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陷的英雄更接近现实”

“有缺陷的英雄更接近现实”

一、“有缺点的英雄更接近真实”(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赵晶晶[2](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陈曦[3](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胡倩[4](2020)在《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少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始终以一种怀疑警觉的姿态去审视个人的生命经验与历史记忆,不断更新着自身的创作理念。知青运动深刻烙印在韩少功的记忆中,给他一生都渲染上浓重的“理想主义者”色彩,贴近乡土的生活影响并决定了他质朴平实的价值观。韩少功十分珍视这一段知青经历,因此,知青书写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几经流变、贯穿始终,并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呈现出不同面貌。1990年代至今,韩少功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日夜书》和《修改过程》。他在这一系列小说中深度反思革命历史,表现出鲜明的怀疑精神。其创作理念,表现在小说书写方式上是摆脱此前固化的知青叙述,解构宏大叙事。具体来说,是从叙写日常生活、疏离主旋律、去中心化三个方面着手的。同时,他的这一系列小说还重新塑造了一批有明显缺点的、“另类”的知青形象。如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狂热的民主斗士、人生的游戏者以及清醒的反思者等。通过对新的知青人物群像的描摹,韩少功不仅还原了人性的复杂本质,也将对知青运动的认识与反思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与深度。韩少功的这一系列作品在重新书写知青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知青一代在社会转型后的九十年代中的命运走向。他从个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知青记忆,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让历史与当下进行对话,这使得其知青书写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穿透力。他作品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时代下知青的精神困境与信仰危机,不仅仅是知青一代的危机,也是全体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所要面对的根本与终极性问题。作为一个有现代性批判视野的民间知识分子,韩少功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消费文化、纵欲文化、媚俗文化的高度警惕与排斥。他试图从知青生涯与乡土生活中汲取有价值的精神养分,期望找寻到对抗现代社会市场化、庸俗化的良方。在这个意义上,韩少功对知青记忆的执着守望、深入求索,彰显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真挚的人文关怀。韩少功1990年代以后的知青书写在知青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提供了知青书写新的可能性,对于突破此前僵化的主流知青书写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蒋琪超[5](2020)在《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研究(2012-2019)》文中提出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传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进入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涌现出《湄公河行动》《战狼》《红海行动》等一大批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观众主体期望、电影艺术美感进行有效缝合,取得了既“叫好”又“叫座”的骄人成绩。本文立足新时代新思想,从时代语境变迁和电影工业发展两个方面透析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向主流意识形态靠近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因素;从话语本体的角度着重分析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述策略,阐释提出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通过话语有效转换,实现了政治导向与商业效益、家国意识与天下情怀、文化传承与借鉴创新的有机统一;通过深入探究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在视觉画面、听觉艺术和叙事方式等表述意识形态话语方面的艺术特色,揭示其话语表达的特点与效果;最后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突破和改进方法,为今后军事题材电影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全文从以下部分展开研究:绪论梳理学界在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及其意识形态话语表述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界定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第一章主要阐述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背景。新时代文化、社会、媒体环境的变化推动着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和重塑,同时,电影工业审查体系合理优化、电影制作改造升级、军事文化方兴未艾为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述提供了支撑与保障。第二章立足话语本体分析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叙述策略。军事电影意识形态话语向国际化转变、实现意象化的军事电影主旨表达,呈现出立体化的军旅英雄形象,电影中意识形态话语表述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蕴含着以影化人的目的和价值。第三章主要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审视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的艺术特色。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利用色彩、物象、对白、音乐,采取别致的叙事空间和叙事视角对意识形态话语进行艺术表达,其视觉画面彰显艺术美感、听觉语言充盈艺术情思、叙事方式注重艺术体验,实现了军事文化的视听表达和意蕴升华。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反思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述需要进一步实现“守界”与“扩容”、“敞开”与“遮蔽”、“映现”与“重构”的有机统一,助推其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提升。

