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维[1](2021)在《FcγRⅡ表达水平与HBV慢性感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性感染及其介导宿主的不同免疫状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组前期使用HBV不同阶段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发现HBV感染者各组间FcγRs表达有显着统计学差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验检测HBV感染者FcγRs的m RNA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抑制型FcγRⅡb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免疫清除期组,免疫清除期患者活化型FcγRⅡ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免疫耐受期组。我们通过流式细胞实验进一步检测FcγRⅡ(CD32)在HBV感染者B细胞及其亚群表面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免疫活化期组CD3-CD19+CD32+B细胞较免疫耐受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升高。免疫活化期组CD3-CD5+CD32+B细胞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考虑FcγRⅡb和FcγRⅡa在慢性HBV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FcγRⅡb和FcγRⅡa表达水平,并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FcγRⅡb表达差异,进一步验证FcγRⅡb及FcγRⅡa表达与慢性HBV感染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119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64例HBV携带者,55例CHB患者)及24例非HBV感染对照者的血清中FcγRⅡb和FcγRⅡa进行检测。将CHB患者血清中的FcγRⅡb和FcγRⅡa表达水平与AST、ALT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4例CHB患者及4例对照者肝穿刺组织FcγRⅡb的表达。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测定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代表FcγRⅡb的表达量,并将肝组织的FcγRⅡb表达水平与AST、ALT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cγRⅡb在对照组为201.9±15.19ng/ml,HBV携带者组为183.9±33.47ng/ml,CHB患者组为141.0±37.14 ng/ml。与健康人群相比,HBV携带者血清FcγRⅡb浓度无明显差异;CHB患者血清FcγRⅡb浓度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B患者血清FcγRⅡb浓度显着低于HBV携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01)。在HBV感染者中,HBe Ag阳性患者血清FcγRⅡb低于HBe Ag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2、在CHB患者中,FcγRⅡb浓度与AST呈负相关(r=-0.3936,P=0.0063);与ALT呈负相关(r=-0.3459,P=0.0097);而与ALP、γ-GT、白蛋白以及HBV DNA含量未见相关性。3、FcγRⅡa在对照组为65.20±7.47ng/ml,HBV携带者组为68.56±14.05ng/ml,CHB患者组为94.35±29.50ng/ml。与健康人群相比,HBV携带者血清FcγRⅡa浓度无明显差异;CHB患者血清FcγRⅡa浓度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B患者血清FcγRⅡa浓度显着高于HBV携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01)。在HBV感染者中,HBe Ag阳性患者血清FcγRⅡa高于HBe Ag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4、在CHB患者中,FcγRⅡa与AST呈显着正相关(r=0.5332,P<0.001);与ALT呈正相关(r=0.4218,P=0.0013)。而与ALP、γ-GT、白蛋白以及HBV DNA含量未见相关性。5、FcγRⅡb在肝组织中仅在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LSEC)中表达,并弥漫性分布于肝脏组织中。对照组肝组织FcγRⅡb表达量为23696.08±3847.33,轻度CHB肝组织FcγRⅡb表达量为21392.93±7536.20,中度CHB肝组织FcγRⅡb表达量为10287.25±2878.82,轻度CHB肝组织FcγRⅡb为5214.78±1071.27。与对照组相比,轻度CHB患者FcγRⅡb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84),中度CHB患者、重度CHB患者FcγRⅡb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6;P<0.001)。与轻度CHB患者相比,中度CHB患者、重度CHB患者FcγRⅡb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P=0.018)。6、CHB患者肝组织FcγRⅡb的表达量与AST呈负相关(r=-0.6883,P=0.0016),与ALT呈负相关(r=-0.686,P=0.0017)。FcγRⅡb的表达量与血小板呈正相关(r=0.6464,P=0.0038)。与ALP、γ-GT、白蛋白水平未见相关性。FcγRⅡb的表达量与病理学上的G分期、S分期呈显着负相关(r=-0.913,P<0.001;r=-0.875,P<0.001),即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越重,FcγRⅡb的表达量越低。结论:1、本研究验证了前期HBV不同感染时期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的结果和FcγRs的RT-PCR实验及流式细胞实验结果—FcγRⅡb及FcγRⅡa表达改变与慢性HBV感染免疫状态相关。2、CHB患者血清中抑制型FcγRⅡb的表达与AST、ALT呈负相关。活化型FcγRⅡa的表达与AST、ALT呈正相关。FcγRⅡb和FcγRⅡa可能在HBV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发挥重要作用。3、FcγRⅡb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ALT、AST呈负相关。与血小板水平具有正相关性。FcγRⅡb表达的改变可能影响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4、FcγRⅡb和FcγRⅡa表达水平和HBV慢性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耐受及免疫激活状态有关,可以作为区分两种免疫状态的免疫学标志物。
赵岩[2](2021)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浆IL-21和IL-33水平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致病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机体感染HBV后,可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仅表现为急性感染;若HBV经复杂的机制逃避免疫清除,持续阳性超过半年,则造成机体慢性HBV感染。据报道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数量达2.57亿。全球每年死因指向HBV感染或其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将近90万。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及因病死亡人数足以证明慢性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及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我国计划免疫项目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使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目前世界范围内HBV携带者数量仍十分庞大,我们不能忽略对该病的关注。在慢性感染患者中,持续的HBV感染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失调,导致CHB患者常伴有CD4+T和CD8+T细胞耗竭。