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岑霞[1](2021)在《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民歌作为蒙古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为蒙古族历史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本文以蒙古民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与田野调查的方式相结合,对国内汉文版的蒙古民歌集、专着及学位论文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纵观汉文版蒙古民歌相关研究成果,蒙古民歌集成在众多学者的积极倡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汉文版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发展,日趋成熟。本论文以问题意识为前提,力求探索汉文版蒙古民歌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包括选题缘起、选题目的及意义、选题方法等)及其之外的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对蒙古民歌集成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阐释。通过历时性地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集进行梳理,对蒙古民歌集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规律。蒙古民歌集紧随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蒙古民歌多反映政治革命方面的内容,受时代、技术等条件的局限,其民歌的艺术性未能得到更好的呈现,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未能全面性的开展。21世纪,在党和广大学者的积极倡导下,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纵观其成果,由于蒙古人民在各地区居住的不集中、时代的久远等导致一手资料的遗失,许多着名的、年迈的民间歌手的去世等问题也使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章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分别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相关理论着书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理论着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有关蒙古民歌的研究在前期取得的成果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民歌的研究逐渐步入轨道,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不仅突破前期仅仅关于蒙古民歌音乐史、音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出现了关于蒙古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蒙古民歌审美内涵等更为细化的研究。第三章对蒙古民歌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探讨,分别对蒙古民歌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梳理、探析。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从民俗角度和文学角度进行阐释;蒙古民歌硕士论文方面的研究,则主要从音乐形态角度和美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蒙古民歌学位论文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相关成果虽然较硕士论文成果来讲较少,但也为审视蒙古民歌全貌提供了借鉴。
图雅(Munkhtuya)[2](2021)在《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蒙古国的卫拉特蒙古族、中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蒙古卫拉族为范围,进行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比较研究,基于丰富的实地考察、民族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的长调、仪式及综合研究出发,并对中国卫拉特蒙古族、蒙古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卫拉特蒙古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目前,对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视角,很少直接从音乐学角度出发,并且民族音乐学家也没有对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进行过多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相对全面的研究,将民族音乐学与声乐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填补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的空白。笔者将卫拉特蒙古长调的抒情和旋律两个方面的分析相结合,并及唱歌仪式,宗教和环境研究。虽然卫拉特蒙古人散布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们的传统,习俗和长调仍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演唱方法,歌词都一样。但卫拉特蒙古族也受到邻近民族的影响。笔者力求在论文中探及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卫拉特蒙古族包括土尔扈特部族、杜尔布特部族、把亚特部族、厄鲁特部族、扎哈亲部族、明安图部族、和硕特部族等少数部族。笔者选择了居住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部族、蒙古族的科布多省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的土尔扈特部族,在比较了他们的历史、传统、习俗和长调后,选择了他们流行的长调《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是在新娘亲朋好友的“哭泣的新娘”仪式中演唱的。这个仪式在中国新疆土尔扈特部族,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土尔扈特部族中仍然很常见。尽管土尔扈特部族相互分裂并相隔400多年,但他们的语言仍然是一样的。笔者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蒙古科布多省以及中国新疆对《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都进行了实地研究。
斯琴满都海[3](2020)在《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蒙古族题材电影呈现与传播出了蒙古族独特的风貌和特质,成为少数民族电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从传播学、影视艺术学等学科角度对近20年80部蒙古族题材电影进行了梳理。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四个维度关注了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中的几个问题,即:一是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声画呈现方式;二是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符号;三是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特征;四是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传播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建议。研究发现,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内容丰富,突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运动的声画影像”展现草原旖旎风光和浓郁的“蒙古味道”;独特的“草原”“服饰”“饮食”等影像符号传播出蒙古族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民族情感;电影文化传播内涵意蕴深厚,彰显国家情怀、复苏生命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意识。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中存在衍生刻板印象、影像叙事不足、影像技术欠缺等方面的不足,对此,论文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
