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两件汉代浸饱水漆耳杯的脱水加固(论文文献综述)
郭美玲,张新雨,张洵,丁文博,孟庆旭[1](2021)在《老黑河遗址采集枕木的脱水定型加固保护》文中研究指明老黑河遗址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池南区境内,遗址地处长白山南麓老黑河北岸的密林深处。遗址内遗迹包含大型院落、大型仓储式房址以及各类居住性房址、道路排水等,同时采集了大量的铁器和瓷器,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形制独特、规模巨大的抗日战争时期遗存,是日本在二战时期大规模掠夺长白山宝贵森林资源的铁证。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乔国荣[3](2018)在《基层博物馆如何对饱水漆木器进行脱水保护——以天长市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天长地区汉墓出土了大量漆木器。1992年至今天长博物馆开展漆木器脱水保护工作,至今已有26个年头。本文针对天长博物馆馆藏漆木器的保存现状,阐述了饱水漆木器脱水和技术要求方法。
陈华锋,陶静姝[4](2018)在《馆藏饱水木漆器保护自然渗透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器物的质量变化率、绝对含水率、溶液置换率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判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计算乙二醛溶液与水分置换程度提供了思路。
尚玉平[5](2018)在《新疆喀拉苏墓地出土隋唐时期桦树皮箭囊的保护修复》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出土了隋唐时期桦树皮箭囊,由于受埋藏环境的影响,造成箭囊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开裂、起翘、粉化、脱落、缺失等病害,我们通过采取物理与化学清洗、沙埋与塑料薄膜包裹法脱水、2%乳胶黏合剂(Paraloid)B-72溶剂滴管滴渗加固等保护措施,控制了病害的蔓延,同时借助显微仪器观察,科学分析其制作工艺,对未来出土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华佳晨[6](2018)在《考古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脱水比较研究 ——以安徽、江苏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木质文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饱水木质文物是考古发掘发现的内部高度含水的木质文物,其涵盖面十分的广泛,包括大型木结构遗物如棺椁、家具、建筑构件、古代沉船、桥梁基础等;小型随葬物品如木胎漆器、木俑、梳子等生活用品。它们在考古发掘中很常见,也很难完好保存。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环境潮湿,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大,出土的木质文物内部含水量也较大。由于细菌微生物常年累月腐蚀和干湿变化的作用,木质文物内部纤维结构已被破坏,即使出土时外观完整,还保有原来的颜色与形态,可一旦与空气接触,会在几分钟内迅速腐败。很多木胎的漆器出土时更是只剩下漆皮,粘附在土壤上,很难剥离。即使因为环境的优势,使得它们能较好的保存下来,若后期保存不善,也会迅速的腐败和变色。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对此学者们进行过很多不同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近三十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木质文物的保存环境、现场发掘、木材结构、降解机理和加固脱水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具体内容如下:1.保存环境:饱水木质文物的出土环境决定了它的保存现状,对其进行研究能为木质文物的进一步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田野发掘时,发掘现场的沉积物组成、地下水位高度、涨落周期、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溶氧量等,都会直接影响木质文物的保存状况。而在水下考古时,要考虑的内容就变成了埋藏深度、遗址周围的水质、水速等环境因素,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状况。发掘时对发掘环境的监测十分重要。发掘后的普通掩埋,如果不能达到保护所需的最适宜的环境,那么及时进行脱水保护才是上策。2.结构观察:使用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饱水木质文物的纤维结构,细胞壁的厚度与腐蚀情况;可以通过木材残余细胞表面的不同形态表征,辨别出腐蚀细胞的细菌微生物种类与造成腐败的结果;可以查找残留的可溶性盐晶体,特别是硫酸盐和硫铁化合物。由于生物体和矿物质的作用,容易使纤维素发生断裂,同时铁离子在纤维素降解中起到着显着的催化作用。3.降解机理分析:运用X射线衍射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等现代检测方法,可以追踪有标志性的基团,对饱水木质文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进行分析,并试图了解它们在腐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得知饱水木质文物的降解机理。饱水木质文物在腐败时,纤维素会大量断裂和损失,导致其出土后在光照和含氧环境下,颜色加深。同微生物的腐蚀会导致木质素大量损失。