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粱功枭[1](2021)在《企业财务造假识别预警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实证检验》文中提出
孙志远[2](2021)在《大股东权力、利益侵占与内控风险 ——基于康得新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济进步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三千余家上市公司走上资本舞台,然而蓬勃发展之下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给资本市场各主体带来严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集中度过高的情况,极有可能引发内部控制失效和利益侵占等问题,进而导致财务造假事件发生。康得新作为一家材料高科技企业,短短七年的发展就达近千亿市值,之后大股东操纵百亿巨额造假导致退市,教训深刻。康得投资集团作为康得新控股股东,为满足自身资金需求而利用大股东权力侵占康得新利益,在此过程并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中小股东权益遭受损害,为维持康得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康得新实控人钟玉及其管理层实施财务造假行为,在此过程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为之造假提供了机会,增加了发现难度,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也削弱了对财务造假该有的威慑力,使广大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给资本市场造成恶劣影响。康得新造假金额大且影响深,是资本市场众多造假事件的典型缩影,本文对康得新造假案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及财务指标分析,结合大股东控制、利益侵占及财务造假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研究大股东权力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影响。首先介绍康得新造假案例背景,梳理出康得新财务造假的过程和后果;其次从财务和经营信息角度对其造假进行识别,用财务和大股东特征识别其不实表现;再次深入分析造假手段及成因,探究大股东控制导致财务造假的传导机制;最后结合康得新财务造假成因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建议对策。分析康得新造假链式传导机制发现,其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及资金链紧张成为链源因子导致利益侵占及内部控制失效,然后催生财务造假,同时外部监管不足为其提供了造假机会,资本市场不完善也进一步削弱了对造假的威慑力。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现象,康得新造假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教训和经验,本文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大股东权力制约,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降低大股东操纵风险,防范大股东利益侵占;二是加强审计等中介机构监督,增强其独立性;三是增强资本市场威慑,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通过这些对策以期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刘鸾[3](2021)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上市公司为了紧跟发展的步伐,都在积极的投身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然而,很多上市公司为了满足眼前利益,进行财务造假以达到扩张的目的,最终走上不法的道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经济法规的调整变化,财务造假的手段也变得多样化,加之管理层的造假水平极高且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财务造假很难被发现,极具隐蔽性。所以近些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频繁发生。财务造假的出现不但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还让参与投资的个人遭受损失,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这样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对公司而言,不仅损坏了公司的声誉,还不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他们合法的投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反而受到侵犯,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使得他们失去了对市场投资的信心。对监管部门而言,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监管部门的漏洞暴露无遗,监管部门的信誉也受到很大的挑战,不利于监管职能的正常发挥。可以看出财务造假对公司、个人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都会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当下最关键的就是规范财务造假问题,若要将财务造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必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两大方面出发,从根本意义上对其进行双重防范,在源头上杜绝财务造假的发生,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造假的定义、财务造假的特点、常见的造假手段及相关动因理论,着重强调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为后文分析案例提供理论基础;其次详细介绍了康美药业的发展概况,回顾了财务造假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造假的相关情况,罗列出了康美药业的三种造假手段;在介绍完康美药业的造假过程后,对财务造假的识别方式、动因以及后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治理个别风险因子和治理一般风险因子两个角度,提出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建议。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选取了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这个特殊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挖掘出企业财务造假背后的手段和动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提出更为细致和有效的治理措施。