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仿真建模的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1](2020)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评估与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具备米级、亚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广泛应用于空间信息应用领域。卫星发射入轨之前、在轨运营阶段需要大量的评估工作,保证卫星能够正常化运行。然而,传统卫星效能评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成本,也无法对效能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因此,从历史评估集中挖掘预测模型,代替串行化的评估流程就显得意义重大,同时引入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以量化不同指标的灵敏度。基于此,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构建包含综合指标层、能力指标层、应用域指标层、性能指标层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固有观测能力、任务观测能力两个角度,分别给出不同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提出标准化的预处理方法。针对时空覆盖效能指标,设计一种基于网格法和矢量相交法的计算方法。(2)针对主、客观确权方法各自的缺陷,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确权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效能指标组合确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综合不同方法确权结果,从而保证了权重信息的完整性。(3)基于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雷达图法,提出两种改进的评估方法,即基于动态分辨系数的加权综合灰色关联度评估法(RGRA)以及基于模糊综合的改进雷达图评估法(FCE-RRME)。RGRA评估法克服了分辨系数取为经验值的局限性,解决评估参考标准不一致问题。FCE-RRME评估法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因节点顺序导致的评估结果差异性,通过模糊化处理可以解决小样本、信息不确定问题。最终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4)针对效能评估流程繁琐、耗时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agging和Boosting集成学习的效能预测模型。通过拉丁超立方参数抽样方法,构建仿真评估数据集。基于此数据集,与单一预测模型展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agging-SVR模型预测误差最小,RMSE、MAE小于0.005,MAPE小于0.9%,决定系数R2高于0.99。基于集成学习的效能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升预测精度,较好地拟合评估结果,从而为遥感卫星效能评估领域注入新的研究思路。(5)针对传统评估方法难以定量分析指标敏感性的局限性,本文将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应用于效能评估,设计了一种基于Sobol指数法的效能指标敏感性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空间域效能指标、覆盖效能指标敏感性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遥感卫星效能评估敏感性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艳[2](2020)在《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涉及要素颇多,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工具制造所需的材料是一个重要要素,传统的材料分析方法难以进行科学直观地分析。基于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多个学科,依托严格的数学物理理论,可以低成本、高真实感地再现材料各参数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和改进交通材料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有限元方法由于其仿真的高真实感,是基于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可形变物体常用的仿真方法。然而,现有的材料模型设计方法缺乏一个直观且易于用户编辑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以控制弹性体的形变效果。并且存在参数较多、复杂难以计算、仿真效果不易控制和仿真不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任意设计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材料。由于各向异性具有依赖方向的性质,而各向同性只是各向异性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将材料结构模型定义为沿着某些虚拟材料纤维的形变产生的应变能密度函数之和,通过在虚拟材料纤维上设置不同的应变能密度函数,来控制不同虚拟材料纤维上的力学特性。其中应变能密度函数和虚拟材料纤维的方向及数量均可由用户根据需求自行定义。该设计方法非常直观,且参数较少。针对该材料模型,本文提出了相对应的虚拟材料纤维设置的建议,即均匀选取和正向选取。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虚拟材料纤维的内部弹性能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如何通过设置虚拟材料纤维来仿真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以及各向异性材料。并且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能够保证刚度矩阵的对称性,这是快速有限元仿真的重要稳定性条件之一。最后,本文通过多组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材料设计算法稳定,易于编辑,能够稳定的仿真弹性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是一个更全面、更具概括性的模型,可以同时仿真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材料,符合现实材料的物理复杂性。
柳化松[3](2020)在《基于人机交互的邮轮客舱设计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邮轮客舱舱室的环境和邮轮生活的满意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客舱舱室设计效果对改善和提高舱室人居舒适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船东及游客只能单纯的通过二维图纸和一些静态信息来观察设计的效果,也很难立体直观的显示出设计效果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对客舱舱室设计效果进行评价是衡量其设计优劣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多态性及模糊性,难以用一个精确的数据来评价舱室设计效果的好坏,至今在舱室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总是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去判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邮轮客舱舱室为研究对象,对客舱舱室进行了三维建模设计;深入研究邮轮客舱舱室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方法和实施程序,建立邮轮客舱舱室人-机-环境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选用先进、适用的评价方法对客舱舱室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使舱室设计评价更加系统、准确、合理;搭建虚拟舱室环境并利用Unity3D虚拟现实引擎开发客舱舱室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相关交互功能。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相关理论,依据邮轮相关图纸照片等信息对虚拟舱室进行初步建模,并在建模过程中不断改善、优化,实现了虚拟舱室的三维环境模型设计。(2)从影响客舱舱室设计的因素出发,应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理论对居住舱室人-机-环境系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邮轮客舱舱室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3)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和FCE的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建立的舱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对邮轮客舱舱室设计方案的评价。