌能力越低;对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供钾水平为中等(0.20 mmol L-1)时根系H+分泌能力最强;在相同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系H+分泌能力显着地低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5、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片钾含量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绿素含量在低钾条件下仍保持与正常施钾相当水平,而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SOD活性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随着施钾量的降低,SOD活性均显着降低,旺长期烟株SOD活性对低钾更为敏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较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更为敏感。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两种基因型NR活性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下降而显着降低;而INV活性随施钾量升高而显着升高。6、通过对川烟1号和Coker176的RNA测序,发现不同钾积累阶段样品检测原始片段(Raw reads)均在14801735(4.4 Gb)以上,测序效果良好,以N.tabacum K326为参考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基因预测,检测到不同钾积累阶的已知基因数目数为49255,占参考基因组的基因总数的比率为97.14%;检测到1362个新基因。对川烟1号和Coker176进行5个钾积累阶段的WGCNA分析,最终得到基因共表达程度高的22个模块,进一步与烟草钾积累表型进行关联性分析,发掘出4个与两种烟草基因型的5个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模块,第1、2个模块的基因整体表现的趋势与钾积累过程相一致,但第2个模块内,两种基因型的表达量恰好相反,既表明了钾积累过程中含有共性调控基因(簇),也显示了两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差异性;第3、4个模块则显示了钾积累过程的阶段性差异。
谭杰,孔凡磊,曾晖,袁继超[6](2016)在《川中丘陵春玉米适宜钾肥用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讨施钾量对川中丘陵春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利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川中丘陵高产春玉米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正红505为试验材料,在施N 225 kg/hm2、P2O590kg/hm2的基础上,设置5个施钾量(K2O)处理,分别为0、45、90、135、180 kg/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吐丝后21天)和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和器官含钾量,并计算植株钾积累量、钾素利用和转运,在玉米成熟期测定玉米产量。【结果】随施钾量的增加春玉米产量、钾素农学利用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钾生理效率、钾素利用效率和钾素当季回收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钾素吸收效率、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显着降低,增施钾肥对钾素收获指数影响不显着。通过二次曲线模拟,在施钾量为K2O 96.1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最高产量时,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吸收K2O 1.55kg。玉米植株对钾素的吸收主要在吐丝之前,其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72.7%88.9%,灌浆初期也仍有较大量的吸收积累;籽粒中的钾素大部分来源于营养器官的转移,施用钾肥促进了钾素向籽粒的转运。【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春玉米施K2O为90 kg/hm2左右时,可获得较高钾肥利用率,并获得高产。
车明[7](2016)在《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2014年在吉林省冲积土地区桦甸市金沙乡民隆村、2014年在吉林省黑钙土地区在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2015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地区梨树县四棵树乡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田均为玉米连作高产田,旨在找出吉林省不同土壤高效施钾方式,为吉林省玉米高产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在吉林省不同土壤、采用不同施钾方式对玉米产量具有显着影响。高产处理产量为11077.6-15535.6 kg/hm2之间,相比于不施钾处理增产幅度为3.9%-37%,适当调节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可以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吉林省不同土壤、不同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中,出苗后至灌浆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稳定升高,到达乳熟期之后处理间出现差异,干物质积累量不同程度上升或下降,根上部分钾素吸收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呈现“S”型增长趋势,发育过程中叶片和茎秆中钾素会逐渐向穗部营养体和籽粒中转移,而穗部营养体中钾素则会向籽粒中转移,并且在成熟期时,籽粒中并不大量储存,在参形成完籽粒形成之后便逐渐在籽粒中逐渐趋于22.4-45.5 kg/hm2之间恒定,优产处理钾肥利用率、钾肥生理效率、钾肥农学效率、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吸收效率、钾素利用率、钾素收获指数等各理化指标分别在48.9%-66.9%、2.6-4.3 kg/kg、7.4-13.4 kg/kg、80.3-111.0 kg/kg、1.6-1.7 kg/kg、48.4-64.5 kg/kg、15.6%-19.4%区间波动。吉林省冲积土地区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N 30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40 kg/hm2,其中氮肥总施用量30%作基肥,40%作拔节期追肥,30%作抽雄吐丝期追肥;磷肥作基肥一次性基施。钾肥总施用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上述施用技术模式可获得15535.6 kg/hm2以上的高产水平,产量比常规施肥增加31.9%以上;吉林省黑钙土地区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N 30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40 kg/hm2,其中氮肥总施用量30%作基肥,40%作拔节期追肥,30%作抽雄吐丝期追肥;磷肥作基肥一次性基施。钾肥总施用量的50%作基肥,50%作大喇叭口期追肥。上述施用技术模式可获得13294.9 kg/hm2以上的高产水平,产量比常规施肥增加19.0%以上;吉林省典型黑土地区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N 30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40 kg/hm2,其中氮肥总施用量30%作基肥,40%作拔节期追肥,30%作抽雄吐丝期追肥;磷肥作基肥一次性基施。钾肥总施用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上述施用技术模式可获得11244.6 kg/hm2以上的高产水平,产量比常规施肥增加13.8%以上。
