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太极拳健身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珍[1](2021)在《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对武术发展、文化弘扬,还是对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来说,在网络不断升级的自媒体时代,对刚刚开始但颇具发展潜力的太极拳微课进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运用网络民族志、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今中国太极拳微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梳理,从情感化设计视角也即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三个层面对现有太极拳微课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现有太极拳微课按照传播形式与特点的不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介绍性、训练性、讲授性三种类型。三类微课在传播发展情况、受众群体数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1)本能层设计中,可通过画面色彩与明度的搭配、背景音乐与音效的变换更好地营造微课主题风格,增加课程的条理性与审美性;围绕教学者的优势与特色,如年龄特点、门派身份等,对其进行形象打造;利用大众心理预期进行微课的风格设计。(2)行为层设计的功能定位,既要突出其健身性与实用性,又要突出其专业性与罕有性;教学计划与程序应突出易理解性;教学内容与方式应突出易学性;教学辅助功能设计要注重使用感。(3)反思层设计可在课程宣传中,推出适宜的太极拳习练者的“形象代言人”;完善微课鼓励与互动机制,丰富太极拳微课的多元价值。3.对照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认为现有太极拳微课设计有以下优点:(1)讲授性微课在反思层设计中的思想文化传达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2)介绍性微课在本能层的外观要素设计与大众心理预期运用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3)训练性微课在行为层的基础功能实现、易理解性、易学性方面有着较为理想的设计。4.对照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认为现有太极拳微课设计所存问题及解决思路为:(1)本能层设计普遍在画面美感、教师形象、风格定位方面存在欠缺;欲解决此类问题,应提高相关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并围绕风格主题进行外观要素的设计。(2)行为层设计普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流程的规划以及应用功能的体验方面有所不足;欲解决此类问题,应从受众需求视角进行微课的功能定位、内容选择与教学安排。(3)反思层设计普遍在思想内涵体现、鼓励与互动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欲解决此类问题,需对内提高课程内容的文化品味,对外增强鼓励与互动机制的完善,提升学习者成就感获得的频率与课程完成的概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1.明确太极拳微课的商品属性,从受众需求、受众情感视角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包装,尽可能地满足现代人的多元需求。2.太极拳微课设计者应加强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学习,明白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技巧、提高设计能力。3.加强跨界学习,对标在大众传播方面发展较好的成功案例,不断地改进太极拳微课的设计方案。4.在太极拳微课设计者与推广者之间形成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机制,加强优质资源的融合与成功经验的交流,将分布在不同微课中的个人优点扩展为整个太极拳微课设计中的集体智慧。
张振华[2](2020)在《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研究 ——以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身体知识是中国传统科学知识中极富生命力的部分。太极拳是一种历史悠久、开展广泛、传统理论研究充实的身体活动,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身体知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从太极拳实践中获取、得到验证并应用于太极拳的实践。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显着不同于近现代科学中的相关知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重在探索实现健身、技击功能的身体运动机制,并且这种探索在身体机能、身体构成的层面上拓展和深化,从而形成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系统。身体与运动的密不可分和健身、技击功能指向性,是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显着特点。民国时期的太极拳着作更加具体、通俗、系统地总结和阐释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同时这种传统知识前所未有地和科学发生了联系。本研究在可见的民国太极拳书籍中选取与论题关系密切的陈微明、胡朴安、向恺然、徐震、郑曼青五位太极拳家的着作进行深入剖析,同时结合太极拳的实践经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性了解,力图梳理和展现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内容与特点,并分析了五拳家着作中科学因素的具体情况。本研究整理、介绍了陈微明等五人及其相关着作的基本情况。论文以人物为中心、基本按照相关理论知识提出的时间顺序确定主体框架,分别研究了以下内容:1)陈微明、胡朴安走向系统的身体知识:体悟道家哲学的身体运动;“太极拳术十要”中的身体知识;以腹部为中心的运动;中正安舒与听劲感知:身体技击状态的培养;拳功传说:身体技击状态的可能性。2)向恺然以“圆运动”为核心的身体知识系统:身体的圆运动;十三势:不同身体运动趋势的包含;关于太极劲;太极拳呼吸:周身运转的气运动。3)徐震的“形-气-神”身体知识系统:“形-气-神”三层次身体观;“习惯”:身体的可塑性;“形”的改造;“气”的练习;“神”的调整。4)郑曼青的“阴阳-气”身体知识系统:“阴阳-气”的身体观;有关形体的认识;人与动物身体的比较;联想、想象与顿悟:理解身体和改变身体的思维方式;与身体有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对五人太极拳着作中的传统身体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认为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性质是在运动过程中融合身心的经验性身体知识,它所呈现的并不是纯粹静态客观的、完全齐整逼真的身体图景。五人身体知识的具体内容之间,在时间关系上没有严格的积累、变革或发展的关系。