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扎实建设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扎实建设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

一、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全国无公害茶示范基地县(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瑶[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确定为国家战略,提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更加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农业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现代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为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乡村旅游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机遇。与外国相比,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乡村旅游是提升农业、富裕农民、发展农村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研究了乡村旅游治理的相关理论,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石河镇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发展状况,并找出石河镇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缺乏科学有效规划、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宣传方法有待改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运用横向比较法,结合国内外先进治理经验,探讨了石河镇乡村旅游治理的相关对策:明确发展定位、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宣传效果、引进人才技术、创新发展思路,以此促进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笪玲[2](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李娟[3](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研究说明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张传喜[4](2018)在《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邳州作为我国大蒜主产地之一,是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和最大的优质白蒜产区,是全国主要大蒜出口基地和全国标准化优质白蒜生产示范县(市),“邳州大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现场评审,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大蒜产业已经成为邳州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邳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论文以邳州大蒜产业为例,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描述邳州大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的对策。邳州大蒜以其面积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优享誉国内外市场,其产业化体系日趋完整,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突出,形成集种植、冷储、初深加工、物流、贸易、检测研发、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自2006年起,成功跻身于中国大蒜主产区之一。目前,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地大、品质优,市场行情好;二是产销业规模经营,加工业方兴未艾;三是品牌意识强、知名度高,竞争力显着提升;四是研发深度广、科技含量高,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建立;五是产业外向度高、集聚力强,出口总量全省领先。研究发现,邳州大蒜产业由于受国际市场和大蒜种植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种退化严重,良种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大蒜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波动较大;国内市场竞争强、公共信息缺失,阴影效应逐步显现等。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一是企业管理创新不足,始终沿用传统的分散管理体制;二是综合加工相对滞后,深加工企业偏少,档次偏低;三是良繁体系不够健全,很难满足邳州白蒜的发展需求;四是科研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资源瓶颈突出;五是品牌培育意识不强,难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六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蒜的质量。为了推进邳州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制定大蒜产业整体规划思路,制定出台清晰的大蒜产业政策,完善大蒜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大蒜产业提档升级。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拿出具体对策:一是突出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突出规划布局,建设大蒜产业带;三是突出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四是突出市场建设,拓展销售空间;五是突出环境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六是突出政府引导,夯实发展基础;七世突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形象;八世突出政策扶持,保障健康发展。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5](2018)在《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篇章: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三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的方略规程;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五是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七是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王美英[6](2015)在《攀西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发展经验研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着特色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该地区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气候条件,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战略,积极走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早、稀、特、优等现代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当地群众脱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攀西地区米易县为研究案例,积极探索该区域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经验,对类似气候条件下特色产业扶贫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个案,以便能充分地开发利用特殊气候下的自然资源,实现长效扶贫,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创造条件。

童燕军[7](2012)在《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农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它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变动,农业产业结构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人们不能违背客观条件主观的安排产业结构,只能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各部分的协调,发挥整体效应。本文认为,内江市农业结构调整己取得显着成效,但由于工业化初期特征依旧明显、城市要素集聚能力较弱、发展差距有所扩大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内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所在。因此必须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做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的工作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共5章。第一部分:前言(第1章),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2章)主要包括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分析、内江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分析、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第三部分: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结构比较分析(第3章),主要包括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分析、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第四部分: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第4章),主要分析美国、荷兰及国内有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经验,并得出对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启示;第五部分: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第5章),从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靳拥军[8](2011)在《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战略举措,是我国政府开发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随着近年来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性质的变化,重庆市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重庆市石柱土家自治县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县。自2003年以来,石柱与西南大学共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实施国家“两规划一纲要”和《重庆市三峡库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绿色生态经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引进业主,培养能人,发展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利用石柱县生态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在产学研对接、产业规划与项目策划、农业重点产业的培育与产品开发、争资立项与业主引进以及帮困助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那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对重庆农村减贫起到的作用?