同时,宿主免疫功能的差异也直接影响HBV感染后疾病进展。HBV感染肝细胞后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但其与抗原提呈细胞等免疫因素相互作用后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炎性反馈致使炎症反应在肝内发生。又因慢性感染的迁延性,肝脏长期处于非正常生理环境下。因为免疫反应是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的致病机制,因此,免疫学在乙型肝炎研究领域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研究HBV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也成为人们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的重要前提。白介素(IL)是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行使功能的重要参与因素,其在病程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及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IL-21和IL-33都是免疫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目前已知它们参与了诸多疾病的发展,如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针对IL-21及IL-33在乙肝发病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有学者进行了动物模型研究。研究发现在小鼠乙肝模型中IL-21和IL-33的缺失是HBV在小鼠体内的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且向小鼠体内注射IL-21和IL-33表达质粒有助于相关病毒蛋白的清除。结合前人进行的研究,我们推测,IL-21和IL-33在HBV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体内浓度水平随病情发展可能有明显改变,且可能与乙肝相关检查结果如肝功能生物化学检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病毒载量检查在数值上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IL-21、IL-33水平差异情况,分析IL-21、IL-33与HBsAg、HBeAg、HBcAb、HBV DNA、及ALT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IL-21和IL-33在CHB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1月31日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59例CHB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肝功能(ALT、AST、ALP、GGT)、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将CHB患者分为HBV DNA阳性组(+)、HBV DNA阴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HBV DNA指标水平差异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21、IL-33的水平,比较各组间IL-21、IL-33水平差异情况;另外,分析IL-21、IL-33与肝功能(ALT、AST、ALP、GGT)、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cAb)及HBV DNA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纳入HBV DNA(+)的CHB患者29例、HBV DNA(-)的CHB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三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HBV DNA(+)组患者ALT、AST水平较HBV DNA(-)组CHB患者及健康对照者(HC)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ALP、GGT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HBV DNA(-)组相比,HBV DNA(+)组CHB患者HBc Ab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HBsAg、HBeAg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健康对照(HC)组相比,HBV DNA(+)组、HBV DNA(-)组患者IL-21、IL-33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V DNA(-)组相比,HBV DNA(+)组患者IL-21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组患者血浆IL-33水平与HBV DNA(-)组患者相比无显着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组患者血浆IL-21水平与HBV DNA水平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r=0.475,P<0.01);而IL-21、IL-33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sAg、HBeAg、HBcAb)水平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且其血浆IL-33水平各指标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HBV DNA(-)组及所有CHB患者血浆IL-21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免疫学指标(HBs Ag、HBe Ag、HBc Ab)水平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而血浆IL-33水平与HBc Ab水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408,P<0.05;r=0.041,P<0.05),但其与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sAg、HBeAg)水平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CHB患者AST、ALT、IL-21、IL-3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HBcAb HBV DNA(+)组CHB患者HBcAb、IL-21水平较HBcAb HBV DNA(-)组显着升高,IL-21与HBV DNA、IL-33与HBc Ab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提示IL-21、IL-33介导的炎症可能参与了HBV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继而促进了CHB病程的进展。
马丽[3](2020)在《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文中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对CHB的防治已显示其独特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能力,深入阐述CHB的证候生物学基础,似为其主要一环。四川地区CHB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课题组前期从mi RNA对上述两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研究。有文献表明DNA甲基化参与CHB的发生发展,且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候的形成在理论上似有契合之处,此或许能为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相关mi RNA研究,多维度综合观察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表达,探讨上述两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是否是通过DNA甲基化与mi RNA相互调控,影响表观遗传,进而调节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证候,以期初步证实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是否为CHB证候差异的主要表观遗传机制之一,为上述两种CHB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提供部分实证依据。方法:1.