五人身体知识的总结与阐发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实践和感悟,因此具有一定依附于人的点式分布特点。但是从五人身体知识的丰富性、系统性方面来看,又可见比较明显的发展脉络。太极拳研究者受到西方体育科学的研究思路影响,“太极拳运动是身体的运动,了解身体是基础和必要的”这一意识变得清晰起来。身体知识越来越被自觉地置于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地位而受到重视,除了对身体运动机制的探讨之外,五人对身体构成、身体机能等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充实。五人对身体知识的阐释愈加完整深入,理论化、系统化趋势明显增强,并且其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近代科学因素。论文归纳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基本特点: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强调从自然哲学的层面和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理解身体;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认为理想的身体是形与神的统一,太极拳是追求形神合一的手段;太极拳内省体察的练习方式决定了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作为经验知识的独特性;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具有独特的系统性;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与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强调对身体的动态性理解和把握;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呈现出一定的艺术属性;从思维方式、核心概念层面来看,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身体知识的重要特点。论文对向恺然、徐震、郑曼青太极拳着作中与身体有关的近代科学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比较。认为民国太极拳研究者在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与近代科学相关知识关系的问题上,观点不尽一致。郑曼青、徐震积极使用近代科学知识阐释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但是他们科学素养有限并受到经验感悟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他们的研究很少能符合近代科学的规范,很难被纳入近代科学的范畴。以规范的近代科学形态衡量,民国时期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科学化进展情况并不理想,成果有限,并且其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但是,本研究也反映出民国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与近代科学相关知识矛盾关系中包含的某些复杂情形: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与近代科学都具有求真的价值维度,但传统文化整体感悟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分析实证的研究方法有明显的差异;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对太极拳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有可能转化为科学,但是经验知识本身并不同于科学的形态,两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深入的太极拳实践是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得到理解和传播的基础,但是时代与社会的巨变在某种程度上使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失去了依托;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具有独立、自足的特点,其如何有效地走向科学化,是难以一时解决的课题。
侯秀文[3](2020)在《12周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50-65岁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比较12周水中健身操锻炼、水中太极拳锻炼和无锻炼的中老年人在感觉统合测试、稳定极限性测试以及Y平衡测试的指标变化,论证和分析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并据此选择更适合中老年人提升平衡能力的运动处方。研究方法:招募并筛选符合实验要求的43名中老年人,分别纳入水中健身操组(N=13)、水中太极拳组(N=12)和对照组(N=12),因身体或生活原因有7名受试者未能完成实验,最终三组分别有10名符合实验要求的受试者。实验为期十二周,每周两次,共24次,每次1小时,水中健身操组锻炼内容为水中健身操,水中太极拳组锻炼内容为水中太极拳,对照组在此期间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测试指标为SOT6种情形下的均衡分值和平衡策略得分以及综合分、LOS4个方向的端点行程、最大偏移和方向控制、Y平衡测试的左下肢综合值和右下肢综合值,共计30项指标。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三组中老年人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结果:(1)经过12周干预,水中健身操组在SOT、LOT和Y平衡测试中的部分指标存在提升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过12周干预,水中太极拳组在SOT、LOT和Y平衡测试中的部分指标存在提升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经过12周干预,水中太极拳组在SOT测试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的指标多于水中健身操组。(4)经过12周干预,水中健身操组在LOS测试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的指标多于水中太极拳组,Y平衡测试指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水中太极拳组Y平衡测试指标呈显着性差异(P<0.05)。(5)三组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12周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都可以提高50-65岁中老年人的他动态平衡能力和自动态平衡能力,但都不能提高静态平衡能力。(2)12周水中太极拳比水中健身操对50-65岁中老年人的他动态平衡能力提升效果更好,水中健身操比水中太极拳对自动态平衡能力提升效果更好。
