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卞乐乐[1](2021)在《基于单语语料与强化学习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民族间交流越来越多。蒙古语是我国蒙古族使用的语言,实现蒙古语到汉语之间的翻译对民族间共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蒙汉机器翻译效果不够显着,原因在于,蒙汉翻译模型是端到端模型,其在训练时是以带有标注的对齐数据进行训练,而推理时是根据模型自身的预测进行推理,存在训练与推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交叉熵损失函数与BLEU值的评价级别不一致问题。本文将强化学习引入蒙汉机器翻译的研究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另一方面,蒙汉对齐语料不足制约着模型质量的提升。本文利用蒙古语单语词向量嵌入的方法和目标端单语反向翻译的方法来获取额外的数据信息进而提升模型的质量。具体工作如下:(1)对语料进行切分处理,探究不同级别的语料粒度下对模型的影响。从字符、词、子词级别下分别探究对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影响;同时,对BPE算法的独立与联合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对蒙汉两种语言采用独立BPE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蒙汉翻译模型的提升。(2)词向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模型的质量,本课题利用大量蒙古语单语词向量嵌入模型提高翻译模型的质量,使用三种不同的词向量生成模型对蒙古语单语数据进行词向量的生成,并将词向量进行可视化观察。对不同模型生成的蒙古语单语词向量对翻译模型质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同时探究四种词向量维度对翻译模型的影响,最后将去噪自编码引入翻译模型来进一步提高译文流畅度。实验表明,将大量蒙古语单语词向量嵌入蒙汉翻译模型和使用去噪自编码学习语言特征能够使模型效果得到显着提升,并且在当前实验条件下,词向量维度在512维时的蒙汉翻译模型质量最佳。(3)将强化学习引入蒙古语到汉语翻译模型的训练之中,让翻译模型的训练与推理统一在预测值的角度解决训练推理不一致问题;同时让评测BLEU值直接参与到模型的训练解决评价级别不一致问题。此外,针对奖励级别,分别设置了终端奖励与单词级别的奖励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与交叉熵损失函数线性结合得到实验模型的较优结果,并且针对译文生成方式进行了实验探究;最后,在蒙汉机器翻译任务中将目标单语反向翻译与强化学习训练相结合提升模型质量,并达到本课题最高BLEU值。
海客(HAYKEL T0UMI)[2](2021)在《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尼斯中文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师资、教材、教学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本文立足于语言规划和汉语国际传播理论,对突尼斯中文教育进行历时与共时的研究,聚焦突尼斯中文教育的“三教”(师资、教材、教法)问题,分析突尼斯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评析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提出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不仅可以为中文教育国别化研究增加一个个案,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同时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突尼斯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并且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我们对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和19所开设中文课程的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大学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和1位输入式教师以及在高中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实地走访了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马尔萨高中等开设中文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师资方面,突尼斯中文教师数量较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入型教师,即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的中国教师(7人);一类是突尼斯本土汉语教师(25人),其中在中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毕业于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师21人。突尼斯汉语师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中文教师短缺;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中文教师选拔和评估标准;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教师收入偏低导致教师热情不高。改进突尼斯中文师资的对策为:制定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标准;加大本土教师培养力度,充实突尼斯中文师资力量;加强中文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中文教师待遇水平。教材方面,40年以来突尼斯各高校中文教育一直使用中国政府赠送的通用型教材,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主,本土中文教材只有一套在高中使用的教材《龙》,缺乏针对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本土中文教材。教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输入型教材缺乏对突尼斯学习者的针对性;本土中文教材严重缺乏;教材种类不够丰富。改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的对策为:培养汉语知识足以承担编写任务的本土教师;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一起参加编写教材的项目;注重开发纵向的系列教材和横向的配套教材;根据突尼斯学习者的特点筛选教材内容。课程与教学方面,突尼斯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来支撑中文教学,教师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部分教师也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汉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中缺乏中国文化元素,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改进突尼斯汉语教学的对策为: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听说能力培养;创造中文情景,营造轻松氛围,增加学习者的开口率;采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为汉语学习者创造更多文化体验和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语言规划角度看,突尼斯是一个多语社会,中文在突尼斯的地位不太高,中文教育的竞争力有待提升。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中文教育缺乏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文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机构数量无法满足中文学习需求;突尼斯中文教育存在“四缺”现象,即:缺乏行业标准、缺少专业的汉语师资、缺少有针对性的本土汉语教材、缺少适合突尼斯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直接影响了中文教育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展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政府应更加重视中文教育,为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二)增加各级各类中文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中文教育规模;(三)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汉语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师标准等),确保中文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四)解决“三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文教育水平;(五)加强与中国高校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六)借鉴法国中文教育的有关标准和汉语教材。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中文教育发展上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
