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蔡利飘[1](2021)在《六盘山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盘山盆地南部地区下白垩统地层中主要发育有3套烃源岩,自下而上分别为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的湖相泥岩、灰质泥岩和泥灰岩。通过对盆地南部白垩系露头实测与取样,结合地震、钻井等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可溶组分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分析,初步明确了六盘山盆地南部早白垩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生烃高峰为早白垩世末期,生烃门限2 150 m;李洼峡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高,但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勘探潜力有限;马东山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分布较广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低熟油;乃家河组烃源岩以Ⅱ型为主,成熟度偏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
冯琦[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高春云[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限制在青铜峡-固原断裂以东、摆宴井断裂以西,灵武断裂以南、平凉一线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夹持在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秦岭-祁连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大地构造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构造系统中,受到不同动力体系的影响,构造特征和演化十分复杂且具有代表性。虽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但是由于资料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其基本构造模式,关键构造时期构造格局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同时,盆地西缘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拓展区长期以来受到油气工作者的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但是由于对其基本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还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勘探工作长久以来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重、磁、电资料和地震资料,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航磁、重力和CEMP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野外露头资料的解析,钻井资料的标定,完成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各种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了西缘南段构造层序及其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影响,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构造模式的建立,进而通过对各个关键构造时期古构造格局的刻画完成了西缘南段的演化研究。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露头、填图以及地震资料发现西缘南段主要发育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三种类型的重要角度不整合面,这几个不整合面分别代表了西缘南段地质历史时期几次重要的构造事件。(2)采用以钻井为标定,以露头资料为约束,以重力和电法勘探资料为辅助的综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较复杂的西缘南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沙井子、交岔等构造复杂地区以往认识不清的地层组成,最新钻探显示新的解释结果更加符合地质事实。(3)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区内几条重要的断裂为分界,将西缘南段进一步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韦州-彭阳构造区带等几个次级单元。新的划分方案突出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东西分带特征更为明显。(4)基于各种综合分析,提出了“狭义西缘南段”的概念。以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界将传统的西缘南段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两部分,作者认为马家滩构造区带与东侧的天环凹陷更为相似,剥离了马家滩构造区带的“狭义西缘南段”更有利于讨论其构造特征。(5)分别建立了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马家滩构造区带为典型的以石炭系为滑脱面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是燕山期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发生时产生的边缘被动型变形。“狭义西缘南段”为深层次滑脱面控制的高角度冲断,深层次构造作用所诱发的自西向东的强大水平挤压力是“狭义西缘南段”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背景。(6)明确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加里东期“狭义西缘南段”为过渡型弱构造变形带。加里东运动在该区的变形响应既不像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的走廊和贺兰地区那么强烈,又不像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仅表现为整体的抬升,呈现过渡性特点。晚三叠世“狭义西缘南段”也发生了微弱的褶皱变形,大致以青龙山-彭阳断裂为东界,其西侧存在一个古隆起,这个古隆起向北延伸与银川地堑下的古隆起相连接,统称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晚三叠世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盆地,两盆地之间为晚三叠世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所分隔。