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重视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华,杨晶,李美铮[1](2021)在《创新型企业基于研发全流程的纪检工作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十四五"规划围绕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纪检工作对于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体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研管理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对企业和社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也强调了要聚焦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因此,面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推进,
张伟伟[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策实践活动中创造和运用的方法系统。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形成过程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生成根基,在文化滋养、理论积淀、实践基础和个人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是一种复合式创新的产物。从构成要素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子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系统。从构成机理来看,子方法与子方法相互联系、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相互依存、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相互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从实践运用来看,子方法的基本要求、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体系,价值前提、价值内容、价值实现、价值评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体系。
王钦华[3](2021)在《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言文自读课文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读——文言文自读——文言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具有的自读属性与文言特性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出“自读味”,而且要上出“文言味”。同时,文言文自读课文的助学系统编排独具特色,使它呈现出与文言文教读课文相比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与现代文自读课文相比更大的支持性和扶助性特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文言文自读课文的独特地位并没有得到彰显,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也并没有一个清晰认知。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厘定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审视和探究。文言文自读课文在学生独立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决定其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不同于文言文教读课文:它不再着力于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教授,而是关注于文言文阅读方法的应用;不再着力于文言文知识的讲解,而是关注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再着力于单篇文言文课文的精讲精读,而是关注于阅读视野边界的开拓。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是在理念高度层面对教学目标提出的方向性要求,而一篇具体的文言文自读课文,如何对其教学目标进行采选与确定,则须统筹文言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明晰文言文自读课文助学系统教学目标方向、发挥文本特性具化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学生主体动态生发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予以实现,而教学过程的实施则要在一定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可概括为四字,即“自”“导”“化”“融”。“自”的原则,意味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导”的原则,则须发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性;“化”的原则,要求实现文言文“教读”到“自读”的内化;“融”的原则,则要达成“文言”到“文化”的融合。基于以上原则的指导,本文设计出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系统性过程,即明确文言文自读课型,树立自读意识;联系文言文教读课文,产生意义关联;指导资料与方法利用,进行阅读蓄势;利用文言文助学系统,指引阅读方向;关注动态性问题困难,尊重学生主体;课外文言文延伸拓展,发展阅读能力。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指明了教学的基本要求,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明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结构,而在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师生要运用“教读”到“自读”的迁移策略、“助学”到“抓手”的支架策略、“文言”到“文化”的融合策略、“课内”到“课外”的拓展策略来达成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理论的推求离不开实践的明证。《周亚夫军细柳》的教学实践显示了一线语文教师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路径的探索,彰显了他们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方法应用、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取向的追求,并且提供强调学生自读、注重诵读贯穿、着重咬文嚼字、重视方法应用的教学启示,这不仅对理论研究进行印证,而且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
张玉龙[4](2021)在《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丁洪[5](2021)在《方法表征:探索从“生长”走向“生根”——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探索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方法的自然迁移、不断优化、寻求勾联和沉淀内化的过程。这是方法表征的基本路径,也是启智生慧的系统工程。以"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让学生浸润于探索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方法、使用方法和超越方法,进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养成数学思维品质。
