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断块油田早期含水率预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胜[1](2020)在《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后期,开发矛盾进一步加剧,本文以PX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同类油藏开发经验总结及PX油田实际开发规律研究三种方法对含水率、采收率、注水利用率及递减率四个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通过线性插值、加权平均等方法从开发经验角度建立同构造带7个相邻油藏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归一化曲线,并根据PX油田相渗曲线数据推导理论含水率变化规律,为PX油田含水变化规律评价及其它指标评价建立基础;通过拟合驱替规律曲线确定PX油田全过程及分阶段含水率变化型态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水率变化规律分阶段预测,量化各开发阶段的井网加密调整对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加密短期内降低含水率20个百分点,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极大改善;二次加密规模较小,降低含水率5个百分点。(2)低含水率阶段,在明确PX油田开发初期的典型特征基础上通过优选经验公式的方法预测开发初期井网条件下的采收率;中高含水率阶段,结合实际油田开发曲线与理论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水驱规律曲线采收率预测差异大的原因是不同水驱规律曲线后期的含水上升率不同,提出了将水驱规律曲线后期含水上升率规律与油田中高含水期含水上升率规律相结合的选型原则。通过拐点识别、分段预测、校正童氏图版等方法分别预测评价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二次非均匀加密井网条件下的采收率,量化了井网加密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越高,井网加密对采收率提高值越小。(3)根据相渗曲线确定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理论变化规律,在注采平衡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完全基于相渗曲线的理论存水率变化规律;将无因次注入曲线-采出曲线与水驱规律曲线联立建立了基于驱替规律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预测方法,建立了完全基于实际驱替规律的存水率评价图版;考虑到多因素影响且实际数据不稳定性的特点,采用秩相关系数方法分析采液速度、采油速度、井网密度、注采比和油水井数比等指标与存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液速度和井网密度对注水效果的影响最大。(4)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形成了PX油田理论产量递减类型判断、递减趋势稳定性分析、油田实际递减类型判别、递减类型校正、产量指标预测与评价、递减率影响因素分析等关于递减率研究的系统方法。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网、二次加密井网的理论递减类型均为双曲递减,与实际递减规律吻合;局部加密井网属于调和递减。含水率、采液速度和注采比对PX油田的产量递减影响较大,井网加密短期内显着减缓了全区的产量递减趋势。
沈忱[2](2020)在《葡北油田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水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葡北油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产液量、综合含水和薄层注水强度不断攀升,虽然加密井的投产以及近几年堵水力度加大,含水上升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综合含水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厚度0.5m以下的薄差层注水强度已达到11.85m3/d·m,但动用程度不足60%,动用效果仍然较差。依靠传统经验法开展配注、层段划分及水量调整工作,已不适应目前的挖潜需要。为实现各层有效注水,保证油层最大动用程度,需要确定合理的层段组合方法及配注水量标准。本文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及渗流阻力分析建立了小层注水量、产液量劈分方法,由小层注水量、产液量劈分结果通过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曲线法完成了小层含水率劈分,并编制了小层注、采、含水劈分程序。根据小层注水量、产液量、含水劈分结果,制定小层动用状况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明确低效无效循环、动用差、未动用小层分布特征,分析了动用差异的形成原因。根据动用差异的评价结果,确定了不同动用状况小层在现阶段最优层段组合方式,并制定了最优层段组合图示。利用最优层段组合方式及油藏数值模拟针对不同动用状况小层分类制定了注采强度调整方案,预测不同类型层段组合下小层调整后含水率、产油量的变化结果,确定了不同层段组合下合理注采强度调整标准,为葡北油田下一步进行层段组合及配注水量调整提供指导意见。
倪俊[3](2020)在《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文中指出JZ油区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潜江组,属于中孔、中高渗透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含油层系多,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综合含水率为85.72%,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加快、产油量下降加快等问题。本文以研究区潜三段为例进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采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储量动用状况、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状况、产量变化和采收率五个方面分析评价研究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潜三段采出程度已达到40.56%、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仅为34.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69%、地层压力保持在78.4%且呈下降趋势、综合含水率为88.55%、含水上升率为5%、存水率为负值、水驱指数为0.15、年产油量总递减率为10.44%,研究区潜三段储量动用程度低、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注入水利用率低、注水开发效果差、产量递减快,需加强注水强度并结合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分布情况完善井网,提高水驱效果。