任雨婷[6](2020)在《十七年(1949-1966)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民间性研究》文中认为电影史学家将1949—1966年间的中国电影称为“十七年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经常被冠以“意识形态的工具”的称号。事实上,十七年电影不仅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还有深厚的人文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一系列关于“男女平等”的政策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结构和交往模式,妇女们“浮出社会地表”,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便以新中国正在建设的城市和乡村为背景,以“能顶半边天”的妇女模范为主要人物,充分表现了她们如何从传统女性成长为劳动模范,如何改变周围人物的固有思维,从而携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影片具有高度“意识形态性”的同时还有鲜明的“民间性”,妇女模范们仿佛是从民间生活中走出来的人物,她们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生产劳动,家庭或邻里间也会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矛盾,完全不同于十七年电影所建构的其他“高大全”式的、缺乏生活质感的“英雄人物”。本文试图从民间视角研究妇女模范类型电影,挖掘影片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第一章对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民间性”缘由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人民性”、“民族化”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独特的阶级属性与性别属性赋予妇女模范与民间天然的亲和性。第二章对人物形象的民间性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但无论是人物外貌、性格以及生活、交往方式都来自于民间,是民间社会中自然存在的人物。第三章重点分析民间叙事话语是以何种方式注入影片,使得影片更符合“工农兵”的审美心理并为影片注入艺术的生命力。第四章从社会意义层面进行分析,影片中所体现出的妇女解放是中国漫长妇女解放之路的第一步,妇女模范类型电影是为宣传妇女解放而存在的,主流话语在影片中一方面批判了中国传统妇女观糟粕的一面,另一方面对其体现出的美德进行赞扬,在对民间文化扬弃的过程中塑造出来自民间的时代新女性,完成了对民间女性的群体关照。第五章从文化的视角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探讨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建构了怎样一幅民间画卷,在这幅民间画卷的背后,真正的民间被什么遮蔽了,如何遮蔽的,以及民间立场的运用对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有哪些价值。总的来说,本文选取“民间”理论与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相结合,通过对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人物形象、叙事话语、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和解读,发现影片中所蕴含的民间性,使我们对于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为当代中国电影民族化之路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价值。

王颖[7](2020)在《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辩式思维作为近来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中生正处在思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语文课堂上将审辩式思维融入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然而部分教师对于在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上存在着认识和实践的双重误区,使得文言文阅读教学成效偏低。本论文以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审辩式阅读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从不同角度细致分析了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案例,进而探讨了审辩式阅读教学在文言文这一文体中的具体运用,并通过单篇细读与群文阅读的方式设计了相关的问题与活动以供指引。论文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从理论层面进行概述。立足“审辩式思维”的概念,对“审辩式阅读”的内涵进行了审视与界定,以此为基点挖掘了以审辩式思维训练贯穿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就教材中经典的思辨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和反思,进而讨论如何选择教学凝结点,如审视人物形象、聚焦观点辨析、推敲文言字词等。接着,由此提炼出审辩式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审问:质问存疑;慎思:论证辩驳;明辨:反思建立。再次,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论述了文言文阅读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途径——其一,构建可视化策略以疏导脉络;其二,以思辨性问题驱动多元任务;其三,提供适度的材料支撑以把控审辩的限度。最后,回归实践层面,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出发,立足细读单篇文本突出主问题设计,基于群文阅读侧重学习任务群的活动开发,由此构思了文言文审辩式阅读教学的相关设计,既完成了对策略分析的践行,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操作路径。

张鹤[8](2020)在《历史祛魅与人性探微 ——论1990年代中国抗战小说的非英雄化书写》文中提出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价值观念面临瓦解,历史叙事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抗战题材作为中国历史小说中最为重大且庄严的题材,它见证了这一时期作家历史观的转型。本文从历史观变革的视角切入,立足于新历史主义理论对1990年代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作品进行整合和分析,探究其在人物塑造方面呈现出的非英雄化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中国抗战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介绍1990年代中国文学的转型,并引入本篇论文所依托的一个文学概念——新历史主义,在新历史主义概念的支持下对非英雄化书写的缘由及特征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对1990年代抗战题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抗战者形象进行列举和汇总,主要从多元化的抗战主体、各色的民间小人物、知识分子抗战者以及一些特殊的边缘化抗战群体入手进行梳理。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和整合这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抗战者形象,来体现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抗战小说对于英雄形象与民间小人物的颠覆与重塑。最后一部分从艺术反思的角度探讨这种非英雄化的人物描写方式对于抗战史书写的特殊意义以及它的不足之处。总的来说,抗战史书写和其他历史题材的叙事一样需要不断创新,并且向纵深处挖掘一些事件表面之下的历史规律和生命意义。1990年代的抗战小说接受了很多中西方先进思潮的影响,但其题材自身的特殊性质与一部分新历史小说过分追求个人化和偶然性的历史记忆的诉求在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弊端,因此我们应该批判的看待,给抗战史书写更大的空间。

