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企业重启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我国乡镇企业重启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一、我国乡镇企业再创业中重构融资体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王永仓[2](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魏娟[3](2021)在《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持续增长的收入水平和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创业机会。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各级政府对返乡入乡人员创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在此机遇下,广大农民群体围绕新产业新业态的创业活动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然而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农民创业者的内在局限性与外部约束性,导致农民创业风险加剧,失败现象尤为严重。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很多失败再创业的农民创业者并未取得成功。农民创业失败以及失败后的行为逻辑对其再创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但已有文献对创业失败的讨论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创业并非城市创业的简单延伸,农村情境下创业失败研究的不足,为提高农民创业质量与层次以及完善农村地区的创业支持政策带来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农民创业者究竟为何失败?(2)创业失败是否影响农民再创业绩效?(3)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农民再创业绩效?围绕以上三个研究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创业失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对应本文第2章。具体而言,第2章在界定农民创业、创业失败等概念基础上,借鉴创业过程、失败学习、机会识别、资源拼凑等理论,聚焦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三个核心要素,构建了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的主要特征以及农民创业失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应本文第3章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利用我国浙江、安徽、河南和陕西四省235位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的实地访谈数据,在描述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离散选择模型与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导致农民创业失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即本文第4章主要研究了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具体来讲,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创业失败程度及其经济损失、社会损失与心理损失维度分别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研究假说,基于研究假说,利用235个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的样本数据,运用层级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包括本文第5章到第7章。具体而言,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35个样本数据,结合层级线性回归分析与Bootstrap检验方法,验证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失败归因的调节作用;验证机会识别在创业失败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信任的调节作用;验证资源拼凑在创业失败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第五部分则对应第8章,主要内容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与实践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客观特征与主观认知双重视角分析了导致农民创业失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男性农民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再创业的概率显着高于女性农民创业者;受教育水平、无技能、有过外出打工经历以及风险偏好程度与农民创业者经历创业失败的概率显着正相关。(2)农民创业者将其创业失败的首要原因归结为内因与外因的比例各占一半。(3)农民创业者认为导致其创业失败的首要三大原因分别包括个人创业经验与技能不足、市场因素以及信息匮乏。第二,以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心理损失为表征的创业失败程度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U型,证实了创业失败程度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阈值效应”。其中,创业失败经济损失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为线性关系,即创业失败经济损失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影响始终为正;而社会损失维度和心理损失维度均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即适度失败的社会损失与心理损失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影响为正,一旦创业失败社会损失和心理损失超过一定阈值,其对再创业绩效的影响表现为消极。此外,本文依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的创业失败程度对农民再创业绩效影响的阈值为3.92(最大值为5),即当失败程度为3.92时,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作用达到极大值。第三,通过分析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失败归因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积极中介效应,并且失败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创业失败经济损失。(2)失败归因在创业失败对失败学习的影响中发挥显着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当创业者对失败内归因时,创业失败程度对失败学习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当创业者将失败外归因时创业失败对失败学习不存在显着影响。(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着,即失败内归因正向调节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程度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第四,通过研究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和信任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机会识别在创业失败程度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积极中介效应。(2)信任正向调节创业失败程度对机会识别的积极影响,换言之,高信任水平会显着强化创业失败程度对机会识别的积极作用,而低信任水平会削弱创业失败对机会识别的积极作用。(3)信任正向调节机会识别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即高信任水平使机会识别对农民再创业绩效具有增益效果,而低信任会减弱机会识别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第五,通过验证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资源拼凑在创业失败程度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积极中介效应。(2)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创业失败对资源拼凑的积极影响,即强社会支持能够显着增强创业失败对农民资源拼凑的积极作用,而弱社会支持则会削弱创业失败对资源拼凑的积极作用。(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着,换言之,社会支持显着调节资源拼凑在创业失败程度与农民再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窦鹏鹏[4](2021)在《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重塑全球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加快了时空紧缩化的进程,旧有的社会形态迅速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底层架构的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中国的农村区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即村民和乡村企业主借助电子商务的商业平台销售产品,逐渐形成一套与当地旧有产业相融合并促进当地生产、销售、消费形态转变的产业模式,被称为农村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深刻地改变和推动了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的新型社会经济网络,不但重构了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而且对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鲜活地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增强传统农村区域的竞争力,以及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乡村”。