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与电话用户一起聊(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1)在《勾连与重构:呼和浩特市随迁老人智能手机使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老龄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具有“老龄+流动”双重属性的新群体——随迁老人。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这一群体的数量日趋庞大,同时,随迁后的新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更甚,智能手机已然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但随迁老人又是晚年进入数字社会的“数字难民”,这一身份与他们随迁后的新城市产生了矛盾。所以本研究将随迁老人的智能手机使用行为作为研究问题,试图明晰智能手机作为数字化生活的必备工具,在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产生了哪些影响?什么因素会影响随迁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等问题。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这一区域的随迁老人进行半结构访谈。研究发现,在拉近亲密关系、充实空闲时间、娱乐生活、构建社交关系等因素驱动下,随迁老人偏向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随迁老人城市生活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就是——勾连与重构。勾连主要体现为联结旧友,弥补断裂的旧社交关系,勾连起随迁老人新城市生活与旧有的社交圈子。重构则表现为在随迁后的新城市生活中,智能手机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对随迁老人的兴趣圈、社交关系、家庭代际关系、生活状态等产生了影响,是帮助其重塑当下“城市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研究发现,目前仍有一些因素阻碍着随迁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个体因素的限制主要集中在生理条件、文化水平、随迁“使命感”暗示、消极老龄化心理、技术恐惧上,家庭层面体现为“数字反哺”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偏差,社会层面受限于随迁老人感受到的薄弱社会支持。但从研究结果来看,智能手机在随迁老人新城市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积极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帮助随迁老人克服阻碍因素,为其营造一个包容友好的信息环境。
王才杰[2](2021)在《农村居民短视频APP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W庄田野调查为例》文中提出作为出生在农村的新传学子,多年的生活和学习集中在城市,这样的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得学生在往返于城乡之间时,会用审视比较的视角来看农村的发展。这也是学生进行本次毕业设计针对农村媒介环境变迁和媒介使用考察的重要原因和独特视角。通过对学生的家乡安徽王庄整体的媒介环境进行一定时期的深入考察,得出来王庄村民在媒介使用和整体的媒介环境方面的一手资料。以王庄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在经济发展背景下,村民选择进城务工获取更高的收入,从而加深了农村和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媒介在农村地区的引入和传播。这是中国农村近些年来在媒介环境方面较为突出的现象。并且在实地的考察过程中发现,以短视频APP为代表的新兴媒介能够在农村地区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于以短视频APP为代表的新兴媒介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在休闲娱乐、信息获取和维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正是由于村民的短视频APP使用是在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基础上,王庄的村民的新兴媒介使用行为也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以及休闲娱乐为主的特点。在掌握了村民的新兴媒介的使用行为特点及村庄整体的媒介环境后,从专业性的角度上有所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加农村移动互联网覆盖面、针对农村丰富内容、依托现实关系影响驱动来加快农村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以及加大农村相应知识普及以年轻人发挥更大宣传教育作用的推动村民更好使用新兴媒介的建议。最后,在掌握了第一手的村庄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非虚构写作的方式将本次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展现,结合图片的方式将以安徽王庄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在媒介使用方面的现状进行如实的记录再现。
李卫群[3](2020)在《基于隐式交互理论的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且进程加快,而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和产品的质效低下,养老服务产业面临严重的供需失衡。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向着智慧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养老服务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逐渐兴起,也出现了一些智慧养老产品。然而,作为核心用户的老人却深陷“数字贫困”的困扰,在使用智慧养老产品时面临极大的学习负担和操作负荷。文章以居家智慧养老产品为切入点,在隐式交互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如何帮助老人更好地使用智慧养老产品,旨在为居家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体验。