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西方文化差异性与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一凡[1](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仇飞云[2](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进,王辉[3](2019)在《“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究竟有何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各国高校基于"政治正确"而非真正来自科学证据而反对"近亲繁殖",为开展"近亲繁殖"对于学术产出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立论基础。那么,"近亲繁殖"对于学术产出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高校人事工作应保持"宽容适度的近亲繁殖"还是保障"刚性的合理流动"?通过文献法梳理国内外有关"近亲繁殖"问题的历史与最新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有影响;已有文献总体上倾向于"近亲繁殖"弊大于利,"近亲繁殖"已经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学术职业发展。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学术劳动力市场尚不成熟,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因此中国学术"近亲繁殖"现象在中短期内仍会继续存在。但长期而言,"近亲繁殖"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胡蓉卉[4](2019)在《“港归”教师对内地学科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教育学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跨境高等教育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学生选择了出境求学。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内地赴港求学人数已超10万。这批赴港求学的人员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香港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最终回到内地高校工作,本研究将其称之为港归教师。近年来,海归教师群体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鲜有研究关注港归教师。作为内地高校教师中既不同于海归教师,也有别于本土教师的群体,他们在内地学科组织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管理与服务中发挥着何种作用,他们对于学科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本研究将以教育学科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采用履历分析法梳理了港归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学术工作上的表现;采用访谈法考察了港归教师在香港的求学情况与回归内地后的学术工作实践,归纳了他们对于内地教育学科发展的思考;采用文献计量法考察了港归教师的学术发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港归教师主要受香港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奖学金制度和修业年限等因素影响而选择前往香港求学,同时在就业市场、人才竞争力、家庭和社会融入等因素的作用下回归内地。第二,港归教师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学术特征、行为特征和回归特征上。从总体上看,该群体在从事学术职业时的国际化程度较高,能适应国内外两种发表规则;与内地联系紧密且对中国文化认同度高;有明晰的回归意愿与良好的回归准备。第三,港归教师在推动学科组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的国际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其依靠跨境人力资本和跨境社会资本获得的学术职业发展优势,也是国际化人才面临竞争性压力而采取的学术策略。第四,港归教师认为,内地教育学科应在研究范式和学术人员多元化的基础上,发展扎根于本土的中国的教育学科。在此过程中,港归教师应坚持立足于本土并向国际延伸的理念与优势,把握好作为中国研究者的本土视角和身份,警惕过度国际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内地教育学科港归教师的学术实践及其作用,从港归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内地教育学科发展的路径,为教育学科吸纳多元化背景主体参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效用与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我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相关研究。
杜明飞[5](2018)在《B2B情境下销售经理的感知成本、第三方选择策略与关系绩效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关系在我国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已获得认可,也是推进企业营销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但销售经理个体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不同于正式的商业关系,其所付出的成本即感知成本既有工具性的商业经济利益,同时也包含情感、人情和面子等中国社会中特有的情感成本因素。以往文献研究通过财务等量化指标来考量个体感知成本,但忽略了其情感成本的考量。在中国人情社会中,是先有关系而后有生意,关系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工业企业中销售经理感知成本对其关系人选择策略,以及关系人为其带来的关系绩效影响作为研究主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支撑,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检验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首先,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对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进行访谈作为案例研究素材,以质性研究形式探究销售经理与第三方社会关系交往规则,以及在不同规则下其所付出的答谢成本,即对感知成本内容进行初步探究,同时分析了组织层面对社会关系资源的影响,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基于案例和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感知成本对销售经理的关系人选择策略影响,同时从组织层面的制度导向和关系导向,以及个体层面的感知权力和决策风格来探究其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感知经济成本对功利型第三方起负向作用,而对情感型第三方起正向作用,感知情感成本对功利型第三方起正向作用,而对情感型第三方起负向作用。同时上述的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之间均起到显着的调节效应。最后,借助上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论,运用实证形式探究了不同类型第三方对销售经理的关系绩效影响作用,并以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作为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结果显示:功利型第三方和情感型第三方对关系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两个调节变量也均起到显着的正向调节效应。总之,本研究整合了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销售经理的感知成本进行了界定,从个体视角实证检验了感知成本对关系人策略选择的直接影响作用,以及关系人对销售经理的关系绩效影响,同时分别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探究了上述关系的作用边界。本研究期望对个体的社会关系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以及组织对社会关系资源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整合提供借鉴。
