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芳[1](2020)在《《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经典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是传播与普及经典的重要途径,而选文作为教科书的重要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所占篇目最多,其中有不少篇目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做课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版本的更迭中,这些课文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经典化”历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工具性的重视大于人文性,甚至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一些经典选文的教学。为此,本文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个案,从文学史、教材史和教学史三个维度,梳理《故乡》自诞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界的阐释状况,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状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探索其经典化的历程,希望对理解语文教科书,理解文学经典,理解文学作品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提供某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故乡》的经典化提供一些史料。本论文以史述为线,加以分析,对不同时期关于《故乡》在文学、教材和教学三方面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正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典与经典化、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对理解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第三章概述了《故乡》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中的状况,标志着经典化历程的开始。首先追溯了《故乡》的诞生过程,然后分析了《故乡》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文学界对其阐释和评价,最后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探寻《故乡》何以入选教科书。第四、五、六、七章依次是民国时期(1923-1949)、“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1978-2000)、新世纪以来(2001年以后)四个时期,从文学史、教材史、教学史三个维度,厘清《故乡》的经典化历程,重点分析语文教材史和教学史的发展流变,以期丰富当前语文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八章从《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中得出启示,主要归纳了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和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以肯定经典选文的教学价值。
骆明娣[2](2017)在《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研究 ——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文中指出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鲁迅也注重对典型环境进行描写,真实客观地展现人物生存背景。本论文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对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进行研究,探寻非行动性叙述在鲁迅作品中的价值和意义。“非行动性叙述”是关于人物行动、言语之外的静态叙述要素的叙述。本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非行动性叙述”的概念、特征及功能进行阐释,并对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梳理,也说明了本论文选题的意图与意义。第一章主要选取了底层民众、觉醒者和权势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类型,从文本中的人物外貌描述入手,分析人物外貌的叙事功能,考察鲁迅通过人物外貌勾画人的灵魂,揭示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的叙述动力。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环境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行动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不同环境所包含的不同的叙事意义,并进一步分析鲁迅是如何构建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统治之下的典型环境。第三章将鲁迅的作品放在与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现实主义小说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鲁迅小说中“画眼睛”、动态刻画和漫画式表现以及再现典型环境,简炼的笔法,象征隐喻的运用等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以凸显鲁迅小说的现代性与独特性。