首先,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居家智慧养老和隐式交互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总结了国内居家智慧养老平台系统和产品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隐式交互理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潜力。其次,重点介绍了隐式交互理论概念、特征和设计方法。再次,结合隐式交互的相关应用案例,提炼了该理论在产品领域应用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其介入居家智慧养老产品领域的价值,提出了隐式交互介入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的初步原则。然后,通过实地观察、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用户研究,建立了目标用户画像,明确了居家老人养老需求和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期望,提出了居家智慧养老产品的隐式交互设计策略。最后,本研究运用提出的设计策略,展开了面向居家老人的智慧终端硬件和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实践,并初步验证了设计结果。
李嘉晨[4](2020)在《国内餐饮打卡消费动机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餐饮界流行起“打卡”消费:出行前先查找商家评论,找准网红店“打卡”,吃饭、拍照上传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众多人外出游玩或就餐的标准流程。“打卡”消费形式的兴起,也带动了一大批网红店的兴起,社交平台分享的加持让打卡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独特的口碑营销渠道。本文对前人有关餐饮消费动机、社交平台信息分享动机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后,以国内餐饮“打卡”消费行为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打卡行为的观察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建立打卡消费行为的行为过程模型。并通过定性研究对国内餐饮打卡消费行为的动机进行探究,将餐饮打卡消费动机分为个人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大类。为使研究结论更有效,通过量化研究对质化研究的阶段性结论进行验证和修正。经过定性研究的探究和定量研究的验证修订,本文发现国内餐饮打卡消费动机共有七种,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基础动机:产品属性、体验感、务实;高级动机:自我呈现、情绪波动、尝新、社交。由此,最终形成国内餐饮打卡消费动机模型。
陈燕玲[5](2020)在《杭州市西湖区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堪忧,健康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而健康信息素养较低、健康信息源选择能力较弱的矛盾下,本研究从老年人健康状况出发,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展开实地调查,了解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探索其健康信息源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寻求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数据,选取杭州市西湖区30位老年人(60周岁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受访者进行平均42.5分钟的访谈,访谈文本累计14万余字。研究以扎根理论为依据,通过NVivo11软件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探究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来源及其健康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模型,初步获得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解释性理解。研究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关注和需要的健康信息主要有健康生活相关信息、环境及卫生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医疗相关信息这四大类,也有研究对象表示自己没有(或没有意识到)健康信息需求。其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类型有主动关注、被动关注(含信息偶遇)、不关注和信息回避。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需求和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特征类型会影响其健康信息源的选择偏好。他们所接触和使用的健康信息源主要包括互联网及相关新媒体、传统媒介类、人际关系类、专业渠道、社区和社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自身知识/记忆/经验/经历。影响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因素、资源因素、情境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特征因素这五大类。本研究中,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源可以重新整合、分类成可获取信息源、实际接触信息源和实际使用信息源,层层递进。更具体来看,影响受访者对某健康信息源是否可获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在可获取的健康信息源中,信息、情境及个人特征因素会影响受访者的对健康信息源的接触。在具体实践中,这三个因素又会对所接触的健康信息源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做出采纳一种或多种信息源的决策。