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自身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原因解剖。目前,虽然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科技扶贫成效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价,但对于科技扶贫的机理及其运行条件、路径等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石柱县为例,分析重庆农村科技扶贫取得成果及其原因,并对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目标模式、模式的创新路径等进行分析,最后得新时期重庆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贫困的性质、成因及其表现等基础上,以重庆市石柱县科技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对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分析科技扶贫的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在其运行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最终达到从理论上结构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系统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新时期重庆乃至我国农村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探索长效的反贫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理论上分析科技扶贫模式及其运作机理。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科学技术缺乏、生产技术落后和科学应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其一,科技扶贫模式强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指导贫困地区合理开发自身资源,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通过培养和指导,提高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能力,达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科技扶贫模式重视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的引进。贫困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政府在考虑向贫困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时,必须注重与贫困地区客观条件相适应,并且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技术。其三,科技扶贫模式重视脱贫与扫盲相结合。通过农业、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向贫困地区输送科学技术和人才,建立合理的科学技术示范点,开展针对贫困农民的各式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农村网络教育,贫困农民通过上网了解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素质。第二,通过对比重庆市不同阶段的扶贫开发模式得出科技扶贫模式的优势。近几年,重庆市的科技扶贫计划越来注重数量和质量,活动开展也出现多样化。科技扶贫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庆市科技扶贫的开展,有效的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技术指导,使得重庆市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三,通过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石柱县农村科技扶贫效果及其社会公众评价。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带来,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有一门经验技术强硬的手艺已经成为现今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必然手段。本文通过运用CD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对石柱县农业的贡献作用,得出结果石柱县自2000年以来,综合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且已经超越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贡献率。说明科技注入石柱农业以后,确实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石柱县农村居民对科技扶贫模式成果较为满意。不管是从个体农户还是企业来说,石柱县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第四,通过解剖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分析得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以及重庆农村科技扶贫的具体路径选择。根据重庆市的自然资源和各方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未来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农户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有效衔接。该路径的特点在于由政府强制,自上而下推动,便于制订高水平的计划,且借助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可以提高整个扶贫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应注重由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将科技、人才、资金与国家扶贫开发任务和各地区扶贫开发重点有机结合,为科技有效长入贫困地区经济创造条件。第五,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总结“石柱模式”、推广科技扶贫、扩大扶贫开发效果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3、充分调动乡土资源,提高科技扶贫效率。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控制科技扶贫的风险。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放回报机制。5、积极组建农业技术协会,加强县校企联合。必须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促进产业发展,立足各个地区有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品,进一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苏彩和[9](2011)在《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深化广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广西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针对广西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重点研究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推广模式、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广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论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概况,对比我国农业标准化“起步-停滞-复苏-发展-高速发展”历程和发展农业标准化做法,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方面值得借鉴的五条国际经验。第二,从广西区位、土地、气候等方面论述广西农业发展概况,分析广西农业呈现的特征;总结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做法,并采用指标体系法分析宾阳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和田阳香米标准化示范区成效,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增长速度方程分析钦州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成效。第三,对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和市场拉动引导模式等五种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容县沙田柚标准化的实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瘦肉型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和凌云白毫茶标准化的实施等进行模式系统分析,得出“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的最佳模式。第四,通过对广西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示范区技术人员、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负责人、农户等访谈,确定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因素、监管因素、标准因素、贸易因素、文化素质因素、市场机制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因素等7类。结合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经验,同时根据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障碍因素,提出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十八条对策。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对广西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评价对比。系统研究了质量监督部门、农业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行政手段构造和监管模式及其对农业示范区建立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中外标准化实施的状况进行了的比对;对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企业的优劣、特点和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比;2、研究了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措施。综合分析了农业、质监、畜牧、林业、工商、财政等管理部门和农业示范区企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必须紧紧依靠具体实施部门的努力,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取得相关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帮助;3、提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通过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对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深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企业和市场开展调研,征求并吸收了政管理部门和示范区企业的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标准化对策;4、建立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合实施农业标准化企业的行业管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

