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无失效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罗涵禹[1](2021)在《安全级DCS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合理有效地定量评估核安全级DCS软件的可靠性是核电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文章总结了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的理想特性和共同限制,调研了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并将其分类进行描述,最后依据10个理想特性评估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核安全级DCS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的开发提供指导,为DCS模型评估结果纳入反应堆PRA探索新的途径。
郭劲言[2](2021)在《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是制造业价值生成的基础和产业跃升的支点,对于一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具有“锚定”作用。而电主轴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可靠性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控机床整机的可靠性水平,因此如何评估和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成为相关学者和机床企业的关注的焦点。对于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电主轴,采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方法难以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对其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但随着电主轴运行时间的推移,其主要性能指标会逐渐衰退,这种性能退化的累积会逐渐导致其功能退化,最终发生失效。如果应用加速退化试验技术,对电主轴施加高于正常工作应力水平的试验应力,提高电主轴的退化速率,根据退化试验数据对关键性能指标建立加速退化模型,从而折算出正常工作应力下的可靠性水平,可以实现对电主轴可靠性的快速评估。由于工程实际中对试验成本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加速退化试验,获得有效的试验数据,实现对产品可靠性的准确评估,是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研究目标。合理的退化模型假设是保证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效果的重要前提,但由于产品退化过程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难以准确选择一种最合适的退化模型来描述其退化过程,且不同的模型假设往往对优化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开展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电主轴的使用工况复杂,试验要求较多,现有优化方法中采用的单优化目标无法满足其实际工程需求,且不同优化目标下的试验方案优化结果也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如何在有限的试验周期和试验成本下获得权衡多个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以数控机床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针对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研究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方法,为电主轴可靠性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电主轴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的故障数据对电主轴进行故障分析,确定能够体现电主轴性能退化的主要特征指标,用于加速退化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和分析;搭建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并开展电主轴的可靠性摸底试验,根据摸底试验数据对电主轴进行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以确定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允许加载的最高应力水平。(2)提出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分别基于维纳过程、伽玛过程和逆高斯过程,建立以最小化正常工作应力下产品平均失效前时间估计值的渐近方差为优化目标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通过对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随后,提出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基于赤池信息准则确定候选模型权重,采用组合预测方法构建优化目标函数,以试验样本量、各应力水平下测量时间间隔和测量次数为设计变量,在预先设定的试验预算约束下,建立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并提出自适应搜索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目标函数变化程度的反馈动态调整搜索步长,以提高搜索效率并避免陷入局部搜索,保证优化效果。(3)在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试验样本量、各应力水平下退化指标的测量时间间隔和测量次数为设计变量,在预先设定的试验预算约束下,建立以提高产品寿命的预测精度、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以及提高模型参数偏差的稳健性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博弈理论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合作博弈问题,采用模糊聚类方法计算各博弈方拥有的策略空间,并基于共谋合作模型构造博弈方得益函数,进而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权衡多个优化目标的综合最优试验方案。(4)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方法,以正常应力下的产品MTTF估计值的渐近方差、模型参数的Fisher信息矩阵行列式值以及模型参数波动前后渐近方差的相对比率作为评价试验方案优劣的指标,分别利用各评价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来检验试验方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小样本情况下加速退化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量有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估计量进行纠偏的方法,通过偏比系数对模型参数估计量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和最终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5)基于以上研究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最优方案,依托搭建的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对某国产电主轴开展了加速退化试验;并提出了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维纳过程、伽玛过程、逆高斯过程三个候选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终对退化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电主轴进行可靠性评估。此外,设计并开发了电主轴可靠性评估软件,软件集成了试验数据预处理、加速退化模型建立和可靠性评估三个模块,可以实现对电主轴可靠性的快速、准确评估。
张伟[3](2021)在《基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动力元件,在机械行业内是不可或缺的元器件,其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整个液压系统的瘫痪。开展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对其劣化规律进行判断并预测,实现预测性维护意义重大。本文针对不易停机的大型液压泵及相关设备的预测性维护难题,基于概率统计分析理论提出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新方法,开展基于实测数据概率分析方法对液压泵的剩余寿命预测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液压泵的剩余寿命预测研究现状,研究了液压泵的寿命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失效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并确定了液压泵的失效判据。设计并搭建了液压泵耐久性试验台用以模拟液压泵的实际工况,提出了试验方案,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试验基础。(2)结合试验台实测退化数据及所确定的失效参考值,挖掘容积效率随时间变化的退化规律,同时利用残差分析减少异常数据导致的误差;基于概率统计分析理论,建立基于实测退化数据的可靠概率服役寿命预估模型;筛选出最佳分布模型,获取退化数据与其服役寿命的映射关系;制定了预测结果的验证方案,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3)利用MATLAB并基于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设计并开发了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原型系统,实现了液压泵的剩余使用寿命在线自动预测,便于人机交互。
