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戴月娥,李春华[1](2018)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疑点商榷》文中提出文章在综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所得税会计属性和本质着手,对所得税会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法的优势和问题,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计税基础"概念、计税资产(负债)界定、"递延所得税"核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处理程序等四个方面提出质疑和讨论,建议在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尊重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强调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可靠性;同时,确立中国特色的会计概念表述和逻辑框架,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
祝妙婕[2](2018)在《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合并是其生存发展的一个有效策略,而并购交易中,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所得税核算问题。受到会计准则及税法中处理方法的影响,会产生诸多所得税会计问题,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初始透析、后续计量、3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等都会影响所得税,而且在合并过程中,商誉还会对递延所得税产生影响,企业会计人员应该按照具体情况,综合新的会计准则及税法,根据二者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确保所得税计算的科学合理性。
刘之茵[3](2018)在《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回顾了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迁,揭示了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化与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并随之变化的紧密关系。通过案例分析了运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纳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傅海燕[4](2017)在《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的协调探索 ——基于税务风险防范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和税法作为不同主体对经济进行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各自的管理职能,都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调整。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税法,作为税收职能重要承载者之一,为了实现税收筹集财政资金、调节经济、反映监督等作用,变化频繁。持续的变化让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日益扩大,并会计与税法对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差异造成的税务风险成为企业和税务机关都无法回避的管理重点。调整两者差异的所得税会计成为会计界乃至财税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究基于税务风险防范的税法主动协调与会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路径选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在理论探讨的同时,希望在现象分析方面更多的运用实际数据来说明相关情况。如通过对宁波市国税管辖企业相关数据的查询说明,应付税款法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与税法关系的研究成果,认识到了会计与税法分离的必然趋势。回顾了处理税会分离的所得税会计与税法发展的历史,辩证分析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在税会差异的存在,让税务风险形成有了主观和客观的基础。通过对W公司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的税务风险的客观成因、差异存在让筹划成为可能和内控无法达到真正控制目标三个方面进行的典型剖析,认为税会差异的过度扩大化导致了企业税会差异税务风险的存在。论证了税法主动协调与会计对于此类税务风险防范的可能性、可行性,提出税法从降低会计遵从成本角度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确认政策设计,从强调重要性原则角度进行调控政策设计,从实现还责于会计进行相关征管政策设计及其他有利于减少税务风险的角度进行政策设计的路径探索,以实现税法向会计的适度协调。
蔡爽,王淑芹[5](2016)在《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所得税会计再次受到党和政府的集中关注,如何处理好所得税会计问题关乎市场经济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文章以所得税会计为研究视角,首先,对所得税会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所得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解决方法。旨在为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有序进行。
赵娜[6](2016)在《企业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所得税是一个企业不可避免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所得,比如:销售商品的所得、投资收益所得、转让资产的所得、租赁所得、劳务所得等等。这些都被囊括进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畴。由于会计和税法上对收益的处理有所差异,这就为所得税会计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契机。二者最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原则遵循和服务宗旨两个方面。制约会计处理的是会计准则,会计这门学科的主要宗旨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和相关的信息,辅助其决策的有效制定;税收处理受税法的约束,税收的征管是一种政治手段,主要是用于满足社会群众对公共品的需求。所得税会计主要是解决二者由于原则遵循和服务宗旨上的不同而导致的暂时性差异。并对相关差异进行纳税调整。众所周知,财务会计和税收分别有不同的目标、原则、范围以及理念。财务会计主要是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将企业的业务转化为货币信息,然后将这种信息通过企业财务报告等来传递给投资者、政府、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他们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并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现金状况等。但是税法则不同,税法是利用国家的征税主权强制无偿的向纳税义务人征税,公正公开,且具有再次分配经济收入的性质,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是规范国家征税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由于二者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上述内容是对二者根本性差异的阐述,也正是所得税会计诞生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所得税缴税规定、会计准则与税法制度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核算等方面研究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等几方面对所得税会计进行论述,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作了一些探讨。阐述了企业所得税以及所得税会计基本情况,分析了所得税会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并且适当地提出了改建建议。
芦笛[7](2015)在《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已七年之久,对于其中公认较为复杂的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了解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务界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首先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总体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包括被调查者不能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准则不易理解与执行、税会之间差异扩大等具体问题。据此,本文分别就所得税会计准则总体与具体应用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应加强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且由于会计准则制定理念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逻辑需反思,导致目前我国尚不适于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最后提出了未来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改革方向。