张翼[6](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主要表现在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交叉研究机构的产生和学术研究组织形式的变革。“工作团队”逐渐被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当中,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组建异质性科研团队,促进团队内部知识融合与思想碰撞,实现成员间优势互补与相互协作,成为适应上述发展趋势的应对之策。尽管异质性能够为团队带来促进知识整合与学术创新的强大优势,但也同样会引发知识割裂、成员关系紧张、凝聚力下降等潜在风险,加之当前国家创新战略对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提出的新挑战,异质性科研团队需要给予更多的研究与关注,其管理过程需要更专业的理论指导。同时,在理论上关于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过程尚未得到有效揭示,异质性与团队结果之间的“黑箱”并未完全揭开。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就优化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提升团队绩效提出指导性建议,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紧紧围绕优化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异质性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提升团队绩效这一主题,逐层深入的研究三个问题:在特定环境下验证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回答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是否有影响的问题;揭示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回答科研团队异质性是如何影响团队绩效的问题;就优化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解决如何提升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绩效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案例研究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为目标案例,总结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对待异质性态度与冲突规范等研究变量的内容、构成与表现形式,提炼研究变量间的理论关系,为实证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命题与经验性解释。在实证研究中,基于文献综述与案例研究构建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逐一验证。通过对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的揭示,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具有“双刃剑”影响效应;在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中,团队冲突对团队绩效的“混合”影响效应显着;团队冲突在高校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部分验证了对待异质性态度在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和冲突规范在团队冲突与团队绩效间的调节作用。本文理论创新之处在于基于特定文化背景与团队属性验证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的D-C-P模型,体现研究的本土性与独特性;构建包含对待异质性态度和冲突规范等调节变量的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模型,是对传统D-C-P研究模型的一种尝试性完善;揭示对待异质性态度与冲突规范在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优化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分别针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就优化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提升团队绩效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对异质性科研团队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17幅,表66个,参考文献255篇。
吕江[7](2016)在《“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文中指出“美术片”研究基于相关学理范畴和实践应用要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步骤,从“美术片”的释义界定和特征综述开始,通过发展规律,结合正反辩证研究,最终探索结论并付诸应用实践。论文五个部分包括——“美术片”的释义和特征(关系界定和特点分析);“美术片”的发展(史学分析);“美术片”的优势(优点分析);“美术片”的局限(缺点分析);“美术片”的复兴(应用实践)。论文阐释“美术片”作为中国动画历史发展呈现的特殊样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应有严格的界定和内涵和特征,在内容形式、技术文化、产业传播等各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美术片”经历了从萌芽、发展、成熟、高潮再到式微、变革的过程,具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美术片”是在国际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关系时间、地域、人文、科技等因素的动态发展事物,应予客观看待和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逻辑、规律和特性对中国动画乃至整个经济文化事业的意义重大;当代“美术片”具有复兴的责任和契机,可在做大做强的产业化之路和“云动漫”理念下的“微动画”之路并行发展。