(4)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开发了一款基于虚拟现实(VR)的邮轮客舱设计可视化软件。该软件不仅可实现舱室虚拟漫游等交互功能,还能够对设计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邮轮客舱舱室人机工程设计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采用实例进行了验证;依据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邮轮客舱舱室的三维可视化,并对设计效果进行人机工程评价。研究工作能够为邮轮舱室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齐嘉[4](2019)在《船用四冲程中速柴油机性能预测建模和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轮机模拟仿真系统对学员进行操作和故障排查训练,是提高学员业务能力,提高轮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船员培训机构都配置了大型轮机仿真系统系统,对提高船员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的轮机仿真系统系统中的四冲程柴油机数学模型过于简化,无法满足维护、故障判断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要求,因此建立一个四冲程柴油机数学模型,既能满足模拟器培训需要,又能实现在不同工况下对柴油机进行性能预测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YANMAR 6N330L-GW的四冲程中速发电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型柴油机的循环平均值模型以及UG8液压调速器的数学模型;编写了基于VC++6.0的仿真计算程序,并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仿真计算结果与柴油机实船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表明:该循环平均值模型能够正确反映柴油机在不同负荷下的稳态和动态特性,仿真误差小于6%,可以满足仿真训练的要求;利用仿真模型对柴油机进气温度和压力变化进行了性能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开发了柴油机二维和三维操作界面并将其融入到轮机仿真系统中;将仿真模型和操作界面成功移植到现有的轮机仿真系统中,完善了现有发电机组的训练和培训功能,经平台测试仿真模型运行正常。本文建立的四冲程发电柴油机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不同工况下柴油机的运行参数,不仅可以用于对相关海事院校的学生以及航运公司的船员进行教学培训,未来还能为航运公司开发远程故障诊断以及决策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
吴癸周[5](2019)在《单个运动接收站对辐射源信号的直接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战争中,无源定位技术是获取电子情报、掌握战场电磁态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两步定位法先估计定位参数,例如到达角、到达时差和到达频差等,再利用这些定位参数估计辐射源位置。相对于两步定位法,直接定位法(Direct Position Determination,DPD)不估计定位参数,实现了从原始采样信号到辐射源位置的一步估计,具有可对同时同频信号进行定位、无需参数关联、低信噪比下定位精度高等优势。该方法通过建立观测信号与辐射源位置之间关系的模型,构建仅与辐射源位置有关的代价函数以及求解代价函数实现定位。由于多站直接定位存在站间数据传输压力大和时频同步困难等问题,本文研究单个运动接收站对辐射源信号的直接定位方法。该方法仅需单个观测站,利用运动积累截获的原始信号直接估计辐射源位置,即继承了直接定位的优势,又避免了多站站间的时频同步和数据传输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研究了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DPD with Single Moving Observer,SMO-DPD)的基本方法。首先建立了窄带信号模型和相参信号模型,然后基于不同的信息类型对观测信号进行了建模。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类型的优化方法,构建了SMO-DPD的代价函数。然后,推导了SMO-DPD的克拉美罗下限(Cram(?)rRao lower bound,CRLB)。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推导和分析的正确性。第三章研究了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SMO-DPD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它比已有方法具备更好的分辨率。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阵列的SMO-DPD方法,并推导了其定位CRLB,计算机仿真验证了阵列的旋转显着提升了定位精度和分辨率。最后,针对同步相参信号提出了一种相参的SMO-DPD方法,虽然该方法并没有提高定位精度,但却可以显着提高分辨率并增加可定位辐射源的数目。第四章研究了传感器幅/相误差干扰下的SMO-DPD方法。首先建立了传感器幅/相误差干扰下观测信号模型和代价函数。然后推导了确定性传感器幅/相误差引起的理论定位偏差值。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的SMO-DPD方法,并推导了其CRLB,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校正传感器幅/相误差,同时也暴露了其低信噪比下性能差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一种基于已知位置标校源的SMO-DPD方法,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五章研究了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的快速算法。首先对前序章节中提出的SMO-DPD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使用正交投影(Alternating Projection,AP)技术的SMO-DPD和基于谱方法的SMO-DPD计算复杂度依然较高的问题,依次提出了基于多级网格和AP技术的快速算法、基于小生境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快速算法、基于小生境PSO及梯度类法的快速算法。计算机仿真分别验证了这些算法对SMO-DPD计算复杂度的改进效果。
李德民[6](2019)在《提高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控制方法研究 ——以教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语言声厅堂的评价方法有主、客观两种,其中主观评价是最终判定的依据,对语言声厅堂的设计和评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声场中,常将测试位置的房间脉冲响应或双耳脉冲响应提取出来,使用卷积、混缩等信号合成的方法制备信号,使主观评价消除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合成信号的响度和相对声压级会产生较大误差,使主观评价的结果不准确;主观评价的测试语音除了可以在实际声场中获取,还可以借助仿真声场,对未建成厅堂的听音效果进行评价,但由于现阶段技术的限制,仿真软件还不能完全模拟现实声场中声音的传播和衰减,在实际操作中,仿真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了主观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针对仿真和信号合成过程中,影响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两个方面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提出一系列的技术控制方法,减少主观评价结果的误差,提高有效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2)对Odeon仿真软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的提高仿真声场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控制方法。(3)研究了两类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响度计算模型,对比了它们在计算汉语语音材料总响度方面的有效性和误差。(4)为了使四种主观评价指标在统一的框架下运行,本文搭建了一种主观评价系统,使用MATLAB程序语言编程实现,旨在提高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方法运用的现实意义,也能使本文的技术性研究成果得到很好的验证及运用。(5)应用本文搭建的主观评价系统对仿真和实际声场进行主观评价测试,并将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拟合。