芦笛[8](2015)在《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因涉及会计和税务领域中的交叉问题,所得税会计准则较之其他会计准则而言,更为专业,且难度也更大。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现如今仍基本处于引进、修改与模仿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和体系。目前,企业会计人员视为圭臬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业已实施八年之久,鉴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改革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会计准则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本质属性,并结合财务报告目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参照系,构建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作为检验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第二,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层面,以理论角度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合理性。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剖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会计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DTA)与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价值相关性。首先,把DTA按照价值相关性进行细分成两类后发现:由资产减值准备和可抵扣亏损作为典型项目所构成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是价值无关的。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收益确认于应税收益之前,然而却由于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导致通常在资产处置时才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考虑到时间价值等因素,该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自身折现的价值近乎于零,且可提供未来税收支付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很低;对于可抵扣亏损,却成为企业确认大额的DTA为虚增资产,增加企业净利润,进而增加净资产的工具。其次,通过对DTL构建理论模型和相应的数理推导的结果表明:DTL的最大组成部分是与折旧有关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负债(DTLⅡ),它是价值无关的。DTLⅡ的转回是由应税收益或费用在会计上的确认所触发的,并没有带来任何现金流的变化,所以DTLⅡ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负债,更准确地将之应称为“未获得的税收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于费用和亏损先从应税收益扣减后,再从会计收益中扣减的项目的DTLⅡ的价值被高估,实际的折现率应为:税收折旧率/(税收折旧率+资本成本)。第三,从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层面,分别以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阐述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与效果。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供给者进行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总体执行现状不佳。约有62.3%的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并不了解,对准则的改革结果也不甚满意,且接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准则不易理解与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增加了财务工作的复杂程度,对企业财务体系原有的运作方式带来了冲击,这些均说明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与可靠性受到影响。其次,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并未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且我国的税会差异逐渐呈分离之势。随着总的税会差异(BTD)与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的扩大,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也随之增加。该结果说明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影响了盈余质量,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第四,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特点,本文提出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具体改革路径。首先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其次建议应设立会计准则的执行机构,并且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加大税会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税会模式。具体而言,现阶段建议在不改变原有框架下,仅在多元税会模式框架下对现有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相关改良,但是未来建议仍需承认税会两大系统的客观差异性,分别披露税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总体上阐明了涵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判定标准。一个“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必须达到会计准则中各方所满意的通解,即兼顾财务报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为之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二,理论上重点剖析了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核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之处。按照其价值相关性细分后发现DTAⅡ与DTLⅡ实为价值无关的DTA与DTL。本文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DTA与DTL在理论上与其价值相关性存在着相抵触之处,突破了以往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局限,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三,研究视角上从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角度剖析了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总的税会差异(BTD)、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盈余管理(EM)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t回归模型发现负的总税会差异(BTD-)和负的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EM)正相关。这对税会差异的演化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研究结论上为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具体方向提出了两条路径,即依据现阶段框架进行具体细化、改良,以及未来承认税会差异的客观性,分别披露财务与税务报告。这对于推动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王艺蓉,李维刚[9](2015)在《所得税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我国的所得税伴随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发展、完善,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与革新,对经济调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所得税会计还不是特别成熟,其中有许多潜在问题,本文将针对所得税会计的现状及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浅谈应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闻南秋[10](2014)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浅析》文中认为企业并购是一个永恒的热点和话题,哪里有资本市场,哪里就会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是企业存量资本优化的一种有效地方式,是我国建立和延续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工具之一。