红英[4](2020)在《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转型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入变革,也同时突显了中国社会的若干矛盾。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各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式微。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查阅,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对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在今天仍有很大程度保留着。现代蒙古族家庭教育中不仅保留了很多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对规范子女的道德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成员与邻居的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包括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礼貌待人,环境保护,诚实守信等教育,说明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结构和寄宿制变化给蒙古族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变得淡薄,家长的教育影响被缺失及子女对道德教育的行为内化不足等等。同时基于对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并归纳出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价值,最后针对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问题结合实际试图探索积极有效的传承方法。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中国也有六百多万人口,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蒙古族人民始终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它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趋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家庭教育也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家庭传统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如何有效的发挥传承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卢雯[5](2020)在《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文中提出电视纪录片自产生起就因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长久的留存方法和贴近式的观察等特点,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影像纪录既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又满足了人们探究他者文化和洞察社会百态的好奇心,从民俗文化研究角度而言它则具有影像民俗志的意义。选择内蒙古草原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二,其一是内蒙古草原面积广阔,居住民族众多,各民族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的差异都是纪录片素材的宝库;其次,内蒙古对于纪录片的拍摄起步早,编导自发性拍摄群体广,数量丰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材料支持。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归纳作品中的民俗事项,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纪录片进行解读,诠释纪录片中的民俗色彩,宗教信仰、音乐服饰,能够见微知着,深层次的解读草原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格、民俗意象和区域形象。本文的主要结构是:第一部分通过时间梳理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和成就,重新界定含义,按照民俗特点进行分类和总结特征;第二部分是选取分类后的代表性民俗事项进行文化解构,展现草原文化形态;第三部分通过比较视野,将内蒙古自治区空间划分的蒙东、蒙中和蒙西纪录片拍摄焦点做对比,选取地域代表性文化符号,总结编导所拍摄的纪录片视角和个体风格差异;最后通过民俗学专业知识对纪录片选材和拍摄角度给予个人意见,总结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意义。
海日汗[6](2020)在《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是由她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形成并发展的。在独特的高原地带中,气候变化以及地质条件使古代蒙古族人民过着整体主义的游牧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游牧民族的上层女性能够掌管较多的财富且享有着较高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她们所负责的游牧劳动范围之广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母系氏族所遗留的痕迹。但是这些因素未能使蒙古族上层女性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男性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增强经济发展与扩张军事实力,施行以一夫多妻为婚姻形式的族外婚。女性则为了维护仅对她们而言的一夫一妻制,形成于此对应的道德品质,从法律与道德方面被约束并得到保护。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的具体内容通过她们在社会中所担任的伦理角色而体现。作为母亲,她们为了巩固氏族的权威与地位,侧重于教育子女们在遵循日常礼仪的同时形成团结奋战、辨别善恶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母亲作为道德教育的示范者,以身作则将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于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作为妻子,人们会以她们的美德来衡量其丈夫的美德,而作为上层女性,她们代表的不仅是自身,还有整个氏族以及国家的道德风貌,因此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会非常注重。在历史文献中,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有临时持政的记录,但这并不是因为她们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持政权,而是出于整体主义精神,为了维护家族的权威、地位以及国家的利益而做出的贡献。不仅如此,她们身负重任被动的成为联姻通婚的主要对象,为扩张氏族与国家的伟大事业献出一份力。因此,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的三种伦理角色所体现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能够较为完善的总结她们所拥有的道德品质。在对于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所持有的道德品质做出了理论分析后,应当从现代女性的角度对此做出一份总结,结合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摒弃由历史弊端所造成的糟粕,借鉴并超越其中对道德修养的注重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梁宏[7](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萨茹拉[8](2016)在《蒙古族谚语中的和谐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蒙古谚语是蒙古文化之瑰宝,它涉及的内容广泛、意蕴深邃。