刘举[8](2015)在《高产夏玉米施钾抗倒增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于2013-2014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粮食高产示范区进行,以夏玉米郑单958和浚单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夏玉米倒伏率、茎秆形态、茎秆化学物质含量、功能叶片光合荧光特性、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等的影响,探讨了夏玉米施钾抗倒伏和增产效应及其机制,以期为高产夏玉米合理施用钾肥降低倒伏率和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夏玉米施钾抗倒增产效果显着,与不施钾相比较,两年倒伏率分别降低4.16%6.28%和3.28%6.78%,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提高,郑单958两年分别增产9.70%10.23%和6.51%8.24%,浚单29两年分别增产6.80%12.14%和5.63%7.70%。两年平均钾肥利用率为58.50%和51.49%,平均农学效率为8.25和6.72 kg/kg。郑单958施K2O 90 kg/hm2时抗倒效果较好,浚单29施K2O 180 kg/hm2时可获得更好的抗倒效果;均以施K2O 18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K2O 9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2.夏玉米施用钾肥显着提高功能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叶片电子传递速率(ETR),可达到较低的初始荧光强度(F0),显着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和NPQ)。郑单958施K2O 90 kg/hm2时各项指标均较高,浚单29施K2O 180 kg/hm2时各项指标可达到更高水平。3.高产夏玉米倒伏率与株高、穗位高和第3茎节节间长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第3茎节茎粗、茎皮厚、田间抗拉弯强度和茎秆化学物质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产量与穗位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叶片电子传递速率(ETR)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穗位叶初始荧光强度(F0)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和NPQ)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4.施用钾肥提高夏玉米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糖和钾含量,提高茎秆强度,增加茎皮厚,抑制节间伸长,降低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提高茎秆田间抗拉弯强度,从而提高夏玉米抗倒性。施用钾肥可提高夏玉米功能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碳氮代谢酶活性,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提高碳水化合物积累;适量施钾可促进夏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实现夏玉米的进一步增产。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吴良泉[10](2014)在《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肥料工业之间的矛盾要求区域配肥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明确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施肥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磷肥和钾肥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大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大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并结合区域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等特点制定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农学和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7081、4232和9608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和水稻施磷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小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佳(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小麦的平均增产量为0.9t ha-1,增产率为18.8%,缺磷区相对产量为85.8%,磷肥的农学效率为8.8kg kg-1),玉米次之(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玉米的平均增产量为1.1t ha-1,增产率为15.7%,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8.0%,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2.4kg kg-1),水稻较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水稻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8%,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9.9%,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3.1kg kg-1)。在玉米上,表现为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的增产效果要高于华北夏玉米区;在小麦上,表现为华北灌溉冬麦区的增产效果略低于其它区域;在水稻上,表现为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好,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和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差;长江流域中游单双季稻区的早稻施磷效果大于晚稻。作物的施磷效应一方面受到土壤速效磷状况的直接影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高,施磷的增产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到不同生产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水份的影响。(2)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3124、3924和9490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华北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施钾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0%,4.3%,14.7%,19.4%;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小麦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7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0.0%,钾肥农学效率为7.2kgkg-1;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水稻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90.1%,钾肥农学效率为9.1kg kg-1。本研究发现钾肥肥效反应仅部分受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站点属性(例如县域,品种,土壤类型和年份等因素)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钾肥的增产效应,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施钾的增产效果更佳。(3)通过44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5组植株磷测试数据和56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3组植株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优化施肥下夏玉米生产1吨籽粒需磷(P)和钾(K)量分别为3.20kg和15.0kg。单位籽粒产量需磷量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收获指数的增加与籽粒磷浓度的下降;单位籽粒产量需钾量随着产量水平相对稳定,这主要是收获指数增加和秸秆钾浓度增加(由14.0g kg-1增加到18.1g kg-1)相互抵消而籽粒钾浓度基本维持在3.2g kg-1所造成的结果。