根据研究区地质资料,使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潜三段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CMG软件进行了历史拟合展开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地层构造、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部署的影响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主要包括以下5类:构造高部位剩余油、非主流线井间带剩余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断层遮挡区域剩余油以及油厚边缘区域剩余油。从纵向上看,主要分布在潜331、潜334、潜336、潜338、潜341、潜344六个小层中,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措施改造挖潜剩余油的主要目标。以Z10Xie-7井组为例研究了非主流线井间带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动用机理,通过补孔、油井转注、封堵等措施改变注入水流向,从而改变渗流场、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动用程度。结合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井位分布情况,制定了研究区潜三段调整方案:新部署采油井2口,注水井3口,并采取了补孔、油井转注、封堵以及压裂等措施,预测开发十五年后,潜三段累积增油量25.05×104t,累积提高采出程度6.88%,较现有开发方案累计多产油12.43×104t,累计提高采出程度3.41%,且含水率大幅降低,研究区潜三段仍具有剩余油挖潜潜力。
赵驰[4](2020)在《CN油田三工河组二段油藏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油藏由彩9井区、彩参2井区、彩10井区3个区块组成,为边、底水能量较充足的岩性-构造油藏,目前存在着主要问题有:(1)井网不完善,不规则,井距偏大,现有井网无法充分动用剩余储量;(2)油水井数比高,注水负担大,注水强度高于本区合理吸水强度;(3)油藏剩余油零散分布,动用难度大。为分析油水分布特征、水淹规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井网调整可行性,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对CN油田三工河组二段油藏进行综合治理研究。通过对CN油田三工河组二段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措施效果分析、水淹特征及剩余油潜力研究,明确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双高”阶段后油藏动用状况、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状况,确定纵向上主要以J1s22-2小层以上为主要挖潜对象,平面上主要以注采井网不完善区、注水井井间滞留区、沉积弱势相带区等为主要挖潜区域。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开采政策研究,确定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合理注采比、注水强度、井网密度等,对比发现目前井距远大于合理井距。通过目前井网采收率标定与岩心相渗化验分析驱油效率对比分析,仍有较大的提采空间。综合动静态特征研究及潜力分析,完善了研究区注采井网。通过综合调整治理,预测20年后增产52万吨,比不调整提高采收率4.62%。
王久星[5](2020)在《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对象为台105区块,其地层储层厚度较薄,岩石物性较差,平均单井钻遇有效3.0m/4.0层,属于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及2011~2014年的加密调整,各种开发问题逐渐突显,如低效无效水循环井数比例高,平面上水驱效果较差,薄差储层储量动用情况差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方案初期确定的技术政策界限不能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油藏生产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台105区块目前开发现状,根据该区块开发历程及数据资料,应用井震联合技术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使用井震双控建立属性模型,并进行油藏历史拟合,确保模型的精度。分析研究区内宏观上和微观上剩余油分布类型,引入灰色关联-数学模糊判别理论判断剩余油主控要素和各小层剩余油类型分布,并通过软件达到定量预测剩余油分布、准确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的作用。根据剩余油分布,局部地区部署高效加密井,选择合适的挖潜措施及位置,精准开采剩余油。在深入研究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后,根据各个井区合理井距以及流线方向和砂体情况,对水平井周围油井设计了最佳转注方案,设计各类型井网局部新增井位8口,确定对全区采取堵水措施6口、补孔措施14口,压裂措施6口。措施调整后预测累产油提高25.52×104t,储层原油采收率增加了2.69%。
李春绪[6](2020)在《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葡北X断块经历30多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已经入了注水开发后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亏空,没有后续能量的补充,致使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并使区块内油井处于高含水状态,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难以满足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需要,油井产量因此下降,严重影响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因此开展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根据葡北X断块的实际地质状况,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不同类型砂体的成因以及特征,开展了单砂体的识别及划分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地质特征的单砂体划分标准,指导单砂体的识别、描述以及划分,并将得到的单砂体作为地层压力研究单元,为后续进行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单元。利用注采完善程度系数法,对压力单元的注采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压力单元进行潜力分析,优选出压力调整潜力单元。本文根据静水柱压力法、物质平衡法、最小自然递减率法以及经验公式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合理地层压力进行计算,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合理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物质平衡公式以及经验公式,推导出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计算公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到压力单元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地层压力恢复方法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好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对策。