“美术片”的复兴事关中国动画的风格、产业、教育三大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洪榆峰[8](2015)在《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难是在矿产资源采掘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煤炭,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使得煤矿的矿难事故成为我国资源型行业安全事故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始终是学术界、实业界以及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煤矿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来看,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上世纪90年代末,煤炭行业逐步开始通过调整矿区布局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使小矿逐步退出生产领域,从而达到遏制矿难频发的目的。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随着乡镇煤矿、小煤窑数量和产量的双降,我国矿山安全情况持续好转,2009年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1以下。然而,矿难这种社会顽疾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征:从宏观来看,矿难事态好转但始终遏而不止,且相对西方产煤大国依旧居高不下;从微观来看,近年来重、特大矿难事故的当年死亡人数占比稳中有升:2010-2014年分别为10.1%、10.4%、14.3%、24.6%、24.8%,而且隐瞒矿难、残杀无辜伪造矿难、受贿护黑等问题时有发生,已击穿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煤矿制度和技术设备层面的防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到位,遏止矿难要转入更深层次的一个新时期,即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更关注煤矿安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安全文化成果和我国矿山安全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点不足:首先,“安全文化”研究中“文化元素”缺失。目前众多研究成果中,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在学理定义上区别是明显和清晰的,但从实践层面探讨安全文化维度、形成机理、评价方式和建设方式等问题时二者界限模糊,仅局限于企业框架内来探讨安全文化问题,忽视了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的建构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作为“文化人”的社会文化本质属性,忽视了它们与其所处语境中的领域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矿业文化、法律文化等)和传统文化间隐性的、动态的、相互建构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正是这些“文化元素”的缺失,使得目前“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下的安全评估、安全整改、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效果边际化,形成了“讲时重视,建时轻视,忙时忽视”的矿山安全文化现状;其次,“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自然科学化”。目前对于安全文化的研究,无论是系统性的理论、方法探讨还是局部性的实践对策分析,大多是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显微镜下通过“企业文化”与“人”的相互剥离方式来探讨企业安全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与事故率间的关系,均是基于实践定向论从某个历史截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将安全文化看作自变量,人因失误看作因变量的实证研究模式来观察、探讨安全心理和行为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因素。于是乎,矿难事故的发生则被视为了一条以安全文化为起点,人因事故发生为终点的一维事故链,事故链上的关键因素——人的文化社会属性被抛弃。这种自然科学化的文化研究范式,将安全文化视为一个外显的客观因素,由外至内影响着人的心理,决定着人行为的安全与否,忽视了语境的重要性,忽视了煤矿生产从业人员自出生之日起,就处于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和不同的家庭、个人、社会文化交织的意义世界中这样一个事实,忽视了文化刺激意义对于人来说的差异性、动态性和重构性特征,由此得到的量化性成果虽受宠于学界,但在业内的信效度却有待商榷,目前企业安全文化在矿难遏而不止现状当中的力不从心,佐证了该问题的客观存在。本文认为,文化是一个统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宽泛的、核心的概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不断从其生存的社会文化意向性世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资源,因而文化刺激意义和安全心理的多样性、多维性是现实必然,并且二者之间是相互建构关系。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是一脉相承但又有区别的两组文化体系,前者包容后者,但远远不止于此,应是一个宽泛的、宏观的社会性安全文化概念,并且安全文化不是因安全而文化,而是以文化促安全,蕴含在文化刺激意义之中的安全心理是安全得以矗立的基石,安全文化的生命力需以领域文化、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为底蕴和滋养,“安全”中的“人”出了问题,必然是作为“文化人”的文化出了问题,应从更宽泛的视角重新审视“安全文化”中的“文化”,跨越“人为性”研究缺陷,转向“现实性”研究。简言之,目前矿难的研究已出现了人文转向趋势,即将研究视线由技术、制度、经济等“常规”转向了安全文化等“边际”,但仅关注到了安全文化的“自然科学表象”,忽视了“人文科学内涵”,安全文化建设者、重构者和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民俗、法律文化而孤立存在。尤其当下多元文化交融,基尼系数增大,新常态改革浪潮中社会分层及利益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和人们思想多元化选择,使得不同语境下不同类型企业中的不同从业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成为一种客观实在。煤矿从业人员在其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或一定目的从领域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个性文化中选取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特定意义的解释来对安全文化进行意义赋予,从而塑成特殊的、个性化的安全文化心理和行为,而这种文化刺激意义作用下产生的安全文化心理,又会反向作用于同语境下不同文化的重构,续而影响后来者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为了对目前安全文化多元和多样化趋势进行文化范式研究,还原安全文化缔造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作为“文化人”的生态本质,构建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更有效率的安全文化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边际成因”理论模型构建。