刘紫霖[6](2020)在《后喻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代际交往研究》文中认为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最大力量。如今,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触及社会信息的方式,为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同时,新媒介技术还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环境,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塑。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也正因互联网技术的注入而得到了全新的定义。社会转型、新媒介技术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发展。在既往的家庭关系中,年长一代始终担任着教育年轻一代的重任,年轻一代延续着年长一代的生活轨迹并秉承着年长一代的价值观按部就班地生活。如今,面对着崭新的媒介环境,年轻一代触及到更广泛、更多元的世界。他们正在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影响着年长一代,代际交往也由过去单向、稳定的灌输走向了双向、灵活的互动。新媒介技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同时也在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家庭内部传统的话语体系被打破,年长一代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要“屈从”于年轻一代。当下的年轻一代作为“数字原住民”与互联网共成长,为缩小代际差距,他们有义务对作为“数字移民”的年长一代进行“技术反哺”。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在互联网技术面前,年轻一代表现出诸多优势,也因此出现在“晚辈教长辈”的现象。媒介技术的演进正在改变每个家庭的代际交往方式,代际冲突伴随着“反向社会化”的进行而有所缩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代际间的“数字代沟”仍然存在。由于不同代际人群的生长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间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在面对新技术、新观点的时候持不同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习得和应用程度也大而不同,“反向社会化”并不如想象般那样顺利。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使用互联网处理生活事务成为常态,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关注代际间媒介接触、技术反哺情况,有助于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家庭代际交往的新特点,解决新型代际冲突——“数字代沟”,进而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
曾怡敏[7](2020)在《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操作性资源的数字化及社会互动行为的线上化,打破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界限,使得企业的价值主张由功能化向混合式体验化进化。同时,由于产品服务的长尾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闭关锁国”的价值创造模式无法再有效开展,因此企业由过去简单的“供应商-企业-顾客”的供应链关系链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超越实体边界的多元互惠关系的服务生态系统。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试图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对现有服务科学中关于价值共同创造、服务主导逻辑和服务生态系统的文献进行回顾之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小企业Y科技有限企业为对象,探讨了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中各共创主体之间提供价值、寻求价值和共享价值的价值共同创造过程及演变。本研究介绍了价值参与域的逻辑,并基于共创主体、共创动因、共创循环及共创结果的分析,建立了以消费者、企业及其他参与者之间共生成长为导向的支持动态交互、协同发展的柔性价值共创过程整合框架,掀开了各共创主体如何在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中通过资源共享、服务交互参与价值共同创造的黑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Y企业的价值共创模式发展过程,对案例企业进行行为策略分析,抽象出切实可行的演化特征,理清了价值共创主体的内部结构关系,总结了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演化过程,以加强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本研究为中小企业价值共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以实现企业共创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希望寻求互惠价值共享的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实现差异化的新思路。
叶芊[8](2020)在《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垂直化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需要积极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以便先进制造业得以充分融入现代服务业,并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制造+服务”,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哈曼科技有限公司一直秉承“让生活互联互通、更具娱乐性、个性化和富有成效”的使命,用科技与产品的融合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哈曼科技在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寻求转型升级的路上不断探索。为此,论文聚焦于为哈曼科技的变革寻求新的方向和模式。这一问题的破解,将为哈曼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动力之源。由此,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于:在“制造+服务”发展趋势的引领下,基于哈曼科技为主体,如何在打造服务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怎样借助于垂直化平台模式成就一个集供应端、自身资源、需求端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价值共创生态,从而实现哈曼科技“制造+服务”转型升级的愿景。