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英语300句(四)(论文文献综述)
樊英[1](2021)在《郭敬明小说语言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颖洁[2](2020)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国财政思想史》(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针对译者在翻译《中国财政思想史》第十二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在翻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中国财政思想史》是由孙文学、齐海鹏编着的学术专着,记述了自夏商周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凡四千多年中国财政思想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中国财政思想史》第十二章主要记述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经济政策与法律法规,着重介绍了这一时期的税收政策,包括废厘金、征收统税、田赋整理与田赋征实、关税自主政策等。该文本的翻译可为海外历史专业从业人员及爱好者研究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思想及税收政策提供详实的学术史料,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翻译背景及项目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简介。第三章为案例分析。译者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在翻译《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出现的实例,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总结其中的翻译技巧与翻译策略。第四章为译后总结,归纳总结此次翻译过程中的经验、启示,反思不足之处。
陈碧泓[3](2020)在《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位移最早源于Talmy(1975)的着作中,称为“仿真位移(Virtual Motion)”,Talmy(2000a)最终定义了虚拟位移的概念,是指用句子的字面意义把人们通常认为是静止的所指表述为运动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在现代汉语中,视觉感知和心理感知中发生的位移现象都是通过人类认知的作用对非真实运动现象的感知,这些现象中无实际运动发生,都属于虚拟位移。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研究的相关理论与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具体从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定义、分类及依据、构成要素及句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是对国内外虚拟位移相关的语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认知研究、对比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旨在使研究背景清楚、脉络清晰,进而确定本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对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虚拟位移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存在的虚拟位移类型。虚拟位移的产生依赖于真实位移,是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直观感知到,或者通过心理感受到的似动现象的语言表达,但这类运动并未实际发生,依赖于人类认知的主观建构。我们将现代汉语的心理活动及时间相关的“隐喻类”也纳入了虚拟位移的研究范畴,但研究重点仍放在基本类上,即以Talmy提出的六类虚拟位移为核心。通过研究发现,六类虚拟位移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散射型,其次为共同延展路径型,而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模式路径型。按照虚拟位移主体的特征,我们将其分为“想象类”、“现实类”、“格式塔类”及“隐喻类”四大类,对各类位移主体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着重考察了前三类基本类位移主体的语义特征、空间维度特征及组合方式。在与真实位移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在基本类虚拟位移中,除散射类以外,其余的五大类虚拟位移中都是事实表征与虚构表征共存的。第三章,按照“移动事件框架”理论中位移运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相同,[路径]要素为构成虚拟位移的必要条件,而[方式]及[原因]为副事件,二者只有体现出路径特征时才能够出现在虚拟位移中。汉语虚拟位移中六个构成要素的等级排序为:位移/路径>位移主体>方式>原因>背景,[背景]要素的隐现与表层结构中介词的使用相关。在虚拟位移表达中,语言表层通过主语呈现的可能是位移主体,也可能为位移主体的“始源物”。我们借助Chu的“可动性等级结构表”来对“始源物”进行了界定。当虚拟位移中的实体具有与位移主体相似的语用功能,且可动性等级≥4级时,我们可判定该实体充当的是虚拟位移的“始源物”。经进一步考察“想象类”位移主体的“始源物”仅存在于可动性等级的1、2、4级中。一定有“始源物”存在的虚拟位移是散射型虚拟位移中所有的小类、子类。此外,我们分别对[位移]、[路径]及[方式]要素中动词的特征及编码形式进行了全面考察。第四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形式表现进行了考察。从形式上,发现了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特征及限制条件。我们确定了表现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七种基本形式,并且分别对每种表达式的特征及限制条件进行了考察。七种基本的表达式分别为:1、NP1+V+趋向动词+(NP2);2、NP1+VA+NP2;3、NP1+(“把+NP3”)+V+介词+NP2;4、NP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5、NP1+介词+NP2+V+(趋向动词);6、NP1+VP1+(NP2)+而+VP2;7、NP1+V+着+NP2。