谭苏[3](2015)在《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的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序幕,成为彰显鲁迅文学功绩和文化贡献的重要载体。鲁迅的小说文本体现了多种艺术特质的交汇和融合,寄寓了鲁迅深广的历史审思和现实创设。本论文的写作主要从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意义形式、审美功能等三个层面予以描述和阐说,旨在挖掘鲁迅小说中维度多样、形式生动、内蕴丰富、意旨深刻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策略,从而揭示出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和诗学内涵。尽管各个层面的探讨内容不同,阐述方式也不近相同,但彼此之间互为勾连,互相印衬,共同形成了本论文对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整体观照。考察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是本论文的出发点。从人类的五官感觉起步,分别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的角度还原鲁迅小说中富有艺术魅力的形象色彩特征。通过基于视觉的颜色修辞观照鲁迅小说中不同颜色语码的形象色彩义,勾勒出鲁迅小说色彩世界的风貌;透过不同颜色语码所内含的隐喻意义,探讨鲁迅关于国民性、启蒙、复仇等重要主题的思考;以鲁迅对色彩的选择和偏好把握鲁迅的情感基调和生命姿态。通过基于听觉的声音修辞,发掘声响修辞在鲁迅小说中的多重内涵;把握鲁迅对人声的情感化的处理意图和技巧,了解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切身体悟;领会鲁迅小说中语音表达的表意性和情感性,进而观照小说所传递出的社会内涵的思想旨意。通过基于肤觉的感觉修辞,探究鲁迅对国民之间的现实关系和人际社会的洞察;透视鲁迅对国民性的审视、揭露,以及关于国民性改造的设想和期许。基于嗅觉和味觉的感觉修辞,主要表现鲁迅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态度,以及由此所激发的心理感受和具有空间意义的情绪体验。阐述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形式意义是本论文的着力点。从小说文本的语言要素出发,探讨形象色彩修辞在鲁迅小说中文本主题和风格特征的确立、文本环境和整体氛围的营造、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刻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策略方式和艺术效果。鲁迅小说中不论是生的艰辛,还是死的悲凉,甚至是人心的隔阂,都寄寓了鲁迅对人类存在感的形象化反映和深重思索。不论是自然环境的压抑,还是社会环境的逼仄,亦或是心理环境的隐秘,都是事件发展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各个环境因素的交融与叠加,更是鲁迅小说文本整体氛围的外显形式。形象色彩修辞的魅力在人物塑造及心理烘托上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通过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握人物群像的共同特征及具有共同点的心理内涵,从而把握鲁迅小说文本的深刻意旨。挖掘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审美功能是本论文的落脚点。意象作为意义多元化的载体,具有可供深入挖掘的精神意蕴,撷取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铁屋子意象、吃人意象,探讨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在意象的确立和构建上所发挥的艺术效应。反讽是鲁迅具有自觉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透过鲁迅小说中的言语反讽、意象反讽、情景反讽,以观照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在反讽维度上的艺术张力。“陌生化”重视个体的感知状态和情绪体验,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和感觉的陌生化挖掘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奇异效果及蕴含其中的特殊用意。“修辞”是一个内涵外延极为丰富的具有诗学意义的概念和术语,其意义所在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修辞主要指传统文论中的修辞格,李建军在《小说修辞研究》中将其称为“微观修辞技巧”;广义的修辞,指组织并调整话语以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需求,或者说,是为了实现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有目的、有方法、有技巧地组织并调整话语。本论文所论及的“修辞”正是基于“修辞”的广义层面所展开的探讨,特此予以说明。
何英[4](2013)在《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第三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李英[5](2013)在《赵景深和20世纪俗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赵景深不仅是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戏曲史家和戏曲理论家,还是一位成就卓着的俗文学研究大家。他在戏曲、小说、民间文学(童话、弹词、鼓词)等领域的研究中均有开拓性的贡献。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他在俗文学方面的贡献进行研究和评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是他的生平和着作的概述;其次是关于他的研究现状的综述;再次是论述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方法。第二章20世纪背景中的赵景深俗文学研究部分,主要论述他在20世纪背景下的俗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梳理20世纪俗文学内涵外延的发展演变及俗文学研究史的发展演进;其次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他的俗文学研究的关系,主要探讨胡适、鲁迅、周作人、郑振铎等人对他俗文学研究的影响。第三章赵景深的戏曲研究部分,分别从他的戏曲评论、民间戏曲研究、昆曲活动及昆曲研究和戏曲资料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他在戏曲研究方面的成就。第四章赵景深的小说研究部分,从他对鲁迅古典文学着述的研究、“三言”、“二拍”源流、影响的研究、小说研究的成就和特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章赵景深的民间文学研究部分,从他的儿童文学研究、民间故事研究和曲艺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的余论部分,总结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的特色,探讨他对沪上俗文学研究的影响。本文把赵景深的俗文学研究放在20世纪俗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与其它俗文学研究者的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比较,试图以此准确的对他的俗文学的研究价值和贡献予以较客观的定位。
