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彩侠[1](2021)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新常态”时期,制造业人口红利丧失,且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及中低端制造分流的双重夹击,“中国制造”持续疲软。为此,李克强总理指出,新时代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培育增长新动能的关键在于提升制造业TFP。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重要中间投入品,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全球浪潮中,两业的协同集聚特征日益明显,也已成为优化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发展模式,在经济提档升级的重要关口,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促进集聚外部经济效应的发挥是中国制造业TFP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本文在梳理既有文献及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机理。实证方面,借助中国2009-2018年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港澳台地区)的行业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相对差异指数及DEA-Malmquist方法分别测算了两业协同集聚水平及TFP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经典计量模型,采用全面FGLS回归从全样本及分样本视角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整体较高,且地区及行业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两业协同集聚水平显着高于全国均值,且约为中西部地区的两倍。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相对较高,而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优势则尚不明显。(2)制造业TFP指数除2009-2010年外,其余年份皆大于1,总体呈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制造业TFP水平较为接近且略高于东部地区。(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可显着促进制造业TFP提升,且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均为TFP提升的驱动因素,但相比之下,技术效率其起主要贡献作用。分地区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TFP的拉动作用略大于东部地区,分行业来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强,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次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最小。鉴于此,本文为促进制造业TFP提升,经济高质量增长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坚持协同集聚发展理念,提升协同集聚质量;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石分[2](2020)在《环境污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还能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增长。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低能耗以及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又进一步肯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也依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乏力,高新技术产业FDI增速起伏不定,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势必会对高新技术产业FDI的投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探究环境污染对高新技术产业FDI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找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FDI的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本文对我国环境污染和高新技术产业FDI的现状进行一般性的统计分析,并在D-S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框架下引入环境质量变量,构建了一个利润最大化高新技术外资企业投资选择模型,定性分析出环境质量的下降将会抑制高新技术产业FDI的增加。通过分析自然环境质量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影响,将环境质量因素引入成本函数中,从成本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选择与环境质量之间进行机制分析。基于对理论模型各种影响要素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2个假说:1.环境质量越好(即环境污染越少),就会吸引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FDI流入,反之则会使FDI越少;2.环境规制通过影响环境污染和高新技术产业FDI,从而对环境污染与高新技术产业FDI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然后,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重点城市与企业混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污染与高新技术产业FDI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高新技术产业FDI之间确实存在负向关系,即环境恶化会使高新技术产业FDI显着减少;而经调节效应分析可知,这种作用的效果大小受环境规制(调节变量)的正向影响;且环境污染对该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又存在区域、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等异质性。环境污染对高新技术产业FDI的反向影响在东部地区非常显着,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在非经济特区环境污染会显着抑制高新技术产业FDI的流入,而经济特区不显着。最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与监管体制机制,同时加强城市环境保护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升地区环境质量,促进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发展。其次,制定稳定性、包容性大的开放政策,创造宽松灵活的投资环境。此外,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后,“因地制宜”地实施引资政策,使高新技术产业FDI在中国又更大的区位选择余地,以均衡各地区经济发展。
于利红[3](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不良贷款率稳居高位,严重影响着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高低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政策和所处的外部金融环境等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些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衍生出各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差异,导致不良贷款率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非常突出,因此,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地域差异为切入点,主要从外部金融环境和银行内部行业情况两个方面展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程度、区域分布形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各区域商业银行业的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地区经济、政府干预、商业银行三个角度,运用泰尔指数及分解的方法对东中西三大区域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程度和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测度,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较大,2009-2017年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区域间差异占主要份额,但区域内差异也占很大比例,因此利用聚类分析方法重新划分区域,减少区域内不良贷款率差异的影响,尽可能的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间差异的客观真实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其次本文基于2005—2017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的因素,在聚类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发展区”和“落后区”,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分区域对影响不良贷款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不良贷款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发展区”和“落后区”,采取促进区域商业银行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对“落后区”要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对“落后区”构建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提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于“发展区”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存贷比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信贷过快增长。