有助于上市公司认识到财务造假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内部治理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预防相似财务造假事件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他上市公司进行造假的可能性,这样促进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李楠[4](2021)在《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一直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20年,我国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瑞幸咖啡因存在涉案金额高达21.2亿元的财务造假行为而被强制退市。本文关注中概股公司的财务造假现象,选取瑞幸咖啡事件为研究案例从手段、动因和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其财务造假行为。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对证券监管部门而言,有利于其转变对中概股公司的监管方式并提高监管效率;对审计人员而言,有助于提升其执业素养和独立性水平;对公司自身而言,能够督促其恪守职业道德并严守道德底线。首先,针对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主要从行业分布、股票市场分布、财务造假年度分布、财务造假金额分布和财务造假类型与手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针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从手段、动因和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在财务造假手段方面,瑞幸咖啡主要采取了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广告费用和伪造关联方交易的手段进行造假。在财务造假动因方面,基于GONE理论分别从原始性动因(贪婪因子)、压力性动因(需要因子)、内源性动因(机会因子)和外源性动因(暴露因子)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其中贪婪因子主要体现为大股东诚信品质缺失和管理层职业道德低下;需要因子体现在商业模式欠佳、规避退市风险和满足融资需求三方面;机会因子主要表现为股权集中度高和内部控制薄弱;暴露因子则体现在VIE架构存在监管漏洞和中概股公司跨境监管难。在财务造假影响方面,主要从市场反应、公司治理的和公司经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市场反应的影响方面,财务造假使瑞幸咖啡的超额收益率在70%的交易日中呈现负值且累计超额收益率的降幅较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方面,财务造假引发了瑞幸咖啡的控制权之争,对公司的声誉和稳定性造成了不良后果;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方面,财务造假倒逼瑞幸咖啡转变原有的经营方式,采取战略调整、缩减门店规模的经营策略。最后,案例的启示在于从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治理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就监管部门而言,应完善中概股公司境内监管体系并加强对中概股公司的境内日常监管;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并不断提高审计执业质量;就公司自身而言,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公司职业道德建设、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贺青[5](2020)在《基于CRIME五因素论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及容量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也是爆炸性的增长,2018年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高达310份。这种行为不光使公司形象一落千丈,甚至面临破产清算,而且严重阻碍了股票市场的正常化运转,打击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如何识别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当前资本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年初以来“白马股”上市公司不断爆雷,康得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随之浮出水面,证监会认定其在2015-2018年间财务信息涉嫌虚假记载,康得新是高分子膜材料行业的龙头之一,一直是被市场所推崇的明星企业,四年间虚构利润高达119亿,超过了上市以来的所有利润,损害了15万股民的利益,对社会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前人对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的不在少数,但是使用CRIME理论作为框架的研究不多。本文采取了理论规范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全文以CRIME五因素论作为撰写框架,首先对于2015-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大致的总结,也表明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然后介绍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发生的始末,继续采用CRIME五因素论,对本次造假事件的实施者、具体手段、动机和内外部监管情况进行了分析,从造假事件导致的结果来提出防范的建议,以期扼制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本文的研究发现:(1)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通常都会多种造假手段同时应用,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监管处罚具有滞后性。(2)在财务造假中,多为实际控制人等高管主导,而且其有偏好风险、过度自信和追求荣誉的个人特质;再加上股权比较集中,给予其实施造假行为的可行性。(3)控股股东长期高比例股权质押会导致自身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导致资金链紧张,加剧了财务造假的动机。(4)发生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尽完善,同时外部监管不足,导致被发现的可能性低,处罚力度较小,这也是我国当前制度亟待调整的地方。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在理论方面,采用较少使用的CRIME模型全面分析财务造假案例,并将造假者纳入分析中,同时补充控股股东长期高比例股权质押与财务造假之间的关系。(2)在实践方面,能够通过对明星企业陨落的分析,启示其他公司遵守市场规则,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同时中小股东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宋冬梅[6](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及资本市场都取得了快速前进。