招募CHB脾胃湿热证(Spleen-stomach damp heat syndrome,SSDHS)患者7例SSDHS组),肝郁脾虚证(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LDSDS)患者7例(LDSDS组)和健康志愿者6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2.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无菌环境下外周静脉血,检测各组间肝功能相关指标、乙肝两对半定性及HBV-DNA含量。3.用ELISA法检测各组间DNA甲基化相关蛋白DNMT1、Me CP2的表达水平及HBV相关蛋白P53、E-cad、P16的表达水平。4.及时分离外周静脉血血清,提取DNA,用Illumina Bead Array TM Infinium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各组间DN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情况,对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5.利用Target Scan7.2与miRDB数据库对不同中医证候中部分相同mi RNAs靶基因进行预测,采用Cytoscape3.6软件构建DNA甲基化基因与mi RNAs预测靶基因共表达网络图。结果:1.SSDHS、LDSDS组分别与HC组相比,在DNMT1、p16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病程、生化指标、乙肝两对半定性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E-cad表达水平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e CP2、P53表达水平在SSDHS组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LDSDS组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2.Illumina Bead Array TM Infinium 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HB患者组与HC组有7868个显着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高甲基化位点2310个,低甲基化位点5558个;经过筛选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3278611位于基因NLGN4Y,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3670113位于基因TAZ;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去泛素化、I-kappa B激酶/NF-kappa B信号、脂肪颗粒、各种酶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3.SSDHS组特有的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21898358位于基因LILRA3,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323788位于基因CHTF18,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T细胞共刺激、Rho蛋白信号转导、Rho GTPases相关的功能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AMPK信号通路及肿瘤相关通路;LDSDS组特有的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857096位于基因BMPR1B,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972436位于基因LCE3C,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树突棘、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c GTPase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氮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SSDHS组与LDSDS组间最显着的高甲基化位点为cg10765459位于基因COL6A2,最显着的低甲基化位点为cg07445365位于基因STK32C,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肌动蛋白相关细胞及组织,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Erb B信号通路及代谢通路等。4.SSDHS、LDSD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分别与mi R-122-5p、mi R-1228-3p、mi R-191-3p预测靶基因进行对比分析:两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5p预测靶基因均有6个基因重合,其中SSDHS组独有基因为RIMS1,LDSDS组独有基因为SLC41A1;SSDH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8-3p预测靶基因有21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OTUB、AMPH、SEMA3C、ZC3H12B、PCGF3、JAKMIP3,LDSD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8-3p预测靶基因有17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ARID1B、NUDT7;SSDH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91-3p预测靶基因有2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MPP7、LDSDS组差异甲基化基因与mi R-191-3p预测靶基因有3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SPTB2、CCNY。结论:1.Me CP2、P53可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修饰参与CHB肝郁脾虚证的形成;E-cad可能是CHB脾胃湿热证或肝郁脾虚证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2.CHB患者存在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具体机制可能与NLGN4Y、TAZ等基因的甲基化及蛋白质去泛素化、I-kappa B激酶/NF-kappa B信号、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有关。3.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均存在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同时分别具有各自特有的DNA甲基化谱。LILRA3、CHTF18等基因的甲基化及T细胞共刺激诱导肝脏炎症等,可能是CHB脾胃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BMPR1B、LCE3C等基因的甲基化及树突棘的改变和物质代谢异常等,可能是CHB肝郁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提示DNA甲基化可能为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差异的表观遗传机制之一。4.不同证候出现部分相同mi RNA的原因可能与其影响不同靶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性有关,具体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王晓玲,沈丽贤,李惠文,张亚芹,李瑶,吴书娜[4](2020)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DCs上CD86表达变化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临床转归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患者40例,给予退黄、降酶、保肝等药物,并加用恩替卡韦0.5 mg空腹口服,1次/d。另纳入健康体检者26例为健康对照组(HC组)。HC组于体检当天、AHB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集外周静脉全血,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浆HBV DNA、HBsAg、HbeAg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DCs的频数及其功能分子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AHB组临床症状显着缓解,血清学指标和乙型肝炎标志物水平显着下降(P<0.01)。治疗6周后,AHB组HBV DNA转阴率为82.5%,HBsAg清除率为72.5%,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75.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组pDCs频数显着高于AHB组治疗前。AHB组治疗后CD86+pDCs显着高于治疗前。HC组CD86ABC显着低于AHB组治疗前。结论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DCs的数量降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CD86+pDCs增多。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DCs上CD86表达上调。