姚璐[3](2021)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全球各地出现“汉语热”的风潮,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学习汉语。其中,来华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有着必然需求,语言是交流的基础,而在实际生活中,来华留学生存在因语言不通、交流障碍而导致的留学生活体验差等问题。留学生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作用,因此,留学生汉语学习体验需要设计师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在本课题以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对情境认知理论和用户体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其次对汉语学习app现状进行分析,按照功能需求、信息交互和视觉感知三个层面对产品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归纳出当前汉语学习app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各个层面的共性、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在调研阶段,笔者采用问卷法、用户访谈法、卡片分类法等工具对用户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收集用户在实际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求、情感变化等,并按照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需求侧重点将用户分为学习型用户和表现型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特点深入挖掘目标用户的需求,建立典型用户场景故事。最后,根据设计定义,从功能需求、信息交互和视觉感知三个层面输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通过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深度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层面上的设计策略:功能需求上提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情境设计、基于深度汉语学习场景的任务情境设计、增强跨文化情感融合的环境情境设计。信息交互上提出建立层次清晰的信息架构、运用及时反馈的微交互设计打造沉浸体验。视觉感知上提出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体验、视觉、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多感官设计、创造学习愉悦感的情感化设计。最后在设计实践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进行设计定义,从功能、交互、视觉三个层面展开设计实践。解决学习过程中缺乏计划和效果感知、学习行为不持续、汉语交流应用效果差、跨文化学习孤独感的问题,通过创设趣味化学习情境和跨文化同好社交圈打造全新汉语学习体验。
周小渟[4](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5](2020)在《《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教材教学状况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研究者多年在哈萨克斯坦高校从事汉语教学,为此本研究将主要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对目前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并结合任课教师的建议,本研究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教材应用的不足,论文分为以下八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哈萨克斯坦等高等院校汉语教材的使用需求大,在教材编制、教学策略和教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部分则介绍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早期应用于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从教材应用目标与内容、应用原则与方法以及应用过程与保障介绍了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应然诠释应用目标和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两所高校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从准备、实施、评价、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高校的应用策略;第五部分是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策略在四个方面中的案例;第六部分依次提出有效应用的建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教材应用方面提出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在应用实施方面提出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汉语教师水平;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应用评价方面提出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严格开展教学绩效评价;倡导并奖励教学创新行为;推广教学创新成果;在应用管理方面提出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增加趣味性等建议。总而言之,《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存在有优点也有不足,通过本文的对比,希望能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高校的教学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雅萱[6](2020)在《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语言学主张语言与外部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自身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的内部关系,认为语言多样性程度越高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更高的和谐性与稳定性。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生态的和谐。本文的研究以生态语言学的“语言多样性”理论为主体框架,从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运用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使用现状,通过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单语使用者、双语使用者或多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语言期待等进行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并结合文献资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田野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阐述。进一步结合社会文化、民族认同等因素分析,探讨内蒙古地区语言和谐及语言保护问题。本文除结语外,共从六个方面展开调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介绍本研究调研地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从城市概况和语言分布情况两个方面介绍本研究的调研地——内蒙古通辽市;其次,从性别、年龄、民族、区域分布、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介绍本次田野调查的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内蒙古通辽市作为调研地具有很好的典型性,适合在该地进行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象符合调研要求,所得出的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第三章,调查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本章主要从语言使用调查方面描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并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得到本研究所需的研究数据。通过分析,内蒙古通辽市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汉语水平高于蒙古语水平,随着年龄的降低双语使用者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汉语的频率增高。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对通辽市各民族对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语言态度方面的数据对通辽市公民对语言使用的态度进行分析。在了解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的同时,了解现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情况,为政府深入推行法律法规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参数。