刘玉娟[6](2020)在《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控人”,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于记忆。如何将繁多的字词“记得准”,减少错别字;如何将丰富的语文知识“记得牢”,运用得活;如何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记得多”,积累得多,都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少注重记忆方法的传授,学生也没有掌握系统高效的记忆规律,只能死记硬背。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因此将记忆方法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共为五章:第一章是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重点阐述了将记忆方法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理论研究、教育界关于中学生记忆的应用研究两方面,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这些成果是本论文写作的立论基础和有益借鉴。第二章探讨了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认知学习、建构学习、记忆过程与策略、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等理论是本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启示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选择最佳的记忆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第三章采用“听课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将记忆方法引入语文教学的意识,在诗歌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也能采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与记忆,但仍存在着记忆方法不够系统、轻视记忆过程、教师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第四章着重阐述了图像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定位奇象法和连锁故事法等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蜀道难》、《锦瑟》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教学案例,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突出了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性。第五章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对记忆方法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记忆规律的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并从“提升记忆素养”、“扩展教学活动”和“改进教学方式”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便于一线教师参考。
王青[7](2020)在《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阅读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世界、发掘本真、超越自我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部编本教材的推行,许多教师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及亲子阅读情况。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伸展,向亲子阅读延伸。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亲子阅读可以增加生活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推广全民阅读的理念。本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与“和大人一起读”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采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分析,主要以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上下两册为例,对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共16篇文章进行分析,在分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其形式特点以及设置思路。第三部分是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及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的现状,之后总结“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从教师和家长两个层面提出“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及亲子阅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全民阅读。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本次研究进行反思,分析研究的得失。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S小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认真分析课外阅读、亲子阅读开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有效开展的策略,开拓课外阅读、亲子阅读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孙兆彬[8](2020)在《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推进“童话阅读计划”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阅读浅近童话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快乐读书吧”板块的设立解决了课外应该读什么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前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丧失,课外阅读任务的落实就成了空中楼阁。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学习生活除了课本之外,多了一些用于家校联系的沟通软件,以其简单便捷的特点,深受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本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形式来了解二年级学生整体阅读现状:学生在阅读方面虽然兴趣高,但整体阅读计划意识淡薄;学生阅读过程随意性强,无明显特征;学生阅读计划缺乏检查环节,家长教师监督缺位。通过“线上打卡”和“鱼骨图”以及“复述故事”的阅读策略来开展童话阅读课外实践。经整理阅读计划由三部分构成:“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在初期,由学生按照自己阅读习惯进行阅读;中期针对问题由老师提供阅读策略:“线上打卡”既是计划执行也是计划检查环节,“鱼骨图”推进童话阅读进行;最后以“复述”故事的方式检验阅读效果。根据对研究进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线上打卡的使用对小学生计划执行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鱼骨图对推进童话阅读有明显的作用;复述故事对检验阅读效果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和广大的一线教师对小学第一学段童话阅读计划推进策略的关注,提出更多、更实用的课外阅读方法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践基础。
周颖[9](2020)在《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靳家彦,全国着名语文特级教师,小语界“四大名师”之一,“导读式教学”的创立人之一。在从教的40多年中,靳家彦一方面坚持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致力于语文教学实验研究,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还作出了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重要理论论述。这些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事业的宝贵财富,对当今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有着启发意义。因此,本论文以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梳理靳家彦的语文教育思想并揭示其现代意义。文章的主体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剖析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以靳家彦所经历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这二个角度作为切入口,来分析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纵观靳家彦一生所经历的时代——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革新,有“大跃进”时期的冒进,有文革时期的动乱,也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语文教育事业也在曲折发展中摸索前进、趋于成熟。而身处其中的靳家彦,其思想必然也会受到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此外,靳家彦本人的成长背景——幼时的成长环境和恩师的言传身教,也对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第二章分析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靳家彦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文课程观、语文教学观和语文教师观。