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功率拖拉机驾驶员所承受的振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宁普才[1](2021)在《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传统燃油拖拉机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高,能源使用量逐步增大加剧能源危机和雾霾等环境污染;且燃油拖拉机在温室大棚等较为封闭的空间中作业时产生尾气、噪声给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电动拖拉机具有无污染、噪声小、适宜在温室中作业的优点。拖拉机在犁耕作业和上坡时重心调整不当容易使犁耕行驶稳定性变差、驱动轮滑转率增大、牵引效率降低、上坡稳定性降低等,拖拉机重心纵向调整机构可自动调整拖拉机重心以提高拖拉机牵引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拖拉机的电动化和设计一种重心可自动调整的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燃油拖拉机需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污染环境,需要人工调节配重费时费力且常出现重心调节不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心可调的电动拖拉机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总体方案。确定了电动拖拉机的功能与性能要求;设计电动拖拉机总体的总体方案,依据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密度高、过载能力强及可控性好等优点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成本较低、安全性高等优点,确定了电动拖拉机动力方案;根据重心纵向调整的特点及底盘结构,确定了以步进电机带动滑轨-丝杠机构为主要部件的重心纵向调整机构的方案;并阐述电动拖拉机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工作原理。(2)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对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等拖拉机动力和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进行了设计计算。根据电动拖拉机犁耕和最高速行驶速度两种典型工况计算出驱动电机的最小功率为9.8 k W、额定转速不低于3312 r/min,根据电动拖拉机在额定功率下连续作业时间和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计算出动力电池所需的单体数不低于45串;根据电动拖拉机在爬坡度为30%时分析滑轨和丝杠受力情况,对重心纵向调整机构中滑轨和丝杠进行设计,根据重心调整过程中动力电池移动的速度和加速等对步进电机进行选型计算,完成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3)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控制系统设计。采用矢量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该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快的特点;对控制器匹配上位机软件,可实时显示驱动电机转速、温度及输出功率等信息。设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使其具有热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和均衡管理等功能,并配有BMS仪表,可显示动力电池的电压、SOC、温度以及报警信息等,提升电动拖拉机安全性。设计了重心纵向调整控制系统,以STM32F103ZET6作为控制芯片,并设计应变式嵌入式可测力上下拉杆,该系统可实现自动重心纵向调整;开发数据采集与储存上位机软件,实现蓝牙传输、上位机软件采集存储数据的功能。对整车控制系统进行集成,使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协同工作,并可实现依据不同作业工况,对电动拖拉机重心纵向调整。(4)样机试制与试验。试制电动拖拉机样机,对电动拖拉重心参数进行测试,得到电动拖拉机底盘纵向重心为距后轴0.425 m,整机重心高度为0.481 m;对电动拖拉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高行驶速度为21.6 km/h;硬质路面上最大牵引力为4020 N;田间犁耕时可克服的牵引阻力约为3557 N;均满足功能与性能要求。对拖拉机进行犁耕和爬坡时重心纵向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重心调整功能时平均牵引效率和前轮平均载荷分别为64.5%和2045.0 N,比未使用重心调整功能时分别提高8.4%和19.6%;上坡时重心调整时能根据不同坡度进行自动调整,且分析可得,通过重心纵向调整,拖拉机翻倾角提高了5.8%。
蒋立[2](2020)在《具有平衡摇臂悬架的四轮驱动移动底盘设计及分析》文中认为针对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农机在丘陵山区等不平整路面行驶和作业过程中易造成颠簸或者悬挂倾斜的现象,设计了一种具有平衡摇臂机构的四轮驱动移动底盘。该底盘采用平衡摇臂悬架的H型传动形式,主要由主体结构、平衡摇臂机构、两侧传动机构和两侧转向机构四大模块组成。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内容进行研究:首先,针对作业环境整理设计思路,提出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作业的新型平衡摇臂机构四驱移动底盘的总体方案。移动底盘采用平衡摇臂式悬架,其结构能保证四轮同时着地,提高牵引附着力的特性;并且为达到平均分配转矩的目的,使用四驱链传动设计;为解决H型传动不能布置转向梯形结构,而采用液压转向方案;并根据底盘牵引力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动力配置,最后确定移动底盘的基本设计参数。其次,在确定移动底盘整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底盘性能需求,对全时四驱链传动系统上的输出半轴和多级链传动的链轮进行结构设计和车轮的选型等。