本文从减少主观评价误差的技术性研究入手,对主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针对仿真和实际声场中主观评价方法存在的系统误差提出一系列的量化控制方法,并在四种主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全面的、可靠的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系统,对房间的语言声传输效果进行评价。本文开发的主观评价测试系统增加了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主观评价指标的推广和运用增加了现实意义,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黄晓丹[7](2019)在《基于Tecnomatix的变速器自动化装配线工艺及物流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速器装配线是变速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变速器装配线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缺少对装配线进行系统的物流仿真及优化流程,效率低、周期长,且装配线缺乏柔性。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成熟,为解决装配线这类离散事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文基于专业的离散事件仿真平台Tecnomatix,以某公司开发的变速器自动化装配线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了系统的物流仿真研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提升了其整体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装配线的基本工艺,明晰了变速器的装配序列及工艺流程,通过分析其布局类型,简述了此装配线可能会出现的设计缺陷。接着对常用的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明确了本文将采用数学模型法、遗传算法及计算机仿真的组合方式对装配线物流系统进行优化。通过数学模型法建立了装配线三种平衡问题数学模型,在满足第二类平衡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装配线设计要求规划其理论节拍。接着利用Tecnomatix 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建立装配线物流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检测出在转线工位存在瓶颈,分析瓶颈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初步优化方案:在转线工位添加分流缓存区,消除托盘堵塞现象。最后对缓存区容量及配比求解的遗传算法进行详细设计,结合软件内嵌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块进行运算求解,得到最终的优化方案,并利用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本课题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升了该项目装配线的整体性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张诗波[8](2019)在《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逐渐规范,专业化的事故分析需求正在显着增加。事故再现是事故分析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基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信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事故发生过程和碰撞状态进行解释说明和重现。人车碰撞类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对这类事故的再现一直缺乏系统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整体上提出并构建了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体系,包括五大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为:事故深度调查方法、事故仿真建模方法、行人被抛运动规律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事故再现优化方法。论文第2章以自2011年以来参与的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的构建与数据采集为背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体系;设计了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及其图像矫正程序,构建了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探讨了检测道路线形、路面附着系数、人与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阐述了四种相对直接的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视频的方法、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运动学解析法和基于EDR的方法;对NAIS数据库中20112016年度181例人车事故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了致命级人车碰撞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论文第3章研究了两种面向运动学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仿真建模方法,分别为单刚体建模方法和多刚体建模方法;探讨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和建模方式;结合一真实人车事故案例,分别利用ARAS和PC-Crash实现了事故碰撞的单刚体和多刚体仿真建模。论文第4章针对中国道路上人车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矮长头车、高长头车和面包车等三种车型,通过大量仿真试验,研究探讨了在20 km/h110km/h车辆碰撞速度下,三种车型与行人标准碰撞中行人抛射角度、抛射高度、第一落点距离以及总抛距等方面的形态规律,阐述了卷绕型、顶推型、拱推型三种碰撞形态,构建了新的抛距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接触位置、车型参数、行人速度、行人碰撞姿态等参数对行人被抛运动形态的影响;结合295例NAIS事故深度数据(含91例有监控视频的案例)和108例澳大利亚CASR事故深度数据验证了新提出的抛距公式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抛距模型进行了对比。论文第5章在对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可用于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上下界法、差分法、不确定度评价法等三种常规方法和蒙特卡洛法;提出了适用于事故仿真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给出了ISMC法的实现步骤,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应用;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验证了以上五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论文第6章在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仿真试验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人工调整优化的黄金分割搜索法、复合形法和随机试验法等三种方法,研究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迭代步骤和流程,并以实际的案例应用加以了验证。