臧钰[4](2020)在《高铁列控车载系统设备剩余有效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文中提出近年来,高速铁路以其―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可持续‖等优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增强对广阔地理区域的可达性、增加城市居民之间的流动性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维修成本过高逐渐成为制约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关键因素。缺乏对高速铁路系统内各类部件性能退化规律的掌握,是造成维修时机滞后,维修方式被动,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维修成本是目前高速铁路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高速铁路列控车载系统故障处置及日常维修现状,在车载系统尚无完备的状态监测体系获取各部件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前提下,首先对车载系统进行功能性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计算了车载系统各功能单元的风险优先度等级;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功能单元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针对单元内各类部件的不同失效机理建立性能退化模型,实现剩余有效寿命的预测;最后在部件级、功能单元级和系统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的基础上,设计了多部件制约关系多失效模式下的视情维修决策方法。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基于多层流模型的功能性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针对车载系统失效模式混杂难以寻找故障根源的问题,将车载系统内部繁杂多维的失效模式聚类整合;挖掘内部隐性关联规则描绘失效模式的链式传播,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展示了失效模式从部件级、功能单元级到系统级的传播;最后计算了车载系统各功能单元的风险优先度等级。解决了传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无法展现车载系统功能结构且实现故障追踪的难题。(2)提出了多组件多失效机理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方法。针对车载系统内电子类部件难以建立退化模型的问题,基于失效模式分析构建部件等效系统;在多组件多失效机理的性能退化环境下建立了板卡级失效物理模型,实现了电子部件的剩余有效寿命预测;并以典型功能单元内的电子部件应答器传输模块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全生命周期数据不足以及多组件多失效机理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难题。(3)提出了多源信息权重分配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方法。针对车载系统内传输类部件无全生命周期数据下的寿命预测问题,设计仿真加速寿命试验获取传输部件在工作载荷条件下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平衡粒子滤波以及神经网络算法之间的优势,构建了最优权重分配下融合的剩余有效寿命预测算法;并以典型功能单元内的传输部件D电缆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无完备状态监测体系以及失效物理模型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难题。(4)提出了多部件制约关系多失效模式下的视情维修决策方法。针对车载系统因未知各类部件性能退化规律造成维修方式被动的问题,基于部件级、功能单元级和系统级的剩余有效寿命,并考虑多部件之间的经济及资源条件制约关系构建成本时间函数;最终确定了多部件制约关系多失效模式下的视情维修决策方法,并以典型功能单元为例验证该方法在降低维修成本上的有效性。解决了维修时机滞后和维修方式被动造成的维修成本高额问题。论文利用高铁列控车载系统实际现场故障数据并结合仿真工具,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其成果可为我国高速铁路系统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体系的设计提供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图112幅,表18个,参考文献178篇。
刘宝龙[5](2020)在《钻孔动力特性与多参量指标预测冲击地压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击地压是煤岩体失稳破坏形成的重大动力灾害,严重影响煤矿安全开采。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对其进行准确防控,国内外众多学者利用钻屑法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和评价。钻屑法是利用每米钻屑质量来表征煤体应力值进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以及评价危险等级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在煤矿井下应用钻屑法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和评价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钻屑收集不全以及仅依靠钻屑量单一指标严重影响测试结果,另一方面矿井工作面开采煤层因注水不利于钻屑量的测试,最后一方面因在使用钻屑法钻孔过程中,经常出现吸钻和卡钻钻孔动力现象。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钻屑法存在的不足及吸钻和卡钻钻孔动力现象,开展钻孔动力特性与多指标预测冲击地压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预测和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等级的可靠性,探索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危险性和敏感性钻孔多参量新指标,提出深部煤岩动力灾害危险区精准探测新方法与技术。本文基于矿用钻机钻削破煤的力学模型及产屑和排屑模型,通过分析钻杆载荷特性和钻机产屑速度与排屑速度动态关系来分别揭示吸钻和卡钻的发生机理,并定性分析了钻孔多指标同煤体应力间的关系。随后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钻孔多指标测试系统展开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验,确定煤体应力和推进速度对钻孔多指标影响规律,借助钻孔多指标的变化规律来研究相关因素对吸钻和卡钻发生风险的影响。作为钻机排屑规律研究内容的补充,结合试验利用FEM-SPH偶合算法对钻机破煤时的钻杆载荷特性及排屑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不仅证明其可靠性,而且也得到了一定的有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钻机产屑速度随着煤体应力的增加而增大,而钻杆推力和扭矩随煤体应力的升高分别减小和增大,钻杆扭矩作为中间量间接影响钻杆转速变化,其随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与钻杆转速呈相反变化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钻机产屑速度和推进速度呈正相关关系,钻杆扭矩、推力与钻机推进速度呈正相关关系,钻杆转速和钻机推进速度呈负相关关系。结合理论分析利用钻孔多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侧面反映相关因素对吸钻和卡钻发生倾向的影响规律,即在一定条件下,钻杆所受钻机推力随着煤体应力增加而下降,这种下降趋势表明吸钻正在发生,其下降幅度随煤体应力增加而增大,吸钻现象越明显。煤体应力环境和钻机推进速度对卡钻发生概率有显着影响,随煤体应力和推进速度增加,钻机产屑速度与排屑速度分别升高和降低,卡钻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得到钻孔指标随煤体应力的变化规律,初步证实了钻孔多指标预测冲击地压的科学性,而且论文通过Origin软件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来初步确定施工区域钻孔指标的临界值。通过对吸钻和卡钻现象的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发现,单从钻进过程考虑无法消除吸钻现象,吸钻现象很大程度受应力环境的影响,消除此类现象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钻孔卸压或煤层注水等方法降低施工区域的煤体应力。对于卡钻现象,通过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来提高钻机的排屑速度和降低钻机的产屑速度是避免此类动力现象较经济的手段,主要原则为在保证施工效率的条件下尽可能选取较小的推进速度。该论文有图64幅,表17个,参考文献60篇。
