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用资源点系统支撑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争[1](2021)在《数据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在许多行业和职能领域中,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信息资产。丰富的数据资产固然可以为人们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但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由于录入错误、人为篡改和机械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值缺失或异常、数据属性丢失或冗余等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数据的后续使用带来严重危害,因此科学合理地对数据质量进行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已有的数据质量管控经验,结合实际的业务生产需求,设计并实现一套数质量管控系统,为此重点做了以下工作:(1)调查研究数据质量管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基础,包括数据存储、同步、分析和计算的相关技术以及分布式集群的相关理论;(2)针对实际业务场景开展系统需求分析,重点从系统用户、系统角色、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整理,并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数据质量检查规则及数据质量评价指标;(3)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现进行概要设计,包括总体架构、功能结构、整体流程、数据模型和运行环境等;(4)针对系统的核心功能点进行详细设计,明确系统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逻辑流程、输入项、输出项、接口规范以及交互界面;(5)设计系统的具体部署与运行方案,包括数据质量检查的多线程实现方案、数据持久化层的部署架构、分布式缓存方案及集群部署方案等;(6)设计测试用例,对系统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方面进行测试与验证;(7)针对系统当前的实现状况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总结与展望。通过数据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一步明确了数据质量检查方案的各类规则检查逻辑以及数据质量评价体系,也为其他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春萌[2](2020)在《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风险事件频繁发生是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网络风险检测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能够实时监测网络风险事件,定位网络脆弱点,全面把握网络安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御。本文设计了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首先对大量风险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网络基础信息中各特征与该风险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实际需求来构建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模型,以获取最佳风险特征数据。其次通过可视化技术将风险特征数据转化为图形呈现在屏幕上,实现用户对自定义查询条件的设置,并完成基于查询条件的可视化呈现。最后,该系统协助网络管理员从整体上掌握网络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网络安全风险事件以及预测未来安全态势,同时给网络管理员做出准确地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主要工作可总结为:(1)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嵌入式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选定随机森林分类器作为嵌入式特征选择算法基模型,将风险数据集随机采样生成多个数据子集,再将这些数据子集输入到随机森林分类器中进行反复多次训练自动完成特征选择,同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去除与风险分析无关特征和冗余特征,筛选出对风险分析有较大关联的特征。最后进行了两组性能对比实验,在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2)设计了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将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基于风险分析模型提取的最佳风险特征数据子集,依据不同的数据特征,分别对应到网络安全态势模块和网络测试评估模块。基于可视化平台,在网络安全态势模块中,以地图为中心呈现全国网络资产、网络设备、产品使用和应用系统等安全风险状况;在网络测试评估模块中,以地图和图表等形式呈现全国网络分布概况、全国网络测试评估和风险评估、各省份网络测试评估和风险评估数据。(3)建立了满足用户自定义交互的可视化系统。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满足其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对不同分析点关注的差异,基于dva环境,采用react框架,设计用户交互模块,实现用户对自定义查询条件的设置,并完成基于查询条件的可视化呈现。最后,对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从数据读取、数据显示以及性能检测三个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读取数据正常、显示数据准确、运行速度高以及系统性能稳定。
宋奇霖[3](2020)在《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转变升级,电力作为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其他能源,成为主要动力能源。变电站作为连接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是电网的核心,为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减少运行与维护成本,缩短停电时间,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实施变电站的智能化。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双丰地区的供电需求,分析了负荷特征,并对该地区负荷进行了预测。根据该地区对变电站的经济性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确定变电站主接线方式为66k 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 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同时,依据短路计算结果对站内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柜内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一次设备进行选择。通过校验最终确定主变压器采用SZ11-10000/66,66k V侧断路器型号为LW36-72.5W,66k V侧隔离开关型号为GWF-72.5DDWⅢ,10k V侧断路器型号为ZN63E-12/1250;采用两台自动补偿电力电容器组,容量分别为1.5MVar;66k V电流互感器采用LB-66W3;10k V电流互感器采用LZZBJ9-10。根据智能变电站设计要求给出了三层两网的网络层级关系,分析智能变电站内信息传递方式及途径,依据IEC 6185标准选择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网关设备等二次设备。同时,对变电站内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备进行了配置,规范了保护逻辑,确保变电站正确可靠动作。改进了传统保护装备与开关柜分离状况,采用开关柜及线路保护直接结合的方式,节约了变电站占地面积。最后进行变电站防雷及接地设计,确保满足变电站内设备防雷及系统安全运行需求,同时对变电所内配电设施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变电所内设备合理布局,满足电网运行需求。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变电站工程建设提供依托。