从这种方式诞生以来,其生命力就极为强大,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众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从税收角度看待和研究企业重组是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并购浪潮的此起彼伏,我国企业并购也日渐活跃,并购过程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在很多方面有很大差别,很多难以协调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梳理了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论述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在分析了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所得税处理的相关政策及方法,以及企业合并会计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并购重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在最后结合案例对并购重组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二、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疑点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提出 |
(二) 国内现有研究成就 |
(三) 国内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二、所得税的会计属性与所得税会计本质 |
(一) 所得税的会计属性 |
(二) 所得税会计的本质 |
三、所得税会计方法演变与差异比较 |
(一) 当期计列法和跨期分摊法 |
(二)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 |
(三) 几种方法实务处理对比 |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广为推崇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
(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的问题 |
(2)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
2. 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
2.1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所得税的影响 |
2.1.1 初始投资对所得税的影响 |
2.1.2 后续计量对所得税的影响 |
2.1.3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对所得税的影响 |
2.2 合并商誉对所得税的影 |
2.2.1 免税合并中商誉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
2.2.2 应税合并中商誉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
3. 结语 |
(3)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演进与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密切相关 |
二、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实际运用 |
(一) 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种类。所得税会计方法, 包括两大类四种会计处理方法。 |
1. 应付税款法。 |
2. 递延法。 |
3. 债务法。 |
(二) 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实际运用。以下举例说明四种方法的实际运用。 |
三、所得税会计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
(一) 会计方法不同, 但应纳税所得额相同。 |
(二) 会计方法不同, 但永久性差异的处理相同。 |
(三) 会计方法不同, 纳税调整差异的原则相同。 |
(4)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的协调探索 ——基于税务风险防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2.1.1 会计的概念界定 |
2.1.2 税法的概念界定 |
2.1.3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界定 |
2.1.4 税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
2.2 所得税会计和税法的历史沿革 |
2.2.1 所得税会计的历史变革 |
2.2.2 所得税税法的历史变革 |
2.3 所得税会计和税法的制度辨析 |
2.3.1 税会处理方法的理论比较 |
2.3.2 税会差异处理方法的现实应用状况 |
第三章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的起源分析 |
3.1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
3.1.1 税会职能的不一致 |
3.1.2 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
3.2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的原则性差异 |
3.2.1 可靠性原则下真实性判断标准不一致 |
3.2.2 权责发生制原则下权责认定标准不一致 |
3.2.3 历史成本原则下计量基础不一致 |
3.2.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下形式要求不一致 |
3.3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的具体内容差异 |
3.3.1 收入差异 |
3.3.2 成本费用差异 |
3.3.3 税法发挥宏观经济调节作用形成的差异 |
3.3.4 信息应用期限的差异 |
3.3.5 利润传递的差异 |
3.4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
3.4.1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导致的客观遵从障碍 |
3.4.2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带来的主观筹划可能 |
第四章 W公司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分析 |
4.1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的客观成因 |
4.1.1 税会跨期事项会计处理权责认定差异处理 |
4.1.2 税会收入成本费用可靠性标准差异处理 |
4.1.3 税会优惠性调整计量基础差异处理 |
4.1.4 税会实质重于形式内涵差异处理 |
4.2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的主观成因 |
4.2.1 基于会计信息需求目标调节会计与税法差异处理选择 |
4.2.2 基于延迟纳税或避税目标调节会计与税法差异处理选择 |
4.2.3 基于总体目标调节会计与税法差异处理选择 |
4.3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税务风险的其他成因 |
4.3.1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核算确认控制有缺失 |
4.3.2 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核算检查控制有局限 |
第五章 基于税务风险防范的税法与会计协调建议 |
5.1 税法向会计适度协调的必要性 |
5.1.1 税会人员业务素质无法满足税法调整严要求 |
5.1.2 客观性税务风险存在比例过高 |
5.1.3 企业所得税税法过于复杂 |
5.1.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的不完善 |
5.2 税法向会计协调对税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
5.2.1 税法向会计适度协调控制税务风险规模 |
5.2.2 税法向会计适度协调提升企业遵从意愿 |
5.2.3 税法向会计适度协调增强税务风险管控的力度 |
5.2.4 税法向会计适度协调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
5.3 基于税务风险防范的税法向会计协调的具体方法探索 |
5.3.1 税法收入成本费用确认设计降低会计遵从成本 |
5.3.2 税法调控政策设计强调重要性原则 |
5.3.3 税法征管政策设计实现还责于会计 |
5.3.4 税法主动协调的其他方面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所得税会计概述 |
1.1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 |
1.2 所得税性质与特点 |
1.3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处理方法 |
2 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1 企业在所得税处理时找不到标准 |
