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出石油期货刻不容缓(论文文献综述)
时光[1](2020)在《“纸原油”悲歌:丧钟为谁而鸣》文中研究说明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WTI(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公布结算价为-37.63美元。受此影响,国内"纸原油"期货产品——中国银行原油宝遭遇穿仓,冲上微博热搜。无论是期货产品还是类期货产品,在具体实操操作中对风控要求极高。而"纸原油"悲歌,却给我们敲响金融安全警钟,也说明加快期货法立法已刻不容缓。
孟妍利[2](2020)在《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原油产业链》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世界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日益呈现出彼此促进、相互影响的趋势。深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紧密相关,上下游间通过成本传递及需求推动多种路径呈现着溢出效应。当上游市场发生波动时,下游市场受到其冲击会相应发生波动。我国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其旨在反映中国及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扩大在全球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它的波动与下游期货市场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8.3.26-2020.2.7间INE、以WTI为代表的国际基准原油期货市场、沥青期货市场、聚丙烯PP期货市场、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市场为代表的原油产业链下游期货市场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通过Eviews10.0和WinRATS8.0分别构建VAR模型、BEKK-GARCH模型对收益率和波动率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在均值溢出效应方面:建立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结果表明,INE与WTI间存在非对称的均值溢出效应,WTI收益率变动对INE收益率变动有单向溢出效应,说明我国原油期货市场仍处于信息的接受方;INE收益率不是沥青期货、聚丙烯PP期货、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市场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但WTI则是下游期货品种市场收益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我国化工期货更多受到国际基准原油期货影响,我国原油期货市场产业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在波动溢出效应进方面:建立非对称的BEKK-GARCH模型并进行了Wald检验,实证结果表明:INE与WTI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INE与沥青期货市场、聚丙烯PP期货市场间也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市场对INE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反之不存在。这表明上市两年多的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已初步具备价格发现功能并通过成本传递/需求拉动对下游期货市场进行一定的传导。最后提出扩大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多样性;优化完善我国原油期货市场交易规则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市场透明度与流动性;逐步推动我国期货品种健全等政策建议。
雨林[3](2020)在《基于ARMAX-GARCH族模型的期货风险测度研究 ——以沪原油期货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对原油的消费和需求与日俱增。原油产品是世界上各大国家的大宗商品的市场风向标,也是工业发展的核心血液。原油的价格与经济宏观情况、大国政治、市场条件和政策导标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金融行业来讲,中国原油期货为原油利益相关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进行投资和套保,也为目前机构的资产结构配置提供了新的方式,如何利用好原油期货工具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在现在的国际原油体系下,中国目前尚缺乏一个属于自己的原油定价基准。在此背景下,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INE)正式上市挂牌交易,其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助推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上海INE原油期货上市对我国能源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影响。上海INE原油期货借助交易品种的差异化竞争、通过人民币结算等便利条件迅速打开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为我国原油行业经营参与者积极参与原油市场、套期保值、对冲交易风险、实现实物库存保值等提供了有利工具。要使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风险度量。本文旨在介绍上海INE原油期货的市场情况和合约和目前的风险成因,再通过模型对其风险进行测度。通过分析,挑选上海INE原油期货市场指数价格的收益率为研究对象,因原油期货的国际性,选用人民币指数作为外生变量,用ARMAX-GARCH族模型做原油期货价格序列的波动率模拟,在不同分布假设条件下,利用GARCH、TGARCH、EGARCH及FIGARCH这四个模型对原油收益的波动率进行刻画和风险测度,可以明显地发现原油期货收益率波动具有有偏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与其他市场比,有一定的长记忆性。市场上“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对收益率产生正向冲击,同等大小的坏消息引起的波动比好消息大。不同分布的四个模型分别选择拟合度最高的一个分布作为模型的波动建模,为下文的风险测度提供数据支持。再结合期货的双向交易性质,选取多空方VaR模型对原油期货的风险进行评估计算收益率的VaR值。将ARMAX-GARCH族模型得到的模拟原油期货收益的波动率序列分别代入多头和空头的VaR值的计算。继而通过回测对多头和空头的风险测度结果进行研究,利用Kpueic似然率检验方法对所计算的VaR值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得出实证结果选出的原油期货多头与空头的两种模型均通过了检验,但是多头和空头的风险表现有所差异,收益率波动呈现非对称性,且存在杠杆效应。总体表现VaR-EGARCH-Normal表现最优,VaR-GARCH-Normal表现最差,VaR-TGARCH-Normal和VaR-FIGARCH-GED表现相近都在可接受范围。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全文总结,并对上海INE原油期货的发展和风险应对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苏梦颖[4](2020)在《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尽管中国的煤炭储量总量很大,但随着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已经导致煤炭资源供给压力增大,资源枯竭趋势正在快速显现。目前中国煤炭的储产比仅为38年,远低于世界132年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非化石能源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煤炭能源的消耗仍将维持较高的比例,煤炭作为中国的长期主要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能源的加速消耗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导致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无论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还是出口国,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始终均缺乏国际定价影响力,常常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长期被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边缘化,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未来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未雨绸缪,积极争取煤炭国际定价权,避免中国陷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当中。因此探讨如何取得中国煤炭能源的国际定价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分析核心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定价权的形成机理以及作用机制,因此核心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子问题1,从影响因素视角分析定价权形成机理。子问题2,中国煤炭的国际地位和定价权现状。子问题3,从现货和期货市场视角研究影响定价权的传导机制。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们考虑到中国在未来是否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和进口是争取定价权的逻辑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煤炭需求和进口趋势进行讨论。