孙延浩[6](2020)在《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调度系统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之一,是保证列车安全、准时、高效运行的重要屏障。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3.5万公里,高居世界首位。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大运量的特点对调度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强化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十分关键。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作为一个“人-机”交互的高耦合性系统。其结构庞大,元素众多、功能复杂。系统内的各种设备不仅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再加上系统内“人”的随机性,导致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变的十分困难。因此目前对于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定性层面的分析上,而未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系统可靠性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的关键设备和节点入手,围绕硬件、软件、人因以及系统层级四个维度对可靠性进行深入的解构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梳理了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业务功能以及信息交互,并根据系统信息传递机制和信息属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拓扑网络结构图。通过对系统节点和边的重要度分析,验证了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在整个调度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得出了列车调度员是中心关键节点,自律机是车站关键节点的结论。(2)针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在运营或者维护时存在大量的故障记录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和Text-Rank的算法模型,通过该模型提取到系统故障的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狄利克雷模型提取到系统故障的关键主题。通过对系统的关键词和主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车站系统是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故障多发地点,而自律机为车站子系统的故障多发设备。(3)针对系统中自律机设备在可靠性分析中状态方程求解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公式法,该公式使得状态可靠性分析不再通过繁琐的拉普拉斯变换或者C-K(Chapman-Kolmogorov)方程进行求解,通过计算结果证实,该方法与拉普拉斯变换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4)针对自律机设备可靠性分析中忽视自律机切换单元故障以及没有考虑修理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马尔可夫过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进补充变量法,使得马尔可夫过程依然可以对修理工休假时间和维修时间服从一般分布的自律机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修理工的休假时间对可靠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应合理安排修理工的休假时间。(5)针对自律机软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软件故障检测率不规则的问题,通过引进不规则模型参数,提出一种改进的非齐次泊松过程(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NHPP)类的软件可靠性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到自律机软件测试中。依据测试故障数据。计算出当测试天数为45天时可以达到规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要求。(6)作为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对于调度员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不可或缺。考虑到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易于操作分析,因此在CREAM基本法的基础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使得CREAM法对人误操作概率的推算不再是个区间值,将该方法用以调度员的人误概率计算,并以“CTC控制模式转化”和“列控临时限速”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7)针对目前缺乏面向系统层面可靠性综合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决策和区间二元语义的评估方法。群决策方法降低了专家主观评价系统可靠性带来的主观性。采用区间二元语义作为系统评估的语言,降低了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出现的信息丢失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刘小平[7](2020)在《基于性能退化的齿轮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传统寿命试验的液压泵可靠性评估方法时间长、费用高,无法满足快速可靠性评估的实际需求,基于性能退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采集表征产品健康状态的性能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数据,不需要观测到失效发生,为液压泵可靠性快速评估提供了新途径。以齿轮泵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泵性能退化过程中存在退化初值个体差异、退化速率个体差异、退化轨迹随机波动和测量误差等多种不确定性,对一元和二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的建模和优化设计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为齿轮泵整体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齿轮泵一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基于维纳(Wiener)过程建立了能够考虑多种不确定性的齿轮泵一元性能退化模型,得到了首达时失效定义下的寿命分布,确立了退化模型参数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基于贝叶斯理论和Bootstrap提出了针对小样本退化试验的模型参数两步估计方法;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所建模型在表征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退化过程时的有效性和两步参数估计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基于容积效率的齿轮泵一元退化可靠性评估实例,通过与随机效应Wiener过程模型和线性退化轨迹模型相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表征齿轮泵性能退化中的多种不确定性;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退化模型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齿轮泵可靠度的主要影响参数。齿轮泵二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基于一元退化模型分别建模齿轮泵的两个性能特征退化过程,利用Copula函数建立了考虑二元相关性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在边缘推断法的指导下采用两步参数估计法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以基于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的齿轮泵二元退化可靠性评估实例,与基于一元退化模型的可靠性评估和不考虑相关性的二元可靠性评估相对比,验证了考虑齿轮泵二元退化相关性的可靠性评估的合理性,分析了相关性程度对二元可靠性评估的影响规律。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建模研究。考虑压力和转速对退化速率的影响,在多不确定性一元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齿轮泵双应力步进加速退化模型,并给出了小样本条件下加速退化模型两步参数估计法和基于似然比检验原理的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别方法;通过数值案例验证了加速退化模型的合理性、参数估计方法和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别方法的有效性。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建立了正常使用应力下B10寿命渐进方差最小的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基于遍历法求解模型进行了数值案例优化分析,在试验总时间和最大应力约束下,获得了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压力、转速和测量次数分配的最优方案,并对最优试验方案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试验变量对最优试验方案和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为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提供参考。