苏鹏[4](2020)在《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景区(点)系统是区域旅游目的地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是由不同层次的景区以及景点所构成的,具有层次性与复杂性的系统。目前关于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的较少,也没有形成理论系。近年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绝大多数是关于A级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对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级别以及类别组成的景区(点)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滨海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研究也较少。潍坊滨海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国内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潍坊则作为风筝的故乡、世界风筝之都,同时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公布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拥有较为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传承。潍坊滨海区位于潍坊市主城区以北,山东半岛的中北部、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南岸,于2010年被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短短的十年内由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发展成了现代化新城,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海洋化工业以及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伴随着潍坊滨海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总体来讲,由于开发年限较短暂,潍坊滨海区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鉴于以上背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以及在对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进行调研、分类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类型和分布进行分析,并从空间分布特征、布局形态特征、结构关系特征、连通性特征四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紧密度指数以及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分析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征,并指出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目前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问题主要有:空间分布均衡性存在问题,分布较为集中;连通性有待提升,交通有待进一步改善;景区交流互动不紧密,未形成合力;特色优势不集中,缺乏高品质景区(点)等,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随后,本文从优化布局、整合开发、提高连通性以及加强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潍坊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的对策,以求对潍坊滨海区的旅游可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强地区旅游经济活力,科学均衡发展上出一份力。
高伟超[5](2020)在《纠缠光子源的制备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量子信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的前沿科目自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有效的结合量子力学和经典信息科学来实现对信息以超越经典的编码、传送和计算等能力。而其中光子纠缠态不仅作为核心元素为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还展示出比之其他系统的独有优势,包括:纠缠光子源的稳定易制备;以光子作为载体编码不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其具有较强的相干性;光子有良好的适用性,绝大多数的实验操作都可以在室温下完成,光信息处理也是最早被用于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物理实验系统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线性光学平台在实验上通过参量下转换过程制备了高亮度的纠缠光子对和较为完整介绍了几种常用来优化制备纠缠光子源的实验系统,并利用这些纠缠光子源来完成一些量子信息、量子计算中的研究课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实验上实现利用避错编码方案完成单光子量子比特的高保真度传输。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使用避错编码的方法将单光子量子比特在噪声信道中忠实地传输,此过程既不利用辅助光子也不使用纠缠光子资源。比特编码过程中我们使用路径不对称极化干涉仪将光子的偏振编码转换到时间仓编码,通过解码测量后可以以100%的高保真度实现单光子量子比特的确定性传输。另外,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时间仓编码的量子比特对集体噪声有良好的免疫能力,这为量子信息科学中的远距离量子态传输和单向量子通信铺平了道路。2.基于单光子系统在实验上模拟研究一般宇称-时间(P-T)对称动力学的动态演化。在现代量子物理学领域,奇偶时间对称性取得的各种理论和实验进展是非常巨大的,并激发了许多新的应用。尽管已经在许多量子系统中探索了奇偶时间对称性,但其在单光子系统中进行量子模拟的演示仍然难以捉摸。在这里,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基于单光子系统在量子计算框架中的一般奇偶时间对称两级动力学演化,其中使用辅助量子位对系统进行了扩张,并对具有后选的非厄米特哈密顿量的子系统进行了编码。当仅考虑成功的宇称-时间对称演化子空间时,可以以高保真度观察到单光子状态(qubit)动态演化。由于该方法的成功实现,我们的工作为进一步利用奇偶时间对称哈密顿量的奇异性质进行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提供了一条途径。3.利用微腔-量子点系统的非互易特性实现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最大纠缠态的分发是长距离量子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高保真度的纠缠分发依赖于有效的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使用回音壁模式微腔和量子点耦合系统,完成A型三能级纠缠量子点的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利用探测光的输入—输出过程,我们设计了一个奇偶校验门,该奇偶校验门允许对远距离基态纠缠的量子点进行量子非破坏测量。而且,可以从混合纠缠态或部分纠缠态中提取出高保真最大纠缠态集合。所提出的应用方案具有高保真度和可集成化的优点,可以利用当前的实验技术进一步应用于量子中继器和量子网络。4.利用交叉克尔非线性实现无限步二维量子行走。量子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模拟,它为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光子系统的量子行走的实验性实现迄今仅限于一维或小规模的二维演化,这对于一些复杂量子计算任务进一步应用无法满足需求。在此,我们通过利用光子的轨道角动量和由交叉Keer非线性产生的辅助相干态的相位信息,从应用角度上提出了二维无限步可行的应用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合适的参数设置可以确保二维网格中无限步行走的测量成功概率接近100%。
王俊家[6](2020)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从深度参与ITER计划,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建设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CFETR)逐步展开,我国核聚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核聚变装置的高效运行与其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本论文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功能需求、稳态性和脉冲性核聚变负荷模型分析及其电压稳定性研究、基于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的脉冲配电网运行机理等方面探讨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及其运行控制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及方向。基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 4类主要负荷,分别依据其容量及其性质确定对应配电网络配置。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展开分析,确定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各类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和冲击性负荷验算确定配网结构设计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设计思路。