周惠新[4](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尹宁宁[5](2020)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和病人心理的干预治疗,以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以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运动干预的实验理论与实践依据。推广传统体育养生理念,使其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新时代“体医融合”提供新的探讨路径。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组别:健身气功组、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干预时间为12周,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患者每周干预5次,每次60分钟,患者从始至终在同一小组同一教练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健身气功组的干预内容为健身气功自编套路,太极拳组为陈氏18式太极拳,对照组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为生理指标和心理问卷调查。生理指标为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和C肽水平。心理问卷调查为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结果:1)12周干预后,健身气功组、太极拳和对照组组内FBG和Hb A1C有所下降,但在干预前后组内及干预后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健身气功组C肽在干预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C肽在干预后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呈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显着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健身气功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抑郁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呈现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稳定降低患者的FBG和Hb A1C水平,太极拳能够显着降低患者C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2)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幸福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健身气功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具有更加显着的效果。3)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适宜的治疗方式,建议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进行推广。
徐奥旋[6](2020)在《全民健身视角下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国民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其中有许多人群选择太极拳这项运动进行健身和养生。我国太极拳流派众多,洪式太极拳就是众多太极拳流派中最年轻的一个,它是由太极拳理论家、技击家、一代宗师洪均生先生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个武术拳种,应具备丰盈的文化内涵、强身健体的功能,同时还应有防身和技击的本质属性。一个拳种要想有生命力,要想朝阳化、国际化,它应该能够契合当代习练群体的健身、养生、技击等多项功能。洪式太极拳起源于山东,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发展到全国各地,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相关文件政策的出台,使得传统武术项目的洪式太极拳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背景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现状为课题,目的是通过对《全民健身计划》最新的任务与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找出《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颁布对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山东省当下的相应发展策略,有助于更好地推广洪式太极拳项目,发扬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促使山东省洪式太极拳项目健康发展是本课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山东省8个地市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前山东省洪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契合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时机、洪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找出全民健身视角下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满足当前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以达到扩大该区域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促进洪式太极拳项目更好的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高山东省居民的身心素质。论文首先,对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实地调查发现: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以民间师徒传承为主体,开设站点,洪式太极拳的发展完全依靠习练者自发组织。存在站点的建设不均衡,指导员比较缺乏;习练场地为户外露天场地,无法遮风避雨;习练人群以中年男性,学历多处在本科(含大专)的阶段,月收入以3-8千元以下,健康状况多数在中等偏上,习练群体的锻炼特征为每周5-6次,每次30-60分钟,习练10年以上的人居多。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主要锻炼动机是强身健体、练习技击以及丰富业余生活,练习内容来源依靠师傅传授和站点指导员,习练内容以拳法技术和拳理为主,多数站点仅提供场地;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参加相关活动赛事较少;锻炼效果使得个人体质明显增强、减少生病概率、提高个人得生活质量。习练人群随着习练年限的增长以及练习的深入,对习练洪式太极拳越发充满兴趣。其次,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出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传承方式过于单一,多以师徒传承为主;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专业指导员人数匮乏且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与其他流派太极拳相比洪式太极拳的社会认知存在还一定差距;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场地设施不够完善、经费来源多元化不足等问题。