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金市进入“黄金期”(论文文献综述)
胡凌燕[1](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周辰[2](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于德源[3](2019)在《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港兴城”是许多港口城市发展的“法宝”。近年来,随着港口的不断扩建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出现了港口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阻碍了港城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港城协调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对港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深入剖析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现状和缺陷,运用政府治理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政府在港城协调发展中的角色进行探讨。其次,以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其矛盾冲突为基础,剖析其所面临的发展瓶颈。认为行政体制不合理、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制不健全、考核体系下的政府短期行为等,导致了威海港城发展缺乏规划,港城资源配置不合理,负外部性大。最后,借鉴国内外港城发展先进经验,提出了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方案。认为重新进行政府角色定位,准确界定政府职能,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通过港城发展理念重塑、管理模式创新、加速临港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实现港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港城协调发展。
桑燕妮[4](2019)在《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居民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是居民福祉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人类发展视角对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进行定量测评及空间差异分析,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发展程度的变化,而且可以对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全局把控,为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测算居民福祉水平的发展程度,对1982年-2015年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应用“三轴图”法分析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结构演进规律;通过使用标准差、空间自相关、空间方向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对造成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提出促进区域居民福祉水平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从居民福祉水平发展变化来看,山西省居民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都呈连续上升趋势,促使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居民福祉水平发展程度逐步从低居民福祉水平发展为高居民福祉水平,且居民福祉水平结构伴随着收入指数的不断提高,主导地位由健康指数变为教育指数,三项指数逐渐趋于均衡,居民福祉水平结构趋向优化。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太原市和晋中市进入极高居民福祉水平阶段,其余9市处于高居民福祉水平阶段,其中吕梁市、忻州市和运城市人类发展指数综合排名靠后,居民福祉水平相对较低。(2)从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异来看,山西省局部地区呈现出以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为主的晋中地区福祉小高地,以忻州市、吕梁市为主的晋西北地区福祉洼地,以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晋城市为主的晋南晋东南地区福祉低地,以大同市、朔州市为主的晋北地区福祉水平不稳定区域;从空间方向观察,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发展趋势在东-西方向上随时间的推移由“西低东高”转变为“中间高两端低”形式,南-北方向上由“北高南低”发展为“中间高两端低”趋势,且空间方向上的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中部地区没有发挥“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周围地区发展。(3)通过对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因素、公共财政支出、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均衡发展,从各影响因素着手,以提升居民福祉水平、缩小地区间居民福祉水平差距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程胜龙[5](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张格[6](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王兴涛[7](2018)在《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数量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如果说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那么品牌化就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推进农业品牌化,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级政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牡丹江现代农业迅速发展,食用菌、水稻等特色精品农业叫响全国,多个生产领域发展规模位居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还存在品牌营销和保护意识淡薄,农业品牌建设主体单一,农业品牌管理体制不健全,品牌研发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农业品牌多、品种杂、总量小,优质不优价等严峻挑战。因此,牡丹江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农业品牌建设行为主体要进一步更新农业品牌建设发展理念,增强农业品牌经营和保护意识,完善农业品牌战略,探索符合牡丹江实际的农业品牌建设和发展之路。本文从解释品牌、农业品牌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详细阐述了建设和发展农业品牌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牡丹江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了牡丹江市在农业品牌建设上存在的品牌理念、创新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牡丹江市在建设农业品牌的过程中,要更新农业品牌建设发展理念、优化农业品牌标准化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加强农产品品牌传播和保护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牡丹江市地方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地区进行农业品牌建设给予启示。