以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常规负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单台感应电动机铭牌数据转化为动态机理模型对应参数的辨识方法,并通过典型负荷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潮流法解析了不同负荷模型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电压静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从机理上分析了系统电压暂态失稳的主要原因,基于时域分析法计算及仿真确定了故障清除时间和母线功率因数是影响电压暂态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磁体电源系统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系统两类典型脉冲性负荷进行了负荷模型分析,建立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磁体电源系统的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综合负荷模型。通过EAST装置中磁体电源负荷现有数据验证了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综合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提高稳定性的可行性控制措施,为实时监测聚变装置配网电压稳定性提供理论及可操作性基础。围绕随机性大,功率高且功率因数极低的磁体电源负荷进行了其与配电网络交互时的全面分析,以短路比为参数提出了变流器运行时对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基于量化多变流器间运行影响程度,提出降低各变流器间相互影响解决方案。全面解析变流器配电系统配置对变流器运行工况如换相缺口和谐波电流产生等影响,利用EAST模型验证了现有配电网络与极向场变流器交互制约关系。提出避免谐振过电压和抑制低次谐波放大的配网侧控制策略,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功能需求出发,对比了 ITER配电网络设计方案及负荷分析,依据设计流程搭建了 CFETR 220kV变配电网络基本框架,通过相关稳定性计算从理论上确定配电网络的基本参数,并基于ETAP12.6.0仿真软件的潮流及短路计算校验了负荷分配及无功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位方宁[7](2019)在《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用户对通信服务可靠性、高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协作技术能够实现空间分集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小区边缘弱覆盖的问题,增加了信息的传输距离。基于射频信号的能量收集技术可以从周围的射频信号中收集能量,延长系统的生存周期。因此,协作技术和能量收集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可靠的绿色通信。本文对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展开研究。分别研究了系统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和重复累积(Repeat Accumulate,RA)码时的中断概率、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复杂度等性能;进一步对协作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多信源LDPC编码协作系统。首先,引入了正规LDPC码的编码协作方式,推导出了就目的节点而言整个编码协作系统的校验矩阵和码率,分析了目的节点采用两种不同迭代译码算法下的译码步骤和判决方法。并基于理想编码协作系统推导出对应的中断概率。其次,针对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通过在目的节点引入平均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SNRs)的概念,得到了LDPC编码协作系统所对应的点对点系统模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将编码协作系统的问题转化到对应的点对点编码系统模型中进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信源编码协作系统的编码步骤、联合迭代译码算法和中断概率。(2)研究了基于能量收集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首先,通过引入网络编码技术,解决多个信源节点的信息合并处理的问题,突出网络编码技术的优势。其次,将RA码应用到该系统中,其码字具有系统的、差分编码等特点。研究了双信源单中继编码协作系统采用RA码编码协作时的系统BER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A码的协作系统BER性能优于对应点对点系统。最后,基于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技术,解决中继节点的功率受限问题;通过注水算法,对中继节点收集到的功率进行分配,与功率平均分配算法和天线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3)研究了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功率分割因子的优化。针对协作系统中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无直传链路的情形,系统采用空时编码的协作方式,在目的节点处恢复原始发送信息。首先,考虑系统中某个信源节点的优先级较高,对中继节点的功率分割因子进行优化,实现该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其次,进一步同时考虑两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此时两个信源节点无优先级区别,通过优化功率分割因子实现整个协作系统信道容量的最大化。最后,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功率分割因子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随着功率转换效率或信噪比的增加,系统的信道容量得到提高。
朱泓宇[8](2019)在《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逐渐繁荣,选择创业这一形式作为家庭生计新来源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创业不仅通过创造额外财富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并可多元化配置资产,更加有效地积累财富,还有助于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社区实现振兴。创业农民是“乡村振兴”中最有活力的“新农人”群体,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力资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边缘化和低层次化问题突出。尽管政府从转移支付、普惠信贷等方面退出了许多促进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总的看来成效仍然有效。一是农民应对创业各类风险的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风险分担的手段仍然以家庭内部成员分担为主,形式单一;二是信贷排斥长期存在,现有的普惠信贷对农民家庭渗透不足,未能从根本上打破农村家庭依赖传统家庭内部资产积累优化来完成创业资本积累的习惯,外部资源依然被内部挡在门外。因此,整体来看,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率仍然较低因此。要破解创业难题,就应从农民内生动力入手,风险厌恶程度是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重要主观因素。尽管传统观点认为较低的风险厌恶水平与创业有关,但现实中风险承受能力与创业实践却非必然。风险态度与行为间的中介客体可能会影响创业实践的产生与退出。部分研究初步表明,家庭资产是制约创业选择的重要客观因素。如果家庭资产既受风险态度制约,又影响创业选择,那农村家庭对资产处理过程则是风险态度与创业选择之间的优先“显变量”。但是,农民的风险厌恶水平是否会通过影响家庭资产,间接影响创业选择在科学上尚无明确答案。本文以探索“农民家庭资产配置是否在个体风险厌恶影响创业选择的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为导向,以风险偏好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业资源理论和家庭资产配置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家庭资产配置作为中介效用”的作用机理,搭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西南三省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与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669户有效农村家庭样本,同时使用“自主报告(SOEP)”“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和“实验游戏度量(BRET)”三种方法测度了家庭主事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厘清了农村家庭在创业前后的家庭资产配置状况及差异,并结合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进行了历史和现状考察。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从个体和家庭微观尺度首先实证分析了风险态度对农民创业选择、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再分析了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大小。