江诗怡[5](2020)在《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Th17细胞水平以及e抗原血清转换情况的影响。并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比较,探讨温阳法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的功能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中药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阳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0.5mg/次,1次/天,温阳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方,两组疗程均为24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ALB)、乙肝两对半、HBV DN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肝脏硬度(LSM),以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及Th17细胞,并在治疗第12周时加查一次乙肝两对半。同时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评估安全性。使用SPSS 2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肝功能: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除TBIL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对比,温阳组ALB升高更明显(P<0.05),而ALT、AST、TBIL指标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度值: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肝硬度值下降,前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肝硬度值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水平:治疗第12周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HBeAg水平下降明显(P<0.05),但两组间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与治疗第12周后两组内比较,HBeAg水平下降显着(P<0.05),且两组间对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HBeAg阴转率对比,温阳组(14.29%)与对照组(8.6%)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温阳组上升趋势更明显。病毒学: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BV DNA阴转率对比,温阳组(69.23%)与对照组(58.33%)相比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阳组有更明显的上升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温阳组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上升明显(P<0.05),对照组上升不明显(P>0.05);两组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但两组间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温阳组上升更明显(P<0.05)。Treg/Th17细胞: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Treg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距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h17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Th17细胞下降不明显(P>0.05),温阳组Th17细胞下降明显(P<0.05)。两组Treg/Th17比值组内比较,温阳组Treg/Th17比值上升,对照组比值下降,但两组前后对比变化不明显(P>0.05),且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法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单独使用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可以更好的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肝细胞功能,减少病毒复制,促进e抗原阴转。2.温阳法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外周血内CD4+/CD8+平衡与Treg/Th17平衡,调节细胞免疫状态,影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抑制情况,从而增强机体对HBV病毒的清除能力。
付敏[6](2020)在《温肾方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肾方对于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中医症候、HBV-DNA、HBe Ag、肝功能、IL10、IL17的影响,验证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温肾方,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HBV-DNA、HBe Ag、ALT、TBIL、IL10、IL17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评分:12周后,两组相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HBV-DNA水平:12周后,治疗组患者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HBe Ag水平:12周后,两组患者HBe Ag比较,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对比,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肝功能:12周后,治疗组ALT>正常检测值上限的有12人,对照组有2人,两组相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BIL比较,P>0.05,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6)IL10、IL17水平:1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0、IL17较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方有助于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改善临床症状,抑制HBV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HBe Ag水平,其机制可能是提高IL10、IL17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从而打破免疫耐受。试验前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性指标及总胆红素无明显变化,表明温肾方安全性良好。