(4)在建立了大区域磷素肥力分级指标和明确了作物磷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同时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结果显示,我国玉米12个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5kgP2O5ha-1(46-123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4kg K2O ha-1(30-64kg K2O ha-1);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7kg P2O5ha-1(55-88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0kgK2Oha-1(33-59kg K2O ha-1);8个水稻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1kg P2O5ha-1(59-84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62kg K2O ha-1(45-80kg K2O ha-1)。(5)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的肥料配方及施肥建议。在12个玉米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7个小麦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8个水稻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浓度配方。(6)通过2011-2013年的178组田间试验证明,“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玉米上(n=63),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9.0-11.4%、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8-22%、经济效益提高1255-1433Yuan ha-1;在小麦上(n=36),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7.6-1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9-35%、经济效益提高1476-1688Yuan ha-1;在水稻上(n=79),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8.3-10.5%、氮肥利用效率42-48%、经济效益提高2044-2388Yuan ha-1。
二、长期施钾对草甸土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施钾对草甸土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及运转 |
1.3 钾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1.4 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代谢 |
1.4.1 果实糖代谢 |
1.4.2 果实酸代谢 |
1.4.3 钾对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 |
1.5 激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5.1 激素对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 |
1.5.2 钾对果实激素含量的影响 |
1.6 微生物菌肥对果树钾吸收的影响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钾对元帅苹果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方法 |
2.1.3 采样及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钾对苹果生长发育及叶片矿质含量的影响 |
2.2.2 施钾后苹果树不同器官钾素积累量的年周期变化 |
2.2.3 NH_4~+-K~+交互作用研究 |
2.2.3.1 不同NH4+浓度对果树根系K~+吸收的影响 |
2.2.3.2 不同K~+浓度对果树根系NH_4~+吸收的影响 |
2.2.4 钾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4.1 钾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2.2.4.2 钾素对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4.3 施钾水平与果实品质的线性回归分析 |
2.2.5 施钾水平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6 钾素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1 钾素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2 施钾量与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
2.2.6.3 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钾素对苹果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
2.3.2 钾对苹果果实品质及树体钾积累量的影响 |
2.3.3 NH4~+对K~+吸收的影响 |
2.3.4 钾肥用量对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5 钾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3.6 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钾素对苹果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3.1.2 采样方法 |
3.1.3 指标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钾对苹果果实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2 钾对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3 施钾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线性回归分析 |
3.2.4 果实内源激素与可溶性糖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2.5 钾对苹果果实中激素浓度和糖代谢途径影响的简化假设模型 |
3.3 讨论 |
3.3.1 钾素对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3.3.2 钾处理后内源激素对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钾对苹果果实酸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4.1.2 采样方法及指标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钾对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4.2.2 钾对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施钾量与果实有机酸含量及代谢相关酶的线性回归分析 |
4.2.4 果实内源激素与有机酸及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钾素对果实酸代谢的影响 |
4.3.2 施钾后果实内源激素对有机酸代谢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钾素与微生物菌肥的协同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5.1.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树体钾累积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2 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3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根系活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5.2.4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果实品质的相关分析 |
5.2.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2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5.3.3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树体钾素积累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5.3.4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钾素营养增强水稻抵抗叶鞘腐败病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叶鞘腐败病的典型症状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 叶鞘腐败病的致病机制 |
1.2.1 叶鞘腐败病的致病菌及侵染循环 |
1.2.2 叶鞘腐败病病原菌的毒素分泌 |
1.3 常见的防治措施 |
1.3.1 抗性品种的筛选和栽培管理 |
1.3.2 通过养分管理和杀菌剂控制 |
1.4 钾素营养增强植株抵抗生物胁迫 |
1.5 钾素营养的抗病机制 |
1.5.1 钾素营养调节植株形态构建 |
1.5.2 钾素营养调节碳氮代谢以应对病菌侵染 |
