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莉,刘玲兰,熊共鹏[1](2022)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的首选方案,患者损伤较手术创伤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其术后常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中医药在治疗其术后并发症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近年来运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恶心呕吐的文献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运用于治疗TACE术后不良反应打下基础。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专委会[2](2021)在《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癌(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中国80%以上HCC患者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CC通常是一种富血供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被公认为是不可切除HCC治疗的首要治疗方法。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们经讨论针对《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版进行更新。
杨晗[3](2021)在《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对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栓塞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试对象均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收集,经PASS 15估算研究所需样本量为70例,用SPSS 25.0产生随机数字,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和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内科常规治疗)2组。对照组给以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以足三里、内关、期门、中脘为主穴,并根据证型不同辨证加穴,气滞证加用肝俞,血瘀证加用膈俞,湿热证加用大椎,脾虚证加用脾俞,阴虚证加用三阴交。内科治疗在TACE术后时常规进行,穴位埋线在PES出现时治疗1次。本研究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临床症状(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疲劳、发热、情绪、活动)改善、生活质量评分、肝功能指标(AST、ALT)、甲胎蛋白(AFP)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并设不良事件记录等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1至5天及2周后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前、干预第3、5天及2周后评价,实验室指标则在前基础上增加TACE术前评价节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70例,每组各35例,除去脱落、剔除病例数共8例,最终纳入有效病例数62例,每组各31例。1.基线资料:两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肝癌病程、乙肝病史、既往TACE史、BCLC肝癌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治疗前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两组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现下降趋势;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5天后及2周随访时疗效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在不同时点进行证候积分对比,在干预4天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PES相关症状(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疲劳和情绪、活动)较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现下降趋势,干预后发热症状较前无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劳症状存在显着差异(P<0.05),恶心呕吐、发热症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情绪和活动上,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两组卡氏(KPS)评分及体力状况(ZPS)评分较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KPS评分呈上升趋势,ZPS评分呈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间K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5天后ZPS评分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实验室指标:ALT、AST:两组内TACE术后ALT、AST呈升高趋势,峰值在第3天,第3天与术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干预5天后ALT可恢复至术前水平,第5天ALT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2周随访时AST可恢复至术前水平,2周后AST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FP:组内TACE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可提高PES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缓解PES症状(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劳),改善情绪,有助于活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沈逸豪[4](2021)在《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药联合TACE及单纯TACE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实体瘤大小、生化指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中医联合TACE治疗PLC的价值。丰富肝癌TACE术后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的病人中符合观察条件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方案,术后给予护肝、护胃、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1月后比较患者实体瘤大小、卡氏评分(KPS)、中医症候评分、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变化,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实体瘤大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KPS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3.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4.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在人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持续时间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5.在肿瘤标志物方面,两组甲胎蛋白(AFP)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6.在肝功能方面,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有下降(p<0.05),白蛋白(ALB)均有上升,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ALT、AST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TBIL、ALB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降低AFP活性,联合方剂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能加强治疗效果,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改善肝功能。但对于患者减小实体瘤大小,增加白蛋白、降低胆红素无明显临床价值。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式值得探讨及推广。
菅若含[5](2021)在《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参灵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无脱落病例。TACE术后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退热、镇痛、止呕、护肝、护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灵方水煎剂,疗程为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生存质量:KP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腹部CT结果。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大小以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疾病分期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指标: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1天、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术后第1天下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ALT、AST、TBI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TBIL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FP水平无显着差异。4.