从数据上看,通辽市的市民对国家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偏低,政策的宣传效果欠佳,但语言使用者对汉语和蒙古语的态度都十分良好,没有出现排斥现象。第五章,总结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现象以及内蒙古通辽市的社会发展对其语言生态影响。首先,根据前文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特征分别为:蒙古语还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产生许多汉蒙混词、随着语言使用者年龄的变化不同语言使用呈现出层次性、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以及存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其次,从民族身份认同、社会语言认同、社会网络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推进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人口流动,外部移民的语言与当地民族的语言进行语言接触造成直接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提出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多语和谐具有保护民族完整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章从维护语言多样性、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及执行制度、推进双语教育以及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四个方面对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刘定慧[7](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徐林玉[8](2020)在《社交网络平台在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Facebook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受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安排不合理、汉语教材缺失、师生沟通困难等问题的影响,泰东北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而社交网络使用的广泛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则为解决汉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移动学习理论及混合教学模式等理论基础,为社交网络平台辅助汉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并通过问卷“泰东北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更加详细了解泰东北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论证所存在问题的普遍性,使本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鉴于社交软件Facebook在海外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且调查显示Facebook是在泰汉语教师与学生主要沟通的社交网络平台,因而选择Facebook作为使用工具。于是向泰东北三所中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泰东北中学生对使用Facebook辅助汉语教学意向”,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意愿倾向于使用Facebook辅助汉语教学。因此在物质基础与主观意愿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就Facebook运用于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展开了教学实践探索。以“课堂教学+课下社交网络辅助练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显示,Facebook运用于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中有效提高了学生汉语学习成绩。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泰东北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二是丰富了现行汉语教学模式、延长汉语学习时长,三是促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科积极性。
宋凯月[9](2020)在《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文中指出汉语新词语自出现以来,国内学界对其研究不断,本学术论文以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文章中出现的“近三年”均指2014-2016年,后文对此不再说明)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汉语新词语的监测理念,即“新词语的监测,监测的不只是语言,还有社会生活的实态。”1,本学术论文从语言学本身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展开研究。本学术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借助语言学研究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汉语新词语,同时为汉语新词语的监测提供参考;二是针对社会知晓度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汉语新词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论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语新词语的特征。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从新词语反映的领域分布和社会热点两个层面展开,结合部分例词详细说明。其次,介绍汉语新词语的总体特征,从词语长度、结构方式等方面展开。最后,介绍汉语新词语与修辞手法的关系。第二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展开社会知晓度调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首先,介绍本次的社会知晓度调查,包括问卷设计、可信度检验、问卷收发情况、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从目标词语不分群、分群角度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对目标词语知晓度和使用态度的影响。继而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研究样本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第三部分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意义,其次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原则,最后,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建议。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10](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二、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单语语料与强化学习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 |
1.2.2 蒙汉翻译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翻译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神经网络结构 |
2.1.1 RNN网络结构 |
2.1.2 LSTM神经网络 |
2.2 神经网络训练优化 |
2.2.1 损失函数 |
2.2.2 参数优化 |
2.3 注意力机制 |
2.4 神经机器翻译模型 |
2.4.1 Encoder-Decoder神经机器翻译框架 |
2.4.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机器翻译框架 |
2.4.3 Transformer架构 |
2.5 机器翻译测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字节对编码的蒙汉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清洗 |
3.2 语料切分操作 |
3.2.1 汉语词切分操作 |
3.2.2 子词切分 |
3.2.3 联合BPE |
3.2.4 独立BPE |
3.3 实验分析 |
3.3.1 语料来源与实验配置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语单语词向量在蒙汉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
4.1 词向量 |
4.1.1 独热形式的词向量 |
4.1.2 分布式形式的词向量 |
4.2 词向量模型 |
4.2.1 基于CBOW的词向量模型 |
4.2.2 基于Skip-gram的词向量模型 |
4.2.3 基于Glove的词向量模型 |
4.3 去噪自编码模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单语语料与强化学习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 |
5.1 强化学习 |
5.1.1 强化学习概念介绍 |
5.1.2 强化学习算法优化 |