最后,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洪式太极拳应充分利用全媒体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增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习练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加强洪式太极拳指导员培育力度;推动洪式太极拳进校园,优化习练人群年龄梯队建设;促进洪式太极拳产业化市场化形成,拓宽项目经费渠道等合理化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从全民健身角度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洪式太极拳可持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方向和建议,为洪式太极拳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传统太极拳在我国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颜芬[7](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蒋士猛[8](2020)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烟台市高新区开展太极拳普及与推广工作的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明确作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太极拳作为我国国粹,其动作舒缓,健身效果明显,深受老年人喜爱。山东省体育局和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为在全省老年人群中普及推广太极拳,已连续两年联合省直多家部门发文,对普及推广太极拳活动进行了部署。烟台市高新区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显着效果。为了研究烟台市高新区在农村开展的太极拳普及与推广工作,本研究主要以31个村居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活动、组织、场地设施、信息、科学指导等九个方面入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新区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太极拳在31个村居和部分居民小区的全面覆盖,速度快、效果显着,应该深入挖掘并总结其普及推广方法,为其他地区开展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2)高新区在普及太极拳的过程中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组织、活动、信息、科学指导等九个方面都做了工作,因此可以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框架,全面系统的总结其普及推广方法。(3)高新区在普及推广太极拳的过程中采取的普及推广方法为:抓住人才关键点,做好前期宣传;科学划片,拉起太极队伍;培养太极骨干,实施精准教学;设立太极站点,进行双重管理;成立太极拳协会,组建武术队;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工作运行模式。(4)高新区在普及推广太极拳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太极拳套路的普及,缺乏太极拳理论与文化的普及,太极拳技术表象与文化内涵脱节。(5)从普及标准看,高新区已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但结合其农村的人口密度,高新区政府还应加大普及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普及推广范围。
奚秋[9](2020)在《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研究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找出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为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福泉市打造“太极之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类似的新兴产业、学术问题提供借鉴。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情况进行研究。首先对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进行调查和陈述说明。随后通过实地考查走访状况,对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现有的传播路径。接着通过对传播环境的内、外部态势分析和SWOT矩阵思路,得出传播路径的策略,最后总结得到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优化,研究结论如下:1、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中主要问题有:传播主体积极性低;传播内容没有创新;传播媒介都是弱势媒体,大众关注度不高;传播受众范围小,受众没有分化;传播效果没有信息反馈机制。2、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主要传播路径是以政府为传播主体,通过印刷、电子、互联网平台等大众媒介,和演出、竞赛活动、公益班等途径的传播。而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主体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商业行为和日常人际交往进行传播。3、福泉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策略为:(1)主体上,政府要与其余主体结合,发挥主导作用;(2)内容上,凭借自身优势,借鉴外来文化和同类地区的经验,结合新科技手段,创新传播形式;(3)媒介上,需积极引进强势媒体;(4)受众上,要根据需求、接受心理分化受众;(5)效果上,需建立反馈机制。4、福泉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优化为:传播主体上,提高政府主体积极性;传播内容上,保持太极精髓,创新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上,要注重强势媒体的引用;传播受众上,加快受众的分化;传播效果上,建立传播效果反馈机制。具体措施为:(1)拍摄好的影视作品;(2)打造精品演艺;(3)错峰开展各类活动;(4)制定精品旅游路线;(5)贩卖文创标志小物件(6)在吃、喝、住、行上融入太极养生文化元素;(7)充分利用个人移动平台进行传播。最后,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对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郭树樾[10](2020)在《体医融合下山东太极拳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体医融合事业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全国人民的健康问题越发重视,体医融合理念为更好的发展全国人民健康而提出。