余达锦[10](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全国无公害茶示范基地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全国无公害茶示范基地县(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乡村旅游
        2.1.3 乡村旅游治理
    2.2 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意义
        2.2.1 乡村旅游的特点
        2.2.2 乡村旅游的意义
    2.3 相关理论依据
        2.3.1 乡村治理理论
        2.3.2 产业融合理论
        2.3.3 社区参与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现状
    3.1 石河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3.1.1 旅游优势
        3.1.2 大樱桃产业优势
    3.2 石河镇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3.2.1 整体情况
        3.2.2 相关做法
    3.3 石河镇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3.3.1 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落后
        3.3.2 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较低
        3.3.3 环境卫生治理效果不明显
        3.3.4 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缺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缺乏科学有效规划
    4.2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4.3 宣传方法有待改进
        4.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4.3.2 对乡土文化挖掘有限
    4.4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4.4.1 人才引进难
        4.4.2 经营管理能力弱
    4.5 思想观念保守落后
        4.5.1 经营特色不明显
        4.5.2 旅游产品不新颖
        4.5.3 互联网销售模式滞后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治理经验借鉴
    5.1 国外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经验
        5.1.1 美国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1.2 日本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1.3 法国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2 国内城市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经验
        5.2.1 北京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2.2 天津蓟县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2.3 四川都江堰乡村旅游治理经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治理对策
    6.1 明确发展定位
        6.1.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6.1.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1.3 积极鼓励村民参与
    6.2 加大扶持力度
        6.2.1 大力开辟融资渠道
        6.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6.3 扩大宣传范围
        6.3.1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
        6.3.2 加强网路营销渠道建设
        6.3.3 增强大樱桃节的影响力
    6.4 引进人才技术
        6.4.1 引入培育新品种
        6.4.2 引进先进人才
        6.4.3 对经营者进行培训
    6.5 创新发展思路
        6.5.1 延伸大樱桃旅游产业链
        6.5.2 形成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6.6 建设樱桃小镇
        6.6.1 总体思路
        6.6.2 建设目标
        6.6.3 规划选址
        6.6.4 建设内容
        6.6.5 功能定位
        6.6.6 积极作用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第一章开局之年
    1.身未动,心已远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心语声声诵援疆
第二章福地之约
    4.比较优势
    5.思路决定出路
    6.福地之约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7.要致富先修路
    8.坐拥馕坑唱馕歌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12.碧玉之都
    13.破壁突围
    14.葡酒之乡
    15.初心如磐
第五章““奇台礼物”
    16.奇台面粉
    17.电商梦
    18.奇台礼物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19.谋定而后动
    20.致富梦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23.情暖木垒河
    24.“木垒联盟”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25.诗和远方
    26.师者为师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27.组团而战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31.““圆梦行动”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34.责任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4)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技术路线图
    六.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七.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蒜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一. 农业产业化理论
    二.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
    三. 农业产业带理论
第二章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现状
    一. 中国大蒜产业基本概况
    二. 邳州大蒜产业基本状况
    三.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特点
第三章 邳州大蒜产业化发展状况
    一. 邳州大蒜产业化发展优势
    二. 邳州大蒜产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 邳州大蒜产业化的成效
第四章 邳州大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邳州大蒜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邳州大蒜产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
    一. 强化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
    二. 做好规划布局,建设大蒜产业带
    三. 走精深加工之路,延长产业链条
    四. 突出市场建设,拓展销售空间
    五. 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完善监管制度
    六.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七. 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树立品牌,提升形象
    八.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大蒜产业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奠定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态环境
    (三)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创造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条件
    (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服务体系
    (五)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调整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品结构
    (六)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起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一)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宗旨
        1. 旱涝保收。
        2. 高产稳产。
        3. 高质高效。
        4. 增收致富。
        5. 有效供给。
        6. 富民强国。
        7. 持续发展。
    (二)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标准
        1. 农田标准化的标准。
        2. 作业机械化的标准。
        3. 技术规范化的标准。
        4. 经营集约化的标准。
        5. 服务社会化的标准。
    (三)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1. 要直接组织领导。
        2. 要加强队伍建设。
        3. 要密切配合协作。
        4. 要坚持项目管理。
        5. 要广开资金渠道。
        6. 要科学规划设计。
        7. 要搞好合理布局。
        8. 要健全服务组织。
        9. 要提高农民素质。
        1 0. 要开展宣传教育。
    (四)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措施
        1. 水利化措施。
        2. 机械化措施。
        3. 科学化措施。
        4. 生态化措施。
        5. 产业化措施。
        6. 机制化措施。
        7. 规模化措施。
        8. 高效化措施。
三、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方略规程
    (一) 更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观念
        1.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形势。
        2.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任务。
        3.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使命。
        4.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发展。
    (二) 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体制改革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
        3.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重点。
        4.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整合。
        5. 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
        6. 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民组织。
