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蓄电池线质量差导致柴油机起动难(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梅[1](2020)在《基于PTC加热的柴油喷油器数值模拟》文中认为针对柴油机冷起动困难和高凝点柴油在低温状态下的使用问题,本文根据PTC材料的阻温特性,将其作为加热元件对喷油器中流动的燃油进行自控温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燃油温度,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冷启动性能和经济性。本文首先用Gambit分别建立了外置和内置PTC材料加热的喷油器三维模型,而后划分网格并进行网格无关性分析,然后在Fluent中设置燃油物性和边界条件等相关参数进行非稳态模拟,研究了燃油流量、环境温度、不同居里温度的PTC加热元件及其布置位置对喷油器出口燃油温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模型的预热效果。最后在内置PTC材料预热喷油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在给定最低环境温度和最大燃油流量下,改变PTC加热元件的端电压,分析研究了不同端电压和不同居里温度的PTC加热元件下的温度场、功率和喷油器出口燃油温度变化规律。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文采用的是居里温度为60℃和130℃的PTC对燃油加热,PTC材料不论是内置还是外置在喷油器中,燃油出口温度均明显上升,尽管PTC材料内置比外置的燃油预热效果好,但这两种布置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冷起动性能的改善。此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于居里温度130℃的PTC加热的喷油器出口平均温度和上升速度均高于居里温度60℃的,若从冷起动短暂时间内可以启动的要求来看,居里温度点高的130℃的PTC加热元件更有优势。(2)仿真结果显示:前20秒喷油器出口平均温度上升迅速,后20秒喷油器出口平均温度上升幅度明显较之前缓慢,即随着时间的递增,喷油器出口温度上升速度逐渐变慢,趋于一个稳定值。当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喷油器出口平均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减小和燃油流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燃油流量增加,流速增大,PTC加热元件对流动的燃油加热时间缩短,因此单位质量的流体获得的热量相应减少,从而造成燃油出口温度下降。(3)端电压大的PTC加热元件能够使温度快速上升并保持在居里温度附近,所以燃油出口温度高,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在低温环境下可使用调压器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燃油温度。
汪彬[2](2018)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主要研究建立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类型。论文以东风8B型货运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PLC技术进行机车控制系统控制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论文首先对DF8B型内燃机车既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2)结合DF8B型内燃机车电路分析情况,进行PLC控制改造方案的研究,主要根据控制系统逻辑需求,进行了PLC的选型,分配输入输出点,以及外部辅助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研究,对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3)根据机车控制原理,进行了PLC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柴油机启停控制,机车加载控制,重点对内燃机车恒功牵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PLC语言的PID控制方法,并运用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中的CX-Simulator模块对程序进行了仿真研究,对程序语言仿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完善。(4)设计实验验证平台,验证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对比DF8B原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新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控制电路,运用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工具,对电路可靠性进行研究与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基于PLC控制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策略,新型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相较于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扩展便捷等方面。
许翔,李玉兰,刘刚,周广猛,董素荣,刘瑞林[3](2017)在《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性能的影响,提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措施。方法简要介绍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特点,通过高原实地试验分析高原环境条件对军用越野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起动性能、热平衡和制动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结果针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驾驶室人-机环境等,提出了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可调高增压、低气压低温起动、热平衡控制、四轮转向、悬架增强、辅助制动、轮胎中央充放气以及驾驶室高原人-机工程等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对策和建议。结论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指导。