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缩短量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都反映出侏罗世末期的中燕山运动是形成西缘南段现今推覆构造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运动在西缘南段不同区域或表现为走滑作用,或表现为逆冲推覆作用,对燕山运动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表现为进一步的改造。(7)对“狭义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可以系统的总结为西缘古陆梁的间歇性隆起。在志留纪-早石炭世,它是西缘加里东期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晚二叠世石千峰期、三叠纪延长期、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它作为构造隆升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东西两侧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马风华,潘进礼,张勇,马小娟[4](2019)在《六盘山盆地固页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储层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以六盘山盆地固页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编录、铸体薄片鉴定、X衍射、扫描电镜及等温吸附等手段,对六盘山盆地固页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马东山组泥页岩具有丰富的岩相组合,包括页岩相、泥质碳酸盐岩相、白云岩相、含碳酸盐质泥岩相、含白云质泥岩相、白云质泥岩相及灰质泥岩相;其中含白云质泥岩相和碳酸盐质泥岩相TOC含量最高。马东山组泥页岩为低孔低渗类储层,其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含量低、长石类和碳酸盐类矿物含量高为特征,易于压裂。镜下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马东山组泥页岩孔裂隙可概括为顺层分布、网状分布、溶蚀和粒间4种微裂缝与粒间、晶间和溶蚀3种孔隙;其孔隙具有丰富的溶蚀现象,且溶蚀孔多被炭质、方解石、白云石、斜长石、伊利石及石膏等充填,形成丰富的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及晶体间微裂缝;孔隙大小集中分布于2~10μm,个别可达10~33μm。等温吸附表明,马东山组泥页岩最大甲烷吸附能力介于0.96~4.6 m3/t,均值2.29 m3/t;Langmuir压力中等偏低,变化范围为1.27~2.21 MPa,平均1.74 MPa,显示马东山组泥页岩具有较强的储气能力。总之,马东山组泥页岩储层孔裂隙发育丰富、泊松比低、脆性好、储气能力好且易于压裂,是良好的页岩油气储层。
吴小力,李荣西,胡建民,刘福田,赵帮胜,覃小丽[5](2020)在《中国北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在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清水营组石膏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包裹体,而油气包裹体的研究对认识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拓展盆地油气勘探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手段对清水营组石膏中油气包裹体的发育特征和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油源对比,分析油气包裹体中油气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清水营组结晶状石膏中油气包裹体中原油来源于清水营组烃源岩;纤维状石膏脉中油气包裹体原油来源于白垩系马东山组烃源岩.六盘山盆地清水营组泥岩具有生烃潜力,是盆地潜在的烃源岩;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沿着断裂等输导体系向上覆地层运移,并在新生界聚集,沟通白垩系烃源岩断层附近的新生界圈闭是六盘山盆地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赵晓辰[6](2017)在《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构造带北部位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秦祁褶皱带和兴蒙褶皱带四大构造单元的结合交汇部位,是我国北方大陆重要的东、西分界带,更是研究我国大陆东、西部相互影响及转换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焦点地区,尤其是经历了新生代强烈改造作用的影响之后,其中生代期间的原盆面貌及演化过程等问题均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以南北构造带北部为研究区,并重点讨论其中南段。以大量野外地质剖面、油田、煤田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野外地质分析法、沉积学、构造学、同位素年代学、低温热年代学、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等多种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期次进行划分与讨论,并重点对构造带中南段中生代各主要时期的地层展布特征、物质来源和原盆面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研究薄弱或空白区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区域性的地质响应,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始新世以及中新世晚期5期构造变动事件。并据此选取中生代主要时期(晚三叠世延长期、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和早白垩世),对构造带中南段的原盆面貌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在晚三叠世存在大范围沉积,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连为一体,且向西部河西走廊地区仍有延伸;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印支期形成的多个古隆起被逐渐夷平,全区广泛接受沉积,沉积范围再次扩大;早白垩世初的沉积范围则明显收缩,且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一定的分隔性,至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活动逐渐减弱,区内南北向的古隆起已被夷平,沉积范围扩大,并最终又一次与鄂尔多斯盆地相连通。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构造背景活跃,各期原盆面貌差别明显,其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与该期秦祁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密切相关,该事件对研究区中南段晚三叠世早中期的原盆面貌进行了强烈的改造;而北段贺兰山地区虽也存在明显的隆升记录,但其主要为拉张裂陷环境下边部地层发生的相对抬升,可能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旋转和阿拉善地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是受华北周邻板块多向汇聚的影响,在南北构造带北部形成了次一级的挤压汇聚带,造成了该时期广泛而强烈的隆升,使研究区局部地段初显前陆盆地结构,并形成了大量磨拉石建造。