伍经纬[4](2019)在《茶旅融合小城镇对策研究 ——以五峰渔洋关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开始,破解二元结构、乡村发展、农村改革、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等研究方向一直是学科热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乡村振兴与我国能不能在根本上实现城乡差异、不平衡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我国能不能实现均衡发展、农业一体化以及城乡统筹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城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位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小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组织辐射能力将在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中承担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核心思想概括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为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指明了方向。产业融合,作为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种高级的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原动力,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兴旺的新道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山区,当地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同时经济相对落后。渔洋关镇是五峰自治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渔洋关镇的产业发现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阐述了渔洋关镇茶旅融合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并界定了相关概念,总结了与乡村发展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优化理论。通过分析国内外较为发达的小城镇现状情况和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分析了渔洋关镇现状发展情况,找出渔洋关镇茶旅融合拥有的优势与劣势,现存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和对策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结论部分将全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面总结出三个基本结论。
骆海燕[5](2016)在《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由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增长逐步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社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目前看来,西部地区在特色经济,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还很不成熟。本文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性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这一地区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许漫霄[6](2014)在《东部产业转出度量视角下的西部承接产业选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区域间产业转移成了改善矛盾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承接转移产业无疑是调整西部产业结构、促进西部产业升级的难得机遇,而把握这次机遇的关键就在于承接产业的选择。承接产业的选择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产业承接的外部可能性,即转出地产业转出的趋势;二是产业承接的内部基础,即承接地自身具有的优势。而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西部在国内承接的产业主要来自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因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就决定了西部未来产业承接的外部可能性。但由于不同经济时期,产业转移趋势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东部受生产成本和环境资源制约的矛盾更加激化,再加上国外经济下行压力及市场倒逼机制使得东部产业升级需求迫切,产业向外转出的趋势也有了新的特点。对作为承接地的西部地区而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各项支持政策的提出,西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论从经济基础、工业化进程还是产业结构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产业承接的总体实力有所提高,针对各细分行业的承接也更加具有优势。因此,西部在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把握东部产业转出的新趋势,从而选择适合西部承接基础和发展方向的产业对西部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明确东部地区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出的趋势。在分析东部产业转出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动态集聚指数对东部10个省份的28个工业细分行业的转出趋势进行测度,明确金融危机后东部产业转出的新趋势和特点,确定西部承接产业的外部可能性。其次,评价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了解西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进程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的前提下,基于偏离份额法中的三个分量指标从不同方面对西部12个省市各细分行业的承接优势进行重点探究,明确产业承接的内部基础。最后,将东部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与西部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综合匹配拟合,根据重点承接的产业,确定资源利用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是西部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并提出西部在承接产业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肖磊[7](2012)在《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及实现路径》文中认为当前,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已成为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的瓶颈,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有较大出入。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政策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东部地区落后很多,城乡差距也就更加突出,因此,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提出的。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城乡建设一体化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并提出了指标体系,然后,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现状及问题,其中包括西部地区发展的现状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接着,分析出了城乡建设的四大约束条件,最后,提出了自然条件、制度创新、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多条实现路径。相信,本研究成果会对当前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研究做出些许贡献,对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也会起到建设性的意义,最终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远大目标。
