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云[1](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是消化系统的两种常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反流方式,进入食管、口腔或肺部,从而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部异物感及纳差、嗳气、饱胀等症状,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 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本研究只涉及NERD、RE。CC是指胆囊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恶心、嗳气、泛酸、腹胀、胃灼热、便秘或便溏等为临床表现。目前关于这两种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及相关基础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的GER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慢性胆囊炎,且CC与GERD的发病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GERD重叠CC的患者,但目前两病重叠的中西医结合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应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GERD患者41 8例和非GERD患者376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症状积分表。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369例GERD患者(GERD组)及同期就诊于扬州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376例非GERD体检者(非GERD组)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C的发生率,并分析GERD重叠CC患者的CC发病特征,探讨GERD与CC的临床关联性;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补充收集重叠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的GERD重叠CC患者141例(重叠病组)和GERD未重叠CC患者277例(单纯GERD组)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患病情况及体质等的差别,筛选出GERD重叠CC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因素;比较141例重叠病组和277例单纯GERD组、73例单纯CC组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结果:1.GERD组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GERD组CC的发生率(26.56%)明显高于非GERD组(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5)。重叠病患者中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比例(13.27%)显着高于单纯CC患者(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1)地域、性别、年龄:扬州市的重叠病患者中,女性患病率(54.61%)高于男性(45.39%);平均年龄(53.48±11.22)岁,各年龄段的分布中41~60岁所占比例最大,为58.16%,61~80岁次之为29.79%。(2)工作性质:重叠病组退休无业者的比例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高于重叠病组(p<0.05)。(3)饮食习惯;重叠病组每日摄入烹调油量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每日摄入食用盐量高者、饮食不规律者、饮酒频率高者较重叠病组高(p<0.05)。(4)疾病反复与复发时间:单纯GERD组首次发病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多次反复发病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3-12月内疾病复发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5)精神和压力:重叠病组焦虑抑郁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压力大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6)患病情况和体质;单纯GERD组饮食不慎为诱因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劳累为诱因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湿热体质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的比较。重叠病组胃脘痛、腹胀的发生率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烧心、饥饿感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烧心的发生率高于单纯CC组(p<0.05);单纯CC组口苦口干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2)对症状按频率降序排序,重叠病的25个症状发生率大约在50%及以上的有: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总分及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症状频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RDQ表症状程度积分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GERD次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CC次症积分、CC症状总分高于单纯CC组(p<0.05)。(4)重叠病组与单病组各个症状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的反酸-频率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RDQ表的烧心-程度、反酸-程度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胃脘痛、胃痞胀满、神疲乏力、餐后饱胀、便溏、心烦失眠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烧心、咽部不适、慢性咳嗽、饥饿感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善太息、便溏、胸闷脘胀、烧心、烦躁易怒的症状积分较单纯CC组高(p<0.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方法:收集GERD重叠CC患者141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辩证诊断表,进行重叠病中医证型、证素的辨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辨证分型的比较:重叠病的GERD证型分布前三位为: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重叠病患者气郁痰阻、寒热错杂的证型较单纯GERD患者多(p<0.05)。重叠病的CC证型分布前三位为: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重叠病患者肝郁脾虚的证型较单纯CC患者多(p<0.05)。2.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胃(80.85%)、肝(73.05%)、脾(54.61%)、胆(37.59%)、肾(3.55%)、肺(1.42%),其中胃、肝、脾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滞(66.67%)、气虚(55.32%)、热(43.26%)、阳虚(35.46%)、痰(26.95%)、湿(9.93%)、瘀(6.38%)、阴虚(2.13%),其中气滞和气虚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组合中热、阳虚、气虚占比(22.7%)最高。