靳家彦对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有着透彻的认识,他认为语文课程是训练思维与语言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思想性,而教学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观是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在阅读教学方面,靳家彦创立了“小学语文导读法”,并提出了导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本特征以及实施步骤;在作文教学方面,靳家彦强调作文就是生活本身,作文教学要少束缚、多释放,并且主张“生活—认识—表达”的作文训练程序。任何课程与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靳家彦又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导结合,致力于导;学养第一,技术次之;独立思考,贵在自得。第三章阐述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语文教师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在语文课程改革方面,靳家彦强调语文课程要回归本真、重视方法;在语文教学方面,靳家彦提出阅读教学要展现导读本质、渗透方法指导、加强语言训练、力求语情共生;而对于作文教学,靳家彦则提倡写作指导要指向生活应用、渗透做人教育、注重能力互促;在语文教师发展方面,靳家彦建议语文教师要力争做到三点——以师为导,以导促学;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热爱所职,胜任所职。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能够给当下以及后代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教育教学启示,同时也能为那些想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教育者提供一份参考材料。
李冉冉[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不断出现新变化、呈现新特点,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定、内容优化,特别是方法创新方面守正创新、加速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即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基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新时代大学生特点,拓展自我教育有效途径,建立师生良好互动关系,创新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主体性充分发挥,完成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过程。自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完成了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初步探索和深入发展,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自觉创设平等尊重和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教育双方实现自我教育。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面临着主体性发挥供需不匹配、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带来新挑战、教育双方的互动关系存在偏差和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尚需深入等问题,需要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以经验和问题为基础,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具体路径。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有力推动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主体建设。同时,我们必须秉持“精细化”发展理念、突出“生活化”发展特色、坚持“联合化”发展思路,积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独立、理性务实、亲近网络的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衡互动结构、增强互动程度和规范互动选择着力改善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育双方的互动关系。最后,运用互联网思维,统筹大数据资源,大力创新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的教育技术手段,以期实现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
二、要重视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重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型企业基于研发全流程的纪检工作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 |
基于研发全流程的廉洁风险分析 |
基于研发全流程的纪检工作策略 |
制度先行:构建长效机制 |
管理提升:强化监督效能 |
文化驱动筑牢思想防线 |
结语 |
(2)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有待拓展之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3.2 现代决策理论 |
1.3.3 现代思维科学和现代系统论 |
1.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和生成根基 |
2.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 |
2.1.1 方法、思维和决策 |
2.1.2 决策思维方法 |
2.1.3 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 |
2.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生成根基 |
2.2.1 文化滋养 |
2.2.2 理论积淀 |
2.2.3 实践基础 |
2.2.4 个人条件 |
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要素 |
3.1 战略思维方法 |
3.1.1 战略思维方法是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 |
3.1.2 何谓战略思维方法 |
3.1.3 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2 创新思维方法 |
3.2.1 创新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决策的必然要求 |
3.2.2 何谓创新思维方法 |
3.2.3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3 辩证思维方法 |
3.3.1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
3.3.2 何谓辩证思维方法 |
3.3.3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4 法治思维方法 |
3.4.1 法治思维是依法决策的必然要求 |
3.4.2 何谓法治思维方法 |
3.4.3 法治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5 底线思维方法 |
3.5.1 底线思维方法是风险决策的必然要求 |
3.5.2 何谓底线思维方法 |
3.5.3 底线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机理 |
4.1 子方法与子方法的相互联系 |
4.1.1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
4.1.2 现实依据: 决策活动类型的统一性 |
4.1.3 具体内容: 通过不同中介实现联系 |
4.1.4 模型呈现: 直观把握联系方式和内容 |
4.2 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的相互依存 |
4.2.1 子方法制约着方法系统 |
4.2.2 方法系统主导着子方法 |
4.3 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1 方法系统的环境 |
4.3.2 相互作用的条件与中介 |
4.3.3 系统环境影响着方法系统 |
4.3.4 方法系统改变着系统环境 |
4.3.5 方法系统的演化 |
5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实践运用 |
5.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5.1.1 分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依据 |
5.1.2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
5.1.3 谋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
5.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 |