沈阿娜[8](2020)在《基于诱饵的Android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早期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进行社交、办公、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承载越来越多的用户隐私与个人数据。不法分子亦将智能手机作为攻击目标,Android作为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受到了威胁,其中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攻击尤为严重。本文主要研究在早期检测恶意加密行为中诱饵的应用,实现了基于诱饵的Android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早期检测系统,为未ROOT的Android智能手机提供保护。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使用诱饵对加密型勒索软件进行早期检测的方案。本方案在未ROOT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确定了诱饵的实体形式,设计了诱饵的分布,并提出了诱饵访问事件的溯源方法。实验表明,恶意软件无法区分诱饵与用户数据,从而能够被检测,且诱饵消耗较少的存储空间。2.根据检测方案,在未ROOT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设计了一套基于诱饵的早期检测加密型勒索软件系统。系统按功能分为模型检测、诱饵部署、诱饵监听和事件溯源四大模块。模型检测模块负责对其他软件进行勒索模型检测;诱饵部署模块负责根据用户数据部署诱饵;诱饵监听模块负责实时监听诱饵访问事件;事件溯源模块负责确定诱饵访问事件的发起者。3.实现了早期检测系统,并进行实验与测试。本文首先部署了所需的系统环境,然后详细阐述四个模块的实现过程,展示了关键函数及其运行结果,并统计分析了系统的整体运行结果。实验表明,各模块均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在同时运行多个良性软件、潜伏软件与恶意软件的环境中,平均情况下,本系统可在首个用户文件被恶意加密前13.965秒溯源到恶意软件。
洪磊[9](2020)在《基于随机过程的电连接器温度循环下接触性能退化建模与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连接器作为型号装备上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主要用于实现型号装备上电能和信号的传递,在型号装备上使用十分广泛。如果一个电连接器出现失效,则可能会引起整个型号失效,无法按规定的要求完成任务,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准确评估电连接器的寿命,对型号装备可靠性设计和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电连接器的贮存寿命随着型号设计寿命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评估其寿命需采用加速退化试验。在开展电连接器的加速退化试验时,由于在线监测技术的不成熟,性能退化数据通常采用样品从试验箱中定时取出测试的方式获得,使得电连接器实际试验剖面变成了温度循环应力剖面,现有的恒定应力和步进应力等加速退化试验方法均无法有效评估其寿命。基于此,本文从温度循环加速退化试验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产品性能退化模型出发,结合电连接器性能退化过程呈现随机性的特点,从失效机理层面开展了电连接器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随机过程建模与验证的研究。本文以Y11P-1419型电连接器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其在试验状态下的应力剖面为循环应力,分析了其在温度循环下的环境效应、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从温度循环试验下电连接器接触对表面氧化膜层生成和微动磨损入手,分析了电连接器接触电阻在增大过程中呈随机波动的微观机理,并建立了基于Wiener过程的性能退化模型;基于化学反应论,建立了电连接器的加速退化方程。对电连接器开展了温度循环加速退化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性能退化数据。最后,在所获得的数据基础上,利用自相关法和D’Agostino D检验法对电连接器的性能退化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电连接器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方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试验件试验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层面验证了失效机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从失效机理层面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包含六个章节,具体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针对加速退化试验技术、循环应力下产品的可靠性建模和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等几方面,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不足之处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相关内容。第二章,确定了其在试验状态下的应力剖面为循环应力,根据电连接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电连接器在循环应力下的环境效应,确定了接触失效为其主要失效模式。最后从微观层面对其进行了失效机理的分析,确定其失效机理为温度应力下接触对表面氧化膜的增长和温循时接触对表面的微动磨损导致氧化物磨屑的堆积;接触电阻呈现波动性增长主要是由于接触对表面微孔随机分布且形状不同大小不一,以及微动磨损使接触斑点的位置发生随机改变和氧化膜随机进入和排出接触区域所引起的。第三章,基于电连接器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失效机理分析,综合考虑了接触电阻增长呈现随机波动的微观原因,建立了电连接器在温度应力循环下的基于Wiener过程的性能退化模型、加速退化方程和寿命分布模型。第四章,首先给出了 Y11P-1419型电连接器具体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包括各个循环应力下的最高温度、循环周期、投入的样本量、升温斜率、降温斜率以及具体的测试方法等;对电连接器实施了加速退化试验,获得了其在试验过程中的性能退化数据,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法确定了所有性能退化数据可认为来自相同分布;最后基于所获得的性能退化数据,利用二步估计法估计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第五章,基于电连接器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试验数据,通过自相关法和D’Agostino D检验法对电连接器的性能退化模型进行验证,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电连接器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方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试验件试验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层面验证了失效机理的理论分析。第六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工作,并对后续有待开展的内容做出了展望。
宋优凡[10](2020)在《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连接器作为一种实现电信号的传输与控制以及设备之间电连接的基础元件,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以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个复杂的装备系统中存在数量众多的不同型号的电连接器,如果有一个电连接器失效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可见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因此,准确评估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水平对型号装备的可靠性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对电连接器这类基础元件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常采用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法,但由于试验设备的限制,电连接器的实际试验剖面是循环应力而不是恒定应力。因此,现有的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理论方法不能有效地评估实际试验剖面下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Y11P-1419型电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对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法开展研究。第一章论述了本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加速退化试验技术,优化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的研究现状,并在分析当前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讨论了电连接器的接触性能对循环应力的响应,揭示了温度循环应力各参数对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而建立了考虑升降温速率、循环周期、循环次数等参数的电连接器性能退化模型;最后基于接触对的失效寿命分布模型构建了电连接器接触退化失效的寿命分布模型。