肿瘤疗效: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灵方可以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欢[6](2021)在《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应用TACE对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TACE联合索拉菲尼与单独应用TACE对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性与有效性,并讨论其降期转化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地检索中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寻找对比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使用TACE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文献。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2651例患者,其中TACE联合索拉菲尼的联合组1320例,单独应用TACE的对照组1331例。本Meta分析:六个月生存率(OR=3.29,95%CI:1.91 to 5.66,P<0.0001),一年生存率(OR=3.03,95%CI:2.32 to 3.96,P<0.00001),两年生存率(OR=2.40,95%CI:1.09 to 5.31,P<0.03)经敏感性分析剔除Kudo这篇文献后(OR=3.22,95%CI:1.96 to 5.29,P<0.00001),完全缓解率(OR=1.70,95%CI:1.21 to 2.38,P=0.002),部分缓解率(OR=1.64,95%CI:1.36 to 1.99,P<0.00001),客观有效率(OR=1.87,95%CI:1.55 to 2.25,P<0.00001),疾病控制率(OR=3.17,95%CI:2.11 to 4.79,P<0.00001),发热(OR=1.12,95%CI:0.79 to 1.60,P=0.53),高血压(OR=2.42,95%CI:1.76 to 3.32,P<0.00001),手足综合征(OR=14.75,95%CI:10.66 to 20.41,P<0.00001),骨髓抑制(OR=1.15,95%CI:0.83 to 1.60,P=0.41),肝功能异常(OR=1.14,95%CI:0.85 to 1.53,P=0.37),疾病进展时间(HR=0.85,95%CI:0.74 to 0.99,P=0.04),中位生存期(HR=0.94,95%CI:0.76 to 1.16,P=0.57)。[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有效性上,六个月的、一年的和两年的生存率,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但对于中位生存期,联合组与对照组相当,基于mRECIST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安全性上,不良反应之发热、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联合组与对照组相当,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联合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降期转化的可行性,认为为了确实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在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对这部分患者有条件地实施外科干预,可能可以提高其远期生存获益。
牛翔科[7](2021)在《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癌的系列临床研究及TACE抵抗后治疗选择初探》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探索不同评分/诊断标准在区域中国人群判别TACE抵抗肝癌中的价值。2、探索基于TRIPOD原则建立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癌的列线图模型。3、基于CT的放射组学列线图模型在早期判别TACE抵抗肝癌中的价值初探。4、TACE抵抗肝癌后续治疗选择初探。材料与方法第一章 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ART、ABCR评分、JSH-LCSGJ-2014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内患者中位OS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评分标准中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第二章 回顾性分析两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就诊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模型。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危组患者中位OS的差异;校正曲线、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校准度与适用价值。论文报告采用TRIPOD清单。第三章 入组人群同第二章,ICC及LASSO回归模型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Cox风险回归建立列线图模型。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危组患者中位OS的差异;校正曲线、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校准度与适用价值。论文报告采用TRIPOD清单。第四章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三个治疗组,即TACE治疗组、Apatinib治疗组、HAIC联合Apatinib治疗组。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间中位OS、TTP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变化。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中位O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第一章 ART、ABCR评分不能很好地鉴别TACE抵抗,JSH-LCSGJ-2014标准可鉴别TACE抵抗。第二章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BCLC分期、肿瘤边缘不规整、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是否多发是影响中位OS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准曲线与DCA曲线得出该列线图模型适用性较好。第三章 通过ICC及LASSO回归筛选出8个组学特征并建立clinical-radiomics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准曲线与DCA曲线得出该列线图模型校准度与适用性较好,且鉴别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其它模型。第四章 Kaplan-Meier法得出肝功能变化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与OS中,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ACE抵抗后转变为HAIC联合Apatinib是影响患者OS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副作用方面,C组与A、B组比较,3-4级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SH-LCSGJ-2014标准可用于鉴别TACE抵抗;基于常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早期识别TACE抵抗,但如果联合放射组学技术,其早期识别TACE抵抗的能力明显提高;TACE抵抗后,HAIC联合Apatinib较继续TACE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对肝功能的影响和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王锦程[8](2021)在《榄香烯改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介入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评估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研究榄香烯(Elemene,E)对TACE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临床疗效评估及体外实验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临床疗效评估:(1)本研究使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HCC患者。分为A、B两组,A组TACE术后使用榄香烯,B组TACE术后未使用榄香烯。其中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的患者67例,分为A组(该时间段榄香烯已在肝胆外科使用);2017年5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患者40例,分为B组(该时间段榄香烯未在肝胆外科使用);(2)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3)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4)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肝区疼痛的发生率;(6)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骨髓抑制发生率;(7)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二部分为体外实验:(1)体外培养HL-7702细胞,使用Cocl2诱导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A组),β-榄香烯组(B组),Cocl2组(C组)以及β-榄香烯+Cocl2组(D组);(2)使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3)通过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4)使用DCFH-DA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含量;(5)使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6)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中TLR4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无显着性差异;(2)榄香烯组有10名患者术后发生发热,发生率为14.93%,非榄香烯组有13名患者术后发生发热,发生率为32.5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32,榄香烯组发热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榄香烯组有10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93%,非榄香烯组有14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5.0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16。