遵循问题导向,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煤炭定价权的产生、煤炭定价权与市场势力的关系、煤定价权与煤炭期货市场的关系,煤炭现货市场与煤炭期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机制;其次,对中国煤炭未来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本文对于中国煤炭定价权研究的必要性;再次,采用面板数据,从市场势力视角研究中国煤炭在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定价权现状;然后,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探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时间序列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在全球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以综合考察中国是否同时具有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为加强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有9章内容,首先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然后按照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撰写实证章节。第一,从供求定价理论开始,从理论上对定价权、市场势力、期货市场产生的脉络及研究必要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接下来是四章主体实证,中国争取煤炭定价权的必要性的实证分析、中国在全球煤炭现货市场上的定价权研究、中国煤炭市场和期货市场动态关系研究、中国在全球煤炭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研究。最后为结论总结和政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到第4章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主要内容为背景、章节安排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理论梳理和文献综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找出优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展开研究。第3章是对全球及中国煤炭市场现状的研究。第4章根据前述章节的研究论述了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对中国煤炭定价权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做了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主体部分。包含第5章至第8章内容。第5章,首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将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纳入进来,重新预测煤炭需求峰值,考察中国树立和争取煤炭能源定价权的现实需要。本章运用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煤炭需求拐点测算。同时,构建了ARMA模型,对中国煤炭进口总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对未来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走势做出合理预测。本章对中国未来煤炭需求趋势做出了两个判断:第一,2013年并非煤炭需求下降拐点,若按6.5%的年均GDP增长率,在2037年才会达到煤炭需求拐点。第二,未来几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会处于上升状态。既然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处于煤炭需求上升期、煤炭进口增长期,煤炭价格的巨幅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家能源供给,因此,积极研究中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定价权现状已刻不容缓。第6章,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全球主要煤炭进出口国贸易情况以及中国主要煤炭进出口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以煤炭价格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利用PTM模型估算了全球主要进出口大国的市场势力,并基于PTM的结果选择进一步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市场势力建立了基于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的SMR模型。结果表明,在PTM模型框架下,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中国均在煤炭出口市场中市场势力显着,具有煤炭出口定价权。煤炭进口市场中,仅中国拥有较弱的煤炭定价权,印度、韩国、日本均没有煤炭定价权。煤炭国际贸易在主要煤炭出口市场均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属于卖方市场。煤炭出口贸易中,优势出口国可以通过汇率的传导在目标市场进行差别化定价,进而表现为在目标出口国拥有市场势力。煤炭进口贸易中,日本和韩国不存在市场势力与其煤炭完全依赖进口有密切关系。印度不存在市场势力,印度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涨,进而使得印度进口商的收益减少。以上结论反映了进口国在煤炭贸易上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反应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煤炭能源产业落后的事实。由于本文主要侧重研究中国的市场定价权,第6章在通过进口商的PTM模型测度得到中国具有国际煤炭影响力后,选择了进一步构建基于Lerner指数理论的修正后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SMR,通过纳入更多变量对中国的进口定价权进行补充实证。结合PTM模型及SM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中国煤炭的国际定价权的整体评估如下:第一,中国对印尼煤炭进口有市场势力,对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没有绝对市场势力。第二,在市场势力PTM及SMR模型下,影响煤炭进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汇率、煤炭替代品如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双方国家的GDP增长率、运输距离和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因素等。第三,在整个煤炭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具有一定的卖方市场势力,但中国煤炭出口量很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在中国煤炭出口的十一个主要目标市场上,除印尼外,均存在市场势力,由于目标出口国仅是亚洲国家,且出口量较小,可以认为,中国拥有亚洲范围内的煤炭出口定价权。可以成为全球煤炭能源定价的重要力量。第7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考察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本章运用2013-2019年的1521组日度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郑州动力煤市场价格对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价格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回归、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等,发现中国动力煤期货和中国动力煤现货的变动具有联动效应,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稳定的动态联系。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有引导作用。说明中国动力煤现货价格和动力煤期货价格互为影响,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价格发现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基础。第8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期货市场与定价权之间的互动机制,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金融市场视角下的价格传递理论模型,并对期货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定价影响力与欧洲ICE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及ICE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章选取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三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谱分析方法对2013年-2019年间共1940组期货价格日度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显示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对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的影响更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但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对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的影响非常微小。