遵循Baron&Kenny(1986)和温忠麟(2004)等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成熟思路,针对家庭资产配置可能存在的中介间接效应,在结合前两者实证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因果步骤检验和系数乘数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时间维度发现:家庭资产变动与农村创业情况的历史演变有较高相似性。四川、重庆和贵州三省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15年累计增长246%,住宅投资累计增长351%。特别是农民家庭的生产性资产持有水平,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5年累计扩大了1.6倍,“耕地转包面积”累计增长了2倍,而农村家庭户均“私营企业经营者”人数增长了1倍。因此,农村家庭生产性资产规模与农民创业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2)采用不同风险厌恶测度方式,风险厌恶度结果存有较大的差异性。自主报告式(SOEP)和实验性的风险厌恶水平(BRET)测度结果为:SOEP测度的低度风险厌恶比例为27.65%、重度风险厌恶比为16.89%,群体倾向于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此对应,实验性风险态度(BRET)测度结果,低度风险厌恶比为14.65%,同时高度风险厌恶为36.62%。同时,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的简单求和指数分布显示没有样本在高分组(低度风险厌恶)。由于实验性风险态度测量更加接近现实情况,因此可能更加准确。SOEP测度法倾向于低估风险厌恶,而BERT测度法反映的风险厌恶与多数理论预测更加吻合。(3)农村家庭主事人的个人风险厌恶程度显着影响农民的创业选择:SOEP、DOSPERT和BRET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一致性,表明风险厌恶度越低的农民越可能选择创业,结果分别是0.418、1.303和0.032。其中,风险厌恶越低的创业农民越倾向于采用“企业家创业”,结果分别大约0.364、0.481和0.023。综合对比实证,风险厌恶会影响创业农民“组合创业”选择,但风险忍受能力越高的创业农民其经营的项目就越多。(4)农村家庭资产配置显着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二者关系内生于资产配置理论与创业资源理论的逻辑自洽。农民家庭的资产配置方式是创业选择的显着信号,而潜在创业农民会将低风险、高流动性、低收益率资产转换成低流动性的专用资产,并通过选择创业承担高风险、实现高收入,创业是最终实现家庭资产配置最优化的长期途径。具体来看,风险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创业影响的边际效应大约为70%,同时对农民经营更多的项目的边际影响有34%,而对选择企业家创业的边际影响大约有60%。资产与资产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创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产之间的互动作用有两类路径:一是间接路径,主要通过家庭资产负债表总效应发挥作用;二是直接作用,即资产与资产之间直接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交互关系大多作用于首次创业选择,但对创业后的产业经营选择以及组织选择敏感度不够。(5)家庭风险资产和负债余额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路径中确实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风险厌恶度较低的农民倾向于加大家庭生产性资产(BRET,0.0011)、商业房产资产等的配置(BRET,0.0108),并使用创业的方式合理保持资产组合中的流动性。说明家庭可能利用创业方式规避“风险资产市场参与之谜”的壁垒问题。但中介效应并非存在于所有资产类别中。比如风险资产内部的作用机制就不一致,其中各类生产资产配置(比如:农机、运输车辆等)均未发现中介效应。此外,发现部分资产与风险厌恶还存在着交互作用,这些变量大多既有中介作用又有显着的交互效果。(6)家庭资产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多体现在农民选择“是否创业”中,共有7类资产的配置结果显着;针对创业农民继续扩大创业的选择,至多有5种类型的“家庭资产配置”对“风险厌恶影响企业家创业选择”存在中介作用;创业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中介效应至多有4种资产类型。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本文使用实验场景控制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BRET对农民个体进行风险厌恶的测度,并与主观报告风险厌恶的测度方法SOEP和DOSPERT进行比较,发现实验法的风险测度结果更符合理论的预测。一方面,实验方法BRET可以有效地缓解自主回答方式中普遍存在的“自我认识偏误”问题,基于非生产性场景和货币诱导测度农民的一般风险态度,对传统以自主回答方式为主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形成了较好的补充;另一方面,本研究尝试使用智能移动手机再现PC平台的实验过程,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将实验流程应用于农民群体,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变。经检验发现其科学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调查。因此,本文以基于BERT法的风险厌恶研究,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2)基于资产配置理论和创业资源理论,创造性地将两者的逻辑共同点作为嵌入视角,成功构建“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创业”的机制过程,发现:其一,创业是一种典型的投机风险活动,把家庭高流动性资产(如储蓄资产)转换为收益率较高、但流动性较低的专用性生产性资产(如养殖用途厂房),其关键是实现高收益率与高风险的均衡;其二,农民可以通过调整家庭资产配置进而选择创业。潜在的创业农民会倾向于配置大量低流动性风险资产,特别是生产性资产。由此,实证分析了农民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的关系,打破了过去在创业研究当中只关注某类资产存量而忽视配置效应的不足。(3)构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把家庭资产配置视为一种中介变量嵌入到“风险厌恶度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基本作用路径当中,据此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一般风险态度首先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再影响其创业选择的因果过程。本研究基于资产配置视角,不仅回应了已有研究关于“为何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农民不会参与创业”的科学争论,还展示了“约束条件下的理性农民会采取创业行动”以图实现长期家庭资产配置最优的现实路径,对解答“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之谜”作出边际贡献。(4)本文将创业选择研究延展到“创什么业”和“如何创业”之上。怎样进一步释放农民创业潜力、激发农村小微企业活力是公共政策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已有文献对创业农民“再创业”,即扩大创业、维持创业或创业退出等衍生性选择的探索不多,在事实上忽视了创业农民群体选择异质性的关注。本文使用“组合创业”考察农民创什么业、选择“企业家创业”考察农民如何创业,在创业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本研究结合风险厌恶和家庭资产配置,不仅考察了农民创业再选择的中介作用问题,还将资产配置两条路径延伸到创业农民选择的研究上,扩展了当前中国农民创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苏仲明[9](2019)在《ETC门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的进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有当前的封闭式收费制式调整为开放式收费制式。ETC门架系统是指在高速公路沿线断面建设的,具备通行费分段计费、车牌图像识别等功能的专用系统及配套设施。本文通过ETC门架系统软件设计与升级,要实现ETC门架系统支持双片式OBU、单片式OBU和CPC卡交易处理流程;自动识别所有通行车辆,实现ETC车辆分段计费扣费、MTC分段计费扣费;具备去重机制、自检程序和应用在线更新功能,接受并更新省联网中心系统下发的ETC门架相关系统参数;与北斗授时时钟同步;RSU天线和车牌图像识别等关键设备进行了冗余设计,应用数据、图像及视频存储影具有容错及备份机制;基本具备独立作业工作能力,在通信网络出现异常时可脱机离线操作、具备防雷击和防浪涌冲击的能力[1]。