第三章研究了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加速退化模型建立了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对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准则为正常应力水平下可靠度估计值的渐近方差最小,优化变量为最低应力水平、升降温速率和循环次数。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调整试验方案。第四章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方法,对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进行模拟评价,评价结果从精度和稳健性两方面验证了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调整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第五章开展了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根据电连接器的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出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进而对电连接器在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可靠性水平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工作,并对课题的下—步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二、软件无失效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无失效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安全级DCS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软件可靠性定义 |
2 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的理想特性和共同限制 |
3 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 |
3.1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3.2 贝叶斯置信网络 |
3.3 基于测试的方法 |
3.4 使用软件开发实践的关联方法 |
3.5 基于度量的方法 |
3.6 基于标准的方法 |
3.7 总结 |
4 结论 |
(2)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电主轴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加速退化试验研究现状 |
1.4.1 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
1.4.2 加速退化模型研究现状 |
1.4.3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及试验应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研究 |
2.2.1 电主轴结构及功能分析 |
2.2.2 电主轴故障分析 |
2.2.3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确定 |
2.3 电主轴可靠性摸底试验 |
2.3.1 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 |
2.3.2 电主轴可靠性摸底试验设计 |
2.3.3 摸底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2.4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应力研究 |
2.4.1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退化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 |
2.4.2 电主轴退化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 |
2.4.3 电主轴加速应力水平组合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思路及基本假设 |
3.2.1 优化设计思路 |
3.2.2 基本假设 |
3.3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3.1 维纳过程概述 |
3.3.2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
3.3.3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
3.3.4 自适应搜索算法 |
3.3.5 实例分析—基于维纳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4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4.1 伽玛过程概述 |
3.4.2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
3.4.3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
3.4.4 实例分析—基于伽玛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5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5.1 逆高斯过程概述 |
3.5.2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
3.5.3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
3.5.4 实例分析—基于逆高斯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6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6.1 赤池信息准则 |
3.6.2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必要性分析 |
3.6.3 基于AIC的组合预测方法 |
3.6.4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
3.6.5 实例分析—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模型 |
4.2.1 优化目标 |
4.2.2 设计变量 |
4.2.3 约束条件 |
4.3 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方法 |
4.3.1 博弈理论 |
4.3.2 基于博弈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
4.4 实例分析—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 |
4.4.1 试验优化数学模型 |
4.4.2 多目标试验优化结果 |
4.4.3 单目标试验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4.4.4 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 |
5.1 引言 |
5.2 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准则和方法 |
5.2.1 蒙特卡洛法概述 |
5.2.2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模拟试验数据生成 |
5.2.3 试验方案模拟评价准则 |
5.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 |
5.3.1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模拟 |
5.3.2 模拟评价结果分析 |
5.3.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最优方案确定 |
5.4 基于模拟数据的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的纠偏 |
5.4.1 极大似然估计值的真实抽样分布 |
5.4.2 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纠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 |
6.1 引言 |
6.2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 |
6.2.1 试验方案 |
6.2.2 失效判据 |
6.2.3 试验步骤 |
6.2.4 试验数据采集 |
6.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6.3.1 试验数据预处理 |
6.3.2 加速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
6.3.3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6.3.4 考虑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 |
6.4 电主轴可靠性评估软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械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概述 |
1.2.1 基于物理失效模型的预测方法 |
1.2.2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 |
1.2.3 混合预测方法 |
1.3 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PVH74QIC-RSM-IS-10-C25-31 斜盘式变量直轴柱塞泵失效分析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液压泵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
