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机化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机化

一、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机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定[1](2020)在《施工企业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项目运作模式,其作用越来越显着,带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和项目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市场变化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实现由承包商向“社会资本方”的转变,适应“新身份”,必须以投融资方式开辟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道路。如果企业对市场转变反应迟钝,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本文拟选取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身份变化角度,从施工企业视角下,就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进行分析,识别风险,建立风险清单,评价风险,提出风险应对策略。本文内容一共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本文拟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第二章PPP模式、项目全生命周期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介绍了PPP模式概念及其相关理论、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等;第三章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识别,介绍了施工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必要性,施工企业全过程参与PPP的身份定位及利益诉求分析,采用文献分析、失败案例分及专家访谈方法建立风险清单,并对风险清单进行解读;第四章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评价,介绍了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集成对风险进行评估;第五章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应对,介绍了应对风险的常见方法,和选择基本原则,从而明确基于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清单的应对方法;第六章案例分析,介绍施工企业参与D市X号地铁线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的风险管理;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不足,展望下阶段的研究。

李双平[2](2019)在《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系统评价及优化策略》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快递行业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行业。现如今各种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我们身边,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快递市场,有着中国邮政先天优势的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应如何在重重压力下重新定位,寻找其自身问题,改革目前现有体制,优化其一体化系统,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稳定性。从系统角度对物流现状进行研究是现代物流的核心问题。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各个子系统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关联,对物流管理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展开对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系统以及互为因果的子系统的探讨,以此改善其物流管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结合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物流系统进行了整体评述;基于邮政速递物流系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筛选并确定使用SWOT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定性角度对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内外环境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整体发展现状有待改善,为企业优化策略做好后续的理论基础。基于前面的准备,对研究对象从定量角度进行数据支撑,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构建以4个子系统为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为主的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每层指标赋予合理权重。建立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系统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其整体评价结果为一般。其次,本文引入标准瞄杆法,将黑龙江省顺丰速运物流系统作为标杆值,通过对比分析差异值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所在。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别提出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系统的优化策略。

邵志伟[3](2019)在《面向油田三维应急演练的场景推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三维应急演练系统通常是按照已经固定好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演练,缺乏多样性,缺少可配置能力,可维护性差。单一的演练流程无法全面、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传统的三维应急演练结果考核评价多采取主观打分的方式,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综合、定量、客观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面向油田三维应急演练的场景推理系统进行研究。一、构建了应急处置场景推理模型。构建了XML场景事实库,对应急预案进行脚本化处理,对三维应急场景进行结构化描述,对应急场景的演化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对于应急演练知识,设计了一种表示精确知识和模糊知识的知识表达方式,设计了模糊事件的模糊集和隶属度函数。构建了场景推理规则库,设计了一种场景推理的算法,利用XML技术将场景推理规则进行存储。将应急脚本进一步抽取为XML题库。最后采用一定的冲突消解策略解决了多规则匹配冲突的问题。二、构建了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首先对考核功能模块进行设计,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主观权重分配,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权重分配,采用加法集成赋权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了融合,随后将应急演练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个指标对应的评分机制进行了设计,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应急演练结果进行评价。三、本文通过对应急处置场景推理模型和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的有效结合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油田三维应急演练的场景推理系统。通过推理模型可推演出不同的应急演练流程,通过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可对受训员工操作进行综合、定量、客观的评价。