在信息时代,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与国内外的其他区域实现了信息、物质、资金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从空间上解决了农村地区与外界隔绝的问题,增加了乡村区域的经济活力,同时赋予了乡村地区新的地方意义,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即“实时城市化”。截止2019年底,中国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产业形态单一,不少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向城市转移。现如今,电子商务为这些相对落后、缺乏发展活力的农村区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商品流通形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物流网络将这里的产品和服务向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输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农村地区首次具有成功嵌入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网络之中的能力。201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中指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扶贫与共享繁荣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落地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总结规律,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在调整相关政策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通过两年的时间深入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样本县中,对172家生产企业、22家服务型企业及诸多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取得了关于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手研究资料。发现县域发展出现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在于低端产业被低端专业市场提供的廉价资源所约束,旧有发展路径不断被加强直至出现路径锁定。而产业的锁定又带来了人才的单一化及限制了居民消费。农村电子商务进入该区域后,通过对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在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县域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打破了区域资源限制,完成了县域发展路径的解锁,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再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八个章节,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到第七章。其中,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人力资源三个角度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进入样本县后,给该县所带来的变化及背后的作用机制。第七章在宏观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通过河北省的面板数据在更大范围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效果进行数理检验,验证了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即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样本县发展的路径锁定效应来源于其成本低廉的低端产业支撑体系,该体系提高了县域内组织创新转型的成本,形成转型限制,而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低成本打破限制,实现区域产业发展解锁,这种低成本转型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2)农村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其为中国提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径,这种新的道路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这种通过信息化改造、电商平台将城市工作生活和农村工作生活进行无缝衔接的“真实时间城镇化”,在慢慢改变县域农村群体对自身和他人,对发展和产业的认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可能。同时,由于未涉及居民远距离搬迁、定居,传统城镇化的“让农民进城变市民”带来的矛盾,例如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必将减少。对整个社会来说,低成本地将农村区域链接到大的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循环上来的政策和做法,可以成为未来中国乡村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虽然由经济切入农村,但是带来了超过经济范畴的区域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是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基于样本县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数据服务、社交通讯技术、产业链的重构同时改变着农村社会。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乡村矛盾点逐渐消失,居民的产业和生活因为电商而变得更便捷,社区更繁荣,精神面貌和认知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所代表的信息化区域改造取得了成功,这种从农村开始的对县域政府职能重建、企业重构、居民身份重新定义等自下而上的区域改造模式,为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于海鹏[5](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赵佳佳[6](2020)在《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推进农民创新创业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尚不完善的正式制度与农村地区要素制度改革期的不稳定引致农民创业活动创业风险加剧、不确定性攀升,严重阻碍了农民创业活力的激发,制约了农民创业效益的提升。信任,作为一项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缺位时发挥重要的补充替代作用。信任不仅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抵御风险,还能促成合作、提高协作效率,为新时期新阶段提升农民创业发生率和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新思路。因此,将信任概念引入农民创业优化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业过程理论、机会识别理论、资源基础观等多维理论,构建创业过程视角下信任对农民创业影响的理论逻辑框架,详细阐述信任对农民创业选择决策、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农民创业资源获取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在梳理农民创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的微观数据与课题组在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搜集的890份农民创业者专项调查数据,总结了农民创业者的主要特征,测度了农民创业者的信任水平。运用Probit、Lewbel-IV等模型实证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选择决策的影响;运用链式多重中介(Serial Mediation)模型和层级回归法实证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以及信任通过创业警觉性和外部知识获取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间接影响;运用Probit、IV-Probit等模型实证分析了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获取、劳动力获取、信息资源获取的影响;运用有调节的中介(Moderated Mediation)模型和Bootstrap法检验了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信任通过创业学习对农民创业绩效的中介效应以及创业环境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看,全国农民创业发生率约为8%,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部分省份高于其他省份,因此须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差异,全面提升农民创业概率。从实地调研数据看,种植业为农民创业者的首选行业,其次是养殖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农民创业者识别的机会数量主要在3个以内,以量表得分衡量的农民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处中等偏上水平,且在行业和区域间呈现异质性。创业资金方面,个人积蓄为农民创业资金的首要来源,其次是来自亲戚朋友的资助和借款,而将银行贷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农民创业者占比较低。