周围[9](2018)在《对海ISAR目标检测估计与宽带跟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地对海面进行探测搜索,获得舰船目标信息,同时可以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成像、特征提取和属性识别,对我国管辖海域、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提升国家海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对海ISAR系统为平台,针对海杂波统计特性建模、海杂波中的目标检测、参数估计和成像模式下运动目标距离方位连续跟踪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对海ISAR中常用的海杂波幅度分布,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定量分析,证明Gamma分布可用于X波段雷达海杂波幅度分布的建模,且其形状参数具有空间慢变特性。利用该分布对海杂波幅度进行建模,将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海面散射机理的理解,丰富海杂波常用统计模型,也为后续海杂波中恒虚警(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算法设计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两种适用于Gamma分布杂波背景的恒虚警检测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MLG-CFAR和基于加权幅度循环迭代的WAI-CFAR。理论分析证明MLG-CFAR检测器对Gamma分布的杂波平均功率估计值是渐进有效的,且在形状参数已知的前提下,该检测器对尺度参数具有恒虚警特性;MLG-CFAR在均匀、非均匀杂波背景中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检测器在Gamma杂波中的最优性。为进一步提升CFAR检测算法在杂波边缘的虚警控制能力和多目标情况下的检测能力,本文提出了WAI-CFAR检测器。该方法综合了均值类和有序统计量类CFAR算法的优点,在形状参数已知时对Gamma分布的尺度参数具有恒虚警特性,在均匀杂波背景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在非均匀杂波背景中可通过灵活设定加权系数,获得较强的目标检测能力和鲁棒的虚警控制能力。3.目标参数估计是目标检测之后的重要一环,它将为后续目标探测跟踪、ISAR成像跟踪提供准确的输入信息。本文在已有的工程应用方案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邻近单元比幅法的距离、径向速度估计方法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典型的应用实例。考虑到实际对海ISAR的常用信号形式和工作方式,上述方法在目标参数估计时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线性调频信号的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和扫描模式下天线方向图引入的幅相调制。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天线扫描模式下广义相参积累的数学模型,首次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了天线转动对目标参数估计的影响,提出扫描模式下距离、速度联合估计方法和修正的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并结合实际目标参数估计流程提出了完整的改进方法。4.获得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准确信息后,可选取其中感兴趣或者具有威胁性的目标进行ISAR成像。为了实现对目标连续成像或尽可能地延长积累时间以提高多普勒分辨力,需要在成像期间通过对选定目标的距离、方位连续跟踪实现对该目标的持续捕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质心算法”的宽带回波距离方位自动跟踪(RATCA)方法。考虑到成像场景中可能存在各类不稳定因素造成回波偶然丢失,该方法综合脉内处理、脉间处理并引入“遗忘因子”实现了对目标距离差、方位差的鲁棒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RATCA方法能够有效地削弱回波丢失等极端情况对距离、方位跟踪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和优异的鲁棒性。5.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上述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与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类CFAR检测算法、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和基于目标宽带回波的距离方位跟踪方法在实际海面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处理结果和良好的适应性。上述理论分析、实测数据处理和外场试验结果表明对海ISAR目标检测估计与宽带跟踪等关键技术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且处理方案对后续雷达系统研制、信号处理算法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孙立剑[10](2018)在《基于高斯过程的复杂光学曲面重建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具有多几何特征的复杂光学曲面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光电产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来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和功能的多样化。为了保证这些新型曲面质量的可靠性,需要精密曲面测量技术对这类复杂曲面进行各个尺度几何特征的测量,综合评定其加工精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测量仪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多传感器测量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特征复杂曲面的测量,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将多种传感器整合到同一平台,未能系统性地研究包括复杂曲面重建模型、测量规划、多传感器数据匹配与融合等在内的基础理论,导致传感器之间的协同性和互补性较差,未能真正意义上展现出多传感器测量技术的优势。与此同时,曲面测量数据一般符合高斯分布或近似高斯分布,具有统计学特性,但是大多数方法未考虑到曲面模型和数据分布之间的关系,也忽略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高斯过程作为一种基于贝叶斯核方法的模型,具有优良的自适应能力和非线性处理能力,既能处理高斯分布数据,也能处理一些非高斯分布的数据集,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分布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同时还能提供预测均值和不确定度,适应于曲面测量数据的处理。因此,本文从曲面模型的研究出发,提出了基于高斯过程的复杂曲面重建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构建曲面几何特征与核函数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曲面形态特征的统计学表征,自适应采样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高复杂曲面测量效率的同时保证测量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归纳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复合核函数理论的复杂曲面重建方法。该方法不仅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分布性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还将曲面几何特征和核函数本身的性质结合起来,将曲面先验知识融合到核函数的选择中,从而可以利用相同的点达到更好的曲面重建精度要求。同时,该方法还能解决测量数据中存在的噪声问题,能够输出预测值和对应的不确定度。二、针对接触式测量头对复杂曲面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定核函数高斯过程的自适应曲面采样方法。该方法将高斯过程作为数学模型来近似代替所测量的曲面,通过设置不同的复合核函数来学习各种不同几何形貌特征,并将曲面重建误差和曲面重建不确定度的组合作为自适应采样的评判标准,通过在线确定采样点的方式实施曲面采样,模型的自优化算法可以用较少的点达到曲面重建精度的要求。三、提出了基于特定核函数的高斯过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为了提升复杂曲面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引入了多传感器测量系统。对于来自同一测量曲面的不同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数据,如果两种传感器经过标定之后没有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时,利用异方差高斯过程进行数据融合减小曲面重建模型的不确定度;当其中一个传感器有明显的难以补偿的系统性误差时,利用相依高斯过程融合方法处理系统性偏差和噪声的影响,获取高精度和低不确定度的融合结果;当数据量较大或匹配误差较大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和高斯过程的混合数据融合算法以减小匹配误差并提高计算效率。四、设计光学磨床多传感器在位测量系统并进行加工件的检测实验。根据多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协作性和互补性要求,将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联合使用,并对传感器进行标定。为了提高在位测量设备的精度,对机床关键部位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机床的几何误差进行了标定。当从传感器获得测量数据之后,通过标定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补偿,最后将基于高斯过程的算法集成到在位检测系统中,并对实际加工的复杂曲面进行采样、融合和重建,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综上所述,基于高斯过程学习的曲面重建、采样和数据融合方法,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分布性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克服了传统方法主要易受测量曲面的影响以及无法对多几何特征曲面有很好的表征性能。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类基于概率统计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将会在多几何特征复杂曲面的测量领域产生较大的突破并促进下一代先进光学曲面在多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计算机仿真建模的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仿真建模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评估与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遥感卫星效能评估 |