它旨在帮助慢性病患者和因运动引起的伤病患者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解决问题,更鼓励全国人民形成保持个人健和群体健康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其传承下来的的健康养生理念,在治疗慢性疾病,预防疾病发生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太极拳运动有着所用场地小,动作舒缓有节奏,运动负荷强度较小以及独有的对精神的保健作用等等特点,都有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进行运动,是推进提议融合事业发展的主要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基于为体医融合的产业化进程添加动力,查找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建议,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以及swot分析法,探寻如何在山东省内开展太极拳的体医融合项目。研究发现山东省内太极拳项目本身存在市场管理混乱,缺乏相关经营管理的人,市场定位不准确等等问题,但同时在山东省内,太极拳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与广泛的群众基础,结合山东省正处于大力推广体医融合,建立医养结合示范省的关键时期,根据这些情况,通过对其他省市太极拳与体医融合的发展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条推动山东省内开展基于体医融合太极拳项目的建议:(1)建立太极拳动作的筛选机制,编纂一套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套路。(2)建立体医融合核心科室,打造以太极拳为核心的慢性病治疗项目。(3)加强对太极拳健身祛病的功效研究。(4)阔宽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对于民间拳师的定期培训,并加强民间拳师与中医院校,体育院校的常态化交流。(5)构建山东省内太极拳体医融合项目产业基地,以山东省内原有的太极拳训练场地作为推广基地,借助山东省雄厚的太极拳师资力量,建立专业性研究场所以及常规性健身场所两类太极拳体医融合基地。(6)借助山东省地理文化特点,围绕济南泉文化和泰山文化,构建山东省内的体医融合疗养基地。(7)积极开展太极拳线上预约学习锻炼的新模式,利用网络加强太极拳的影响力。通过这些途径扩大太极拳的影响力,依托于体医融合工程的大力推进和国家对于武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当地政府和医院合作,形成相关产业。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在山东省内更好的开展体医融合项目,也有利于推动太极拳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更是推进全民健身,贯彻体医融合理念,促进全国人民的体制健康,改变人民生活习惯,塑造健康生活提供助力。
二、浅谈太极拳健身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太极拳健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视角 |
2.3 研究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网络民族志 |
2.4.2 文献资料法 |
2.4.3 专家访谈法 |
3 文献综述 |
3.1 关于微课的研究 |
3.2 体育领域的微课研究 |
3.3 武术领域的微课研究 |
3.4 太极拳领域的微课研究 |
3.5 微课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
4 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 |
5 情感化设计视角的太极拳微课分析 |
5.1 分析过程 |
5.1.1 对太极拳微课的本能层分析 |
5.1.2 对太极拳微课的行为层分析 |
5.1.3 对太极拳微课的反思层分析 |
5.2 结果总结 |
5.2.1 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启示 |
5.2.2 太极拳微课设计的优点 |
5.2.3 太极拳微课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研究 ——以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
1.2.1 对研究内容的界定与说明 |
1.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民国太极拳书籍文献整体状况的研究 |
1.4.2 依托民国太极拳书籍展开的研究 |
1.4.3 对民国太极拳家太极拳理论的研究 |
1.4.4 关于中国传统身体观的研究 |
1.4.5 民国太极拳理论的国外相关研究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
第2章 陈微明与胡朴安趋向系统的身体知识 |
2.1 陈微明、胡朴安及其太极拳着作基本情况 |
2.2 体悟道家哲学的身体运动 |
2.3 “太极拳术十要”中的身体知识 |
2.3.1 身法“四要”的内在依据 |
2.3.2 关于“用意不用力” |
2.3.3 其它五要:协调不同运动关系以形成身体整体运动状态 |
2.4 以腹部为中心的运动 |
2.5 中正安舒与听劲感知:身体技击状态和能力的培养 |
2.6 拳功传说:身体技击状态的可能性 |
第3章 向恺然以“圆运动”为核心的身体知识系统 |
3.1 向恺然及其太极拳着作基本情况 |
3.2 身体的圆运动 |
3.3 十三势:不同身体运动趋势的包含 |
3.4 关于太极劲 |
3.5 太极拳呼吸:周身运转的气运动 |
第4章 徐震的“形-气-神”身体知识系统 |
4.1 徐震与《太极拳发微》基本情况 |
4.2 “形-气-神”三层次身体观 |
4.3 “习惯”:身体的可塑性 |
4.4 “形”的改造 |
4.4.1 “和”的理念 |
4.4.2 严谨精微的身法要求 |
4.4.3 近代生理学知识的使用 |
4.5 “气”的练习 |
4.6 “神”的调整 |
第5章 郑曼青的“阴阳-气”身体知识系统 |
5.1 郑曼青及《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基本情况介绍 |
5.2 “阴阳-气”的身体观 |
5.3 有关形体的认识 |
5.4 人与动物身体的比较 |
5.5 联想、想象与顿悟:理解身体和改变身体的思维方式 |
5.6 与身体有关的科学问题 |
5.6.1 科学之验证 |
5.6.2 关于“劲与物理” |
5.6.3 治疗肺病的问题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与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 |
6.1.1 民国五人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比较与归纳 |
6.1.2 民国五人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演进问题 |
6.1.3 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的基本特点 |
6.2 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与近代科学 |
6.2.1 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中的科学因素 |