目前的企业安全文化中,无论是安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物态文化都交汇于“文化人”本身,都是以探究“人因失误”为手段,防治“人因事故”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首先将思维从“企业安全文化”中抽离,用文化心理学的逻辑思维重新审视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即以重新解构“人因失误”与“人因事故”间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文化和文化心理学等相关层面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将以往浅层、显性和普通的技术、经济、制度等矿难诱因归为“常规原因”,将深层次、隐性和催化矿难的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相互建构的语境因素内因定义为“边际成因”,并对建国以来国内矿难事故“常规原因”的研究脉络及不足进行了系统化归类整理,在对“常规原因”与“边际成因”间的关系探讨基础上,论述了“边际成因”理论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并对“边际成因”与“常规原因”、“社会文化”间的关系及其研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论述。“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本文探讨“边际成因”并不是试图挖掘或证实在“常规原因”之外还存在另一种矿难事故诱因,而是分析“常规原因”的人文社会文化内因,即原因的内因,探讨在“意义赋予→文化心理形成→刺激反应模式(文化行为)选择→实践活动结果→意义赋予”过程中从业人员对安全文化刺激内在固有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表现出来的符合该文化所规定的行为反应模式,通过挖掘“边际成因”,促进“常规原因”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以2009-2013年期间与笔者同文化语境下的曾发生过重、特大矿难事故的五家乡镇煤矿作为研究语境,选取了目前最受学术界所关注的三类“常规原因”(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以及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理念)作为研究对象,来对“边际成因”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在第三章利用行为经济学、因子分析法和意义解释学方法,从乡镇煤矿矿业史变迁的动态视角剖析了矿业文化语境下,矿主被动安全投入认知失调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投入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第四章,回望现实,以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Q方法论为主要手段,利用P样本中矿工、安全员、安监员、瓦检员和高校科研人员原始的、主观性的排序解释内容,客观性的呈现出社会主流文化意义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间的相互建构过程:第五章,将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的内因——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建立和持续,视为矿难“边际成因”之一,即首先在对企业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基础上,构建了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的新常态安全文化树形层次结构,并界定了“安全监管”和“安全监管者”概念,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对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依存的安全监管文化语境进行了国内外横向对比梳理,最后通过对中美两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法律文化价值观差异性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形成和持续性效力低的文化心理内因,对中华儒学文化语境下的法律文化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的相互建构过程进行了诠释。文章最后,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完善的对策和建议,弥补了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不足,希望能引导矿山安全文化自觉,遏止矿难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
邓小妮[9](2015)在《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成因及其发展新动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普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这既有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又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原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呈现出新的动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高校教师来源中的学术亲缘关系明显呈区域性特征;不同高校相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师承关系上没有亲缘性,但有可能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显现出很近的亲缘关系。
许成磊[10](2014)在《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团队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载体、管理机制革新正在成为提升团队创新质效(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抉择、营造和谐氛围正在成为打造团队品牌优势的关键手段,与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和谐管理氛围营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这种情景下,专注于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构建、解析、评价及优化研究,对健全团队管理机制、提升团队管理氛围和谐感受、增强团队创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及理论研究意义。鉴于此,为全面解构、梳理和分析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系统、全面评价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管理质效,本文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研究,相应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列述如下。首先,界定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概念,提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给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评价策略及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为充分认知创新团队的固有特质,借鉴和谐管理思想及界面管理理论,在探讨创新团队和谐管理需求及团队界面管理适用性的基础上,界定给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概念,进而从环境适应机制、自主管理机制、共享沟通机制、资源处置机制和耦合优化机制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基本构成和作用关联。