榄香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榄香烯组有26名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发生率为38.81%,非榄香烯组有27名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发生率为67.5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04,榄香烯组肝区疼痛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榄香烯组有3名患者术后发生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48%,非榄香烯组有8名患者术后发生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0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26,榄香烯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榄香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25±2.22(day),非榄香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55±5.90(day),两组之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结果显示:(1)β-榄香烯浓度≥20μg/m L时,显着抑制HL-7702细胞(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Cocl2浓度在300μmol/L及以上时,可明显降低HL-7702细胞活力(P<0.05),将Cocl2300μmol/L浓度设为后续实验缺氧建模浓度;(3)Cocl2组对比空白对照组,Cocl2组细胞活力降低显着(P<0.05),β-榄香烯+Cocl2组对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得到提高(P<0.05);(4)Cocl2组中MDA、LDH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SOD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β-榄香烯+Cocl2组中MDA、LDH含量较Cocl2组降低,SOD含量较Cocl2组升高(P<0.05);(5)β-榄香烯+Cocl2组中活性氧含量较Cocl2组降低(P<0.05);(6)β-榄香烯+Cocl2组中细胞凋亡率较Cocl2组降低(P<0.05);(7)β-榄香烯+Cocl2组中细胞形态损毁较Cocl2组降低;(8)β-榄香烯+Cocl2组中TLR4/NF-κB P65炎性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较Cocl2组降低(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使用榄香烯能有效降低介入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激活、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许梅[9](2020)在《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发热、肝区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中医证候、KPS评分、肝功能指标的情况,探讨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作用及安全性,以及对中医证候、KPS评分、肝功能指标情况的影响,为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n=23),对照组给予TACE术后患者常规西医对症处理(退热、止吐、护肝、止痛),治疗组予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d1穴位埋线治疗以及d1-d7桂枝加大黄汤随证加减水煎剂内服治疗,于术后d1-d7监测记录患者发热、肝区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前d1及术后d7的肝功能情况,分别于术后d1-d7运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进行证候积分评测、以及KPS评分。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桂枝加大黄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结果:(1)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前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及KP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组在发热程度控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腹胀便秘程度分级上,治疗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治疗组在恶心呕吐程度分级上病例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治疗组肝区疼痛发生病例及疼痛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症状持续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两组的KP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术后d7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发热、腹胀便秘、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程度,以及缩短该症状的持续发生时间,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中医临床证候及KPS评分,以及术后肝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
赵凯杰[10](2020)在《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最终治疗组纳入32例,3例患者因不愿继续服用中药而中途退出;对照组33例,2例患者因治疗疗程未足,强烈要求出院。对照组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护肝降酶以及一般物理降温、止吐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免煎颗粒剂柴平汤治疗,疗程7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不同时间段体温(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3d)、肝功能(ALT、AST、TBIL、ALB)、凝血功能(P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1.治疗结束后,组内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结束后,对比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比体温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1d、3d体温分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体温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结束后,对比胆红素方面,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水平无显着差异。5.对患者治疗前后ALT、AST、ALB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ALT、AST、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ALT、AST、ALB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ALT、AST、ALB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治疗前后PT、AFP进行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ALT、AST、ALB等肝功能指标,且无毒副作用。但对于改善PT、AFP、TBIL未见明显的差异。2、经研究总结,初步提炼出柴平汤方证:主症:(1)发热或自觉发热;(2)胁肋胀闷、疼痛不适;(3)口苦;(4)恶心呕吐;次症:(1)脘腹胀满、纳差;(2)大便溏泻;(3)倦怠乏力,嗜睡,手足沉重;舌脉:舌红或淡红,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或滑,或弦滑。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依据,确定中医经典与现代肝病的关联提供循证依据。
二、针刺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TACE术后恶心呕吐的认识 |
2 TACE术后恶心呕吐的中医药治疗 |
2.1 中医内治法 |
2.2针刺治疗 |
2.3艾灸治疗 |
2.4 穴位贴敷治疗 |
2.5 耳穴贴压治疗 |
3 TTAACCEE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
4 TTAACCEE术后恶心呕吐的西医治疗 |
4.1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
4.2 5-HT3受体拮抗剂 |
4.3 NK-1受体拮抗剂 |
4.4 奥氮平 |
4.5 糖皮质激素 |
5 总结 |
(3)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肝癌及栓塞后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一、肝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
二、肝癌治疗 |
三、栓塞后综合征的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传统医学对肝癌及栓塞后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二、中医对栓塞后综合征的认识 |
三、中医药治疗栓塞后综合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针灸疗法治疗栓塞后综合征的信息挖掘 |
一、疗法种类 |
二、取穴规律 |
三、结局指标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及排除标准 |
四、脱落、剔除与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随机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试验方案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主要结局指标 |
三、次要结局指标 |
四、安全性指标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 |