5.2 基于单语语料与强化学习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 |
5.2.1 基于强化学习的蒙汉机器翻译 |
5.2.2 文本序列的生成 |
5.2.3 不同奖励方式的设置 |
5.2.4 目标单语数据与强化学习相结合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动态 |
(一) 国别化汉语传播研究 |
(二) 国别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 |
(三) 有关国家的中文教育研究 |
(四) 突尼斯中文教育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基础 |
(一) 语言规划理论 |
(二) 语言传播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文献法 |
第一章 突尼斯国情及中文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突尼斯共和国概况 |
一、突尼斯的地理位置优势 |
二、突尼斯历史回顾 |
三、突尼斯的政治格局 |
四、突尼斯经济概况 |
第二节 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政策 |
一、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突尼斯语言政策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概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历史 |
二、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突尼斯中文教师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发展背景 |
一、突尼斯国民教育体制 |
二、突尼斯教师培养体系 |
三、突尼斯教师在职培训体系 |
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队伍状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来源 |
二、突尼斯高校的中文教师 |
三、突尼斯中学的中文教师 |
四、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构成 |
五、突尼斯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一、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尼斯中文教材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及输入型教材的适用性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 |
二、输入型教材对突尼斯大学生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龙》分析 |
一、《龙》的结构 |
二、《龙》的内容分析 |
三、《龙》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二、编写突尼斯本土汉语教材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法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初期(1977-1990年)的课程设置 |
二、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二个时期(1990-1998年)的课程设置 |
三、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三个时期(1998年-2007年)的课程设置 |
四、突尼斯中文发展第四个时期(2007至今)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学方法 |
一、语法翻译法 |
二、任务型教学法 |
三、游戏教学法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突尼斯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言规划视角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一、突尼斯的外语教育政策 |
二、突尼斯各种外语的地位 |
三、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第二节 突尼斯民众对汉语的态度及学习需求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汉语学习倾向 |
第三节 中阿合作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一、中阿关系及其对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的影响 |
二、语言规划背景下的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第四节 本研究对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 |
二、突尼斯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2: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阿拉伯语) |
附录3: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调查)(汉语) |
附录4: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教材内容的调查)(英语) |
附录5: 对突尼斯高中学习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对突尼斯高中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7: 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中国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 高校本土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补充访谈(高校本土教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看法) |
附录10: 教师访谈结果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 |
1.1.2 在线汉语学习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3 用户体验在语言学习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在线汉语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2 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3 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流程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研究与在线汉语学习案例分析 |
2.1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研究 |
2.1.1 情境的涵义、分类与在学习中的作用 |
2.1.2 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情境认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意义 |
2.1.4 情境认知理论对在线汉语学习体验设计的启示 |
2.2 汉语学习APP |
2.2.1 汉语学习APP的界定 |
2.2.2 移动汉语学习的特征 |
2.2.3 汉语学习app的分类 |
2.3 在线汉语学习案例分析 |
2.3.1 分析与比较的维度 |
2.3.2 功能需求的分析与比较 |
2.3.3 信息交互的分析与比较 |
2.3.4 视觉感知的分析与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在线汉语学习用户调研及分析 |
3.1 用户调研策划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用户调研的实施 |
3.2.1 问卷调研定量研究 |
3.2.2 典型用户深访 |
3.3 用户调研的结果 |
3.3.1 洞察汇总与机会点分析 |
3.3.2 留学生汉语学习app的设计方向 |
3.4 针对用户角色的需求转化 |
3.4.1 用户画像构建 |
3.4.2 典型用户场景故事建立 |
3.4.3 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策略 |
4.1 功能需求设计策略 |
4.1.1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情境设计 |
4.1.2 基于深度汉语学习场景的任务情境设计 |
4.1.3 增强跨文化情感融合的环境情境设计 |
4.2 信息交互设计策略 |
4.2.1 建立层次清晰的信息架构 |
4.2.2 运用及时反馈的微交互设计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
4.3 视觉感知设计策略 |
4.3.1 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体验 |
4.3.2 视觉、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多感官设计 |
4.3.3 创造学习愉悦感的情感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学习app设计实践 |
5.1 汉语学习app设计概述 |
5.2 汉语学习app功能需求分析 |
5.2.1 汉语学习app功能分类 |
5.2.2 功能层级的卡片分类 |
5.2.3 功能的组织与层级 |
5.3 汉语学习app信息交互设计 |
5.3.1 产品信息架构设计 |
5.3.2 主要场景界面交互原型设计 |
5.3.3 产品核心任务流程设计 |
5.4 原型评估与测试 |
5.4.1 测试过程 |
5.4.2 测试结果 |
5.4.3 原型迭代与再测试 |
5.5 汉语学习app视觉感知设计 |
5.5.1 视觉风格定位 |
5.5.2 汉语学习app视觉用户测试 |