因此饱水木质文物就会变的疏松柔软,失去物理强度,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会发生形变、收缩、甚至损坏。4.加固脱水:饱水木质文物中水的得失,是由文物中水的化学势和环境中水的化学势大小来决定的。简单来说,环境越干燥,或温度越高,势能就越大,这会导致失水速度越快,造成收缩形变越大,而减少脱水收缩形变的方法是降低失水过程的不可逆程度。在使用加固剂加固处理之后,尽管能有效地减少其收缩,可是由于多年的分解,内部结构已经不再稳定的饱水木质文物,依旧会比现代木块形变严重得多,所以不能把保护处理后的饱水木质文物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聚乙二醇(PEG)作为最常用的加固剂,经常被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脱水,同时聚丙二醇、海藻糖、甲壳素、羽毛角蛋白等新兴材料,也开始出现在加固实验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有关饱水木质文物脱水的优化实验讨论较少,尤其是关于新型加固材料与PEG的混合加固效果报道更少。因此,本文对安徽阜阳储台战国晚期饱水棺椁和江苏南京六合方州广场地铁站汉墓出土木几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实验中,首先对样品进行了观察与拍照,鉴别了树种,并测量了其尺寸、含水率和色度变化,然后使用PEG400、PEG800、PEG3000、羟丙基纤维素、海藻糖、山梨酸醇、甘露醇等加固剂,结合真空冷冻干燥的手段,进行加固脱水。实验发现通过PEG3000和海藻糖两种加固剂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接着再通过重复实验,对真空冷冻干燥的操作进行了优化,使得实验饱水木质文物样品形变量达到最小。
李仁[7](2018)在《ε-己内酯在饱水木材及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水定型是饱水木质文物保护的重要步骤,ε-己内酯(CL)是一种无毒的聚酯单体,在催化剂引发剂作用下可发生开环聚合(ROP)反应,形成线性疏水的聚己内酯(PCL)分子。本文以CL作为主要脱水材料,研究CL单体及CL复配脱水材料对樟子松饱水木材和碗礁Ⅰ号沉船遗址糟朽饱水木质文物样品的脱水定型效果和机理,探讨CL开环聚合形成的PCL分子对木材细胞壁的填充加固作用,本研究脱水定型处理的主要工艺条件为:常温浸渍脱水,50℃恒温干燥聚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利用PEG400水溶液、PEG400复配CL溶液和CL单体作为脱水材料,草酸作为CL开环聚合的催化剂,采用浸渍脱水工艺对樟子松饱水木材试件进行脱水定型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L处理的饱水木材干增重率显着,CL在木材内部成功开环聚合形成PCL分子,PCL分子在木材结构中的填充使得饱水木材脱水定型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赋予木材细胞壁一定的抗湿性能。利用PE400、CL、乙二醛(GXL)和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2D)树脂脱水,研究四种单一脱水材料在25%、50%和75%三个浓度梯度下对樟子松饱水木材的脱水定型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和75%浓度下可以保证木材试件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六水合氯化镁可催化CL在木材内部发生ROP反应形成PCL填充,GXL以水溶性聚合物填充在木材结构中,2D树脂处理的木材具有较高的吸湿吸水率及较低的吸水流失率。对比研究CL、PEG400分别与GXL和2D树脂复配对樟子松饱水木材脱水定型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L复配具有与PEG400复配脱水相似的处理效果。CL开环聚合形成的PCL与GXL聚合物共同填充加固木材细胞壁,2D树脂与PCL有一定的交联作用。将CL、CL/GXL和CL/2D脱水材料应用于糟朽饱水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处理,处理效果良好,木材含水率越高干增重率也越显着,PCL和复配聚合物共同填充在木材结构内部,加固脆弱细胞壁组分,有效抵抗了木材细胞壁的塌陷。
王雪娇[8](2018)在《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出土漆器的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在对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的田野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漆木器类文物,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学研究价值,但由于糟朽严重,使得现场清理与保护工作遭遇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及保留文物的所有信息,对该陪葬墓园中M3陪葬墓出土的16处漆木器遗迹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运回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选择16处打包遗迹中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漆器遗迹,其编号为(6)号石膏包,通过实验室内的发掘清理、检测分析、保护处理及全面记录,探索该批遗迹的实验室考古及保护工作的方法与程序。