借鉴和谐主题辨析的思想,在系统归纳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题辨析复杂属性、提炼主题辨析情景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参考界面秩序层次划分及关键界面耦合优化的思维,给出系统评价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解析要点。其次,界定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体界面类型概念与机制和谐度概念,构建识别主体界面类型的CPT-ANP方法、识别静态关键客体界面的F-DEMATEL方法和识别动态关键客体界面的方案前景比较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方法组合应用创新性。借鉴社会资本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结构化梳理提炼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内涵、存在形式、关联特征和表现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和谐主题漂移视角给出依据社会资本关系平等程度划分的无层次、有层次、交叉层次三种类型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概念,在此基础上构造改进现有累积前景方法、能够实现主体界面关系类型动态辨识及优化的CPT-ANP决策方案。基于对传统和谐思想、近现代和谐管理思想的简析,整合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氛围的多层次内涵,引入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界定给出表征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客体界面间整体作用关联的无层次、有层次、交叉层次三种类型和谐度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针对静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的能够有效辨析界面系统复杂涌现关系的改进模糊DEMATEL方法,并结合“和谐度”的动态评价需求提出针对动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的方案前景比较方法。最后,构建用于和谐度评价的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以云南省创新团队为例进行案例应用,具有一定的方法创新性和实践应用创新性。针对目前群决策所展现的决策导向多元、决策方案众多、决策属性异构、决策信息多样特征,在引入票权概念解析群决策偏好一致性判定复杂性、刻画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偏好信息表征假设情景的基础上,遵循从方案层面到属性层面的整体决策信息判定策略,分别依据不同专家知识基础导致的判断偏好差异和不同认知方式导致的整体判断差异,构造能够有效检验专家决策信息偏好一致性的和谐度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评价方法。选取云南省九个创新团队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结合调查访谈获取信息简析相关团队管理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辨析样本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类型、识别和谐管理机制关键客体界面、评价各团队和谐管理机制和谐度,并依据上述分析结论给出案例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完善对策。通过以上研究,系统构建了一套用于评价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方法,可以全面解构、分析和评价创新团队管理机制的运行质效。创新团队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问题是创新团队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长期问题,本研究的完成能够为有效给出更具针对性、系统化的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分析方案与完善对策,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理论与方法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团队管理氛围的和谐感受、增强团队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性与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性与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3)“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究竟有何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对学术“近亲繁殖”:基于政治正确还是科学证据 |
二、什么是学术“近亲繁殖”:与生物学概念的异同之争 |
(一) 学术“近亲繁殖”概念的界定 |
1.“近亲繁殖”的生物学定义 |
2.学术“近亲繁殖”的已有定义 |
3.本研究的学术“近亲繁殖”的操作化定义 |
(二) 概念异同之争的本质是对学术“近亲繁殖”价值判断的不同 |
三、“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的负向影响:若干研究证据 |
四、“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的正向影响研究:若干研究证据 |
五、“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影响的其他观点 |
六、“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究竟意味着什么 |
(一) “近亲繁殖”是严重的高等教育学术职业发展问题 |
(二) “近亲繁殖”对于学术产出弊大于利 |
(4)“港归”教师对内地学科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教育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教育学科发展状况研究 |
二、香港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
三、在港学习/工作的内地人才研究 |
四、高层次学术人才流动研究 |
五、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研究 |
六、教师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研究 |
七、对现有研究的评述与本研究设想 |
第二章 港归教师作为学术人才的流动 |
第一节 向外流动——从内地到香港 |
一、香港高等教育——政府主导下的飞速发展 |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吸引力 |
第二节 人才的学术训练——在香港读博 |
一、英式培养体系 |
二、培养特点 |
第三节 人才回流——从香港到内地 |
一、就业市场与竞争力 |
二、家庭因素 |
三、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 |
第三章 港归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中的课程建设 |
一、课程组织方式 |
二、课程教学方法 |
三、课程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生培养 |
