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州供销社一年甩掉债务6000万元(论文文献综述)
孙倩[1](2019)在《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判断不同社会制度下农业生产力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要看农村土地制度是否科学,规模是否适中,创新是否适时,效率是否优化。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创新关系到该社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而东北农村在整个国家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过程加以研究,旨在为全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可靠经验。东北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东北农村历次土地制度改革均对国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东北农业生产力大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物质基础,其成功经验更是全国典范;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时期东北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为其他地区人民的粮食需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的东北仍然肩负国家的产粮大任,对全国的粮食供应、物价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客观情况的变化,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农地细碎化、主体权利缺位以及流转机制僵化不全等现实问题摆在农业生产面前。因此,全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一轮改革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东北乡村振兴,更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继续发挥东北农业方面的优势,笔者详细梳理东北历次土地制度改革过程,分析其产生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实证分析东北及国内其他地区典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应坚持的原则与创新路径。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在厘清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权理论、权利分离理论、地租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上述理论对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章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历程回顾。阐明了共产党成立前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党组织在东北的建立及之后党在东北实行的土地政策对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产生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此促进东北农业生产力大发展,进而扭转东北战局,加快全国解放步伐等内容。第四章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时期的东北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状况的分析。梳理了这一时期东北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过程,揭示了各阶段不同绩效,并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应当引以为戒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东北农村土地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过渡的过程及绩效进行分析。本章通过分析家庭承包制的诱致性特征、东北与小岗村实际情况的异同、东北产粮大区的重要地位等因素,得出东北地区家庭承包制确立较晚的原因,并用大量数据说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较之合作化经营体制的优势所在。第六章探讨的是东北农村在土地制度改革新阶段的经营状况及所处困境。通过对东北现有农地经营模式的实例分析,总结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东北农村土地经营现状,指出在东北农村推行“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进而陈述在“三权分置”改革进程中东北出现的诸多问题。第七章基于对国内其他地区“三权分置”改革具体案例的分析(主要涉及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农业共营制模式及家庭农场模式的具体案例),实事求是地总结各种农地经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得出东北地区“三权分置”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给出改革的创新路径选择。最后结语部分得出结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保证粮食安全、促进东北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皇甫睿[2](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袁建岐[3](2006)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跨越式发展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揭示了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全文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己有研究文献做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金融与经济高度相关,本章从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金融及其体系的动员储蓄、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监督经理和促进交换功能,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阐述了金融结构变化规律、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农业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从县域金融支持的差距出发,详细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及信贷投放量萎缩的表现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危害;从县域金融本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县域金融现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因;最后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做了描述。第四章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考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第五章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金融组织体系是保障金融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伴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生过许多变化。本章在对我国县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县域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功能和绩效,指出正规金融的不足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分蘖,致使县域非正规金融成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探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县
二、全州供销社一年甩掉债务6000万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州供销社一年甩掉债务6000万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制度 |
2.1.2 土地所有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理论 |
2.2.1 土地产权理论 |
2.2.2 土地权利分离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1 建国前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3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政策 |
第3章 东北农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阶段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东北农村土地私有制的初步变化 |
3.1.1 东北农村土地私有制的多元化表现 |
3.1.2 党组织在东北的建立 |
3.1.3 党的土地政策在东北农村的初步实践 |
3.2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3.2.1 土地制度改革的开端 |
3.2.2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3.2.3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稳定与发展 |
3.3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绩效 |
3.3.1 农民积极参军参战 |
3.3.2 农村生产力大发展,为全国解放做出巨大物质贡献 |
3.3.3 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
3.3.4 为东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奠定基础 |
第4章 东北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 |
4.1 合作化模式在东北的推广与发展 |
4.1.1 建立在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互助组 |
4.1.2 建立在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初级社 |
4.1.3 建立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高级社 |
4.2 东北地区合作化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
4.2.1 互助组化解生产资料不足 |
4.2.2 初级社有助扩大农业再生产 |
4.2.3 高级社的双重效应 |
4.3 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东北农村土地制度 |
4.3.1 东北农村人民公社化进程 |
4.3.2 东北农村人民公社的产权特征 |
4.3.3 人民公社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东北农村确立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阶段 |
5.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特点分析 |
5.2 东北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较晚的原因分析 |
5.2.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诱致性 |
5.2.2 小岗村较早改革的原因分析 |
5.2.3 统一经营时期东北农村与小岗的比较 |
5.2.4 “包产到户”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 |
5.3 东北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绩效 |
5.3.1 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得以确认 |
5.3.2 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5.3.3 多种经营领域全面发展 |
第6章 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阶段 |
6.1 家庭承包模式经营现状 |
6.1.1 典型案例——吉林省伊通县三家村 |
6.1.2 传统家庭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
6.2 从东北现状看“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6.2.1 “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意义 |
6.2.2 “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意义 |
6.3 东北“三权分置”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
6.3.1 合作社模式——黑龙江克山仁发合作社 |
6.3.2 家庭农场模式——吉林省延边州吉旺家庭农场 |
6.4 从东北现状看“三权分置”改革实施困境 |
6.4.1 农地确权带来的相关问题 |
6.4.2 农地流转市场体制、机制不健全 |
6.4.3 农地流转政策、制度供给不足 |
6.4.4 农民群众改革意识不强 |
6.4.5 农地过度“非农化”与预期相悖 |
6.4.6 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绝对竞争力 |
第7章 东北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创新 |
7.1 其他地区“三权分置”实践模式辨析 |
7.1.1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广东南海例 |
7.1.2 农业共营制模式——四川崇州例 |
7.1.3 家庭农场模式——上海松江例 |
7.2 新时代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7.2.1 坚守政策底线 |
7.2.2 尊重农民意愿 |
7.2.3 发挥东北特色 |
7.3 东北地区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3.1 明晰“三权”权能 |
7.3.2 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
7.3.3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保证权能实现 |
7.3.4 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7.3.5 加大农民文化素质培训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
(3)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 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 |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 |
3.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实践 |
3.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困境及其影响 |
3.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抑制的成因 |
3.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4.3 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 |
5.1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5.2 县域正规金融组织及其绩效 |
5.3 县域非正规金融组织及其作用 |
5.4 现有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
第六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
6.1 县域经济特征及其类型 |
6.2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
6.3 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及内容 |
6.4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特点 |
第七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
7.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目标 |
7.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思路 |
7.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步骤 |
第八章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8.1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
8.2 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
8.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
8.4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全州供销社一年甩掉债务6000万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D]. 孙倩. 吉林大学, 2019(10)
- [2]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3]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袁建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