1.2.2 遥感卫星效能预测 |
1.2.3 遥感卫星效能参数敏感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与结构 |
2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1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构建流程 |
2.3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评估指标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指标解算及预处理方法 |
3.1 效能指标分类及预处理 |
3.1.1 定性指标量化方法 |
3.1.2 定量指标标准化方法 |
3.2 卫星系统固有观测能力效能指标确定及类型区分 |
3.2.1 光谱域效能指标 |
3.2.2 空间域效能指标 |
3.2.3 几何域效能指标 |
3.2.4 时间域效能指标 |
3.2.5 辐射域效能指标 |
3.2.6 资源域效能指标 |
3.3 卫星系统任务观测能力效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
3.3.1 星下点地面轨迹计算 |
3.3.2 光学遥感卫星覆盖成像建模 |
3.3.3 基于网格法和矢量相交法的时空覆盖效能指标解算 |
3.3.4 成像质量效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
3.4 效能指标类型及预处理阈值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评估 |
4.1 常用指标确权方法 |
4.1.1 改进层次分析法 |
4.1.2 熵权法 |
4.1.3 主成分分析确权法 |
4.2 基于最小二乘的效能指标组合确权方法 |
4.3 效能评估方法简介 |
4.4 基于动态分辨系数的加权综合灰色关联度评估法 |
4.5 基于模糊综合的改进雷达图评估法 |
4.6 评估方法适用性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4.7 评估实验与分析 |
5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预测及效能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拉丁超立方参数抽样 |
5.2 常用的效能预测方法 |
5.2.1 支持向量回归 |
5.2.2 BP神经网络 |
5.2.3 K-近邻回归 |
5.3 基于集成学习的高分光学遥感卫星效能预测方法 |
5.3.1 集成学习 |
5.3.2 基于Bagging和Boosting的高分光学遥感卫星效能预测 |
5.3.3 预测精度评价指标 |
5.3.4 效能预测实验与分析 |
5.4 基于Sobol指数法的高分光学遥感卫星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5.4.2 Sobol敏感性指数计算 |
5.4.3 基于Sobol指数法的高分光学遥感卫星效能指标敏感性分析 |
5.4.4 效能敏感性分析实验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材料模型设计方法 |
1.2.2 各向同性材料 |
1.2.3 各向异性材料 |
1.2.4 基于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元法在弹性体仿真中的应用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
2.1.1 形变函数 |
2.1.2 形变梯度 |
2.1.3 应力 |
2.1.4 应变 |
2.1.5 本构关系 |
2.2 有限元法求解弹性体仿真 |
2.2.1 形变梯度计算 |
2.2.2 the First-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计算 |
2.2.3 弹性体仿真中的动力学问题 |
2.2.4 Newmark隐式积分法求解运动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建模 |
3.1 基于拉伸的应变能密度函数 |
3.2 分离式应变能密度函数模型 |
3.3 基于拉伸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设计 |
3.3.1 刚度矩阵对称 |
3.3.2 模型覆盖的材料空间 |
3.4 虚拟材料纤维的设置 |
3.5 材料设计示例 |
3.5.1 各向同性材料的设计 |
3.5.2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设计 |
3.5.3 各向异性材料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环境介绍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运行时间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人机交互的邮轮客舱设计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邮轮客舱重要设计目的 |
1.1.2 邮轮设计与人机工程评价 |
1.1.3 人机工程与计算机仿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人机工程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领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虚拟邮轮客舱舱室建模技术 |
2.1 三维建模工具选择 |
2.2 建模原则 |
2.3 邮轮客舱舱室三维建模方法 |
2.4 虚拟客舱舱室环境建模 |
2.4.1 模型初始搭建 |
2.4.2 模型灯光材质加工 |
2.4.3 模型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邮轮客舱设计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3.1 评价定义 |
3.2 评价基本过程 |
3.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指标选取原则 |
3.3.2 邮轮客舱舱室舒适性评价指标选取理论依据 |
3.4 邮轮客舱舱室评价影响因素及相关标准 |
3.5 建立客舱舱室评价指标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HP和FCE的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 |
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2 层次分析法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 基于AHP和 FCE的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 |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4.2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确定评价指标合成后的权重 |
4.5 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应用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虚拟现实的邮轮客舱舱室设计可视化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2 系统整体设计 |
5.2.1 功能框架 |
5.2.2 设计方案 |
5.2.3 开发流程 |
5.3 开发工具介绍 |
5.4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1 界面设计 |
5.4.2 鼠标键盘交互控制 |
5.4.3 场景漫游的实现 |
5.4.4 综合评价实现 |
5.4.5 场景模型修改模块 |
5.4.6 碰撞检测 |
5.4.7 遮挡剔除 |
5.5 系统功能测试 |
5.5.1 测试原则与方法 |
5.5.2 功能模块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A 论文核心代码 |
(4)船用四冲程中速柴油机性能预测建模和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柴油机建模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轮机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船用四冲程柴油机的循环平均值模型 |