1.5.3 钾素营养调节寄主植物与病原菌间的营养竞争 |
1.5.4 钾素营养通过茉莉酸途径影响病菌侵染 |
1.5.5 病原菌侵染对钾离子吸收通道的抑制 |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施钾对鞘腐病发生条件下水稻产量损失及植株碳代谢的影响 |
2.2.2 施钾对鞘腐病发生条件下水稻籽粒库活性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3 施钾对帚枝霉菌侵染后叶鞘内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2.2.4 施钾对染病植株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子分析 |
2.2.5 施钾对帚枝霉菌侵染后叶鞘脂质代谢和脂质稳态的影响 |
2.2.6 施钾对寄主茉莉酸含量的影响及钾素营养介导的寄主光合特性 |
2.3 技术路线 |
3 施钾对叶鞘腐败病发生条件下水稻产量损失及植株碳代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 |
3.2.2 气候特征 |
3.2.3 试验设计和作物管理 |
3.2.4 叶鞘腐败病的自然发生和病害调查 |
3.2.5 取样和测试 |
3.2.6 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叶鞘腐败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3.3.2 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和由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
3.3.3 碳代谢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指数间的关系 |
3.3.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转运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
3.3.5 茎秆ATM_(NSC)与结实率,钾含量和收获指数间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钾素缺乏和鞘腐病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差异 |
3.4.2 施钾通过调节寄主的碳代谢进而缓解鞘腐病感染 |
3.4.3 施钾通过调节碳水化合物分配以降低产量损失 |
3.5 小结 |
4 施钾对鞘腐病发生条件下水稻籽粒库活性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和作物生长环境 |
4.2.2 试验设计和叶鞘腐败病的发生 |
4.2.3 取样和水稻籽粒外观及加工品质的测定 |
4.2.4 籽粒库活性模型 |
4.2.5 籽粒酶活性测定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缺钾和叶鞘腐败病对水稻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3.2 缺钾和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对水稻籽粒库活性的影响 |
4.3.3 籽粒库活性的评估参数与籽粒加工及外观品质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缺钾和鞘腐病侵染对籽粒外观及加工品质的单独和交互影响 |
4.4.2 籽粒库活性与水稻外观及加工品质密切相关 |
4.5 小结 |
5 施钾对帚枝霉菌侵染后叶鞘内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土培试验设计 |
5.2.2 帚枝霉菌的接种 |
5.2.3 内生菌的提取 |
5.2.4 内生菌群落分析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帚枝霉菌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
5.3.2 最适宜的帚枝霉菌接种浓度 |
5.3.3 缺钾和供钾充足的叶鞘在接种后内生菌门水平物种群落差异 |
5.3.4 缺钾和供钾充足的叶鞘在接种后内生菌属水平的物种聚类分析 |
5.3.5 缺钾和供钾充足的叶鞘在接种后的Alpha多样性指数 |
5.4 讨论 |
5.4.1 导致叶鞘腐败病的主要致病菌及其与其他病原菌间的互作 |
5.4.2 缺钾叶鞘在帚枝霉菌侵染后内生菌群落丰度降低幅度更大 |
5.5 小结 |
6 施钾对染病植株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子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点概况(大田试验) |
6.2.2 试验设计 |
6.2.3 叶鞘腐败病的发生 |
6.2.4 盆栽试验的供试土壤和试验设计 |
6.2.5 帚枝霉菌的接种 |
6.2.6 样品采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
6.2.7 显微结构观察 |
6.2.8 RNA的提取,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6.2.9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量和转运率的计算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接种帚枝霉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6.3.2 缺钾和帚枝霉菌侵染对水稻钾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6.3.3 缺钾和帚枝霉菌侵染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 |
6.3.4 帚枝霉菌侵染条件下剑叶和剑叶鞘的微观结构 |
6.3.5 帚枝霉菌侵染对水稻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 SUT)表达、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钾素营养和帚枝霉菌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大小 |
6.4.2 帚枝霉菌侵染条件下限制碳水化合物转运的主要因子分析 |
6.5 小结 |
7 施钾对帚枝霉菌侵染后叶鞘脂质代谢和脂质稳态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7.2.2 试验设计和帚枝霉菌的接种 |
7.2.3 样品采集和代谢组分析 |
7.2.4 转录组分析 |
7.2.5 离子组分析 |
7.2.6 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脂质的提取 |
7.2.7 叶绿素荧光,光合速率和叶绿体超微结构 |
7.2.8 数据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多组学揭示缺钾的叶鞘对帚枝霉菌侵染更敏感 |
7.3.2 缺钾诱导染病叶鞘主要代谢通路的变化 |
7.3.3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侵染诱导了脂质过氧化 |
7.3.4 帚枝霉菌侵染条件下缺钾叶鞘脂质稳态的变化 |
7.3.5 缺钾和侵染改变叶鞘离子组特征并降低剑叶的光合潜力 |
7.4 讨论 |
7.4.1 缺钾通过影响脂质过氧化和改变脂质稳态加剧剑叶鞘腐烂 |
7.4.2 缺钾降低了帚枝霉菌侵染过程中寄主植株系统性响应 |
7.5 小结 |
8 施钾对寄主茉莉酸含量的影响及钾素营养介导的寄主光合特性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水培试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8.2.2 水培试验设计和帚枝霉菌的接种 |
8.2.3 茉莉酸含量和根系离子组的测定 |
8.2.4 土培试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8.2.5 光合参数的测定 |
8.2.6 解剖结构参数的测量 |
8.2.7 叶片脂质组的测定 |
8.2.8 叶片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
8.2.9 统计分析与作图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侵染对水稻不同组织茉莉酸含量及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 |
8.3.2 茉莉酸含量降低后水稻对缺钾胁迫的响应 |
8.3.3 茉莉酸含量降低和缺钾对水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8.3.4 茉莉酸含量降低和缺钾对水稻叶片结构参数的影响 |
8.3.5 茉莉酸含量降低和缺钾对叶片脂质大类和亚类含量的影响 |
8.3.6 脂质含量与电子传递间的关系 |
8.4 讨论 |
8.4.1 帚枝霉菌侵染通过降低茉莉酸水平影响寄主的养分吸收 |
8.4.2 茉莉酸和缺钾通过影响叶片微观结构介导光合作用 |
8.4.3 钾素营养和茉莉酸通过脂质重组介导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 |
8.5 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储量估算及三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土壤养分空间预测研究 |
2.1.1 经典统计学方法 |
2.1.2 地统计学方法 |
2.2 土壤钾素储量估算研究 |
2.2.1 土壤类型法 |
2.2.2 模型法 |