张镇静[6](2012)在《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比较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民族魂、文坛巨匠的鲁迅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而惊世才女张爱玲也作为不可绕过的巨大文化现象散发着其恒久的魅力。研究二者的相关论文及着作不计其数,但将二者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将以创作艺术为切入点,试图从五个方面对二人小说创作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二人精神世界与创作技巧上的一些共性及特性,以探讨文学创作发生和文学创作形成的某些规律,探寻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些艺术成就上的共性。首先,二人的成长经验、生命体验、性格观念对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也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始素材;其次,不同的成长环境、个性气质以及创作立场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小说选材内容的悬殊。但相似的苦难经验又让他们过早地洞察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陋,这使他们的小说在悬殊的题材内容之下却有更深层次的精神联系与思想高度;再次,选材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表现手法的采用,鲁迅的白描与张爱玲的重彩让二人的文章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差别。但深层的精神联系又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讽刺、象征、隐喻等手法来揭露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存在的弊病、挖掘人性深处的丑恶;然后,通过精心的设计、剪裁,鲁迅的短篇小说与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在结构上呈现出了异曲同工的形式之美;最后,作为“历史中间物”的鲁迅与处在“大而破”时代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富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而语言风格也是构成他们小说创作风格——悲壮与苍凉——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艳[7](2011)在《鲁迅小说《药》的修辞研究》文中指出短篇小说《药》是鲁迅早期小说的典型代表作之一,自发表以来广受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与评论。本文尝试对鲁迅小说《药》进行广义修辞学考察,从词语入手,分析小说的姓氏、人名、地名命名修辞艺术,对进入文学语境中的符号进行多层解读。在对核心符号“药”所指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小说故事情节内容表层与深层、故事展示方式显在与隐在叙述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模式特色,以揭示从篇章命名到语篇建构的修辞运作。最后,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分析小说整体的审美艺术风格——反讽修辞。
黄琼英[8](2007)在《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文中提出鲁迅的汉语书写时期正值汉语文白交替之际,这个时期鲁迅所留下的作品,既有文言写成的,也有白话写就的,还有一种是文言、古白话、外来语等杂合而成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里呈现出许多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变化的节点。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以前,鲁迅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文言,但其间已现出了现代白话的因子。《狂人日记》发表以后,鲁迅的语言构成更为复杂。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他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在对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形态的磨合式运用中进行的。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他对各种或新或旧的语言规则都有所偏离,通过适当的间隔和“陌生化”,使其语言充满了张力和活力。这种自觉地在历史大潮中改造语言的努力,使得鲁迅的语言发生了历史性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对于鲁迅具体语言变化的研究和描述,为我们更细致、确切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包罗万象的宝库。本文试图通过鲁迅作品语言变化的细致研究来考察现代汉语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为人们进一步厘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以及参与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把握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研究、文学语言的发展路向以及现代汉语信息化处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参照。另一方面,鲁迅的翻译语言与创作语言的整体研究能较为具体、客观地展现翻译在鲁迅现代语言形成中的作用,把人们忽视已久的,鲁迅在翻译实践中对语言所作的实验、创造,以及蕴藏在语言形式里的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本文是以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向,对鲁迅一生的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历时考察。