2.2 涉及“所得税”内容的部门工作不够完善 |
2.3 目前所得税工作人员素养较低 |
3 完善所得税会计的措施 |
3.1 建立规范统一的所得税核算程序 |
3.2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3.3 在企业内部配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
4 结语 |
(6)企业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立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企业所得税特点与纳税筹划 |
2.1 企业所得税特点 |
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
2.2.1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定义 |
2.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种类 |
2.2.2.1 避税筹划 |
2.2.2.2 节税筹划 |
2.2.2.3 转嫁筹划 |
2.2.2.4 实现涉税零风险 |
2.2.3 企业所得税筹划的重要性 |
3 会计准则与税法制度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
3.1 财务会计与税法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 |
3.1.1 会计目标与税法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 |
3.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比较 |
3.2 收入确认中常见的差异 |
3.2.1 具体差异 |
3.2.1.1 视同销售业务 |
3.2.1.2 接受捐赠的收入 |
3.2.1.3 劳务收入会计与所得税处理 |
3.2.1.4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
3.2.2 差异原因 |
3.3 成本与费用确认中常见的差异 |
3.3.1 具体差异 |
3.3.1.1 工资薪金支出 |
3.3.1.2 三费支出 |
3.3.1.3 业务招待费和广告与业务宣传费支出 |
3.3.1.4 捐赠支出 |
3.3.1.5 加计扣除 |
3.3.1.6 会计准则可扣除而税法不可扣除支出 |
3.3.2 差异原因 |
3.4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核算--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3.4.1 企业简介 |
3.4.2 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分析 |
3.4.3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状况 |
3.4.4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节税方案设计 |
3.4.4.1 利用公益性捐赠进行税务筹划 |
3.4.4.2 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宣费的筹划 |
3.4.4.3 利用研发费用进行税务筹划 |
3.4.5 公司收入纳税调整 |
3.4.6 公司有关税收检查问题 |
3.4.7 税务与会计有关差异对公司的影响 |
3.4.7.1 差异的存在对润和软件公司内部的影响 |
3.4.7.2 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及公司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
3.4.8 案例小结 |
4 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
4.1 应纳所得额的核算较混乱 |
4.2 对费用的确认和列支方面存在错误 |
4.3 隐瞒企业的实际收入情况 |
4.4 偷、漏、避税等违法行为经常发生 |
5 解决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
5.1 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确认收入 |
5.2 按要求扣除所列支费用 |
5.3 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
5.4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 |
5.5 完善税收法规,加大税法执法力度 |
6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样本特征 |
1、问卷设计 |
2、问卷回收情况 |
3、信度分析 |
4、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本看法 |
1、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总体了解情况 |
2、被调查者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掌握程度 |
(二)被调查企业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现状 |
1、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易用性的认知度 |
2、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
3、被调查企业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所遇障碍 |
4、被调查企业中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事项 |
5、所得税会计准则应用产生的经济后果 |
(三)被调查者对未来应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看法 |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有关所得税会计准则应用总体认识方面 |
1、会计准则制定理念与现实不符 |
2、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应加强 |
(二)有关所得税会计准则应用的具体认识方面 |
1、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逻辑需反思 |
2、我国尚不具备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条件 |
(三)探索未来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改革方向 |
(8)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2.1.1 税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 |
2.1.2 会计-税收差异 |
2.2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与研究现状 |
2.2.1 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
2.2.2 国际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
2.2.3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
2.2.4 所得税会计准则历史演进的述评 |
2.3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
2.3.1 不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2.3.2 递延税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2.3.3 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2.3.4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的述评 |
2.4 税收-会计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4.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 |
3.1.1 会计准则的内涵 |
3.1.2 会计理论的演进 |
3.2 会计准则的本质属性 |
3.2.1 会计准则的技术性 |
3.2.2 会计准则的政治化程序性 |
3.2.3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 |
3.2.4 三大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 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
3.3.1 财务报告的目标 |
3.3.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
3.3.3 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主体分析 |
3.3.4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相关性 |
4.1 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 |
4.1.1 理论分析 |
4.1.2 相关背景 |
4.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价值相关性 |
4.2.1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一般原则与依据 |
4.2.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重新分类 |
4.2.3 案例分析 |
4.3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相关性 |
4.3.1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一般原则 |