并设计一种无转向梯形的新型全液压转向结构,为实现阿克曼转向,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对转向系统的转向油缸的位移关系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安装位置,并对转向液压油缸进行选型计算。再次,利用有限元法,对驱动桥进行静动态性能分析,验证底盘设计的可靠性。对移动底盘驱动桥建立几何模型,作为全新设计的主要承力结构,其受力分析至关重要。对驱动桥在满载弯曲、紧急转弯和紧急制动三种工况下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驱动桥所受最大应力值与最大变形量均小于许用值。分析驱动桥在自由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计算出驱动桥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其一阶固有频率为27.96Hz,远高于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激励频率18.3Hz,确保其避开外界激励所引起的共振现象。最后,建立移动底盘爬坡数学模型,分析底盘的最大理论爬坡度,纵向与横向稳定性。结果表明:移动底盘理论爬坡角度26.1°,大于同类前、后驱底盘爬坡角度;底盘上下坡极限翻倾角与横向极限翻倾角分别为52°、50.9°和46.7°,稳定性满足农机使用要求。并对平衡摇臂悬架进行运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底盘最大理论单侧越障高度为554mm。通过对底盘越障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带平衡摇臂悬架的移动底盘质心起伏波动较小、侧向偏移量小,以及接地力保持稳定,证明了其拥有比传统的拖拉机底盘更加优异的单侧越障性能。
郝欢欢[3](2017)在《拖拉机整机振动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约翰迪尔1204型拖拉机的整机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拖拉机座椅做了傅里叶变换分析和小波分析,对拖拉机车体做了小波分析,对拖拉机车桥做了小波分析和混沌识别分析。将拖拉机作为一个整体,在各个部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整机的振动特性。为拖拉机整机振动研究和减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研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座椅振动。得出影响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因素有地形条件、行驶速度以及车况。拖拉机座椅处振幅随着速度增大的变化规律为:1,先增大后减小,然后继续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2,拖拉机车速在共振频率下的速度范围内时,空车车况下振动强度比负重车况下振动强度小。在车速大于共振频率下的速度后,负重车况下振动增加的速度比空车车况下振动增加的速度慢。为达到拖拉机减振的目的,既可以采用减速的办法,使拖拉机速度尽量接近1.40m/s,也可以给拖拉机适当增加配重。座椅振动是一个低频振动,固有频率范围为2.48Hz—3.144Hz,此时激振频率1.25Hz—1.65Hz,二者接近,故拖拉机低速行驶时会产生共振现象。设计拖拉机座椅时,应该避开拖拉机驾驶员敏感频率范围,这样才能提高舒适性。试验结果为座椅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2)对拖拉机整机振动信号的研究。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检测了拖拉机车桥、车体、座椅等处的激励信号。得出当拖拉机负重时,路面激励信号从车桥传递到座椅处的过程中,信号强度共衰减了大约212倍。空车时,路面激励信号从车桥传递到座椅处的过程中,信号强度共衰减了大约12倍。为拖拉机适当增加配重可以提高悬架减振器的性能,使悬架减振器更高效的阻断由地面激励信号引起的振动。(3)拖拉机单侧经过路障时,对拖拉机整机因剧烈振动而发生侧翻的研究。当拖拉机行驶途中只有一侧经过路障时,应该尽量低速行驶,降低路面障碍物引起的拖拉机振动。拖拉机在一侧遇到障碍物时,拖拉机负重情况下后桥处振动加速度大约为46g,空车情况下后桥处振动加速度44g,表明依靠增加配重拖拉机振动强度变化不明显,增加配重不能达到减振目的。此时,拖拉机速度不能超过v=14.5 m/s,否则,拖拉机就有可能发生侧翻。(4)对拖拉机振动信号奇异性的研究。利用小波分解的方法分析了2个频率小波分辨率下的拖拉机振动细节信号。在2级小波分解细节信号中都检测到了振动信号的奇异性。得出车桥处2级小波分解细节信号的奇异性主要是车桥内部传动系统造成的。车桥处2级小波分解细节信号的奇异性可以用于传动系统故障检测。为了降低传动系统引起的拖拉机振动,一方面需要定期保养维护传动系统,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传动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包括车桥差速器、变速箱、传动轴等性能的研究。(5)对拖拉机振动的非线性研究。利用混沌分析的方法得出拖拉机振动信号相空间重构后的关联维数D在1.9534—2.0800之间,不是整数,证明后桥振动信号具有混沌特性;Lyapunov指数在1.4395—1.5128之间,均大于零,则拖拉机后桥振动处于混沌状态。拖拉机的后桥振动处于混沌状态,那么拖拉机整机振动信号处于混沌状态。本章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拖拉机安全警报,当拖拉机经过崎岖道路时,混沌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到拖拉机发生跳跃,警告拖拉机驾驶员安全驾驶,避免发生拖拉机整机脱离地面的险情。