刘雅涵[7](2020)在《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文中提出长期水驱后储层非均质状况和渗流状况发生改变,“双高”油气藏开发难度增大,驱替效率降低,措施效果下降,亟需基于油藏描述和开发数据的深化认知提出有效的控水提效方案。从开发地质和油藏工程协同的角度,重新认识目标油藏渗透率和非均质特征,建立更为完善的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针对复杂断块油气藏,利用试井二次解释和井间平均渗透率反算结果,量化了储层渗流能力高低及与综合含水的关联,明确了测井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的差异和关系;结果显示,测井渗透率远高于有效渗透率,且井间有效渗透率随着含水升高呈现趋势性增大。利用试井结果评价单井平面非均质状况,利用水窜通道反演评价井间非均质状况,结果显示,长期高压注水作用下,近井易于形成复合油藏特征,水井附近渗透率明显增大;长期水驱作用下,油水井间易于形成水窜通道,且井间、井组注采流场和开发效果出现分化。基于油藏非均质特征的再认识,重点针对复杂断块的断层模型建模方法,开展了对比分析和筛选评价,建立符合油藏描述认识的地质模型;其中,为了避免错层的问题,尽可能精确描绘断层结构,断层模型推荐框架结构建模方法;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物性空间分布特征及井网特征,岩相模型推荐单砂体刻画确定性建模方法,属性模型推荐序贯高斯随机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复杂断块油藏分步控制的建模需求;结果显示,建立的地质模型模拟数据与真实地层概率分布特征一致。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一步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完成了建模精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加载了动静态非均质刻画的模型数据体,提升了静态地质建模的精度,发挥了动态非均质描述的关键校正作用,能够为今后“二三结合”等关键开发技术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文针对高含水复杂断块关键油藏特征综合描述并建立动静态油藏模型,对类似油田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的工程基础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赵北辰[8](2020)在《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我国复杂断块油藏大部分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在原有注采工作机制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下,出现老井产量明显下降,含水率高和经济效益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综合了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历史生产动态,确定了剩余油潜力区,再运用注、采井的工作制度“耦合”与注采量的参数优化设计了剩余油挖潜方案,指导老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高效挖潜。通过填砂平板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针对复杂断块严重的非均质性,研究了注采耦合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应用机理。在平面上从开发井网的分布和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在纵向上从单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和多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2)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地研究了注、采耦合的工作机制,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不同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方案。在最终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发现异步注水、不规律采油、选择性开、关层位和合理地增减压力等注采耦合方案能“控水稳油”,可达到最合理开采方式和最大限度的采收率。(3)结合DX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特点及能量来源,将油藏划分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岩性断块油藏、背斜型断块油藏和半封闭型边、底水断块油藏。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剩余油潜力区的评价指标参数进行选取,建立了油水两相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潜力评价体系,依据潜力区进行分级,划分为优势潜力区、弱优势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非潜力区。(4)在X11-80块油藏应用注采耦合技术,结合剩余油潜力区和生产动态分析,设计了注采耦合方案,并对数值模拟开发效果预测,优选出了注、采井的工作制度和注采量的优化方案,最后分析了最优注采耦合方案对该油藏剩余油提采的机理。