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从蒙古谚语中探索蒙古族和谐思想并揭示蒙古族和谐思想价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和谐思想及其西欧和谐思想,初步探索了蒙古族谚语中的蒙古族和谐思想,进而揭示了蒙古谚语中的蒙古族和谐思想价值。本课题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和谐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总结归纳法和辩证分析法,力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蒙古族谚语进一步系统深入的探讨,来探寻其中的和谐思想。全文共有七个章,分别介绍如下:第一章简述了蒙古谚语中的和谐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该章总共有三节,分别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谚语内涵及其特征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三方面论述了蒙古族各阶段的历史、蒙古族谚语的独特内涵及其特点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对蕴含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进行了试论。第二章分析了蒙古谚语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该章节首先论述游牧生活方式和游牧生活特点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必须和睦相处,进而论述了蒙古人关于草场、畜群、人和谐共存的认知意识,最后论述了蒙古人按照自然法则进行生活生产的优良传统。第三章论述了蒙古谚语中所蕴含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该章节首先阐述了蒙古谚语中蕴含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充分体现在蒙古宗教即蒙古萨满教与蒙古佛教中,再从蒙古萨满教中蕴含的和谐思想及蒙古佛教中蕴含的和谐思想论述了蒙古谚语中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第四章探析了蒙古谚语中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该章节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及部族人员之间的友好关系等三方面对蒙古谚语中所蕴含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论述。第五章分析了蒙古谚语中的人与自身的合一(身心合一)思想,该章从净化内心、尊重言语素养和坚持诚信等三个方面阐释了蒙古谚语中所蕴含的身心合一思想,即人与自身的合一思想。第六章论述了蒙古谚语中所蕴含的和谐保障思想,该章首先交代了蒙古谚语中广泛而普遍存在的蒙古族和谐保障思想及和谐保障元素的多样性,其次以力来保障和谐、以法律来维持和谐及以禁忌来维持和谐等三方面分析了蒙古谚语中的和谐保障思想。第七章论述了蒙古谚语中和谐思想的价值。该章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启迪这两方面对蒙古谚语中和谐思想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策力木格[9](2016)在《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布仁巴雅尔胡尔奇是蒙古族着名的说唱艺人,而《隋唐演义》是他演唱的经典之作。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故事来源于汉文小说《说唐》。比较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演述文本与汉文小说《说唐》,可以看出汉文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时发生的变化、书面文本转换成口头文本时的变化以及原因。两种文本从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的蒙古化和叙事方式的口头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转换,得出了胡尔奇演唱不是机械地重复或复述小说故事,而是结合本民族说唱传统、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进行的再创作活动的结论。书写转换成口头的过程中,胡尔奇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胡尔奇在快速创作和即兴表演的压力下,通过积累大量的程式化的表达来完成表演。
陈琳琳[10](2016)在《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一阶段所呈现出的审美范式之流变,但这种讨论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历史研究的层面,而是运用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以独特的角度观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意义等,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采用史料考证的方法,分五个阶段线性梳理了原始社会至1946年前传统蒙古族舞蹈的发展脉络,并着重对其在每一时期呈现出的审美特征进行尽可能细致的总结。这一部分一方面为下文研究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提供了历史背景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小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审美范式是如何从传统转换发展而来的探讨做好准备。第三部分为第二、三、四章,将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创作分为1946—1965、1966—1977、1978至今三个阶段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史料搜集与考证为基础,综合运用口述史以及舞蹈生态学等方法,力求完整、多维度、点面结合的将各阶段小型舞蹈创作发展之状态予以呈现。第二,从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作品主题、作品语言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系统论述每一阶段审美范式的构建。第三,运用符号学在文化艺术领域标出性的理论方法,在每一阶段审美范式与上一阶段进行比照中阐明其标出性,为本文最终的结论夯实基础。第四部分为结论,首先对文化符号学标出性及其翻转进行概念上的厘清;然后将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置于整个社会体系之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项(即社会认同,包括政策引导、专业群体认同、普通接受群体认同)、对其标出项、非标出项之间的转化,以及在审美范式演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刻阐述,以求真实揭示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标出性的翻转。本文力图摆脱一般历史研究、审美研究的套路,重点解析蒙古族舞台舞蹈自发生起各个阶段审美范式差异形成背后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被社会所认同从而翻转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建立起一个置于社会整体环境中,立体的、动态的历史发展坐标系。我们虽无法像几何学一样根据以往的坐标数据精确推算其未来走势,但至少可窥其端倪,或为将来发展提供一个思路上的基石。
二、论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蒙古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集 |
一、1949 年—1966 年的蒙古民歌集 |
二、1976 年—20 世纪末的蒙古民歌集 |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歌集 |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
第二章 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专着研究 |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
