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轶哲,董佳[1](2021)在《如何以图片有限数据为依据测出对象尺寸》文中研究说明艺术设计专业为非理工科专业,但是在学习工作中会有大量设计参数需要处理,有非常多的作品其参数来源于照片与杂志图片,而极有限的参数配合平面图如何利用科学、有效、快速的方法求取尺寸数据,进行参数化设计。文章探讨如何通过透视制图原理,仅提供高度或宽度的有限数据,逆向推导出实际参数,进行对象建模成型。
杨阳[2](2017)在《透视理论对建筑图形及其复原有效性求解》文中研究说明留存至今的古建筑中,除了饱经历史更迭与风霜侵蚀,备受战火硝烟摧残的亦不在少数。同时,也有数量庞大的古建筑在加剧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遭受到人为的倾覆性破坏。终于当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人类方才意识到古建筑的难以复刻的价值。建筑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作为直观的物质存在,古建筑与抽象的文字历史相辅相成,成为记录当时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历史环境的重要物质资料,是记录文化、展示国力的重要符号。当下,古建筑的修复与复原已经成为文物保护中的一项尤为重要工作。古建筑的复原设计中——无论建筑工程图或建筑效果图——建筑图形的输出始终离不开透视学和画法几何学的指导。透视学和画法几何学也是将绘画引向理论的关键向导和重要途径。它们同为科学的图学学科,以投影理论为指导,主要目的与功能之一就在于解决建筑、物体的“平面-空间”图形转化与表达。理论与研究表明,透视理论中的相关技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建筑图形的复原工程中。透视图法可以对非官方工程的建筑图形资料进行“加工”,从中挖掘该建筑整体到局部的有效信息,为复原设计提供该建筑多角度的结构、尺寸参数,甚至为整个复原设计提供导向;复原设计阶段,多平面图将促进工程图具体化,提高建筑图形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为复原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依据与理由,减少后续复原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透视学可为复原设计阶段的计算机制图提供一定指导,简化效果图出图流程。复原效果的预览将有效降低复原设计及整体复原工作成本,而加强表现角度的针对性可以提高出图效率与质量。因透视学能够对空间知觉这种抽象概念进行有效、实用的传达,才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效果图和建筑工程图创作中。建筑图形复原工作中,我们需要相对地选择建筑的图像资料,有机结合实际情况探求建筑图形的复原中存在的种种可能、有机利用平面图与透视图组合规律——对以透视学方法研究建筑图形的复原而言,也将于很大程度上消弭因建筑工程图形资料不全导致的局限性,为建筑图形复原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和基础。基于透视理论的实践性,本文梳理透视学及画法几何学在建筑表达中的相关历史经验,结合透视图法,以清代也是园为例进行关于透视理论应用于建筑图形复原的具体探索。通过实践验证透视理论应用于建筑复原领域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具体化、系统化,以期为古建筑修复、复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图缺失问题提供一个有理、有据、有效的指导解决方法。
钟予[3](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邱冰,张帆[4](2012)在《以理想角度作两点透视图的一种简画法》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快速建筑设计中的透视图绘制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种立足于尺规作图的简画法。从透视学的基本原理中归纳出3条特殊原理:理想角度的选取、灭点在图外时的透视求法和分量点的用法。从几何关系切入,通过使关键点、辅助点多功能化,整合3条特殊原理,发挥其综合作用,从而简化作图程序。实验表明:无需根据平面图先确定画面和视点的位置及视角的大小,即可快速画出效果理想的透视图。
王裔婷[5](2011)在《基于透视还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造景设计研究 ——以天然图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本文的研究内容中,作者试图建立一种研究方法:对存有透视效果图资料的清代景观设计进行较为精细的研究。作者选取盛期圆明园四十景的造景设计作为研究题材。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现存原始资料及可靠的前人研究成果证实《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所绘的四十景均为盛期圆明园的事实描述,同时阐述了这份历史资料的重要研究价值,进而进行作图推测乾隆九年(1744年)彩色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为透视图。然后,通过广泛地收集和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从各方面证实圆明园四十景图确实为透视效果图。最后,以透视反求的作图方法将四十景图还原为景观设计平面图,并对其造景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同时,本文也试图最大限度的还原盛期圆明园造景设计相关历史信息。因为晚清到近代有关圆明园的原始资料都遭到巨大劫难,现存原始资料残缺不全,近现代的各种研究资料也需要重新确认辨析。