第五章,对虚拟位移表达生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考察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与神经基础、基本认知模式和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解释了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其中,神经基础为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物理基础,隐喻为认知基础,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为虚拟位移表达形成的决定性环节,体现了主观性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之间的依存关系。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所考察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的空间位置研究理论及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基本分类进行了全面考察,此外也提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存在着扩展分类,即“隐喻类”。从微观层面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构成要素及表层形式进行了考察;宏观上,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类型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现代汉语符合卫星框架语言的特征。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郝文方[5](2020)在《《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旅游业是当今中国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和景区景点概况,然而一直以来却未曾出现任何相关的英译文本,这极大地阻碍了红旗渠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影响了海外游客对红旗渠旅游风景区的了解。为了帮助更多国际友人深入了解红旗渠旅游风景区,本报告以《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英译本为例,试图找出适合旅游类汉语文本的英译策略。本次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词汇丰富,文化特色突出,涉及了当地的历史、民俗、传说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相关纪录片等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辅助笔者的翻译实践。此外,针对不同的翻译难点笔者做了具体的分类。在词汇层面,笔者使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分别解决不同类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问题,对于四字格短语笔者采取词类转译的手段,将文本中的四字格短语转化为英语形容词和名词。在句法层面,笔者通过调整结构顺序与摘取合并信息处理长难句。本文充分考虑汉英语言差异,使用大量例证证明译文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对文化旅游类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兼顾文化信息的传递。最后,笔者希望借此对红旗渠旅游风景区宣传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并给今后从事旅游类翻译工作者以借鉴和启发。
曹亚玲[6](2020)在《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研究 ——以《Write Source》小学生用书为例》文中认为写作学习支架的运用能够减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对于写作学习支架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写作学习支架对于写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从教材入手,对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通过大量的科学实证和实验研究,积累了很多科学的写作教学成果,其中包括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那美国的写作教材中写作学习支架到底是如何设计的?对于我国的教材编制又有哪些启发呢?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下,以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Write Source》为研究对象,对这套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进行分析。论文先是用文献研究法,对写作教材和写作学习支架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运用内容分析法,根据研究框架对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Write Source》中的写作学习支架进行研究。最后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分析《Write Source》教材中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优缺点,并且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进行对比,最后得到启示。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Write Source》中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优点在于类型丰富、操作性很强、编排布局合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同时也发现其中还存在不足。根据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教材中设计写作学习支架应该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的写作学习支架体系,包括提供更加多元的写作学习支架、写作学习支架应贯穿写作全过程、以及写作学习支架的编排要合理;另一方面要优化写作学习支架的呈现,比如写作学习支架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写作学习支架指导的步骤要具体,写作学习支架呈现的时机要恰当。