第三章 蒙古民歌学位论文研究 |
第一节 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研究 |
一、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
二、从文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
第二节 蒙古民歌硕士论文研究 |
一、音乐形态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
二、美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民歌集成类 |
二、专着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一、成果索引 |
(一)民歌集索引 |
(二)专着索引 |
(三)博士论文索引 |
(四)硕士论文索引 |
二、田野采风 |
三、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科研项目 |
(二)发表论文 |
(三)参加学术会议 |
(四)获奖 |
致谢 |
(2)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前人的研究 |
(一)蒙古国的卫拉特长调研究现状 |
(二)中国卫拉特蒙古长调研究 |
(三)俄罗斯的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 |
(四)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其他语言研究 |
二、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一、卫拉特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
二、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三、卫拉特部族们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婚礼习俗 |
一、结婚年龄 |
二、选择一个新娘 |
三、求婚 |
四、给彩礼和拿嫁妆 |
五、制作蒙古包 |
六、婚礼告别歌曲 |
七、教育歌曲 |
八、献祭长调 |
第三节 卫拉特蒙古的宗教信仰的关系 |
一、卫拉特蒙古的宗教 |
二、卫拉特蒙古宗教长调《沙斯惕尔道长调》 |
第二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长调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民间口头艺术、乐器、舞蹈 |
一、民间口头艺术 |
二、民间乐器 |
三、卫拉特蒙古舞蹈 |
第二节 卫拉特长调分类,形式特点 |
一、长调的名称和起源 |
二、长调分类 |
第三节 旋律特点 |
一、长调旋律的结构、形式 |
二、长调旋律音阶、调式 |
三、长调旋律音调和动作 |
第四节 节奏特点 |
第五节 歌词特点 |
一、卫拉特蒙古语言 |
二、卫拉特蒙古歌词的节与行 |
三、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修辞 |
四、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韵律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歌词的意义 |
第三章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的特征及《美丽的棕灰色走马》长调分析 |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一、中国境内的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二、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 |
三、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四、国外土尔扈特长调研究 |
第二节 土尔扈特部族历史和特点 |
一、土尔扈特名称含义 |
二、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由来 |
第三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唱的环境和仪式 |
一、奉献长调 |
二、教育长调 |
三、哭嫁长调 |
第四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歌词分析 |
第五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旋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影像呈现方式分析 |
(一)草原风光的民族风情图 |
1.空镜头和特殊镜头大量运用 |
2.画面推动情节发展 |
(二)民族特质的淳朴声音 |
1.民族音乐渲染环境气氛 |
2.母语对白代入感强烈 |
二、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影像符号分析 |
(一)草原符号 |
1.天空、草地呈现出自然景观 |
2.蒙古包寄托“家乡”情结 |
3.马、牛、羊展现游牧生活 |
(二)蒙古族服饰和饮食符号的呈现 |
1.蒙古袍辉映人物情绪 |
2.肉奶食物暗含人物情感 |
三、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影像传播特征 |
(一)创作主体:形态各异的影像风格 |
1.传统导演的叙事风格 |
2.新锐导演的写意风格 |
(二)创作题材:关注现代文明进程 |
1.以现实题材创作为主 |
2.不断扩展文化题材创作 |
(三)创作特色: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
(四)创作水平:日渐成熟 |
四、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传播内涵 |
(一)彰显国家情怀 |
1.危难时刻展现民族大义 |
2.和平年代表达平凡伟大 |
(二)复苏生命意识 |
1.崇尚自然的生命观 |
2.人文情怀的生命观 |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1.国家认同的民族观 |
2.现代文明的文化观 |
五、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问题与建议 |
(一)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存在的问题 |
1.刻板印象的衍生 |
2.影像叙事的不足 |
3.影像技术欠缺 |
(二)对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传播的建议 |
1.强化影像在新时代多元传播 |
2.创新影像传播的叙事手法 |
3.运用新影像技术开拓影像传播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的研究简况 |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1 全文的内容结构 |
1.4.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及现实意义 |
2.1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2.1.1 传授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礼貌待人 |
2.1.2 传授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教育 |
2.1.3 传授诚实守信和团结互助教育 |
2.1.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 |
2.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
2.2.1 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
2.2.2 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 |
2.3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现实意义 |
2.3.1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性教育 |
2.3.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社会和谐的保障性教育 |
2.3.3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性教育 |
3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继承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问卷目的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 |
3.4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因素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家庭背景 |