一、穴位埋线的源流 |
二、穴位埋线治疗相关疾病 |
三、穴位埋线治疗PES的可能机制 |
第二节 选穴依据 |
一、传统针灸学角度 |
二、现阶段研究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一、中医证候积分 |
二、典型症状评价 |
三、生活质量 |
四、实验室指标 |
五、安全性指标 |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猷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结果比较 |
1.1 性别分布情况 |
1.2 年龄分布情况 |
1.3 肝癌分期分布情况 |
2.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2.1 实体瘤大小情况比较 |
2.2 卡式功能情况比较 |
2.3 中医临床症候情况比较 |
2.4 不良分应情况比较 |
2.5 肿瘤标志物(AFP)情况比较 |
2.6 肝功能情况比较 |
3.安全性指标比较 |
3.1 一般生命体征比较 |
3.2 心电图比较 |
3.3 血液分析比较 |
3.4 肾功能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讨论 |
1.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2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3 现代医学对TACE的认识 |
1.4 中医对TACE及其并发症的认识 |
1.5 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的立方依据 |
1.6 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的方义解析 |
1.7 现代药理分析 |
2.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2.2 疗效结果分析 |
2.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3.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 |
3.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Karnofsky评分标准 |
附录二 中医临床症候评分表 |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诊断 |
1.4 治疗 |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3 中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相关研究及认识 |
3.1 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
3.2 中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 |
4.2 症状疗效指标 |
4.3 实验室指标 |
4.4 肿瘤疗效 |
4.5 生活质量(KPS评分) |
4.6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参灵方组方依据 |
2 参灵方方义分析 |
3 参灵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结果分析 |
4.1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
4.2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
4.3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 |
4.4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 |
4.5 参灵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
4.6 参灵方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
4.7 参灵方对甲胎蛋白(AFP)的影响 |
4.8 参灵方对肿瘤疗效的影响 |
4.9 参灵方对KPS评分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应用TACE对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介入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降期转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癌的系列临床研究及TACE抵抗后治疗选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1章 不同评分/诊断标准在区域中国人群判别TACE抵抗肝癌中的价值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TRIPOD原则建立与验证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癌的列线图模型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CT的放射组学列线图模型在早期判别TACE抵抗肝癌中的价值初探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TACE抵抗肝癌后续治疗选择初探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英文缩写词表 |
综述一 TACE抵抗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T影像纹理分析及组学技术在肝癌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8)榄香烯改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介入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评估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榄香烯改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榄香烯改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及TACE综合征的研究 |
1 肝癌流行病学 |
2 肝癌的治疗 |
3 TACE术后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
4 小结 |
文献研究二:中医对肝癌的认识和TACE综合征的研究 |
1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 肝癌TACE后的中医认识 |
3 中药治疗 |
4 外治治疗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导师学术思想 |
3 临床运用 |
4 作用及药理分析 |
5 穴位分析 |
6 特色与优势 |
7.疗效分析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 TACE 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
1.1 肝癌病名溯源 |
1.2 肝癌病因病机探讨 |
2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研究 |
2.1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 |
2.2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 |
3 关于TACE的研究 |
3.1 TACE治疗原理 |
3.2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
4 中医药结合治疗TACE术后综合征 |
4.1 经典古方 |
4.2 专方验方 |
4.3 中药制剂 |
5 经方辨治肝癌 |
5.1 经方对肿瘤的认识 |
5.2 方证辨证的认识 |
6 柴平汤的认识 |
6.1 柴平汤文献记载 |
6.2 柴平汤现代医学用法研究 |
7 导师运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入选病例情况 |
4.2 治疗前基础比较 |
4.3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 |
4.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4.5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及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TACE术后综合征的不足 |
2 柴平汤方解 |
3 柴平汤临床应用TACE后患者疗效分析 |
3.1 柴平汤对ALT、AST影响 |
3.2 柴平汤对ALB影响 |
3.3 柴平汤对PT、AFP影响 |
3.4 柴平汤对TBIL影响 |
3.5 柴平汤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
3.6 柴平汤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针刺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J]. 黄雅莉,刘玲兰,熊共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04)
- [2]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J].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专委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21(07)
- [3]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D]. 杨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D]. 沈逸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菅若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应用TACE对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Meta分析[D]. 王欢.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癌的系列临床研究及TACE抵抗后治疗选择初探[D]. 牛翔科.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8]榄香烯改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介入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评估及机制探讨[D]. 王锦程.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9]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许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赵凯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原发性肝癌论文; 榄香烯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肝癌中药方剂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