2.2 液压泵失效分析 |
2.2.1 可靠度与退化失效 |
2.2.2 剩余寿命的数学表达 |
2.2.3 液压泵失效判定 |
2.3 耐久性试验平台搭建 |
2.4 试验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时退化数据预处理及统计分析 |
3.1 预测方法策略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液压泵容积效率计算 |
3.2.2 数据点绘制及曲线拟合 |
3.2.3 数据异常点剔除及再拟合 |
3.2.4 提取“距离”变量 |
3.3 剩余寿命概率统计分析 |
3.3.1 建立概率分布模型 |
3.3.2 模型筛选 |
3.3.3 给定可靠概率并计算剩余使用寿命 |
3.4 预测偏差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原型系统开发 |
4.1 系统整体架构 |
4.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2.1 实时数据导入 |
4.2.2 残差分析及退化趋势显示 |
4.3 可靠性分析模块 |
4.3.1 建立概率分布模型 |
4.3.2 K-S检验 |
4.3.3 输入可靠概率及剩余寿命预测 |
4.4 历史数据查看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高铁列控车载系统设备剩余有效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车载系统故障处置及日常维修现状 |
1.2.1 现有故障数据类型 |
1.2.2 故障预测及寿命分析现状 |
1.2.3 车载系统日常维修计划 |
1.3 PHM及研究现状 |
1.3.1 PHM |
1.3.2 状态监测方法 |
1.3.3 故障诊断算法 |
1.3.4 剩余有效寿命预测算法 |
1.3.5 视情维修 |
1.4 车载系统PHM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1.5.2 论文创新点 |
2 基于多层流模型的功能性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 |
2.1 问题描述 |
2.2 传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
2.3 车载系统MFM功能模型 |
2.3.1 功能区域划分 |
2.3.2 MFM功能模型 |
2.3.3 车载系统MFM功能模型 |
2.4 基于MFM的车载系统FFMEA |
2.4.1 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 |
2.4.2 测速测距单元 |
2.4.3 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单元 |
2.4.4 紧急制动输出单元 |
2.4.5 无线信息接收单元 |
2.5 基于HMM的部件级失效模式确定 |
2.5.1 数据获取 |
2.5.2 HMM |
2.5.3 部件级失效模式确定 |
2.5.4 对比验证 |
2.6 基于DBN的功能单元级失效模式推理 |
2.6.1 DBN |
2.6.2 车载系统DBN模型构建 |
2.6.3 功能单元级失效模式推理 |
2.6.4 对比验证 |
2.7 RPN计算及典型功能单元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3 多组件多失效机理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剩余有效寿命定义 |
3.2.1 主要失效模式 |
3.2.2 多电路板关系下的剩余有效寿命定义 |
3.3 等效系统构建 |
3.3.1 前提假设 |
3.3.2 等效系统 |
3.4 多组件多失效机理下的失效物理模型 |
3.4.1 电解电容 |
3.4.2 MOSFET |
3.4.3 电感 |
3.4.4 二极管 |
3.4.5 焊点疲劳 |
3.5 基于板卡级失效物理模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多源信息权重分配下的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失效模式机理和影响分析 |
4.2.1 失效模式 |
4.2.2 失效致因 |
4.2.3 失效机理 |
4.2.4 失效影响 |
4.3 基于ANSYS的仿真加速寿命试验 |
4.3.1 模型建立 |
4.3.2 负荷加载 |
4.3.3 加速试验 |
4.3.4 仿真数据 |
4.4 基于PF的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4.4.1 失效物理模型 |
4.4.2 参数估计算法 |
4.4.3 PF算法 |
4.5 基于FNN的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4.5.1 数据驱动算法 |
4.5.2 FNN算法 |
4.6 PF和FNN算法融合的的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4.6.1 两类方法比较 |
4.6.2 PF和FNN融合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5 多部件制约关系多失效模式下的视情维修决策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部件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5.2.1 调谐电容 |
5.2.2 CAU |
5.3 功能单元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5.3.1 功能单元级模型 |
5.3.2 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5.4 系统级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5.4.1 系统级模型 |
5.4.2 剩余有效寿命预测 |
5.5 典型功能单元内部件依赖关系 |
5.5.1 部件依赖关系 |
5.5.2 经济依赖 |
5.5.3 资源依赖 |
5.6 典型功能单元的视情维修模型 |
5.6.1 成本时间函数 |
5.6.2 最优维修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6 车载系统剩余有效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应用验证 |
6.1 问题描述 |
6.2 BTM剩余有效寿命预测实例 |
6.2.1 中部典型地区多失效机理下的预测 |
6.2.2 北部典型地区多失效机理下的预测 |
6.2.3 南部典型地区多失效机理下的预测 |
6.3 D电缆剩余有效寿命预测实例 |
6.3.1 中部典型地区最优权重分配下的预测 |
6.3.2 北部典型地区最优权重分配下的预测 |
6.3.3 南部典型地区最优权重分配下的预测 |
6.4 视情维修决策实例 |
6.4.1 中部典型地区单次运行周期2h线路的决策 |
6.4.2 北部典型地区单次运行周期4h线路的决策 |
6.4.3 南部典型地区单次运行周期4h线路的决策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创新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钻孔动力特性与多参量指标预测冲击地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钻机钻孔动力特性及机理研究 |
2.1 钻头钻削破煤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 钻杆排屑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 钻头破煤产屑速度与钻杆排屑速度分析 |
2.4 吸钻卡钻的力学机理及特性分析 |
2.5 钻具破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3 钻孔动力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3.1 室内钻孔试验概况 |
3.2 室内钻孔试验操作规范与方案 |
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基于钻孔多指标的吸钻卡钻发生倾向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钻孔多指标的现场验证研究 |
4.1 钻孔多指标测试系统的井下实验 |
4.2 现场测试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4.3 钻孔多指标阀值的确定 |
4.4 卡钻现象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煤体钻削模拟 |
5.1 LS-DYNA软件简介及SPH算法基本理论 |
5.2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煤体钻削破碎过程仿真 |
5.3 仿真数据分析 |
5.4 煤体钻孔变形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依托课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定义 |
1.2.1 系统 |
1.2.2 系统可靠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硬件可靠性 |
1.3.2 软件可靠性 |
1.3.3 人因可靠性 |
1.3.4 整体系统可靠性 |
1.3.5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 |
1.3.6 既有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结构与作用 |
2.1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概述 |
2.1.1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岗位设置 |
2.1.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内部设备 |
2.1.3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相关设备 |
2.1.4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功能 |
2.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信息交互 |