许江波[9](2020)在《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外G油田是典型的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油藏内部断层普遍较发育,油水关系较复杂。在开发过程期间,边底水会持续为地层补充能量,油藏开发效果较好,但同时容易导致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G油田从2004年开始投入开发,现在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已经出现多种问题。如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低产层动用程度差,降低了开发效果,须改变开发方案来提高采收率。基于此,本论文以海外G油田为例,综合应用了石油地质学、油藏工程方法、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G油田地质特征研究、生产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通过石油地质学方法,对海外G油田边底水断块油藏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油藏地层厚度大、断层发育、储层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流体纵向差异大,给开发带来很大困难。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油田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海外G油田大部分油井高含水的现状,这是制约油田当前产量的重要因素。经产量递减分析,得出目前G油田单井月递减率为0.83%。并利用合理采油速度法,计算了G油田合理井网密度,结果显示,可以合理对油田进行井网加密。另外采用了4种水驱曲线预测了油田最终采收率,结果显示采收率为14.1%。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保留海外G油田油藏物性特征下,建立了边底水油藏概念模型,并分别研究了避射高度、射孔厚度、水体倍数和隔夹层对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对三维地质模型合理粗化后,建立了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实际数值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符合实际地下油藏特征,可以用于开发预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海外G油田水侵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G油田剩余油分布区域,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挖潜对策,如调整射孔层位,加密井网以及打水平井等措施,对方案进行开发指标的预测、对比以及优选,得出最适合海外G油田优选开发调整方案,为下一步海外G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
章巧[10](2020)在《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五断块第一口井钻于1969年,经过50年的开发利用,目前已处于高水淹状态,为了探究研究区目的层的水淹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本论文在五断块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目的层的水淹状况进行识别以及量化水淹级别,研究并总结水淹分布规律;基于3D地质模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输入油藏开发相关数据,进行模拟,得到目的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且总结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本论文开展了研究区五断块水淹规律的探究与总结。利用研究区目的层段的45口井的测井曲线以及生产资料等数据,开展了水淹层的电性特征总结以及水淹层的识别,总结了5种水淹层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井进行水层识别。2.利用测井曲线定性准确地识别水淹层,本论文采用两种方法来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第一种是结合研究区的各井的物性参数构建了综合参数Zgj和储层品质指数RQI,通过Zgj和RQI与Sw以及Sxo的联系,综合判断水淹级别;第二种是通过研究区井的生产数据产水率Fw划分来定量判断水淹层的水淹级别。3.在前期研究区Es321-1-Es322-2四个小层单砂体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五断块进行油藏生产模拟,将产量模拟得到的数值与体积法计算得到的产量进行比较,计算误差不超过5%,反映流体运动趋势。4.构建机理模型,模拟得到目的层段四个小层的含油饱和度场图,总结归纳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即平面上,剩余油多集中分布在研究区Ⅰ号断层的上升盘以及Ⅰ号断层和Ⅱ号断层之间的小断块;纵向上,剩余油集中分布于Es322-2小层。剩余油主要集中分布于断层上升盘和分支水道砂中部和漫溢砂边部。5.总结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包括两部分:生产因素和地质因素。其中生产因素包括井网射孔层位、生产制度、井距;地质因素包括:构造、沉积单砂体类型、夹层分布、水淹规律以及韵律性,以上因素都对剩余油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构造、单砂体类型、水淹规律和生产制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最大。
二、复杂断块油田早期含水率预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断块油田早期含水率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水率研究 |
1.2.2 采收率研究 |
1.2.3 注水利用率研究 |
1.2.4 产量递减率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
2.1 理论含水变化规律 |
2.1.1 同构造带油藏含水曲线归一法 |
2.1.2 相渗曲线法 |
2.2 实际含水变化规律 |
2.2.1 含水率变化型态 |
2.2.2 井网加密对含水率的影响 |
第三章 采收率预测与评价研究 |
3.1 开发初期采收率研究 |
3.2 中高含水期采收率研究 |
3.2.1 典型水驱规律曲线 |
3.2.2 水驱规律曲线的选型 |
3.2.3 水驱规律曲线的拐点 |
3.2.4 采收率指标分段预测 |
3.3 采收率评价 |
3.4 井网加密对采收率的影响 |
第四章 注水利用率预测与评价研究 |
4.1 理论注水利用率变化规律研究 |
4.2 中高含水期注水利用率研究 |
4.2.1 注水利用率变化规律研究 |
4.2.2 注水利用率评价研究 |
4.3 注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研究 |
4.3.1 秩相关系数分析方法 |
4.3.2 注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研究 |
5.1 全区产量递减变化规律 |
5.1.1 递减趋势稳定性分析 |
5.1.2 产量递减类型判别 |
5.1.3 确定分阶段递减类型 |
5.1.4 动态指标评价及预测 |
5.2 分井网产量递减变化规律 |
5.2.1 分井网理论递减规律 |
5.2.2 分井网实际递减规律 |
5.3 产量递减率影响因素 |
5.3.1 理论分析法 |
5.3.2 灰色关联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葡北油田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水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开发历史 |
2.1 地质概况 |
2.2 开发历史 |
第三章 小层含水劈分方法研究 |
3.1 小层劈分系数构建方法研究 |
3.1.1 渗流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