2.1 柴油机的数学模型 |
2.2 柴油机每循环的喷油量 |
2.3 气缸容积的计算 |
2.4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
2.4.1 压缩始点1参数的计算 |
2.4.2 压缩终点2参数的计算 |
2.4.3 等容加热终点3的参数计算 |
2.4.4 等压加热终点4参数的计算 |
2.4.5 等温燃烧点5参数的计算 |
2.4.6 排气阀开启点6参数的计算 |
2.4.7 柴油机其他指标的计算 |
2.5 UG8液压调速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6 调速器的数学模型 |
2.7 柴油发电机组运动方程 |
2.8 柴油机调速系统 |
3 柴油机数学模型计算和程序设计 |
3.1 VC++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
3.2 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参数 |
3.3 柴油机模型的程序设计 |
3.4 程序界面设计与程序编写 |
3.5 仿真程序的调试 |
3.6 调速器数学模型的程序设计 |
4 柴油机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4.1 稳态计算 |
4.2 动态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柴油机性能预测计算分析 |
5 柴油机操作界面的程序设计和实现 |
5.1 操作界面的总体设计 |
5.2 二维操作界面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
5.3 三维操作界面的程序设计和实现 |
6 仿真模型和操作界面在轮机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
6.1 轮机仿真系统平台 |
6.2 仿真模型调试与其他系统的关联 |
6.2.1 仿真模型的变量命名规则 |
6.2.2 仿真模型融入平台后的调试 |
6.2.3 仿真模型与其他系统的关联 |
6.3 操作界面与轮机仿真系统的融合 |
7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筒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单个运动接收站对辐射源信号的直接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无源定位技术概述 |
1.1.2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基于不同信息类型的直接定位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2 对特殊信号的直接定位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3 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直接定位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4 模型误差条件下的直接定位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5 直接定位快速算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的基本方法 |
2.1 引言 |
2.2 窄带信号模型 |
2.2.1 一般性的窄带信号模型 |
2.2.2 相参信号模型 |
2.3 基于不同信息类型的观测信号模型 |
2.3.1 基于到达角的观测信号模型 |
2.3.2 基于到达角和多普勒频移的观测信号模型 |
2.3.3 基于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变化率的单传感器SCS信号模型 |
2.4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代价函数 |
2.4.1 基于MUSIC的代价函数 |
2.4.2 基于MVDR的代价函数 |
2.4.3 基于最大似然的代价函数 |
2.5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的CRLB |
2.5.1 运动单个阵列的直接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 |
2.5.2 运动单个传感器的直接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 |
2.6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2.6.1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与两步定位对单目标的定位精度对比 |
2.6.2 不同类型代价函数直接定位的分辨率对比 |
2.6.3 基于多普勒频移和变化率的SCS直接定位方法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分辨率高精度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特征空间特性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3.2.1 基于特征空间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代价函数 |
3.2.2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3.3 基于旋转阵列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3.3.1 旋转阵列的几何模型 |
3.3.2 旋转阵列的观测信号模型 |
3.3.3 带约束的旋转阵列直接定位的CRLB |
3.3.4 旋转阵列直接定位的代价函数 |
3.3.5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3.4 基于相参处理的SCS信号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3.4.1 相参直接定位观测信号模型 |
3.4.2 相参直接定位CRLB |
3.4.3 相参直接定位代价函数 |
3.4.4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感器幅/相误差干扰下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 |
4.1 引言 |
4.2 传感器幅/相误差干扰下的观测信号模型和直接定位代价函数 |
4.2.1 观测信号模型 |
4.2.2 基于MUSIC的代价函数 |
4.2.3 基于最大似然的代价函数 |
4.3 理论定位偏差分析 |
4.3.1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理论定位偏差 |
4.3.2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4.4 基于自校正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4.4.1 自校正直接定位方法的CRLB |
4.4.2 基于MUSIC的自校正直接定位方法 |
4.4.3 基于ML的自校正直接定位方法 |
4.4.4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4.5 基于已知位置标校站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方法 |
4.5.1 误差估计的CRLB |
4.5.2 传感器幅/相误差的估计 |
4.5.3 误差校正的直接定位 |
4.5.4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的快速算法 |
5.1 引言 |
5.2 直接定位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5.2.1 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基本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 |
5.2.2 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计算复杂度分析 |
5.2.3 传感器幅/相误差干扰下直接定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
5.3 基于多级网格和AP技术的直接定位快速算法 |
5.3.1 基于多级网格和Ap算法的直接定位快速算法 |
5.3.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5.3.3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5.4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优化的直接定位快速算法 |
5.4.1 基于r3pso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快速算法 |
5.4.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5.4.3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5.5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优化和梯度类法的直接定位快速算法 |
5.5.1 基于r3pso和牛顿法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 |
5.5.2 基于r3pso和变尺度法的单个运动接收站直接定位 |
5.5.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5.5.4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结论C1、C2、C3及C4的证明 |