3.4.2 家庭道德教育观念 |
3.4.3 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内容 |
3.4.4 家庭道德教育方法 |
3.4.5 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 |
3.4.6 孩子对父母以及家庭道德教育的满意程度 |
3.5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影响因素分析 |
3.5.2 仍具有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
4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对策 |
4.1 加强家庭传统道德教育者的传递能力 |
4.1.1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
4.1.2 转变家长对家庭道德教育文化传承观念 |
4.1.3 完善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传承内容,优化教育方式 |
4.2 建设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传承体系 |
4.2.1 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
4.2.2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相互协调 |
4.2.3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4.3 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原则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主要创新 |
第1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及民俗分类 |
1.1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含义界定 |
1.2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及成就 |
1.3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分类 |
1.4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主要特征 |
第2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意象文化解构 |
2.1 祭祀符号与精神信仰 |
2.1.1 敖包祭 |
2.1.2 长生天崇拜 |
2.1.3 成吉思汗信仰 |
2.2 那达慕节日中的动物意象 |
2.2.1 马意象 |
2.2.2 骆驼民俗 |
2.3 草原纪录片中音乐意象的建构 |
2.3.1 歌词的文学色彩与民族要素 |
2.3.2 长调与呼麦 |
2.3.3 马头琴的悠扬与苍凉 |
2.4 草原服饰的经典元素 |
2.4.1 蒙古女性古俗与冠饰 |
2.4.2 新娘头饰的蒙镶技艺 |
2.4.3 草原服饰的装饰性 |
第3章 比较视域中的纪录片地域差异与个体风格 |
3.1 生态文化之于纪录片的区域特点 |
3.1.1 内蒙古东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1.2 内蒙古中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1.3 内蒙古西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2 视角差异与创作者的个体风格 |
3.2.1 自我阐释与文化自觉 |
3.2.2 他者视角与风格 |
第4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学意义 |
4.1 对草原民俗本身的意义 |
4.1.1 记录当下 |
4.1.2 民俗的“媒介化”生存 |
4.1.3 规范传承与传播 |
4.2 对草原民俗研究的意义 |
4.2.1 民俗主体与他者视角的互鉴 |
4.2.2 引导草原纪录片前景 |
结论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6)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形成机制 |
(一)游牧经济制度 |
(二)母系氏族制度 |
(三)婚姻家庭制度 |
(四)法律法规 |
二、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之体现 |
(一)作为母亲的道德观念及道德品质 |
(二)作为妻子的道德观念及道德品质 |
(三)作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及道德品质 |
三、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的现代反思 |
(一)局限及反思 |
(二)借鉴与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六节 创作反思 |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疆画家 |
二、内地驻疆画家 |
三、新疆本土画家 |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蒙画家 |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
三、草原“群体”画家 |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早期访藏画家 |
二、西藏外来画家 |
三、西藏本土画家 |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
一、霓裳之美 |
二、景观之美 |
三、歌舞传情 |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
一、虔诚的信仰 |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
三、母爱 |
四、团结精神 |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
第一节 宗教性 |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
第三节 抒情性 |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
二、抒情表达方式 |
第四节 多元性 |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
三、其他类型的美 |
结语 |
附录 |
第一章 附图 |
第二章 附图 |
第三章 附图 |
第四章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蒙古族谚语中的和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选题的理论资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蒙古族谚语中和谐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蒙古族历史发展概况 |
(一)古代时期的发展史 |
(二)近代时期的发展史 |
二、蒙古族的文化传统 |
(一)传统文化内容 |
(二)谚语内涵及其特征 |
(三)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
第二章 蒙古族谚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
一、人与自然必须和睦相处 |
(一)游牧生活方式要求必须爱护自然 |
(二)游牧生活特点要求必须顺应自然 |
二、草场、牧人与牧畜三者必须和谐相处 |
(一)牧人要爱护草场 |
(二)牧人要与五畜和睦并存 |
三、遵循自然规律经营生活 |
(一)尊重自然规律 |
(二)掌握自然环境特点 |
(三)熟练游牧技能 |
第三章 蒙古族谚语中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 |
一、谚语中的萨满教和谐思想 |
(一)个人是社会的细胞 |
(二)祭祀天地保佑众生 |
二、谚语中的佛教和谐思想 |
(一)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 |
(二)心怀善念造福于人 |
第四章 蒙古族谚语中人与人的和谐思想 |
一、个人与个人的和谐 |
(一)和睦相处是优良传统美德 |
(二)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缘故 |
(三)和睦友好有使众人齐享福的力量 |
二、家庭内人与人的和谐 |
(一)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
(二)解决家庭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和睦相处 |
三、部族间人与人的和谐 |
(一)部族间人与人和谐的缘故 |
(二)维持部族间和谐的方式 |
第五章 蒙古族谚语中人与自身的和谐思想 |
一、强调修养内心 |
(一)修养内心的根本条件是心底善良 |