借助资本的力量,大量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选择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基于上市高溢价的利益驱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给投资者利益带来了伤害,而且造成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破坏,严重打击了公众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行为不胜枚举,且愈演愈烈,尤其是2019年双康兄弟(康得新与康美药业)把整个A股搞得沸沸扬扬,引起了证券市场的巨大震荡,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欺骗性最强的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探究其特点、发展阶段及常用手段。通过对康得新暴雷前多年的财务报表研究,揭示其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并结合康得新案进一步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及防范对策建议,进而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更加健康有序。本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理论基础、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财务舞弊动因、手段予以剖析,尤其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舞弊,详细研究其发展阶段、特点以及最常见手段。第三部分是康得新案例分析,介绍康得新发展历程、财务舞弊的始末,康得新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手段,并通过解读康得新财务舞弊曝光前的年报,识别出报表的“异常”,进而为本文识别财务舞弊提供一些借鉴。第四部分结合康得新案例总结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同时对其他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进行补充;并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康得新案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归纳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有关财务舞弊的国内外理论进行研究,并对财务舞弊的成因、手段、识别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同时,本文对2013年至2019年中国证监会披露的IP0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手段进行总结,并结合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康得新案,将财务舞弊理论在实例中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实例中对财务舞弊的成因、手段进行直接客观的剖析,同时结合康得新案例对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进行总结,进而有助于对财务舞弊识别方式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本文将财务舞弊与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错报、财务造假、报表粉饰、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等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和区分;二是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尤其是识别难度最高的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舞弊详细研究其发展阶段、特点以及最常见手段,通过对虚构经济业务具体手段的深入剖析,更有利于提高对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三是结合康得新案例进行财务舞弊识别,进一步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
刘丹[7](2020)在《财务造假、业绩承诺与投资者保护 ——*ST中安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A股市场历史,2014-2015年曾一度出现了“借壳热”的现象,许多企业避开IPO通过借壳上市来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借壳公司的出现,借壳公司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不仅在借壳期间多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而且在借壳上市后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越来越糟糕,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情况也不断增加,这些行为对公司股价造成影响,从而对投资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ST中安(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飞乐股份。2014年飞乐股份与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安消技术”)进行重组,更名为“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汇聚多家境内外知名的系统集成企业、安保运营企业及安保智能产品制造企业。在此次资产重组过程中,标的资产中安消技术通过财务造假手段致使其资产评估值严重虚增,又做出三年高额业绩承诺,*ST中安又据此虚增评估值发行股份,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2019年*ST中安和并购各方都受到了证监会的顶格处罚。论文研究了*ST中安在借壳上市期间,标的资产财务造假的动因和手段以及高额业绩承诺问题,上市后公司经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希望能够对其他企业、监管机构以及中小投资者有所启示。论文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论部分阐述了财务造假和业绩承诺的相关理论基础。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ST中安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其次,详细阐述了标的资产借壳上市中财务造假的情况和业绩承诺的内容及履行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标的资产为了成功在A股市场上市,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和盈利预测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以获得高于资产本身的评估值,并作出高额业绩承诺来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在业绩承诺期,标的资产连续三年均未达到盈利预测,分析原因主要有投资扩张速度过快、内部关联交易频繁、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以及内部控制失效等。公司重组成功后股价被恶意炒高,然后经历了大幅度下跌的情况,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最后,论文从完善借壳上市监管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机构监督处罚力度、和中小投资者加强自身保护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建议,对今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保护提出一些参考。