王丹莉[8](2011)在《东、中、西部地区投资效率的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率较低,快速增长的经济主要依靠大量的投资来支撑,虽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高投资、低效率仍然造成了很多矛盾和困难。并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同地区投资效率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投资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审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找出导致不同地区投资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对投资效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区域投资效率差异的方法,以此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首先,本文分别运用经济学界常使用的对投资效率测算的方法,采用增量资本产出率这个指标,弹性分析法,以及回归分析法对我国投资效率进行测算,得出我国东部地区投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其次,对于不同地区的投资效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投资效率的变化特点,并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对当时投资效率的状况作出解释。再次,在得出我国三大地区的投资效率存在差异的结论后,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包括投资环境,市场化程度,技术因素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外资利用效率对总体投资效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总结并提出提高中、西部投资效率以缩小区域间投资效率差异的对策。
孙祥[9](2011)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和分布格局,对国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和大学生文化、就业等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政府、社会、高校等与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有关的各个主体采取怎样的举措,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与区域经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引导策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首先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找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实证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问题的成因,并在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策略,以期实现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健康均衡发展,使其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相适应,逐步转向良性循环。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实际就业区域流向、各地区大学生实际流向、各区域大学生数量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以及区域内国家投入与大学生流入状况的统计数据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及其对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和大学生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带来的弊端,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相关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因素,建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体系。大学生就业区域的基础环境以及用人单位的条件构成的外部拉力、家庭因素对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构成的外在推力以及大学生个体就业的区域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动力机制和驱动体系。指出大学生个体、用人单位、政府和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力的主体,他们单独或者互相组合而形成不同的驱动力的作用主体。(3)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17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强度,论证了这17个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基础环境中各因素、基础环境各因素与用人单位因子中的因素存在显着的相关。(4)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模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由区域吸引力、成才机会和社会资本共同决定的,区域吸引力、成才机会和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相互作用,促成了大学生最终的就业区域流向。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模型框架下,对区域吸引力、成才机会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17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5)在上述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吸引力、区域成才机会和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三个方面着手,按照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四个作用主体的不同职责和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和保障措施。文章研究成果为各主体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问题提供指导。
李健[10](2010)在《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评价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实施,作为我国西北方最大内陆开发城市和亚欧中心的乌鲁木齐市,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加速乌鲁木齐市的发展,我们需要营造一个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乌鲁木齐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一方面能够使广大的投资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乌鲁木齐市的投资环境,从而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找出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乌鲁木齐市各级政府部门改善投资环境指明方向,并为制定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合运用了前人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在广泛搜集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市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几个方面,对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从而确定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本文提出了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的优化措施。
二、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
1.3.2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1.3.3 关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产性服务业 |
2.1.2 产业协同集聚 |
2.1.3 全要素生产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2.2.2 产业协同理论 |
2.2.3 集聚外部性理论 |
2.2.4 价值链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TFP的机理分析 |
3.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产生的效应 |
3.1.1 知识溢出效应 |
3.1.2 竞争效应 |
3.1.3 规模经济效应 |
3.1.4 专业化效应 |
3.2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TFP的作用路径 |
3.2.1 产业协同集聚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TFP |
3.2.2 产业协同集聚通过技术效率影响制造业TFP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协同集聚及制造业TFP测度分析 |
4.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及选择 |
4.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
4.2.1 产业协同集聚指数构建 |
4.2.2 样本数据说明 |
4.2.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测算结果及特征分析 |