论文共包括七个部分。首先,以文献研读为前提,形成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其后借助于服务生态系统和价值共创理论的指引,通过对服务生态系统相关利益者访谈的文本分析,探究服务生态系统的利益主体构建及其价值连接;并由此设计了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化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架构和共创机制;最后提出了“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化平台”落地实践的建设规划、保障措施和风控策略。论文的研究表明,“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化平台”建设基于三大架构,即基于软、硬性资源整合机制,搭建哈曼科技的平台主体;基于产品/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互利共赢和监督与协商机制,构建哈曼科技与供应端层面的连接;基于行业知识共享机制、云数据共享和用户粘性机制,构建哈曼科技与需求端层面的连接。从而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打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合线上线下的功能系统和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国影院行业打造一个集“产品+技术+服务”的跨边界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平台。垂直平台商业模式是一个新兴的创新型模式。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企业想要突破,只有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才有机会成功。这也体现了一个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论文通过对“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平台建设和价值共创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其他行业或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的应用借鉴。
李凤辰[9](2019)在《丧偶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老年人口开展的社会工作介入及研究虽然越来越多,但“老年人口”中包含了不同的亚群体,大部分研究并没有针对其中各种亚群体及其特殊性展开,在提供老年社工服务时也缺乏针对性解决其现实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基于甘肃H社会工作机构承接的“城市社区扶老助老服务”项目,深入兰州市城关区所属的5个社区,通过入户访谈的方式详细了解了38位丧偶老人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精神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以积极老龄化和社会构建等理论为依据,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为D社区的一位丧偶女性老人提供一次完整的介入服务,探索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与专业方法在解决丧偶老人家庭养老困境、满足其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进而探索老年社会工作中不同群体服务的特殊性。本研究通过12次个案服务,运用精神健康量表前后测对比、案主总结评估及笔者反思等专业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丧偶老人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情况不容乐观,而女性占丧偶老人的比重高达70%,是尤其需要关注的对象;2.社区缺少满足丧偶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资源保障;3.个案社会工作介入丧偶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效果明显。最后,笔者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完善丧偶老人精神需求的建议:1.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是提高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2.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创新精神需求的服务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效率;3.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活动,培养老年人兴趣爱好,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自身的价值感和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乔纳森·齐特林,胡凌[10](2019)在《创生性的互联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导言从1969年诞生的那一刻起,①互联网就被设计成以两种身份运行:它既是一种建立合乎逻辑的网络的方式,又是一种包含既有不同种类网络而又能使它们独立运行的方式。也即,它既是一整套建筑物,又是将这些建筑物黏合在一起的胶质。②互联网还被建造为只要得到恰当连接(interface),就可以向任何设备开放—这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任何电脑或其他信息处理器都可以成为新
二、互联网与电话用户一起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联网与电话用户一起聊(论文提纲范文)
(1)勾连与重构:呼和浩特市随迁老人智能手机使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智能手机在随迁老人城市生活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
(一)勾连——联结原来的“熟人社会” |
(二)重构——重塑当下的“城市生活” |
1.拓展兴趣圈:重获自我价值 |
2.丰富社交渠道:收获新朋友 |
3.重构代际关系:借“数字反哺”收获亲密感 |
4.重塑生活状态:充实空闲时间,娱乐生活 |
5.适应城市生活:场景适应的推进器 |