张宇涵[10](2019)在《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LTE网络的商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某公司在中国广州、印尼雅加达和墨西哥城的测试数据,平均81.6%的移动流量来源于室内终端。因此,在4G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协调难度大,实施复杂且扩容困难,因此传统的室内分布建设方式已经满足不了MBB(移动宽带)时代的需求,运营商需要部署一种新型的分布系统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本文探索并分析某超市运用点系统解决LTE网络室内覆盖问题的方法,并优化分析该种新型室内分布系统对室内高流量场景的容量及覆盖的解决效果,为未来更好的开展运营商间的流量战打下技术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分几部分探索并分析了中国联通现有的覆盖情况,现场针对某超市此类容量有时间特性的站点,有效的提升了网络性能,改善用户感知。首先,概述了对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结构等。其次,概述了室内分布建设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的种类特点,针对现有覆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实际工作中的覆盖及建设方法。然后,重点介绍项目实施中的必要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管控方式。并通过参数核查、速率分析、信号外泄分析和软件测试图分析等手段,分析某超市的覆盖效果,并通过实际的工作优化提升了网络性能。
二、专用资源点系统支撑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用资源点系统支撑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理论基础 |
2.1 数据存储技术 |
2.1.1 RDS |
2.1.2 TiDB |
2.1.3 MySQL |
2.1.4 Redis |
2.2 数据同步与分析技术 |
2.2.1 Druid |
2.2.2 Kafka |
2.2.3 Hive |
2.3 数据计算任务相关技术 |
2.3.1 ECS |
2.3.2 Quartz |
2.4 后端开发技术 |
2.4.1 SpringBoot |
2.4.2 Nginx |
2.4.3 Tomcat |
2.5 前端开发技术 |
2.5.1 Vue.js |
2.5.2 ECharts |
2.5.3 mxGraph |
2.6 Paxos算法 |
2.6.1 Basic Paxos |
2.6.2 Multi Paxos |
2.7 Raft算法 |
2.7.1 Leader Election |
2.7.2 Log Replication |
2.7.3 Safety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用户 |
3.3 系统角色 |
3.4 功能性需求 |
3.4.1 数据标准 |
3.4.2 质量管理 |
3.4.3 知识库 |
3.4.4 元数据 |
3.4.5 系统健康监控 |
3.5 非功能性需求 |
3.5.1 易用性 |
3.5.2 数据精度 |
3.5.3 性能需求 |
3.5.4 容错性 |
3.5.5 扩展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概要设计 |
4.1 引言 |
4.2 总体架构 |
4.3 功能结构 |
4.4 整体流程 |
4.5 数据模型 |
4.5.1 数据模型概述 |
4.5.2 逻辑结构设计 |
4.5.3 物理结构设计 |
4.6 运行环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规约 |
5.3 数据标准 |
5.3.1 用户字典 |
5.3.2 数据规范 |
5.4 质量管理 |
5.4.1 质量模型 |
5.4.2 实体表 |
5.4.3 表关联关系 |
5.4.4 检查规则 |
5.4.5 质检方案 |
5.4.6 质量监控 |
5.4.7 质量分析 |
5.4.8 质检报告 |
5.5 知识库 |
5.6 元数据 |
5.7 系统健康监控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部署与运行方案 |
6.1 引言 |
6.2 质量检查多线程方案 |
6.3 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方案 |
6.4 分布式缓存方案 |
6.5 集群部署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7.1 引言 |
7.2 功能性测试 |
7.2.1 数据标准 |
7.2.2 质量管理 |
7.2.3 知识库 |
7.2.4 元数据 |
7.2.5 系统健康监控 |
7.3 非功能性测试 |
7.3.1 性能测试 |
7.3.2 可用性测试 |
7.3.3 扩展性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基础理论 |
2.1 网络安全风险 |
2.2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技术 |
2.3 网络安全可视化 |
2.4 Web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需求 |
3.3 整体结构设计 |
3.4 总体架构设计 |
3.5 系统功能 |
3.6 数据库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风险分析模型研究 |
4.1 风险分析模型构建 |
4.2 实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可视化设计 |
5.1 总体设计 |
5.2 功能设计 |
5.3 接口设计 |
5.4 系统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开发环境部署 |
6.2 系统展示 |
6.3 系统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 |
1.3 智能变电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 |
2.1 哈尔滨双丰区域电网负荷现状介绍 |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 |
2.2.1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
2.2.2 电气主接线形式的对比分析 |
2.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 |
2.3.1 主变容量的选择 |
2.3.2 主变相数及连接组别的选择 |
2.3.3 主变压器参数的确定 |
2.4 短路计算 |
2.4.1 短路计算的目的 |
2.4.2 短路电流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 |
2.5 其他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
2.5.1 高压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
2.5.2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
2.5.3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
2.5.4 站用变的选择 |
2.5.5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
2.6 变电站母线的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保护配置 |
3.1 智能变电站层级及网络划分 |
3.2 合并单元 |
3.3 智能终端 |
3.4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配置 |
3.4.1 66kV保护 |
3.4.2 主变压器保护 |
3.4.3 10kV线路及设备保护 |
3.5 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 |
3.6 本变电站功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及配电设备布置 |
4.1 66kV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措施 |
4.1.1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
4.1.2 避雷器的选择 |
4.2 接地系统的设计 |
4.2.1 接地电阻的计算 |
4.3 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4)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滨海旅游区在其中的地位 |
1.1.2 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已成为区域旅游经济的重点研究对象 |
1.1.3 潍坊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上的地域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滨海旅游区研究综述 |
1.4.2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旅游景区(点) |
2.1.2 旅游空间结构 |
2.1.3 旅游系统 |
2.1.4 旅游景区(点)系统 |
2.1.5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旅游系统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点一轴系统理论 |
2.2.4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潍坊市滨海区概况 |
3.1 区位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交通区位概况 |
3.1.3 经济区位概况 |
3.2 自然环境概况 |
3.2.1 地质环境概况 |
3.2.2 气候环境概况 |
3.2.3 水文环境概况 |
3.2.4 自然资源概况 |
3.3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 |
3.3.2 经济发展水平概况 |
3.4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5 旅游资源概况 |
第4章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