因此,本文在尽量运用原始资料的同时,将各种相关的前人研究资料进行了相互比对和验证,以图获得可靠的推断。本文的资料辨析主要集中在:对类似研究资料的可信度分析、有关建筑尺寸和名称推断、关键人物工作环境和师承关系推断、植物种类的辨析等方面。这些信息和景观设计平面图一起,还原出当时当地的设计情境,为造景设计研究提供基础。限于客观条件,作者仅选用了四十景中的天然图画这一景点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上述研究方法,还原乾隆九年(1744年)天然图画的景观设计平面图,并根据所得到的平面图,从各个景观要素、历史成因等对这一景点进行造景设计的精细分析。本文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在真实的设计中,人能体验到的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体验不到的设计效果对体验者来说并不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不是做考古研究,而是以能记录当时园林盛况最清晰、直观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为基准效果图进行景观设计的还原研究,探讨圆明园盛期的园林景观设计。本文的核心创新点也不在于对单景点进行事实考古探究,而是选择四十景图中的天然图画一景,通过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还原其设计情境,通过透视反求还原其景观设计平面图。并希望通过尝试这一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研究成果,对还原圆明园盛期的景观设计同时对圆明园的景观历史研究有所帮助。
盛建平,孟勤[6](2006)在《利用辅助灭点扩展对象区域的量点作图法》文中研究表明量点作图法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图幅利用率。通过对量点法中灭点远超出图板的难点进行分析,从几何学角度研究,在30o60o量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辅助灭点扩大对象表现区域的新方法。该方法准确、简单,通过省去量线外侧的非作图区域,有效地减小了透视图失真。分别阐述了在真高线上和一般位置寻找辅助灭点的原理与求法,并通过透视图绘制实例予以详细说明。
李武生[7](2000)在《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深入地分析了量点法的构图规律和函数关系 ,努力使灭点和相应量点的关系数据化 ,使作图者不管是在图板上用手工作图还是上机作图 ,都可以在画面上按比例分割直接定出灭点和相应量点 ,然后直接进入透视作图 ,从而简化了作图程序
朱沅[8](1984)在《建筑透视解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建筑透视图是反映建筑物外貌形态的具有立体感的画面。运用透视原理和技法,能够绘制出形象逼真的画幅,给人以一目了然的直观感觉。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视点和建筑物上
二、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以图片有限数据为依据测出对象尺寸(论文提纲范文)
1 透视制图起源与呈像原理 |
2 透视制图画法 |
2.1 视线法制图 |
2.2 测点法制图 |
2.2.1 定制灭点与测点 |
2.2.2 求作真高与真宽线 |
2.2.3 求作小屋在灭点连线的正确位置 |
2.2.4 求作主轮廓线,墙线,屋檐与屋顶线 |
2.2.5 内部细节绘制,窗与门 |
3 逆向推导还原数据 |
3.1 逆向推导数据可行性验证 |
3.2 实例求作原理 |
4 总结 |
5 实例应用解析 |
6 结语 |
(2)透视理论对建筑图形及其复原有效性求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探求透视理论对建筑图形复原的有效性 |
1.1 亟待复原的建筑图形 |
1.2 透视图法解决复原问题的可行性探讨 |
1.2.1 传统古建筑复原 |
1.2.2 透视图法参与建筑复原可行性 |
第2章 中外建筑表达中的透视理论基础与积淀 |
2.1 古代中外建筑表达中的透视理论应用 |
2.1.1 中国古代界画 |
2.1.2 中国古代界画与轴测图、透视图之差异 |
2.1.3 宋代《营造法式》 |
2.1.4 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建筑图样 |
2.2 现代建筑设计表达中的透视理论应用 |
2.2.1 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图纸分析 |
2.2.2 建筑设计表现与效果图分析 |
2.3“图样表达设计对象”——“图”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意义 |
第3章 建筑表达中空间形象的转换——平面图与透视图组合 |
3.1 平面图与透视图组合概述 |
3.2 平面图与透视图组合法的应用 |
第4章 探求透视理论对清代也是园已损建筑的复原有效性 |
4.1 也是园古今状况概述 |
4.2 基于透视理论对也是园进行图形复原的具体实践 |
4.2.1 界画到透视图的转换 |
4.2.2 透视图到平面图的转换 |
4.2.3 结合平面图与透视图绘制立面图 |
4.2.4 也是园原址上的平面复原定位设想 |
4.2.5 透视图法参与建筑复原可行性求解 |
4.3 透视理论应用于建筑图形复原的意义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5)基于透视还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造景设计研究 ——以天然图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圆明园四十景造景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1 圆明园有关研究 |
1.3.2 有关圆明园四十景单景点的研究 |