6.2.2 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与近代科学相关知识之间的矛盾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12周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50-65岁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研究现状 |
2.1.1 平衡能力及其分类 |
2.1.2 人体维持平衡的生理机制 |
2.1.3 平衡能力的评定方法 |
2.1.4 中老年人年龄分期和平衡能力特点 |
2.1.5 国内外运动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 水中健身的相关研究 |
2.2.1 水中健身的价值 |
2.2.2 国内外水中健身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水中健身操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水中太极拳的研究现状 |
2.5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SOT测试评分的影响 |
4.1.1 实验前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SOT测试评分比较 |
4.1.2 实验后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SOT测试评分比较 |
4.1.3 水中健身操组实验前后SOT测试评分比较 |
4.1.4 水中太极拳组实验前后SOT测试评分比较 |
4.1.5 对照组组实验前后 SOT 测试评分比较 |
4.2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LOS测试评分的影响 |
4.2.1 实验前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LOS测试评分比较 |
4.2.2 实验后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LOS测试评分比较 |
4.2.3 水中健身操组实验前后LOS测试评分比较 |
4.2.4 水中太极拳组实验前后LOS测试评分比较 |
4.2.5 对照组实验前后LOS测试评分比较 |
4.3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Y平衡测试评分的影响 |
4.3.1 实验前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Y平衡测试评分比较 |
4.3.2 实验后水中健身操组、水中太极拳组和对照组Y平衡测试评分比较 |
4.3.3 水中健身操组实验前后Y平衡测试评分比较 |
4.3.4 水中太极拳组实验前后Y平衡测试评分比较 |
4.3.5 对照组实验前后Y平衡测试评分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水中健身操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5.1.1 水中健身操对中老年人SOT测试的影响 |
5.1.2 水中健身操对中老年人LOS测试的影响 |
5.1.3 水中健身操对中老年人Y平衡测试的影响 |
5.1.4 小结 |
5.2 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5.2.1 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SOT测试的影响 |
5.2.2 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LOS测试的影响 |
5.2.3 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Y平衡测试的影响 |
5.2.4 小结 |
5.3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异同 |
5.3.1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SOT测试影响的异同 |
5.3.2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LOS测试影响的异同 |
5.3.3 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中老年人Y平衡测试影响的异同 |
5.3.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抽样 |
1.3.4 信度效度检验 |
1.4 研究设计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4.3 作者分布 |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
3.1 跨文化的阐释 |
3.1.1 文化的阐释 |
3.1.2 跨文化的阐释 |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
5.2.1 太极拳“治已病” |
5.2.2 太极拳“治未病” |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
6.2.1 精神符号误读 |
6.2.2 器物符号误读 |
6.2.3 制度符号误读 |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
6.5.2 缺少顶层设计 |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
致谢 |
(5)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健康中国 2030”背景下“体医融合”亟待新的突破 |
二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日趋庞大 |
三 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2型糖尿病及治疗方法 |
一 2型糖尿病 |
二 治疗方法 |
第二节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干预 |
一 健身气功与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 |
二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 |
第三节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干预 |
一 太极拳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 |
二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治疗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实验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数理统计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患者的基线数据 |
一 实验流程 |
二 患者的基线数据 |
三 患者的身体参数与血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血糖生化指标的影响 |
一 干预前后受试者FBG水平的变化 |
二 干预前后受试者Hb A1C的变化 |
三 干预前后受试者C肽水平的变化 |
第三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心理状况的的影响 |
一 幸福感指数量表的结果及分析 |