首先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考察了鲁迅语言观的变化,然后从语言——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三个层面对鲁迅作品中的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描述鲁迅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分析语言变化的历史缘由和文化内涵,进而探讨语言变化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文化演变以及语用主体认知的变化。从语言是“载道”的工具到语言是“民族心理的指向标”观念的转变,标志着鲁迅语言观的质变。这一变化影响了鲁迅翻译以及文学创作中语言使用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影响到他选词、造句、构篇、修辞等语言行为。鲁迅作品中词的变化体现在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以及字形和语素组合的不稳定、义位的变化上,但总的发展趋向还是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词语的使用上,主导语言影响着鲁迅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句子语序出现了文白交替的过渡形态,欧化的书面语特征比较明显,语序变得更灵活。句法方面出现了文言、古白话句法的沉淀,以及新、旧句法成分合并而形成的句法“杂合”现象,同时还有“性数体”等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主语的频繁使用以及新结构的产生,出现了句法严密化、情感化的发展趋向。句式方面有新旧句式的叠架、句式多样化等特点。鲁迅文言时期的作品与现代白话时期的作品相比,篇章的衔接机制、篇章话题结构、篇章的宏观构建机制都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书写体式标记、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微观篇章衔接机制的变化,以及话题结构推进模式、篇章结构建构机制的变化上。在修辞层面,鲁迅文言时期作品在整体上缺乏创新精神,而在现代白话时期,作家在观念上打破了许多禁忌,在语言的使用上强化了主体意识,修辞面貌也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传统比喻、用典、仿拟等辞格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体现了其哲理化思考的色彩、音韵节奏、梦、空白、梯级修辞等方面的运用上。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鲁迅的语言出现了由文言时期相对“纯粹”到现代白话时期“杂合”的发展趋势。鲁迅语言的“杂合”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鲁迅身份认同与文化心理中的巨大矛盾,以及鲁迅试图整合和超越这种矛盾的努力。所以鲁迅语言上的杂糅,是一种有意识的整合,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各种语言资源的兼收并蓄和创造性转换。鲁迅语言的“杂合”性体现了转型时期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用主体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深重矛盾在语言上的映射。
随清娥[9](2005)在《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的现实题材的小说中常常有许多并列或对立的主题。因其主题的多元,其文本才富有张力。而如何在文本中设置主题、处理主题是一个小说家是否成熟的标志。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看,鲁迅在精心创设的意象中蕴含或喻示了其判断与理念,其小说意广象圆。本文从意象主题入手,研究鲁迅小说的意象的设置、意象所象征或暗示的意义(意象主题)、意象及其意义的生成机制、意象及意象主题的美学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和当下意义。鲁迅小说中的意象能上升为主题意象的有多个,主要有:“吃人”意象、“路”意象、“铁屋子”意象、“人血馒头”意象和“辫子”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多值的,它们能象征或喻示的意义有多个,其中主要的分别是“吃人”意象暗示的否定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主题;“路”意象象征的作者反抗绝望的主题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主题;“铁屋子”意象喻指的对启蒙艰难性的认识主题;“人血馒头”意象暗示的死亡主题和“辫子”意象象征的奴性批判主题。为使这些意义呈现出来,鲁迅在设置这些意象时运用各种意象化原则:在设置“吃人”意象时,先行引发出“吃人”意象所蕴含的现实社会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象征意义后,通过反复性强调让“吃人”意象转化为包蕴着作者意念的象征性意象并在“变异”和“夸张”的写实中,将“意义的表现”具象化为“吃人”;在设置“路”意象时,更多的是在结尾处安排“路”意象,这是一种布局式强调;在设置“铁屋子”意象时,以抽象的方法来表达主观的意念,在隐喻式的“铁屋子”意象中找到与作者意念一致的对应点;在设置“人血馒头”意象时,运用文本布局设置意象的技巧在小说的题目中安设意象,并将“人血馒头”作为小说的集结点将革命志士的牺牲与庸众以人血馒头治病两件事编织在一起,另外,还借助合逻辑的夸张性的气氛烘托法使意象的象征意义呈现出来;在设置“辫子”意象时,运用将意象寓在写实之中安设,同时,让辫子连结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五个主题意象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复杂的,意象设置的方式也是恰当的并能充分地表达意念和情思。因此,这些意象达到了“意广象圆”的美学境界。这些意象的生成机制包括:一是接受机制。鲁迅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他的意象创设既有对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和意象创设方法的有益成分的“拿来”,也有对西方意象学理论与西方作家意象之常用创设方法的借鉴和吸收;二是思维机制。鲁迅擅长与意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于小说创作,便出现了其将情思和意念寄寓意象从而使作品具有象征意味的现象;三是心理机制。鲁迅小说中的意象是他所留下
张海洋[10](2001)在《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文中指出
二、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 |
1.5 研究方法 |
2 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 |
2.1 经典与经典化 |
2.2 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 |