1.3.3 研究资料分析小结 |
1.3.4 四十景单景点造景设计的研究关键资料 |
1.4 研究范围、内容及对象 |
1.4.1 研究所指的范围 |
1.4.2 研究不包括的范围 |
1.4.3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目标 |
1.5.1 拟定的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结构图 |
1.5.3 研究预期目标 |
2 天然图画概述 |
2.1 天然图画在圆明园中的区位 |
2.2 天然图画周边相关景区 |
2.3 与天然图画相关的研究资料及分析 |
2.3.1 清代原始参考资料 |
2.3.2 民国时期的研究资料 |
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研究资料 |
2.3.4 涉及的国外研究资料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关键资料《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分析 |
3.1 不同版本的圆明园四十景图 |
3.2 圆明园四十景图的真实性考察 |
3.3 圆明园四十景图的研究价值 |
3.4 圆明园四十景图与清代线法画 |
3.4.1 年希尧着作《视学》的诞生 |
3.4.2 清代线法画的盛行 |
3.4.3 四十景图的宫廷画师与清代线法画 |
3.4.4 四十景图是线法画的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天然图画景观平面图研究 |
4.1 两种版本的天然图画四十景图对比说明 |
4.2 天然图画的景观要素 |
4.2.1 天然图画里的植物 |
4.2.2 天然图画的山石 |
4.2.3 天然图画的水源 |
4.3 天然图画的场地及建筑平面图 |
4.3.1 不同版本的天然图画平面图及其来源 |
4.3.2 本研究的场地及建筑平面图绘制的参考依据 |
4.3.3 天然图画的建筑位置辨析 |
4.3.4 本研究绘制的天然图画场地及建筑总平面图 |
4.4 天然图画的“一点透视”图属 |
4.5 反求天然图画的景观总平面图 |
4.5.1 关于一点透视的作图介绍 |
4.5.2 透视反求的作图原理及本研究的透视反求方法 |
4.5.3 作图步骤详述 |
4.5.4 天然图画的景观总平面图 |
4.6 本章小结:在透视反求作图中需注意的问题 |
5 天然图画的造景设计 |
5.1 天然图画的造景设计分析说明 |
5.1.1 传统造园手法在天然图画中的体现及原因解析 |
5.1.2 本研究的造景设计分析思路 |
5.2 天然图画的景区规划及历史背景 |
5.2.1 天然图画景区以山水为界 |
5.2.2 天然图画造景设计的历史成因 |
5.3 天然图画的各景观要素分析 |
5.3.1 边界山体 |
5.3.2 建筑和院落 |
5.3.3 水池和岛 |
5.3.4 植物配置 |
5.3.5 景石配置 |
5.3.6 园路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思考 |
6.1 全文总结 |
6.2 相关思考 |
6.2.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6.2.2 研究方法在四十景图研究中的通用性 |
6.2.3 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圆明园内工则例“花果树木价值” |
B.1924 年金勋绘制的《圆明长春万春三园原貌图》 |
C.1931 年前后金勋绘制的《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平面图》 |
D.20 世纪30 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绘制的《圆明园复原图》 |
E.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佚名绘制的《圆明园复原图》 |
F.圆明园管理处1980 年印行《圆明、长春、绮春三园总平面图》 |
G.《咸丰十年圆明园复原图》1988 年《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 |
H. 清代中叶北京西郊(玉泉、万泉水系)园林分布示意图 |
I. 《京城内外河道全图》据样式房图档重绘图 |
J.乾隆御制诗文中涉及的植物材料列表 |
K. 圆明园建筑尺寸举例图表 |
L.中国王干龙与山水分合起止之图 |
M.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建筑透视解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向消失透视 |
(一)图解原理 |
(二)解析式的推证 |
二、双向消失透视 |
(一)图解原理 |
(二)解析式 |
三、三向消失透视 |
(一)图解原理 |
(二)解析式 |
四、应用举例 |
四、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以图片有限数据为依据测出对象尺寸[J]. 张轶哲,董佳. 大众标准化, 2021(16)
- [2]透视理论对建筑图形及其复原有效性求解[D]. 杨阳. 鲁迅美术学院, 2017(01)
-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4]以理想角度作两点透视图的一种简画法[J]. 邱冰,张帆. 图学学报, 2012(06)
- [5]基于透视还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造景设计研究 ——以天然图画为例[D]. 王裔婷. 重庆大学, 2011(01)
- [6]利用辅助灭点扩展对象区域的量点作图法[J]. 盛建平,孟勤. 工程图学学报, 2006(06)
- [7]建筑透视图量点法的数据分析[J]. 李武生.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0(04)
- [8]建筑透视解析法[J]. 朱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