杨贺绪[4](2017)在《装载机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国产工程机械技术性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座椅舒适性设计方面更为突出,装载机作为一种特殊的车辆,其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路面上下左右颠簸,突然加速与减速、急停等因素影响,因此对装载机而言,由振动引起的座椅舒适性是影响驾驶员安全操纵的主要原因,装载机座椅乘坐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此问题也是目前国产工程机械行业最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人机工程学首先对装载机座椅进行三维建模,运用动力学原理对装载机座椅三维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并拟合行驶路况C级路、工作路况D级路面谱功率曲线分析路面不平度系数和速度对座椅振动舒适性的影响,利用不同工况下频谱曲线进行随机响应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装载机座椅的固有频率及引起振动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影响驾驶舒适性的原因,在此基础进行动态主观评价,提出装载机座椅设计的优化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机械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装载机工作的特点介绍了影响舒适性因素及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及装载机研究厂家对工程机械的研究情况,引出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要达到的要求。装载机座椅的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实际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多种文献确定装载机座椅的H点,视阔范围,结合人机工程学及理论模拟曲线用PRO/E软件确定了座椅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对座椅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确定装载机座椅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其次是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座椅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的谐响应分析,得到四个特殊位置等处在X、Y、Z三个方向的谐响应位移曲线,观察分析各个位置的运动特性;最后用MATLAB软件simulink对装载机座椅在行驶路况C级路面、工作路况D级路面不平度激励下的随机响应进行模拟仿真,以便分析装载机座椅在路面激励下的响应,确定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加速度,根据这些结果对装载机座椅振动舒适性能进行了相应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装载机座椅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以结合目前车辆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提出此装载机座椅舒适性评价的方案,以期为装载机座椅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合理化建议,为座椅的动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朱镇[5](2016)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是一种新型复合无级传动装置,兼具液压传动无级调速和机械传动高效变速的特点,成为了大功率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提高拖拉机传动系统的综合性能,本文从设计方案、效率提升、换挡策略和匹配控制四个方面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作了简单介绍。参考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有研究成果,自主设计了五款简单实用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并对其中一款单行星齿轮汇流多离合器参与换挡的分段式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设计要求,对拖拉机整机系统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到变速器主要部件的参数及装配方案。绘制出无级调速特性曲线。通过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对泵控马达系统(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液压调速机构)的响应特性和效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泵控马达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和稳定性能,探讨了转速、排量和压力对泵控马达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泵的输入电流决定排量比,泵的输入电流和泵转速共同决定马达转速,负载转矩对马达转速的影响不明显;泵控马达系统稳定性能良好,基于PID控制的闭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开环系统;泵控马达系统在中高转速、全排量和中压工况下效率可达85%以上。阐述了循环功率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效率的影响,通过效率定义法和啮合功率法从结构参数角度,对变速器效率提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行星齿轮特性参数,变量泵输入齿轮副传动比与定量马达输出齿轮副传动比之积,以及液压系统效率可提高变速器效率;变速器效率在排量比为0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台架试验从运行环境角度对提高变速器效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越高,变速器效率越低,波动越明显;变量泵输入齿轮副传动比越高,变速器效率越高;发动机功率和液压系统压力对变速器效率影响不明显;液压机械档效率远高于液压档。