创业信息方面,农民创业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为家人亲戚和朋友熟人,选择政府等正规部门获取信息的样本占比较少。创业绩效方面,农民创业者群体纯收入的中位数约为12万元,超过未创业的普通农民群体。以量表得分衡量的农民创业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分维度绩效间存在异质性,其中生存绩效大于个人绩效大于成长绩效。总体来看,农民创业大多处于存活阶段,创业绩效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信任水平方面,农民创业者的整体信任水平中等偏上,其中分维度的制度信任大于情感信任大于社会信任,且农民创业者的信任水平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第二,信任显着提高了农民创业选择的概率,持“大多数人可以信任”态度的农民进入创业的概率比持“与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态度的农民高出1个百分点,约为全国平均农民创业发生率的八分之一,具有显着的经济意义。从信任的分维度看,以对邻居的信任程度来表征的情感信任显着促进了农民创业选择决策;以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来表征的社会信任显着正向影响农民创业选择决策,且社会信任的边际效应量略大于情感信任;而以对地方官员信任程度来表征的制度信任显着负向影响了农民创业选择决策。此外,年龄、受教育水平、民族、家庭规模、家庭人口结构等变量也是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受教育水平、党员身份、汉族、理财投资经历对农民创业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年龄、家庭老年人占比、家庭总收入对农民创业选择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第三,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即信任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在创业机会识别方面更具优势。外部知识获取在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农民创业者的信任可通过影响外部知识获取进而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作用。创业警觉性在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信任水平越高的农民创业者,其创业警觉性越高,因而能更敏锐地识别出有前景的创业机会。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在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即农民创业者信任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除创业警觉性和外部知识获取两条单独的中介路径外,还包括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的链式中介影响,从中介效应量大小看,创业警觉性的效应量大于外部知识获取的效应量大于链式中介的效应量。第四,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创业资金获取方面,信任可显着提高创业者通过亲戚朋友筹集资金的概率,其中,情感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促进创业者通过亲戚朋友获取创业资金,且情感信任的边际效应量大于制度信任,而社会信任的影响不显着。此外,信任对创业者通过社会关系获取创业资金与通过银行贷款获取创业资金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创业劳动力获取方面,信任能显着促进创业劳动力资源的获取。其中,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对劳动力获取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情感信任的边际效应量大于社会信任的效应量,但制度信任的影响不显着。创业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信任对创业信息资源获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均正向促进创业信息获取,且情感信任的影响程度略大于社会信任,但制度信任对创业信息获取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五,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农民创业者信任水平越高,创业绩效越好。分维度看,制度信任的正向作用大于情感信任大于社会信任。创业学习在信任与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通过提高农民创业者对信息和知识的接纳度,促进农民创业者开展创业学习,增强创业技能,进而提升创业绩效。其中,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量在情感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中最大,制度信任次之,社会信任最小。创业环境正向调节了创业学习在信任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但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未得到验证。此外,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不仅在创业领域、创业类型、创业者性别等方面存在异质性,还受到信任“差序格局”的影响。

赵萌[7](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李梓维[8](2020)在《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Z县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正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们正满怀激情地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在新时代就业创业的背景下,如何发挥退役军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一个引领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中去,对于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Z县退役军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认知、创业机会、创业过程等相关理论,再结合服务型政府理论,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总结归纳出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的基本特征和创业现状,以湖北省Z县为例,分析其创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概括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特征:退役军人创业政策由“普惠”升级到“专惠”;政府将退役军人创业纳入执政理念;退役军人创业意识和意愿越来越强;退役军人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退役军人创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2)新时代湖北省Z县退役军人创业现状: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进行分析,并通过退役军人个人特征、创业机会、创业结果、创业环境综合反映出,退役军人创业愿意强,但创业初期年龄比较年轻、文化程度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少、不太愿意承担创业风险、创业启动资金不足、大多在本地创业、选择个体户比较多、行业选择附加值低、创业环境综合感知能力比较差、创业成效不满意、创业融资难等。3)新时代湖北省Z县退役军人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不足;创业选择行业附加值低;创业过程中融资困难;创业过程中难以扩大创业规模。4)针对新时代湖北省Z县退役军人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了以下五点建议:一是加强退役军人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引导,二是强化退役军人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回访和反馈机制,四是拓宽退役军人创业的融资渠道,五是统筹整合退役军人创业资源。

翟仪儒[9](2020)在《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民营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乡村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独特的发展方式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乡村民营企业—余底村奶牛养殖牧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余底村养殖牧场分化重组过程的研究,探讨社会资本在乡村民营企业崛起、发展变迁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企业社会资本理论、林南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Nahapiet和Ghoshal社会资本三维度划分法为参照,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关系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并将相关概念操作化,采用个案访谈法收集余底村民营企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事实材料,进而构建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获取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首先,研究从整体上介绍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断裂与重构的过程。在企业重组建立期,三鹿事件导致企业关系性资本断裂,从而促使部分奶牛收购站倒闭,这也为余底村民营企业优化重组提供了契机。