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具有区域性整体抬升的特征,造成了广泛的地层缺失,其形成可能与晚白垩世中国诸地块与周邻古太平洋和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及其引起的大陆深部地球动力学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始新世的构造隆升事件发生于张性环境之中,主要是由于盆地断陷沉降、盆缘山体强烈隆升所致,两者彼此相关、耦合明显,属于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的一部分,而非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所致。中新世晚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标志着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已抵达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并表现出南强北弱,自南西向北东扩展的特征。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其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时空格局,建立了研究区内构造演化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大地构造关系,将改造和恢复统一到该区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据研究区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选取构造带中南段侏罗系延安组和白垩系李洼峡组与马东山-乃家河组三套有利烃源岩层段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延安组烃源岩TOC含量较高,大部分达到好-很好烃源岩级别,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体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马东山-乃家河组烃源岩大部分达到较好及以上烃源岩级别,但整体仍处于低成熟阶段。李洼峡组上部烃源岩为较差-非烃源岩级别,下部烃源岩则达到较好-好烃源岩级别,但该组成熟度较高,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白垩系两套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Ⅰ、Ⅱ型为主。结合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结果,认为研究区侏罗-白垩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尤其是被巨厚的新生界所覆盖地区。
谢青[7](2017)在《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页岩油气生成、聚集条件评价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六盘山盆地构造位置独特、多期构造单元控制、构造背景复杂,盆地总体位于华北地块西南缘与祁连-秦岭构造带接合部位。盆地油气资源较丰富,油气地质条件良好,早期在盆地石油地质调查中,在下白垩统、古近系及侏罗系、石炭系地层均发现多处地面油气显示,以下白垩统地层最显着,尤其在近年来的钻井中,盆地下白垩统页岩油气显示较多。论文从盆地的构造背景、重-磁-电特征、沉积特征、地层发育、地化特征、储集特征、生成机理及条件、富集机理及条件、含油气性、主控因素及成藏组合等方面出发,综合运用野外调研、实验分析、现场解析、等温吸附、标准对比、物探、数学等技术方法,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及前人研究等资料,以下白垩统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东山组泥页岩为重点研究层位,对研究区页岩油气生成、聚集条件做了详细探讨和评价,优选出研究区页岩油气有利区,并对其页岩气资源进行初步评估。(1)盆地构造位置特殊、演化背景复杂,白垩纪盆地具典型断陷湖盆性质,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沉积-构造环境相似;依据盆地重力、磁力、大地电磁测深等最新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分析,盆地内部主要存在3个低值区、4个磁异常区域及5个电性层;其中圈定的海原凹陷、固原凹陷是本次重点研究区,这一成果与地质资料得出的结论相吻合。盆地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和10个二级构造单元。(2)据前人研究及野外调研,六盘山盆地内缺失上白垩统,下白垩统自下而上依次命名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乃家河组。早白垩世,盆地有两大沉积沉降中心—海原凹陷和固原凹陷,整个盆地北高南低,东西两侧高,中心低。发育的体系域类型主要有低水位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盆地自下而上显示了一个由冲积扇→辫状河→湖泊相向上变深变细的退积旋回;发育两种沉积模式:一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模式,主要发育在三桥-李洼峡组;二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模式,主要发育在马东山-乃家河组。(3)下白垩统马东山组与乃家河组有机质来源为陆源碎屑物,泥页岩累计厚度较大,单层厚度多数在40m左右,连续性好;在马东山组-乃家河组沉积时期,盆地发育多个沉积中心,以海原凹陷和固原凹陷最为发育。据实验分析,研究区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I型、II型、III型都有发育,主要以II型、III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为低成熟-成熟阶段。同时,研究区页岩油气发育在盆地横向和纵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横向上自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向边缘或斜坡具有页岩油变为页岩气的规律性特点;纵向上盆地内页岩油气由底部到上部地层呈现出页岩气-页岩油气-页岩油-页岩气的规律性分布。(4)据岩矿全岩鉴定,研究区脆性矿物含量大于40%,含量偏高,粘土矿物含量均值为13.2%,含量偏低,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开采。页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为微孔隙和微裂缝;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被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岩矿物充填,发育毫-微-纳米多级孔喉系统。孔隙度和渗透率值较低,泥页岩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类型。