建立基于Simulation X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模型。以速度降幅度、动载荷系数、最大冲击度和换挡时间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以力学参数(发动机转速、负载转矩、主油路油压和调速阀流量)和换挡时序(各离合器切换时序)为换挡品质影响因素;以参数对比法、极差法、方差分析法和试验验证法为换挡品质研究方法,对多离合器参与换挡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连续换挡过程进行分析。对影响变速器换挡品质的两种典型工况进行基于力学参数和基于换挡时序的换挡策略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典型工况的换挡品质决定整个连续换挡过程的换挡品质。在液压机械负向传动向液压机械正向传动过渡的过程中,为得到较好的换挡品质,基于力学参数的换挡策略是:采取较低的发动机转速,较小的负载转矩,较小的主油路油压,以及较大的调速阀流量;基于换挡时序的换挡策略是:首先同时切换换挡机构离合器,然后切换行星机构待分离离合器,最后切换行星机构待接合离合器。在液压传动向液压机械传动过渡的过程中,为得到较好的换挡品质,基于力学参数的换挡策略是:采取较低的发动机转速,较小的主油路油压,以及较大的负载转矩和调速阀流量;基于换挡时序的换挡策略是:首先切换静液压起步离合器和行星机构待接合离合器,然后切换换挡机构离合器。建立基于MATLAB的人-机-环境一体化匹配模型,以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燃油经济性为主线,对基于驾驶员意图和基于智能调节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基于驾驶员意图的控制策略以油门变化量和油门变化率为切入点,通过变速器自动调节传动比保证发动机在提供所需动力性后自动回到经济性曲线上。基于智能调节的控制策略以阻力变化量和速度变化量为切入点,通过变速器自动调节传动比保证车辆运行在新的经济性曲线上。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作了介绍,为实现换挡控制策略和匹配控制策略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雷玲,王兴盛,廉鹏飞,朱思洪[6](2012)在《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设计了拖拉机驾驶员健康状况调查表,选取了180个拖拉机驾驶员样本,调查了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的实际影响,并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类型、悬架系统会直接影响到拖拉机的振动级别,进而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拖拉机振动容易造成驾驶员的腰部、颈部、肩部出现疼痛,更会促使噪声性耳聋、前列腺炎、痔疮、高血压等疾病的进一步加剧;同时,驾驶员的驾龄越长,身体健康受振动影响越大。
李刚,赵风平,王彦华[7](2011)在《人体工程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人体工程学是讨论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如何提高人的效率和保证人的健康问题的科学。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人体工程学研究文献的分析与归纳,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体工程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的进展状况,并针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现状,提出了人体工程学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新思路。
田晓峰,孔德刚,苏锦涛,刘军[8](2010)在《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是拖拉机座椅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在综述国内外有关车辆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在评价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时的局限性,以及目前拖拉机振动舒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田新庆,孙鹏,陈国晶[9](2006)在《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原因分析及现有减振措施》文中认为分析了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危害,讨论了引起座椅振动的主要原因:路面凹凸不平对手扶拖拉机产生的冲击,发动机工作时其运动部件的不平衡惯性力,悬架及座椅无减震措施,并针对座椅振动的现有减振措施对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冰,陈国晶,孙鹏,许才花[10](2005)在《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危害,讨论了引起手把振动的两个主要原因:发动机工作时其运动部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和凹凸不平的路面对手扶拖拉机产生的冲击。综合分析了手把振动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小功率拖拉机驾驶员所承受的振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功率拖拉机驾驶员所承受的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动拖拉机研究现状 |
1.2.2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4 拖拉机重心调整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总体方案 |
2.1 电动拖拉机功能与性能要求 |
2.2 总体方案 |
2.2.1 电动拖拉机动力方案 |
2.2.2 重心纵向调整机构方案 |