江小琴[4](2016)在《某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成为评价柴油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试验,分析影响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设计喷油油束与预热塞头部的位置,实现更好的低温起动性能。
常鹤[5](2015)在《在用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社会汽车工业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全球环境的严重负面影响,汽车排气已是城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根据汽车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动机尾气有害物质控制装置,对于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空气有害物质控制有着重大而深远意义。在第一章绪论部分根据2010-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预测未来十三五期间汽车保有量将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继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必定会鼓励在汽车应用更多、更好的汽车尾气排放生成控制装置和转换控制装置,结合这一情况本文对在用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通过努力为中国乃至世界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生成控制找到有效途径,为穹顶之下的人们和子孙后代都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贡献一份力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研究了影响在用车汽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当量比的影响因素、点火参数的影响因素、进气温度的影响因素、起动转速的影响因素、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因素。分析研究了影响在用车汽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排放性能的主要因素:低温使蓄电池端电压下降的影响因素、低温起动燃油雾化不良影响因素、起动时运转阻力过大影响因素等。然后根据对比研究分析了改善在用车汽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和冷起动排放性能的主要措施,如二次空气喷射装置、进气预热自动调温装置、冷却液加热装置、静电捕集技术装置等。最后利用奇瑞瑞虎汽车和玉柴6105柴油发动机试验台架做了冷起动工况蓄电池电压、进气预热和冷却液预热对汽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和冷起动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获得了不同蓄电池电压、不同进气温度、不同冷却液温度下在用车冷起动性能、一氧化碳、颗粒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数据。
洪印涛[6](2015)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快速起动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多地冬季平均温度都在-10℃以下,其中平均温度在-25℃以下的地区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5%,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最冷月份平均温度在-25℃到-41℃之间,最低温度甚至达到-53℃。近年来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冷起动,一直是制约柴油机在西部地区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柴油机在极端低温下冷起动困难的问题。一些特种车辆,例如急救车辆、军用战备车辆等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快速起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50oC-30oC这段极端低温环境作为研究条件,以某企业的TY1100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极端低温下的柴油机冷起动电热塞方案,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质量守恒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经典方程,建立TY1100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研究了柴油机使用该电热塞后缸内温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验证了使用电热塞实现快速起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对TY1100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缸内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冷起动的数学模型,并对柴油机在快速冷起动过程中不同热力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柴油机起动的边界条件,并对求解过程中遇到的未知数进行转化或利用经验进行公式化表达。②分析和建立了TY1100柴油机在极端低温下快速冷起动过程中的子模型:气体动力学模型、摩擦损失模型、漏气模型、气体换热与燃烧过程模型。③分析研究了现有电热塞的结构和材料,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合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应急启动电热塞,包括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并分析建立电热塞的数学模型,验证了其相关指标。④利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数学计算方法,使用C语言软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编程,得到了发动机缸内温度与曲轴转角的关系曲线、漏气质量流率与缸内压力的关系曲线等。⑤分析了TY1100低温环境下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同时与常温下柴油机的起动进行了对比性分析,验证了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使用本文提出的电热塞对柴油机起动过程产生的影响。