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组合成证型,重叠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肝郁脾虚(24.11%),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4个证型发生率均大约10%及以上,为重叠病的常见证型。第三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0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GERD重叠CC患者121例,及同期就诊的GERD患者26例(NERD、RE各13例),CC患者13例,按性别之比和年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的健康体检者13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肝胆超声检查,统计一般情况并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辨证诊断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SCF、GAS、SP、MLT、CCK水平,将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分析5个指标与重叠病GERD亚型、症状积分及中医证素、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比较。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健康组低(p<0.05)。重叠病组GAS较单纯GERD组低(p<0.05)。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单纯CC组低(p<0.05)。2.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比较。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RE重叠CC的SCF、GAS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RE重叠CC组低(p<0.05)。3.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与低分组相比,RDQ高分组SCF表达水平低(p<0.05),GERD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CC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4.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肝与CCK成正向变化;胃与SP成正向变化。气虚与SCF成反向变化;阳虚、痰与GAS成反向变化。5.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重叠病GERD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重叠病CC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1.GERD患者CC发生率高于非GERD患者,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CC患者易重叠患GERD。2.重叠病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1~60岁。重叠病的危险因素为退休无业、过量摄油、焦虑抑郁、压力大、劳累、多次反复发病。3.重叠病的常见症状为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重叠病的全身症状较重,尤其是食管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症状及精神相关症状较重。4.重叠病患者的GERD证型分布以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多见;CC证型分布以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多见;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中以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多见。5.重叠病病位主要在胃肝脾;病理因素属实者以气滞多见,属虚者以气虚多见;病机与肝气郁滞、脾胃气虚相关。6.重叠病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ICC异常及外周血中胃肠肽类激素紊乱,其中NERD重叠CC更为严重。7.GERD典型症状较重者与SCF表达水平降低有关;全身症状较重者与MLT表达水平降低有关。8.对重叠病的辩证可参考脑肠肽表达水平。
王雪迪[2](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在1980年代初期由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的两名学者发现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Hp与人体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更是胃癌的独立致病因素。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Hp的根除方案也在逐渐完善与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根除率有所下降,而老年群体在此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由于Hp的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群不仅感染率高,而且老年人由于抗生素使用较多、机体各项功能衰退等原因产生的抗生素耐药、不良反应的机率更高,以致于老年群体的根除率偏低。所以如何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老年群体的根除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导师结合前期多项临床观察,创造性的将荆花胃康胶丸替代一种抗生素,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种类,还能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根除率。因此,开展将此方案应用于老年群体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调查老年Hp感染群体的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个性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深入了解老年人Hp感染的特征,为情志、饮食调理及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防治Hp感染提供依据。通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简称“单一抗生素方案”)与标准四联方案对比,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老年Hp感染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60岁以上的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荆花胃康胶丸+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单一抗生素方案;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标准四联方案,疗程均为2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的中医证型、治疗前及疗程后4-8周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并记录症状积分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胃不和证最多,占36.7%,其次为脾胃湿热证,占33.3%,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各占15.0%、8.3%、6.7%;两组Hp感染根除率在不同证型的先后顺序均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的根除率均为最低,且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2)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经过2周的根除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85%,对照组的根除率为81.48%。