2.3 电动拖拉机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工作原理 |
2.3.1 电动拖拉机工作原理 |
2.3.2 重心纵向调整机构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 |
3.1 电动拖拉机动力设计计算 |
3.1.1 驱动电机设计计算 |
3.1.2 动力电池设计计算 |
3.2 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
4.1 电动拖拉机动力控制系统设计 |
4.1.1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
4.2 重心纵向调整控制系统设计 |
4.3 整车控制系统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机试制与试验 |
5.1 电动拖拉机试制 |
5.1.1 关键部件试制及选配 |
5.1.2 样机试制 |
5.2 电动拖拉机重心测量试验 |
5.3 电动拖拉机性能试验 |
5.3.1 最高速度试验 |
5.3.2 牵引力测试试验 |
5.3.3 犁耕测试试验 |
5.4 电动拖拉机重心纵向调整试验 |
5.4.1 犁耕作业工况 |
5.4.2 爬坡工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具有平衡摇臂悬架的四轮驱动移动底盘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农业移动底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农业移动底盘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农业移动底盘国内发展现状 |
§1.3 平衡摇臂式底盘结构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分析 |
§1.3.1 平衡摇臂式底盘结构国外研究发展分析 |
§1.3.2 平衡摇臂式底盘结构国内研究发展分析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平衡摇臂式四驱移动底盘总体设计 |
§2.1 平衡摇臂式四驱移动底盘的设计思路 |
§2.2 平衡摇臂式四驱移动底盘的设计步骤 |
§2.3 平衡摇臂式四驱移动底盘的总体设计 |
§2.3.1 驱动形式确定 |
§2.3.2 底盘的拓扑关系图 |
§2.3.3 平衡摇臂悬架设计 |
§2.3.4 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
§2.3.5 转向机构设计方案 |
§2.4 平衡摇臂式四驱移动底盘动力系统的确定 |
§2.4.1 移动底盘牵引力分析 |
§2.4.2 发动机的选型 |
§2.5 底盘整体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底盘的多级链传动系统与全液压转向结构设计 |
§3.1 传动系统的设计 |
§3.1.0 车轮的选择 |
§3.1.1 输出半轴结构设计 |
§3.1.2 多级链传动部分设计 |
§3.2 全液压转向结构设计与优化 |
§3.2.1 移动底盘转向原理介绍 |
§3.2.2 转向系统位移关系优化 |
§3.2.3 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衡摇臂式移动底盘驱动桥静动态性能分析 |
§4.1 有限元应用基础 |
§4.2 驱动桥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4.2.1 确定驱动桥主体结构 |
§4.2.2 几何模型的简化 |
§4.3 材料属性定义 |
§4.4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与坐标系确定 |
§4.5 结构静力学分析 |
§4.6 静态载荷与多工况分析 |
§4.6.1 驱动桥静态载荷的确定 |
§4.6.2 满载弯曲工况 |
§4.6.3 紧急转弯工况 |
§4.6.4 紧急制动工况 |
§4.7 驱动桥模态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底盘稳定性分析与单侧越障仿真分析 |
§5.1 移动底盘理论爬坡性能分析 |
§5.2 移动底盘行驶稳定性能分析 |
§5.2.1 底盘的纵向稳定性 |
§5.2.2 底盘的横向稳定性 |
§5.3 平衡摇臂悬架的平衡摇臂悬架理论分析 |
§5.4 移动底盘单侧越障仿真分析 |
§5.4.1 移动底盘通过凸起障碍的仿真分析 |
§5.4.2 移动底盘通过凹坑地面的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性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拖拉机整机振动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拖拉机整机振动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拖拉机振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拖拉机振动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拖拉机振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拖拉机振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拖拉机整机振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拖拉机整机振动特性试验设计 |
2.1 拖拉机整机振动试验方案 |
2.2 拖拉机整机振动试验设备 |
2.3 拖拉机整机振动试验条件 |
2.4 拖拉机整机振动试验过程 |
2.5 拖拉机弹性振动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拖拉机整机振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 |
3.1 引言 |
3.2 负重时快速傅里叶分析 |
3.3 空车时快速傅里叶分析 |
3.4 拖拉机速度—幅值分析 |
3.4.1 速度-幅值数据处理 |
3.4.2 结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拖拉机整机振动的小波分析 |
4.1 引言 |
4.2 小波分析基本概念 |
4.3 整机四轮路障试验5级小波分析 |
4.3.1 四轮路障试验空车时5级小波分析 |
4.3.2 四轮路障试验负重时5级小波分析 |