        7.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
    (三)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管理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科学化。这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作风等方面管理科学化。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科学化。
        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科学化。
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
    (一)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必要性
        1. 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2. 各级政府职责的需要。
        3. 综合开发宗旨的需要。
    (二)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目标
        1. 经济效益的目标。
        2. 社会效益的目标。
        3. 生态效益的目标。
    (三)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策略
        1. 坚持经济效益的策略。要使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2. 坚持社会效益的策略。
五、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成效
        1. 全国扩展了开发区域, 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
        2. 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增加了耕地面积。
        3.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4. 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5. 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 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
        6.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7. 扩大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8. 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健全了社会化服务组织。
        9.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1 0. 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1 1. 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 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二)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验
        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宗旨, 突出重点, 提高效益。
        2.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手段, 择优立项, 连片开发。
        3.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机制, 多方筹集, 集中使用。
        4. 坚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协作体系, 同心同德, 形成合力。
        5. 坚持发挥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6. 坚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科学布局。
        7.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健全机制, 开拓经营。
        8.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形成网络, 提高含量。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一)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
        1. 全国人口逐年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2.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3. 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4. 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 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不前。
    (二) 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
        1. 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2. 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路程
    (四)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五) 农业综合开发的显着成效
        1.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3.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5.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6.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七、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责任。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范围。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内容。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目的。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意义。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作用。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任务。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要求。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原则。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凭据。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层次。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程序。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方法。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确立的指导思想。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的综合治理任务。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投资规模。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通力合作。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项目管理。
    (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批准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程序。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内容。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批界限。
    (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
        1. 综合治理工程标准。
        2. 灌溉工程标准。
        3. 排涝工程标准。
        4. 土壤改良标准。
        5. 渍害田、盐碱地、瘠薄地改良标准。
        6. 田间工程标准。
        7.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8. 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
        9. 农业综合开发成片造林工程建设标准。
        1 0. 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工程建设标准。
        1 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内容。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标准。
        3.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权限。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条件。
        6.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资料。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层次。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程序。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报告。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问题。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评比。
    (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维护管理
        1. 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2. 要依法保护开发治理项目。
        3. 要创造以工程养工程的条件。

(6)攀西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发展经验研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米易县情
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三、米易特色产业扶贫经验
    (一)创新体制,加强领导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推进产权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四)制定落实惠农政策,强化支持力度
    (五)挖掘特色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1. 发展特色蔬菜,促农增收
        2. 抓特色林果,助推经济发展
        3. 着力发展烤烟生产,拓宽增收渠道
        4. 开展标准化养殖,助农增收
四、建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五、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引领农村提质增效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发展效益
七、畅通销售渠道,稳定农民增收
八、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措施
    1、存在的困难
    2、解决措施
九、结语

(7)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1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分析
    2.2 内江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分析
    2.3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2.3.1 农业总产值结构