5.2.1 运用子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2 运用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 |
5.2.3 坚持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 |
5.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 |
5.3.1 价值前提: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 |
5.3.2 价值内容:对不同主体的具体价值 |
5.3.3 价值实现: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 |
5.3.4 价值评价:方法系统不是万能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概述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概念界定 |
(一)自读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的特点 |
(一)独立性质显着 |
(二)半独立性鲜明 |
(三)内容多元丰富 |
三、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 |
(一)训练学生文言文阅读策略的应用 |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独立阅读的能力 |
(三)开拓学生文言文阅读视野的边界 |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解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采选与确定 |
(一)统筹文言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体系 |
(二)明晰文言文自读课文助学系统教学目标方向 |
(三)发挥文本特性具化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四)学生主体动态生发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与过程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 |
(一)“自”的原则,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 |
(二)“导”的原则,发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性 |
(三)“化”的原则,实现“教读”到“自读”的内化 |
(四)“融”的原则,达成“文言”到“文化”的融合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 |
(一)明确文言文自读课型,树立自读意识 |
(二)联系文言文教读课文,产生意义关联 |
(三)指导资料与方法利用,进行阅读蓄势 |
(四)利用文言文助学系统,指引阅读方向 |
(五)关注动态性问题困难,尊重学生主体 |
(六)课外文言文延伸拓展,发展阅读能力 |
第四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
一、迁移:“教读”到“自读” |
(一)明确单元整体目标 |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三)创设相似阅读情境 |
(四)加强方法概括程度 |
二、支架:“助学”到“抓手” |
(一)利用单元导语明晰阅读方向 |
(二)利用注释资料疏通字词文意 |
(三)利用阅读提示提炼思考路径 |
(四)利用思考探究指引阅读过程 |
三、融合:“文言”到“文化” |
(一)通过诵读得意,达成言文融合 |
(二)通过咬文嚼字,达成言文融和 |
(三)通过懂悟互见,达成言文融合 |
(四)通过古今观照,达成言文融合 |
四、拓展:“课内”到“课外” |
(一)同一主题拓展 |
(二)同一作者拓展 |
(三)同一书目拓展 |
(四)同一体裁拓展 |
第五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案例分析 |
一、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描述 |
(二)关于“教什么” |
(三)关于“怎么教” |
二、梁增红《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描述 |
(二)关于“教什么” |
(三)关于“怎么教” |
三、《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的比较反思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强调学生自读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注重诵读贯穿 |
(三)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着重咬文嚼字 |
(四)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重视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文献调研的方法及整体状况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涵义的研究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研究 |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研究 |
(五)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内容研究 |
(六)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创新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
(一)数据的含义 |
(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 |
(三)对大数据的多维解读 |
(四)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
二、教育大数据 |
(一)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
(二)教育大数据的类型 |
(三)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功能 |
(四)教育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
三、范式理论 |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 |
(二)范式的表现形式 |
(三)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及其特征 |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 |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主要类型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重要特征 |
(一)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
(二)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三)大数据提升了对人的思想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
四、大数据对人的思想量化分析的内在机制 |
(一)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分析人的思想 |
(二)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的思想 |
第三章 大数据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审视与反思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 |
(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新主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主体的萌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的主体类型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基本功能是数据治理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教育对象 |
(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 |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
(三)大数据通过数据画像提升了对自身的认知 |
(四)“信息茧房”对教育对象的束缚 |
第四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 |
二、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用数据说话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
(二)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
(一)已有大数据研究成果 |
(二)搜索引擎大数据 |
(三)专业大数据平台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库 |
(五)专业在线调查平台 |
(六)教育者自己进行大数据挖掘 |