利用等温吸附实验及现场解析等方法,研究区含气量主要在0.9m3/t2.03m3/t之间,马东山组平均为1.51m3/t,乃家河组平均为1.33m3/t,含气性较好;据低温干馏实验分析,研究区含油率不高,半焦产率高,生油潜量(S1+S2)介于0.232.78mg/g,生油潜量小。(5)据前人研究结果及本次研究,“生-储-聚”三位一体的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是页岩油气最典型的聚集机理,页岩气聚集机理又具有显着的“混合型”特点,研究区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赋存;页岩油是典型的源储一体、滞留聚集、连续分布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矿物组成、物性、孔喉系统等条件,决定着研究区泥页岩的生烃潜力、储层好坏、含油率及含气量;其中地层埋深、岩石矿物组成、有机质丰度、物性、含气量等是页岩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生排烃作用等是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6)对整个盆地的盖层、圈闭及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成藏组合时空匹配,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聚集成藏。与下白垩统有关的圈闭主要是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且具成排成带特点。发育的正反转断层、断层泥和糜棱岩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建立了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泥页岩油气参数评价标准,确定了页岩油气资源评估方法—体积法;优选出马东山组海原凹陷东部、固原凹陷中部、盘中2北西方和乃家河组海原凹陷中部、固原凹陷北东部5个页岩油气有利区块,并对其页岩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后期整个六盘山盆地及中国其它陆相页岩油气的研究、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谢青,杨兴科,江宽,杨龙伟,张正民[8](2016)在《六盘山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成藏组合特征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六盘山盆地区域构造位置特殊,是一个多组多期构造带和地块交汇叠合部位。据野外调研,油气显示出露多,表明盆地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为了探明六盘山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的地质背景、烃源岩、储层及成藏组合等,采用野外调研、实验分析、拟编、标准界定等方法,对石炭系—二叠系石油地质条件及成藏组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复杂,石炭系发育良好,属于滨海、泻湖、沼泽、海陆交互相等;厚层灰-黑色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可以作为有利的生油气层。二叠系分布局限,属于河流、湖沼相沉积,发育了中-细粒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以剩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为主,物性相对较好,总体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储集层。石炭系形成了两套成藏组合——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成藏组合;二叠系在下生上储中发挥良好储层的作用。
夏鲁,刘震,崔红庄,赵海华,相鹏,李廷安,孙迪[9](2016)在《二维重力正演在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六盘山盆地南部处于旋扭构造的收敛端,地表和地下构造极其复杂,构造样式认识不清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问题的焦点在于沙沟断阶带是否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二维地震剖面重力正演的方法来分析构造样式。首先确定这一地区的密度分层方案;其次,根据两种可能的构造样式以X测线为基础分别建立地质模型,然后进行重力正演模拟;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逆冲推覆样式相比,走滑斜冲样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重力剖面更吻合。同时,综合最近的野外构造调查成果和最新地震剖面解释方案,认为六盘山盆地西南缘不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主要发育走滑构造。
安少乐[10](2016)在《六盘山盆地及邻区重磁场与构造特征》文中指出六盘山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北临阿拉善地块,东与鄂尔多斯地块相邻,西南为祁连地块,东南部靠北秦岭造山带,是在秦祁地槽和华北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该盆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气探区,区内尚未勘探的有利构造圈闭及地层圈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为了研究六盘山盆地及邻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本文通过对六盘山盆地及邻区重磁力数据的系统收集、处理与解释,求取了该区重磁异常不同尺寸的小波变换异常图、滑动平均异常图、解析延拓异常图及导数异常图等转换参数图件。本文结合地质、钻井及地震等资料对盆地的重磁场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系统推测出了六盘山盆地断裂构造体系,确定了磁性体分布特征,划分了构造单元,并利用Park-Oldenburg法反演了盆地主要密度界面的埋深,结合石油地质特征,对盆地油气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有:1)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自西向东呈低-高-低-高相间分布。区内重力高、重力低反映了基底凸起与凹陷的构造格局。研究区重力剩余异常呈隆凹相间分布,重力高、重力低异常主要反映坳陷与隆起区的局部构造。重力低大多是由厚度较大的中-新生界引起,重力高则是由前新生界或前寒武系基底隆起引起。2)六盘山盆地断裂体系主要有北北西向、南北向及北北东向三组断裂,其中北北西向最为发育,是盆地的主要断裂,控制了盆地内地层展布和构造格架。3)六盘山盆地新生界及中生界广泛发育,底界埋深差异较大。盆地内发育有多个沉降中心,其中海原凹陷、兴仁堡凹陷、贺家口子等凹陷中新生界、中生界沉积较稳定,厚度及面积均较大。兴仁、海原凹陷内,中生界埋深较大,一般在6000m左右。4)研究区磁性体主要发育在盆地周边局部地带,而盆地内部磁性体不发育,推测盆地周边磁性体是断裂构造作用下岩浆活动所致。5)六盘山盆地可划分为西部隆起、中央坳陷与东部斜坡3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中央坳陷可进一步划分为沙沟断阶、固原凹陷、海原凹陷、同心凹陷、兴仁堡凹陷、梨花坪凸起与贺家口子凹陷等7个次级构造单元,东部斜坡可进一步划分为窑山-炭山凸起和红寺堡浅凹2个次级构造单元。盆地内海原凹陷、兴仁堡凹陷、贺家口子凹陷等凹陷区沉积地层较厚,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海原凹陷西侧及其北侧、同心凹陷东侧、兴仁堡凹陷东侧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二、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六盘山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1.2 生烃特征研究 |