4.3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
4.3.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说明 |
4.3.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4.3.3 制造业TFP测度结果及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面板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相关检验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坚持协同发展理念,提升协同集聚质量 |
6.2.2 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 |
6.2.3 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环境污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FDI区位选择传统影响因素研究 |
2.2 FDI与环境相关研究 |
2.2.1 FDI与环境规制 |
2.2.2 FDI与环境污染 |
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环境污染与高新技术产业FDI基本现状及理论分析 |
3.1 环境污染与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
3.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及发展现状 |
3.2 环境污染对高新技术产业FDI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污染对高新技术产业FDI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2 模型设计 |
4.1.3 变量选择与度量 |
4.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基准模型检验 |
4.3.2 调节效应分析 |
4.3.3 异质性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及测度 |
1.2.2 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概况 |
2.1 不良贷款的界定及分类 |
2.1.1 不良贷款的界定 |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
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现状 |
2.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总体现状 |
2.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现状 |
2.3 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
2.3.1 宏观经济因素 |
2.3.2 区域经济因素 |
2.3.3 银行内部因素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测度 |
3.1 泰尔指数测度及分解 |
3.1.1 测度方法的选取 |
3.1.2 泰尔指数的分解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聚类划分 |
3.2.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
3.2.2 不良贷款率的区域划分 |
3.2.3 聚类效果评析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
4.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2 变量设定 |
4.2 模型构建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协整检验 |
4.3.4 面板的识别与检验 |
4.3.5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4 实证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5.2.2 调整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
5.2.3 从银行管理层面防范不良贷款 |
5.2.4 实行差别化的金融调控政策 |
5.2.5 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 |
5.2.6 构建有利于区域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茶旅融合小城镇对策研究 ——以五峰渔洋关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对象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小城镇发展现状研究 |
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
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3.1 国内产业融合案例 |
3.2 国外产业融合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4 渔洋关镇茶旅融合现状及特征分析 |
4.1 渔洋关镇城镇概况 |
4.2 渔洋关镇茶产业现状及特征分析 |
4.3 渔洋关镇旅游产业现状及特征分析 |
4.4 渔洋关镇茶旅结合特征分析 |
4.5 渔洋关镇茶旅融合态势分析 |
4.6 渔洋关镇茶旅融合的意义 |
4.7 本章小结 |
5 渔洋关镇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
5.1 渔洋关镇相关规划支撑 |
5.2 渔洋关镇茶旅融合发展思路 |
5.3 渔洋关镇茶旅产业融合总体布局 |
5.4 茶旅融合下渔洋关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
1. 优势 |
(1) 资源优势 |
(2) 要素成本优势 |
(3) 产业优势 |
2. 现状 |
(1) 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
(2) 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 |
(3)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
二、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
2. 特色产业无序竞争严重 |
3. 基础设施和软环境薄弱 |
三、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1.促进资源深加工, 凸显西部特色品牌优势 |
2.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
3.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东部产业转出度量视角下的西部承接产业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产业承接及重点承接产业选择的相关研究 |
2.1 产业承接相关研究 |
2.1.1 产业承接的内涵 |
2.1.2 产业承接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承接能力的判断 |
2.2 承接产业选择的相关研究 |
2.2.1 承接产业选择的动因 |
2.2.2 承接产业选择的模式 |
第三章 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趋势度量及变化特点 |
3.1 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驱动因素 |
3.2 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趋势度量 |
3.2.1 度量指标选择 |
3.2.2 趋势度量 |
3.2.3 结果分析 |
3.3 金融危机后东部产业转出的特点及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 |
3.3.1 金融危机后东部产业转出的特点 |
3.3.2 金融危机后东部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 |
第四章 西部产业承接基础及承接优势 |
4.1 西部产业承接的基础 |
4.1.1 经济发展现状 |
4.1.2 产业结构特征 |
4.1.3 工业发展进程 |
4.2 西部产业承接的综合优势 |
4.2.1 资源优势 |
4.2.2 市场优势 |
4.2.3 成本优势 |
4.2.4 政策优势 |
4.3 西部各细分行业承接优势 |
4.3.1 度量指标选择 |
4.3.2 优势度量 |
4.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西部承接产业选择及面临的挑战 |
5.1 西部承接产业的选择 |
5.1.1 西部承接产业的选择思路 |
5.1.2 西部重点承接的产业 |
5.2 西部未来产业的发展战略 |
5.2.1 西部未来的产业定位 |
5.2.2 西部承接产业面临的挑战 |
5.2.3 西部承接产业的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及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文献综述及衡量指标 |
2.1 国内外城乡建设一体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 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界定与内涵 |
2.3 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衡量指标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现状及问题 |
3.1 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现状 |
3.2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比较 |
3.3 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分析 |
4.1 自然条件约束 |
4.2 制度约束 |
4.3 市场化约束 |
4.4 经济发展阶段约束 |
4.5 其他约束条件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
5.1 改善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 |