一、注重研究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
二、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 |
三、平等独立的师生关系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归教师的科研生产力分析 |
第一节 港归教师科研生产力的数量分析 |
一、港归教师中英文期刊发表数量情况 |
二、年轻港归教师在英文发表数量上势头更猛 |
三、年均中英文期刊发表数量:早期港归教师的优势 |
第二节 港归教师科研产出的质量分析 |
一、产出了一定数量的中文高被引论文,英文论文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
二、中文论文所登期刊水平整体较高,英文期刊以中等水平为主 |
三、合作发文能够有效提高英文发表的数量与质量 |
第三节 港归教师在科研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科研优势:英文发表能力与境内外学术合作网络的建立 |
二、科研劣势:学术体制差异下的课题申报不适应 |
第五章 港归教师的管理实践与学科思考 |
第一节 管理与服务——五个教师个案 |
一、人才培养——在组织内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 |
二、科研——推动科研水平提升与教育实证研究的影响力 |
三、国际化——提升教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
四、教育实践——带领团队基于实证研究反哺教育实践 |
五、组织引领——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建设 |
六、个案小结 |
第二节 港归教师眼中的内地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
一、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
二、研究主题偏宏观,前沿性不够 |
三、评价体系造成的得与失 |
第三节 港归教师对内地教育学科发展的深层思考 |
一、多元化 |
二、扎根本土的中国教育学科发展 |
三、港归学者的优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港归教师群体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港归教师在内地教育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
三、港归教师作用于学科发展的过程分析 |
四、港归教师——内地与香港间的人才流动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内地教育学科港归教师访谈提纲 |
后记 |
(5)B2B情境下销售经理的感知成本、第三方选择策略与关系绩效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问题和目的 1.3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
论文结构安排 2 |
相关理论基础 2.1 |
交易成本理论 2.2 |
社会交换理论 2.3 |
本章小结 3 |
文献综述 3.1 |
中国关系管理思想 3.2 |
感知成本 3.3 |
交易环境 3.4 |
制度环境 3.5 |
关系绩效 3.6 |
本章小结 4 |
销售经理与第三方的交往规则及答谢成本 4.1 |
问题提出 4.2 |
基本构念 4.3 |
研究方法 4.4 |
案例分析 4.5 |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5 |
感知成本对第三方选择策略的影响 5.1 |
问题提出 5.2 |
理论架构和研究假设 5.3 |
研究方法 5.4 |
研究结果 5.5 |
讨论 6 |
第三方类型对关系绩效的影响 6.1 |
问题提出 6.2 |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6.3 |
研究方法 6.4 |
研究结果 6.5 |
讨论 7 |
总结与展望 7.1 |
研究创新点 7.2 |
研究结论 7.3 |
研究启示 7.4 |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研究 附录3 |
访谈提纲 附录4 |
调查问卷 |
(6)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科研团队与绩效相关研究 |
2.2 团队异质性研究 |
2.3 团队冲突研究 |
2.4 团队异质性、冲突、绩效关系研究 |
2.5 文献综述总结 |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及研究设计 |
3.2 案例描述 |
3.3 案例分析 |
3.4 案例研究总结 |
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研究框架 |
4.2 理论基础 |
4.3 研究假设 |
4.4 理论模型 |
5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3 小样本预测 |
5.4 调查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5 数据分析方法 |
6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6.1 数据质量评估 |
6.2 相关关系分析 |
6.3 假设检验 |
6.4 研究结果汇总与讨论 |
7 管理对策 |
7.1 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建议 |
7.2 对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负责人的管理建议 |
7.3 对高校异质性科研团队成员的建议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与团队绩效关系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缘起——“美术片”研究的写作源流 |
二 目标——“美术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现状——“美术片”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 |
四 方法——“美术片”研究的步骤和手段 |
第一章 “美术”之“美”建构的“中国学派”典型性 (“美术片”的释义和特点) |
一 界定——“美术片”相关的界定和说明 |
二 内涵——“美术片”符合动画理论的条件和特征 |
三 属性——“美术片”的文化、媒介及商业归属 |
四 内容——“美术片”的题材特点 |
五 样式——“美术片”的形式特点 |
六 角色——“美术片”的形象特点 |
七 作者——“美术片”的主创群体特点 |
八 技术——“美术片”的工艺特点 |
九 蕴涵——“美术片”的思想特点 |
十 文化——“美术片”的跨度与交融 |
第二章 从文化自在到本土抵守的演进 (“美术片”的发展) |
一 条件——“美术片”产生的基础 |
二 创生——“美术片”的萌芽期 |
三 发展——“美术片”的演进过程 |
四 流变——“美术片”的形式风格进化 |
五 高潮——“美术片”的辉煌成就 |
六 式微——“美术片”的低潮期 |
七 挣扎——“美术片”的抗争期 |
八 应变——“美术片”的转型期 |
第三章 “美术片”中的积极因素 (“美术片”的优势) |
一 快捷——“美术片”创作中的便利性 |
二 表意——“美术片”形象表达的直观性 |
三 融合——“美术片”艺术形式的兼容性 |
四 渐进——“美术片”发展演进的规律性 |
五 心理——“美术片”中美好的心理补偿 |
六 价值——“美术片”的战略意义 |
第四章 “美术片”中的消极因素 (“美术片”的局限) |
一 成本——“美术片”忽视的费效比 |
二 缺失——“美术片”的题材限制 |
三 残疾——“美术片”中运动性的先天不足 |
四 狂欢——对“美术片”心理认知的矛盾 |
五 黑洞——当前“美术片”质量提升的困境 |
六 魔咒——“美术片”的顽固情怀 |
七 链断——“美术片思维”下的动画产业缺陷 |
八 变异——“美术片”在借鉴模仿过程中的失误与教训 |
九 矛盾——“美术片”的趋弱辩论 |
第五章 “美术片”的新时代创新应用 (“美术片”的复兴) |
一 应对——“美术片”亟待复兴 |
二. 机遇——“美术片”复兴的后发优势 |
三. 契机——“美术片”在互联网浪潮下的“云动漫”理念 |
四 逆袭——与“做大做强”相反的“微动画”策略 |