2.2.3 储量估算方法应用 |
2.3 地形三维表达研究 |
2.3.1 三维表达的优势 |
2.3.2 三维表达平台 |
2.3.3 DEM立体晕渲图 |
3 研究内容 |
3.1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预测 |
3.2 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钾素储量估算 |
3.3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三维表达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资料来源与预处理 |
2.1 数字资料 |
2.2 图件资料 |
2.3 文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空间预测方法 |
3.1.1 普通克里格 |
3.1.2 预测精度检验 |
3.2 土壤钾素储量估算方法 |
3.2.1 耕层土壤容重缺失数据获取 |
3.2.2 耕层土壤钾素密度计算 |
3.2.3 耕层土壤钾素储量估算 |
3.3 三维表达 |
4 软件平台 |
第三章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预测 |
1 农田土壤钾素含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分布预测 |
3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3.1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分布状况 |
3.2 不同生态区农田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 不同土壤类型和耕地类型土壤钾素含量差异 |
4.1 各土壤类型的农田土壤钾素含量 |
4.2 不同耕地类型钾素含量 |
5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农田耕层土壤钾素储量估算 |
1 耕层土壤钾素密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耕层土壤钾素密度空间分布预测 |
3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3.1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密度空间分布 |
3.2 各生态区农田土壤钾素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储量状况 |
5 不同土类和耕地类型耕层土壤钾素储量差异 |
5.1 不同土类土壤钾素储量状况 |
5.2 不同耕地类型土壤钾素储量状况 |
6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三维表达 |
1 基于DEM的三维曲面绘制 |
1.1 DEM数据处理 |
1.2 软件平台选择 |
1.3 三维曲面表达参数对比分析 |
1.3.1 Surfer Grid绘图分辨率选择 |
1.3.2 垂直高度比对3D Surface绘制效果的影响 |
1.3.3 光照对3D Surface绘制效果的影响 |
2 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的三维表达效果 |
3 全省农田土壤钾素含量和储量三维分布特征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武功山地草甸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草地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2 武功山退化草甸的研究进展 |
1.2.3 根系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2.4 微根管的安装 |
2.3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根系垂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1 根系特征参数垂直分布特征 |
3.1.1 根系生物量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3.1.2 根长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3.1.3 根表面积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3.2 土壤深度对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
3.3 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
3.4 根系特征参数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 |
3.5 讨论 |
3.5.1 土壤深度对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
3.5.2 土壤深度对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3.5.3 根系特征参数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群落类型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及与有机碳的关系 |
4.1 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 |
4.2 根系生物量碳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4.3 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4.4 根系与土壤有机碳相关关系 |
4.5 讨论 |
4.5.1 群落类型差异对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
4.5.2 群落类型差异对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 |
4.5.3 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海拔根系分布格局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
5.1 不同海拔根系指标时间动态变化 |
5.2 不同海拔下根系特征参数径级分布特征 |
5.3 温度湿度因子对根系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海拔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5.4.2 海拔对根系径级分布的影响 |
5.4.3 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草甸植被根系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退化草甸根系分布格局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6.1 根系特征参数在生长季的时间动态 |
6.2 退化草甸根系分布特征 |
6.3 草甸退化根土比变化特征 |
6.4 土壤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根系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草甸退化对根系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
6.5.2 土壤因子对草甸植被根系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施肥对根系与土壤养分互作关系的影响 |
7.1 施肥后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 |
7.1.1 施氮后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2 施磷后土壤磷素的变化特征 |
7.1.3 施钾后土壤钾素的变化特征 |
7.2 施肥后根系特征参数变化特征 |
7.2.1 施氮后根系特征参数变化特征 |
7.2.2 施磷后根系生长特征 |
7.2.3 施钾后植被根系生长特征及根系可溶性糖变化特征 |
7.3 施肥后根系养分吸收变化特征 |
7.3.1 施氮后根系氮素吸收的变化特征 |
7.3.2 施磷后根系磷素吸收特征 |
7.3.3 施钾后植被钾素吸收的变化特征 |
7.4 施肥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
7.4.1 施氮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
7.4.2 根系生长与磷素吸收的相关关系 |
7.4.3 施钾后植被钾素吸收的变化特征 |
7.5 讨论 |
7.5.1 施肥对根特征的影响 |
7.5.2 施肥对退化草甸植被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钾肥资源与土壤钾素研究现状 |
2.1.1 钾肥资源现状 |
2.1.2 土壤钾素形态与平衡 |
2.2 烟草钾素营养功能 |
2.2.1 植物钾素生理功能 |
2.2.2 钾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
2.3 烟草钾素营养代谢规律 |
2.3.1 钾的吸收与积累规律 |
2.3.2 钾的分配规律 |
2.3.3 转录组学水平钾的代谢机理 |
2.4 烟草富钾营养特性 |
2.4.1 烟草钾积累基因型差异 |
2.4.2 烟草富钾的生理生化特性 |
2.4.3 烟草富钾的根系形态特征 |