4.1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基本概况 |
4.1.1 旅游景区(点)类型 |
4.1.2 旅游景区(点)分布情况 |
4.2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
4.2.1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2 布局形态特征分析 |
4.2.3 结构关系特征 |
4.2.4 连通性特征分析 |
4.3 潍坊市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1 空间分布均衡性存在问题,分布较为集中 |
4.3.2 连通性有待提升,交通有待进一步改善 |
4.3.3 景区交流互动不紧密,未形成合力 |
4.3.4 特色优势不集中,缺乏高品质景区(点) |
第5章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优化策略建议 |
5.1 优化布局,集中优势,实现层次化发展格局 |
5.1.1 集中优势,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
5.1.2 串联发展,构建旅游带 |
5.1.3 均衡发展,推进边缘地带建设 |
5.2 整合开发,共同发展,打品牌、增特色,强品质 |
5.2.1 加强旅游资源调查,提升优化空间 |
5.2.2 实现资源整合,树立整体品牌形象,打造区内特色线路体系 |
5.2.3 完善产品体系,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建设高品质景区 |
5.2.4 贯彻“大旅游”发展理念,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 |
5.2.5 区内联动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消费水平 |
5.2.6 优化客源结构、精准对接需求,实施节庆引爆 |
5.3 完善交通,提高连通性 |
5.3.1 继续加强交通建设,增强东西向交通 |
5.3.2 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 |
5.3.3 增强自驾服务体系 |
5.3.4 加强主城区建设,实现强力支撑 |
5.4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内外联动共赢 |
5.4.1 积极融入大旅游圈,加强与周边区市合作 |
5.4.2 搭建合作平台,多领域共同发力 |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纠缠光子源的制备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量子信息基础知识和纠缠光子源的制备技术 |
2.1 量子信息基础知识 |
2.1.1 量子比特与量子门 |
2.1.2 密度算符与信息距离度量 |
2.1.3 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不可克隆定理 |
2.1.4 基础量子算法简介 |
2.2 纠缠光子源的制备技术 |
2.2.1 单光子源与纠缠光子源 |
2.2.2 自发参量下转换和相位匹配技术 |
2.2.3 制备纠缠光子源的优化方法 |
2.2.4 纠缠光子源的典型应用——量子隐形传态 |
第三章 实验实现单光子避错编码方案 |
3.1 几种典型的量子避错编码方案 |
3.2 使用无退相干子空间实现避错编码 |
3.3 实验装置和测量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使用单光子系统对PT对称动力学的量子模拟 |
4.1 一般PT对称哈密顿量 |
4.2 PT对称系统在量子计算框架下的理论描述 |
4.3 幺正算符U_i的实现 |
4.4 实验装置和测量结果 |
4.4.1 实验装置 |
4.4.2 测量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纠缠光子源实现量子信息的应用方案 |
5.1 基于腔-量子点系统实现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 |
5.1.1 腔-量子点系统的非互易性传输 |
5.1.2 利用非互易性构建宇称校验门(PCG) |
5.1.3 基于非互易性实现纠缠纯化 |
5.1.4 基于非互易性实现纠缠浓缩 |
5.1.5 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的可行性数值模拟 |
5.2 基于交错Kerr非线性实现无限步二维量子行走 |
5.2.1 交叉Kerr非线性和光子轨道角动量 |
5.2.2 无限步二维量子行走的理论描述 |
5.2.3 二维量子行走的数值模拟 |
5.2.4 无限步二维量子行走的可行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概述 |
1.1.1 变配电需求概述 |
1.1.2 国内外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现状 |
1.2 变配电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1 电压稳定性能分析现状 |
1.2.2 脉冲性负荷与电网交互影响 |
1.3 选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工作 |
1.3.1 本文选题的背景 |
1.3.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托卡马克装置变配电功能需求分析及拓扑设计 |
2.1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负荷种类分析 |
2.1.2 电压等级选择 |
2.1.3 配网结构需求分析 |
2.2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结构方案设计 |
2.2.1 拓扑结构设计 |
2.2.2 无功补偿系统容量 |
2.3 计算及验证 |
2.3.1 潮流计算 |
2.3.2 短路电流计算 |
2.3.3 系统稳定计算及冲击负荷及谐波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托卡马克稳态负荷模型分析与电压稳定性研究 |
3.1 静态负荷模型 |
3.2 动态负荷模型 |
3.2.1 动态机理模型 |
3.2.2 铭牌参数辨识 |
3.3 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
3.3.1 电力传输系统特性 |
3.3.2 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3 连续潮流法 |
3.3.4 算例分析 |
3.4 暂态电压稳定性机理研究 |
3.4.1 受端电压暂态失稳机理 |
3.4.2 感应电动机暂态稳定性 |
3.4.3 时域仿真法 |
3.4.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与稳定性指标分析 |
4.1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 |
4.1.1 动态非机理模型 |
4.1.2 磁体电源冲击性负荷模型 |
4.1.3 综合负荷模型 |
4.1.4 脉冲负荷模型算例 |
4.2 脉冲性负荷稳定性指标 |
4.2.1 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 |
4.2.2 极向场磁体电源负荷稳定性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交直流交互运行机理研究 |
5.1 交直流交互系统 |
5.1.1 交直流系统强度 |
5.1.2 多变流器相互影响 |
5.2 换相电抗对变流器运行影响 |
5.2.1 换相缺口 |
5.2.2 换相电抗对谐波的影响 |
5.3 谐振过电压及谐波放大 |
5.3.1 谐振过电压 |
5.3.2 系统谐振频率及放大倍数 |
5.4 算例分析 |
5.4.1 短路容量对电压缺口的影响 |
5.4.2 换相电抗与变流器运行间相互影响 |
5.4.3 谐波放大倍数 |
5.4.4 抑制谐波放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变配电站设计分析与研究 |
6.1 CFETR变配电系统方案结构设计 |
6.2 潮流及短路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协作通信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能量收集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协作通信系统中编码技术及能量收集技术分析 |
2.1 协作通信的基本网络模型与转发协议 |
2.1.1 协作通信的基本网络模型介绍 |
2.1.2 协作通信转发协议 |
2.2 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技术 |
2.2.1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
2.3 协作通信系统中能量收集技术 |
2.3.1 基于功率分割协议的能量收集技术 |
2.3.2 基于时间切换协议的能量收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信源中继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研究 |
3.1 网络编码技术 |
3.2 LDPC编码协作系统 |
3.2.1 LDPC编码协作系统基本模型 |
3.2.2 系统编码步骤方式及其码率 |
3.2.3 编码协作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
3.3 AWGN信道下LDPC编码协作系统对应的点对点传输模型研究 |
3.3.1 理想协作系统简化模型 |
3.3.2 平均信噪比和编码协作系统的等效点对点系统模型 |
3.4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LDPC编码协作系统 |
3.4.1 系统模型 |
3.4.2 编码实现 |
3.4.3 等效联合Tanner图 |
3.4.4 中断概率分析 |
3.5 基于等效联合Tanner图的联合迭代译码 |
3.6 仿真分析 |
3.6.1 LDPC编码理想协作系统的BER仿真 |