验证本文提出的电磁感应电热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曾宪民[7](2013)在《船用柴油机故障分析及辅助诊断系统》文中认为柴油机与其他内燃机相比,有显着的优势,它效率高,输出功率大,可长期可靠运转,因此,柴油机被广泛应用于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中。与此同时,船用柴油机系统非常庞大,例如,柴油机具有非常复杂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其他辅助单元。这些庞杂的子系统使得船用柴油机的故障诊断变得异常困难,仅仅通过简单的运行参数分析(例如,排气温度、示功图),很难准确预测可能的危害,因为很多故障原因都会导致同样的故障现象。鉴于此,工程人员在分析柴油机的故障时,需要在柴油机运行参数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及工作经验做出综合分析判断。为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诊断船舶柴油机的故障原因,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分析总结柴油机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以及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2)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对船舶柴油机故障进行分析,给出故障树分析的实例;(3)提出故障网络新概念建立船用柴油机的故障网络模型,并依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开发出供工程人员个人使用的船用柴油机故障分析及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的数据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船员可以根据本人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而不断充实数据库。同时,也可以收录权威人员的工作经验,使此系统的功能更加实用。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维修车间、实船和船员培训中,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肖九梅[8](2011)在《车用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柴油机异响噪声车用柴油发动机如果某一部位出了故障,如机件松旷、配合间隙失调、燃烧不正常等,其在工作中最初的表现是异响噪声。柴油机噪声大体上来源于三个方面:燃烧噪声、供油系统噪声和发动机机械噪声。由于异响噪声往往难以用语言文字和音调来准确描述,只能在对其正常运转响声熟悉的基础上,判断各种异响噪声。
张爱山[9](2010)在《探析工程机械设备的“三分用,七分养”》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机械化施工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安全施工,是所有工程机械用户所关心的共性问题。笔者从事工程机械专业技术教学、培训二十多年,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柴油机、变矩器和变速器、液压系统、制动系统、电器设备和轮胎的维护保养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帮助用户走出工程机械维护保养工作中的误区,解决用户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孙书生[10](2009)在《生物质燃油的特性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人均资源消耗量的持续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日趋严重。同时由传统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开发可再生、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介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意义及柴油机替代燃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两种生物质燃油—生物柴油与生物油的制取、性质及两种燃油用于内燃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本文用不同工艺配制了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BD10、BD30、BD50、BD70与BD100)及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BO5、BO10与BO20),研究分析了所配制燃料的微观特性和热重特性。本文研究了10%~100%范围内各种比例山茶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山茶油生物柴油与柴油具有良好的互混性;使用混合燃料柴油机动力性没有明显影响;混合燃料的当量燃油消耗率比柴油略为增加;与柴油相比,混合燃料的CH排放降低;CO排放在中低负荷处降低,高负荷处增加;NOx排放在中间转速时随着生物柴油比例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高速时降低。试验表明生物柴油应用在柴油机上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研究了5%~20%范围内各种比例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与柴油可以通过乳化形成较稳定的乳化燃料;乳化燃料可用于柴油机,但燃油消耗率比柴油高,热效率比柴油低;使用乳化燃料,柴油机的CH和CO排放增加,NOx排放降低;使用乳化燃料一段时间后,排放因喷油器被磨蚀而随时间呈非正常变化。试验对进一步研究生物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生物柴油与生物油性质及应用在柴油机上的差异,对两种生物质燃油在柴油机上的技术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二、蓄电池线质量差导致柴油机起动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蓄电池线质量差导致柴油机起动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TC加热的柴油喷油器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柴油机冷起动预热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冷起动预热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冷起动预热研究现状 |
1.4 PTC材料介绍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PTC加热的喷油器流动和传热理论 |