二、随迁老人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主观意愿不足 |
1.生理条件限制:视觉疲劳和记忆力下降 |
2.文化水平困境:解码困难 |
3.随迁“使命感”暗示:自我需要被忽视 |
4.消极老龄化心理:难以驱动使用意愿 |
5.技术恐惧与素养匮乏:对网络诈骗的“第一人效果”认知 |
(二)家庭因素:“数字反哺”方式偏差 |
(三)社会因素:媒介信任和社会支持薄弱 |
1.难信任的媒介环境:智能手机提供的信息未必真实 |
2.薄弱的社会支持:“劝退”主动学习的意愿 |
3.经济因素阻碍:走出家门面临的“断网”危机 |
三、帮助随迁老人更好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建议 |
(一)个体层面:积极老龄化作为内生动力 |
(二)家庭层面:更深层的“数字反哺”做支持 |
(三)社会层面:多元主体共建良好社会支持氛围 |
1.社区:更加稳定的数字化技能培训 |
2.媒体:营造“安全感”和媒介关怀 |
3.软件应用:软件开发与更新要“适老” |
(四)国家层面:政策倾斜与监督落实做好外延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对呼和浩特市36位随迁老人的访谈内容摘录 |
致谢 |
(2)农村居民短视频APP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W庄田野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第2章 吾乡 |
传统的农村 |
不断演进的媒介环境 |
第3章 吾民 |
经济增长城乡互动,推动短视频APP使用大覆盖 |
一对多,村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
第4章 结语:推动村民更好使用新兴媒介 |
一、加快针对农村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建设 |
二、提升农村居民短视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深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3)基于隐式交互理论的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家智慧养老模式兴起的现实因素 |
1.1.2 老年人“数字贫困”现象 |
1.1.3 体验经济下交互设计理论的发展 |
1.1.4 研究背景小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居家智慧养老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
1.2.2 隐式交互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 |
2.1 隐式交互理论概述 |
2.1.1 人与人之间的隐式互动 |
2.1.2 人机之间的隐式交互 |
2.1.3 隐式交互本身的模糊性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4 显式交互与隐式交互的对比分析 |
2.1.5 隐式交互设计框架和设计方法 |
2.1.6 隐式交互涉及的关键技术 |
2.2 用户体验理论概述 |
2.2.1 用户体验 |
2.2.2 用户体验影响要素 |
2.2.3 用户体验设计五层次 |
2.3 居家智慧养老相关概念 |
2.3.1 居家智慧养老 |
2.3.2 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 |
2.3.3 居家智慧养老产品 |
2.4 小结 |
第3章 隐式交互理论介入产品设计分析 |
3.1 隐式交互在产品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
3.1.1 隐式交互在产品领域中的相关案例 |
3.1.2 隐式交互在产品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
3.2 隐式交互介入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分析 |
3.2.1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 |
3.2.2 隐式交互在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价值 |
3.2.3 显式和隐式交互在居家智慧养老产品中的互补应用分析 |
3.2.4 隐式交互理论对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的启示 |
3.3 小结 |
第4章 居家养老用户需求研究及设计策略分析 |
4.1 调研内容简介 |
4.1.1 调研目的和内容 |
4.1.2 调研对象 |
4.1.3 调研方法 |
4.2 居家养老用户研究及结果分析 |
4.2.1 居家养老用户实地观察及分析 |
4.2.2 居家养老用户访谈及结果分析 |
4.2.3 居家养老用户问卷调研及结果分析 |
4.3 居家养老用户画像 |
4.4 居家智慧养老产品隐式交互设计策略 |
4.4.1 直觉启示策略 |
4.4.2 情境关联策略 |
4.4.3 协商互动策略 |
4.5 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述 |
5.2 产品发展规划及功能定位 |
5.2.1 产品发展规划 |
5.2.2 功能定义 |
5.3 硬件设计 |
5.3.1 “慧医养”智慧终端硬件设计 |
5.3.2 智能老年手环硬件设计 |
5.4 信息架构 |
5.5 交互界面设计 |
5.5.1 原型设计 |
5.5.2 视觉设计 |
5.5.3 主动交互场景和细节动效 |
5.6 “慧医养”智慧终端产品的设计评估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研究的成果 |
6.1.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居家养老智慧产品及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用户深入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4)国内餐饮打卡消费动机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 |
2.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
2.1 理论依据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实施 |
3.扎根理论分析与模型建构 |
3.1 深度访谈设计 |
3.2 受访者概况 |
3.3 扎根理论分析 |
3.4 餐饮打卡消费动机模型建构 |
4.动机模型验证与修正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 样本数据分析 |
4.3 信度分析 |
4.4 效度分析 |
4.5 因子分析 |
4.6 模型修正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正式问卷 |
索引 |
致谢 |
(5)杭州市西湖区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收集方法 |