采用分区域清理、显微观察清理及全方位发掘等方法对遗迹进行精细化清理,发现该遗迹主要包含三处西汉时期中等偏大的耳杯遗迹;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漆器的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漆器遗存有两种漆膜结构,初步研究了漆器制作的特征;同时,对实验室内环境变化进行记录和调控,根据漆器的保存状况及时进行加固及回软,基本保持了漆耳杯形状和表面颜料的稳定,探讨汉阳陵出土糟朽漆器的保护方法;采用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记录方法,对实验室考古的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得到文字、图像、三维模型等多角度的信息。通过对(6)号石膏包内漆器遗迹进行实验室考古与保护,弥补了田野考古发掘的不足,将考古、科学检测与文物保护相融合,为汉阳陵出土脆弱遗迹的发掘与清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康晓伟[9](2017)在《四川红椿阴沉木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阴沉木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珍贵资源,在家具、工艺品等市场前景广阔。但家具、工艺品等对木材的含水率要求严格,如何快速脱水干燥加工是解决阴沉木应用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以红椿阴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椿阴沉木的干缩性、渗透性、抽提物等干燥特性,将红椿阴沉木与红椿木的干燥特性进行对比。红椿阴沉木经超声波预处理改善其渗透性及干燥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过预处理后木材细胞微观结构,最终制定出合理红椿阴沉木的干燥工艺。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干缩性标准测定得到,红椿阴沉木气干弦向干缩率为8.07%,径向为干缩率3.76%,体积干缩率为13.85%。红椿阴沉木全干弦向干缩率为14.04%,径向干缩率为5.89%,体积干缩率为20.30%。两种材料相比,红椿阴沉木干缩率都要大于红椿木干缩率。红椿阴沉木的弦径向差异干缩比大于2,红椿阴沉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要大于红椿木。红椿阴沉木干燥过程含水率约在80%时,红椿阴沉木开始发生干缩,最终达到全干状态干缩率达到最大值,不符合纤维饱和点理论。经过元素含量分析红椿阴沉木密度大于红椿木,由于长期处于地下特殊环境,一些含有无机矿物元素的物质进入红椿阴沉木使得密度增大。通过气体渗透性测试得到,两种木材在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红椿阴沉木气体渗透性均小于红椿木气体渗透性。红椿阴沉木边材渗透性均大于心材渗透性,这与红椿阴沉木心材导管含有更多内含物有关,主要是木材自身结构起到了对渗透性的影响。红椿阴沉木渗透性在含水率为110%时最小,含水率为12%时最大。随着含水率降低,气体渗透性以不同程度增大。当含水率从110%降低到80%、50%、12%,红椿阴沉木的纵向渗透性与横向渗透性差异逐渐增大,从1个数量级增大到2个数量级。通过木材抽提物试验测得,红椿阴沉木心材的抽提物含量均大于边材。造成木材渗透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木材本身的结构及抽出物含量有关。两种木材的心材抽提物含量大于边材,对应心材渗透性小于边材。抽提物含量会对木材渗透性有一定的影响,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抽提物含量越高,其对应的渗透性越小。通过对红椿阴沉木超声波处理,纵向、弦向、径向渗透性提高取得一定效果,渗透性提高了约1-2.5倍。当超声波功率300 W,水温50℃,处理时间3h时,木材气体渗透性改善效果最好。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木材纹孔口不同程度的张开,还有的纹孔松动,纹孔膜上的沉积物脱落减少。红椿阴沉木部分导管细胞壁发生了松动、开裂等现象。这些都有利于流体在木材内部流通,改善了作为气流通道的有效性,从而渗透性得到改善提高。超声波处理改善了红椿阴沉木的渗透性,提高红椿阴沉木的干燥速率。红椿阴沉木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的干燥时间缩短15.63%,红椿阴沉木通过超声波处理后干燥缺陷减少。超声波处理有助于改善干燥特性,使得板材干燥质量更好。
岳婧津[10](2017)在《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漆树的原产国,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收割、使用生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不断提高漆器制作技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漆文化。安徽省六安市白鹭洲战国墓M585出土了一批漆甲片,整体保存较好,数量较多,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这一时期军事、技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为墓主人身份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漆甲片存在脆化、裂隙、变形等病害,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修复,而漆膜的回软技术是保护的关键部分。前人的研究中,对漆膜回软药品浓度、回软温度、回软时间等条件的选择主要是依靠经验,而未有一个科学的筛选。特别是在漆膜回软机理方面,研究者只做了漆膜回软前后结构的对比研究,而未对其回软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本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分析甲片的保存状况、存在病害;其次,通过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出土漆甲的制作材料、工艺进行分析,为漆甲的保护修复工作、回软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再次,通过实验对漆甲回软条件进行科学筛选,得到回软漆甲的最适条件;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重等微观分析手段对不同回软时间的漆甲进行检测,探讨漆膜的软化机理。