2.4.4 烟草富钾的根际特性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
3.1.2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
3.1.3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特征研究 |
3.1.4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
3.1.5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3.1.6 烤烟钾积累规律的转录组分析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小区试验 |
1.1.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2.1 小区试验 |
1.2.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
1.3.1 小区试验 |
1.3.2 大田示范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叶含钾量的动态变化 |
2.2 烟叶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
2.2.1 烟叶钾积累总量 |
2.2.2 不同烤烟品种各叶位烟叶钾积累量 |
2.3 烟叶钾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 品种间烟叶钾含量差异 |
2.5 品种间烟叶钾积累量的差异 |
2.6 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含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烟叶含钾量动态变化 |
3.2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钾积累规律 |
4 小结 |
第三章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变化特征 |
2.1.1 烤烟材料间含钾量差异 |
2.1.2 不同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统计分布特征 |
2.2 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 |
2.3 不同基因型烤烟间烟叶含钾量差异 |
2.4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含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烟叶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 |
3.2 环境因素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土壤根际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钾形态的影响 |
2.1.1 速效钾 |
2.1.2 缓效钾 |
2.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2.1 脲酶(URE) |
2.2.2 过氧化氢酶(CAT) |
2.2.3 蔗糖酶(INV) |
2.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pH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施钾处理与土壤钾形态的关系 |
3.2 土壤钾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3.3 土壤钾形态与pH的关系 |
4 小结 |
第五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生物量与钾含量 |
2.1.1 生物量 |
2.1.2 钾含量 |
2.2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 |
2.2.1 根系吸收面积 |
2.2.2 根系形态特征 |
2.3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性 |
2.3.1 根系活力 |
2.3.2 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
2.3.3 根系H~+分泌能力 |
3 讨论 |
3.1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特征 |
3.2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征 |
4 小结 |
第六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物量 |
2.2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钾含量 |
2.3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素含量 |
2.4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 |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2.4.2 硝酸还原酶(NR) |
2.4.3 蔗糖酶(INV) |
3 讨论 |
3.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生长与钾含量的影响 |
3.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色含量的影响 |
3.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七章 烤烟钾积累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RNA提取与文库构建 |
1.6 测序 |
1.7 数据处理 |
1.7.1 表型数据处理 |
1.7.2 转录组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烤烟叶片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测序与序列组装分析 |
2.2.1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RNA提取与纯度检测 |
2.2.2 测序与序列组装 |
2.2.3 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分析 |
2.3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统计分析 |
2.3.1 基因表达结果统计 |
2.3.2 样品间重复效果分析 |
2.4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4.1 相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差异分析 |
2.4.2 不同钾积累阶段性的差异分析 |
2.5 不同阶段烤烟钾积累过程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 讨论 |
3.1 烟草转录组测序及应用 |
3.2 不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式 |
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情况 |
(7)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 |
1.1.2 我国玉米的生产情况 |
1.1.3 吉林省玉米的生产情况 |
1.1.4 我国钾肥资源现状 |
1.1.5 合理施肥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施钾对高产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施钾对土壤的影响 |
1.2.3 施用钾肥对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特色与创新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点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肥料 |
2.1.4 供试土壤 |
2.2 试验方法 |
2.2.1 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肥吸收积累特性的试验计划 |
2.2.2 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的试验计划 |
2.3 取样方法与时期 |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5 相关参数计算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3.1.1 施钾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2 钾肥施用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3 钾肥施用方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2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根上部分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2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叶片部分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3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茎秆部分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4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穗部营养体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5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籽粒部分钾素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