在企业发展期,余底村民营企业主通过关系性社会资本积累创业前期的经济资源,通过结构性社会资本获取企业发展的政治资源、市场资源,通过认知性资本优化企业的制度资源、信任资源。由此,余底村民营企业利用三种社会资本对资源的集聚效应和优势效应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其次,本文通过对余底村乡村民营企业和员工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进一步研究了民营企业发展各阶段关系性资本、结构性资本、认知性资本的建构策略和运行机制。在企业孵化期,企业通过血缘、地缘关系中嵌入的关系性资本获得关键信息支持、创业资金、人力资本的支持;在企业转型期,企业通过与政府特定关系的建构,利用拟亲化、送人情、攀关系等关系建构策略积累自己的结构性资本,政府通过资金扶持、资源支持促进企业转型;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合作商-乳企的担保贷款、技术指导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在企业稳定期,企业通过内部信任存量增加、制度规范化、工资激励、非正式福利来积累认知性社会资本,增进群体认同,减少不信任成本。由此可见,从社会资本的获取机制和作用机制来看,乡村民营企业正是通过同质性互动获得他人社会网络的嵌入资源--关系性资本;通过异质性互动激活多个行动者的联系获取结构性资本;建立“借贷关系”增进群体认同获取认知性社会资本;从改善融资、获取关键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发挥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最后,研究尝试从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探讨企业发展路径中社会资本的具体配置。企业要利用关系性资本的融资能力、结构性资本的信息获取能力、认知性社会资本管理优化能力提升企业绩效;发挥结构性资本的资源效应、关系性资本的集聚效应、认知性资本的认同效应扩大企业的规模;根据发展阶段不同资本的效应,采取家长式或家族式或半家族式半现代化的混合管理模式。

王天宇[10](2020)在《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极大激发了我国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使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尤其表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在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缺乏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协调共进,导致时至今日,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滞后状态。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对农村发展、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支持,并且着重指出,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整体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需要有创新性思路的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依据中国特色和具体国情来进行推进深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首先认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现代产业的坚实支撑(包括一、二、三产业)。农村整体与现代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农村现代化就是一种无本之木。因此,欲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村高质量全面发展,必须依靠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要素在农村的植入、扎根、支撑及对农村传统体系的持续改造,打造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发展与植入现代经济要素、依靠现代产业全面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曾经有过许多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早期代表有过辉煌的历史,极大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和农村日益富裕,对农村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资金供应向大企业倾斜,技术人才和技术品牌的严重缺失,特别是国内市场环境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而路径依赖下的乡镇企业恰恰缺乏在过剩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和发展利器——技术特色。在这些背景条件下,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前景日益渺茫。同时,我们也充分关注到,除了乡镇企业的衰落,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同样处于艰难困境之中,其原因与乡镇企业如出一辙,关键就是技术进步缓慢、缺乏大企业的技术引领、特别是缺乏极其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集聚协作平台,及因集聚协作而引发的众多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由此,特色小镇建设就具有重大意义: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瞄准我国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引入集聚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及本地特色乡镇企业,细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发展具有明显现代意义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依靠力量,以现代产业支撑并全面协调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及目前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重要的现代力量,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历史性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重要难题:即既通过集聚协作效应加速中小企业提升,又充分依靠这一支现代力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两者有效互动提升。因此,特色小镇就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集聚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农村全面对接城市化和工业化及现代服务的重要通道。在这基础上,本文充分研究现代产业对传统农村的全面改造,认为现代产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性气息:现代产业本身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的根本性改造;现代产业带来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现代产业所要求的全新社会服务和空间环境;现代产业所带来的农村与外界全面对接等。本文同时进一步深化分析特色小镇的功能:第一,植入现代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将现代产业的根系进一步深入到乡镇一级,并且十分强调专业化集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特色小镇通过现代产业与乡村资源的对接,拉动乡村资源的价值回归,创造更多的乡村社会财富,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第二,特色小镇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机制。通过产业规模集聚协作效应,总体上加速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通过规模效应、协作效应、学习效应、品牌效应等产业集聚所产生的细分效应,更利于营造中小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特色小镇及特色产业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扩张,有利于中小企业所集聚的产业品牌与特色小镇品牌的提升。结合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来研究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功能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显着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要求。特色小镇发展必须紧密契合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强调中国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生命线,无“特”就无“特色小镇”。而产业特色愈明显,就愈能促进特色小镇更加蓬勃健康发展。本文最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典范——浙江“大唐袜艺小镇”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令人鼓舞的是,从产业特色、品牌效应、企业提升、乡村富裕、农村发展等不同角度,“大唐袜艺小镇”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答卷。本文对中国特色小镇如何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契合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提升的三者互动关系与机制,进行了有一定创新性意义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清晰突出中国特色小镇的功能倾向。