(6)提高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控制方法研究 ——以教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语音传输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
2.1 言语可懂度测试SI |
2.1.1 改进的押韵测试法MRT |
2.1.2 测试材料 |
2.2 听音难度测试LD |
2.3 言语识别阈SRT |
2.4 听音效率LE |
2.4.1 测试材料 |
2.4.2 测试方法 |
3 Odeon仿真声场的精度控制 |
3.1 Odeon虚拟声源设置 |
3.1.1 虚拟声源的指向性 |
3.1.2 虚拟声源的频响 |
3.2 Odeon遗传算法GA |
3.2.1 主观阀值JND |
3.2.2 遗传算法原理 |
3.2.3 Odeon吸声系数的搜索范围 |
3.2.4 遗传算法的迭代方法 |
3.2.5 案例运用 |
3.3 头相关传递函数的差异在主观听觉上的比较 |
3.3.1 头相关传递函数HRTF |
3.3.2 BRIRs的获取 |
3.3.3 主观差异实验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等响度与相对声压级控制 |
4.1 时变响度模型 |
4.1.1 Zwicker模型及其计算步骤 |
4.1.2 Moore模型及其计算步骤 |
4.1.3 总响度表示方法 |
4.2 ITU BS.1770-4 响度算法原理 |
4.2.1 计算步骤 |
4.2.2 与A计权等滤波曲线的比较 |
4.2.3 多段语音信号的等响度方法修正 |
4.3 基于耳机回放的响度实验 |
4.3.1 耳机回放实验的有效性 |
4.3.2 使用的声音信号 |
4.3.3 受试者和实验设备 |
4.4 成对比较实验1 |
4.4.1 实验方法及其步骤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响度匹配实验2 |
4.5.1 实验方法及其步骤 |
4.5.2 等响度算法误差估计 |
4.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小结 |
5 主观测试平台SINT |
5.1 软件的开发 |
5.1.1 功能 |
5.1.2 优点 |
5.1.3 技术特点 |
5.1.4 软件的运行环境 |
5.2 测试方法 |
5.2.1 测试界面1(测试参数SI、LD、LE、RT) |
5.2.2 测试界面2(测试参数SRT) |
5.3 SINT的测评-以教室为例 |
5.3.1 实际声场测量 |
5.3.2 建立教室Odeon仿真模型 |
5.3.3 实验设置 |
5.3.4 测试结果分析 |
5.3.5 主客观关系的拟合 |
5.3.6 改善语言声厅堂语音传输质量的策略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附录 A 等响度修正方法Leq(K)的MATLAB源程序代码 |
附录 B 双通道卷积和固定声压级双通道混缩MATLAB源程序代码 |
附录 C MRT主观评价测试所使用的测试字表 |
附录 D 阶梯教室实测和仿真的声学参数 |
附录 E STI间接法MATLAB源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Tecnomatix的变速器自动化装配线工艺及物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装配生产线物流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变速器装配线工艺及布局分析 |
2.1 变速器装配线概述 |
2.2 变速器轴系装配序列分析 |
2.2.1 轴系总成结构 |
2.2.2 轴系总成装配序列 |
2.3 变速器装配线工艺流程分析 |
2.4 变速器装配线布局分析 |
2.4.1 装配线布局类型 |
2.4.2 装配线布局总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速器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及节拍规划 |
3.1 装配线平衡问题概述 |
3.1.1 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意义 |
3.1.2 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相关术语 |
3.2 装配线平衡问题常用研究方法 |
3.2.1 工业工程法 |
3.2.2 数学模型法 |
3.2.3 启发式方法 |
3.2.4 计算机仿真法 |
3.3 装配线平衡问题分类及其数学建模 |
3.3.1 第一类平衡问题 |
3.3.2 第二类平衡问题 |
3.3.3 第三类平衡问题 |
3.4 基于第二类平衡问题的装配线节拍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速器装配线物流系统仿真建模及分析 |
4.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述 |
4.1.1 离散事件系统 |
4.1.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4.1.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
4.2 变速器装配线仿真建模 |
4.2.1 仿真模型搭建 |
4.2.2 仿真参数设置 |
4.2.3 统计分析对象建立 |
4.2.4 仿真模型总图 |
4.3 变速器装配线物流仿真分析及优化对策提出 |
4.3.1 仿真评价指标 |
4.3.2 仿真运行结果 |
4.3.3 仿真分析及优化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装配线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
5.1 变速器装配线物流系统优化方案 |
5.1.1 物流系统优化研究思路 |
5.1.2 物流系统优化仿真建模及初步验证 |
5.2 缓存区容量及配比求解遗传算法设计 |
5.2.1 编码 |
5.2.2 初始种群 |
5.2.3 适应度函数 |
5.2.4 选择 |
5.2.5 交叉 |
5.2.6 变异 |
5.2.7 终止条件 |
5.3 基于Tecnomatix的物流系统优化 |
5.3.1 遗传算子设置 |
5.3.2 遗传算法向导设置 |
5.3.3 遗传算法优化报告 |
5.4 装配线物流系统优化前后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事故再现研究方法的研究 |
1.2.2 事故深度调查的研究 |
1.2.3 车速估算方法的研究 |
1.2.4 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
1.2.5 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
1.2.6 事故再现优化问题的研究 |
1.2.7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方法研究 |
2.1 深度调查工作体系 |
2.1.1 调查内容 |
2.1.2 工作流程 |
2.1.3 深度调查装备 |
2.1.4 数据库设计 |
2.2 事故信息采集方法 |
2.2.1 现场标记与照相方法 |
2.2.2 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 |
2.2.3 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设计 |
2.2.4 道路状况检测方法 |
2.3 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 |
2.3.1 基于视频的方法 |
2.3.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 |
2.3.3 运动学解析法 |
2.3.4 基于EDR的方法 |
2.4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实践 |
2.4.1 NAIS概况 |
2.4.2 人车事故特征 |
2.4.3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3.1 单刚体建模方法 |
3.1.1 单刚体模型描述 |
3.1.2 单刚体碰撞动力学模型 |
3.1.3 车辆单刚体模型 |
3.1.4 行人单刚体模型 |
3.2 多刚体建模方法 |
3.2.1 多刚体模型描述 |
3.2.2 多刚体接触算法 |
3.2.3 车辆多刚体模型 |
3.2.4 行人多刚体模型 |
3.3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案例 |
3.3.1 案例案情介绍 |
3.3.2 ARAS单刚体仿真 |
3.3.3 PC-Crash多刚体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车碰撞行人被抛运动规律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2 标准碰撞规律 |
4.2.1 矮长头车碰撞 |
4.2.2 高长头车碰撞 |
4.2.3 面包车碰撞 |
4.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4.3.1 接触位置的影响 |
4.3.2 车型参数的影响 |
4.3.3 行人速度的影响 |
4.3.4 行人碰撞姿势的影响 |
4.4 对比验证 |
4.4.1 基于事故视频验证 |
4.4.2 基于NAIS和CASR真实事故数据验证 |
4.4.3 与现有抛距模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5.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描述 |
5.2 常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5.2.1 上下界法 |