2.3 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 |
2.3.1 较高水准的艺术价值 |
2.3.2 批评家的阐释与评价 |
2.3.3 教科书的选收与阐释 |
3 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故乡》 |
3.1 《故乡》的诞生 |
3.1.1 《故乡》的创作背景 |
3.1.2 《故乡》的创作渊源 |
3.2 《故乡》发表后文学界的评价 |
3.3 《故乡》何以入选语文教科书 |
3.3.1 作者视角 |
3.3.2 作品视角 |
3.3.3 读者视角 |
4 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23~1949) |
4.1 民国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阐释 |
4.1.1 事实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1.2 情感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1 民国时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概述 |
4.2.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3 民国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4.3 民国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4.3.1 从回忆中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4.3.2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5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49~1966) |
5.1 “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5.1.1 基于典型人物的“农民问题说” |
5.1.2 基于社会批判的“社会反映说” |
5.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5.2.1 “十七年”时期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5.2.2 “十七年”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5.2.3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5.3 “十七年”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5.3.1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5.3.2 从教学参考书中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6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乡》(1978~2000) |
6.1 新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6.1.1 为人生之“隔膜” |
6.1.2 为社会之“反帝反封建” |
6.1.3 为叙事模式之“艺术” |
6.2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6.2.1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6.2.2 新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6.2.3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6.3 新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6.3.1 《故乡》课例之教学过程分析 |
6.3.2 《故乡》课例之教学内容分析 |
7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中的《故乡》(2001 年以后) |
7.1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7.2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7.2.1 新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
7.2.2 新世纪以来《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7.2.3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7.3 新世纪以来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7.3.1 《故乡》教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
7.3.2 《故乡》教学语言艺术的品读鉴赏 |
8 《故乡》经典化历程的启示 |
8.1 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1.1 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提升文学审美空间 |
8.1.2 渗透人文精神内涵,建构文学价值体系 |
8.2 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1 思想道德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2 政治文化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3 历久弥新: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 |
8.3.1 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经典性 |
8.3.2 常读常新,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 |
8.3.3 适做课文,具有向生性和教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研究 ——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外貌描述:透视人物生存境遇 |
第一节 底层民众外貌 |
一、孔乙己的长衫:身份错位的符号 |
二、闰土的肖像:艰辛生活的标示 |
三、阿Q头上的癞疮疤:人性弱点的疤痕 |
四、祥林嫂的神色:悲惨命运的诉说 |
第二节 觉醒者外貌 |
一、吕纬甫的神情:颓唐生活的透露 |
二、魏连殳的肖像:孤独心情的外化 |
三、子君的眼睛:爱情变化的映照 |
第三节 权势者外貌 |
一、七大人的面像:伪装的和善 |
二、赵七爷的辫子与长衫:时代的风向标 |