研究表明,中国缺乏与第一大进口国地位相匹配的定价权优势。最后一部分为第9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前面每章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总结,针对总结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整合与完善中国煤炭产业链,规范煤炭现货市场;第二,实施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第三,提高煤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第四,健全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参与国际煤炭定价,形成权威的国际煤炭基准价,积极打造国际煤炭定价中心。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本文存在如下三个创新点: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较合理地将包含三次项的EKC曲线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并以此预测煤炭需求峰值(拐点)。使用逻辑及高斯曲线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经济增长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同样缺乏细致讨论,本文试图引入EKC这一经验假说并对其验证。结合EKC与空间计量的研究中,或不直接涉及煤炭消费需求,或将EKC中经济增长对因变量的倒N型关系以简单的倒U型关系取代,本文将三次项纳入模型可以得到更为稳健的估计与预测。2.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现货及期货市场两个视角测度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相关研究通常只关注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中单个市场的定价权,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市场势力相关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不仅对中国在煤炭现货市场是否具有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还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对全球其它主要期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煤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测度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品,或者拥有交易中心左右煤炭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对于煤炭定价权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学者则多侧重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本文展开对中国煤炭定价权的直接研究,是对能源定价权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也能为解决中国能源结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孙鹏[5](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启龙[6](2019)在《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操纵通过虚构市场供求关系控制价格波动以制造交易价差获利的内在机理一成不变,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市场操纵行为因被限制于单一市场而展现为传统的单市场操纵形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融通趋势,股票市场与期指市场间的价格关联效应使跨市场操纵成为新动向,并形成交易型和信息型两种实施模式。其中,交易型模式利用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直接以交易行为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信息型模式通过向市场释放信息诱导交易的时点和方向,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催生出利用资本市场跨境价格关联渠道实施的更为复杂、隐蔽的跨境操纵实施模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波动性是市场操纵的实施基础,控制价格波动以获利的机理使操纵行为蕴含价格波动风险,风险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因被限制在单一市场内而显现非系统性。在资本市场融通趋势下,跨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沿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释放,并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下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系统性溢出,在现有基于金融分业体制和资本市场隔绝结构的监管法律制度下产生监管盲区,威胁金融安全,隐含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权创设有欠缺,现有操纵行为监管局限于行为规制和事后惩治的微观层面,缺失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二是监管权配置不合理,以证监会为绝对权威的“倒金字塔”监管结构和低效监管协调机制抑制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权运行有障碍,市场分割式的操纵禁止规范框架缺乏整体监管视阈,造成跨市场监管缝隙,而价量控制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疏离于操纵行为的实施机理和发展趋势。问题源于现有操纵行为本质认识囿于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下单市场操纵认知,将市场操纵监管局限于投资者保护和事后惩治等微观行为监管层面,无法应对跨市场操纵价格波动风险的系统性演变。对此,市场操纵本质把握应从关注操纵结果的价格操纵和价量控制以及操纵行为的欺诈和市场欺诈延展至操纵的实施条件。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通过行为的前提和结果表征行为的操纵性,可以重构市场操纵监管内涵,在完善市场分割、行为规制、事后惩治的微观监管制度基础上,引入全局视阈、风险治理和事前防范的宏观监管制度,构建统合性监管制度框架。首先,防范是关键。在操纵行为监管制度设计中引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制度,在立法中确定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责,并顺畅其监管视阈覆盖资本市场的法律途径。然而系统性风险概念的模糊使宏观审慎监管权存在滥用可能,对此,一是在监管权配置方面贯彻以权力制衡理念,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机制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遏制监管行为偏差,构建监管资源高效配置、信息流动顺畅的“金字塔型”市场监管体系结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在监管权运行方面限定监管权边界。围绕市场优势设置主动防御的信息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类型操纵行为的风险程度设置差异性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重点监测市场优势投资者;设置跨市场交易大额登记制度。其次,惩治是底线。惩治的正当性依赖于规范的科学性。跨市场操纵与单市场操纵具有相同内在机理和行为结构,只是借助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将原本局限于单市场内的价格控制行为和清仓获利行为分置于价格关联市场,并无实质独立性,可以纳入现有操纵禁止规范予以治理。但应修订现有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体系以应对跨市场操纵的新动向,一是加强立法衔接,弥合跨市场监管缝隙,确定《证券法》和《期货条例》为资本市场基本法和特别法,全面覆盖资本市场操纵行为;二是平衡规范的保障和保护功能,设置以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具体规范”规制已有操纵行为,以授权裁量为核心的“授权规范”涵射未来操纵行为;三是在“可替代”原则下通过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等构成要件差异化设置,实现对跨市场操纵的有效监管。