本系统弥补了传统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演练流程固定、单一和评价综合性差、无法定量分析、主观性过强的缺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刘金凤[4](2018)在《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仿制药大国之一,随着仿制药出口贸易规模的逐步加大,仿制药的国际注册竞争也日益加剧,这对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市场准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制药企业面临的风险更高。2005年,ICH将风险管理正式纳入药品GMP监管体系,并颁布了《Q9质量风险管理》,为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等提供指南。查阅各种文献发现中国对国际注册研究最多的是将中国的注册法规及GMP监管现状与国外市场进行对比,但是真正深入到风险管理并将风险管理应用到仿制药国际注册的每一个项目中的却是非常之少。随着仿制药国际注册项目的日益增多,对于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研究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仿制药管理现状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T公司仿制药肝素类原料药的国际注册为研究对象,对仿制药国际注册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首先对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对仿制药国际注册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到了仿制药国际注册项目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进而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仿制药国际注册项目进行评价,进而推算出本项目的风险水平。最后从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风险等风险管理应对策略对部分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古康[5](2018)在《基于公差优化与工艺路线决策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产品质量和成本是决胜市场的核心因素。在实现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优化其成本,才能实现产品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本论文基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化思想,以机械产品设计中公差设计为主线,对并行公差优化和工艺路线决策展开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零件公差精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从技术上阐述了公差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公差设计的重要性。从并行公差设计的技术理论入手,对尺寸链、成本—公差函数以及质量损失做了研究和推导;讨论了将基于可变制造环境的成本—公差模型作为加工成本函数并与质量损失相结合的可行性,并引入了公差优化因子这一非常规约束,确定以总加工成本和总质量损失为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经济加工精度、公差优化因子为约束的并行公差数学模型,选择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对比分析了 PSO算法进行公差优化的良好性能。分析了现有CAPP软件所制订的工艺路线与制造单位的条件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并行设计效率,本文提出在宏观层面应用模糊综合评判优选工艺路线的观点,直接选出较好的工艺方案进行公差设计,进而在源头上提高并行公差设计效率。因此,公差设计从设计上保证产品精度和质量,工艺路线决策在制造上优化成本,二者并行兼施,从而改善产品性价比,实现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

么玉鹏[6](2017)在《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物性特征及其结构定量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物性特征及结构定量表征研究为主线,在系统研究宿县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压汞实验、液氮吸附实验、渗透率测试和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宏微观结构、孔隙结构、渗透性以及吸附性等物性特征;通过提取裂隙和孔隙结构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基于孔裂隙指标的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结构定量判识模型,并对评判结果进行了检验,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探讨了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宏、微观结构及其差异特征。原生结构煤完整坚硬,原生结构清晰可见,裂隙多为平直光滑的原生裂隙;碎裂煤整体呈一定大小的碎块,多个方向的剪切性质裂隙稳定发育;片状煤多破碎成板片状,一个方向的顺层裂隙优势发育,具有劈理化特征;碎斑煤的碎斑碎基大小不一,煤体常发育多组裂隙,裂隙交汇将煤体切割为大小不一的斑状结构;碎粒煤破碎为小碎块或碎粒碎粉,常见碎粒弥散状分布特征,裂隙交汇处多发育大量剪切性质微细裂隙,延伸不稳定。(2)深刻剖析了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孔裂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吸附和渗流的影响。随着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煤体变形程度增强,总孔容、孔隙度、BET面积及BJH累计孔容整体呈增大趋势,比表面积变化较小,孔隙总体发育程度增强。构造煤吸附量随吸附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吸附能力相较于原生结构煤有少量增加,但差异性不大,孔隙结构对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吸附性影响很小。随着有效应力增大渗透率呈负幂指数减小趋势,渗透率损害率随有效应力增大而呈对数增大趋势。孔裂隙结构对渗透性有显着的控制作用,随着煤体变形程度增强,储层压力条件下渗透率呈对数或线性增大的趋势,煤体渗透率损害率呈线性增大或对数增大的趋势,煤体受到相同有效应力时更易于压缩闭合。(3)应用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对脆性系列构造煤孔-裂隙结构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对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随着变形程度增强,裂隙条数、裂隙总迹长、裂隙面积和容量分形维数D1呈增大趋势,裂隙张开度呈减小趋势。裂隙密度和裂隙总迹长多聚类在第1类和第2类,裂隙面积、D1以及裂隙张开度聚类不明显。Menger模型分形维数D2介于2.87-3.48之间,随着煤体变形增强D2呈增大趋势,样品主要聚类在第1类和第2类。FHH模型分形维数D3介于2.23-2.82之间,随着煤体变形增强D3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主要聚类在第2类和第3类。裂隙密度、裂隙总迹长及D2对于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类型的确定起主导作用,其余参数对判识结果的影响较小。(4)确定了裂隙密度(M)、裂隙迹长(L)、裂隙张开度(W)、裂隙面积(A)、裂隙容量分形维数(D1)和孔隙分形维数(D2)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构建了构造煤孔-裂隙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现了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分类的定量化表征。