赵扬文[8](2020)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以金刚玻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我国大力支持各类企业的发展,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实行中,整个资本市场在逐渐完善,但是上市公司不满足发展现状,想要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扰乱了和谐的市场秩序,不仅使得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还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对社会影响恶劣。我国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财务造假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造假行为进行遏制,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上市公司盲目追求利润的脚步。近些年来国内外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先后出现了如万福生科、新大地、尔康制药以及金刚玻璃等的财务造假丑闻。这些财务舞弊的事件使得资本市场混乱不堪,不仅损失了企业内部的利益,还对外部相关人员以及机构影响巨大,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为了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以及防范措施,本文以金刚玻璃为例,对金刚玻璃各年度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并与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详细的通过三角理论以及风险因子等理论,探究了金刚玻璃财务造假的动因及影响,具体分析了该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最后,为防止我国上市公司继续频繁出现财务造假的乱象,从我国的政府机构、中介机构、企业本身和投资者身上找出防范方法,为我国的市场营造更好地发展氛围。
马晶莹[9](2020)在《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财务造假案件频频爆出,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欺骗社会公众现象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在2011-2019年间,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查处的数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因披露信息不规范被调查的数量也有很多。这类现象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倍受打击,也使得市场经济秩序遭到破坏,甚至对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行成阻碍。因此,防范与治理财务造假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准识别各种财务造假手段以及洞悉企业进行造假动因,提出能够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与治理有用的建议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运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时下影响深远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进行分析,挖掘企业财务造假背后的手段和动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期为防范与治理财务造假提供参考借鉴。首先,本文对康美药业进行简单介绍;其次,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表示康美药业造假的事实,梳理出康美药业造假案的整体经过;再次,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康美药业主要通过虚增货币资金、虚增固定资产、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再次,依据风险因子理论,从造假动机、道德缺失、潜在的造假机会、被发现的概率、受惩罚程度五个方向详细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动因;再次,针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提出治理对策,包括改善康美药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康美药业的审计与增强外部环境对康美药业的影响三方面;最后,从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提高第三方审计机构质量与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财务造假事件的监督力度三方面,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治理的启示。在此之前对于财务造假的研究运用的多是年代较久远、经典传统且经过丰富讨论的案例,提出的对策也较为宽泛,而本文选取2019年最新爆出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进行分析,更具时效性和代表性;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康美药业的个别造假动因,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使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更具科学性;以新颖的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为理论依据且提出更为细致的防范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践性。