孙颖,方文斌[8](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枢纽和战略核心区。"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提出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文章在分别介绍西部地区和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应用价值链理论提出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的现实定位,包括其历史机遇、产业优势和存在不足,进而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快推进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范叶春[9](2018)在《DA房地产L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综合性消费产业,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和重要的增长点,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其增长方式由注重速度和规模,呈现了向重效益、重品质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深入,房地产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出现了重大调整,科学有效的房地产营销策略成为房地产项目成败的关键,也是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哈尔滨DA房地产公司L项目的营销为例,首先,运用房地产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应用SWOT等分析工具,采用了系统的全面多角度的方法,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的分析研判,通过对相关案例综合剖析,从深入挖掘潜在客户的价值需求为根本,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科学地对L项目进行了合理的市场定位。其次,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与判断,细分市场,确定了对L项目的产品价格、营销渠道、营销理念、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再次,以“全景观进户”为概念,以创新并倾力打造台地景观、极致的体验式营销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强化客户的参与及互动,实现产品的与客户的契合,确定本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策略组合,实现L项目的销售目标和DA房地产公司的战略目标。本论文通过对L项目的营销策略成功经验的论述,深入分析和研究房地产项目的多元营销策略,对房地产项目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机制。同时,运用房地产业现代营销战略,对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及营销模式的研究,有效的将房地产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提供了保障,为房地产开发商以科学的开发规模、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具有指导性、应用性和借鉴意义。
任泽昕[10](2018)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IP的跨媒体叙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媒体融合从技术层面向文化层面深入。当技术创新解放了信息传播禁锢,带来内容生产方面个性化、多元化的变革,传媒公司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和消费者话语权力的变迁,这些改变正重构着互联网时代下传媒业“讲故事”的方式,在此背景下,跨媒体叙事作为一种先进的内容创作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影视IP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理论。本文从跨媒体叙事视角出发,以我国影视IP中跨媒体叙事实践为切入点,总结出影视IP中跨媒体叙事兴起的原因包括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国家鼓励文创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方向,受众人群日益年轻化、个性化带来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及传媒公司打造“泛娱乐”产业链的商业需求。选取当前国内影视IP跨媒体叙事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产业链各环节的统一协作和独特贡献,阐述当前国内跨媒体叙事的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当前我国影视IP跨媒体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影视IP跨媒体叙事的发展困境。然后,本文引入美国漫威电影系列作品为参考对象,分析了美国漫威电影在跨媒体叙事上的实践。最后,根据美国漫威影业在跨媒体叙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我国影视IP开发中跨媒体叙事发展的策略:在内容生产中,打造高度完备的故事世界和统一价值理念,运用影游漫文多媒体联动增效,鼓励受众积极参与,以粉丝效应提升IP价值,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影视IP跨媒体叙事运作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未来我国影视IP在跨媒体叙事的实践中提供一些启发。
二、兰州金市进入“黄金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金市进入“黄金期”(论文提纲范文)
(1)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
四、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
总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港口和港口群 |
2.1.2 港口资源整合 |
2.1.3 港城关系 |
2.1.4 政府行为 |
2.2 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治理理论 |
2.2.2 资源整合理论 |
2.2.3 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政府行为促成港城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
第三章 威海港城关系现状分析 |
3.1 威海市港口发展现状 |
3.1.1 威海港基本情况 |
3.1.2 威海市各港口分布情况 |
3.2 威海市港城关系现状 |
3.2.1 “以港兴城”效果显着 |
3.2.2 港城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4.1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现状 |
4.1.1 完善港口和城市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建设 |
4.1.2 强化口岸高效管理体系 |
4.1.3 营造港城发展协调机制 |
4.2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缺陷 |
4.2.1 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 |
4.2.2 政策引导、约束不足 |
4.2.3 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冲突 |
4.3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缺陷的原因 |
4.3.1 相关法制不健全 |
4.3.2 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 |
4.3.3 利益驱动下政府行为偏差 |
第五章 国内外港城协调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港城协调发展的实践 |
5.1.1 利物浦港城协调发展新模式 |
5.1.2 鹿特丹港城一体化建设 |
5.1.3 莱茵河流域发展模式 |
5.2 国内港城协调发展的实践 |
5.2.1 厦门港城资源融合发展 |
5.2.2 珠海港城互动协调发展 |
5.3 国内外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5.3.1 政府主导 |