彭宏[7](2015)在《普适化脑电信息感知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型传感材料与低功耗微型处理器研究的发展,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逐渐被应用于军人、宇航员、运动员、病人等生理信息监测中,因此,基于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的生物信息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大脑作为人体的最重要控制中枢,对脑电信息的感知成为生物信息感知研究中的重点。由于精神疾病、认知能力等与大脑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使得基于可穿戴脑电传感器的脑信息感知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可穿戴脑电信息感知研究为核心,面向脑电信息感知与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算法和模型,并以欧盟框架7国际合作项目“心理疾病在线预测与干预系统研究”为依托,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和模型在与精神压力状态相关的生物信息感知系统中的有效性。由于脑电信号极其微弱,在科研单位或医院都会设立特定的屏蔽室来排除干扰,并由专业人员操作脑电采集仪以保证信号的可靠。而在普适化环境中,用户需自主操作佩戴脑电传感器,其周围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因而需要对脑电信息感知中的新问题做进一步研究。本文研究了普适化脑电信息感知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一种新型的脑电信号质量评估模型:当用户脱离了医院的环境而自主操作脑电传感器时,如果传感器电极没有正确连接在额头上或所处的实验环境电磁噪声较大,则所采集到的信号不可使用,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需要研究快速有效地评估脑电信号质量的算法模型来指导使用者判断数据可用性。而当前对脑电信号质量评估的算法非常匮乏,大都集中在简单的皮肤-电极阻抗上面。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思想,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评判,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来评估原始脑电图信号质量。该模型运行速度极快,可脱离计算机环境而工作于脑电传感器中,因而方便用户的自测。在实际项目执行中验证了本算法模型的有效性,解决了项目初期实验数据质量控制的难题。(2)无参考电极时较少导联下脑电信号中眼动噪声的去除算法:可穿戴传感器的电极安置在前额,距离眼睛非常近,因而所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容易受到眼动噪声的污染。本文结合眼电与脑电的差异性特征,研究了两种可用于较少导联环境的眼动噪声去除算法:一种为小波变换结合独立分量分析的算法,利用小波变换构造出眼电参考信号,之后通过独立分量分析算法提取出真实眼电信号;另外一种为小波变换结合自适应滤波算法,由小波变换法重构的眼电信号作为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参考输入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器的跟踪特性去除眼电噪声。这两种方法适用于较少导联下便携式脑电采集环境,在滤除眼动噪声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脑电信息。在本项目的数据处理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得到相对纯净的脑电信号,为后期的特征分析打下基础。(3)精神压力状态与脑电特征的关联性:脑电特征的分析与特定应用环境相关,本文依托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感知到的生物信息评估用户是否承受着较高的精神压力,因此与精神压力状态与脑电特征量的关联性探索成为研究关键。基于本文自主设计的可穿戴脑电传感器,在中国、西班牙和瑞士三个国家中的受试人群中采集实验数据(自评量表与脑电数据),利用最近邻与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对脑电的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在传统的线性特征之外,找到了与精神压力相关的非线性脑电特征。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精神疾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由于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导致心理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因而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和经济、社会损失。而目前各国普遍存在专业医护人员缺乏、医疗方式有限、时效性差等各种不足。“心理疾病在线预测与干预系统研究”基于可穿戴的生物传感器系统感知人体的生物信息,结合电子化问卷和量表等,以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疗法为辅助,研究心理或精神疾病发病风险,提供预警和在线干预。基于项目背景,本文研究了普适化脑电信息感知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所开发出的可穿戴脑电传感器,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心理疾病在线预测与干预系统研究”中,辅助实现了精神压力的诊疗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尹晓玲[8](2015)在《基于Petri网的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产品设计阶段作为产品成型的关键阶段,高效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过程,不仅能有效节约设计成本和设计周期,还能缩短整个产品上市时间和投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对企业成功应对“TQCSE”挑战有着重大意义。由于产品越来越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也变得错综复杂,单靠工程技术已难以满足要求,还应对设计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为此,本文以产品设计过程规划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将产品设计过程与工作流进行结合,采用Petri网的建模方法,对产品设计过程建模进行基础研究,以期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设计过程模型,为高效的产品设计提供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任务的模块划分。首先定义了工作流建模的最小单元——任务元,提出了建立任务元的任务分解和调整的相关规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任务元之间的关联,建立了任务元间的综合关联矩阵;基于以上内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初始模块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块划分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实现模块划分结果的优化。(2)基于任务规划的设计过程建模。首先提出了任务规划策略,建立了基于DSM的模块内任务执行秩序策略;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执行关系的基本型任务单元Petri网元模型和基于工作流的延伸型任务单元Petri网元模型;最后,基于上述策略与方法,构建了设计过程工作流模型。(3)产品设计过程任务分配。首先建立了设计任务评价体系和设计人员评价体系;研究了AHP和均衡适度方法在任务分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任务分配方法;在分析对比各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分配执行策略。(4)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与仿真。首先提出了Petri网模型验证的一般方法和工作流网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网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型结构验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仿真报告的设计过程验证方法及模型性能分析方法;最后,以门式起重机设计为例,描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从建模到仿真的全过程,证明了基于Petri网的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黄洪金[9](2014)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公共政策评价是政府政策周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获取公共政策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作为政策调整或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而这也是公共政策评价主要价值所在。遗憾的是,现实中公共政策评价结果的利用率并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公共政策评价质量不高。因此要改善公共政策评价结果实际利用少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公共政策评价的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点,选择合适的公共政策评价技术和方法尤为关键。这也就是说,即使评价主体对公共政策已经十分熟悉,但却缺乏对多种评价方法的熟悉和掌握,政策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妥当性就难以被接受,那么评价结果的利用也就成问题了。