(3)两组方案对于老年Hp感染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的Hp根除率与年龄、性别、婚姻、身高、体重、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分餐具、外出就餐、中医证型等均无明显关联(P>0.05)。(5)两组于治疗期间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显示观察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老年Hp感染患者的根除率,还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标准四联疗法更加安全,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马军建[3](2019)在《联合应用双重超声造影与增强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DCEUS检查的cTNM分期以及增强MSCT检查的cTNM分期与术后病理pTNM分期的一致性,发现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且进一步研究其联合应用在胃癌术前c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09月-2019年03月于我院普外科住院的19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包括:患者性别、年龄、DCEUS检查及增强MSCT检查的术前cTNM分期、术后病理pTNM。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DCEUS检查术前诊断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1期100%,T2期92.68%,T3期80%,T4期83.2%,总的诊断准确率83.2%;Kappa值为0.708,一致性极好。2.DCEUS检查术前诊断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N0期82.46%,N1期81.25%,N2期65.12%,N3期50.77%,总的诊断准确率68.02%;Kappa值为0.580,一致性好。3.DCEUS检查术前诊断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M0期98.41%,M1期12.50%,总的诊断准确率96.44%。4.增强MSCT检查术前诊断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T1期22.22%,T2期56.10%,T3期66.67%,T4期66.67%,总的诊断准确率62.44%;Kappa值为0.403,一致性好。5.增强MSCT检查术前诊断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N0期77.19%,N1期84.38%,N2期88.37%,N3期76.92%,总的诊断准确率80.71%;Kappa值为0.742,一致性极好。6.增强MSCT检查术前诊断M分期准确率分别为:M0期98.94%,M1期87.50%,总的诊断准确率98.42%。7.DCEUS检查T分期的准确率高于增强MSCT检查,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增强MSCT检查的N分期及M分期准确率高于DCEUS检查,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8.新的TduNctMct分期准确率高于DCEUS检查及增强MSCT检查的TNM分期,三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23);组内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胃癌患者术前DCEUS检查T分期的准确率高于增强MSCT检查,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2.胃癌患者术前增强MSCT检查N、M分期的准确率高于DCEUS检查,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3.采用每位胃癌患者术前DCEUS检查的T分期、增强MSCT检查的N、M分期,形成新的术前TduNctMct分期,可以提高术前TNM分期准确率,这一结论有待大样本量的研究。
刘永佳[4](2018)在《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提高胃镜使用的合理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客观、可行的胃镜前筛查标准,提高胃镜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病例的人口学信息、饮食和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近期症状等上消化道疾病相关因素;通过采集研究病例的血标本进行PGI、PGII、G-17和Hp抗体检测;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以胃镜及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研究。分别纳入调查所得的全部相关因素训练构建决策树模型、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比较有无应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胃镜前筛查的胃镜检查效率,评估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胃镜阳性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20例,其中胃镜阳性病例433例,包括胃粘膜糜烂136例、胃息肉118例、胃粘膜萎缩104例、肠上皮化生85例、胃溃疡46例、胃上皮内瘤变46例、十二指肠息肉3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反流性食管炎23例、巴雷特食管7例、食管静脉曲张3例、胃癌2例、食管裂孔疝2例和间质瘤2例。单因素分析中,未受高等教育、较高体力劳动的职业、母语为粤语、居住在乡村、饮用自来水、饮酒、高血压、高血脂、上消化道息肉病史、年龄>52岁、吸烟时间>18年、PGⅡ>9.36、PGR<10.89与胃镜阳性结果相关。其中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上消化道息肉病史(100.00%),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吸烟时间大于18年(80.00%),敏感度最高的是未受高等教育(82.68%)、特异度最高的是上消化道息肉病史(100.00%),约登指数最高的是上消化道息肉病史,为0.32。决策树模型纳入变量按重要性从高至低排序排名前十的分别为上消化道息肉病史(0.277)、职业(0.138)、饮用水源(0.107)、高血脂病史(0.079)、G-17(0.070)、PGR(0.045)、饮酒(0.043)、年龄(0.032)、吸烟(0.032)和餐后不适感(0.031)。逻辑回归模型纳入变量按重要性从高至低排序分别为上消化道息肉病史(0.397)、母语(0.192)、PGR(0.104)、高血脂病史(0.078)、恶心呕吐(0.061)、居住地(0.057)、高盐饮食(0.049)、吸烟时长(0.030)和烟熏油炸食品(0.030)。随机森林模型纳入变量按重要性从高至低排序排名前十分别为G-17、年龄、受教育程度、PGⅡ、PGⅠ、居住地、上消化道息肉病史、PGR、Hp抗体和吸烟时长。支持向量机模型纳入变量按重要性从高至低排序排名前十分别为上消化道息肉病史(0.065)、职业(0.062)、性别(0.049)、受教育程度(0.047)、吸烟(0.046)、糖尿病(0.047)、进食速度(0.040)、嗳气(0.038)、早饱感(0.032)和饮酒(0.030)。在训练集中,支持向量机模型拟合度最高(AUC=1.000),随机森林模型(AUC=0.891)次之,决策树模型(AUC为0.865)第三,最差是逻辑回归模型(AUC=0.799)。在测试集中,四种机器学习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AUC从高至低分别是随机森林模型(0.749)、逻辑回归模型(0.742)、决策树模型(0.727)和支持向量机模型(0.726)。决策树模型以0.66为切点值,模型预测的敏感度为91.69%,特异度为12.30%,仅推荐88%的病例进行胃镜检查,平均每进行1.40次胃镜检查就可发现1例胃镜阳性病例,效率比直接行胃镜检查高2.48倍。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模型纳入变量与单因素分析结果比较,证明了上消化道息肉病史、血清胃功能四项、吸烟、喝酒等变量为胃镜阳性结果重要预测变量,同时验证了以单一的报警症状难以准确预测胃镜结果。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了一种胃镜前筛查方法,有效预测胃镜阳性风险,为合理使用胃镜的提供客观评估标准,可能是提高胃镜使用的合理性的新方法。但在模型应用于临床实践前,仍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病例验证其准确性。