2.1 热传递方式 |
2.1.1 热传导 |
2.1.2 对流换热 |
2.1.3 辐射换热 |
2.2 湍流理论 |
2.3 守恒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TC加热的柴油喷油器数值模拟 |
3.1 建立基于PTC的喷油器几何模型 |
3.2 网格划分和无关性分析 |
3.3 Fluent中相关设置 |
3.3.1 燃油物性 |
3.3.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3.3 边界条件 |
3.3.4 PTC材料热功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置PTC材料加热喷油器仿真分析 |
4.1 居里温度为60℃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
4.1.1 模拟计算 |
4.1.2 环境温度对预热的影响 |
4.1.3 燃油流量对预热的影响 |
4.2 居里温度为130℃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
4.2.1 模拟计算 |
4.2.2 环境温度对预热的影响 |
4.2.3 燃油流量对预热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置PTC材料加热喷油器仿真分析 |
5.1 模型和边界条件 |
5.2 居里温度为60℃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
5.2.1 模拟计算 |
5.2.2 环境温度对预热的影响 |
5.2.3 燃油流量对预热的影响 |
5.3 居里点为130℃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
5.3.1 模拟计算 |
5.3.2 环境温度对预热的影响 |
5.3.3 燃油流量对预热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电压下内置PTC预热喷油器模拟 |
6.1 不同电压下的预热效果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东风8B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
2.1 机车主电路 |
2.1.1 牵引工况 |
2.1.2 电阻制动工况 |
2.1.3 自负荷试验工况 |
2.1.4 主电路保护电路 |
2.2 辅助电路 |
2.2.1 柴油机启动电路 |
2.2.2 辅助发电回路 |
2.2.3 空压机电路 |
2.3 机车控制电路 |
2.3.1 机车起动 |
2.3.2 柴油机调速电路 |
2.4 励磁电路 |
2.4.1 励磁控制理论分析 |
2.4.2 微机励磁控制电路 |
2.4.3 测速发电机控制励磁电路 |
2.5 机车保护电路 |
2.5.1 机油压力保护 |
2.5.2 柴油机油水温度保护 |
2.5.3 曲轴箱压力保护 |
2.6 柴油机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LC介绍 |
3.1.1 PLC的发展 |
3.1.2 PLC的组成 |
3.1.3 PLC编程语言 |
3.1.4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
3.2 PLC选型 |
3.2.1 输入输出统计 |
3.2.2 PLC型号选定 |
3.3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4 其它外部工作电路 |
3.4.1 开关电源 |
3.4.2 信号调整模块 |
3.4.3 固态继电器 |
3.4.4 励磁调节模块 |
3.4.5 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 |
3.5 PLC点位分配 |
3.5.1 PLC输入 |
3.5.2 PLC输出 |
3.5.3 PLC的 I/O接口与外部电路设计 |
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3.6.1 系统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
3.6.2 干扰的防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仿真 |
4.1 柴油机控制和保护电路 |
4.1.1 燃油泵控制电路 |
4.1.2 柴油机起动控制电路 |
4.1.3 柴油机调速 |
4.1.4 柴油机停机 |
4.2 辅助发电控制 |
4.2.1 直流辅助发电控制电路 |
4.2.2 直流固定发电 |
4.3 机车加载控制 |
4.3.1 换向控制 |
4.3.2 加载控制 |
4.4 保护及其它卸载故障 |
4.5 PLC恒功励磁控制 |
4.5.1 PID控制理论分析 |
4.5.2 恒功率曲线的初始化 |
4.5.3 模拟量的采集 |
4.5.4 恒功励磁控制 |
4.6 PLC控制程序的软件仿真 |
4.6.1 程序的编译 |
4.6.2 程序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
5.1 系统的实验验证 |
5.1.1 实验方案设计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2.1 控制电路的对比 |
5.2.2 控制电路可靠性的估算 |
5.3 PLC控制系统研究实现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对军用越野汽车性能的影响 |
1.1 高原环境条件特点 |
1.1.1 高原气候环境条件 |
1.1.2 高原道路环境条件 |
1.2 高原环境对越野汽车动力性能的影响 |
1.3 高原环境对越野汽车经济性能的影响 |
1.4 高原环境对越野汽车起动性能的影响 |
1.5 高原环境对越野汽车热平衡的影响 |
1.6 高原环境对越野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
2 军用越野汽车高原适应性关键技术 |
2.1 动力系统高原适应性技术 |
2.1.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 |
2.1.2 可调高增压技术 |
2.1.3 低气压低温起动技术 |
2.1.4 热平衡控制技术 |
2.2 底盘系统高原适应性技术 |
2.2.1 四轮转向技术 |
2.2.2 悬架增强技术 |
2.2.3 辅助缓速制动技术 |
2.2.4 轮胎中央充放气技术 |
2.3 驾驶室高原人-机工程 |
3 结语 |
(4)某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低温起动性能评价 |
(1)起动时间 |
(2)起动过程及怠速冒烟程度 |
(3)怠速稳定性 |
3 冷起动性能影响因素与原因分析 |
3.1 拖动转速 |
3.2 压缩压力 |
3.3 压缩温度 |
4 优化设计方案 |
5 效果验证 |
6 结束语 |
(5)在用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在用车冷起动研究情况 |
1.3 在用车冷起动排放和起动性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分析 |
2.1 发动机冷起动工况特征分析 |
2.2 发动机冷起动排放和起动性能的影响因素 |
2.3 冷起动排放的改善措施 |
2.4 提高汽车冷起动性能的措施 |