三、大王的外貌:荒淫暴戾的表征 |
第二章 环境描述:展示人物生存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灰暗萧瑟的环境:悲凉人生的背景 |
二、清朗明丽的环境:青春飞扬生活的怀念 |
第二节 生活环境 |
一、城镇:小农社会的缩影 |
二、酒店茶馆:“说/被说”的集散地 |
三、客厅:私人化的“公共空间” |
四、道路:“看/被看”的隐喻空间 |
第三节 社会环境 |
一、文化环境:习惯与规约的呈现地 |
二、人际环境:各色人等的表演场 |
第三章 表现手法:多样化与独特性 |
第一节 外貌描述手法 |
一、“画眼睛” |
二、动态刻画 |
三、漫画夸张 |
第二节 环境描述手法 |
一、再现典型环境 |
二、简炼的笔法 |
三、象征隐喻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词语色彩意义的研究 |
(二) 关于语言形象色彩修辞的研究 |
(三) 关于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意义 |
四 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 |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视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
一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 |
二 鲁迅小说中的白色 |
三 鲁迅小说中的红色 |
四 鲁迅小说中的其他颜色 |
五 鲁迅小说中“无色彩”的颜色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听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
一 鲁迅小说中的声响修辞 |
二 鲁迅小说中的人声修辞 |
三 鲁迅小说中的语音修辞 |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肤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
一 鲁迅小说中触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
二 鲁迅小说中温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
三 鲁迅小说中痛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
第四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味觉与嗅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
一 鲁迅小说中味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
二 鲁迅小说中嗅觉描写的形象色彩 |
第二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形式意义 |
第一节 利用形象色彩修辞表现主题与风格 |
一 鲁迅小说中的生存主题 |
二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
三 鲁迅小说中的隔膜主题 |
第二节 利用形象色彩修辞表现环境与氛围 |
一 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 |
二 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 |
第三节 利用形象色彩表现人物与心理 |
一 鲁迅小说中的灰色人物与奴性心理 |
二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与猎奇心理 |
三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人与复仇心理 |
第三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意象 |
一 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
二 鲁迅小说中的“铁屋子”意象 |
三 鲁迅小说中的“吃人”意象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反讽 |
一 鲁迅小说中的言语反讽 |
二 鲁迅小说中的意象反讽 |
三 鲁迅小说中的情景反讽 |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陌生化” |
一 鲁迅小说中语言的陌生化 |
二 鲁迅小说中感觉的陌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4)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本论文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声发自心”与“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立场与语文理想 |
第一节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探究 |
1.1.1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言行不一 |
1.1.2 “趣味”与“责任”——“矛盾”之“背景”分析 |
1.1.3 “自言”与“倡言”——“矛盾”的“言说策略” |
第二节 在言说中确立自我——鲁迅的语文立场 |
1.2.1 “声发自心”——力倡真诚自主之言说 |
1.2.2 以“代言”启“自言” |
1.2.3 “立之为极”的“自言” |
第三节 “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理想 |
1.3.1 还“字”于民,使众皆能以“文”达意 |
1.3.2 “不屈己意”,做“尽意”之文 |
1.3.3 “创言”以“求文”——不断更新民族语文 |
第二章 “方向”与“潜能”——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 |
第一节 近“语”与引“洋”:鲁迅对中国现代语文趋向的认识 |
2.1.1 毛笔与钢笔之辨——鲁迅对中国语文之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
2.1.2 “识字”与“写话”——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 |
2.1.3 不求“普遍、永久、完全”,倡导“多元、切实、发展”——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二 |
第二节 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 |
2.2.1 背景与视角——鲁迅与“文” |
2.2.2 在“怀疑”中“坚守”——鲁迅对“文”的基本态度 |
2.2.3 祛魅与布新——鲁迅对“文”的基本追求 |
第三章 “依托本土”与“借鉴异域”——鲁迅对现代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