张家玄[5](2017)在《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对比慢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胃镜象等临床资料,探讨两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分布规律的差异,以及舌象与胃镜下形态的关系。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0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症状、中医舌象、胃镜象、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应用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舌象进行图像处理,对舌色、舌形、苔质、苔色及舌下脉络进行定性分析,探索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分布规律的差异,以及舌象与胃镜下形态的关系。结果本课题共纳入患者146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胃癌48例。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情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31%)、肝胃郁热型(27%)、肝胃气滞型(1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37%)、肝胃郁热型(30%)、肝胃气滞型(13%)。以《第7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为依据,将胃癌患者进行TNM分期,研究显示:Ⅰ期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6%),Ⅱ期主要为肝气犯胃型(29%),Ⅲ期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7%)、Ⅳ期主要为气滞血瘀型(37%)。胃癌术前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肝气犯胃型(30%);术后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6-43%)。舌象研究:本课题患者舌象研究以西医明确诊断为分组标准,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30例、胃癌I&II期组18例和胃癌III&IV期组30例。舌色研究:四组皆以紫舌最多,分别占90%、93%、89%和88%;右侧舌色分布的组间比较和舌形分布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苔研究:苔质分布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皆以薄苔为主,分别占47%和43%;胃癌I&II期组和胃癌III&IV期组皆以腻苔为主,分别占44%和40%。苔色研究:四组患者苔色均以白色为主。胃镜下形态研究:以98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未行手术切除胃癌患者胃镜下形态为研究对象,并与舌象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形态与舌形、苔质的分布具有相关性,其中黏膜皱襞正常组与异常组的舌形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糜烂组与黏膜无糜烂组的舌形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有颗粒/结节状组与黏膜无颗粒/结节状组的苔质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舌象与胃镜下形态表现无相关性。结论(1)慢性胃炎和胃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提示两者具有以虚为本的共性,并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2)慢性胃炎右侧舌色(p<0.01)、舌形(p<0.01)和苔质(p<0.05)与胃癌患者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右侧舌色多呈暗紫色,而胃癌III&IV期患者的右侧舌色多呈淡紫色;慢性胃炎患者的舌形以点刺舌和裂纹舌为主,而胃癌患者的正常舌形者较多;慢性胃炎患者以薄苔为主,而胃癌患者以腻苔为主。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均以紫舌(83-93%)为主,并可见舌下脉络异常(30-50%);(3)胃镜下形态(黏膜皱襞异常、糜烂和颗粒或结节状)与舌形和苔质可能相关。
苏文华,强春荣[6](2001)在《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宫卫东[7](2001)在《胃癌诊断方法的综合评价及遗传性胃癌的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明了。我国是GC高发国家。GC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同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花费。研究表明,通过合理应用一定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可以提高胃癌的确诊率并从而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胃癌的检查方法较多,包括影像学及繁多的实验室检查。如何科学地选择检查手段,使检查既能有效地检出GC患者,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建立了西京医院1982年01月至2000年12月全部疑诊胃癌的住院患者数据库,为了客观性评价各诊断指标,通过对西京医院1998年01月至2000年12月连续三年住院同时盲法检测随机抽样的疑诊的284例胃癌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74岁,平均52.4岁。以手术及/或病理为金标准,应用了流行病学实验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纤维胃镜、X线钡餐、B型超声等方法诊断胃癌的价值,同时对已经金标准确诊的162例胃癌患者进行的肿瘤标记物(CEA、CA19-9及CA72-4)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分析,旨在对这些诊断方法的价值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用四格表法进行评价,得出纤维胃镜检查的灵敏度(Se)=96.97%、特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异度旧p)-98.68%、准确度(Ac)=97.89%;B型超声检查的灵敏度(Se)二95.45%、特异度旧)-93.42%、准确度(AC广94.36%;X线钡餐检查的灵敏度(Se)-87.12O、特异度(Sp)一78.940气准确度(Ac 一82.750。经比数积检验纤维胃镜与B超检查的准确性无显着性差异(U叫.IO,P>0.IO),纤维胃镜及 B超的准确性优于 X线钡餐(11—4.87,11—3.96,P<0刀005人研究分析认为,纤维胃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在检查的同时可对可疑之处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因而作为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B超检查的独到之处在于对胃壁结构有较清晰的分辨率。对部分患者胃癌发生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能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无创伤性,易为广大患者接受,补充其它诊断方法的不足,从而使诊断更准确。X线钡餐检查的准确性虽不及前者,但其优势为显示病变范围典型准确,能直接显示出病变的大体分型,可与上述方法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诊断率。肿瘤标记物CEA。*A19q及**72,4的灵敏度(S:)分另为24刀%、35.5%和21.9%:特异度Kp)云 别为 93%、77%和 100%;准确度(AC)分别为 48.8%、sl.7%和 47*%。理想的肿瘤标记物除了能预示肿瘤的存在、部位及其形态学类型外,还应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报道回顾的病例中肿瘤标记物CEA、CA19习及(:A72-4的敏感性低,而特异性高,其中 CA72-4的特异性达 100%。作为筛选检查来说,这类低敏感性的肿瘤标记物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尽管采用几种抗原同时测定的联合试验法,也仅能将敏感性提高至50%左右。