童欣[10](2020)在《塑料制品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是为了让税务机关、投资者、债权人充分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直接证据,根据中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公开财务报告以保证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行。然而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隐患。当前,我国塑料制品企业围绕中低端市场的竞争环境非常的激烈,受自身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的限制很难在高端市场立足,在经济压力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是塑料制品企业唯一的出路。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本的投入,这就导致行业内有企业铤而走险通过财务造假获取投资。本文选取塑料制品业的企业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财务报告初步发现康得新公司财务数据在2016年前后变动较大,尤其是应收账款非常夸张,为此选取29家同行业非财务造假公司与之进行财务比较分析,秉承科学、全面的原则选择能够综合反映公司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的指标体系,包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能力5个因子的18个财务指标,提出通过熵的特性判断指标在财务体系中的权重,得到5个因子的表达式,评定出康得新公司财务能力。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识别,应用系统聚类不断的合并发现最大差异性特征,选择考察指标数据完整的非财务造假公司作和康得新公司进行聚类,得到结果康得新公司在财务行为上与大多数对照公司存在差异,证实了康得新公司存在造假行为。依据国资委发布的2011-2018年绩效评价标准作为标准值,绩效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利用波动法按照等距原理进行标准值计算,再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二层模糊对象集,按照5个方面建立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动因集,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二级模糊判断矩阵,得到结果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是经营成本高,流动资金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负债过高利润不够抵债。除此之外,本文分析了康得新实施财务造假的手段,即通过虚构交易,虚构收入、成本和费用,全链条造假,并在现金流量表中匹配现金流入和流出来实现利润总额的虚增、并涉及关联交易与未在财务报告中披露重要事件等案件。最后基于前文动因的分析对应提出防范与治理企业财务造假的有效措施,主要从完善公司内部环境、加强外部环境治理、满足企业健康发展需求、增加造假暴露概率和惩罚力度、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2)大股东权力、利益侵占与内控风险 ——基于康得新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股东侵占研究 |
1.2.2 关于财务造假动因研究 |
1.2.3 关于财务造假识别预防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股东侵占相关概念 |
2.1.2 财务造假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股东控制相关理论 |
2.2.2 利益侵占相关理论 |
2.2.3 财务造假相关理论 |
3 康得新造假案例背景 |
3.1 康得新介绍 |
3.1.1 康得新基本情况 |
3.1.2 康得新股权结构 |
3.2 康得新财务造假过程 |
3.3 康得新财务造假后果 |
3.3.1 公司困境重重 |
3.3.2 投资者损失巨大 |
3.3.3 资本市场受冲击 |
4 康得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4.1 康得新财务造假的识别 |
4.1.1 财务指标异常 |
4.1.2 大股东股权质押 |
4.2 康得新财务造假的手段 |
4.2.1 虚增利润 |
4.2.2 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 |
4.2.3 隐瞒关联担保 |
4.2.4 隐瞒募集资金使用 |
4.3 康得新财务造假的成因 |
4.3.1 大股东侵占催生造假 |
4.3.2 内控失效加剧风险 |
4.3.3 监管不足提供机会 |
4.3.4 市场不完善削弱威慑 |
4.4 康得新财务造假因子链式传导机制 |
4.4.1 基于权力-侵占-内控的因子体系 |
4.4.2 基于权力-侵占-内控的链式传导 |
5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对策 |
5.1 加强大股东权力制约 |
5.1.1 建立股权制衡机制 |
5.1.2 增强董事会监事会独立性 |
5.1.3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
5.2 加强审计银行监管 |
5.2.1 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 |
5.2.2 规范银行资金业务 |
5.3 增强资本市场威慑 |
5.3.1 提高造假责任主体惩罚 |
5.3.2 完善退市及投资者保护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财务造假动因的研究 |
二、关于财务造假识别的研究 |
三、关于财务造假手段的研究 |
四、关于财务造假治理的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主要不足 |
第二章 财务造假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财务造假的相关概念 |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
二、财务造假的特点 |
第二节 财务造假的动因理论 |
一、冰山理论 |
二、造假三角理论 |
三、“GONE”理论 |
四、舞弊因子理论 |
第三节 财务造假常见的手段 |
一、虚增收入 |
二、虚减成本与费用 |
三、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四、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
第三章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案例介绍 |
第一节 康美药业的公司概况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治理结构介绍 |
三、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回顾 |
一、事件发展过程 |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情况 |
第三节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手段 |
一、虚增银行存款 |
二、虚增收入 |
三、将资金转入关联方买卖本公司股票 |
第四章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识别方式分析 |
一、 “存贷”双高现象 |
二、应收账款被关联方占用 |
三、存货异常 |
第二节 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 |
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财务造假的后果分析 |
一、对公司的影响 |
二、对投资者以及中介机构的影响 |
三、对涉事人员的影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控制个别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二、控制一般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务造假的动因研究 |
1.2.2 财务造假的识别研究 |
1.2.3 财务造假的治理研究 |
1.2.4 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造假 |