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出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的最佳回软条件,即:回软试剂为70%的1,2-丙二醇、回软温度100℃、回软时间24h。同时得到该条件下漆膜回软的微观机理:漆膜在回软过程中,发生物理溶胀和化学溶胀作用,发生物理溶胀的过程中,1,2-丙二醇充填到漆膜大分子间隙中,增大了漆膜大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漆膜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造成漆膜内部应力下降;而化学溶胀的过程中,漆膜内部分子链发生断裂,降低漆膜结构的整体性,使漆膜内部应力下降,从而达到软化漆膜的效果。
二、对两件汉代浸饱水漆耳杯的脱水加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两件汉代浸饱水漆耳杯的脱水加固(论文提纲范文)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考古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脱水比较研究 ——以安徽、江苏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木质文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饱水木质文物的概念 |
1.1.1 饱水木质文物中的植物学概念 |
1.1.2 饱水木质文物中的化学概念 |
1.1.3 饱水木质文物中的生物学概念 |
1.2 饱水木质文物的观察 |
1.2.1 宏观观察 |
1.2.2 显微观察 |
1.3 饱水木质文物的研究内容 |
1.3.1 饱水木质文物的埋藏环境 |
1.3.2 饱水木质文物的降解机理 |
1.3.3 饱水木质文物的保存方法 |
1.3.3.1 加固脱水的物理方法 |
1.3.3.2 加固脱水的化学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脱水对比实验 |
2.1 考古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聚乙二醇(PEG) |
2.2.2 羟丙基纤维素 |
2.2.3 海藻糖 |
2.2.4 其他材料 |
2.3 实验设备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数据与分析 |
2.5.1 实验记录 |
2.5.2 实验数据 |
2.5.3 正交分析 |
2.6 实验结论 |
第三章 最佳方案的重复性和对比性实验 |
3.1 考古背景 |
3.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数据与分析 |
3.3.1 实验记录 |
3.3.2 实验数据 |
3.4 实验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ε-己内酯在饱水木材及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饱水木质文物概述 |
1.3 木材中的水分 |
1.4 饱水木质文物的收缩变形 |
1.5 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定型 |
1.5.1 自然干燥法 |
1.5.2 冰冻升华法 |
1.5.3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
1.5.4 醇-醚(树脂)联浸法 |
1.5.5 PEG法 |
1.5.6 置换聚合法 |
1.5.7 脱水定型其他方法 |
1.6 ε-己内酯概述 |
1.7 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树脂概述 |
1.8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创新点 |
2 ε-己内酯单体在樟子松饱水木材脱水定型中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饱水木材试件制作方法 |
2.2.4.2 实验组别设置 |
2.2.4.3 脱水定型工艺研究 |
2.2.4.4 脱水定型评估方法 |
2.2.4.5 脱水定型机理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脱水定型木材质量和尺寸变化分析研究 |
2.3.2 脱水定型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EMC)分析研究 |
2.3.3 丙酮抽提处理木材质量和尺寸变化分析研究 |
2.3.4 脱水定型木材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5 脱水定型木材丙酮抽提后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6 脱水定型木材热分析(TGA-DTA) |
2.3.7 脱水定型木材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 本章小结 |
3 四种单一脱水材料在樟子松饱水木材脱水定型中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2.4.1 饱水木材试件制作方法 |
3.2.4.2 实验组别设置 |
3.2.4.3 脱水定型工艺研究 |
3.2.4.4 脱水定型机理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脱水定型木材湿重率(WPG_0)分析研究 |
3.3.2 脱水定型浸渍过程木材体积变化(V_0)分析研究 |
3.3.3 脱水定型木材干增重率(WPG)分析研究 |