然而,由于其高特异性,若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胃癌组的HP IgG抗体阳性数为 54%,对照组为 22%,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23.319,P>0刀01人 胃癌组的 CagA-HP IgG抗体阳性的比数比明显大于对照组 中<0刀 1人表明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诊断胃癌的方法各有利弊。医生在实践中合理选择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自1982年1月一1999年6月以来疑诊的胃癌患者1402例,从中筛选出资料比较完整的3个胃癌家系。参照 一3一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CGHGC(遗传性胃癌国际协作组)筛选遗传性胃癌最低标准n,我们结合实际病例调查状况制订了国人胃癌家系筛选标准:1.一家系中至少有3名直系成员罹患胃癌;2.至少有连续的2代受累;3.至少有1名成员发病年令不超过50岁(450岁人 以上3点符合其中任2点即中选。提出家族性胃癌的新概念及开展该项工作研究的重要性。分析家族聚集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同时提出建议针对家族性或遗传性胃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相应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健康咨询服务及对罹患胃癌有一定风险性的成员所应采取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调查发现共有7例患者的家系符合上述自定标准,占同期病例的0.575%。其中有3家系资料完整,并进行了临床特征的分析。
栗粟[8](2014)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T1、T2期胃窦癌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技术,对原发肿瘤在T1、T2期的胃窦癌患者行保留幽门的远端胃癌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与开放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转移、复发率及存活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原发肿瘤在T1、T2期胃窦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4例原发肿瘤在T1、T2期的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组(观察组)33例行腹腔镜联合胃镜的远端胃癌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根据病变距幽门的距离适当选择保留幽门与否;开放手术组(对照组)31例。消化道重建根据术中情况采用BillrothⅠ或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副损伤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首次切除切缘阳性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吻合口炎和残胃炎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生存率、吻合口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相关指标,应用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64例手术均成功实施且术中均无副损伤发生;观察组33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首次切除标本后,观察组33例术中冰冻结果近远侧切缘均干净;对照组31例切缘阳性率19.4%(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观察组33例消化道重建25例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并有17例成功保留幽门,8例采用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对照组31例22例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9例采用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且均未保留幽门,两组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稍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无高碳酸血症、穿刺损伤、皮下气肿及气体栓塞等腹腔镜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单种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总并发症(吻合口或闭合口瘘、腹腔出血、感染、腹腔积液及粘连性肠梗阻)观察组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残胃炎及吻合口炎发生率分别为9.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4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发肿瘤在T1、T2期的胃窦癌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保留幽门的远端胃癌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总体安全性较好且能获得满意的切除效果,同时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一术式治疗原发肿瘤T1、T2期的胃窦癌在保证根治性的同时,还具备功能性、微创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志兵[9](2014)在《胃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胃癌多排螺旋CT征象与病理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价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与病理TN分期相关性及CT-T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通过PACS收集50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64排CT检查的胃癌病例,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在ADW4.3工作站对图像重建与观察,分析病灶长度和厚度、部位、大体形态、病灶强化程度、浆膜征象、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征象,与病理结果对照,并以病理TN分期为标准,分析总结CT胃癌征象与病理TN分期相关性及CT分期的准确性。检验显着性水平取值为0.05,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癌病灶平均长度为57.31±22.69mm;平均厚度12.64±5.21mm。胃癌长度和厚度与病理TN分期有显着相关性(P <0.01)。好发部位是胃窦及胃底贲门部。大体类型为蕈样型胃癌最常见。胃癌的发生部位与胃癌T分期无相关性。胃癌大体形态与胃癌病理TN分期间没有相关性(P>0.05)。单因素ANOVA分析显示胃癌病理TN分期与病灶平扫和动脉期CT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灶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胃周脂肪模糊在T3期中最为常见;T1、2期中无浆膜高强化征,T4期浆膜高强化征占86.96%。浆膜征象与胃癌的T分期具有相关性(P <0.05)。64排螺旋CT诊断T1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2.17%、99.03%和90.46%。诊断T2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6.25%、93.62%和88.87%。诊断T3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11%、76.02%和87.67%。诊断T4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98.27%和98.41%。CT诊断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2.70%。