3.1.3 小层注水量劈分方法 |
3.1.4 小层产液量劈分方法 |
3.2 小层含水劈分方法研究 |
3.2.1 水驱规律曲线法计算小层含水率 |
3.2.2 含水计算结果 |
3.3 程序编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层动用状况评价 |
4.1 小层动用状况分类 |
4.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小层评价系数 |
4.1.2 小层动用效果评价系数计算 |
4.2 动用状况分布特征 |
4.3 动用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
4.3.1 层间非均质特征 |
4.3.2 平面非均质特征 |
4.4 最优层段组合图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理注采强度研究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 历史拟合结果 |
5.3 分类制定合理注采强度调整标准 |
5.4 小层措施经济效果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2 油藏特征 |
2.2.1 流体性质 |
2.2.2 温度和压力 |
2.3 开发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3.1 地质建模方法及数据准备 |
3.1.1 建模方法 |
3.1.2 数据准备 |
3.2 构造模型 |
3.2.1 断层模型 |
3.2.2 层面模型 |
3.2.3 纵向网格单元的细化 |
3.3 岩相模型 |
3.4 属性模型 |
3.5 储量计算 |
3.6 模型粗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4.1 储量动用状况 |
4.1.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4.1.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4.2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
4.3 水驱状况 |
4.3.1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 |
4.3.2 存水率 |
4.3.3 水驱指数 |
4.4 产量变化 |
4.5 采收率 |
4.6 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模拟参数准备 |
5.2 历史拟合 |
5.2.1 历史拟合方法 |
5.2.2 拟合结果 |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 |
5.3.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5.4 潜力分析 |
5.4.1 剩余油动用机理 |
5.4.2 开发调整对策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CN油田三工河组二段油藏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类似油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层序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2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2.2.1 开发历程 |
2.2.2 主要开发指标评价 |
2.3 增产措施效果评价 |
2.3.1 油井措施效果 |
2.3.2 水井调驱、调剖 |
2.4 油水井利用状况评价 |
2.5 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剩余油描述研究 |
3.1 采收率标定 |
3.2 生产动态分析法 |
3.2.1 产吸状况分析 |
3.2.2 新钻井状况分析 |
3.3 数值模拟法 |
3.3.1 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3.3.2 剩余油分布状况 |
3.4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合理开采技术政策研究 |
4.1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4.2 合理注采比及注水强度 |
4.3 合理井网密度 |
第五章 潜力分析及综合治理 |
5.1 潜力分析 |
5.2 注采井网完善 |
5.2.1 井网参数确定 |
5.2.2 加密调整区 |
5.2.3 C1236 井西断鼻部署 |
5.2.4 C2256 井断块部署 |
5.2.5 整体部署结果 |
5.3 综合治理措施 |
5.4 指标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油藏描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0.2.1 油藏描述的发展 |
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3 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
0.3.1 研究内容 |
0.3.2 取得成果 |
第一章 区域概况 |
1.1 工区概况 |
1.1.1 构造特征 |
1.1.2 储层特征 |
1.1.3 流体物性及温度 |
1.2 油田开发概况 |
1.2.1 开发历程概述 |
1.2.2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油藏模型建立 |
2.1 井震结合三维地质建模 |
2.1.1 井震结合建模 |
2.1.2 建立沉积相模型 |
2.1.3 基于井震双控属性建模 |
2.2 油藏数值模拟 |
2.2.1 搭建储层数值模型 |
2.2.2 储量拟合 |
2.2.3 历史拟合 |
第三章 台105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剩余油形成原因 |
3.1.1 微观原因 |
3.1.2 宏观原因 |
3.2 .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
3.2.1 基于静态角度剩余油类型 |
3.2.2 基于动态角度剩余油类型 |
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1 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
3.3.2 平面分布规律研究 |
3.4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评价 |
3.4.1 灰色关联法判别剩余油类型 |
3.4.2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计算 |
3.4.3 注采系统内剩余油主控要素研究 |
第四章 台105区块调整挖潜对策 |
4.1 井网加密调整对策 |
4.1.1 加密调整界限 |
4.1.2 加密井位优选 |
4.1.3 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区 |
4.1.4 局部断块井网加密 |
4.1.5 局部断块井网调整 |
4.2 水平井区转注方案设计 |
4.3 挖潜措施研究 |
4.3.1 补孔措施 |
4.3.2 堵水措施 |
4.3.3 压裂措施 |
4.3.4 各区综合开发调整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储层特征 |