4.4 整机两轮路障试验5级小波分析 |
4.4.1 整机两轮路障试验空车时5级小波分析 |
4.4.2 整机两轮路障试验负重时5级小波分析 |
4.4.3 拖拉机质心测量试验 |
4.4.4 拖拉机侧翻模型的建立 |
4.4.5 两轮路障试验时侧翻分析 |
4.5 拖拉机振动奇异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拖拉机整机振动的混沌分析 |
5.1 引言 |
5.2 混沌分析基本概念 |
5.3 建立混沌动力学模型 |
5.4 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5.4.1 计算时延 |
5.4.2 计算嵌入维数 |
5.4.3 计算关联维数 |
5.5 混沌性质鉴别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装载机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装载机座椅舒适性研究基本理论 |
2.1 舒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 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 |
2.3 引起装载机座椅振动的主要因素 |
2.3.1 路面不平度的影响 |
2.3.2 动力系统对装载机座椅舒适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装载机座椅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分析 |
3.1 装载机座椅结构功能分析 |
3.1.1 装载机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
3.2 装载机座椅舒适性设计原则 |
3.2.1 人体模型的定义及应用 |
3.2.2 H点及座椅舒适性位置的确定 |
3.2.3 座椅结构尺寸人机设计 |
3.3 装载机座椅动力学分析过程与参数设定 |
3.3.1 装载机座椅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
3.3.2 装载机座椅动力学分析中的参数设定 |
3.3.3 装载机座椅动力学分析中的参数设定 |
3.4 装载机座椅模态分析 |
3.4.1 模态分析简介 |
3.4.2 装载机座椅单元选取及材料属性定义 |
3.4.3 装载机座椅网格划分 |
3.4.4 定义有限元模型接触 |
3.4.5 模态分析总结 |
3.5 装载机座椅谐响应分析 |
3.5.1 谐响应分析简介 |
3.5.2 添加约束条件 |
3.5.3 计算频段定义 |
3.5.4 座椅谐响应分析载荷施加及计算结果 |
3.5.5 谐响应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路面不平度的装载机座椅舒适性随机振动分析 |
4.1 路面不平度的表述 |
4.2 随机路面的拟合 |
4.2.1 线性滤波法及路面不平度仿真实现 |
4.2.2 路面不平度MATLAB仿真输出 |
4.3 装载机座椅随机响应分析 |
4.3.1 随机响应分析简介 |
4.3.2 行驶路况装载机座椅随机响应分析 |
4.3.3 工作路况装载机座椅随机响应分析 |
4.3.4 装载机座椅随机响应分析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载机座椅舒适性评价研究 |
5.1 车辆动态舒适性的评价方法概述 |
5.2 装载机人-椅动态舒适性的评价方案 |
5.3 装载机座椅舒适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控制策略研究 |
1.2.1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概述 |
1.2.2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控制策略研究 |
1.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速器传动方案与结构参数研究 |
2.1 拖拉机整机参数与发动机选择 |
2.1.1 拖拉机整机系统动力学分析 |
2.1.2 拖拉机整机系统运动学分析 |
2.1.3 发动机选择 |
2.2 液压机械传动装置分析 |
2.3 设计方案 |
2.3.1 方案一 |
2.3.2 方案二 |
2.3.3 方案三 |
2.3.4 方案四 |
2.3.5 方案五 |
2.4 方案五参数设计 |
2.4.1 总体设计方案 |
2.4.2 各档位传动比 |
2.4.3 主泵、马达选型 |
2.4.4 齿轮传动比的确定 |
2.4.5 起步与制动校核 |
2.4.6 离合器参数 |
2.5 变速器无级变速曲线 |
2.6 变速器主要部件研究 |
2.6.1 机械部件 |
2.6.2 液压部件 |
2.6.3 机械、液压部件连接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速器效率特性研究 |
3.1 泵控马达系统响应特性 |
3.1.1 仿真模型 |
3.1.2 基于MATLAB传递函数性能分析 |
3.1.3 试验验证 |
3.2 泵控马达系统效率特性 |
3.2.1 经验公式测定 |
3.2.2 试验分析 |
3.3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系统效率特性 |
3.3.1 循环功率 |
3.3.2 定义法计算效率 |
3.3.3 啮合功率法计算效率 |
3.3.4 试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
4.1 建模假设 |
4.2 换挡品质评价指标 |
4.3 建立模型 |
4.3.1 等效转换 |
4.3.2 等效动力学模型 |
4.4 基于SIMULATION X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特性分析 |
4.4.1 Simulation X与MATLAB/simulink(stateflow)简介 |
4.4.2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过程仿真模型 |
4.4.3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连续换挡过程研究 |
4.4.4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影响因素分析 |
4.4.5 基于正交试验极差法的换挡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4.4.6 基于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法的换挡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