李环环[9](2020)在《新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视觉奇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的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中视觉审美的单调和低票房困境,这几部电影在文化内涵和视觉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尤其是主旋律电影视觉形式的奇观化明显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对比《战狼2》《红海行动》和《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主旋律影片取得的不俗成绩,我们不难发现,《战狼2》《红海行动》注重多种类型元素的奇观呈现,《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在挖掘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基础上,致力于奇观化影像形式的展现,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这些影片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票房和口碑的新记录。主旋律电影中叙事和奇观相辅相成的新面貌,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主旋律电影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体现,也是主旋律电影适应时代和市场变化,积极主动探索全新电影奇观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结果。主旋律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中国电影类型,已然在视觉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旋律电影影像本身的视觉价值逐渐被电影创作者所重视,同时,人们在主旋律电影中得到了更加直观的审美感受,主旋律电影通过视觉奇观化的影像系统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艺术表达。本文从美学、接受、意识形态三个维度展开研究,首先,主旋律电影从美学角度给受众呈现了新奇的视觉审美,创造出具有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电影效果,由此吸引了巨量受众;其次,我国主旋律电影的视觉奇观影像中融合了中国优秀的文化内涵、艺术内涵、人性表达,使主旋律电影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震撼的视觉形式,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最后,通过具有视觉魅力的奇观影像系统,吸引更多的受众去观看主旋律电影,从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隐性表达。

李明杰[10](2020)在《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文中指出陈旭麓(1918—1988年),湖南双峰人,我国着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他在辛亥革命史、军阀史、历史人物等研究领域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尤以“新陈代谢”之近代史研究旨趣而成名于学界,作为从民国走出来的“后五四”一代的学者,他既接受过传统国学教育,又经历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成为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家。在治学过程中,陈旭麓对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尤为关注。近代社会新旧、中西交替、交融,处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思想与面貌更是复杂多变。陈旭麓关于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既有专门性的人物研究着作如《邹容》《宋教仁》等,又有专门的人物研究与评价理论精华《论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更有富含思辨性的人物断言着作如《浮想录》等。他将“新陈代谢”之旨趣贯穿于近代历史与人物的研究中,又在史学道路中体悟“史识是治史的眼睛”这一史学理念。基于此,陈旭麓在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方法上,以“知人论世”方法为统领,将传统经史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应用其中,如诗史结合、文本分析法以及阶级分析法等。同时,在时代学术转变中,立足中学,借鉴西方史学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史学方法等,力求对近代历史人物以切实、准确的认识。而人物评价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旭麓亦十分重视对近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思想与品格等进行评价。在衡量标准上,以社会发展的眼光、阶级观点与历史观点统一的态度,将人物评价的阶段论、方面论、综合论等方法内行其中,紧紧扣住近代人物时代“转化”的特点,给予近代历史人物合理点评。总体而言,陈旭麓将知世、论世与反思融入近代历史人物研究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研究特点。