5.3.2 区位优势带动临港产业发展 |
5.3.3 环境保护促进港城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研究 |
6.1 威海市港城协调过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界定 |
6.1.1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6.1.2 准确界定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的职能 |
6.2 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措施 |
6.2.1 重塑港城协调发展理念 |
6.2.2 创新港城发展治理模式 |
6.2.3 发挥城市资源优势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福祉地理学理论 |
2.2 人类发展理论 |
2.3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4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5 中心-外围理论 |
3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3.1.2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3.2 居民福祉水平的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4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发展研究 |
4.1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发展变化 |
4.1.1 地级市居民福祉水平单项指数分析 |
4.1.2 地级市居民福祉水平综合分析 |
4.1.3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发展变化 |
4.2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结构变化 |
4.2.1 地级市居民福祉水平结构重心变化 |
4.2.2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结构重心变化 |
4.2.3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结构变化 |
5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的空间分异 |
5.1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基本类型 |
5.1.1 评定标准 |
5.1.2 基本类型 |
5.2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异 |
5.2.1 基于标准差的空间分异 |
5.2.2 基于全局Moran's I值的空间分异 |
5.2.3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
5.2.4 基于空间方向趋势图的空间分异 |
6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
6.1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差异影响因素 |
6.1.1 经济增长因素 |
6.1.2 公共财政因素 |
6.1.3 工业化因素 |
6.1.4 城镇化因素 |
6.2 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6.2.1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成果共享 |
6.2.2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全方位推动教育公平 |
6.2.3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6.2.4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 |
6.2.5 积极落实城镇化布局方案,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时间界定 |
1.3.2 空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
2.3.2 企业入轨运营 |
2.3.3 白银市诞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
5.4.1 比例不断增高 |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
小结 |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
小结 |
结语 |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
(7)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品牌的内涵及作用 |
2.1.2 农业品牌的内涵及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品牌定位理论 |
2.2.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农业品牌战略价值理论 |
第3章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
3.1 牡丹江市农业发展现状 |
3.2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的成效 |
3.2.1 特色品牌优化农业结构 |
3.2.2 品牌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
3.2.3 一村一品促进基地建设 |
3.2.4 优质品牌拓宽市场领域 |
第4章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品牌缺乏有效整合 |
4.1.2 品牌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
4.1.3 品牌营销管理水平不高 |
4.2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公众及私人部分参与性不高 |
4.2.2 农业品牌管理体制不健全 |
4.2.3 农产品市场主体薄弱 |
第5章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实例分析—以响水大米品牌为例 |
5.1 响水大米品牌建设的基本情况 |
5.1.1 响水大米的历史渊源 |
5.1.2 响水大米的发展现状 |
5.2 响水大米品牌弱化的原因分析 |
5.2.1 品牌多、品种杂、总量小 |
5.2.2 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 |
5.2.3 响水大米品牌保护不足 |
5.3 响水大米品牌建设启示 |
5.3.1 整合牡丹江市稻米产业 |
5.3.2 打造绿色农产品可复制模式 |
5.3.3 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带动品牌经济发展 |
第6章 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更新农业品牌建设发展理念 |
6.1.1 建立完善农业品牌规划布局 |
6.1.2 培养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意识 |
6.1.3 深度挖掘农业品牌文化内涵 |
6.2 优化农业品牌标准化建设 |
6.2.1 打造开放透明的生产基地 |
6.2.2 充分利用科技体系支撑 |
6.2.3 推动农业结构全面升级 |
6.3 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 |
6.3.1 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 |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6.3.3 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
6.4 加强农产品品牌传播和保护 |
6.4.1 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建设 |
6.4.2 加大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
6.4.3 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西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与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
(一) 西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