(1)有机质丰度 |
(2)有机质类型 |
1.3 烃源岩沉积环境特征 |
2 烃源岩演化生烃史 |
3结论及建议 |
(2)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缘构造属性 |
1.2.2 西缘分段性 |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分布特点 |
2.2.1 中、上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边界断裂 |
3.1.2 东西分带断裂 |
3.1.3 南北分段断裂 |
3.1.4 次级断裂 |
3.1.5 低序级断层 |
3.2 构造分段特征 |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
4.4.1 滑移方向 |
4.4.2 滑移距离 |
4.4.3 形成时间 |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 |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研究与勘探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 |
1.4.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概况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基本组成与演化特点 |
2.2.1 研究区及邻区古生界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
2.2.2 研究区及邻区侏罗纪末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
2.2.3 研究区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组成 |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2.4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研究区及邻区结晶基底的构造格局 |
2.4.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航磁异常及其反映的基底岩相组成 |
2.4.2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基底断裂 |
2.4.3 基底构造对盖层的影响 |
第三章 西缘南段地层系统与层序 |
3.1 地层序列 |
3.1.1 中上元古界 |
3.1.2 下古生界 |
3.1.3 上古生界 |
3.1.4 中生界 |
3.1.5 新生界 |
3.2 区域不整合面 |
3.2.1 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 |
3.2.2 侏罗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
3.2.3 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
3.3 构造层序划分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缘南段构造区带的划分及组成 |
4.1 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4.1.1 重力资料和电法资料的地质解释 |
4.1.2 复杂构造区露头、重力、电法、二维地震综合解释 |
4.2 主干断裂 |
4.2.1 青铜峡-固原断裂 |
4.2.2 惠安堡-沙井子断裂 |
4.2.3 青龙山-平凉断裂 |
4.2.4 安国断裂 |
4.2.5 摆宴井断裂(断裂带) |
4.3 西缘南段次级构造区带划分及其组成 |
4.3.1 马家滩构造区带 |
4.3.2 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 |
4.3.3 韦州-彭阳构造区带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缘南段构造特征与构造模式 |
5.1 西缘南段前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5.1.1 前白垩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白垩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2 前侏罗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侏罗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3 前三叠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三叠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4 前石炭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石炭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2 主干地质剖面特征描述 |
5.2.1 大罗山-青龙山-摆宴井地质剖面 |
5.2.2 炭山-虎洞地质剖面 |
5.2.3 西吉什字-彭阳-孟家塬地质剖面 |
5.3 西缘南段基本构造特点 |
5.4 西缘南段现今地质构造模式 |
5.4.1 “狭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带”的定义 |
5.4.2 马家滩构造区带的构造模式 |
5.4.3 “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分析 |
6.1 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组成特征 |
6.1.1 加里东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2 印支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4 喜马拉雅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2 西缘南段不同构造期奥陶系顶面古构造特征及演化 |
6.2.1 山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
6.2.2 石盒子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3 石千峰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4 延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5 延安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
6.3 关于西缘南段“古陆梁”的认识 |
6.3.1 西缘“古陆梁”研究现状分析 |
6.3.2 关于西缘“古陆梁”的一些认识 |