二、“有缺点的英雄更接近真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缺点的英雄更接近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创新性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三、“落后”女性形象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结语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研究状况
        (二)现代成果评述
        (三)当代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一)桃园结义
        (二)怒鞭督邮
        (三)千里独行
        (四)三顾茅庐
        (五)草船借箭
        (六)华容放曹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韩少功研究现状
        1.2.2 韩少功知青书写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知青生活对韩少功的影响
    2.1 理想主义的追求
    2.2 复杂人性的审视
    2.3 文化立场的转向
第3章 新知青书写的叙述方式
    3.1 宏大叙事的深度解构
        3.1.1 日常生活叙事
        3.1.2 疏离主旋律
        3.1.3 去中心化
    3.2 知青形象的重塑
        3.2.1 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
        3.2.2 人生的游戏者
        3.2.3 狂热的“民主斗士”
        3.2.4 清醒的反思者
第4章 新知青书写的反思精神
    4.1 对知青理想失落的反省
    4.2 对知青在社会转型中迷失的追问
        4.2.1 知青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失
        4.2.2 知青后代的价值迷茫
        4.2.3 对当代文化传媒的批判
    4.3 时代变迁下的价值重建
        4.3.1 挖掘乡土生活的精神内涵
        4.3.2 呈现地域文化的特殊魅力
        4.3.3 守护中国语言的独立与自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研究(2012-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生成背景:时代发展的现实关照与自觉回应
    第一节 新时代语境与意识形态话语表征
        一、文化语境: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军事电影的话语嬗变
        二、社会语境:提高军事电影国际话语地位的必要进路
        三、媒体语境:军事电影适应当代媒介境遇的生动实践
    第二节 电影工业发展与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一、制度保障:审查体系合理优化
        二、技术革新:电影制作改造升级
        三、文化支撑:军事文化方兴未艾
第二章 叙述策略:话语本体的深度阐释与影像映现
    第一节 国际化的军事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转换
        一、“政治导向”与“商业效益”兼顾
        二、“家国意识”与“天下情怀”并重
        三、“文化传承”与“借鉴创新”统一
    第二节 意象化的军事电影主旨表达
        一、战争文化的隐喻与审视
        二、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三、命运共同体的凸显与追寻
    第三节 立体化的军旅英雄形象塑造
        一、以特定场域塑造典型英雄
        二、以缺陷之美丰富英雄人格
        三、以英雄情怀凸显民族精神
第三章 艺术特色:军事文化的影像表达与意蕴升华
    第一节 视觉画面彰显艺术美感
        一、色彩:意识形态话语意义表达
        二、物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生成
    第二节 听觉语言充盈艺术情思
        一、对白:军事话语的直观表达
        二、音乐:战地氛围的间接营造
    第三节 叙事方式注重艺术体验
        一、叙事空间:提升叙事结构设计
        二、叙事视角:构建虚实融合情境
结语 省思与瞻望
    一、“守界”与“扩容”:探寻军事电影与意识形态话语表述契合点
    二、“敞开”与“遮蔽”:提升军事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述艺术性
    三、“映现”与“重构”:构建军事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述新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十七年(1949-1966)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民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四、概念界定
        (一)“民间”的概念界定
        (二)“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民间性”缘由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的“人民性”文艺观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的“民族化”探索
    第三节 妇女模范与民间的亲和性
第二章 人物形象的民间性
    第一节 人物造型的民间性
    第二节 人物性格的民间性
    第三节 日常生活状态下的民间人物形象
第三章 民间叙事话语的呈现
    第一节 民间文化营造喜剧效果
    第二节 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与民间巧女故事原型
        一、人物设置
        二、妇女模范类型电影与巧女故事的性别意识
    第三节 “大团圆”的审美心理
第四章 妇女解放——民间女性的群体观照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传统妇女观的“扬弃”
    第三节 妇女解放之路的阶段性过程
第五章 被遮蔽的民间画卷
    第一节 民间美好生活的想象
    第二节 被建构的民间
    第三节 民间立场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十七年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片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审辩式思维
        二、审辩式阅读
    第二节 研究依据
        一、现实契机:新课标中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的突显
        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教学价值
        一、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二、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三、推动文言文教学改革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实施运用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内容选择
        一、人物形象的再审视:《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逻辑关系的重聚焦:《六国论》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教学环节
        一、审问:质问存疑
        二、慎思:论证辩驳
        三、明辨:反思建立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培养途径
        一、可视化策略构建
        二、问题驱动任务
        三、适度调控与材料支撑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追求深度,立足单篇文本的问题设计
        一、《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与叙事语言的融合
        二、《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的再解读
    第二节 注重广度,基于群文阅读的活动开发
        一、【活动一:走近英雄】
        二、【活动二:辨析英雄】
        三、【活动三:我的英雄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历史祛魅与人性探微 ——论1990年代中国抗战小说的非英雄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中国抗战小说的发展及1990年代文学转型
    (一) 中国抗战小说的发展流变及英雄叙事传统
        1. 抗战小说的概念及阶段性特征
        2. 英雄概念的阐释与抗战小说的英雄叙事传统
    (二)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英雄观的变迁
        1. 新历史主义的概念及主张
        2. 新历史主义对英雄观变迁的影响及表现
    (三) 非英雄化书写的内涵及人物特征
        1. 非英雄化的概念辨析
        2. 抗战小说中非英雄化人物形象的特征
二、 1990年代中国抗战小说中的非英雄化形象梳理
    (一) 具有双重身份的抗战主体形象
        1. 改头换面的新国军形象
        2. 凸显个人魅力的新共军形象
    (二) 独立自主的抗战知识分子形象
        1. 地位边缘化的新政委形象
        2. 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形象
        3. 敲响时代警钟的教师形象
    (三) 杂色的民间抗战小人物群像
        1. 觉醒的农民及地主形象
        2. 遗世独立的奇人能士形象
        3. 脱离道德桎梏的特殊反战者形象
三、 颠覆和突破: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人性重建
    (一) 深入民间的历史书写立场
        1. 探索被遗忘的边缘群体
        2. 挖掘碎片化的历史记忆
        3. 聚焦硝烟下的日常化抗战场景
    (二) 以人为本的叙历史书写准则
        1. 探索人性中的“灰色地带”
        2. 对抗战者的主体性塑造和命运关注
        3. 基于人道主义的人物精神创伤描写
    (三) 批判与反思的历史书写态度
        1. 建立抗战史书写的悲剧意识
        2. 形成文化视角下的民族自省
        3. 探究抗战叙事的当代性
四、 1990年代抗战小说非英雄化书写的意义及反思
    (一) 非英雄化书写的时代意义
        1. 非英雄化书写对的新历史小说传统的批判性继承
        2. 非英雄化书写对新世纪抗战文学的影响
        3. 非英雄化书写在海外华文文学语境中的意义
    (二) 非英雄化书写的艺术反思
        1. 英雄末路:消解战争的崇高性
        2. 消费至上:淡化抗战的严肃性
        3. 告别革命:家国意识的遁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品类专着及期刊
后记