3.4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3.4.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3.4.2 钾肥施用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3.4.3 钾肥施用方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3.4.4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不同器官钾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钾肥施用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2 钾肥施用方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根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3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1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根上部分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4.3.2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4.3.3 钾肥施用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4 钾肥施用方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5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不同器官钾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
4.4 钾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1 钾肥施用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2 钾肥施用方式对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高产夏玉米施钾抗倒增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钾与夏玉米抗倒性 |
1.1.1 夏玉米倒伏类型及影响因素 |
1.1.3 施钾对夏玉米倒伏的影响 |
1.2 钾与夏玉米生长 |
1.2.0 玉米茎秆与倒伏的关系 |
1.2.1 施钾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1.2.2 夏玉米对钾的吸收分配 |
1.2.3 施钾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4 施钾对夏玉米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1.2.5 施钾对夏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6 施钾对夏玉米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1.2.7 施钾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2.8 施钾对土壤速效钾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技术路线 |
3.4 供试品种及田间管理 |
3.5 供试肥料 |
3.6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6.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3.6.2 茎秆形态的测定 |
3.6.3 田间抗拉弯强度的测定 |
3.6.4 茎秆化学物质含量的测定 |
3.6.5 田间倒伏率调查 |
3.6.6 玉米叶片光合荧光参数测定 |
3.6.7 SPAD值测定 |
3.6.8 主要酶活性测定 |
3.6.9 成熟期植株样品处理与分析 |
3.7 相关指标计算 |
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夏玉米施钾抗倒伏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
4.1.1 施钾对夏玉米倒伏率的影响 |
4.1.2 施钾对夏玉米株高及穗位高的影响 |
4.1.3 施钾对夏玉米抗倒伏形态特征的影响 |
4.1.4 施钾对夏玉米田间抗拉弯强度的影响 |
4.1.5 施钾对夏玉米茎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4.1.6 施钾对夏玉米茎秆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4.1.7 施钾对夏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4.1.8 施钾对夏玉米茎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1.9 施钾对夏玉米茎秆钾含量的影响 |
4.2 施钾对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1 施钾对夏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钾对夏玉米功能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3 施钾对夏玉米功能叶片SPAD的影响 |
4.2.4 施钾对夏玉米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4.2.5 施钾对夏玉米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4.2.6 施钾对夏玉米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
4.3 施钾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1 施钾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2 施钾对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4.3.3 施钾对夏玉米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4.3.4 夏玉米钾肥利用效率 |
4.3.5 施钾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4 夏玉米抗倒性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1 倒伏率与茎秆形态相关性 |
4.4.2 倒伏率与茎秆化学物质含量相关性 |
4.4.3 夏玉米产量与功能叶片光合参数相关性 |
4.4.4 夏玉米产量与功能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性 |
5 讨论 |
5.1 合理施钾提高夏玉米抗倒性 |
5.2 科学施钾实现夏玉米进一步增产 |
5.3 科学施钾提高夏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
5.4 因品种科学和密度科学施钾值得进一步研究 |
6 结论 |
6.1 夏玉米施钾抗倒伏效应及其机理 |
6.2 施钾提高了夏玉米生理特性 |
6.3 夏玉米施钾增产效应及钾肥利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工作及成绩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
1.2.2 肥效反应 |
1.2.3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 |
2.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玉米施磷效应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 |
3.3.2 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效应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 |
4.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水稻施磷效应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钾肥施用现状调查 |
5.2.2 田间肥效试验 |
5.2.3 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当前农民施钾现状 |