张亦霆[7](2019)在《小雷因寺》文中研究说明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取空见如芥子许。彼处之球围绕着每一个此处旋转。[1]——尼采在大相国寺那边在大相国寺那边,情况是这样复杂,我只好躲进厕所数我的钱。其实厕所里也不太平,不过好在还有挡板,可以让我安心地数钱。一五,一十,十五,二十,钱不多,但是怎样才算多呢?在大相国寺那边,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
韦翠萍[8](2019)在《广西平南平山话语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广西平南平山话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搭建调查框架,结合类型学、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指导,对平山话的语法面貌进行描写。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引进新的类型学理论框架,挖掘平山话中具有类型学价值的语法现象,为今后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调查,特别是为勾漏片粤语的语法研究提供语法材料。本文一共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勾漏片粤方言的语法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材料来源。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内容。第二章构词形态,主要以能创造新词,可以改变词性也可以不改变词性,具有能产性、累加性或递归性,类推性大小不一为参考标准,描写平山话的词缀(前缀和后缀)和重叠(名词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和量词重叠)现象。词缀(特别是后缀)、形容词重叠和动词重叠的构词能产性较强。第三章是语法词。主要着眼于词的语法功能,分别描写了平山话的人称代词、指示词、疑问代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结构助词、系词、趋向动词。相比普通话,粤方言的量词是句法化程度更高的词类,本文也着重探讨量词作指示词、定冠词、定语标记的句法功能。把传统语法中充当状语的语气副词归为评注性副词,探讨其传信功能和情态表现。突破前置词即为介词的局限,把平山话的后置词及框式介词也纳入分析。除了有表达交际功能的语气词,本文还描写了表示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语气词。结构助词方面主要探讨“个”和“得”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第四章名词性结构,介绍平山话最主要的小称形式(即儿化),人称代词、数量名结构、专有名词的指称意义及领属意义。第五章动词性粘附成分,主要考察后粘附成分体貌标记和前粘附的情态内容。平山话部分动补结构VOC和VCO两种语序共存,体标记的来源与VCO型语序相关。动词情态主要通过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体现。第六章句法结构,主要分析平山话的动宾结构、普通话“把”字句在方言的对应形式、及物结构、比较结构、致使结构、被动结构、动补结构及疑问句、否定句两种句式。平山话没有与普通话对应的“把”字处置式,相关语义倾向于用V0句式或宾语话题化表达;双及物结构有三种形式,优势句式为介宾补语式;比较结构中胜过和不及用差比式,近似和等同用等比式;致使结构有使令、允许、致使、任凭、促使五个方面的语义;被动结构有“着”和“畀”两个被动标记;动补结构分结果、程度、趋向和状态四类补语;疑问句中是非问、选择问及正反问的形式有密切联系,表达疑问的手段各不相同;否定句主要通过否定副词“冇”、“[me(?)21]”和“[miu35]”来构成否定句。第七章结语。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平山话语法类型学上的一些特点,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艾朝阳[9](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李夏[10](2015)在《从卡特福德等值理论看信息型文本的等值翻译 ——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节选)英译文为例》文中认为水泥技术文献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用词上非常严谨,在行文上非常规范,比较注重对客观事实的阐述;在描述上非常平易,通常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水泥技术文献最大的特征在于数据准确,文本正式,逻辑严密。这就要求译者在熟悉水泥行业专业文献的这些特点的同时,还应该熟知特定的专业词汇以及表达习惯,并具备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卡特福德在1965年提出了“翻译等值”的理念。他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母论,并提出:当原语文本(或部分)和译语文本(或部分)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互换时,就实现了翻译等值。通过对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查阅了相关的翻译等值理论的资料,笔者尝试以等值理论的视角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一书进行翻译研究。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及这篇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阐述了水泥技术文献的研究状况以及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介绍了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的主要的观点,以及对于水泥专业技术文献翻译指导的可行性研究。第四章分别从词汇、句子及语篇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书中语言特点及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的应用和结合。第五章是对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的局限性做了分析。第六章总结了对于卡特福德等值理论的一些个人理解,对翻译中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的对策。