淋巴结短径≥6mm为标准(N分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14%、36.10%和56.86%;以≥8mm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72%、28.20%和57.65%;以≥10mm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17%、32.28%和62.43%。不同淋巴结短径为标准进行诊断的CT-N分期准确性u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平扫及三期增强CT值在不同T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64排CT征象与病理TN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64排螺旋CT能够较为准确地地判断胃癌侵犯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对胃癌TN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组研究的三种淋巴结短径标准在判断N分期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初探目的:通过对胃癌64排螺旋CT征象、TN分期与病灶的病理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CT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TN分期与病理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通过PACS收集了4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病理分化评级及TN分期。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在ADW4.3工作站对图像重建与观察,分析病灶长度和厚度、部位、大体形态、病灶强化程度、浆膜征象、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征象,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总结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CT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TN分期与病理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病灶平均长度56.14±20.78mm;平均厚度12.37±5.16mm。胃癌病灶长度在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482,P <0.001),病灶厚度在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87,P=0.131)。胃癌常见发生部位是胃窦部,在累及全胃的胃癌中没有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占52.94%。蕈样型胃癌占本组病例的79.86%,其中,中低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共占82.49%,弥漫型胃癌中没有高分化腺癌。不同分化组间胃癌在平扫和动脉期病灶CT值间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存在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 <0.01)。浆膜高强化征阳性病例中没有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占52.94%。胃癌CT-T分期分别为T1期42例,T2期56例,T3期288例,T4期36例,在T3期中高分化腺癌只占1.74%,T4期中无高分化腺癌。胃癌不同分化程度在三种径线标准CT-N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在各分化组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CT征象(病灶的长度和厚度、病灶强化程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浆膜高强化征提示病灶分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淋巴结平扫和强化CT值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李小军,张志强,许文剑,武永胜[10](2012)在《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26例(89.7%),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吻合22例(75.9%),首次手术距诊断残胃癌平均间隔时间11.6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本组29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接受手术27例,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8例(66.7%),胃空肠吻合术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5例。发生并发症9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获得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未行手术2例及仅行剖腹探查或胃空肠吻合或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3~7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1~3年12例(41.4%),3~5年5例(17.2%),超过5年1例(3.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超过5年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纤维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二、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临床调查问卷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2.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2.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3 讨论 |
3.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3.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3.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的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证型分布的比较 |
2.3 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 |
3 讨论 |
3.1 病因 |
3.2 症状 |
3.3 病位、病理因素及病机 |
3.4 辩证 |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标本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
1.3 实验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3 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4 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5 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 |
2.6 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胆囊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 |
附录二: 症状积分表 |