5.3.2 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 |
5.3.3 玉米施钾增产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 |
6.3.2 土壤有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效应的影响 |
6.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施钾效应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 |
7.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钾含量对水稻施钾效应的影响 |
7.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水稻施钾效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磷素需求规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数据库来源 |
8.2.2 植株分析 |
8.3.3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磷浓度和磷吸收 |
8.3.2 不同磷管理策略下的磷需求 |
8.3.3 优化施磷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磷需求 |
8.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磷累积动态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钾素需求规律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数据库来源 |
9.2.2 植株分析 |
9.3.3 数据分析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产量、钾浓度和钾吸收 |
9.3.2 不同钾管理策略下的钾需求 |
9.3.3 优化施钾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钾需求 |
9.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钾累积动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十章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0.1 前言 |
10.2 材料方法 |
10.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10.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0.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0.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0.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0.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0.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0.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0.4 讨论 |
10.4.1 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
10.4.2 玉米配方设计中氮肥基追分配的问题 |
10.4.3 大配方与小调整的关系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1.1 前言 |
11.2 材料方法 |
11.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11.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1.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1.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1.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1.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1.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1.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1.4 讨论 |
11.4.1 我国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
11.4.2 我国小麦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 |
11.4.3 我国小麦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 |
11.5 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2.1 前言 |
12.2 材料方法 |
12.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12.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2.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2.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2.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2.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2.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2.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2.4 讨论 |
12.4.1 我国水稻氮磷肥的合理施用 |
12.4.2 中低浓度水稻配方肥的设计与高产条件下钾肥用量的调整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试验验证 |
13.1 前言 |
13.2 材料与方法 |
13.2.1 数据来源 |
13.2.2 试验设计 |
1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3 结果与分析 |
13.3.1 “大配方、小调整”与农民习惯在肥料用量上的差异 |
13.3.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3.3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收效果 |
13.3.4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3.4 讨论 |
13.4.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
13.4.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应用前景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14.1 综合讨论 |
14.2 主要结论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长期施钾对草甸土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D]. 郭志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钾素营养增强水稻抵抗叶鞘腐败病的生理机制[D]. 张江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四川省农田土壤钾素储量估算及三维表达[D]. 李书钰.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武功山地草甸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侯晓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5]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D]. 王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6]川中丘陵春玉米适宜钾肥用量研究[J]. 谭杰,孔凡磊,曾晖,袁继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3)
- [7]吉林省不同土壤高产玉米钾素特性研究[D]. 车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8]高产夏玉米施钾抗倒增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 刘举.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7)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吴良泉.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