二、水泥英语300句(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英语300句(四)(论文提纲范文)
(2)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国财政思想史》(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概况 |
1.3 项目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 |
2.1.1 分析所选文本语言及文体特征 |
2.1.2 分析所选文本翻译难点 |
2.1.2.1 术语 |
2.1.2.2 文白夹杂 |
2.1.2.3 四字格及习语 |
2.1.3 确定翻译指导理论 |
2.1.4 查询背景知识以及确定翻译工具 |
2.2 译中 |
2.3 译后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功能对等 |
3.1.1 词性转换 |
3.1.2 .替代 |
3.2 句法层面功能对等 |
3.2.1 无主句 |
3.2.1.1 增加主语 |
3.2.1.2 转换视角(物称作主语) |
3.2.1.3 主被动转换 |
3.2.2 .句式变化 |
3.2.2.1 简单句变复合句 |
3.2.2.2 分句 |
3.2.2.3 合句 |
3.3 语篇层面功能对等 |
3.3.1 增译 |
3.3.2 .省译 |
3.3.3 四字格 |
3.4 文体层面功能对等 |
3.4.1 .释译 |
3.4.2 表达正式 |
3.4.2.1 选词 |
3.4.2.2 句式、结构一致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原文和译文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及任务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类型 |
2.1 虚拟位移的理论框架 |
2.2 虚拟位移的分类 |
2.2.1 散射型 |
2.2.1.1 方向路径型 |
2.2.1.2 辐射路径型 |
2.2.1.3 影子路径型 |
2.2.1.4 感知路径型 |
2.2.2 模式路径型 |
2.2.3 相对框架型 |
2.2.4 显现路径型 |
2.2.5 接近路径型 |
2.2.6 共同延展路径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概念要素分析 |
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主体要素分析 |
3.1.1 虚拟位移主体的分类及组合方式 |
3.1.1.1 现实类位移主体 |
3.1.1.2 想象类位移主体 |
3.1.1.3 格式塔类虚拟位移主体 |
3.1.1.4 隐喻类虚拟位移主体 |
3.1.2 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2.1 现实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2.2 想象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3 位移主体要素小结 |
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位移要素分析 |
3.2.1 位移要素的基本编码形式 |
3.2.2 路径动词的编码形式 |
3.2.3 方式动词的编码形式 |
3.3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路径要素分析 |
3.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的概念 |
3.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要素的编码方式 |
3.3.2.1 趋向动词及位移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
3.3.2.2 静态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
3.3.2.3 介词表征[路径]要素 |
3.4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方式要素分析 |
3.4.1 方式的概念 |
3.4.2 方式要素的限制性 |
3.4.3 方式要素的编码方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表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句法形式 |
4.1 NP_1+V+趋向动词+(NP_2) |
4.1.1 NP_1+路径动词+趋向动词+(NP_2) |
4.1.2 NP_1+方式动词+趋向动词+(NP_2) |
4.2 NP_1+VA+NP |
4.3 NP_1+(“把+NP_3”)+V+介词+NP |
4.3.1 NP_1+‘把+NP_3’+V+介词+NP |
4.3.2 NP_1+V+介词+NP |
4.3.2.1 NP_1+V+终点介词+NP |
4.3.2.2 NP_1+V+方向性介词+NP |
4.4 NP_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 |
4.5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1 NP_1+方向性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2 NP_1+起点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2 NP_1+介词+NP_2+V |
4.6 NP_1+VP1+(NP_2)+而+VP |
4.6.1 NP_1+VP1+而+VP |
4.6.2 NP_1+VP1+NP_2+而+VP |
4.7 NP_1+V+着+NP |
4.8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机制 |
5.1 产生虚拟位移的认知心理机制 |
5.2 生成虚拟位移的基本认知模式 |
5.2.1 隐喻 |
5.2.1.1 时间的空间隐喻 |
5.2.1.2 空间隐喻与时间的持续性特征 |
5.2.2 转喻 |
5.3 观察视角与虚拟位移的建构 |
5.3.1 视觉主体在实际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
5.3.1.1 零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
5.3.1.2 相对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