二、我国乡镇企业再创业中重构融资体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乡镇企业再创业中重构融资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4.2.2 时变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TVP-SV-VAR模型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5.1.1 PVAR模型构建
        5.1.2 变量和数据
    5.2 实证研究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5.2.2 脉冲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区域差异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存在的局限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金融中介理论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深化理论
        2.2.3 金融功能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2.2.5 简要评述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内生增长理论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2.3.4 简要评述
    2.4 网络经济理论
        2.4.1 网络商品理论
        2.4.2 双边市场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简要评述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3.1.1 数字金融
        3.1.2 农民收入增长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3.2.1 农户创业
        3.2.2 经济增长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4.1.1 网络支付
        4.1.2 网络融资
        4.1.3 财富管理
        4.1.4 网络保险
        4.1.5 互联网征信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
        5.2.3 估计策略
    5.3 计量结果分析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5.3.3 区域差异分析
        5.3.4 分位数回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6.2.1 模型与变量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7.1 引言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选择
        7.2.3 统计分析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7.4.2 拓展性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8.1 引言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8.2.1 模型设定
        8.2.2 变量选择
        8.2.3 数据来源
        8.2.4 描述性统计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8.4 作用机制分析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农民创业研究
        1.3.2 创业失败研究
        1.3.3 创业绩效研究
        1.3.4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1.3.5 文献评价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1.7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创业过程理论
        2.2.2 经验学习理论
        2.2.3 机会识别理论
        2.2.4 资源拼凑理论
    2.3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2.3.2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
        2.3.3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
        2.3.4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特征与创业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3.1 失败再创业农民创业者的特征分析
    3.2 农民再创业绩效现状分析
        3.2.1 客观再创业绩效现状
        3.2.2 主观再创业绩效现状
    3.3 农民创业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3.3.1 创业失败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3.2 基于客观特征视角的农民创业失败影响因素
        3.3.3 基于主观认知视角的农民创业失败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4.1 研究假说
        4.1.1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
        4.1.2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绩效的消极影响
    4.2 变量测量
    4.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4.3.1 共同方法偏差
        4.3.2 信效度检验
    4.4 数据分析与假说检验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4.2 假说检验
        4.4.3 进一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
    5.1 研究假说
        5.1.1 失败学习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说
        5.1.2 失败归因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说
    5.2 模型设定
    5.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5.4 变量测量
        5.4.1 共同方法偏差
        5.4.2 信效度检验
    5.5 数据分析与假说检验
        5.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5.2 假说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
    6.1 研究假说
        6.1.1 机会识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说
        6.1.2 信任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说
    6.2 变量测量
    6.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6.3.1 共同方法偏差
        6.3.2 信效度检验
    6.4 数据分析与假说检验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6.4.2 假说检验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间接影响: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
    7.1 研究假说
        7.1.1 资源拼凑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说
        7.1.2 社会支持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说
    7.2 变量测量
    7.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7.3.1 共同方法偏差
        7.3.2 信效度检验
    7.4 数据分析与假说检验
        7.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7.4.2 假说检验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针对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的政策参考
        8.2.2 针对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直接影响的政策优化
        8.2.3 针对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提升路径的政策优化
    8.3 实践参考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发展与县域经济
        二、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区域演化特征
        四、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及社会效应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和实现路径
        二、章节框架及内容
    第四节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特色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一、概念范围及应用
        二、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四、电子商务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区域发展模式
        一、三种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传统区域发展模式成因及演化