3.6.2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的BER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模型 |
4.3 系统中RA码的编码设计方案研究 |
4.3.1 RA码 |
4.3.2 系统编码实现 |
4.4 系统性能分析 |
4.4.1 能量收集与信号表达式分析 |
4.4.2 协作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和中断概率分析 |
4.4.3 复杂度分析 |
4.5 仿真分析 |
4.5.1 相同天线数目下不同功率转换效率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2 中继节点天线数目不同时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3 中继节点采用不同功率分配算法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4 基于能量收集的RA编码协作系统与点对点系统的BER比较 |
4.5.5 基于能量收集编码协作系统采用RA码与LDPC码的BER比较 |
4.5.6 采用功率分割协议与天线分配算法的系统中断概率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功率分割因子的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空时编码传输方案及系统性能分析 |
5.4 优化中继节点的功率分割因子实现信道容量最大化 |
5.4.1 实现单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 |
5.4.2 实现两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 |
5.5 仿真分析 |
5.5.1 不同功率分割因子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2 不同信噪比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3 不同功率转换效率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4 不同功率分割因子下两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业与农民创业 |
1.2.2 风险厌恶测度 |
1.2.3 风险厌恶与创业 |
1.2.4 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 |
1.2.5 家庭资产与创业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险厌恶 |
2.1.2 家庭资产 |
2.1.3 家庭资产配置 |
2.1.4 农民创业 |
2.1.5 农民创业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偏好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创业资源理论 |
2.2.4 家庭资产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1.1 传统社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2 现代市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3 区分自雇和企业家创业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4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选择是否创业的机制分析 |
3.1.5 风险厌恶影响创业农民选择创业形式的机制分析 |
3.2 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2.1 全部资产都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2.2 部分资产不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3 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3.1 对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一体两面”的讨论 |
3.3.2 家庭资产与农民创业选择的基准模型 |
3.3.3 不同种类家庭资产间配置关系与农民创业选择 |
3.3.4 家庭资产间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机制分析 |
3.4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中介变量的讨论 |
3.4.2 家庭资产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路径的中介效应数理分析 |
3.4.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作用机理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研设计与风险厌恶度的测度 |
4.1 数据来源与调研设计 |
4.1.1 样本来源区域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抽样规模的确定 |
4.1.4 抽样方法及样本选取 |
4.1.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2 风险厌恶度测度的原理与方法 |
4.2.1 风险厌恶测度的原理 |
4.2.2 风险厌恶测度的定性方式 |
4.2.3 风险厌恶的定量测度 |
4.2.4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风险厌恶定量测度 |
4.3 基于实验方法和自主报告的综合风险厌恶测度的研究设计 |
4.3.1 基于BRET实验方法的测度 |
4.3.2 基于DOSPERT的自主报告方式复式度量 |
4.3.3 测度的流程 |
4.4 风险厌恶测度结果 |
4.4.1 SOEP报告的结果 |
4.4.2 DOSPERT报告的结果 |
4.4.3 BRET实验的结果 |
4.5 三种风险态度测度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5 西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及农民创业的现实考察 |
5.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与创业的历史变化 |
5.1.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的历史变化 |
5.1.2 农民创业的历史情况及与家庭资产的联动分析 |
5.1.3 分省域进行比较和讨论 |
5.2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及总资产情况考察 |
5.2.1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 |
5.2.2 家庭总资产的情况考察 |
5.3 基于结构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3.1 关于资产结构指标的介绍及统计 |
5.3.2 固定资产情况 |
5.3.3 金融资产情况 |
5.3.4 借入款情况 |
5.4 基于配置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4.1 资产配置指标的确立 |
5.4.2 风险资产情况 |
5.4.3 安全资产情况 |
5.4.4 综合耐用消费品情况 |
5.5 调查农户家庭的创业选择情况考察 |
5.5.1 创业选择情况 |
5.5.2 创业绩效情况 |
5.5.3 创业行业情况 |
5.5.4 经营与组织情况 |
5.6 创业视角下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6.1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价值量的变动 |
5.6.2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7 本章总结 |
6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家庭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6.1 风险厌恶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
6.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1.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1.3 变量的选取 |
6.1.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5 模型检验、主要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1.6 进一步回归及其分析 |
6.1.7 比较回归及其分析 |
6.1.8 实证分析小结 |
6.2 风险厌恶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
6.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2.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2.3 变量的选取 |
6.2.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5 模型检验、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2.6 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 |
6.2.7 实证分析小结 |
6.3 两次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讨论 |
6.4 本章总结 |
7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7.2.1 模型的构建 |