2.3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地位分析 |
2.3.1 复杂网络理论基本原理 |
2.3.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拓扑结构的构建 |
2.3.3 节点和边的重要度排序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故障数据分析 |
3.1 故障数据预处理 |
3.2 故障关键词提取 |
3.2.1 TF-IDF算法 |
3.2.2 平均信息熵 |
3.2.3 Text-Rank算法 |
3.3 隐含狄利克雷模型 |
3.3.1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 |
3.3.2 参数估计 |
3.3.3 确定主题个数K |
3.4 故障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设备可靠性评估 |
4.1 车站自律机 |
4.2 自律机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 |
4.2.1 硬件可靠性相关指标 |
4.2.2 硬件可靠性建模数学基础 |
4.2.3 不考虑故障修复下硬件可靠性研究 |
4.2.4 考虑故障修复下硬件可靠性研究 |
4.3 自律机软件系统靠性分析 |
4.3.1 软件可靠性相关定义 |
4.3.2 软件可靠性建模数学基础 |
4.3.3 经典NHPP软件可靠性模型 |
4.3.4 改进NHPP软件可靠性模型 |
4.3.5 自律机软件可靠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CREAM的行车调度人员可靠性分析 |
5.1 人因可靠性基础理论 |
5.1.1 人因失误相关概念 |
5.1.2 人因可靠性分析基本方法 |
5.2 基于改进CREAM法的人因可靠性评估 |
5.2.1 CREAM法理论 |
5.2.2 CPC因子的评估细则 |
5.2.3 CPC隶属函数的建立 |
5.2.4 CPC因子权重确定 |
5.2.5 计算人误概率HEP |
5.3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人员可靠性评估 |
5.3.1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人员工作场景 |
5.3.2 CPC评分值的计算 |
5.3.3 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群决策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6.1 二元语义基本理论 |
6.1.1 二元语义 |
6.1.2 区间二元语义 |
6.2 群决策评估方法 |
6.2.1 群决策在可靠性评估的应用 |
6.2.2 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的确定 |
6.3 综合平均模型的构建 |
6.3.1 雷达图综合模型 |
6.3.2 系统可靠性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性能退化的齿轮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性能退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基于Wiener过程的可靠性建模研究 |
1.2.2 基于多元性能退化的可靠性研究 |
1.2.3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研究 |
1.2.4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研究 |
1.3 液压泵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寿命的液压泵可靠性评估 |
1.3.2 基于性能退化的液压泵可靠性评估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齿轮泵一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 |
2.1 引言 |
2.2 齿轮泵失效机理及可靠性评估指标 |
2.2.1 齿轮泵失效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可靠性指标 |
2.3 基于随机效应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可靠性建模 |
2.3.1 Wiener过程定义 |
2.3.2 基于随机效应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模型 |
2.3.3 基于随机效应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失效分布函数 |
2.4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可靠性建模 |
2.4.1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模型 |
2.4.2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一元性能退化失效分布函数 |
2.5 一元性能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
2.5.1 基于EM算法的参数估计 |
2.5.2 基于贝叶斯和Bootstrap的两步参数估计 |
2.6 参数估计有效性验证及退化模型检验 |
2.6.1 蒙特卡洛仿真 |
2.6.2 参数估计有效性验证 |
2.6.3 退化模型检验 |
2.7 齿轮泵一元性能退化实例分析 |
2.7.1 试验台简介 |
2.7.2 一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 |
2.7.3 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齿轮泵二元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二元Copula函数 |
3.2.1 二元Copula函数定义及Sklar定理 |
3.2.2 相关性度量 |
3.2.3 常见的二元Copula函数 |
3.3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二元性能退化可靠性建模 |
3.3.1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二元性能退化模型 |
3.3.2 基于多不确定性Wiener过程的二元性能退化可靠度函数 |
3.4 二元性能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
3.5 齿轮泵二元性能退化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建模 |
4.2.1 常用加速模型 |
4.2.2 齿轮泵加速模型 |
4.2.3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模型 |
4.3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
4.4 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别 |
4.5 数值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齿轮泵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
5.2.1 优化目标 |
5.2.2 约束条件 |
5.2.3 求解算法 |
5.3 数值案例 |
5.3.1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5.3.2 试验变量对最优试验方案及目标函数的影响分析 |
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基于诱饵的Android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早期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加密勒索早期检测系统相关基础 |
2.1 ANDROID ROOT |
2.2 ANDROID组件 |
2.2.1 ACTIVITY |
2.2.2 SERVICE |
2.2.3 BROADCAST RECEIVER |
2.3 文件监听与应用运行信息 |
2.3.1 文件监听 |
2.3.2 应用运行信息 |
第三章 ANDROID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早期检测 |
3.1 加密行为上的攻击特点 |
3.1.1 数据集来源 |
3.1.2 恶意家族简介 |
3.1.3 恶意家族攻击特点 |
3.2 诱饵的实体与分布 |
3.2.1 诱饵实体 |
3.2.2 诱饵分布 |
3.3 溯源诱饵访问事件 |
3.3.1 溯源难点 |
3.3.2 基于可信值的溯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早期检测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概述 |
4.2 系统设计目标 |
4.3 需求分析 |
4.3.1 模型检测模块需求分析 |
4.3.2 诱饵部署模块需求分析 |
4.3.3 诱饵监听模块需求分析 |
4.3.4 事件溯源模板需求分析 |
4.4 系统用例描述 |
4.5 概要设计 |
4.5.1 系统总体框架 |
4.5.2 系统行为描述 |
4.6 详细设计 |
4.6.1 模型检测模块设计 |
4.6.2 诱饵部署模块设计 |
4.6.3 诱饵监听模块设计 |
4.6.4 事件溯源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早期检测系统需求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环境搭建 |
5.2 功能模块实现 |
5.2.1 模型检测模块实现 |
5.2.2 诱饵部署模块实现 |
5.2.3 诱饵监听模块实现 |
5.2.4 事件溯源模块实现 |
5.3 功能模块展示 |
5.3.1 模型检测 |
5.3.2 诱饵部署 |
5.3.3 诱饵监听与事件溯源 |
5.3.4 系统整体运行效果 |
5.4 系统测试 |
5.4.1 系统透明性 |
5.4.2 系统准确性与时效性 |
5.4.3 对比测试结果与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随机过程的电连接器温度循环下接触性能退化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应力加载方式 |