5.5.3 汉语学习app主要功能界面视觉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使用范围广泛 |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三)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研究不足 |
(四)本研究具有的可行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汉语教材 |
(二)汉语教材的应用 |
(三)《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研究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汉语教材 |
(二)关于汉语教材的应用 |
(三)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 |
四、理论基础 |
(一)汉语教材编写理论 |
(二)第二语言习得 |
(三)意念-功能大纲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
(一)哈国对汉语教育发展之需求 |
(二)哈国高校汉语教材可选择性有限 |
(三)《新实用汉语》教材具有不可替代性 |
第二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的理想形态 |
一、教材应用目标 |
(一)根据学段,教学方法不同 |
(二)更多采用“虚拟”教学 |
二、教材应用类型 |
(一)教教材 |
(二)用教材教 |
三、教材应用原则 |
(一)基于教材编写原则 |
(二)基于教材编制方法 |
四、教材应用过程 |
(一)基于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 |
(二)基于学生学习需求 |
五、教材应用保障 |
(一)基于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 |
(二)基于教材教学应用管理 |
第三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现状分析 |
一、教材应用调查方案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二、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
(一)国立民族大学教材用用调查结果 |
(二)世界语言大学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
三、教材应用调查分析 |
(一)应用优点 |
(二)应用问题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策略 |
一、策略构建依据 |
(一)统一系统的制度 |
(二)学生的需求 |
(三)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 |
(四)新颖科学规范的管理 |
二、策略类型 |
(一)准备性策略 |
(二)实施性策略 |
(三)评价性策略 |
(四)管理性策略 |
三、策略应用案例 |
(一)教材准备应用案例 |
(二)教学过程应用案例 |
(三)教学管理应用案例 |
(四)教学评价应用案例 |
第五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保障 |
一、对应用准备保障 |
(一)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 |
(二)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 |
(三)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 |
二、对应用实施的保障 |
(一)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本土教师培训力度 |
(二)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
(三)适当选用并丰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对应用评价的保障 |
(一)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奖励教学创新行为 |
(二)评价结果的发布、跟踪及应用 |
四、对应用管理的保障 |
(一)注重针对性 |
(二)增加趣味、突出实用性 |
五、教学环境方面 |
(一)系统提升区域内汉语教学条件 |
(二)广泛对外拓展补足资源短板 |
(三)注重校园文化特质提炼与内化 |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条件 |
结语 |
一、教材使用建议 |
二、教材编写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内容 |
附录2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萨克斯坦各高校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新实用汉语课本Ⅰ》 |
致谢 |
(6)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概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及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1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 |
2.1.1 城市概况 |
2.1.2 语言分布概况 |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 |
2.2.2 调查对象居住区域分布 |
2.2.3 调查对象民族构成分布 |
2.2.4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
2.2.5 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分布 |
2.2.6 调查对象职业分布 |
第3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
3.1 语言掌握程度调查 |
3.1.1 个体语言掌握程度 |
3.1.2 蒙古语单项技能掌握程度 |
3.1.3 双语习得情况 |
3.2 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3.2.1 通辽城市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
3.2.2 通辽市乡镇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
3.2.3 公共场所语言使用情况 |
3.3 途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3.3.1 广播电视语言使用 |
3.3.2 书籍报刊语言使用 |
3.3.3 互联网语言使用 |
3.4 通辽市语言景观使用情况 |
第4章 内蒙古通辽市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及语言态度调查 |
4.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 |
4.1.1 国家现行语言文字政策的应用 |
4.1.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2 对现阶段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 |
4.2.1 对学习、使用汉语通用语的态度 |
4.2.2 对学习、使用蒙古语的态度 |
4.2.3 对汉蒙双语或多语使用的态度 |
4.2.4 对现阶段语言期待的调查分析 |
4.3 结论与思考 |
4.3.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对内蒙古地区语言文字使用的意义 |
4.3.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在内蒙古通辽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现象及影响因素 |
5.1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现象 |
5.1.1 蒙古族母语仍具较强活力 |
5.1.2 汉蒙混合话的使用 |
5.1.3 语言使用随着年龄呈现层次性变化 |
5.1.4 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 |
5.1.5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 |
5.2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影响因素 |
5.2.1 民族身份认同感的弱化引发蒙古语使用率降低 |
5.2.2 社会语言认同感增强加深汉语接受度 |
5.2.3 社会网络发展导致语言使用变化 |
5.2.4 通辽市区域经济发展对语言生态的影响 |
第6章 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 |
6.1 维护语言多样性 |
6.1.1 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语言和谐 |
6.1.2 语言和谐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 |
6.2 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工作及行政执行制度 |
6.2.1 加强教育立法工作 |
6.2.2 完善蒙古语文字行政执行制度 |
6.2.3 保障公民使用蒙古语诉讼的权利 |
6.3 持续推进双语教育 |
6.3.1 扩大蒙古语授课招生人数 |
6.3.2 鼓励开设蒙古语社会办学 |
6.4 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6.4.1 使用转写软件为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档 |
6.4.2 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传播少数民族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蒙文版) |
附录3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4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蒙文版) |