2.1.2 中概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财务造假动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分析 |
3.1 中概股公司发展概况 |
3.1.1 中概股海外上市热潮阶段 |
3.1.2 中概股财务造假危机阶段 |
3.2 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基本特征分析 |
3.2.1 行业分布特征 |
3.2.2 股票市场分布 |
3.2.3 财务造假发生年度 |
3.2.4 财务造假金额分布 |
3.2.5 财务造假类型与手段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4.1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介绍 |
4.1.1 案例选择原因 |
4.1.2 案例公司简介 |
4.1.3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经过 |
4.2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
4.2.1 虚增销售收入 |
4.2.2 虚增广告费用 |
4.2.3 伪造关联方交易 |
4.3 基于GONE理论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
4.3.1 财务造假的原始性动因——贪婪因子 |
4.3.2 财务造假的压力性动因——需要因子 |
4.3.3 财务造假的内源性动因——机会因子 |
4.3.4 财务造假的外源性动因——暴露因子 |
4.4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影响分析 |
4.4.1 基于市场反应的影响 |
4.4.2 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4.4.3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对策 |
5.1 监管部门 |
5.1.1 完善中概股公司境内监管体系 |
5.1.2 加强中概股公司跨境监管合作 |
5.2 会计师事务所 |
5.2.1 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
5.2.2 不断提高审计执业质量 |
5.3 公司自身 |
5.3.1 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
5.3.2 合理选择公司商业模式 |
5.3.3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5.3.4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CRIME五因素论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特色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 |
2.1 财务造假识别研究 |
2.1.1 数学模型 |
2.1.2 影响因素 |
2.2 财务造假动因研究 |
2.3 财务造假手段研究 |
2.4 财务造假治理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3.2 委托代理理论 |
3.3 控制权私利理论 |
3.4 CRIME五因素论 |
3.4.1 理论介绍 |
3.4.2 模型优点 |
4 制造业企业财务造假现状 |
4.1 制造业财务造假现状 |
4.2 基于CRIME五因素论的分析 |
4.2.1 造假者(Cooks) |
4.2.2 造假手段(Recipes) |
4.2.3 造假动机(Incentives) |
4.2.4 监管机制(Monitoring) |
4.2.5 最终结果(End results) |
5 案例概况及分析 |
5.1 公司简介 |
5.1.1 公司基本情况 |
5.1.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5.2 事件梳理 |
5.3 造假手段及成因分析 |
5.3.1 造假者(Cooks) |
5.3.2 造假手段(Recipes) |
5.3.3 造假动机(Incentives) |
5.3.4 监管机制(Monitoring) |
5.3.5 最终结果(End results) |
5.4 案例小结 |
6 财务造假治理 |
6.1 造假者 |
6.1.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6.1.2 加强高管个人行为规范 |
6.2 造假手段 |
6.2.1 严禁多方合谋形成造假链条 |
6.2.2 强化信息披露及时完整 |
6.3 造假动机 |
6.3.1 加强股权质押行为监管 |
6.3.2 完善退市机制 |
6.4 监管机制 |
6.4.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6.4.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6.4.3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
6.5 最终结果 |
6.5.1 加大刑事行政处罚力度 |
6.5.2 鼓励公众监督举报造假行为 |
7 结论及不足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 |
1.2.2 财务舞弊手段研究 |
1.2.3 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
1.2.4 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 |
2.2.1 财务舞弊 |
2.2.2 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错报及财务造假 |
2.2.3 报表粉饰、盈余管理及利润操纵 |
2.3 财务舞弊动因 |
2.3.1 舞弊的动机或压力 |
2.3.2 舞弊的机会 |
2.3.3 舞弊的态度或借口 |
2.4 财务舞弊主要手段 |
2.4.1 虚构经济业务 |
2.4.2 其他方式 |
第3章 康得新案例分析 |
3.1 康得新公司介绍 |
3.2 康得新财务舞弊始末 |
3.2.1 事件曝光时间轴 |
3.2.2 财务舞弊事实及处罚 |
3.3 康得新财务舞弊动因及手段分析 |
3.3.1 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3.3.2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3.4 康得新财务舞弊识别-基于年报 |
3.4.1 总体分析 |
3.4.2 同行业对比分析 |
3.4.3 重大事项关注分析 |
3.4.4 分析结论 |
3.5 康得新案例总结 |
第4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方式及防范对策 |
4.1 财务舞弊识别方式 |
4.1.1 通过康得新发现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 |
4.1.2 其他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 |
4.2 财务舞弊防范对策 |
4.2.1 加强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建设 |
4.2.2 加强对大股东监管及政府监督 |
4.2.3 加大处罚力度并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
4.2.4 改变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关系并定期轮换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财务造假、业绩承诺与投资者保护 ——*ST中安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造假概述 |