6.3.3 对“古陆梁”间歇性隆起的演化过程的厘定 |
6.4 小结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申请(授权)专利 |
3.参与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4)六盘山盆地固页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石学特征 |
1.1 岩相类型划分 |
1.1.1 泥质碳酸盐岩相 |
1.1.2 白云岩相 |
1.1.3 含碳酸盐质泥岩相 |
1.1.4 含白云质泥岩相 |
1.1.5 白云质泥岩相 |
1.1.6 灰质泥岩相 |
1.2 泥岩页岩矿物学特征 |
2 泥页岩储集物性特征 |
3 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 |
3.1 孔隙结构 |
3.2 显微裂缝特征 |
3.3 显微孔隙特征 |
4 等温吸附特征 |
5 结论 |
(5)中国北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样品与测试 |
3 结果 |
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2 油气包裹体成分特征 |
3.2.1 油气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3.2.2 油气包裹体色质谱分析 |
4 讨论 |
4.1 油气包裹体原油成因特征 |
4.1.1 有机质类型 |
4.1.2 原油成熟度 |
4.1.3 有机质沉积环境 |
4.1.4 生物降解作用 |
4.2 六盘山盆地烃源岩特征 |
4.3 油气包裹体成因和来源 |
4.3.1 油源对比 |
4.3.2 油气包裹体形成过程分析 |
4.4 油气包裹体发现的油气地质意义 |
5 结论 |
(6)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原盆恢复及后期改造 |
1.2.2 南北构造带北部研究现状 |
1.2.3 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性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2.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周邻构造单元特征 |
2.3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力场特征 |
2.4 地层分布特征 |
2.4.1 早古生代地层 |
2.4.2 晚古生代地层 |
2.4.3 中生代地层 |
2.4.4 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构造带地质构造特征 |
3.1 主要断裂特征 |
3.2 分区特征 |
3.2.1 马家滩段 |
3.2.2 甜水堡段 |
3.2.3 沙井子段 |
3.2.4 彭阳段 |
3.2.5 华亭-陇县段 |
3.2.6 成因机制探讨 |
3.3 构造样式 |
3.3.1 挤压构造样式 |
3.3.2 伸展构造样式 |
3.3.3 走滑构造样式 |
3.3.4 反转构造样式 |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动期次及其响应 |
4.1 南北构造带北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4.1.2 样品分布及描述 |
4.1.3 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
4.2 关键地区探讨 |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侧接地区 |
4.2.2 香山-天景山地区 |
4.3 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
4.3.1 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 |
4.3.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
4.3.3 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 |
4.3.4 始新世 |
4.3.5 中新世晚期 |
第五章 中生代主要时期原盆面貌特征 |
5.1 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面貌恢复 |
5.1.1 上三叠统残留地层分布 |
5.1.2 沉积物源特征 |
5.1.3 原盆面貌特征 |
5.2 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原盆面貌恢复 |
5.2.1 延安组残留地层分布 |
5.2.2 沉积物源特征 |
5.2.3 原盆面貌特征 |
5.3 早白垩世原盆面貌恢复 |
5.3.1 下白垩统残留地层分布 |
5.3.2 沉积物源特征 |
5.3.3 原盆面貌特征 |
第六章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与后期改造 |
6.1 前中生代构造背景 |
6.2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6.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
6.2.2 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 |
6.2.3 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 |
6.3 新生代后期改造特征 |
6.3.1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 |
6.3.2 弧形构造带的扩展 |
6.4 小结 |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资源潜力的影响 |
7.1 侏罗系油气资源潜力 |
7.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
7.1.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7.2 白垩系油气资源潜力 |
7.2.1 烃源岩展布特征 |
7.2.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7.3 油气远景评价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页岩油气生成、聚集条件评价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页岩油气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页岩油气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页岩油气研究现状 |
1.2.3 六盘山盆地页岩油气研究现状 |
1.2.4 页岩油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野外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六盘山盆地地质构造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六盘山盆地构造演化及特征 |
2.2.1 盆地基底构造演化 |
2.2.2 白垩纪盆地类型分析及演化 |
2.3 断裂特征 |
2.3.1 断裂带划分及总体特征 |
2.3.2 盆地西南缘边界断裂带特征 |
2.3.3 盆地东缘边界断裂带特征 |
2.3.4 构造单元划分 |
2.4 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4.1 重力场特征 |