        2.3.2 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
        2.3.3 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
        2.3.4 林业内部生产结构
        2.3.5 渔业内部生产结构
        2.3.6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3. 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结构比较分析
    3.1 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分析
    3.2 内江市与相邻市的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3.3 各比较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分析
    3.4 小结
4. 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4.1.1 加强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4.1.2 重视推行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3 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农科教三结合体
    4.2 荷兰农业结构经验借鉴
        4.2.1 巧夺出口“世界金牌”
        4.2.2 农场的专业化
        4.2.3 比较优势与产业集群
    4.3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4.3.1 科学配置资源,培育主导产业
        4.3.2 扶持龙头企业,强壮龙型经济
        4.3.3 单体成规模,整体成基地
        4.3.4 多业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4.4 沿海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践
        4.4.1 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
        4.4.2 遵循合理利用、开发资源的原则
        4.4.3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
        4.4.4 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4.5 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启示
    4.6 小结
5.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
    5.1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5.2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5.2.1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成渝绿色食品基地
        5.2.2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龙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5.2.3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5.2.4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5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5.2.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可持续协调发展
        5.2.7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5.3 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
    5.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数据收集和处理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贫困的界定与原因
        2.1.1 贫困的基本界定和定义理论
        2.1.2 贫困的原因
        2.1.3 简要论述
    2.2 反贫困的原理与模式
        2.2.1 反贫困的原理
        2.2.2 反贫困的模式
        2.2.3 简要评述
    2.3 制度演变与制度创新
        2.3.1 制度演变的机理
        2.3.2 制度创新的条件
        2.3.3 制度创新的路径
第3章 科技扶贫模式运行机理与特殊地位
    3.1 扶贫模式类型与科技扶贫模式的界定
        3.1.1 扶贫模式及其基本类型
        3.1.2 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与界定
    3.2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与运行机理
        3.2.1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
        3.2.2 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3.3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特殊地位
        3.3.1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
        3.3.2 科技扶贫模式的特殊地位
第4章 重庆市农村扶贫绩效与科技扶贫模式实践
    4.1 重庆市农村贫困状况与发生机理
        4.1.1 重庆市农村贫困历史变迁
        4.1.2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现状
        4.1.3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发生机理
    4.2 重庆市农村扶贫主要模式及其绩效
        4.2.1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主要模式
        4.2.2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整体绩效
        4.2.3 重庆市农村扶贫模式的主要问题
    4.3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践
        4.3.1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4.3.2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现状
        4.3.3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5章 石柱县农村贫困与反贫困概况
    5.1 石柱县农村贫困状况动态分析
        5.1.1 石柱县农村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5.1.2 石柱县贫困特征的改变
    5.2 石柱县扶贫模式演变的过程分析
        5.2.1 扶贫任务和扶贫要求的改变
        5.2.2 扶贫条件和扶贫能力的改变
        5.2.3 石柱县农村扶贫模式及其演变
    5.3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与过程
        5.3.1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
        5.3.2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过程
第6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评价
    6.1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分析
        6.1.1 产业布局基本情况
        6.1.2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6.1.3 科技扶贫基本情况
    6.2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变动分析
        6.2.1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设定
        6.2.2 技术进步估计数据预处理
        6.2.3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求解过程
        6.2.4 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分析
    6.3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评价
        6.3.1 农民满意度分析
        6.3.2 科技使用的影响分析
第7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7.1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及框架
        7.1.1 石柱模式的基本内涵
        7.1.2 "石柱模式"的基本构架
        7.1.3 "石柱模式"的运行机制
    7.2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内容特征
        7.2.1 科技扶贫战略思路转变
        7.2.2 科技扶贫组织化程度提升
        7.2.3 科技扶贫利益机制重构
    7.3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7.3.1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启动特征
        7.3.2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推动特征
        7.3.3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完善特征
    7.4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成因分析
        7.4.1 创新扶贫开发思路
        7.4.2 建立健全合理机制
        7.4.3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7.4.4 注重可持续发展
第8章 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与推广
    8.1 新时期农村科技扶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8.1.1 新时期重庆农村贫困变化新趋势
        8.1.2 科技扶贫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8.2 创新农村科技扶贫的主要思路
    8.3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及选择
        8.3.1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
        8.3.2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主要障碍和突破口
        8.3.3 重庆市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8.4 关于科技扶贫模式推广的思考
        8.4.1 科技扶贫推广的保障条件
        8.4.2 科技扶贫推广的主要措施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十二五"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新任务
        9.2.1 当前扶贫面临主要问题
        9.2.2 提出新任务的依据
        9.2.3 扶贫开发的新任务
    9.3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3.1 政策建议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中国三农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1.2 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标准化
        1.1.3 广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性
    1.2 论文内容和创新点
        1.2.1 论文内容
        1.2.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农业标准化定义