5.3.2 视觉主体在虚拟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
5.3.2.1 意向图式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3.2.2 格式塔完型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3.2.3 概念整合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文章的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简介 |
1.1 背景介绍 |
1.2 任务要求和意义 |
1.3 项目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翻译译前阶段 |
2.1.1 源语文本分析 |
2.1.2 平行文本查阅 |
2.1.3 术语表制定 |
2.1.4 翻译原则确立 |
2.2 译中难点记录 |
2.3 翻译译后事项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四字格短语的翻译 |
3.1.1 四字格短语形容词化 |
3.1.2 四字格短语名词化 |
3.2 灵活处理文化负载词 |
3.2.1 译语在文化意义相近时采用直译对应 |
3.2.2 译语在文化信息缺失时采用意译代偿 |
3.3 分解与重构长难句的内容 |
3.3.1 调整结构顺序 |
3.3.2 合并同类信息 |
3.3.3 适当增删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4.1 实践研究中的收获 |
4.2 实践研究后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研究 ——以《Write Source》小学生用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写作教材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凭借 |
(二)写作学习支架有益但相关研究较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写作教材的研究 |
(二)关于学习支架的研究 |
(三)对相关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材 |
(二)母语写作教材 |
(三)写作学习支架 |
六、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Write Source》教材内容概览 |
一、《Write Source》教材编写的基本情况 |
二、《Write Source》编排的框架体系 |
(一)概述写作过程 |
(二)写作指导和范例 |
(三)学习写作的工具 |
(四)基础语法和写作 |
(五)作者的资源 |
(六)校对指南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内容分析研究类目确定的依据 |
二、内容分析研究的类目 |
(一)范例支架 |
(二)问题支架 |
(三)图表支架 |
(四)建议支架 |
第四章 《Write Source》中的写作学习支架统计与分析 |
一、《Write Source》中写作学习支架的数量统计 |
(一)范例支架的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问题支架的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三)图表支架的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四)建议支架的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Write Source》中不同写作阶段写作学习支架的组合 |
(一)构思阶段写作学习支架的组合 |
(二)转化阶段写作学习支架的组合 |
(三)修改阶段写作学习支架的组合 |
三、《Write Source》中不同年级写作学习支架的动态变化 |
(一)写作学习支架的螺旋上升 |
(二)写作学习支架的撤退 |
第五章 《Write Source》写作学习支架的评价与启示 |
一、对《Write Source》写作学习支架的评价 |
(一)《Write Source》中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优点 |
(二)《Write Source》中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缺点 |
二、《Write Source》写作学习支架带来的启示 |
(一)构建科学的写作学习支架体系 |
(二)优化写作学习支架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雷因寺(论文提纲范文)
在大相国寺那边 |
第二号人物归来 |
第二号人物离开 |
不可思议的事 |
失去记 |
穿墙记 |
凌微记 |
再回首 |
末日V机 |
难忘的人和不想遇见的人 |
苍茫久 |
砍柴剧本 |
猜火车 |
后来史 |
如履深渊 |
大怪物 |
永远别想辉煌 |
离去歌 |
(8)广西平南平山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广西勾漏片粤方言语法研究述评 |
1.2 本文的研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价值 |
1.3 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 材料来源 |
第二章 构词与形态 |
2.1 词缀 |
2.1.1 前缀 |
2.1.2 后缀 |
2.2 重叠 |
2.2.1 名词的重叠 |
2.2.2 动词重叠 |
2.2.2.1 单音节动词重叠 |
2.2.2.2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 |
2.2.2.3 动词重叠的句法问题 |
2.2.3 形容词重叠 |
2.2.4 量词重叠 |
第三章 语法词 |
3.1 人称代词 |
3.1.1 人称代词表领属 |
3.1.2 其他人称代词 |
3.2 指示词 |
3.2.1 基本指示词 |
3.2.2 处所指示词 |
3.2.3 个体指示词 |
3.2.4 时间指示词 |
3.2.5 性状方式指示词 |
3.2.6 程度指示词 |
3.3 疑问代词 |
3.3.1 询问人物的疑问代词 |
3.3.2 询问事物的疑问代词 |
3.3.3 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
3.3.4 询问原因的疑问代词 |
3.3.5 询问方式性状的疑问代词 |
3.3.6 询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
3.3.7 询问程度的疑问代词 |
3.4 量词 |
3.4.1 量词的分类 |
3.4.1.1 名量词 |
3.4.1.2 动量词 |
3.4.1.3 不定量复数量词 |
3.4.2 量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3.4.2.1 量词单独作句子成分 |