从这种意义上而言,重视并加大对公共政策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层次分析法是马斯·L. Saat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结构化的决策技术,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则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综合处理多种模糊因素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被广泛地运用到最优选择、风险评估、资源分配等诸多领域。此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也在现代公共政策评价领域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把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并引入到公共政策评价领域,可以丰富公共政策评价方法理论,充实评价方法体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以此为出发点,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共政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概述,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意义及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两个部分。接下来,本文对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公共政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完善建议,探讨了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的计算机实现。最后,本文就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困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为推进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林诗健[10](2013)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架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集团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实力。在企业集团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其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组织结构的复杂化,许多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困扰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问题。可以说,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直接关系着企业集团的生存。与此同时,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方法,使其对财务风险的主动监控、主动预警和及时规避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对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处进行探索研究,尝试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深入了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尝试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功能架构。具体而言,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基础设置模块、风险识别评估模块、风险应对模块和风险监控模块。其次,通过与企业实务人员的访谈,本文将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相挂钩,讨论每一系统模块内的具体功能,探讨如何通过具体模块的设计来辅助企业管理者完成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工作。再次,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一个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说明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提出企业集团整体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生产管理风险、营销管理风险、资源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等风险因素。接着,本文根据这些风险因素,提出包含29个风险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然后,本文以国内某LED上市企业集团为例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运用。最后,本文对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机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施工企业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创新点
2 PPP模式、项目全生命周期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 PPP模式概念和相关理论
        2.1.1 PPP模式定义及特点
        2.1.2 PPP模式主要参与方及分工
        2.1.3 PPP模式运作流程
    2.2 项目全生命周期相关理论
        2.2.1 项目全生命周期概念
        2.2.2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
    2.3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3.1 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2.3.2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3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识别
    3.1 施工企业概念及特征
    3.2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必要性
    3.3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身份定位及利益诉求分析
        3.3.1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身份定位
        3.3.2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利益诉求
    3.4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
        3.4.1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方法
        3.4.2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过程
    3.5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的风险清单
        3.5.1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因素获取
        3.5.2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因素内涵
4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的风险评估
    4.1 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2.1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4.2.2 问卷调查
        4.2.3 风险因素实证分析
    4.3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分析
5 施工企业参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应对方法和措施
    5.1 常见风险应对方法
        5.1.1 风险回避
        5.1.2 风险自留
        5.1.3 风险利用
        5.1.4 风险转移
        5.1.5 风险控制
    5.2 风险应对方法选择原则
    5.3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的风险应对措施