3.3.4 脱水定型木材增容率(B)分析研究 |
3.3.5 脱水定型木材尺寸稳定性分析研究 |
3.3.6 脱水定型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EMC)分析研究 |
3.3.7 脱水定型木材吸水率(WU)曲线分析研究 |
3.3.8 脱水定型木材吸水流失率(L)分析研究 |
3.3.9 脱水定型木材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10 脱水定型木材热重分析(TGA) |
3.3.11 脱水定型木材扫描电镜分析(SEM) |
3.4 本章小结 |
4 ε-己内酯复配脱水材料在樟子松饱水木材脱水定型中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2.4.1 饱水木材试件制作方法 |
4.2.4.2 实验组别设置 |
4.2.4.3 脱水定型工艺研究 |
4.2.4.4 脱水定型评估方法 |
4.2.4.5 脱水定型机理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脱水定型木材湿重率(WPG_0)和浸渍过程体积变化(V_0)分析研究 |
4.3.2 脱水定型木材干增重率(WPG)和增容率(B)分析研究 |
4.3.3 脱水定型木材尺寸稳定性分析研究 |
4.3.4 脱水定型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EMC)分析研究 |
4.3.5 脱水定型木材吸水率(WU)曲线分析研究 |
4.3.6 脱水定型木材吸水流失率(L)分析研究 |
4.3.7 脱水定型木材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8 脱水定型木材热重分析(TGA) |
4.3.9 脱水定型木材扫描电镜分析(SEM) |
4.4 本章小结 |
5 饱水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方法 |
5.2.4.1 CL复配梯度组脱水定型实验 |
5.2.4.2 CL单体及复配组脱水定型实验 |
5.2.4.3 脱水定型评估方法 |
5.2.4.4 脱水定型机理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L复配梯度组脱水定型评估 |
5.3.1.1 饱水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对比图 |
5.3.1.2 样品含水率(MC)和干增重率(WPG)分析研究 |
5.3.1.3 浸渍前后pH变化分析 |
5.3.1.4 脱水定型样品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3.1.5 脱水定型样品热重分析(TGA) |
5.3.1.6 脱水定型样品扫描电镜分析(SEM) |
5.3.1.7 2D处理样品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AX) |
5.3.1.8 2D处理样品EDS-Mapping分析 |
5.3.2 CL单体及复配组脱水定型评估 |
5.3.2.1 脱水定型木质文物样品图 |
5.3.2.2 样品含水率(MC)和干增重率(WPG) |
5.3.2.3 浸渍脱水样品尺寸变化率分析研究 |
5.3.2.4 脱水定型样品干燥收缩率分析研究 |
5.3.2.5 浸渍过程pH变化分析 |
5.3.2.6 脱水定型样品扫描电镜分析(SEM)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出土漆器的实验室考古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思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实验室考古研究综述 |
1.2.2 古代漆器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实验室考古清理 |
2.1 准备工作 |
2.2 打开石膏包 |
2.2.1 石膏包基本情况 |
2.2.2 石膏包打开方法 |
2.2.3 遗迹初步观察 |
2.3 清理方法与步骤 |
2.3.1 遗迹分区 |
2.3.2 正面分区域清理 |
2.3.3 全方位发掘 |
2.4 遗迹与遗物 |
2.4.1 区域一 |
2.4.2 区域二 |
2.4.3 区域三 |
2.4.4 区域四 |
第三章 遗迹遗物检测分析 |
3.1 土壤检测分析 |
3.2 漆器文物样品 |
3.3 漆器分析测试方法与结果 |
3.3.1 超景深显微镜观察 |
3.3.2 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漆器保护措施 |
4.1 漆器的主要病害 |
4.2 实验室环境条件 |
4.2.1 环境因素对漆器的影响 |
4.2.2 漆器保护环境条件 |
4.2.3 实验室环境条件下的遗迹保存情况 |
4.3 漆器遗迹保护措施 |
4.3.1 表面漆膜及彩绘保护 |
4.3.2 遗迹背面加固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信息记录 |
5.1 考古与文物保护信息记录的内容 |
5.1.1 考古信息记录 |
5.1.2 文物保护信息记录 |
5.2 信息记录方法 |
5.2.1 文字记录 |
5.2.2 图像记录 |
5.2.3 三维建模记录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四川红椿阴沉木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阴沉木资源与现状研究 |
1.2.1 我国阴沉木概述 |
1.2.2 我国阴沉木成因 |
1.2.3 我国阴沉木树种资源 |
1.2.4 我国阴沉木资源分布 |
1.3 阴沉木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概况 |
1.3.1 阴沉木干燥特性国内外研究 |
1.3.2 阴沉木干燥工艺国内外研究 |
1.3.3 研究概况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椿阴沉木干缩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干缩性测试方法 |