4.3.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重新分类 |
4.3.3 递延所得税负债价值的估算 |
4.4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包含的具体项目——以上海市为例 |
4.4.1 样本的选取 |
4.4.2 上海市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披露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研究——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视角 |
5.1 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 |
5.2 研究设计 |
5.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5.2.2 样本特征 |
5.3 调研结果及分析 |
5.3.1 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基本看法 |
5.3.2 被调查企业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现状 |
5.3.3 被调查者对未来应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看法 |
5.4 调研结论 |
5.4.1 总体认识方面 |
5.4.2 具体认识方面 |
5.4.3 未来改革认识方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研究——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 |
6.1 理论分析与相关制度背景 |
6.1.1 理论分析 |
6.1.2 相关制度背景 |
6.2 研究设计 |
6.2.1 我国税会差异的度量 |
6.2.2 正常的税会差异与操纵性税会差异的度量 |
6.2.3 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度量 |
6.2.4 总的税会差异、操纵性税会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计量 |
6.3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3.1 税会差异总体趋势的分析 |
6.3.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分析结果 |
6.4.1 操纵性税会差异模型推算结果 |
6.4.2 总税会差异、操纵性税会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模型推算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相关建议 |
7.1 改革的基本思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相关建议 |
7.1.1 有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建议 |
7.1.2 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议 |
7.2 改革的整体框架:我国税会模式构建与差异协调的相关建议 |
7.2.1 我国税会模式构建的相关建议 |
7.2.2 我国税会差异协调的相关建议 |
7.3 改革的具体路径:新设想与部分改良的相关建议 |
7.3.1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新设想 |
7.3.2 基于原有框架下所得税会计准则内容改良的相关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有关所得税会计准则适用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B: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
附录C:总应计利润测算方法的选取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致谢 |
(9)所得税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所得税会计的现状 |
(一) 中国自身所导致的现状 |
(二) 我国加入WTO对所得税会计现状的影响 |
二、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
(一)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
(二) 我国现有所得税会计方法不合理 |
(三) 会计制度准则等不完备 |
三、所得税会计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
(一)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
(二)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三) 健全完善税收法规 |
(10)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的研究 |
(二) 国内的研究 |
三、 相关的政策法规 |
(一)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所得税税收法规概览 |
(二)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演变 |
四、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的相关理论 |
一、 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体系 |
(一) 完全统一说 |
(二) 相互独立说 |
(三) 财务会计分支说 |
(四) 本文的观点 |
二、 所得税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 |
(一) 可靠性原则 |
(二) 相关性原则 |
(三) 确定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 |
(四) 法定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 |
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特点 |
第三章 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理论及其所得税会计处理 |
一、 企业并购重组和范围 |
(一) 企业并购重组 |
(二) 并购的范围 |
二、 企业并购重组的支付方式 |
(一) 现金支付 |
(二) 股票支付 |
(三) 承债式支付 |
(四) 混合支付方式 |
三、 不同并购方式对所得税处理的影响 |
(一) 特殊性并购方式的所得税处理 |
(二) 一般性并购方式的所得税处理 |
四、 并购重组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
(一)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
第四章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
一、 现行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 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 |
(二) 并购价值评估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 |
(三)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对并购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
二、 案例分析 |
(一) 鞍山合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购及资产重组 |
(二) 古越龙山并购案 |
(三)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一、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 本文的贡献 |
三、 本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疑点商榷[J]. 戴月娥,李春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问题探讨[J]. 祝妙婕. 商业故事, 2018(15)
- [3]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J]. 刘之茵. 商业会计, 2018(08)
- [4]会计与税法对所得税处理差异的协调探索 ——基于税务风险防范视角[D]. 傅海燕. 厦门大学, 2017(07)
- [5]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研究[J]. 蔡爽,王淑芹. 企业技术开发, 2016(10)
- [6]企业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研究[D]. 赵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2)
- [7]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芦笛. 宏观经济研究, 2015(12)
- [8]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D]. 芦笛. 西北大学, 2015(12)
- [9]所得税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 王艺蓉,李维刚. 新经济, 2015(11)
- [10]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浅析[D]. 闻南秋. 苏州大学, 2014(04)
标签:会计论文; 企业所得税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论文; 税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