2.4.2 磁性和磁场特征 |
2.4.3 大地电磁测深特征 |
2.4.4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特征 |
第三章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分析 |
3.1 地层发育及划分 |
3.2 层序地层 |
3.2.1 层序地层分析 |
3.2.2 体系域 |
3.3 沉积相特征 |
3.3.1 沉积相标志 |
3.3.2 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页岩油气生成条件 |
4.1 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
4.1.1 泥页岩总体发育分布 |
4.1.2 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 |
4.1.3 泥页岩平面发育特征 |
4.2 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2.4 烃源岩与沉积环境 |
第五章 研究区页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含油气性 |
5.1 泥页岩岩石学特征 |
5.1.1 脆性矿物 |
5.1.2 粘土矿物 |
5.1.3 比表面积 |
5.2 泥页岩储集特征 |
5.2.1 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 |
5.2.2 储层物性 |
5.3 泥页岩含油气性 |
5.3.1 油气显示 |
5.3.2 含气性 |
5.3.3 含油率 |
第六章 研究区页岩油气聚集条件及主控因素 |
6.1 页岩油气聚集机理及聚集条件 |
6.1.1 聚集机理 |
6.1.2 聚集条件 |
6.2 聚集主控因素 |
6.2.1 页岩气聚集主控因素 |
6.2.2 页岩油聚集主控因素 |
6.3 页岩油气发育模式 |
6.3.1 页岩油气发育和分布 |
6.3.2 页岩油气发育模式 |
6.3.3 油气类型发育模式 |
第七章 页岩油气有利区优选与资源评价 |
7.1 成藏组合分析 |
7.1.1 盖层发育特征 |
7.1.2 圈闭及保存条件 |
7.1.3 成藏组合特征 |
7.2 页岩油气有利区优选 |
7.2.1 页岩油气有利区评价参数标准 |
7.2.2 评价方法 |
7.3 有利远景区优选及资源预测 |
7.3.1 页岩油气有利区优选 |
7.3.2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预测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六盘山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成藏组合特征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六盘山盆地地质概况 |
1.1 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
1.2 地层及沉积相 |
2 烃源岩评价 |
2.1 有机质丰度 |
2.2 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 |
3 储层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孔隙结构 |
3.3 物性特征 |
4 成藏组合评价 |
5 结论 |
(9)二维重力正演在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力正演模拟 |
1.1 密度分层方案的确立 |
1.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1.3 模拟结果的分析 |
2 其他证据 |
3 结论 |
(10)六盘山盆地及邻区重磁场与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1.4.3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
2.2.3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2.2.4 地球物理特征 |
2.2.5 盆地基底特征 |
2.2.6 油气地质特征 |
第三章 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 |
3.1 方法技术 |
3.1.1 小波变换 |
3.1.2 解析延拓 |
3.1.3 滑动平均 |
3.1.4 水平方向导数 |
3.2 重力资料处理及解释 |
3.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3.2.2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2.3 局部重力异常特征 |
3.3 磁力资料处理及解释 |
3.3.1 航磁ΔT化极异常特征 |
3.3.2 航磁ΔT化极区域异常特征 |
3.3.3 航磁ΔT化极局部异常特征 |
第四章 断裂构造特征 |
4.1 断裂构造划分依据 |
4.2 断裂构造体系 |
第五章 综合研究 |
5.1 典型地质-地球物理剖面解释 |
5.1.1 典型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的选择 |
5.1.2 典型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的解释 |
5.2 密度界面特征 |
5.2.1 密度界面计算方法 |
5.2.2 密度界面特征 |
5.3 磁性体分布特征 |
5.4 构造单元划分 |
5.5 油气有利区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工作 |
四、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六盘山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演化研究[J]. 蔡利飘. 地质科学, 2021(04)
- [2]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高春云. 西北大学, 2020(01)
- [4]六盘山盆地固页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储层特征[J]. 马风华,潘进礼,张勇,马小娟. 现代地质, 2019(03)
- [5]中国北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吴小力,李荣西,胡建民,刘福田,赵帮胜,覃小丽. 地球科学, 2020(01)
- [6]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D]. 赵晓辰. 西北大学, 2017(03)
- [7]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页岩油气生成、聚集条件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 谢青. 长安大学, 2017(01)
- [8]六盘山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成藏组合特征分析与评价[J]. 谢青,杨兴科,江宽,杨龙伟,张正民. 地质找矿论丛, 2016(03)
- [9]二维重力正演在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分析中的应用[J]. 夏鲁,刘震,崔红庄,赵海华,相鹏,李廷安,孙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2)
- [10]六盘山盆地及邻区重磁场与构造特征[D]. 安少乐.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