第三章 在用汽油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和起动性能试验 |
3.1 汽油机冷起动试验研究内容 |
3.2 试验方案 |
第四章 在用柴油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和起动性能试验 |
4.1 柴油机冷起动试验研究内容 |
4.2 试验方案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极端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快速起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冬季低温下柴油机起动困难的原因 |
1.3 柴油机低温应急冷起动的主要方式 |
1.2.1 进气预热 |
1.2.2 添加辅助液体 |
1.2.3 电热塞 |
1.4 柴油机冷起动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冷起动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
2.1 模型假设 |
2.2 柴油机极端低温下冷起动过程主要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建立 |
2.3 柴油机极端低温时冷起动工况下各热力过程分析 |
2.3.1 压缩期 |
2.3.2 燃烧期 |
2.3.3 膨胀期 |
2.3.4 换气期 |
2.4 柴油机冷起动热力过程边界条件 |
2.4.1 瞬时气缸工作容积 |
2.4.2 进排气门的气体流量计算 |
2.5 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缸内工质各参数的热力学性质 |
2.6 本章小结 |
3.柴油机冷起动工况下子模型的建立 |
3.1 燃烧放热模型的建立 |
3.2 换热模型的建立 |
3.3 摩擦模型的建立 |
3.4 漏气子模型 |
3.5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电磁感应加热电热塞的设计 |
4.1 电热塞的分类 |
4.2 电热塞的发展背景简介 |
4.3 电磁感应加热电热塞的选型及改进设计 |
4.3.1 电磁感应电热塞的工作原理 |
4.3.2 电磁感应电热塞放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3 电磁感应电热塞的热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柴油机冷起动模型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5.1 改进欧拉法原理 |
5.2 RUNGE-KUTTA法原理 |
5.3 TY1100型柴油机的主要数据及参数 |
5.4 利用龙格库塔法的程序计算流程图 |
5.5 柴油机数学模型C语言程序的计算步骤 |
5.6 结果分析 |
5.6.1 冷起动至暖机阶段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5.6.2 暖机阶段计算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船用柴油机故障分析及辅助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热力参数法 |
1.2.2 油液分析法 |
1.2.3 振动分析法 |
1.2.4 基于神经网络的诊断法 |
1.2.5 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法 |
1.2.6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故障诊断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柴油机故障分析 |
2.1 柴油机的结构 |
2.2 柴油机故障特性 |
2.3 柴油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
2.4 故障的获取 |
2.5 故障表征参数的选用 |
2.6 小结 |
3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柴油机故障分析 |
3.1 故障树分析法的特点 |
3.2 故障树分析法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3.2.1 事件及其符号 |
3.2.2 逻辑门及其符号 |
3.2.3 转移符号 |
3.4 故障树分析法的步骤 |
3.4.1 故障树的建立 |
3.4.2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
3.4.3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3.4.4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3.5 实例-柴油机不能起动故障原因分析 |
3.5.1 柴油机不能起动的故障树分析 |
3.5.2 柴油机不能起动的定性分析 |
3.5.3 柴油机不能起动的定量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故障网络的船用柴油机故障辅助诊断系统 |
4.1 故障网络 |
4.1.1 故障网络概念的提出 |
4.1.2 故障网络的数学模型表示 |
4.1.3 故障网络与故障树的比较分析 |
4.2 基于RC-KMS的船用柴油机故障辅助诊断系统 |
4.2.1 RC-KMS简介 |
4.2.2 柴油机故障网络要素的提取 |
4.2.3 柴油机故障网络关联的建立 |
4.3 船用柴油机故障辅助诊断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
4.3.1 诊断系统在维修厂的应用 |
4.3.2 诊断系统在实船上的应用 |
4.3.3 诊断系统在日常培训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车用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柴油机异响噪声 |
(1) 燃烧粗暴 |
(2) 着火敲击声 |
(3) 供油系统故障引起的异响 |
(4) 机件异响 |
(5) 柴油机震动异响 |
2. 柴油机的油、气渗漏 |
(1) 柴油机漏油 |
(2) 柴油机漏气 |
3. 柴油机起动困难 |
(1) 柴油机顺利起动条件 |
(2) 因供油系统本身故障引起起动困难的常见原因 |
(3) 引发柴油机起动困难的其他原因 |
(4) 柴油机起动困难故障维修要点 |
(5) 柴油机低温起动措施 |
4. 柴油机异常性排烟 |
(1) 排黑烟 |
(2) 排白烟 |
5. 柴油机自行熄火 |
(1) 柴油机自行熄火故障的诊断 |
(2) 预防柴油机自行熄火故障措施 |
6. 柴油机周期性“游车” |
(1) 故障现象及危害 |
(2) 故障原因 |
(3) 故障诊断方法 |
(9)探析工程机械设备的“三分用,七分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柴油机的维护 |
1.1 柴油机机油的选用与更换 |
1.2 柴油机燃油的选用 |
1.3 柴油机冷却液的选用与更换 |
2 变矩器、变速器的维护 |
3 液压系统的维护 |
4 制动系统的维护 |
4.1 制动液的选用与更换 |
4.2 制动系其它部位的检查与维护 |
5 电器设备的维护 |
5.1 蓄电池的维护 |
5.2 维护起动机 |
5.3 检查维护发电机驱动皮带 |
6 轮胎的维护 |