附录5 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社交网络平台在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Facebook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泰国东北部汉语教学现状概述 |
1.1.2 社交网络与汉语教学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目的语环境下社交软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1.3.2 非目的语环境下社交软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社交网络平台辅助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2.1 社交网络平台辅助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移动学习理论 |
2.1.3 混合教学模式 |
2.2 社交网络平台辅助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现实依据 |
2.2.1 泰东北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2.2 泰东北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2.2.3 泰东北中学生对使用Facebook辅助汉语教学意向调查分析 |
第三章 Facebook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
3.1 社交网络平台概述 |
3.2 Facebook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运用原则 |
3.3 Facebook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具体运用 |
3.3.1 Facebook在语言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
3.3.2 Facebook在语言交际能力训练中的运用 |
3.3.3 Facebook在文化知识补充中的运用 |
3.4 Facebook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运用技巧 |
3.5 Facebook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实验设计 |
3.5.1 实验对象 |
3.5.2 实验方法 |
3.5.3 实验准备 |
3.5.4 实验方式 |
第四章 实践总结与反思 |
4.1 Facebook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效果评估 |
4.1.1 成绩测试与评估 |
4.1.2 学生访谈与分析 |
4.2 Facebook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效果分析 |
4.2.1 解决了泰东北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4.2.2 丰富现行汉语教学模式,延长汉语学习时长 |
4.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科积极性 |
4.3 Facebook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不足与改进 |
4.4 反思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泰东北汉语教学现状调査问卷 |
附录2 泰东北中学生对使用社交软件辅助汉语教学意向调査 |
附录3 教学实践材料(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1.研究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汉语新词语 |
2.词汇学的研究 |
3.修辞学的研究 |
4.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定量定性研究法 |
2.文献资料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语料来源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本体研究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领域分布特征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词汇总体特征 |
3.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修辞特征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原因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 |
(一)调查问卷相关情况说明 |
1.问卷设计 |
2.问卷可信度分析 |
3.问卷收发情况 |
4.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目标词语不分群分析 |
2.目标词语分群分析 |
3.调查对象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分析 |
4.调查对象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分析 |
三、汉语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汉语新词语的意义 |
1.便利人们的生活 |
2.丰富汉语词汇 |
3.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
(二)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原则 |
(三)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三年部分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 |
附录三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分布表 |
附录四 :近三年网络类新词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自主学习能力 |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
2.2 对外汉语教学 |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
2.4 O2O教学模式 |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
3.4.1 教学流程 |
3.4.2 教学条件 |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
3.5.1 评价目标 |
3.5.2 评价维度设计 |
3.5.3 评价方案 |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
4.1 案例简介 |
4.1.1 案例简介 |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
4.1.3 案例评价方案 |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
4.2.1 对象简介 |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2.3 实践结果分析 |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
4.3.1 对象简介 |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3.3 实践结果分析 |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
4.4.1 对象简介 |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4.3 实践结果分析 |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
4.5.1 案例总结 |
4.5.2 讨论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论文的贡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越南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单语语料与强化学习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研究[D]. 卞乐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D]. 海客(HAYKEL T0UMI).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3]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D]. 姚璐. 江南大学, 2021(01)
- [4]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D].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 西南大学, 2020(05)
- [6]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D]. 王雅萱. 吉林大学, 2020(03)
- [7]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8]社交网络平台在泰东北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Facebook为例[D]. 徐林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2)
- [9]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D]. 宋凯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