蔡媛媛[7](2019)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各方面综合探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解毒通利方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因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海南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住院或门诊经治疗的患者,将纳入本项目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治疗组)78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8例,最终完成本项目的患者中西医组(治疗组)76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中医证候经治疗后改善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中医证候情况。采用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胆酸(CG)评估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各项指标。采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HBV DNA)评估血液病毒频数,检测患者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HBV DNA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T-BIL、D-BIL、TBA、AST、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患者中医证候、肝功能及HBV DNA改善情况满意,且安全性较好。
陈阳[8](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从病毒学、肝功能、免疫相关细胞因子、APRI、及生存质量等方面探讨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正大天晴公司提供),0.5mg/天,口服;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恩替卡韦(0.5mg/天)口服。两组患者均以2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用药后第24、48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肝功能: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降低AST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治疗48周后,治疗组降低IL-10、IL-2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纤维化指标: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降低肝脏弹性指数E值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降低APRI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毒学指标:治疗48周时治疗组降低HBe Ag滴度下降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4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F-36量表:治疗48周后,治疗组改善一般健康(GH)、体能(PF)、身体疼痛(BP)、精力(VT)、心理健康(MH),精神影响(RE)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HBe Ag滴度、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从无创性评分方面)、降低部分炎症细胞因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郑燕凤[9](2019)在《慢性乙肝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h细胞相关因子表达差异及与H2BE基因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Th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表达差异,分析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细胞免疫学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高通量筛选两证型差异表达mRNA H2BE,对该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临床样本验证,并对两证型Th细胞因子差异与该基因表达差异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证候分化与本质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中、西医纳入标准,纳入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共22例,同时纳入健康志愿者9例,分别采集其外周血作为研究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IL-2、IL-4、IL-10、INF-γ水平,RT-qPCR法检测各组中H2BE表达水平,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基于GeneMANIA数据库构建蛋白作用网络关联图。结果:1.与健康组比较,IL-2、IL-4、INF-γ表达水平在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中均升高(P<0.05);IL-4、IL-10、INF-γ表达水平在两证型间有显着差异(P<0.01),IL-2表达水平在两证型间无差异(P>0.05)。2.与健康组比较,H2BE表达水平在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中均升高(P<0.05),且两证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3.H2BE、IL-2、IL-4、IL-10及相关分子间主要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共表达、共定位、信号通路相关联。结论:1.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Th细胞免疫功能有差异,两证型均存在细胞免疫抑制,肝郁脾虚证细胞免疫抑制更显着,这可能与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免疫耐受状态的形成有关;IL-4、IL-10、INF-γ可能是两证型差异的免疫学依据。2.H2BE基因可能是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证型差异的生物学依据,该基因的水平变化可能与Th细胞分化有关;H2BE基因与IL-4、IL-10相关联,其中可能是以GATA3为中间节点,共同参与了相关作用途径,这一结果为后续信号通路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研究靶点。
刘雨香[10](2018)在《中医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对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这6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2月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所得文献筛选后,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后得到最终结论。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721篇,经纳入排除后最终筛选出51篇。其中4篇采取中医药治疗,8篇采取中医药联合常规治疗,27篇采用中医药联合NAs治疗,4篇采取中医药联合干扰素治疗,8篇采取中医药+NAs+常规治疗。可以看出单独使用中医药疗法较少,大部分为联合用药。对不同治疗手段结局指标分析结果为:中医药疗法和不治疗相比,可以促进CD4+Th细胞向Th1分化。中医药疗法和常规保肝治疗相比,中医药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的效果较好。中医药治疗和NAS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提高CD4+T细胞和IL-2水平效果较好,但是在降低CD8+T细胞水平方面,还是NAs效果好。中医药治疗和干扰素治疗相比,中医药疗法促进CD4+Th细胞向Treg分化的效果好,从而缓解肝脏炎症。干扰素促进CD4+Th细胞向Th1分化的效果好,可以帮助病毒的清除。中医药+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疗法在提高DC表达,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促进Treg分化方面有优势,但是对Th1和Th17的分化方面,二者没有差异。