5.2 加快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 |
5.3 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 |
5.4 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 |
5.5 其他实现路径 |
第六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东、中、西部地区投资效率的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 具体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 |
2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2.1 投资效率的概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研究现状 |
3 东、中、西部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3.1 运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测算投资效率 |
3.2 运用投资与产出的弹性系数测算投资效率 |
3.3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3.4 实证分析小结 |
4 东、中、西部地区投资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差异分析 |
4.1 东部地区投资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4.2 中部地区投资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4.3 西部地区投资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4.4 中、东、西部投资效率比较 |
5 投资效率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
5.1 投资环境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5.2 市场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5.3 技术因素对投资效率区域差异的影响 |
5.4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
1.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相关理论借鉴 |
1.3.1 理性选择理论 |
1.3.2 社会资本理论 |
1.3.3 社会心理学 |
1.3.4 需求层次理论 |
1.3.5 区域经济理论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工作 |
1.5.2 统计方法与统计工具选择 |
1.5.3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 |
1.5.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分析 |
2.1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状况 |
2.1.1 大学毕业生流向四个区域的实际数量 |
2.1.2 近十五年来各地区大学生的实际流向 |
2.1.3 各区域大学生数量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分析 |
2.1.4 各地区国家投入与大学生区域流向状况 |
2.2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 |
2.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体系 |
3.1.1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外部拉力 |
3.1.2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外在推力 |
3.1.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内在动力 |
3.1.4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体系 |
3.2 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因素 |
3.2.1 基础环境因素 |
3.2.2 用人单位因素 |
3.2.3 个人因素 |
3.2.4 家庭因素 |
3.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3.1 概念模型 |
3.3.2 实证过程 |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实证研究 |
4.1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模型 |
4.2 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区域吸引力实证分析 |
4.2.1 区域吸引力度量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
4.2.2 基于AHP 的指标权重确定 |
4.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成才机会实证分析 |
4.4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社会资本实证分析 |
4.5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引导策略研究 |
5.1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引导策略模型 |
5.2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引导策略 |
5.2.1 增强欠发达地区区域就业吸引力的引导策略 |
5.2.2 提高欠发达地区成才机会的引导策略 |
5.2.3 发挥社会资本积极效应的引导策略 |
5.3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策略的保障措施 |
5.3.1 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
5.3.2 设定大学生就业的最低工资标准 |
5.3.3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立法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投资环境的概念、评价及优化理论 |
1.2.2 国外投资环境研究状况 |
1.2.3 国内投资环境研究状况 |
1.2.4 新疆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
2.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1.1 地理位置优越 |
2.1.2 自然资源丰富 |
2.1.3 环境质量较差 |
2.2 基础设施环境分析 |
2.3 经济环境分析 |
2.4 社会环境分析 |
3 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质量评价 |
3.1 层次分析法体系介绍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1.2 AHP 方法的基本假设 |
3.2 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3.3 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选择 |
3.4 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评价 |
3.4.1 企业、专家问卷调查 |
3.4.2 利用yaahp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
3.4.3 投资环境因素评价 |
3.5 投资环境敏感性因素分析 |
3.5.1 科技水平 |
3.5.2 交通状况 |
3.5.3 信息通讯设施 |
3.5.4 科教文化 |
3.5.5 政治局势 |
3.5.6 能源供应 |
4 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的优化对策 |
4.1 乌鲁木齐市投资硬环境的优化对策 |
4.1.1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生态城市 |
4.1.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 |
4.1.3 积极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和产出水平 |
4.2 乌鲁木齐市投资软环境的优化对策 |
4.2.1 提高科技水平 |
4.2.2 重视科教,引进人才 |
4.2.3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
4.2.4 努力营造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D]. 李彩侠.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环境污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D]. 石分.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区域差异研究[D]. 于利红. 河北大学, 2020(08)
- [4]茶旅融合小城镇对策研究 ——以五峰渔洋关镇为例[D]. 伍经纬. 三峡大学, 2019(07)
- [5]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探析[J]. 骆海燕. 商场现代化, 2016(12)
- [6]东部产业转出度量视角下的西部承接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 许漫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4)
- [7]西部地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及实现路径[D]. 肖磊. 西北大学, 2012(01)
- [8]东、中、西部地区投资效率的差异分析[D]. 王丹莉. 暨南大学, 2011(10)
- [9]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 孙祥.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9)
- [10]乌鲁木齐市投资环境评价与优化[D]. 李健.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