1.4.2 数据处理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1 重点和难点 |
1.5.2 创新点 |
2 文献概述 |
2.1 文献内容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1)(城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
(2)信息源 |
(3)信息源选择与信息源偏好 |
(4)健康信息 |
(5)健康信息源选择 |
2.1.2 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 |
2.1.3 老年人健康信息源类型 |
2.1.4 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 |
(1)信息源因素 |
(2)情境和社会因素 |
(3)用户主体因素 |
2.2 老年人健康信息源分类、选择相关理论或模型 |
2.2.1 相关理论 |
2.2.2 相关模型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半结构型访谈法 |
3.1.2 扎根理论 |
3.1.3 质性研究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对象选取标准 |
3.2.2 调查地点及样本选择 |
3.2.3 研究对象接触过程 |
3.3 资料收集 |
3.3.1 访谈提纲与访谈规则的制定 |
3.3.2 资料收集工具 |
3.3.3 访谈过程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整理 |
3.4.2 资料分析 |
3.4.3 研究信度与效度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2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基本情况 |
4.2.1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 |
4.2.2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类型 |
4.2.3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使用情况 |
4.3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 |
4.3.1 信息因素 |
4.3.2 资源因素 |
4.3.3 情境因素 |
4.3.4 环境因素 |
4.3.5 个人特征因素 |
4.4 信息源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不平等现象分析 |
5 研究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 |
5.1.2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类型 |
5.1.3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使用情况 |
5.1.4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 |
5.1.5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模型 |
5.2 研究建议 |
5.2.1 针对城市老年人 |
5.2.2 针对传统媒介、互联网等信息及其服务的提供方 |
5.2.3 针对亲友 |
5.2.4 针对社区(居委会)、图书馆等组织、机构 |
6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简要记录表 |
附录四 访谈情况备忘录(节选) |
附录五 访谈文本资料(节选) |
(6)后喻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代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0.2.1 有关“代际交往”的综述 |
0.2.2 有关“数字代沟”的综述 |
0.2.3 有关“技术反哺”的综述 |
0.3 研究意义 |
0.3.1 理论价值 |
0.3.2 实践意义 |
0.3.3 创新之处 |
0.4 研究设计 |
0.4.1 研究问题 |
0.4.2 研究思路 |
0.4.3 研究方法 |
0.5 理论基础 |
0.5.1 后喻文化理论 |
0.5.2 媒介情境理论 |
0.5.3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1 媒介技术演进推动文化传递方式变革——后喻时代到来 |
1.1 后喻时代诞生的标志 |
1.1.1 “新新媒介”不断涌现 |
1.1.2 文化传递出现间断 |
1.1.3 代际交往反向社会化 |
1.2 后喻时代的媒介技术特征 |
1.2.1 媒介设备移动化 |
1.2.2 传播方式互动化 |
1.2.3 信息服务个性化 |
1.2.4 传播速度实时化 |
2 使用新媒介技术对代际交往的影响 |
2.1 新媒介技术使用中出现的代际差异 |
2.1.1 使用场景的差异 |
2.1.2 关注内容的差异 |
2.1.3 话语体系的差异 |
2.2 积极影响:加深代际间亲密互动 |
2.2.1 代际间沟通渠道更加丰富 |
2.2.2 代际间情感表达方式多样 |
2.3 消极影响:代际冲突仍然存在 |
2.3.1 看待新媒介技术的态度尚不一致 |
2.3.2 新媒介技术的习得能力存在差距 |
3 数字代沟:代际交往在后喻时代面临的困境 |
3.1 代际交往场景改变引发数字代沟 |
3.1.1 “家庭”场景冲破物理空间限制 |
3.1.2 代际间信息互动减少 |
3.1.3 传统代际关系瓦解 |
3.2 代际差异因素扩大数字代沟 |
3.2.1 年长一代使用新媒介技术时受到阻碍 |
3.2.2 年轻一代与新媒介技术共生、更成长 |
3.3 用平等对话来缩小数字代沟 |
3.3.1 提高媒介素养,正确认识数字代沟 |
3.3.2 保持良性沟通,关照“老龄化”问题 |
4 有关家庭内部新媒介技术使用、技术反哺情况的定量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2 亲代与子代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4.2.1 亲代、子代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2 亲代与子代的交流意愿情况 |
4.2.3 亲代与子代的交流频率情况 |
4.2.4 亲代与子代感知的亲密度对比情况 |
4.2.5 亲代的新媒介技术接入及使用情况 |
4.2.6 子代的新媒介技术接入及使用情况 |
4.2.7 亲代样本反映家庭内部技术反哺现象的情况 |
4.2.8 子代样本反映家庭内部技术反哺现象的情况 |
4.3 人口学变量对于技术反哺的差异分析 |
4.3.1 基于性别的技术反哺意愿差异分析 |
4.3.2 基于年龄的反哺意愿差异分析 |
4.3.3 基于学历的反哺意愿差异分析 |
4.3.4 基于居住地的反哺意愿差异分析 |
4.4 技术反哺意愿与代际间行为的相关分析 |
4.4.1 子代的反哺意愿与亲代对新媒介技术的观念的相关分析 |
4.4.2 子代的反哺意愿与子代解答亲代提问时的态度的相关分析 |