4.4.7 多离合器切换时序对换挡影响因素分析 |
4.4.8 其它典型工况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速器匹配控制策略研究 |
5.1 匹配控制策略介绍 |
5.1.1 传统控制策略 |
5.1.2 基于驾驶员意图的控制策略 |
5.1.3 基于智能调节的控制策略 |
5.1.4 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 子系统模块介绍 |
5.2.1 驾驶员模糊控制模块 |
5.2.2 发动机模块 |
5.2.3 电控单元模块 |
5.2.4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模块 |
5.2.5 其它模块 |
5.3 匹配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3.1 基于驾驶员意图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3.2 基于智能调节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
6.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1.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6.1.2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6.2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6.2.1 信号采集程序 |
6.2.2 变速器应用程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Ⅰ 基于MATLAB传递函数性能分析 |
附录Ⅱ 变速器联体轴等效量计算式 |
附录Ⅲ 换挡影响因素试验数据(F2(N)→F3(P)) |
附录Ⅳ 换挡影响因素仿真数据(F2(N)→F3(P)) |
附录Ⅴ 换挡影响因素仿真数据(F(H)→F1(P)) |
附录Ⅵ 基于C语言软件开发程序 |
(6)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2 调查结果的分析及研究 |
2.1 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不同身体部位的影响 |
2.2 拖拉机振动对常见疾病的影响 |
2.3 驾驶员患病年龄分布情况 |
2.4 地表类型对驾驶员身体的影响 |
2.5 悬架系统对驾驶员身体的影响 |
3 结论 |
(8)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 |
2 拖拉机座椅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
3 拖拉机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 |
4 存在问题 |
(9)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原因分析及现有减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危害 |
2 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主要原因 |
2.1 路面的激励 |
2.2 发动机工作时引起的拖拉机整体结构的共振 |
2.3 悬架及座椅无减震措施 |
3 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减振措施 |
4 建议 |
(10)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危害 |
2 手扶拖拉机手把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 |
2.1 发动机工作时引起拖拉机整体结构的共振 |
2.2 路面的激励 |
3 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减振措施 |
3.1 手把振动的研究现状 |
3.2 现有的减振措施 |
四、小功率拖拉机驾驶员所承受的振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拖拉机动力及重心纵向调整机构设计与试验[D]. 宁普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具有平衡摇臂悬架的四轮驱动移动底盘设计及分析[D]. 蒋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拖拉机整机振动特性试验研究[D]. 郝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4]装载机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与分析[D]. 杨贺绪. 东北大学, 2017(06)
- [5]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优化研究[D]. 朱镇. 江苏大学, 2016(11)
- [6]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 雷玲,王兴盛,廉鹏飞,朱思洪.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2(06)
- [7]人体工程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 李刚,赵风平,王彦华.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SME 2011)(Volume 3), 2011
- [8]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J]. 田晓峰,孔德刚,苏锦涛,刘军. 农机化研究, 2010(09)
- [9]手扶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原因分析及现有减振措施[J]. 田新庆,孙鹏,陈国晶. 现代化农业, 2006(09)
- [10]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 赵冰,陈国晶,孙鹏,许才花. 现代化农业,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