2.3.2 气干密度和元素含量测试方法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红椿阴沉木与红椿木干缩率结果分析 |
2.4.2 红椿阴沉木与红椿木干缩率过程分析 |
2.4.3 红椿阴沉木与红椿木干缩率弦径比分析 |
2.4.4 红椿阴沉木与红椿木密度和元素含量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椿阴沉木渗透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渗透性测试方法 |
3.3.2 木材气体渗透性计算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心边材对渗透性的影响 |
3.4.2 纹理方向对渗透性的影响 |
3.4.3 含水率对渗透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椿阴沉木抽提物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抽提物测定方法 |
4.3.2 抽提物红外光谱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心边材对抽提物含量影响 |
4.4.2 试验时间对抽提物含量影响 |
4.4.3 抽提物红外光谱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处理对红椿阴沉木渗透性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件加工 |
5.3.3 微观结构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渗透性结果分析 |
5.4.2 超声波处理后微观结构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处理对干燥速率影响及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预处理前后干燥速率对比 |
6.4.2 预处理前后干燥质量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0)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战国时期楚墓出土漆甲概况 |
1.2.1 战国时期楚墓漆甲出土情况 |
1.2.2 漆皮甲存在主要病害调查 |
1.3 出土漆器保护研究综述 |
1.3.0 出土漆器工艺材质研究综述 |
1.3.1 饱水漆器脱水保护研究综述 |
1.3.2 漆膜回软方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漆甲漆皮回软实验研究 |
2.1 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保存现状 |
2.2 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漆甲回软因素水平筛选 |
2.3.1 漆甲回软材料筛选 |
2.3.2 温度筛选 |
2.3.3 回软时间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漆甲回软方法研究 |
3.1 漆甲回软实验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样品 |
3.1.3 回软实验 |
3.2 结果与评价 |
3.2.1 色差分析 |
3.2.2 回软程度评估 |
3.2.3 保持时间评估 |
3.3 极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漆甲回软机理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红外光谱分析 |
4.1.2 热重分析 |
4.1.3 扫描电镜观察 |
4.1.4 溶胀度分析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热重分析 |
4.2.3 扫描电镜观察 |
4.2.4 溶胀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贴实验 |
5.1 漆甲保存状况 |
5.2 清理甲片 |
5.3 回软甲片 |
5.4 回贴甲片 |
5.5 修复效果 |
5.6 保存环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对两件汉代浸饱水漆耳杯的脱水加固(论文参考文献)
- [1]老黑河遗址采集枕木的脱水定型加固保护[J]. 郭美玲,张新雨,张洵,丁文博,孟庆旭. 文物天地, 2021(08)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基层博物馆如何对饱水漆木器进行脱水保护——以天长市博物馆为例[J]. 乔国荣. 安徽文博, 2018(00)
- [4]馆藏饱水木漆器保护自然渗透过程的研究[J]. 陈华锋,陶静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02)
- [5]新疆喀拉苏墓地出土隋唐时期桦树皮箭囊的保护修复[J]. 尚玉平. 西部考古, 2018(01)
- [6]考古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脱水比较研究 ——以安徽、江苏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木质文物为例[D]. 华佳晨. 南京大学, 2018(10)
- [7]ε-己内酯在饱水木材及木质文物样品脱水定型中的研究[D]. 李仁.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出土漆器的实验室考古与保护[D]. 王雪娇. 西北大学, 2018(02)
- [9]四川红椿阴沉木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D]. 康晓伟.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D]. 岳婧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