四、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途径 |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成方式 |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空间 |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表达 |
(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表达 |
五、大数据对内容创新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
(一)大数据生成的《纸牌屋》 |
(二)“编年系地”创造的叙事新图景 |
(三)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层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般原则 |
(一)复杂性原则 |
(二)关联性原则 |
(三)可视化原则 |
三、精准化的认识方法 |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涵 |
(二)大数据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能力 |
(三)大数据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方法 |
(四)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
四、数据驱动的实施方法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深互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推动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协动 |
五、“让数据说话”的评价方法 |
(一)大数据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
(二)大数据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多样性 |
(三)大数据增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记忆的重要性 |
1.1.2 记忆与语文学习 |
1.1.3 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
1.1.4 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困扰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研究历程 |
1.3.2 教育界关于中学生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
1.3.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4 研究方法 |
2.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
2.1 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 |
2.1.1 逻辑记忆能力显着提高 |
2.1.2 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
2.1.3 易于掌握各种记忆规律 |
2.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
2.2.1 记忆的过程 |
2.2.2 记忆的策略 |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记忆方法的不足是制约中学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过程 |
3.1.4 数据分析 |
3.1.4.1 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
3.1.4.2 认知风格问卷分析 |
3.1.4.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
3.2 基于听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
3.2.1 听课目的 |
3.2.2 听课对象 |
3.2.3 听课内容 |
3.2.4 听课记录分析 |
3.2.4.1 现代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
3.2.4.2 诗歌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
3.2.4.3 文言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
3.3 问题总结与原因分析 |
3.3.1 问题总结 |
3.3.1.1 教师层面 |
3.3.1.2 学生层面 |
3.3.2 原因分析 |
3.3.2.1 教师层面 |
3.3.2.2 学生层面 |
4.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4.1 图像记忆法 |
4.1.1 图像记忆法的原理 |
4.1.2 教学案例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4.1.3 运用图像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
4.2 思维导图记忆法 |
4.2.1 思维导图记忆法的原理 |
4.2.2 教学案例之二:《春》 |
4.2.3 运用思维导图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
4.3 联想记忆法 |
4.3.1 联想记忆法的原理 |
4.3.2 教学案例之三:《蜀道难》 |
4.3.3 运用联想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
4.4 定位奇象法 |
4.4.1 定位奇象法的原理 |
4.4.2 教学案例之四:《锦瑟》 |
4.4.3 运用定位奇象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
4.5 连锁故事法 |
4.5.1 连锁故事法的原理 |
4.5.2 教学案例之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4.5.3 运用连锁故事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
5.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 |
5.1 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时间 |
5.1.4 实验材料 |
5.1.5 实验工具 |
5.1.6 实验方案 |
5.2 实验数据分析 |
5.2.1 前/后测试卷分析 |
5.2.2 调查问卷分析 |
5.2.3 访谈发现 |
5.2.3.1 学生访谈 |
5.2.3.2 教师访谈 |
5.3 实验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
5.3.1 主要结论 |
5.3.2 教学建议 |
5.3.2.1 提升记忆素养 |
5.3.2.2 扩展教学活动 |
5.3.2.3 改进教学方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认知风格问卷 |
附录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学前测试卷 |
附录5 学后测试卷 |
附录6 将记忆方法融入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调查表 |
附录7 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和大人一起读”教材板块的内容及形式特征 |
第一节 “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特点 |
一、内容丰富,系统多面 |
二、贴近生活,含义隽永 |
三、主题一致,整齐划一 |
四、关注认知,衔接自然 |
第二节 “和大人一起读”的形式特点 |
一、插图美观 |
二、版面大方 |
第三节 “和大人一起读”的设置思路 |
一、体系连贯 |
二、关注经验 |
第二章 “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 |
第一节 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现状调研 |
一、S小学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节 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问题分析 |
一、家长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第三章 “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教师层面 |
一、重视课外阅读 |
二、提供教学支架 |
三、丰富教学方式 |
四、完善评价机制 |
五、促进家校合作 |
第二节 家长层面 |
一、明确栏目价值 |
二、创设阅读环境 |
三、指导阅读方法 |
四、形成模范力量 |
五、积极配合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生阅读状况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二: S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推进“童话阅读计划”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阅读计划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课外阅读文献述评 |
2.1.1 课外阅读的概念 |
2.1.2 课外阅读的相关研究 |