1.3 油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
1.3.1 油藏压力及温度 |
1.3.2 油藏原油流体性质 |
1.4 目前生产状况 |
第二章 油藏模型研究 |
2.1 地质构造模型建立 |
2.1.1 断层模型 |
2.1.2 网格模型 |
2.1.3 层面模型 |
2.1.4 沉积相模型 |
2.1.5 模型质量监控 |
2.2 属性模型建立 |
2.2.1 孔隙度模型 |
2.2.2 渗透率模型 |
2.2.3 饱和度模型 |
2.2.4 净毛比模型 |
2.3 网格粗化 |
2.4 数值模型建立 |
2.4.1 模型初始化参数 |
2.4.2 高压物性及相渗曲线 |
2.5 储量及历史拟合 |
2.5.1 储量拟合 |
2.5.2 全区历史拟合 |
2.5.3 单井历史拟合 |
2.6 压力点拟合 |
第三章 地层压力单元划分及优选 |
3.1 单砂体特征分析 |
3.1.1 多期主河道叠加型单砂体 |
3.1.2 主(浅)河道-浅滩砂型单砂体 |
3.1.3 单一河道型单砂体 |
3.1.4 席状砂型单砂体 |
3.1.5 透镜砂型单砂体 |
3.2 单砂体划分 |
3.2.1 分类原则 |
3.2.2 分类描述 |
3.3 压力单元分析及统计 |
3.4 压力单元注采状况评价 |
3.4.1 影响因素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结果 |
3.5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研究 |
3.5.1 多期河道叠加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2 单一河道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3 席状砂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4 油气潜力分析 |
3.5.5 压力恢复及生产潜力分析 |
3.5.6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优选 |
第四章 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研究 |
4.1 合理地层压力 |
4.1.1 静水柱压力法 |
4.1.2 物质平衡法 |
4.1.3 最小自然递减率法 |
4.1.4 经验公式法 |
4.1.5 方法优选 |
4.1.6 结果统计 |
4.2 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 |
4.2.1 物质平衡法 |
4.2.2 回归法 |
4.2.3 经验公式法 |
4.2.4 方法评价 |
4.2.5 结果统计及验证 |
第五章 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 |
5.1 地层压力恢复方法 |
5.1.1 注采调整原则 |
5.1.2 单一调节注水量 |
5.1.3 单一调节采液量 |
5.1.4 综合调整注采量 |
5.1.5 方案对比分析 |
5.2 综合治理对策 |
5.3 效果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性评价 |
1.2.2 三维地质建模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双高”油藏渗流能力评价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藏特征 |
2.3 开发历程及现状 |
2.4 渗流能力再认识 |
2.4.1 测井渗透率量化分析 |
2.4.2 有效渗透率量化分析 |
2.4.3 井间平均渗透率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双高”油藏非均质状况评价 |
3.1 层间非均质分析 |
3.1.1 静态非均质性评价 |
3.1.2 动态非均质对比 |
3.2 近井非均质特征分析 |
3.2.1 试井解释结果 |
3.2.2 井储系数分析 |
3.2.3 内外区渗透率分析 |
3.3 井间非均质特征分析 |
3.4 水窜通道反演 |
3.4.1 流场模拟 |
3.4.2 水窜通道量化 |
3.5 小结 |
第4章 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地质建模概述 |
4.2 储层属性插值原理 |
4.2.1 确定性建模 |
4.2.2 非确定性建模 |
4.2.3 插值建模主要步骤 |
4.3 基础数据处理 |
4.3.1 导入数据 |
4.3.2 基于井震资料对构造及分层的调整 |
4.4 构造模型建立 |
4.4.1 断层骨架建立方法 |
4.4.2 角点网格模型 |
4.4.3 三角网格模型 |
4.5 相模型建立 |
4.6 属性模型建立 |
4.6.1 属性建模方法 |
4.6.2 孔隙度模型 |
4.6.3 渗透率模型 |
4.6.4 含油面积刻画 |
4.6.5 净毛比模型 |
4.6.6 合理性验证 |
4.7 小结 |
第5章 “双高”油藏动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
5.1 油藏数值模拟资料准备 |
5.1.1 油藏及流体物性 |
5.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5.2 模拟网格设计 |
5.3 模型的初始化 |
5.4 油藏动态非均质特征刻画 |
5.5 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5.5.1 压力拟合 |
5.5.2 含水率拟合 |
5.5.3 产油量拟合 |
5.5.4 单井拟合分析 |
5.5.5 剩余油分布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潜力区分析 |
1.2.2 注采耦合的机理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2 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 |
2.1 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及开发特点 |
2.1.1 构造特点 |
2.1.2 开发特点 |
2.2 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方式 |
2.2.1 分类参数 |
2.2.2 分类标准 |
2.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评价 |
2.3.1 开发评价指标 |
2.3.2 开发评价方法 |
2.4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体系构建 |
2.4.1 评价指标选取 |
2.4.2 潜力级别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3 注采耦合机理研究 |
3.1 复杂断块油藏耦合机理 |
3.1.1 纵向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
3.1.2 平面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
3.2 注采机制耦合对断块油藏的影响 |
3.2.1 注水耦合 |
3.2.2 采油耦合 |
3.2.3 注采耦合 |
3.3 物模实验方法 |
3.3.1 物模相似准则 |
3.3.2 单管填砂模型实验 |
3.3.3 平板填砂模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场的研究应用 |
4.1 X1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 |
4.1.1 地质概况 |