    5.4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的风险管理建议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风险
    6.3 风险应对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施工企业参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管理专家访谈
附录 B 施工企业参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 C 施工企业参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系统评价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现状
    2.1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概括
    2.2 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
    2.3 业务发展现状
    2.4 组织结构管理现状
    2.5 邮政速递物流系统的评价方法
        2.5.1 SWOT分析法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系统的定位
    3.2 邮政物流系统的SWOT分析
        3.2.1 物流系统的优势
        3.2.2 物流系统的劣势
        3.2.3 物流系统的机遇
        3.2.4 物流系统的威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
    4.1 邮政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筛选权重方法
        4.2.2 计算权重
    4.3 邮政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
        4.3.1 建立邮政物流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2 定量分析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系统的优化策略
    5.1 基于SWOT的宏观优化策略
        5.1.1 SO战略
        5.1.2 WO战略
        5.1.3 ST战略
        5.1.4 WT战略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微观优化策略
        5.2.1 邮政运输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5.2.2 邮政配送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5.2.3 邮政仓储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5.2.4 邮政信息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面向油田三维应急演练的场景推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1.2.2 专家系统推理机制研究现状
        1.2.3 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2.4 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总体设计
    2.1 推理技术研究
        2.1.1 应急演练知识
        2.1.2 模糊数学理论
        2.1.3 XML技术
    2.2 评价技术研究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熵权法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应急处置场景推理系统总体设计
        2.3.1 功能需求分析
        2.3.2 系统架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处置场景推理模型构建
    3.1 应急预案脚本化分析
    3.2 应急处置场景推理模型结构设计
    3.3 应急场景结构分析
        3.3.1 三维应急场景的结构化描述
        3.3.2 XML场景事实库设计
    3.4 应急场景演化分析
        3.4.1 场景划分
        3.4.2 场景库和场景链
        3.4.3 场景演化关系
    3.5 油田应急演练的知识分析
        3.5.1 应急场景知识表达
        3.5.2 隶属度函数构建
    3.6 场景推理规则库
        3.6.1 场景推理算法设计
        3.6.2 XML规则库设计
        3.6.3 XML题库设计
        3.6.4 冲突消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构建
    4.1 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结构设计
    4.2 考核功能模块的设计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主客观融合的方法选取
        4.3.2 构建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4.3.3 构建指标主观权重
        4.3.4 指标权重融合
    4.4 应急演练数据分析
        4.4.1 应急演练数据具体作用
        4.4.2 应急演练数据的分类
        4.4.3 指标评分机制
    4.5 模糊综合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急处置场景推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应急处置仿真演练过程可视化
        5.2.1 三维模型构建
        5.2.2 应急场景配置
        5.2.3 场景优化
    5.3 XML结构文件解析的实现
    5.4 程序脚本库构建
    5.5 考核功能的实现
    5.6 案例分析
        5.6.1 应急仿真演练配置
        5.6.2 应急仿真演练的场景演化流程
        5.6.3 应急处置场景推理模型的应用效果
        5.6.4 应急演练结果评价模型的评价效果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简介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风险定义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1.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2.2 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的基本概念
        2.2.1 仿制药国际注册的定义
        2.2.2 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类别
        2.2.3 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特点
第3章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3.1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简介
    3.2 T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3.3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第4章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识别
    4.1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因素的识别
    4.2 问卷调查
    4.3 问卷调查的结果
    4.4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第5章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评价
    5.1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第6章 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策略
    6.1 预防风险管理策略
    6.2 转移风险管理策略
    6.3 接受风险管理策略
    6.4 减轻风险的管理策略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公差优化与工艺路线决策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并行公差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研究现状
    1.3 并行公差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来源以及论文整体归纳
2 并行公差优化设计
    2.1 并行公差设计概述
    2.2 并行公差设计的关键技术理论
    2.3 并行公差优化数学模型的构造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并行公差优化模型