二 抑郁量表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FBG的影响 |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Hb A1C的影响 |
三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C肽水平的影响 |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幸福感指数的影响 |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抑郁状况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全民健身视角下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全民健身计划成为国家战略 |
1.1.2 全民健身视域下太极拳持续发展理论支持的现实需要 |
1.1.3 创新中国传统武术传承发展及健身方式的客观要求 |
1.1.4 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前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全民健身计划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2 太极拳与全民健身相关文献研究 |
1.3.3 洪式太极拳相关文献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逻辑归纳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当前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契合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 |
3.1.1 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背景 |
3.1.2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发展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契合性分析 |
3.2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的传承情况研究 |
3.2.1 洪式太极拳的源流 |
3.2.2 洪式太极拳演进脉络中的主要传承人 |
3.2.3 洪式太极拳的传承内容 |
3.2.4 洪式太极拳的传承方式 |
3.3 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发展现状研究 |
3.3.1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分布情况分析 |
3.3.2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性别与年龄结构情况分析 |
3.3.3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习练年限(功力水平)情况分析 |
3.3.4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习练动机与目的分析 |
3.3.5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人群文化程度与职业情况分析 |
3.3.6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站点情况分析 |
3.3.7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社会影响力分析 |
3.3.8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习练途径分析 |
3.3.9 山东省洪式太极拳指导员情况分析 |
3.4 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传承推广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
3.4.2 洪式太极拳指导员匮乏 |
3.4.3 洪式太极拳社会认知度不够高 |
3.4.4 洪式太极拳习练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
3.4.5 经费来源不足 |
3.5 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
3.5.1 利用全媒体时代优势,增加线上线下相结合习练教学模式 |
3.5.2 加强洪式太极拳指导员培育力度 |
3.5.3 推动洪式太极拳进校园,优化习练人群年龄梯队建设 |
3.5.4 促进洪式太极拳产业化市场化形成,拓宽项目经费渠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部分调研相关照片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全民健身背景下烟台市高新区开展太极拳普及与推广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山东省政策的支持 |
(二)高新区农村普及太极拳的典型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点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践创新 |
四、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农村普及太极拳与我国全民健身的契合性分析 |
(一)太极拳与全民健身的契合点 |
(二)农村普及太极拳的必要性 |
(三)农村普及太极拳的可行性 |
二、高新区农村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的现状 |
(一)太极拳在农村的普及规模 |
(二)太极拳在农村的普及程度 |
(三)太极拳在农村的普及途径 |
(四)为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所建立的活动体系 |
(五)为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所建立的组织体系 |
三、影响高新区农村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因素分析 |
(一)场地设施及配套设备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二)信息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三)科学指导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四)资金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五)政策法规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六)监督反馈机制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七)考核评价机制对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影响 |
四、高新区农村开展太极拳普及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一)与农村总人口相比,太极拳习练者人数太少 |
(二)高新区协会众多,会员“繁忙” |
(三)参与人群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 |
(四)太极拳理与太极文化普及力度弱 |
(五)普及的太极拳种类单一 |