(9)新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视觉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主旋律电影与视觉奇观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主旋律电影的概念界定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二、主旋律电影的演变
    第二节 电影的视觉奇观界定
        一、视觉奇观
        二、主旋律电影的视觉奇观
        三、视觉奇观的倾向性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视觉奇观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审美方式的转变
        一、视觉文化的消费影响
        二、影片“逼真性”表达
        三、“消遣式”审美
    第二节 传统叙事到奇观叙事的偏向
        一、叙事模式的变迁
        二、叙事结构的偏向
        三、镜头语言的重新建构
    第三节 视觉奇观与文化内涵的兼容
        一、奇观影像与叙事话语共融
        二、奇观技术与人性表达并举
        三、文化内涵与资源创新弥合
第三章 主旋律电影视觉奇观的接受场域
    第一节 视觉消费下崛起的电影受众
        一、受众的审美期待
        二、受众的接受和认同
        三、受众影响研究
    第二节 媒介技术支撑下的创作理念
        一、媒介技术与形式的提升
        二、“高概念”化模式的呈现
    第三节 思想文化视野的开拓
        一、植根传统、扎根现实,讲好中国故事
        二、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和精神
第四章 奇观影像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功能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隐性表达
        一、与商业元素糅合
        二、与时代同步伐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诉求
        一、政治思想情感的激发
        二、国家形象的建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参考主旋律电影片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历程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历程
        一、建国前(1949年前):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起步
        二、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前(1949—1976 年):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长
        三、文革后到去世前(1976—1988 年):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迸发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渊源
        一、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学习
        三、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旨趣与方法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旨趣
        一、“新陈代谢”的历史旨趣
        二、“史识是治史的眼睛”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历史比较法
        三、阶级分析法
        四、“诗史结合”的方法
        五、心理史学方法
        六、文本分析法
        七、以小见大之法
第三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
        一、阶级与历史观点的统一标准
        二、社会发展标准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一、“抓转化”的阶段法
        二、方面论
        三、“画龙点睛”式的综合评价法
第四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特点与学术评价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特点
        一、严谨、求真的人物研究态度
        二、注重近代精英人物“思想”的研究
        三、强调“知人论世”的史实性宏大叙事
        四、“以史经世”:反思与反反思的辩证思维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学术评价
        一、人物研究的贡献
        二、时代阶级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有缺点的英雄更接近真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4]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D]. 胡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研究(2012-2019)[D]. 蒋琪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十七年(1949-1966)妇女模范类型电影的民间性研究[D]. 任雨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中文言文审辩式阅读教学研究[D]. 王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历史祛魅与人性探微 ——论1990年代中国抗战小说的非英雄化书写[D]. 张鹤.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新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视觉奇观研究[D]. 李环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D]. 李明杰. 安徽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有缺陷的英雄更接近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