中医药+NAs和NAs治疗相比,可以提高固有免疫,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促进Th1分化,降低Treg表达,降低炎症因子,促进病毒清除。中医药+干扰素和干扰素治疗相比,在提高DC细胞表达,促进Th1转化方面效果较好,但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二者没有差别。中医药+NAs+常规和NAs+常规治疗相比,在改善T细胞亚群失衡,促进Th1分化,抑制Th2、Treg分化,降低免疫球蛋白和提高补体水平方面疗效较好,NK细胞活性改变方面,二者疗效没有差异。结论1.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As)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中医药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缓解炎症反应的作用;3.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方面,中医药疗法相比于不治疗、常规保肝治疗、NAs治疗有优势,但与干扰素对比则二者疗效差别不大;4.中医药在免疫调节方面,一方面可以增强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以促进病毒的清除,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FcγRⅡ表达水平与HBV慢性感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FcγRⅡb概述及其信号通路 |
2.1.1 生物学特性 |
2.1.2 FcγRⅡb信号通路 |
2.2 FcγRⅡb在肝脏疾病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
2.2.1 FcγRⅡb与自身免疫性肝炎 |
2.2.2 FcγRⅡb与病毒性肝炎 |
2.2.3 FcγRⅡb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2.2.4 FcγRⅡb与肝细胞癌 |
2.3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来源 |
3.1.2 慢性HBV感染者及对照者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1.3 分组标准 |
3.1.4 病理诊断标准 |
3.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ELISA法测定FcγRⅡb和 FcγRⅡa的表达 |
3.3.2 免疫组化检测肝穿刺标本FcγRⅡb的表达 |
3.3.3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ELISA法检测患者和非HBV感染对照者血清FcγRⅡb及 FcγRⅡa表达水平 |
4.1.1 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4.1.2 健康人群和慢性HBV感染者血清FcγRⅡb表达水平 |
4.1.3 CHB患者血清FcγRⅡb与临床资料相关性 |
4.1.4 健康人群和慢性HBV感染者血清FcγRⅡa表达水平 |
4.1.5 CHB患者血清FcγRⅡa与临床资料相关性 |
4.2 免疫组化检测FcγRⅡb在肝穿刺组织中的表达 |
4.2.1 肝穿刺标本患者一般信息和临床资料 |
4.2.2 FcγRⅡb的表达情况 |
4.2.3 肝组织中的FcγRⅡb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浆IL-21和IL-33水平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采集 |
1.3 临床资料采集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实验原理 |
2.2 操作步骤 |
2.3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1.CHB患者与HC健康对照基本信息 |
1.1 CHB患者与HC健康对照一般临床资料 |
1.2 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2.1 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ALT、AST、ALP及 GGT水平 |
2.2 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3.CHB患者HBs Ag、HBe Ag及 HBc Ab水平比较 |
3.1 CHB患者HBs Ag、HBe Ag及 HBc Ab水平 |
3.2 CHB患者HBs Ag、HBe Ag及 HBc Ab水平比较 |
4.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IL-21、IL-33 水平比较 |
4.1 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IL-21、IL-33 水平 |
4.2 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IL-21、IL-33 水平比较 |
5.血浆IL-21、IL-33 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及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BV免疫逃避机制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概述 |
1 中医对CHB病名的认识 |
1.1 肝着 |
1.2 肝毒 |
1.3 胁痞 |
1.4 异湿 |
2 中医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湿热疫毒是本病的始动因素 |
2.2 毒损肝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 |
2.3 正气之盛虚决定本病的转归及预后 |
2.4 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为本病的发病特点 |
3 CHB中医证候分型指南与标准 |
4 影响CHB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 |
4.1 不同地域的CHB证候分布具有差异性 |
4.2 体质类型与CHB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 |
4.3 情志及生存质量的改变是部分CHB证候分布的易感性因素 |
5 中医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 |
5.1 肝功能指标 |
5.2 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 |
5.3 肝脏硬度及肝纤维化值 |
5.4 细胞因子及免疫蛋白 |
5.5 HBV基因型 |
5.6 基因组学 |
5.7 转录组学 |
5.8 蛋白组学 |
5.9 代谢组学 |
6 小结 |
文献研究二 DNA甲基化在中医证候的应用研究 |
1 DNA甲基化概述 |
2 DNA甲基化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1 DNA甲基化与HBV |
2.2 Cp G岛与HBV基因型 |
2.3 DNMTs与 HBV |
2.4 甲基化相关蛋白与CHB |
3 DNA甲基化在中医证候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及HBV相关蛋白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2.1 常规检测方法 |
2.2 ELISA检测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收集结果 |
3.2 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结果 |
3.3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HBV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
3.5 DNA甲基化及HBV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医证候与DNMT1间关系的探讨 |
4.2 中医证候与MeCP2间关系的探讨 |
4.3 中医证候与P53间关系的探讨 |
4.4 中医证候与E-cad间关系的探讨 |
4.5 中医证候与P16间关系的探讨 |
5 小结 |
实验二 慢性乙型肝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采集 |
2 方法 |
2.1 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850K甲基化芯片简介 |
2.2 DNA抽提 |
2.3 DNA样本质检 |
2.4 DNA甲基化芯片实验流程 |
2.5 DNA甲基化芯片数据分析流程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DNA样本质检结果 |
3.2 实验质控结果 |
3.3 样本beta值密度曲线 |
3.4 数据归一化 |
3.5 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结果 |