3.4.2.2 “形量”结构及其功能 |
3.4.2.3 量词的不定冠词功能 |
3.4.2.4 量词的指示词功能 |
3.4.2.5 量词的定冠词功能 |
3.4.2.6 量词兼表类指 |
3.4.2.7 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 |
3.4.2.8 量词作实指标记的功能 |
3.5 副词 |
3.5.1 限制性副词 |
3.5.1.1 时间副词 |
3.5.1.2 范围副词 |
3.5.1.3 程度副词 |
3.5.1.4 否定副词 |
3.5.1.5 关联副词 |
3.5.2 评注性副词 |
3.5.2.1 评注性副词的传信功能 |
3.5.2.2 评注性副词的情态表现 |
3.6 介词 |
3.6.1 前置词 |
3.6.2 后置词 |
3.6.3 框式介词 |
3.7 连词 |
3.7.1 连接并列词语(短语)的连词 |
3.7.2 连接并列复句的连词 |
3.8 语气词 |
3.8.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3.8.2 表达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3.9 结构助词 |
3.9.1 笛([ko)]) |
3.9.2 得[t(?)k~5] |
3.11 系词 |
3.11.1 “系/是”判断句 |
3.11.2 焦点标记 |
3.11.3 存现句 |
3.11.4 表让步 |
3.11.5 省略系词 |
3.12 趋向动词 |
第四章 名词性结构 |
4.1 小称 |
4.2 指称 |
4.2.1 专有名词 |
4.2.2 人称代词 |
4.2.3 数量名结构 |
4.2.4 光杆名词 |
4.2.5 指称的不确定性 |
4.3 领属关系 |
4.3.1 Pr+Pd |
4.3.2 Pr+个+Pd |
4.3.3 Pr+(个)+量词+Pd |
4.3.4 亲属-集体领属关系的表达 |
4.3.5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第五章 动词性粘附成分 |
5.1 体貌 |
5.1.1 体标记与动补结构的关系 |
5.1.2 完成体 |
5.1.3 完整体 |
5.1.4 经历体 |
5.1.5 持续体 |
5.1.6 进行体 |
5.1.7 起始体 |
5.1.8 继续体 |
5.1.9 再次体 |
5.1.10 尝试貌 |
5.1.11 回复貌 |
5.2 情态 |
5.2.1 情态助动词 |
5.2.2 认识情态 |
5.2.3 道义情态 |
5.2.4 动力情态 |
第六章 句法结构 |
6.1 动宾结构 |
6.2 “把”字句的对应形式 |
6.3 及物结构 |
6.3.1 单及物结构 |
6.3.2 双及物结构 |
6.4 比较结构 |
6.4.1 差比结构 |
6.4.2 等比结构 |
6.5 致使结构 |
6.6 被动结构 |
6.6.1 有标记被动结构 |
6.6.2 无标记被动结构 |
6.7 动补结构 |
6.7.1 结果补语 |
6.7.1.1 结果补语的构成 |
6.7.1.2 唯补词 |
6.7.2 程度补语 |
6.7.3 趋向补语 |
6.7.3.1 简单趋向补语 |
6.7.3.2 复合趋向补语 |
6.7.4 状态补语 |
6.8 疑问句 |
6.8.1 是非问句 |
6.8.2 选择问 |
6.8.3 反复问句 |
6.8.4 特指疑问句 |
6.9 否定句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广西平南平山话声韵调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10)从卡特福德等值理论看信息型文本的等值翻译 ——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节选)英译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研究现状 |
2.2 水泥专业技术文献翻译研究状况 |
3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 |
3.1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介绍 |
3.2 卡特福德等值理论应用于《新》一书翻译的可行性 |
4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在《新》一书翻译中的应用 |
4.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一书内容介绍 |
4.2 水泥专业技术文献的特点 |
4.2.1 词汇特征 |
4.2.2 句式特征 |
4.2.3 语篇特征 |
4.3 从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看《新》一书的词汇翻译 |
4.3.1 一般词汇的翻译 |
4.3.2 专业词汇的翻译 |
4.3.3 情态动词的翻译 |
4.4 从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看《新》一书的句式翻译 |
4.4.1 化主动为被动翻译 |
4.4.2 转化为名词化结构翻译 |
4.4.3 句子的增补翻译 |
4.5 从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看《新》一书的语篇翻译 |
4.5.1 逻辑性衔接的运用 |
4.5.2 时态的运用 |
4.5.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4.5.4 非言词表达手法的运用 |
5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水泥英语300句(四)(论文参考文献)
- [1]郭敬明小说语言修辞研究[D]. 樊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国财政思想史》(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刘颖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D]. 陈碧泓. 吉林大学, 2020(09)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英译实践报告[D]. 郝文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研究 ——以《Write Source》小学生用书为例[D]. 曹亚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小雷因寺[J]. 张亦霆. 西湖, 2019(10)
- [8]广西平南平山话语法研究[D]. 韦翠萍. 广西大学, 2019(01)
- [9]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10]从卡特福德等值理论看信息型文本的等值翻译 ——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节选)英译文为例[D]. 李夏.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