第一节 “汉字潜能”与“民间智慧”——鲁迅对本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
3.1.1 重“字”之“本”与求“名”之“实”——鲁迅对语文之形象性与深刻性的探索 |
3.1.2 关注“民间文化”,巧用“土语炼话”——鲁迅对语文之生动性与丰富性的探索 |
第二节 保留“洋气”与学习“章句”——鲁迅对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汲取 |
3.2.1 “衣”可换,“鼻、眼”不可变——鲁迅的“洋气”翻译观 |
3.2.2 “欧化”、“日化”与“章法”、“句法”——异域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 |
第四章“宝库”与“窗口” :鲁迅之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 |
第一节 文本示范与方法借鉴——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 |
4.1.1 妥帖、精警与奇崛——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 |
4.1.2 经历、方法与见解:——鲁迅的语文实践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关于鲁迅作品语文教学 |
4.2.1 受重视与被限制——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的生存状态 |
4.2.2 选篇与布局——从语文教材看当前鲁迅作品教学的整体状貌 |
4.2.3 “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对如何做好鲁迅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赵景深和20世纪俗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赵景深生平和着作概述 |
一 赵景深生平概述 |
二 赵景深学术着作概述 |
第二节 赵景深研究现状 |
一 赵景深研究概述 |
二 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二 本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20世纪背景中的赵景深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20世纪俗文学研究的发展演进 |
一 “俗文学”内涵外延的发展演变 |
二 俗文学研究史的发展演进 |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赵景深俗文学研究 |
一 王国维、胡适等人对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 周氏兄弟对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的影响 |
三 郑振铎对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赵景深和俗文学 |
一 三十年代的赵景深和俗文学 |
二 四十年代的赵景深和俗文学 |
第四节 建国后赵景深和俗文学 |
一 建国后十七年的赵景深和俗文学 |
二 文革后赵景深和俗文学 |
第三章 赵景深的戏曲研究 |
第一节 赵景深的戏曲理论 |
一 表演论 |
二 结构论 |
三 人物论 |
四 戏曲评论的特点 |
第二节 赵景深的民间戏曲研究 |
一 民间戏曲研究概述 |
二 民间戏曲的定位和分类 |
三 民间剧与文人剧 |
四 戏曲理论研究对民间戏曲的关注 |
第三节 赵景深和昆曲 |
一 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昆曲活动 |
二 对昆曲史和昆曲形式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赵景深的戏曲资料研究 |
一 元杂剧辑佚研究 |
二 南戏辑佚研究 |
三 元明清戏曲作家资料研究 |
四 曲目研究 |
第四章 赵景深的小说研究 |
第一节 赵景深对鲁迅古典文学着述的研究 |
一 赵景深对鲁迅古典文学着述的研究 |
二 赵景深对鲁迅小说研究的评价 |
三 《中国小说史略》对赵景深小说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赵景深“三言”“二拍”源流、影响的研究 |
一 赵景深等人“三言”、“二拍”源流、影响研究 |
二 赵景深等人“三言”、“二拍”源流、影响研究比较 |
第三节 赵景深小说研究的成就和特点 |
一 赵景深小说研究成果略论 |
二 赵景深小说研究的特点 |
第五章 赵景深的民间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赵景深和儿童文学 |
一 孙毓修、周作人、郑振铎对赵景深的影响 |
二 赵景深在儿童文学方面的贡献 |
三 赵景深与郑振铎、周作人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比较 |
第二节 赵景深的民间故事研究 |
一 民间故事的界定 |
二 民间故事研究 |
第三节 赵景深的曲艺研究 |
一 大鼓研究 |
二 弹词研究 |
三 曲艺创作 |
余论 |
一 赵景深俗文学研究的特色 |
二 赵景深对上海俗文学研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两颗孤独寂寞的灵魂 |
第一节 士大夫与权力贵族——家族文化比较 |
第二节 苦难与无爱——童年经验比较 |
第三节 师爷、贵族、平民气质——性格特征比较 |
第四节 知识分子与个人立场——各种观念比较 |
第二章 悬殊的选材内容 |
第一节 农村凋敝与都市奢华 |
第二节 小题大做与家庭叙事 |
第三节 平淡自然与传奇化 |
第四节 生活真实与艺术独创 |
第三章 独特的表现手法 |
第一节 嬉笑怒骂与冷嘲哀讽 |
第二节 白描写意与工笔重彩 |
第三节 借鉴创造的现代主义 |
第四章 异曲同工的结构形式 |
第一节 短篇独善与长短相宜 |
第二节 横截面与参差对照 |
第三节 “向心式”结构与蟠蛇章法 |
第五章 富有魅力的叙事语言 |
第一节 简洁凝练与华美艳丽 |
第二节 文白相间与雅俗共赏 |
第三节 冷峻深情与淡漠凄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鲁迅小说《药》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0.1 研究成果概述 |
0.1.1 小说主题研究 |
0.1.2 小说人物研究 |
0.1.3 小说情节结构研究 |
0.1.4 小说语言研究 |
0.2 本文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 |
第1章 小说人物姓名、地名的修辞含义 |
1.1 个体姓氏符号"华""夏"和民族符号"华夏"的修辞关系 |
1.2 原型人物"秋瑾"和小说人物"夏瑜"的修辞转换 |
1.2.1 "秋瑾"——"夏瑜":语义系统层面的符号置换运作 |
1.2.2 "秋瑾"——"夏瑜":基于符号置换下的修辞运作 |
1.3 其他人物姓名符号的修辞化命名(红眼睛阿义、华老栓/华小栓) |
1.3.1 红眼睛阿义的修辞化命名 |
1.3.2 华老栓/华小栓的修辞化命名 |
1.4 地点符号修辞化命名 |