    3.1 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3.3 并行公差优化仿真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工艺路线决策
    4.1 工艺设计中的模糊不确定因素
    4.2 工艺方案优选中的模式识别问题
    4.3 工艺设计中模糊因素的决策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4.6 工艺设计中模糊综合评判实例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物性特征及其结构定量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及矿井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矿井构造特征
    2.3 样品特征与实验方案
3 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孔-裂隙结构特征
    3.1 煤体宏微观变形特征
    3.2 构造煤孔隙结构
    3.3 孔-裂隙结构指标提取及聚类分析
    3.4 小结
4 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吸附及渗流特征
    4.1 吸附特征
    4.2 渗流特征
    4.3 孔-裂隙结构对吸附和渗流的控制作用
    4.4 小结
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构造煤类型划分
    5.1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及方法
    5.2 评价指标及权重计算及优选
    5.3 评价等级划分
    5.4 隶属函数建立
    5.5 模糊综合评判
    5.6 评判结果检验
    5.7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普适化脑电信息感知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生物信息感知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1.1.2 研究意义与应用背景
    1.2 脑电信号的基本特征
        1.2.1 脑电信号的特点
        1.2.2 脑电信号的基本分类与特征
        1.2.3 脑电信号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
    1.3 脑电信号感知在普适化环境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1.3.1 普适化脑电信号质量控制模型欠缺的问题
        1.3.2 无参考电极下较少导联脑电采集中眼电噪声有效去除的问题
        1.3.3 脑电特征与精神状态的关联性问题
        1.3.4 本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脑电传感器的信号质量评估模型研究
    2.1 当前脑电信号采集质量保障研究概述
        2.1.1 传统环境中脑电信号采集质量保障措施
        2.1.2 阻抗测量法在信号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2.1.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脑电信号质量评估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2.3 三种典型环境下脑电传感信号的特征
        2.3.1 三种典型使用环境的选择
        2.3.2 三种场景下脑电信号的特征
    2.4 脑电传感信号质量评估模型
        2.4.1 因素集评价指标-评价特征的选择
        2.4.2 评判集评价结果与综合评判
    2.5 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少数导联脑电信号中眼动噪声去除算法的研究
    3.1 背景噪声的分类及去除方法概述
        3.1.1 脑电中背景噪声的类型
        3.1.2 当前脑电信号去噪算法研究
    3.2 噪声去除算法基础理论概述
        3.2.1 小波变换基础理论
        3.2.2 独立分量分析概述
        3.2.3 自适应滤波器基本理论
    3.3 基于小波变换和ICA相结合的眼电噪声分离算法
    3.4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结合小波变换的眼电噪声去除算法
    3.5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3.5.1 模拟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比较
        3.5.2 实际脑电中的眼电噪声去除结果与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神压力状态与脑电特征的关联性分析研究
    4.1 基于普适化生物信息感知的精神压力研究
        4.1.1 与精神压力相关的生物信息感知研究概况
        4.1.2 脑电与心理疾病的关联性特征研究概况
    4.2 可穿戴脑电传感器设计
        4.2.1 可穿戴脑电传感器研究进展
        4.2.2 OPTIMI中对可穿戴传感器的要求
        4.2.3 脑电传感器的设计
        4.2.4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4.3 基于可穿戴脑电传感的实验方案设计
        4.3.1 参照量表的选择
        4.3.2 实验对象的筛选
        4.3.3 实验方案设计
    4.4 脑电特征与精神压力的关联性分析
        4.4.1 脑电特征的选择
        4.4.2 分类器选择
        4.4.3 实验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Petri网的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产品设计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2.1 过程建模
        1.2.2 设计过程建模与规划
        1.2.3 产品设计过程建模目前存在的不足
    1.3 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论文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品设计过程设中设计任务的模块划分
    2.1 前言
    2.2 设计任务模块划分流程
    2.3 模块划分的条件准备
        2.3.1 任务元的定义与形成
        2.3.2 模块划分依据的确定
        2.3.3 任务元综合关联矩阵的构建
    2.4 模块划分过程实施
        2.4.1 基于聚类分析的初始模块划分
        2.4.2 模块划分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
        2.4.3 模块划分优化的遗传算法实现
    2.6 实例
        2.6.1 初始模块划分
        2.6.2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块划分优化
        2.6.3 划分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设计任务规划的产品设计过程建模
    3.1 前言
    3.2 产品设计过程任务规划执行策略
    3.3 基于DSM的任务执行关系评定
    3.4 不同关系下的任务规划Petri网元模型
        3.4.1 Petri网建模基本原理
        3.4.2 Petri网建模工具CPN Tools
        3.4.3 基于执行关系的基本型任务单元Petri网元模型
        3.4.4 基于工作流的延伸型任务单元Petri网元模型
    3.5 基于Petri网元模型的产品设计过程任务规划
    3.6 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
        3.6.1 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描述
        3.6.2 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
    3.7 实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任务分配
    4.1 前言
    4.2 任务分配过程的相关评价体系
        4.2.1 任务分配中设计任务评价体系
        4.2.2 任务分配中设计人员评价体系
    4.3 任务分配方法及实施
        4.3.1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任务分配
        4.3.2 基于设计人员能力均衡的任务分配法
        4.3.3 基于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判的任务分配方法
        4.3.4 任务分配方法执行策略
    4.4 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与仿真
    5.1 前言
    5.2 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模型的验证
        5.2.1 Petri网验证的一般方法