4.4.3 子代的反哺意愿与子代向亲代提供帮助的频率的相关分析 |
4.4.4 亲代的被反哺意愿与子代是否会主动向亲代普及新媒介技术的相关分析 |
4.4.5 亲代的被反哺意愿与亲代是否会关注子代的互联网动态的相关分析 |
4.4.6 子代的反哺意愿与亲子代间的关系亲密度的相关分析 |
5 技术反哺:代际交往的反向社会化进程 |
5.1 技术反哺是“创新-扩散”的过程 |
5.1.1 技术反哺改变家庭代际传喻方向 |
5.1.2 技术反哺的内容多、渠道广 |
5.1.3 技术反哺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 |
5.2 技术反哺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 |
5.2.1 代际间的亲密程度影响反哺意愿 |
5.2.2 年长一代的需求程度影响反哺开展 |
5.2.3 年轻一代的耐心程度影响反哺效果 |
5.3 技术反哺有助于建立新型代际关系 |
5.3.1 年轻一代将掌握更多家庭话语权 |
5.3.2 年长一代将更快地适应“数字化生存” |
5.3.3 家庭代际关系实现平等、和谐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
1.1.2 中小企业价值共创研究的必要性 |
1.1.3 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中小企业价值共创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价值共创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基于服务体验的价值共创研究 |
2.1.2 基于服务逻辑的价值共创研究 |
2.2 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1 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源起 |
2.2.2 服务生态系统核心观点 |
2.3 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相关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研究 |
3.1 价值共创主体 |
3.1.1 供给侧系统 |
3.1.2 需求侧系统 |
3.1.3 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 |
3.2 价值共创动因 |
3.2.1 需求侧系统参与价值共创动因 |
3.2.2 供给侧系统参与价值共创动因 |
3.2.3 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参与价值共创动因 |
3.3 价值共创循环 |
3.3.1 供给侧系统内部价值互动循环 |
3.3.2 需求侧系统价值共创循环 |
3.3.3 供给侧系统与需求侧系统价值共创循环 |
3.3.4 供给侧系统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价值共创循环 |
3.3.5 供给侧系统—需求侧系统—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三方价值共创循环 |
3.3.6 共创参与域 |
3.4 价值共创结果 |
3.4.1 供给侧系统视角下的价值共创结果 |
3.4.2 需求侧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结果 |
3.4.3 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视角下的价值共创结果 |
3.5 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模型 |
3.5.1 价值共创先导阶段 |
3.5.2 价值共创产生阶段 |
3.5.3 价值共创获取阶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演化 |
4.1 聚焦企业内部的价值共创起步阶段 |
4.2 聚焦于企业外部平台的价值共创扩展阶段 |
4.3 聚焦企业内部社群价值共创深化阶段 |
4.4 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演化路径分析 |
4.5 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演化特征分析 |
4.5.1 由“企业生产”向“消费者参与”转变 |
4.5.2 由“渠道为王”向“线上线下延伸与融合”转变 |
4.5.3 由“单一生产”向“多层次参与”转变 |
4.5.4 由“价值单向传递”向“价值多向传递”转变 |
第五章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分析 |
5.1 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案例选取 |
5.2 Y企业背景及发展历程介绍 |
5.3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数据收集与分析 |
5.3.1 数据收集 |
5.3.2 数据编码与分析 |
5.4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 |
5.4.1 价值共创先导阶段 |
5.4.2 价值共创产生阶段 |
5.4.3 价值共创获取阶段 |
5.5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演化 |
5.5.1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起步阶段 |
5.5.2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扩展阶段 |
5.5.3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深化阶段 |
5.6 Y企业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促进策略 |
5.6.1 参与者管理促进策略 |
5.6.2 服务管理促进策略 |
5.6.3 价值管理促进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垂直化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1 服务生态系统理论 |
2.1.1 服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2 服务生态系统的形成 |
2.2 平台理论与平台经济 |
2.2.1 平台的内涵与作用 |
2.2.2 平台经济的特征和规则 |
2.3 价值共创理论 |
2.3.1 价值共创的产生与内涵 |
2.3.2 价值共创的构成要素 |
第三章 哈曼科技发展的现状、瓶颈和机遇 |
3.1 哈曼科技简介 |
3.1.1 发展沿革 |
3.1.2 业务概述 |
3.1.3 转型升级的探索 |
3.2 哈曼科技的发展瓶颈 |
3.2.1 发展瓶颈 |
3.2.2 发展瓶颈的归因 |
3.3 哈曼科技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
3.3.1 宏观环境 |