(二)修养内心以消除嫉妒心 |
(三)修养内心以去除无妄之气 |
二、要求谨慎言语 |
(一)谨慎言语的根本条件是提升讲话素质 |
(二)谨慎言语的敌人是闲言、谎言、胡言、恶言 |
三、尊崇诚实守信 |
(一)诚实守信是传统品德之一 |
(二)诚实守信的基石是信任 |
第六章 蒙古族谚语中和谐保障思想 |
一、以力来保障和谐 |
(一)以力来保障和谐的缘故 |
(二)以力来保障和谐的表现 |
二、以法来维持和谐 |
(一)以法来维持和谐的缘故 |
(二)以法来维持和谐的表现 |
三、以禁忌来维持和谐 |
(一)以禁忌来维持和谐的缘故 |
(二)以禁忌来维持和谐的表现 |
第七章 蒙古族谚语中和谐思想的价值 |
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
(一)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
(二)全力助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工作 |
二、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启示 |
(一)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论 |
(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及概念解释 |
二、研究概况 |
三、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
第一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背景、形式及其版本保存情况 |
第二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汉文小说《说唐》到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文本来源与文本选定 |
第二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 |
第三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人物形象的蒙古化 |
第四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叙事方式的口头化 |
小结 |
第三章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特征探析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语言 |
第二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结构 |
第三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中的主题或典型场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布仁巴雅尔胡尔奇说唱过的曲目统计表 |
附录二:说唱过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的胡尔奇统计表 |
附录三:《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中的隋唐系列小说统计表 |
附录四:田野调查访谈录及相关图片 |
附录五:《说唐全传》《说唐》与布仁巴雅尔《隋唐演义》故事情节和人物比较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二 符号学关于标出性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 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研究现状 |
二 相关着作述评 |
第一章 1946年前蒙古族舞蹈历史流变及审美概述 |
第一节 原始农耕狩猎时期的蒙古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
第二节 蒙元之前游牧时期的蒙古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
第三节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
第四节 蒙元之后至1946年之前的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
第五节 1946年至今的中国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
第二章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
第一节 1946—1965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
第二节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
一 《牧马舞》 |
二 《鄂尔多斯舞》 |
三 《盅碗舞》 |
第三节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
—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
二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三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第三章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
第一节 1966—1977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
第二节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
一 《草原女民兵》 |
二 《鸿雁高飞》 |
第三节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
—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
二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三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第四章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
第一节 1978至今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
第二节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
一 《奔腾》 |
二 《蒙古人》 |
三 《出走》 |
四 《顶碗舞》 |
五 《盛装舞》 |
第三节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
一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
二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三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
结论 |
第一节 标出性的翻转 |
第二节 从标出性翻转角度观看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之流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表 |
四、论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D]. 岑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
- [2]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D]. 图雅(Munkhtuya).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3]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D]. 斯琴满都海.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D]. 红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D]. 卢雯.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6]古代蒙古族上层女性伦理研究[D]. 海日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蒙古族谚语中的和谐思想研究[D]. 萨茹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9]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D]. 策力木格. 暨南大学, 2016(02)
- [10]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D]. 陈琳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