6.1 胎压要适当 |
6.2 轮胎的正确安装换位 |
(10)生物质燃油的特性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资源、环境与能源 |
1.2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
1.2.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 |
1.2.2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意义 |
1.3 生物质燃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1.3.1 柴油机替代燃料研究进展 |
1.3.2 生物质燃油及其分类 |
1.3.3 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1.3.4 生物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与性质简介 |
2.1 生物柴油的制取 |
2.1.1 生物柴油的原料 |
2.1.2 生物柴油的制取方法和工艺 |
2.1.3 制取反应的影响因素 |
2.2 生物柴油的性质 |
2.2.1 生物柴油的组成 |
2.2.2 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油制备工艺与性质简介 |
3.1 生物油的制取 |
3.1.1 快速热解原理 |
3.1.2 快速热解装置 |
3.1.3 快速热解的影响因素 |
3.2 生物油的性质 |
3.2.1 生物油的组成 |
3.2.2 生物油的理化性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试验系统、试验燃油与试验方法 |
4.1 试验系统的组成与搭建 |
4.2 试验燃油的配制与性质 |
4.2.1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配制与性质 |
4.2.2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配制与性质 |
4.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五章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5.1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热重特性分析 |
5.2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用于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分析 |
5.3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用于柴油机的排气分析 |
5.3.1 柴油机有害排气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
5.3.2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用于柴油机的排气分析 |
5.4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运行的影响 |
5.4.1 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
5.4.2 柴油机的转速稳定性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6.1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热重特性分析 |
6.2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用于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分析 |
6.3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用于柴油机的排气分析 |
6.4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对柴油机运行的影响 |
6.4.1 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
6.4.2 柴油机的动力性能与转速稳定性 |
6.4.3 对喷油器的影响及排气随使用时间的变化 |
6.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生物柴油与生物油性质对比 |
7.2 主要研究创新点与研究结论 |
7.3 生物质燃油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与前景展望 |
7.3.1 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与前景展望 |
7.3.2 生物油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与前景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蓄电池线质量差导致柴油机起动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TC加热的柴油喷油器数值模拟[D]. 高晓梅. 长安大学, 2020(06)
- [2]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D]. 汪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3]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许翔,李玉兰,刘刚,周广猛,董素荣,刘瑞林. 装备环境工程, 2017(09)
- [4]某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优化设计[J]. 江小琴.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6(03)
- [5]在用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的研究[D]. 常鹤.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3)
- [6]极端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快速起动研究[D]. 洪印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7]船用柴油机故障分析及辅助诊断系统[D]. 曾宪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8]车用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J]. 肖九梅. 汽车维修, 2011(11)
- [9]探析工程机械设备的“三分用,七分养”[J]. 张爱山. 制造业自动化, 2010(07)
- [10]生物质燃油的特性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D]. 孙书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