3.3.2 行业环境 |
3.3.3 发展机遇和路径 |
第四章 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利益主体及其连接 |
4.1 服务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 |
4.1.1 行业管理者 |
4.1.2 投资商 |
4.1.3 设计公司 |
4.1.4 经销商 |
4.1.5 院线 |
4.1.6 终端消费者 |
4.2 利益方价值诉求和价值共创的调研 |
4.2.1 访谈与调查的设计 |
4.2.2 访谈与调查的实施 |
4.2.3 访谈与调查的分析 |
4.2.4 访谈的结论与讨论 |
4.3 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连接 |
第五章 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垂直化平台建设 |
5.1 垂直化平台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5.2 垂直化平台的系统架构 |
5.2.1 线上系统 |
5.2.2 线下系统 |
5.3 垂直化平台的功能架构 |
5.3.1 线上系统功能 |
5.3.2 线下系统功能 |
5.3.3 线上线下系统功能的整合 |
5.4 垂直化平台价值共创机制的设计 |
5.4.1 平台/供应端价值共创机制 |
5.4.2 平台/需求端价值共创机制 |
5.4.3 垂直化平台价值共创机制的特点 |
第六章 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垂直化平台的实施和保障 |
6.1 平台建设规划 |
6.1.1 前期调研规划 |
6.1.2 资源整合 |
6.1.3 建设实施 |
6.1.4 优化完善 |
6.2 平台建设和运营的保障措施 |
6.2.1 引进优秀技术人才组建平台服务团队 |
6.2.2 强化客户服务体系并着力打造VIP客服部门 |
6.2.3 优化客户投诉反馈窗口促进需求端响应迅捷 |
6.2.4 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强化与供应端的合作共创 |
6.3 平台运营的风险控制策略 |
6.3.1 公共平台运营风险管理 |
6.3.2 哈曼科技内部风险控制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利益者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丧偶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回顾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3.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1.1 研究思路 |
2.1.2 研究内容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方法 |
2.3.2 实务介入方法 |
第三章 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现状 |
3.1 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状况 |
3.1.1 经济状况 |
3.1.2 身体健康状况 |
3.1.3 精神健康状况 |
3.2 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精神健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3.2.2 家庭支持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个案接案与计划 |
4.1 接案与建立关系 |
4.1.1 社区走访 |
4.1.2 接触案主 |
4.1.3 案主的选择 |
4.2 案主资料收集与需求评估 |
4.2.1 案主基本信息 |
4.2.2 界定案主问题 |
4.2.3 分析案主需求 |
4.3 服务目标与理论技巧 |
4.3.1 服务目标 |
4.3.2 理论依据 |
4.3.3 介入技巧 |
4.4 服务计划的实施 |
4.4.1 第一阶段:明确案主需求、建立专业关系 |
4.4.2 第二阶段:改善案主的自我认知和家庭关系 |
4.4.3 第三阶段:培养案主的个人兴趣,提高其社会参与度 |
4.4.4 第四阶段:巩固案主改变,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
4.5 评估与结案 |
4.5.1 评估 |
4.5.2 结案 |
第五章 结论与分析 |
5.1 结论与反思 |
5.2 完善丧偶老人精神需求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老年人精神健康量表 |
附录二:关于社区老年人精神需求问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互联网与电话用户一起聊(论文参考文献)
- [1]勾连与重构:呼和浩特市随迁老人智能手机使用行为研究[D]. 王娟.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农村居民短视频APP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W庄田野调查为例[D]. 王才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基于隐式交互理论的居家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研究[D]. 李卫群.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国内餐饮打卡消费动机的探索性研究[D]. 李嘉晨. 暨南大学, 2020(04)
- [5]杭州市西湖区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源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燕玲. 浙江大学, 2020(01)
- [6]后喻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代际交往研究[D]. 刘紫霖. 辽宁大学, 2020(01)
- [7]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价值共创过程及演化研究[D]. 曾怡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8]哈曼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垂直化平台建设研究[D]. 叶芊.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丧偶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D]. 李凤辰. 兰州大学, 2019(02)
- [10]创生性的互联网[J]. 乔纳森·齐特林,胡凌. 中财法律评论, 2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