1.4.1 书写符号——"口"的所指无限性 |
1.4.2 地点符号——"古口亭口"所指对象的确定性 |
1.4.3 审美符号——"古口亭口"的多重解读 |
第2章 药——由篇章命名到语篇的修辞建构 |
2.1 药:篇章的符号化修辞命名与主题凸显 |
2.1.1 药1:概念认知层面——身体疾病之"药"的符号要素分析 |
2.1.2 药2:修辞认知层面——精神疾病之"药"的符号要素分析 |
2.1.3 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层面的主题凸显 |
2.2 药:从篇名到文本修辞化建构 |
2.2.1 故事安排——文本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二元对立 |
2.2.2 叙述处理——显在化叙述与隐在化叙述的二元对立 |
第3章 小说反讽叙事修辞 |
3.1 意象反讽:意象的结合与并置 |
3.1.1 "人血"与"馒头"符号结合 |
3.1.2 "馒头"与"坟"意象并置 |
3.2 言语反讽:言说世界的荒诞 |
3.2.1 小说人物语言:语义与语境间悖离 |
3.2.2 文本叙述语言反讽:修辞幻象映照下的荒诞世界 |
第4章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
4.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鲁迅语言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鲁迅语言观的变化 |
2.1 语言:从“载道”的工具到民族心理的“指向标” |
2.2 鲁迅的语言观与翻译的政治 |
2.3 鲁迅的语言观与语言的构建策略 |
第三章 鲁迅作品词汇的发展变化 |
3.1 词形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
3.1.1 词形的时尚化及功能的多样化 |
3.1.2 字形的不稳定与规范趋向 |
3.1.3 语素组合的多变与规范趋向 |
3.2 词义的生成与消失 |
3.2.1 义域义位的变化 |
3.2.2 同形异实词的生成 |
3.3 语境与词汇的语用策略 |
3.3.1 文言文本语境与新事物、新现象的表达 |
3.3.2 现代白话文本语境与词汇的“杂合” |
第四章 鲁迅作品语法的发展变化 |
4.1 句子语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
4.1.1 引语组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化 |
4.1.2 组合方式的过渡形态与创新 |
4.2 句法的“杂合”与创新 |
4.2.1 句法的“杂合”与严密化、情感化 |
4.2.2 “性数格”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 |
4.3 句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
4.3.1 句长与长句组构成分的变化 |
4.3.2 句式的叠架与多样化 |
第五章 鲁迅作品篇章的发展变化 |
5.1 篇章衔接机制的显性化 |
5.1.1 作为衔接标记的书写体式 |
5.1.2 语法衔接的显性化 |
5.1.3 词汇衔接的显性化和多样化 |
5.2 篇章结构的多样性 |
5.2.1 话题结构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
5.2.2 话题转换的蒙太奇化 |
5.2.3 篇章结构深层隐喻性语法的建构 |
第六章 鲁迅作品修辞的发展变化 |
6.1 语言成规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凸现 |
6.1.1 比喻的主观化、虚化倾向 |
6.1.2 用典、仿拟与新意韵的灌注 |
6.2 感性化的语言与哲理化的所指 |
6.2.1 色彩的组合与生命的阐释 |
6.2.2 音韵节奏的灵动与情感的体验 |
6.2.3 梦的书写与现实世界的映射 |
6.3 婉曲、空白与语言的张力 |
6.3.1 梯级修辞:从绝端走向婉曲 |
6.3.2 言的满格到诗意的空白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与论题相关的概念的界说 |
第一节 关于“意象” |
第二节 关于“主题学” |
第三节 关于“意象主题” |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象和意象主题考量 |
第一节 “吃人”意象与否定主题 |
第二节 “路”意象与生命哲学和存在主题 |
第三节 “铁屋子”意象与对启蒙艰难性认识主题 |
第四节 “人血馒头(药)”意象与死亡主题 |
第五节 “辫子”意象与奴性批判主题 |
第三章 鲁迅小说主题意象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思维机制 |
第三节 心理机制 |
第四章 鲁迅小说主题意象和意象主题的审美价值和当下意义 |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主题意象的审学价值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主题意象的文学史价值 |
第三节 鲁迅小说意象主题的美学价值 |
第四节 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象和意象主题的当下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题材的选择 |
二、结构形式 |
三、象征主义手法 |
四、白描手法 |
四、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 赵晓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2]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研究 ——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D]. 骆明娣.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3]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D]. 谭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D]. 何英. 南开大学, 2013(06)
- [5]赵景深和20世纪俗文学研究[D]. 李英. 复旦大学, 2013(03)
- [6]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比较论[D]. 张镇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7]鲁迅小说《药》的修辞研究[D]. 刘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 黄琼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D]. 随清娥. 聊城大学, 2005(02)
- [10]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J]. 张海洋.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