        三、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区域发展模式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落地机制
        一、区域产业基础与政策导向
        二、企业家精神与社群网络
        三、快速物流交通系统
        四、信息知识与技术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经济效应
        二、社会效应
        三、空间赋能
        四、拉近城乡关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信息与数字鸿沟
        一、信息化与发展加速及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基于信息化的经济空间重组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
        一、复杂系统与内部组织
        二、路径依赖与技术解锁
    第三节 城乡融合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二、实时城市化与信息化城市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农村电子商务
        一、信息为农村带来的新机遇
        二、信息与农村区域的适配
        三、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五节 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分析框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工业生产解锁:低成本打破区域资源紧束状态
    第一节 南皮县概况与工业产业发展
        一、南皮县基本情况
        二、南皮县工业发展演化史
        三、自我发展的专业市场
        四、主导产业特点与路径锁定
    第二节 县域工业创新的代价与保守的收益
        一、政府急于引导产业转型的动因
        二、南皮县传统五金产业发展与竞争模型
        三、创新转型与企业猝死
        四、路径锁定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
    第三节 路径解锁的可能选择与成本
        一、产品端的选择与成本
        二、市场端的选择与成本
        三、资源整合范围的选择与成本
    第四节 电子商务带来的转型可能与激励
        一、低成本扩展企业资源整合的范围
        二、降低与转嫁智力资源试错成本
        三、效果及持续的示范带动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消费解锁:系统化的扩展个体可整合的资源范围
    第一节 影响南皮县农村区域消费的若干因素
        一、家庭中非农就业人员的数量
        二、家庭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情况
        三、家庭持续发展所处的阶段
        四、区域消费习惯与商品的可获得性
    第二节 旧有农村消费体系的变与不变
        一、由批发市场和集市组成的传统消费系统
        二、超市承担的日常消费与商场承担的大件物品消费
        三、消费比重与消费范围一直在变化
        四、以县为单位的消费区域限制很难改变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个体可整合资源范围的扩展
        一、农村电子商务硬件的搭建与消费场景的改变
        二、新信用体系与交易成本
        三、新旧消费体系的互斥与融合
        四、个体可整合资源冲破县域限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人力资本解锁:低成本丰富人力需求类型
    第一节 县域发展与县域人力资源
        一、县域人力资源的构成
        二、县域人力资源配置偏好
        三、县域发展与人力资源的互相作用
    第二节 丰富人力资源的选择与困境
        一、人力资源引进与本土成长
        二、产业单一化与人力资源单一化
        三、打破产业与人力资源互相锁定的难点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人力资源变化
        一、电商带来群体认知变化与实时城市化
        二、电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带来新就业需求
        三、电商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吸纳返乡人才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的南皮样本到新发展模式的数理验证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总结
        一、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改革与科技双重属性
        二、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安慰剂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影响渠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各章典型案例
    案例目录
    案例内容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一 正面分析
        二 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正面分析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信任及相关研究
        1.3.2 农民创业及相关研究
        1.3.3 信任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
        1.3.4 国内外文献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信任
        2.1.2 农民创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创业过程理论
        2.2.2 创业选择理论
        2.2.3 创业机会识别理论
        2.2.4 创业资源基础观
    2.3 信任对农民创业影响的分析框架
        2.3.1 信任与农民创业选择决策
        2.3.2 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2.3.3 信任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
        2.3.4 信任与农民创业绩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的现状分析
    3.1 农民创业发展历程及扶持政策演变
        3.1.1 创业萌芽阶段(1978-1991)
        3.1.2 探索成长阶段(1992-2006)
        3.1.3 返乡创业阶段(2007-2014)
        3.1.4 蓬勃发展阶段(2015-至今)
    3.2 农民创业测度与特征分析
        3.2.1 创业选择决策的特征分析
        3.2.2 创业机会识别的特征分析
        3.2.3 创业资源获取的特征分析
        3.2.4 农民创业绩效的特征分析
    3.3 信任测度与特征分析
        3.3.1 信任的测度
        3.3.2 信任的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选择决策
    4.1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策略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4.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4.2.3 模型设定
    4.3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3.1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结果
        4.3.2 信任分维度对农民创业决策的估计结果
    4.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4.5 信任对农民创业决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5.1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研究假说
        5.1.1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
        5.1.2 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
        5.1.3 创业警觉性的中介效应
        5.1.4 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警觉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5.2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估计策略
        5.2.1 样本与数据
        5.2.2 变量与测量
        5.2.3 信度和效度
        5.2.4 变量间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信任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5.3.1 假说检验
        5.3.2 结果讨论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
    6.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6.1.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获取的研究假说
        6.1.2 信任对农民创业劳动力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6.1.3 信任对农民创业信息资源获取的研究假说
    6.2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估计策略
        6.2.1 样本基本情况
        6.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6.2.3 模型设定