五 反哺——“美术片”复兴中的国际化 |
六 改革——“美术片”复兴中的产业化探索新途 |
七 后劲——“美术片”复兴对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的意义 |
八 定位——“美术片”复兴中的营销 |
九 保障——“美术片”复兴中的服务策略 |
结语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录索引 |
附录2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动漫卷》动画部分 |
作者简介及在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8)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矿山安全研究中“人因失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事故致因理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2 安全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3 安全文化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 文化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1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复兴和文化心理学的诞生 |
1.4.2 文化心理学解读 |
1.4.3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品质 |
1.5 文献研究综述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创建基于矿难治理国情的“边际成因”理论 |
2.1 我国矿难事故总体情况 |
2.1.1 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
2.1.2 矿难事故总体概述及新时期的新特征 |
2.2 矿难“常规原因”的系统化梳理 |
2.2.1 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2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3 人文学科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4 “常规原因”国内研究趋势横向比较 |
2.3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矿难事故“边际成因”理论建立 |
2.3.1 “边际成因”内涵和特征 |
2.3.2 “边际成因”的几个关键问题 |
2.3.3 “边际成因”的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行为经济学假设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评价 |
3.3.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3 权重比例问卷检验 |
3.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问卷结果分析 |
3.4.1 “边际成因”理论视角下的认知失调解读 |
3.4.2 问卷结果实证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
4.1 Q方法论理论综述 |
4.2 当代矿工安全文化心理特点 |
4.3 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调查 |
4.3.1 Q汇论的构建 |
4.3.2 Q样本和P样本的选择 |
4.3.3 Q分类(排序)及数据分析 |
4.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的感知调查结果分析 |
4.4.1 F1(Factor 1):境遇型因素 |
4.4.2 F3(Factor 3):内生型因素 |
4.4.3 F2(Factor 2):缺陷型因素 |
4.4.4 F1、F2、F3三因素横向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的意义文化系统观研究 |
5.1 新常态语境下安全文化边际效应问题 |
5.1.1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 |
5.1.2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研究模式探讨 |
5.2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管文化语境梳理 |
5.2.1 美国 |
5.2.1.1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
5.2.1.2 美国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
5.2.2 澳大利亚 |
5.2.2.1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
5.2.2.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
5.2.2.3 澳大利亚安全文化内涵 |
5.2.3 中国 |
5.2.3.1 “全能型”政府监管模式(1949-1978年) |
5.2.3.2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的萌芽(1978年-90年代末) |
5.2.3.3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不断深化(90年代末至今) |
5.2.4 国内外安全监管文化内核差异性溯源 |
5.3 中美安全文化内核差异的意义文化系统观比较 |
5.3.1 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与传统法律文化间的关系 |
5.3.2 中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差异的传统法律文化溯源 |
5.3.2.1 法律与宗教伦理 |
5.3.2.2 法的精神的差异 |
5.3.2.3 法律本位的差异 |
5.3.2.4 法律价值观的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基本观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研究的结论 |
6.3 煤矿安全文化完善建议 |
6.4 本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创新团队的概念和建设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创新团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现状 |
1.3.3 创新团队的管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创新团队的类型、特征和发展阶段 |
2.1.1 创新团队的类型 |
2.1.2 创新团队的特征 |
2.1.3 创新团队的发展阶段 |
2.2 和谐管理的内涵、应用与思维范式 |
2.2.1 和谐管理的内涵 |
2.2.2 和谐管理的应用 |
2.2.3 和谐管理的思维范式 |
2.3 界面管理的概念、要点及理论前沿 |
2.3.1 界面管理的概念 |
2.3.2 界面管理的要点 |
2.3.3 界面管理的理论前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解析 |
3.1 团队和谐管理的实践需求及关键问题 |
3.1.1 创新团队的管理特性与实践需求 |
3.1.2 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待解决问题 |
3.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内涵 |
3.2.1 界面管理对团队和谐管理的完善契机 |
3.2.2 基于界面管理的团队和谐管理内涵 |
3.3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构成 |
3.3.1 团队管理机制研究的不足分析 |