2.1.1 财务造假的概念界定 |
2.1.2 财务造假的动因与手段 |
2.2 业绩承诺与补偿概述 |
2.2.1 业绩承诺与补偿的概念 |
2.2.2 业绩承诺的补偿方式 |
2.2.3 业绩补偿的计算方法 |
2.3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基础 |
2.3.1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概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4 大股东掏空理论 |
第3章 *ST中安财务造假与业绩承诺案例介绍 |
3.1 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历史沿革及经营范围 |
3.1.2 公司股权结构及组织结构 |
3.2 公司借壳上市过程 |
3.2.1 交易双方 |
3.2.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3.2.3 业绩补偿协议 |
3.3 公司上市后业绩承诺履行及补偿情况 |
3.3.1 业绩承诺期业绩履行情况 |
3.3.2 股东补偿义务履行情况 |
3.4 公司借壳上市期间财务造假事件爆发 |
3.4.1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遭到证监会处罚 |
3.4.2 *ST中安的中小投资者发起索赔 |
第4章 *ST中安财务造假与业绩承诺案例分析 |
4.1 *ST中安借壳上市期间财务造假与高额业绩承诺问题 |
4.1.1 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提高标的资产评估值 |
4.1.2 利用虚增盈利预测进行高额业绩承诺 |
4.2 *ST中安借壳上市时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 |
4.2.1 公司上市回归需要 |
4.2.2 公司大股东谋取自身利益 |
4.2.3 财务造假处罚力度小且不易暴露 |
4.3 *ST中安业绩承诺压力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
4.3.1 投资扩张速度过快 |
4.3.2 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
4.3.3 内部控制失效 |
4.3.4 变更会计政策 |
4.3.5 经营状况不断恶化 |
4.3.6 频换审计服务机构 |
4.4 *ST中安财务造假和业绩失诺行为的市场效应分析 |
4.4.1 公告未实现业绩承诺说明前后的市场反应分析 |
4.4.2 财务造假行为被处罚前后的市场效应分析 |
4.5 *ST中安财务造假和业绩失诺行为对投资者利益影响分析 |
4.5.1 财务造假行为和高额业绩承诺使股价被恶意炒高 |
4.5.2 对*ST中安处罚不合理使投资者变相承担罚金 |
4.5.3 *ST中安案审理时间过长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
4.5.4 *ST中安经营业绩下降使得中小投资者获赔金额有限 |
第5章 案例启示及借鉴 |
5.1 对完善借壳上市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
5.1.1 完善借壳上市与IPO协调机制 |
5.1.2 强化借壳交易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
5.2 对加强监管机构监督处罚力度的建议 |
5.2.1 完善借壳交易事前事后审核 |
5.2.2 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
5.3 对加强中小投资者自身保护能力的建议 |
5.3.1 加强自身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 |
5.3.2 学会进行风险辨别和理性投资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以金刚玻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贡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三角理论 |
2.1.2 风险因子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财务造假的动因综述 |
2.2.2 财务造假的手段综述 |
2.2.3 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理论分析 |
3.1 财务造假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危害 |
3.1.1 财务造假的相关概念 |
3.1.2 财务造假的特征研究 |
3.1.3 财务造假的危害 |
3.2 财务造假的动机研究 |
3.2.1 经营业绩需求 |
3.2.2 融资需求 |
3.2.3 高管利益需求 |
3.3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
3.3.1 虚增交易 |
3.3.2 虚增资产 |
3.3.3 虚增收入 |
3.3.4 隐瞒重大事项 |
3.4 防范措施理论分析 |
3.4.1 提高会计诚信 |
3.4.2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3.4.3 完善会计法则 |
3.4.4 加大惩处力度 |
3.4.5 强化第三方监督 |
第四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统计性描述 |
4.1 收入利润类造假 |
4.1.1 收入的虚构和篡改 |
4.1.2 收入确认的提前和推迟 |
4.2 成本费用类造假 |
4.2.1 成本费用转嫁 |
4.2.2 费用资本化 |
4.2.3 少计提坏账和资产减值 |
4.3 关联方交易造假 |
4.3.1 非关联化造假 |
4.3.2 不当交易 |
4.4 IPO造假 |
4.4.1 虚构客户和供应商 |
4.4.2 虚构资金流 |
第五章 金刚玻璃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5.1 金刚玻璃公司概况 |
5.2 金刚玻璃财务造假案例回顾 |
5.3 金刚玻璃财务信息对比分析 |
5.4 金刚玻璃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
5.4.1 风险因子分析 |
5.4.2 三角理论分析 |
5.5 金刚玻璃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
5.5.1 虚增货币资金分析 |
5.5.2 营业收入利润分析 |
5.5.3 关联方交易分析 |
5.6 金刚玻璃财务造假总结分析 |
第六章 防范措施 |
6.1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 |
6.2 确保监管独立性 |
6.3 建立健全独董制度及内控体系 |
6.4 完善投资者准入机制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论文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五)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财务造假相关概念界定 |
(二)财务造假相关理论基础 |
1.产权理论 |
2.造假动因理论发展历程 |
3.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三、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介绍 |
(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概况 |
1.康美药业简介 |
2.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回顾 |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手段剖析 |