    6.3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6.3.1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金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6.3.2 信任对农民创业劳动力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6.3.3 信任对农民创业信息资源获取的估计结果
    6.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分析
    6.5 信任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任与农民创业绩效
    7.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说
        7.1.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7.1.2 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
        7.1.3 创业环境的调节效应
    7.2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估计策略
        7.2.1 样本基本情况
        7.2.2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7.2.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
        7.2.4 模型设定
    7.3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7.3.1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的直接效应检验
        7.3.2 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
        7.3.3 创业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7.3.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7.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7.5 信任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地区信任水平
        8.2.2 营造公平市场秩序,降低创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8.2.3 优化创业培训服务,缓解农民创业人力资本瓶颈
        8.2.4 拓宽资源获取渠道,破解农民创新创业资源约束
        8.2.5 着力创业环境升级,激活乡村地区创新创业潜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3.1 技术路线
        1.3.2 内容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范畴界定
        2.1.1 村镇概念范畴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种群生态理论
        2.2.3 演化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2.4 文献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创业研究综述
        1.3.2 退役军人创业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创业的定义
        2.1.2 退役军人创业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创业过程理论
        2.2.2 创业认知理论
        2.2.3 创业机会理论
        2.2.4 服务型政府理论
3 新时代湖北省Z县退役军人创业的现状分析
    3.1 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的特征
    3.2 Z县退役军人创业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3.3.1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3.3.2 问卷调查的设计结构
        3.3.3 调查的过程
    3.4 Z县退役军人创业调查问卷分析
        3.4.1 创业者特征分析
        3.4.2 创业机会分析
        3.4.3 创业结果分析
        3.4.4 创业环境分析
    3.5 Z县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案例
4 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Z县退役军人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4.1.1 Z县退役军人创业心理和能力准备不足
        4.1.2 Z县退役军人创业行业选择附加值低
        4.1.3 Z县退役军人创业过程中融资难
        4.1.4 Z县退役军人难以扩大创业规模
    4.2 Z县退役军人创业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个人方面的原因
        4.2.2 社会方面的原因
        4.2.3 政府方面的原因
5 解决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退役军人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引导
        5.1.1 多层次对退役军人创业政策进行宣传
        5.1.2 利用退役军人创业政策来引导退役军人创业分流
    5.2 强化退役军人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5.2.1 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教育,强化再教育后创业的理念
        5.2.2 完善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5.2.3 强化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实效
    5.3 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回访和反馈机制
        5.3.1 建立退役军人创业的回访制度
        5.3.2 建立退役军人创业的反馈机制
    5.4 拓宽退役军人创业的融资渠道
        5.4.1 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5.4.2 建立退役军人信用联保机制
        5.4.3 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
        5.4.4 引导退役军人成立互助基金会
    5.5 统筹整合退役军人创业资源
        5.5.1 拓宽退役军人信息来源渠道
        5.5.2 帮助退役军人发现自身价值
        5.5.3 政府优化退役军人创业服务
        5.5.4 推动退役军人联合创业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中的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退役军人创业调查问卷
附录2 退役军人创业访谈提纲
致谢

(9)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1.3.1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
        1.3.2 乡村民营企业相关研究
        1.3.3 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机制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框架及研究方法
    2.1 理论框架及研究进路
        2.1.1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2.1.2 研究进路
    2.2 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2.2.1 乡村民营企业
        2.2.2 企业社会资本
        2.2.3 概念操作化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个案访谈法
        2.3.3 资料收集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资本的获得与民营企业成长变迁
    3.1 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的断裂与重构
        3.1.1 社会资本断裂为乡村民营企业形成创造机遇
        3.1.2 社会资本重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助力
    3.2 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的典型性解析
        3.2.1 企业成长历程的代表性
        3.2.2 社会资本类型的丰富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系性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4.1 建构性社会关系
        4.1.1 借助血缘关系获得关键信息支持
        4.1.2 借助血缘地缘关系获得必要的创业资金
        4.1.3 借助地缘关系获得创业的人力资本
    4.2 功能性社会关系
        4.2.1 利用亲族关系托人牵线搭桥
        4.2.2 利用同学、朋友关系建立特殊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性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5.1 打通政府信息资源获得渠道
        5.1.1 与政府人员弱关系的建构
        5.1.2 获得政府机构对企业转型的扶持
    5.2 形成与企业供应商持久的产业链条
    5.3 与企业合作商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5.3.1 关系投资策略
        5.3.2 乳企干部的输血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6.1 信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6.1.1 企业内部信任存量