3.3.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内涵构成 |
3.4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存在情景分析 |
3.4.1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复杂性 |
3.4.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特征 |
3.5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评价要点 |
3.5.1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策略 |
3.5.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体界面层次的和谐度概念界定 |
4.1 和谐管理机制的主体界面分类辨识 |
4.1.1 主体界面的关联问题简析 |
4.1.2 主体界面的类型划分 |
4.1.3 主体界面的相关内涵 |
4.2 主体界面特征辨析及层次概念界定 |
4.2.1 主体界面的存在形式和关联特征 |
4.2.2 主体界面的表现特质 |
4.2.3 主体界面层次概念界定 |
4.3 基于改进CPT-ANP的界面层次识别方法 |
4.3.1 创新团队主体界面关系状态赋值 |
4.3.2 网络整合评价与主体界面层次类型辨识 |
4.3.3 前景评价与主体界面层次动态辨析 |
4.4 和谐管理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内涵简析 |
4.4.1 朴素和谐思想的哲学观点列述 |
4.4.2 管理和谐的内涵阐释 |
4.4.3 和谐视角下团队管理效果的评价要点简析 |
4.5 和谐度概念界定 |
4.5.1 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引入 |
4.5.2 和谐度内涵描述 |
4.5.3 和谐度概念阐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键客体界面的识别方法构建 |
5.1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分类辨识 |
5.1.1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分类 |
5.1.2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内涵 |
5.2 客体界面特征辨析及探析要点 |
5.2.1 客体界面特征辨析 |
5.2.2 关键客体界面探析要点 |
5.3 基于改进Fuzzy-DEMATEL的关键客体界面静态识别方法 |
5.3.1 构建客体界面集合及模糊直接影响矩阵 |
5.3.2 考虑专家权重的模糊直接影响矩阵去模糊化处理 |
5.3.3 确定影响和谐度的关键客体界面 |
5.4 基于前景理论的关键客体界面动态识别方法 |
5.4.1 引入前景理论的适用性 |
5.4.2 备选方案前景价值判断 |
5.4.3 具有前景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评价方法构建 |
6.1 群决策信息一致性检判定的复杂性及完善思路 |
6.1.1 群决策信息集结的缺陷及票权概念 |
6.1.2 不同群决策情景下的偏好一致性判断复杂性 |
6.1.3 群决策信息一致性检验的完善思路 |
6.2 常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公理化描述 |
6.2.1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分析的情景假设 |
6.2.2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的问题刻画 |
6.2.3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分析的相关定义 |
6.3 群决策偏好一致性检验 |
6.3.1 群决策偏好一致性检验对策与情景假设 |
6.3.2 不同方案之间决策导向的一致性检验 |
6.3.3 不同偏好之间的一致性检验 |
6.4 群决策判断信息调整与和评价信息集结 |
6.4.4 判断信息调整策略 |
6.4.5 评价信息集结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云南省创新团队的案例应用 |
7.1 团队组建背景及发展情况分析 |
7.1.1 南省创新团队的整体建设情况 |
7.1.2 南省创新团队建设取得的总体成效与存在问题 |
7.1.3 案例团队选取与建设现状 |
7.1.4 案例团队访谈情况简析 |
7.2 团队主体界面的社会资本关系类型辨析 |
7.2.1 团队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状态赋值 |
7.2.2 团队各主体界面的相对权重求解 |
7.2.3 网络整合评价、主体层次静态辨识与动态辨析 |
7.3 团队和谐管理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
7.3.1 静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
7.3.2 动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
7.3.3 所有团队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结果 |
7.4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度评价 |
7.4.1 给定初始群决策信息 |
7.4.2 群决策评价导向一致性检验 |
7.4.3 群决策偏好信息一致性检验 |
7.4.4 群决策信息调整与多轮次检验 |
7.4.5 和谐度评价结果计算 |
7.5 和谐度评价结果与管理机制完善对策分析 |
7.5.1 和谐度评价结果分析 |
7.5.2 各案例团队管理机制完善对策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调查访问表格 |
附表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表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表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及荣誉 |
四、东西方文化差异性与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近亲繁殖”对学术产出究竟有何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刘进,王辉.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5)
- [4]“港归”教师对内地学科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教育学科为例[D]. 胡蓉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B2B情境下销售经理的感知成本、第三方选择策略与关系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 杜明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高校科研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张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D]. 吕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D]. 洪榆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4)
- [9]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成因及其发展新动向[J]. 邓小妮.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06)
- [10]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D]. 许成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