1.2.2 加速退化模型研究现状 |
1.2.2.1 性能退化模型 |
1.2.2.2 加速退化方程 |
1.2.3 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现状 |
1.2.3.1 模型参数估计 |
1.2.3.2 可靠性特征量计算 |
1.3 循环应力下建模研究现状 |
1.4 电连接器可靠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电连接器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2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下的环境效应和失效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连接器结构和功能 |
2.2.1 Y11P-1419型电连接器结构 |
2.2.2 电连接器的功能 |
2.3 电连接器的环境效应分析 |
2.3.1 电连接器试验应力剖面分析 |
2.3.2 温度循环应力下电连接器环境效应分析 |
2.4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失效机理分析 |
2.4.1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失效模式分析 |
2.4.2 电连接器接触性能表征参数 |
2.4.3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失效机理分析 |
2.4.4 电连接器接触性能退化过程的随机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性能退化随机过程建模 |
3.1 引言 |
3.2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性能退化模型 |
3.2.1 电连接器接触电阻表达式 |
3.2.2 Wiener过程建模 |
3.2.2.1 Wiener过程的定义 |
3.2.2.2 符合Wiener过程的产品的性能退化特征 |
3.2.2.3 接触电阻增长随机性分析 |
3.3 加速退化方程 |
3.4 性能退化模型 |
3.5 电连接器寿命分布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 |
4.2.1 各循环温度应力水平的确定及具体试验方案安排 |
4.2.2 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失效阈值及测试方法 |
4.3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1 数据形式 |
4.3.2 相同循环温度下各电连接器的同分布检验 |
4.3.3 模型参数估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下的随机过程模型验证 |
5.1 引言 |
5.2 性能退化模型的检验 |
5.2.1 独立增量检验 |
5.2.2 正态性检验 |
5.3 加速退化方程的验证 |
5.3.1 退化率分布检验 |
5.3.2 加速退化方程的验证 |
5.4 电连接器失效机理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循环应力加速试验模型研究现状 |
1.3 电连接器可靠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建模 |
2.1 引言 |
2.2 电连接器的结构和材料 |
2.3 电连接器的贮存应力分析 |
2.4 电连接器的失效机理分析 |
2.4.1 电连接器的电传导特性 |
2.4.2 温度循环应力各参数对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的影响机制 |
2.5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建模 |
2.5.1 电连接器的接触性能退化模型 |
2.5.2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方程 |
2.5.3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模型 |
2.6 电连接器接触退化失效的寿命分布模型 |
2.6.1 接触对的寿命分布模型 |
2.6.2 电连接器的接触寿命分布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连接器温度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思路 |
3.3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模型及准则 |
3.3.1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统计分析模型 |
3.3.2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的基本要求 |
3.3.3 优化设计准则 |
3.3.4 参数估计方法 |
3.4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的极大似然估计理论 |
3.4.1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协方差矩阵和信息矩阵 |
3.4.2 正常应力水平下产品可靠度估计值的渐近方差 |
3.5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的优化设计模型 |
3.5.1 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
3.5.2 优化设计变量的选择 |
3.5.3 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 |
3.5.4 优化设计样本量的确定 |
3.6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的优化 |
3.6.1 试验参数的确定 |
3.6.2 试验方案的优化 |
3.6.3 试验方案的调整 |
3.6.4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调整试验方案的稳健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 |
4.1 引言 |
4.2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步骤 |
4.3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的准则和方法 |
4.3.1 模拟评价的准则 |
4.3.2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的Monte-Carlo仿真 |
4.3.3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的估计理论 |
4.4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的模拟评价 |
4.4.1 模拟评价方法 |
4.4.2 模拟评价及结果分析 |
4.5 Y11P-1419型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 |
4.5.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5.2 试验样品以及试验方法 |
4.5.3 电连接器失效判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5.1 引言 |
5.2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统计分析模型 |
5.3 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 |
5.4 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
5.4.1 退化模型参数的粗略估计 |
5.4.2 退化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
5.5 电连接器可靠性特征值的估计 |
5.5.1 加速退化模型参数的估计 |
5.5.2 电连接器可靠度的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四、软件无失效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全级DCS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郑晓,罗涵禹.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21(03)
- [2]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D]. 郭劲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液压泵剩余寿命预测[D]. 张伟. 燕山大学, 2021(01)
- [4]高铁列控车载系统设备剩余有效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D]. 臧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钻孔动力特性与多参量指标预测冲击地压的试验研究[D]. 刘宝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6]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孙延浩.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基于性能退化的齿轮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刘小平. 燕山大学, 2020(01)
- [8]基于诱饵的Android加密型勒索软件的早期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D]. 沈阿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基于随机过程的电连接器温度循环下接触性能退化建模与验证[D]. 洪磊.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10]电连接器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D]. 宋优凡.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