        6.1.2 企业产品质量可信度
    6.2 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6.3 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优化机制再思考
    7.1 社会资本的获取机制
        7.1.1 通过同质性互动获得他人社会网络的嵌入资源
        7.1.2 通过异质性互动激活多个行动者的链条
        7.1.3 建立“借贷关系”增进群体内的社会认同
    7.2 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7.2.1 改善融资环境
        7.2.2 获取关键信息
        7.2.3 降低交易成本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8.2.1 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
        8.2.2 社会资本与企业规模
        8.2.3 社会资本与企业管理模式
本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及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重点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与完善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第一节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
        四、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
    第二节 中小企业升级研究综述
        一、中小企业升级的概念
        二、中小企业升级路径
        三、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原因
    第三节 乡村振兴研究进展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二、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四、乡村振兴的难点、障碍及其关键
    第四节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简评
第三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与乡村振兴三者契合互动的逻辑
    第一节 三者互动关系所反映的现实发展困局
        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脱节
        二、中小企业亟需适宜发展平台加快转型提升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契合互动效应
    第二节 三者契合互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乡村振兴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心目标
        二、特色小镇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枢平台
        三、中小企业提升:三者互动关系的动力因素及其契合
    第三节 三者互动关系的理论解释
        一、三者互动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
        三、中小企业转型提升:企业集聚理论的应用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的功能指向
        一、农村全面对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植入现代产业,对接中小企业,打造现代经济体系
        三、融入现代经济体系,挖掘乡村存量资源的现代价值
        四、特色小镇建设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样板
        五、特色小镇引发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性完善的紧迫需求
第四章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机制分析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目前中小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二、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三、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第二节 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优势体现
        一、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服务优势
        二、凸显产业链集聚的加速提升优势
        三、比较城市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特色功能
        一、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孵化平台
        二、特色产业:专业性中小企业竞争性的集聚
        三、集聚效应:中小企业提升加速器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作用机制
        一、集聚效应:特色小镇加速器的核心功能
        二、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
        三、集聚产生的协作效应
        四、集聚产生的学习效应
        五、集聚产生的品牌效应
第五章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机制分析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要点及理论解释
        一、当前中国乡村衰落主要表现及原因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理论解释
        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功能
        一、增长极: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核心功能
        二、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的三大支撑功能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振兴乡村的促进机制
        一、资源要素集聚机制
        二、现代发展动力机制
        三、协调统筹融合机制
    第四节 简要小结
第六章 大唐袜艺小镇:产业集聚转型提升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大唐袜艺小镇的发展演进
        一、大唐镇基本概况
        二、大唐袜艺小镇的产业演进过程
        三、大唐袜艺小镇的空间演进过程
    第二节 大唐袜业小镇发展效应分析
        一、特色产业:集聚与集约效应
        二、乡村振兴:综合带动效应
        三、本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发展:带动效应
    第三节 简要总结与借鉴
        一、特色小镇的区位与资源特色
        二、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
        三、特色小镇的产业与文化融合
        四、特色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协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与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三者有效互动契合
        二、中国特色小镇的适宜环境将加速中小企业提升
        三、中国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机制
    第二节 剖析特色小镇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一、发挥优势,注重服务
        二、搭建平台,强化融合
        三、有机契合,互促共进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在特色小镇的遴选与培育方面:产业产品特色是第一选择
        二、在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方面:专业化合作是主要方向
        三、在特色小镇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适宜综合环境是重要考虑
        四、在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制定乡村全面发展规划是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我国乡镇企业再创业中重构融资体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3]创业失败对农民再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魏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D]. 窦鹏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5]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农民创业中信任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佳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Z县为例[D]. 李梓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D]. 翟仪儒.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10]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D]. 王天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我国乡镇企业重启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