5.2.2 差分法 |
5.2.3 不确定度评价法 |
5.3 蒙特卡洛法 |
5.3.1 蒙特卡洛法基本原理 |
5.3.2 蒙特卡洛试验数生成及其检验 |
5.3.3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表达 |
5.4 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 |
5.4.1 ISMC新方法的提出 |
5.4.2 ISMC法实现步骤 |
5.4.3 ISMC法应用案例 |
5.5 算例及方法比较 |
5.5.1 算例 |
5.5.2 各方法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方法研究 |
6.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描述 |
6.2 黄金分割搜索法 |
6.2.1 基本原理 |
6.2.2 算法步骤 |
6.2.3 应用案例 |
6.3 复合形法 |
6.3.1 基本原理 |
6.3.2 算法步骤 |
6.3.3 应用案例 |
6.4 随机试验法 |
6.4.1 基本原理 |
6.4.2 算法步骤 |
6.4.3 应用案例 |
6.5 各方法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表1~附表1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对海ISAR目标检测估计与宽带跟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ISAR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ISAR发展概述 |
1.2.2 国内ISAR发展概述 |
1.3 对海ISAR信号处理评述 |
1.3.1 海杂波统计特性分析 |
1.3.2 海面目标恒虚警检测方法 |
1.3.3 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
1.3.4 目标跟踪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分析 |
2.1 典型海杂波幅度分布 |
2.2 实测海杂波数据统计分析 |
2.2.1 试验雷达实测数据统计结果 |
2.2.2 IPIX雷达实测数据统计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Gamma分布海杂波中目标恒虚警检测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杂波空间模型 |
3.2.1 均匀杂波背景 |
3.2.2 非均匀杂波背景 |
3.3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CFAR检测器 |
3.3.1 MLG-CFAR检测器介绍 |
3.3.2 MLG-CFAR检测器详细设计 |
3.3.3 MLG-CFAR性能分析 |
3.4 加权幅度循环迭代CFAR检测器 |
3.4.1 WAI-CFAR检测器介绍 |
3.4.2 WAI-CFAR检测器详细设计 |
3.4.3 WAI-CFAR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海ISAR目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本信号处理方法 |
4.2.1 广义相参积累的数学模型 |
4.2.2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 |
4.2.3 基于ACAC方法的距离、径向速度估计数学原理 |
4.3 天线转动模式下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
4.3.1 天线转动对目标参数估计的影响 |
4.3.2 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
4.4 仿真结果、性能分析与讨论 |
4.4.1 角度估计 |
4.4.2 径向速度与距离估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目标宽带回波的距离方位自动跟踪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RAT方法原理概述 |
5.2.1 距离跟踪 |
5.2.2 方位跟踪 |
5.3 基于质心算法的距离方位跟踪方法 |
5.3.1 质心算法原理概述 |
5.3.2 RATCA方法工作原理及应用 |
5.3.3 遗忘因子的选取准则分析 |
5.4 仿真结果、性能分析与讨论 |
5.4.1 跟踪精度结果与分析 |
5.4.2 RATCA算法的鲁棒性及偏差分析 |
5.4.3 RATCA算法中角误差估计的几点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6.1 对海ISAR数据采集试验 |
6.2 目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
6.3 目标参数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1 参数估计结果 |
6.3.2 目标方位估计算法的工程化建议 |
6.4 基于宽带回波的目标距离、方位跟踪结果与分析 |
6.4.1 正常情况 |
6.4.2 特殊情况 |
6.4.3 连续跟踪与部分成像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高斯过程的复杂光学曲面重建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复杂光学曲面的发展现状 |
1.4 光学曲面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曲面离线检测的研究现状 |
1.4.2 曲面在位检测的研究现状 |
1.4.3 复杂光学曲面重建、采样和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高斯过程的回归建模 |
2.1 引言 |
2.2 高斯过程回归基本原理 |
2.3 高斯过程函数选择和模型优化 |
2.3.1 均值函数 |
2.3.2 核函数 |
2.3.3 高斯过程超参数学习优化 |
2.4 高斯过程计算复杂度及优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复合核函数高斯过程的复杂光学曲面重建和自适应采样 |
3.1 引言 |
3.2 基于复合核函数高斯过程的复杂光学曲面重建 |
3.2.1 基于复合核函数的复杂曲面重建方法 |
3.2.2 特定复合核函数的选择 |
3.2.3 复杂曲面重建实例研究 |
3.3 基于复合核函数高斯过程的复杂曲面自适应采样 |
3.3.1 基于特定核函数的高斯过程曲面采样方法 |
3.3.2 仿真实验设计和结果 |
3.3.3 实际采样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传感器的复杂光学曲面数据匹配和融合 |
4.1 引言 |
4.2 点云数据匹配算法研究与应用 |
4.2.1 曲面匹配算法基本原理 |
4.2.2 曲面匹配算法应用 |
4.3 基于高斯过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
4.3.1 异方差高斯过程数据融合 |
4.3.2 相依高斯过程数据融合 |
4.3.3 混合高斯过程数据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光学曲面在位检测系统开发和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学磨床在位测量系统设计 |
5.3 在位测量系统的标定和补偿 |
5.3.1 测量传感器误差标定 |
5.3.2 机床几何误差标定 |
5.4 在位测量系统界面设计和算法集成 |
5.5 测量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计算机仿真建模的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效能评估与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D]. 周鹏. 武汉大学, 2020(03)
- [2]基于虚拟材料纤维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研究[D]. 杨艳.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人机交互的邮轮客舱设计评价方法研究[D]. 柳化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船用四冲程中速柴油机性能预测建模和仿真研究[D]. 齐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5]单个运动接收站对辐射源信号的直接定位方法研究[D]. 吴癸周.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6]提高语言声厅堂主观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控制方法研究 ——以教室为例[D]. 李德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基于Tecnomatix的变速器自动化装配线工艺及物流仿真研究[D]. 黄晓丹.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D]. 张诗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对海ISAR目标检测估计与宽带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周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基于高斯过程的复杂光学曲面重建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孙立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