7.2.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创业的影响分析 |
7.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3.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3.3 内生性检验、稳健性回归及分析 |
7.3.4 进一步回归及分析 |
7.3.5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3.6 实证小结 |
7.4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影响分析 |
7.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4.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3 进一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4.5 实证小结 |
7.5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企业家创业的影响分析 |
7.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5.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3 稳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5.5 实证小结 |
7.6 本章总结 |
8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8.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 |
8.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8.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8.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内生中介效应分析 |
8.4.1 中介效应识别的思路 |
8.4.2 影响农民选择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3 影响农民选择组合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4 农民选择企业家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5 对中介效用进行系数乘积法检验及对检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8.5 进一步研究: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的潜在交互作用 |
8.5.1 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交互效应分析 |
8.5.2 中介效应与交互作用的比较及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重视农民个体风险态度,构建评估平台普及农民创业咨询服务 |
9.2.2 着力农村家庭风险感知,探索“市场+政府+农户”创业风险共担机制 |
9.2.3 家庭资产配置是农民创业重要指标,应纳入到农民创业评估体系当中 |
9.2.4 生产性资产是农民创业重要启动器,应发展专门中介组织支持农民创业 |
9.2.5 盘活固定资产金融价值,增强农民选择创业的意愿 |
9.2.6 利用资产促进创业的配置效应,探索以多元资产包为对象的创业补贴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补充表格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ETC门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关键技术 |
2.1 ETC门架系统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参数 |
2.1.1 ETC门架主要功能 |
2.1.2 复合通行卡(CPC卡) |
2.1.3 标识路侧单元(标识RSU) |
2.1.4 标识天线同步器 |
2.1.5 车牌图像识别设备 |
2.1.6 车道天线、路侧读写控制器 |
2.1.7 车道外围设备 |
2.2 开发采用的相关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 |
3.1.1 省级管理中心需求 |
3.1.2 路段管理中心需求 |
3.1.3 高速公路收费站需求 |
3.1.4 ETC标识点系统功能需求 |
3.2 性能需求 |
3.3 安全性要求 |
3.4 通信传输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架构设计 |
4.1 技术路线 |
4.2 门架标识点布设原则 |
4.3 系统实现基本逻辑规则 |
4.3.1 MTC车辆通行与缴费 |
4.3.2 ETC车辆通行与缴费 |
4.4 门架系统总体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门架系统核心功能设计 |
5.1 省中心级 |
5.1.1 省中心系统软件设计 |
5.1.2 收费软件升级 |
5.1.3 ETC门架监控系统 |
5.1.4 CPC介质卡发行系统 |
5.2 分中心级软件升级 |
5.2.1 清分系统 |
5.2.2 国密系统 |
5.3 收费站级 |
5.3.1 站系统改造 |
5.3.2 费率计算系统 |
5.4 收费车道级软件升级 |
5.4.1 满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免收车通通行费设计 |
5.4.2 ETC/MTC混合车道系统改造 |
5.4.3 ETC车道系统改造 |
5.4.4 MTC营改增票据二维码支持 |
5.5 疑难问题功能设计 |
5.5.1 ETC“单卡用户”车辆管理的问题 |
5.5.2 ETC车辆行驶MTC车道时路径读取失败的问题 |
5.5.3 路侧标识单元与车载设备无线通信被恶意干扰的问题 |
5.5.4 非标准化OBU与ETC用户卡路径标识失败问题 |
5.5.5 标识点系统维护便利性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开发与实现 |
6.1 项目实施环境 |
6.1.1 服务端环境 |
6.1.2 客户端环境 |
6.2 ETC卡状态接收与使用 |
6.2.1 实现思路 |
6.2.2 实现代码(示例核心算法代码) |
6.3 卡属地判定实现 |
6.3.1 实现思路 |
6.4 标签与卡绑定 |
6.5 公务车判断 |
6.6 车卡绑定实现 |
6.7 折扣通行实现 |
6.8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LTE室内覆盖方案分析 |
2.1 LTE室内覆盖现状 |
2.1.1 LTE系统简介 |
2.1.2 楼宇覆盖现状 |
2.1.3 信源配置现状 |
2.2 建设原则与目标 |
2.2.1 LTE建设原则 |
2.2.2 建设目标 |
2.2.3 需求分析及建设重点 |
2.3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
2.3.1 室内站点取定 |
2.3.2 LTE室内链路预算 |
2.3.3 LTE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
2.3.4 新建分布系统方案 |
2.3.5 通道改造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超市建设方案 |
3.1 LTE Dot解决方案及其特性 |
3.2 器件选取 |
3.3 主要安装工程量 |
3.4 器件改造方案 |
3.4.1 本项目建设方案选取 |
3.5 信源建设方案 |
3.5.1 LTE信源配置原则 |
3.5.2 本项目信源配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设效果分析 |
4.1 LTE测试原则 |
4.1.1 LTE楼宇测试规范 |
4.1.2 LTE小区测试规范 |
4.1.3 LTE室分系统测试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LTE覆盖测试 |
4.3.1 某超市1 层测试结果 |
4.3.2 某超市2 层测试结果 |
4.4 HSDPA测试 |
4.5 HSUPA测试 |
4.6 切换测试 |
4.7 外泄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专用资源点系统支撑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文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春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宋奇霖.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4]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 苏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纠缠光子源的制备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D]. 高伟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D]. 王俊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D]. 位方宁.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D]. 朱泓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ETC门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苏仲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10]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D]. 张宇涵. 吉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