(六)天气原因影响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开展 |
五、高新区农村太极拳普及工作的开展对策 |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太极拳习练者的人数 |
(二)与其他协会建立互动机制,协调好会员时间 |
(三)促进太极拳进家庭、进校园,改善参与人群结构 |
(四)加大太极拳理与太极文化的普及力度,增加普及范围的深度 |
(五)增加普及太极拳的种类,激发村民的学习兴趣 |
(六)高新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村领导的配合力度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要 |
1.1.2 全民健身国家计划的需要 |
1.1.3 全域旅游时代的需要 |
1.1.4 福泉市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播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太极与养生的关系研究综述 |
1.3.3 太极养生文化研究综述 |
1.3.4 太极养生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
1.3.5 太极养生文化传播途径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SWOT分析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研究背景 |
3.1.1 福泉山太极养生文化历史渊源 |
3.1.2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现状 |
3.2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分析 |
3.2.1 传播主体分析 |
3.2.2 传播内容分析 |
3.2.3 传播媒介分析 |
3.2.4 传播受众分析 |
3.2.5 传播效果分析 |
3.3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主要传播路径的分析 |
3.3.1 以政府为主体的传播路径分析 |
3.3.2 以企业为主体的传播路径分析 |
3.3.3 以社会团体组织为主体的传播路径分析 |
3.3.4 以个人为主体的传播路径分析 |
3.4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策略研究 |
3.4.1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内、外部传播态势分析 |
3.4.2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策略 |
3.5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优化 |
3.5.1 传播主体上,提高政府主体积极性 |
3.5.2 传播内容上,保持太极精髓,创新传播内容 |
3.5.3 传播媒介上,要注重强势媒体的引用 |
3.5.4 传播受众上,加快受众的分化 |
3.5.5 传播效果上,建立传播效果反馈机制 |
3.5.6 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优化措施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体医融合下山东太极拳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体医融合 |
1.3.2 产业化 |
1.3.3 太极拳产业化 |
2.文献综述 |
2.1 体医融合相关研究 |
2.1.1 体医融合基础理论方面 |
2.1.2 社区体育建设方面 |
2.1.3 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2 太极拳产业化相关研究 |
2.3 山东省体育产业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3.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经验总结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swot分析法 |
4.山东省太极拳产业化swot分析 |
4.1 内部优势 |
4.1.1 具有良好的健身养生功能 |
4.1.2 具有雄厚的市场基础 |
4.1.3 养生思想更符合中国传统养生思想 |
4.1.4 山东省太极拳历史悠久 |
4.2 内部劣势 |
4.2.1 体医融合产业造血功能低 |
4.2.2 太极拳与医疗合作的欠缺 |
4.2.3 人才培养模式的刻板 |
4.2.4 太极拳市场管理混乱 |
4.2.5 自身市场定位模糊 |
4.3 外部机遇 |
4.3.1 “健康山东”政策支持 |
4.3.2 武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
4.3.3 健康观念的不断普及 |
4.3.4 山东省地理优势明显 |
4.4 外部威胁 |
4.4.1 其他健身养生项目的冲击 |
4.4.2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5.山东省太极拳产业化体医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
5.1 山东省太极拳体医融合产业基础设施构建建议 |
5.1.1 体医融合核心科室及其体系的建立 |
5.1.2 加强医疗体育产业资源共享与部门间合作 |
5.1.3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
5.1.4 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
5.2 山东省太极拳体医融合产业化构建建议 |
5.2.1 建立太极拳动作的筛选机制 |
5.2.2 搭建山东省太极拳体医融合产业化框架 |
5.2.3 推进山东省“体医结合”产业优化 |
5.2.4 打造山东省太极拳培训站点国民体质监测站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 |
致谢 |
四、浅谈太极拳健身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D]. 张珍.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2]太极拳的传统身体知识研究 ——以民国五人太极拳着作为中心[D]. 张振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3]12周水中健身操和水中太极拳对50-65岁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D]. 侯秀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D]. 尹宁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6]全民健身视角下洪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徐奥旋.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8]全民健身背景下烟台市高新区开展太极拳普及与推广工作的研究[D]. 蒋士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路径的研究[D]. 奚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体医融合下山东太极拳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D]. 郭树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