1.对银行单据进行造假虚增货币资金 |
2.虚增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等 |
3.伪造销售凭证及发运凭证虚增营业收入 |
4.关联企业互相进行交易占用资金 |
5.未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 |
四、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
(一)基于个别风险因子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动因 |
1.造假动机 |
2.道德缺失 |
(二)基于一般风险因子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动因 |
1.潜在的造假机会 |
2.造假被发现的概率 |
3.造假被发现后的受惩罚程度 |
五、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治理对策 |
(一)改善康美药业内部治理结构 |
1.分散股权完善职责分配 |
2.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康美药业的审计 |
1.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
2.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异常事项 |
(三)增强外部环境对康美药业的影响 |
1.优化政绩考核指标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
2.加强外部组织对康美药业的监督 |
六、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治理的启示 |
(一)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以遏制造假机会 |
1.完善我国现行退市制度 |
2.加大财务造假违法成本 |
(二)提高第三方审计机构质量以提高发现造假的可能性 |
1.中介机构坚守职业底线 |
2.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
(三)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财务造假事件的监督力度 |
七、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塑料制品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财务造假的识别研究 |
二、财务造假的动因研究 |
三、财务造假的手段研究 |
四、财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研究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务造假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财务造假的含义与特点 |
一、财务造假的含义 |
二、财务造假的特点 |
第二节 财务造假常见手段 |
第三节 财务造假识别方法原理 |
一、熵权法 |
二、聚类分析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四节 财务造假动因理论 |
一、冰山理论 |
二、三角理论 |
三、GONE理论 |
四、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第二章 康得新财务造假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
第一节 康得新公司简介 |
一、基本信息 |
二、主营业务 |
第二节 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回顾 |
第三节 康得新财务造假手段 |
一、全链条造假虚增利润 |
二、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 |
三、未在财务报告中披露重要事件 |
第三章 康得新财务造假识别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 |
一、样本数据来源 |
二、指标筛选 |
第二节 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识别 |
一、指标权重计算 |
二、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识别聚类分析 |
第四章 康得新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标准值整理与计算 |
第二节 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模型 |
第三节 财务造假动因模型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康得新财务造假动因评述 |
一、公司的内部环境为财务造假提供机会 |
二、公司的外部环境为财务造假提供机会 |
三、公司财务造假的需求因素 |
四、诚信认知及职业素质低下 |
五、造假暴露概率低且处罚力度轻 |
第五章 康得新财务造假治理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公司的内部环境 |
一、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
二、健全企业内部监管机制 |
第二节 加强外部环境治理 |
一、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行为 |
三、完善并加强相关监管 |
第三节 满足企业健康发展需求 |
一、制定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 |
二、推动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增加暴露概率与惩罚力度 |
第五节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财务造假识别预警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实证检验[D]. 粱功枭. 四川大学, 2021
- [2]大股东权力、利益侵占与内控风险 ——基于康得新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D]. 孙志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D]. 刘鸾.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中概股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D]. 李楠.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基于CRIME五因素论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D]. 贺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D]. 宋冬梅. 山东大学, 2020(05)
- [7]财务造假、业绩承诺与投资者保护 ——*ST中安案例研究[D]. 刘丹.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以金刚玻璃为例[D]. 赵扬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及治理研究[D]. 马晶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塑料制品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D]. 童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