        5.2.2 工作流网验证方法
        5.2.3 基于工作流网的模型结构验证
        5.2.4 基于仿真报告的模型过程验证
    5.3 实例与仿真
        5.3.1 实例简介
        5.3.2 实例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9)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五)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公共政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概述
    (一) 公共政策评价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
        1. 公共政策评价
        2. 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不足
    (二) 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1. 层次分析方法及其产生背景
        2. 模糊数学及模糊综合方法评价方法的产生
        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概念
二、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意义及可行性
    (一) 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意义
        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2. 方法组合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的局限性
        3. 为多因素和模糊性的政策评价提供了可行的思维框架
        4. 系统分析政策效果的有效工具
        5. 简便易行,易实现评价的计算机化
    (二) 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1.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2. 公共政策评价的特点适合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
三、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具体运用
    (一)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的基本思路
        1. 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二) 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过程
        1. 构建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
        2. 进行政策评价数据采集
        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 政策评价结果的解释
    (三) 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 主观性偏大问题
        2. 评价结果不一的问题
        3. 标度问题
        4. 信息丢失问题
        5. 重复计算问题
    (四)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的计算机实现
        1. 计算机实现的必要性
        2. 计算机实现的优越性
        3. 可实现算机化的内容
        4. MCE软件及其操作
四、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
    (一)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应用的现状
        1. 基于对学术文献的分析
        2.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二)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1. 研究者认识水平及主观价值的制约
        2. 公共政策评价本身的特殊性
        3. 方法本身的限制
        4. 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5. 计算机实现软件存在缺陷
    (三)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对策
        1. 注重研究者科学素养的培养
        2. 逐步推广方法的运用
        3. 加大对方法指导力度
        4.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
        5. 加快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辅助系统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化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2.1.1 关于财务风险识别评价的研究
        2.1.2 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
    2.2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2.2 管理信息系统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
第3章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3.1 系统概述
        3.1.1 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
        3.1.2 构建思路
    3.2 系统总体架构
    3.3 系统功能模块
        3.3.1 数据采集模块
        3.3.2 基础设置模块
        3.3.3 风险识别评估模块
        3.3.4 风险应对模块
        3.3.5 风险监控模块
第4章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4.1 模型概述
        4.1.1 评估方法的选择
        4.1.2 评估模型的建模步骤
    4.2 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4.4 应用案例
        4.4.1 评估模型的应用
        4.4.2 评估结果分析
第5章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实施建议
    5.1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5.2 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
    5.3 与现有信息系统的协调
    5.4 人力资源配置
    5.5 信息安全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附录

四、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机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施工企业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新身份”风险管理研究[D]. 李定. 郑州大学, 2020(02)
  • [2]黑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系统评价及优化策略[D]. 李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面向油田三维应急演练的场景推理系统研究[D]. 邵志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4]T公司仿制药国际注册风险管理研究[D]. 刘金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5]基于公差优化与工艺路线决策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古康.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脆性变形系列构造煤物性特征及其结构定量表征[D]. 么玉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7]普适化脑电信息感知关键问题的研究[D]. 彭宏. 兰州大学, 2015(01)
  • [8]基于Petri网的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D]. 尹晓玲. 济南大学, 2015(05)
  • [9]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黄洪金.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架构研究[D]. 林诗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机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