4.1.2 油藏特征 |
4.2 X11 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 |
4.2.1 模拟模型的选择 |
4.2.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2.3 流体物模拟的建立 |
4.2.4 历史生产动态的拟合 |
4.3 X11 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 |
4.3.1 X11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 |
4.3.2 X11 注采耦合方案设计 |
4.3.3 X11 注采耦合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0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边底水断块油藏开发研究进展 |
1.1.2 边底水复杂断块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现状 |
1.1.3 油藏边底水研究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 |
1.2.2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1.2.3 油藏开发调整数值模拟研究 |
1.3 技术路线 |
2 海外G油田物性特征与生产动态分析 |
2.1 油田物性特征 |
2.1.1 流体性质 |
2.1.2 温度和压力数据 |
2.1.3 岩石物性数据 |
2.2 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
2.2.1 生产动态分析 |
2.2.2 产量递减分析 |
2.2.3 采收率预测 |
2.2.4 合理井网密度及井位优选 |
2.2.5 开发问题及潜力 |
2.3 本章小结 |
3 海外G油田地质特征与地质建模 |
3.1 油田地质概况 |
3.1.1 地层特征 |
3.1.2 构造特征 |
3.1.3 储层特征 |
3.2 三维地质建模 |
3.2.1 数据准备 |
3.2.2 构造模型 |
3.2.3 岩相模型 |
3.2.4 属性模型 |
3.2.5 模型粗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海外G油田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机理模型研究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模拟软件介绍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天然能量评价 |
4.4 历史拟合 |
4.4.1 储量拟合 |
4.4.2 全区拟合结果 |
4.4.3 单井拟合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外G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5.1 油水分布变化规律 |
5.2 水侵影响因素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1 垂向剩余储量分布 |
5.3.2 平面剩余储量分布 |
5.3.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5.4 开发调整方案预测 |
5.4.1 基础开发方案 |
5.4.2 调整射孔层位方案 |
5.4.3 加密直井方案 |
5.4.4 水平井方案 |
5.4.5 方案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五断块地质概况以及开发状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及地质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油藏特征与储藏概况 |
2.6 开发概况 |
第三章 水淹分布规律研究 |
3.1 水淹测井响应特征 |
3.1.1 电阻率曲线特征 |
3.1.2 GR曲线响应特征 |
3.1.3 SP自然电位曲线响应特征 |
3.1.4 声波时差曲线响应特征 |
3.2 水淹层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
3.2.1 静态电性对比识别法 |
3.2.2 自然电位变形识别法 |
3.2.3 自然伽马异常增大法 |
3.2.4 声波时差异常增大法 |
3.2.5 自然电位与电阻率对比识别法 |
3.3 水淹级别的半定量评价 |
3.3.1 构建综合参数Zgj |
3.3.2 产水率划分水淹级别 |
3.4 水淹分布规律研究 |
3.4.1 剖面水淹分布规律 |
3.4.2 平面水淹分布规律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 |
4.1 目标区块油藏数值类型概况 |
4.2 油藏模型的建立 |
4.2.1 网格模型 |
4.2.2 流体模型 |
4.2.3 流体性质 |
4.3 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 |
4.4 五断块生产历史拟合 |
4.4.1 五断块储量拟合 |
4.4.2 压力拟合 |
4.4.3 含水率拟合 |
4.4.4 产量拟合 |
4.5 五断块机理模型拟合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5.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 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 |
5.2.1 生产因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
5.2.2 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复杂断块油田早期含水率预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秋胜.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葡北油田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水量优化研究[D]. 沈忱.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D]. 倪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CN油田三工河组二段油藏综合治理研究[D]. 赵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5]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D]. 王久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D]. 李春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D]. 刘雅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8]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D]. 赵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D]. 许江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章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