3.6 GO功能富集结果 |
3.7 KEGG pathway富集结果 |
3.8 差异甲基化区域结果 |
4 讨论 |
4.1 差异甲基化位点结果分析 |
4.2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分析 |
4.3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5 小结 |
实验三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结果 |
3.2 不同中医证候GO功能富集结果 |
3.3 不同中医证候KEGG pathway富集结果 |
3.4 不同证候差异甲基化区域分布结果 |
4 讨论 |
4.1 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是四川地区CHB常见的中医证候 |
4.2 中医证候与DNA甲基化在理论上有共通之处 |
4.3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表达分析 |
5 小结 |
实验四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与mi RNA联合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中医证候中4条相同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3.2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筛选结果 |
3.3 miRNA预测靶基因与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联合分析 |
4 讨论 |
4.1 mi RNA与 DNA甲基化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 |
4.2 miR-122-5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4.3 miR-1228-3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4.4 miR-191-3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干预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DCs上CD86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3.1 HBV DNA、HBsAg、HBeAg及肝功能检测 |
1.3.2 外周血pDCs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AHB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
2.2 AHB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标志物水平比较 |
2.3 HBV DNA转阴率、HBsAg清除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变化 |
2.4 外周血pDCs频数比较 |
2.5 CD86+pDCs频数比较 |
3 讨 论 |
(5)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温肾方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的研究 |
1.1 西医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认识 |
1.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1.1.2 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定义 |
1.1.3 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风险 |
1.1.4 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机制 |
1.1.5 现代医学对于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治疗现状 |
1.2 中医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认识 |
1.2.1 中医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2 中医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辩证分型的研究 |
1.2.3 中医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治疗现状 |
2.临床研究 |
2.1 试验设计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药物及治疗方法 |
2.2.7 观察指标 |
2.2.8 疗效判定标准 |
2.2.9 统计学方法 |
2.3 临床资料 |
2.3.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比较 |
2.3.2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比较 |
2.4 研究结果 |
2.4.1 试验完成情况 |
2.4.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2.4.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4.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DNA变化 |
2.4.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eAg变化 |
2.4.6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变化 |
2.4.7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10、IL17比较 |
3 讨论 |
3.1 观察指标的选择 |
3.1.1 观察ALT的意义 |
3.1.2 观察HBV-DNA的意义 |
3.1.3 观察HBeAg的意义 |
3.1.4 观察IL10、IL17意义 |
3.1.5 观察中医证候的意义 |
3.2 温肾方治疗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中医理论基础 |
3.3 温肾方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4 温肾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3.5 结论 |
4.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研究进展 |
1、HBV携带的成因分析 |
2、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现状 |
3、其他中医疗法 |
3.1 中医养生疗法 |
3.2 针灸疗法 |
3.3 穴位注射疗法 |
4、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病毒性肝炎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 |
附件2:缩略词附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 |
一、乙型肝炎的概述 |
二、乙型肝炎的病原学 |
三、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四、乙型肝炎的传播 |
五、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六、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七、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一) 正常胆红素代谢机制 |
(二) 肝前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三)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四) 肝后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八、黄疸的治疗 |
(一) 肝前性黄疸的治疗 |
(二) 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 |
(三) 肝后性黄疸的治疗 |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 |
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源流 |
二、慢性乙型肝炎黄疽中医病因病机 |
三、慢性乙型肝炎黄疸中医辨证施治 |
四、蔡敏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
五、解毒通利方方解及组方原则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实验设计 |
(二) 样本含量及来源 |