        2.1.1 标准
        2.1.2 标准化
        2.1.3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
    2.2 农业标准化特点
        2.2.1 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
        2.2.2 地区性
        2.2.3 复杂性
        2.2.4 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在
    2.3 国外农业标准化研究
        2.3.1 有机农业领域的研究
        2.3.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研究
    2.4 国内农业标准化研究
        2.4.1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研究
        2.4.2 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措施研究
        2.4.3 农业标准化成效研究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3.1 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介绍
        3.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3.1.3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3.1.4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3.2 欧、美、日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3.2.1 欧盟
        3.2.2 美国
        3.2.3 日本
    3.3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及做法
        3.3.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
        3.3.2 我国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做法
    3.4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4.1 政府法规力推农产品标准执行
        3.4.2 政府加大农业标准化投入
        3.4.3 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
        3.4.4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
        3.4.5 涉农部门通力合作
第四章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4.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4.1.1 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林、牧、渔业共同发展
        4.1.2 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4.1.3 实施农业产业化
        4.1.4 推进农业对外开放
    4.2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4.2.1 广西农业标准化取得成效
        4.2.2 广西农业标准化主要做法
    4.3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成效分析
        4.3.1 宾阳县糖料甘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4.3.2 钦州火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4.3.3 田阳香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第五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选择
    5.1 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5.1.3 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模式
        5.1.4 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
        5.1.5 市场拉动引导模式
    5.2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案例分析
        5.2.1 政府主导型
        5.2.2 龙头企业带动型
        5.2.3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标准化
    5.3 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模式的选择
第六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6.1 政府因素
        6.1.1 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影响
        6.1.2 农业标准化经费的影响
    6.2 监管因素
        6.2.1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认证机制的影响
        6.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管理的影响
    6.3 标准因素
        6.3.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6.3.2 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欠缺的影响
    6.4 贸易因素
        6.4.1 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的影响
        6.4.2 农产品绿色物流落后的影响
    6.5 文化素质因素
        6.5.1 农民文化素质的影响
        6.5.2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的影响
    6.6 市场机制因素
        6.6.1 农产品配套流通渠道缺乏的影响
        6.6.2 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效益不高的影响
    6.7 农村家庭承包制度因素
        6.7.1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6.7.2 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不稳定的影响
第七章 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7.1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7.1.1 提高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
        7.1.2 制定好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7.1.3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7.2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
        7.2.1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7.2.2 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7.2.3 健全五项监管制度
    7.3 培育品牌农产品
        7.3.1 创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7.3.2 抓农业龙头企业
        7.3.3 培育广西农产品品牌
    7.4 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产品渠道
        7.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宣贯
        7.4.2 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
        7.4.3 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与市场对接
    7.5 实施土地流转的信贷优惠政策和建立风险基金
        7.5.1 使有限的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
        7.5.2 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金融优惠政策
        7.5.3 以风险基金保护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利益
    7.6 扩大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
        7.6.1 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7.6.2 在东盟国家推广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7.6.3 建立健全广西农产品输出的绿色物流体系
第八章 结论和不足
    8.1 结论
    8.2 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2 相关基本概念
        1.2.1 生态文明
        1.2.2 城镇化
        1.2.3 生态城镇体系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总体框架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文明理论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3.3.1 生态意识文明
        3.3.2 生态行为文明
        3.3.3 生态制度文明
        3.3.4 生态产业文明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生态城镇体系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7.5.1 生态产业融合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9.2.1 政府行为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0.1 总结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四、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全国无公害茶示范基地县(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秦皇岛市石河镇乡村旅游治理研究[D]. 刘欣瑶. 燕山大学, 2020(01)
  • [2]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3]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4]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张传喜.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5]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J].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0)
  • [6]攀西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发展经验研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例[J]. 王美英. 民族学刊, 2015(03)
  • [7]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童燕军.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1)
  • [8]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靳拥军. 西南大学, 2011(07)
  •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苏彩和. 天津大学, 2011(06)
  • [10]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扎实建设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