2.1.3 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 |
2.2 童话阅读计划的文献述评 |
2.2.1 童话阅读计划的概念 |
2.2.2 童话阅读计划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总结 |
2.3.1 关于课外阅读的文献总结 |
2.3.2 童话阅读计划的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分析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案例分析法 |
3.4 研究过程 |
4 童话阅读现状 |
4.1 学生童话阅读兴趣浓厚,但整体阅读计划意识淡薄 |
4.1.1 学生整体童话阅读兴趣高 |
4.1.2 学生整体阅读计划意识淡薄 |
4.2 学生阅读过程随意性强,无明显特征 |
4.2.1 学生阅读时间呈随意特征 |
4.2.2 学生阅读内容呈随意特征 |
4.2.3 学生阅读笔记呈随意特征 |
4.3 学生阅读计划缺乏检查环节,家长教师监督缺位 |
4.3.1 学生整体阅读检查意识淡薄 |
4.3.2 学生阅读家长教师职责缺位 |
4.4 学生对线上打卡兴趣颇浓,符合年龄化特征 |
5 实践探索 |
5.1 线上打卡阅读策略 |
5.1.1 打卡工具介绍 |
5.1.2 线上打卡在计划执行中的应用 |
5.1.3 线上打卡在计划检查中的应用 |
5.2 鱼骨图阅读策略 |
5.3 复述阅读策略 |
5.3.1 以讲促读提升口语表达 |
5.3.2 以赛促讲提升阅读质量 |
5.4 阅读策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实施建议 |
6.2.1 教师层面 |
6.2.2 学生层面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时代背景 |
一、建国初期,步入正轨 |
二、盲目冒进,经济调整 |
三、文革动乱,陷入困境 |
四、改革开放,重获新生 |
第二节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成长背景 |
一、幼时的成长环境 |
二、恩师的言传身教 |
第二章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靳家彦的语文课程观 |
一、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 |
二、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第二节 靳家彦的语文教学观 |
一、阅读教学观——导读教学 |
二、作文教学观——生活作文 |
第三节 靳家彦的语文教师观 |
一、语文教师地位观:教导结合,致力于导 |
二、语文教师素养观:学养第一,技术次之 |
三、语文教师发展观:独立思考,贵在自得 |
第三章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语文课程要回归本真,在语言训练中自然渗透思想教育 |
二、语文课程要重视方法,在“三主”理念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第二节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
一、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二、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师发展的启示 |
一、以师为导,以导促学 |
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
三、热爱所职,胜任所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反思与展望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难点与研究创新点 |
1. 研究重难点 |
2. 研究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科学内涵 |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主体性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4. 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 |
(二) 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理论基石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世纪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步探索 |
2.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深入发展 |
(二)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主要经验 |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
2. 自觉创设平等尊重和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
3.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 |
4. 努力促进教育双方实现自我教育 |
(三) 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面临的问题 |
1.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主体性发挥的供需不匹配 |
2. 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对方法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
3. 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互动关系存在偏差 |
4. 方法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尚需深入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具体路径 |
(一) 有力推动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主体建设 |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师资队伍 |
2. 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 积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育对象的新特点 |
1. 秉持“精细化”发展理念,全方位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
2. 突出“生活化”发展特色,全过程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 |
3. 坚持“联合化”发展思路,合力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 着力改善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育双方的互动关系 |
1. 激发情感共鸣,平衡互动结构 |
2. 实现彼此相倚,增强互动程度 |
3. 提倡平等尊重,规范互动选择 |
(四) 大力创新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的教育技术手段 |
1.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与时俱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2. 统筹大数据资源,开发融合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技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要重视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型企业基于研发全流程的纪检工作策略[J]. 刘光华,杨晶,李美铮. 企业文明, 2021(06)
- [2]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D]. 张伟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11)
- [3]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D]. 王钦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玉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方法表征:探索从“生长”走向“生根”——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J]. 丁洪. 小学教学参考, 2021(11)
- [6]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玉娟.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7]S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 王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推进“童话阅读计划”的实践研究[D]. 孙兆彬.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周颖. 扬州大学, 2020(02)
- [10]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D]. 李冉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