(三) 随机分组 |
(四) 治疗方法 |
(五) 观察时间 |
(六) 观察指标 |
(七)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八) 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一) 年龄、病程比较 |
(二) 性别比较 |
二、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学比较 |
(一)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二)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三、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 |
(一) T-BIL比较 |
(二) D-BIL比较 |
(三) TBA比较 |
(四) AST比较 |
(五) ALT比较 |
(六) CG比较 |
四、两组患者HBV DNA比较 |
五、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第三节 讨论 |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四、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五、解毒通利方的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1.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数据采集 |
3.研究方案 |
3.1 治疗方案 |
3.2 观察指标 |
3.3 综合疗效判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病例入组情况 |
4.2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
4.4 免疫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L-2、IL-10) |
4.5 病毒学指标 |
4.5.1 HBsAg48周血清学转换情况 |
4.5.2 HBeAg 治疗后血清学转换情况 |
4.5.3 HBeAg下降滴度 |
4.5.4 HBV-DNA 治疗后转阴率 |
4.5.5 HBV-DNA病毒载量比较 |
4.6 肝脏纤维化无创性指标的比较 |
4.6.1 两组患者E值 |
4.6.2 两组患者APRI |
4.7 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8 SF-36量表前后各维度积分 |
5.部分讨论 |
5.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5.1.1 病名 |
5.1.2 中医对肝的认识 |
5.1.3 中医对其病因的认识 |
5.1.4 中医对其病机的认识 |
5.1.5 中医对乙肝辨证论治的认识 |
5.1.6 中药在治疗慢乙肝中的应用 |
5.1.7 中医药的抗肝纤维化 |
5.2 慢性乙型肝炎的现代发展研究 |
5.2.1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
5.2.2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 |
5.2.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5.2.4 HBsAg在 HBV诊断中的应用 |
5.2.5 HBeAg在 HBV诊断中的应用 |
5.2.6 乙肝临床疗效评价的进展 |
6.研究不足及展望 |
7.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学综述 中医药抗肝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慢性乙肝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h细胞相关因子表达差异及与H2BE基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研究 |
2.乙肝病毒免疫逃逸及持续感染机制研究 |
3.慢性乙肝细胞免疫相关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病例收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ELISA检测IL-2、IL-10、IL-4、INF-γ水平 |
2.1 标本收集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原理 |
2.5 试剂准备 |
2.6 实验步骤 |
3.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4.数据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2 基线情况分析 |
4.3 细胞因子差异分析 |
4.4 H2BE组间水平差异分析 |
4.5 H2BE基因与各细胞因子间关联性分析 |
5.讨论 |
5.1 Th细 胞相关因子水平差异讨论 |
5.2 H2BE水平差异讨论 |
5.3 H2BE与IL-4、IL-10关联性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中医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慢性乙型肝炎现况 |
2.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情况 |
3.1 固有免疫 |
3.2 适应性免疫 |
4.中医不同证型免疫指标的变化 |
5.西医治疗对CHB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
5.1 NAs治疗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
5.2 干扰素治疗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
6.中医药治疗对CHB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数据提取 |
1.5 纳入研究风险偏倚评估 |
1.6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文献描述 |
2.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 |
2.4 Meta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文献基本情况的讨论 |
2.干预措施的讨论 |
3.分析结果讨论 |
3.1 中医药疗法和不治疗的比较 |
3.2 中医药疗法和常规保肝治疗的比较 |
3.3 中医药治疗和NAS治疗的比较 |
3.4 中医药治疗和干扰素治疗的比较 |
3.5 中医药+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比较 |
3.6 中医药+NAs和NAs治疗的比较 |
3.7 中医药+干扰素和干扰素治疗的比较 |
3.8 中医药+NAs+常规和NAs+常规治疗的比较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
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FcγRⅡ表达水平与HBV慢性感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D]. 刘宇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浆IL-21和IL-33水平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D]. 赵岩.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D]. 马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DCs上CD86表达变化及意义[J]. 王晓玲,沈丽贤,李惠文,张亚芹,李瑶,吴书娜. 临床荟萃, 2020(08)
- [5]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江诗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温肾方对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 付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D]. 蔡媛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D]. 陈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慢性乙肝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h细胞相关因子表达差异及与H2BE基因相关性研究[D]. 郑燕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中医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D]. 刘雨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