附录三: 中医辩证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3.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5.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适应症 |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1. 病名及历史沿革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因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进展 |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西医诊断标准 |
4. 中医诊断标准 |
5. 纳入与排除标准 |
6. 终止及脱落标准 |
7. 调查方法 |
8. 治疗方案 |
9. 观察指标 |
10. 疗效评价标准 |
11. 统计方法 |
12.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情况 |
4.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 |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疗效评价 |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结语 |
结论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联合应用双重超声造影与增强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与造影剂 |
1.3 检查方法 |
1.4 评估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DCEUS检查的TNM分期结果 |
2.3 增强MSCT检查的TNM分期结果 |
2.4 增强MSCT检查、DCEUS检查的术前TNM分期比较分析 |
2.5 增强MSCT检查的TNM分期、DCEUS检查的TNM分期、TduNctMct分期准确率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提高胃镜使用的合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胃镜是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
1.2 临床实践中过度使用胃镜的问题 |
1.3 胃镜前筛查是解决过度使用胃镜的方法 |
1.4 胃镜前筛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机器学习模型提高预测疾病风险的准确度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人群 |
2.1.1 研究人群纳入标准 |
2.1.2 研究人群排除标准 |
2.2 问卷调查 |
2.2.1 问卷内容 |
2.2.2 问卷结果采集及记录 |
2.3 血清学检查 |
2.3.1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输 |
2.3.2 胃功能四项的检验方法 |
2.4 胃镜检查 |
2.4.1 知情同意 |
2.4.2 术前准备 |
2.4.3 胃镜检查操作规范 |
2.5 病理检查 |
2.6 机器学习模型的建立 |
2.6.1 数据预处理 |
2.6.2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 |
2.7 模型效率验证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纳入病例的内镜与病理诊断情况 |
3.2 纳入因素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
3.2.1 人口学变量与胃镜结果的相关性 |
3.2.2 饮食生活相关变量与胃镜结果的相关性 |
3.2.3 既往病史与胃镜结果的相关性 |
3.2.4 消化道症状与胃镜结果的相关性 |
3.2.5 血清学检查与胃镜结果的相关性 |
3.3 单变量预测胃镜结果效果 |
3.4 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 |
3.4.1 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变量的重要性 |
3.4.2 机器学习模型对训练集的拟合效果 |
3.4.3 机器学习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效果 |
3.5 机器学习模型实际应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胃镜阳性结果的重要相关因素 |
4.1.1 上消化道息肉病史 |
4.1.2 血清胃功能四项 |
4.1.3 临床症状 |
4.1.4 饮食和生活习惯 |
4.2 机器学习模型筛选的选择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舌诊在胃癌诊疗领域应用与研究 |
1 舌诊溯源 |
2 舌诊研究现代化 |
3 胃癌舌象临床研究 |
4 胃癌舌象实验研究 |
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和中医证型 |
2 中医证型与分型、分期 |
3 中医证型与治疗手段 |
4 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 |
2 基线资料 |
3 资料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基线资料分析 |
2 中医证型分析 |
3 舌象分析 |
4 胃镜象与舌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数码舌象 |
附录2 中医舌象检查报告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 胃镜检查 |
1.3 胃癌胃镜下分型 |
1.4胃癌组织学分型 |
1.5病变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 |
2 讨论 |
(7)胃癌诊断方法的综合评价及遗传性胃癌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诊断方法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
第一章 肿瘤标记物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
第二章 纤维胃镜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
第三章 B型超声图像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
第四章 X线钡餐造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
讨论 |
第二部分 遗传性胃癌的特征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文献回顾 |
小结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T1、T2期胃窦癌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胃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胃癌多排螺旋 CT 征象与病理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初探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D]. 肖云. 扬州大学, 2020(01)
- [2]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D]. 王雪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联合应用双重超声造影与增强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研究[D]. 马军建.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提高胃镜使用的合理性[D]. 刘永佳. 广东药科大学, 2018(01)
- [5]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D]. 张家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J]. 苏文华,强春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12)
- [7]胃癌诊断方法的综合评价及遗传性胃癌的特征分析[D]. 宫卫东. 第四军医大学, 2001(01)
- [8]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T1、T2期胃窦癌临床疗效分析[D]. 栗粟. 郑州大学, 2014(02)
- [9]胃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 王志兵. 苏州大学, 2014(01)
- [10]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J]. 李小军,张志强,许文剑,武永胜. 疑难病杂志,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