1.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2.西部地区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
(二) 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
二、甘肃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现实定位 |
(一) 甘肃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机遇 |
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产业转移机遇 |
2. 政府引导企业对外投资构建跨国产业链、价值链, 提升企业竞争力 |
(二) 甘肃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
1.产业集群优势初步形成 |
2.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 |
3. 高端的技术创新成果 |
4.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
(三) 甘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不足 |
1.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不高 |
2.资源整合效果不佳 |
3.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
4.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5.标准化水平较差、服务监管不到位 |
6.产业发展软环境改善不够 |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
(一)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
(二) 整合省内优势要素, 加强跨界融合, 促进产业共生 |
(三)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
(四) 有效利用区位优势和成本比较优势, 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 |
(9)DA房地产L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L项目的基本概况 |
1.4 L项目营销策略研究相关理论 |
1.4.1 L项目营销策略研究相关理论 |
1.4.2 国内外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结构与内容 |
1.5.1 研究框架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6 L项目营销研究的基本思路及逻辑 |
1.6.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6.2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L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2.1 L项目区位及特点分析 |
2.2 L项目区位配套分析 |
2.3 L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 |
2.4 L项目宏观环境分析 |
2.4.1 宏观市场及哈尔滨市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
2.4.2 2017 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
2.4.3 2017 年哈尔滨市土地市场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项目的定位 |
3.1 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会 |
3.1.4 威胁 |
3.2 L项目的竞争对手情况及分析 |
3.2.1 竞争对手之—鼎力叶知林 |
3.2.2 竞争对手之—盟科涵舍 |
3.2.3 L项目与竞争对手对比情况 |
3.3 目标客户分析 |
3.3.1 L项目客户类型分析 |
3.3.2 L项目客群特点分析 |
3.4 L项目的产品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 |
4.1 产品策略 |
4.1.1 园林景观 |
4.1.2 建筑风格 |
4.1.3 户型配比 |
4.1.4 物业服务 |
4.2 价格策略 |
4.2.1 定价方法 |
4.2.2 选定定价方法原则 |
4.2.3 定价策略 |
4.3 渠道策略 |
4.3.1 间接营销渠道 |
4.3.2 直接营销渠道 |
4.3.3 网络和微信营销 |
4.3.4 客户宣传渠道 |
4.4 促销策略 |
4.4.1 展示包装 |
4.4.2 促销广告 |
4.4.3 人员促销 |
4.4.4 关系策略 |
4.4.5 活动营销策略 |
4.4.6 关系营销策略 |
4.4.7 设计并提炼项目卖点 |
4.5 体验营销 |
4.5.1 样板间展示 |
4.5.2 产品体验 |
4.5.3 事件体验营销 |
4.5.4 情景体验营销 |
4.5.5 服务体验营销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IP的跨媒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跨媒体叙事 |
2.1 跨媒体叙事概述 |
2.1.1 跨媒体叙事的概念 |
2.1.2 跨媒体叙事核心原则 |
2.2 跨媒体叙事兴起的时代背景 |
2.2.1 信息技术进步带来媒体之间界限的消融 |
2.2.2 媒介所有权的兼并集中推动跨媒介叙事产生 |
2.2.3 去中心化带来受众的话语空间为跨媒介叙事提供动力 |
2.3 跨媒体叙事理论的成功应用——以美国漫威电影为例 |
2.3.1 高度完备的“漫威宇宙”的世界架构 |
2.3.2 互文情节带来故事情节不断进化 |
2.3.3 特许经营增强跨媒体协作叙事 |
2.3.4 活跃的粉丝参与式文化 |
3 我国影视IP跨媒体叙事现状 |
3.1 IP的定义及现状 |
3.2 我国影视IP跨媒体叙事兴起的原因 |
3.2.1 互联网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的时代机遇 |
3.2.2 国家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
3.2.3 “网生代”粉丝社群所拥有的商业潜力和参与热情 |
3.2.4 与“泛娱乐”产业链内在商业逻辑的契合 |
3.3 影视IP跨媒体叙事实践现状 |
3.3.1 影视IP的类型 |
3.3.2 跨媒体叙事实践在影视IP中的实践 |
4 我国影视IP剧跨媒体叙事中存在的问题 |
4.1 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优质内容生产力不足式 |
4.1.1 急功近利的逐利态度造成内容生产粗制滥造 |
4.1.2 文化内涵价值层次较低 |
4.1.3 题材同质化导致IP辨识力低下 |
4.2 媒体合而不融,跨平台播放不等于跨媒体叙事 |
4.3 版权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制约发展 |
4.3.1 网络盗版现象伤害产业生态的发展 |
4.3.2 版权分散制约跨媒体叙事的形成 |
5 影视IP的跨媒体叙事发展策略 |
5.1 基于完整的故事世界和统一价值理念的内容生产 |
5.2 影游漫文多媒体联动带来“乘法效应” |
5.3 激发受众的参与行为,粉丝效应提升IP价值 |
5.4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兰州金市进入“黄金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
- [2]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3]威海市港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于德源. 山东大学, 2019(09)
- [4]山西省居民福祉水平空间分异研究[D]. 桑燕妮.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7]牡丹江市农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 王兴涛. 吉林大学, 2018(04)
- [8]“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 孙颖,方文斌.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05)
- [9]DA房地产L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范叶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IP的跨媒体叙事研究[D]. 任泽昕. 兰州财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