闫国倩[7](2018)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发展外汇期货的必要性》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0月,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建立,强化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联系,因此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外汇期货能够使国家掌握汇率的定价权,所以在当前环境下推出外汇期货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中国汇率市场化机制持续推进,为外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探究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推出外汇期货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伟军[8](2018)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为解决环境问题开始了节能减排的攻坚战,开展碳排放交易,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作为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肯定很大。碳金融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新领域,碳金融业务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关注点。研究碳金融业务风险问题可以为碳金融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首先,梳理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并阐述了碳金融相关理论,了解了对于碳金融业务认识的不同视角,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风险起因和类别,从碳排放交易现状、绿色信贷和节能环保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碳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形式单一。然后结合风险起因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类别进行介绍,为下文的指标构建奠定基础。再次,构建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指标模型,实证分析风险高低。通过德尔斐方法进行邮件调研,判断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熵权法是对上述指标的筛选,AHP模型是对指标综合评价分析,运用Matlab2016进行结果运算,得出风险的高低程度:市场利率风险、融资债务不履行风险和贷款不足风险属于高风险,但是其他风险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分析,为防范碳金融业务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就政府法律法规、企业内部运营两个层面开展。
杨诗惠[9](2018)在《石油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石油作为工业血液,是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资,石油的供应牵动着国家的能源安全。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等新能源)、水电、核能、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费量逐年升高,但根据《2017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统计,石油仍然是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最大的能源。近年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和阿拉伯之春事件等一系列全球性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经济体,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7.4%,石油价格的波动牵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研究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油价格波动不仅受石油供需和政治事件等因素影响,同时随着石油金融属性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日趋增加,国内外学者对石油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逐渐流行起来。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石油价格与金融市场的研究绝大部分局限于研究石油价格与股市的关系,对石油价格与其他金融市场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为背景,在系统分析石油与金融市场相关要素价格传导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石油金融价格传导指标体系,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了石油价格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表明:第一,我国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石油价格对汇率的冲击明显;第二,我国石油价格是利率的单方向格兰杰原因,石油价格对利率有同样的冲击效果;第三,虽然股价受到石油价格的冲击很大但二者互不为格兰杰原因,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晴雨表”作用不明显。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笔者从金融市场管理、石油价格定价、石油金融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石油定价、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及石油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何欣蔓[10](2017)在《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以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石油交易所是我国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然而,我国石油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始终不高,本文选择4家石油交易所,从石油交易所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及股东与会员之间的关系,通过选择相应的观察指标,围绕着石油交易所,分析现有的这4家交易所的“股东-会员”关系分别是什么样的模式,各个模式之间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如果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在对比分析国际石油市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石油交易所之所以“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由此得到政策启示。本文的数据来源,首先取材于4家交易所官方网站上的一手信息,然后是4家交易所官方网站上公开列示出来的媒体报道线索,还有就是交易所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闻报道;如果观察指标的数据仍不完整,可能会利用网上尽可能可靠的信息,例如,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权威媒体报道以及企查查官方网站整理所得,更进一步,如果实在得不到相关资料,就只能放弃。在分析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的石油交易所始终离不开政府的身影,无论是国有企业主导,还是民营企业主导,政府的身影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与我国的国情相一致;第二,每一家交易所,无论股东与会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交易所的交易效率都是十分低效的,交易所推出的交易产品的卖方和买方作为交易所的会员,其交易数量、频度,都不足以支持交易所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我国政府只允许石油交易所进行现货交易,在会员交易数量和频度都不能支撑交易所生存的情况下,不得不违规吸收个人会员且进行不合法的欺诈操作,最后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不勒令交易所停业整顿。通过对我国4家交易所的分析,对比国际石油交易所,本文得到的启示:第一,我国的交易所要想获得成功,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是不能分割的;第二,我国的石油市场在市场交易主体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果我国需要建成数量充分的市场主体,就要打破三大石油公司的垄断。
二、推出石油期货刻不容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出石油期货刻不容缓(论文提纲范文)
(1)“纸原油”悲歌:丧钟为谁而鸣(论文提纲范文)
“纸原油”穿仓事件和解拉锯战 |
“纸原油”事件不是孤案,但这不意味着它有原罪 |
百亿巨亏启示录:加快期货法立法刻不容缓 |
(2)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原油产业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溢出效应理论 |
二、产业链相关概念 |
三、价格传导路径分析 |
四、其他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不同石油市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二、原油期货与其他金融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三、原油市场与其他相关大宗商品市场关系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原油期货及下游期货市场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概况 |
第二节 原油产业链下游期货市场概况 |
第四章 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均值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二节 相关序列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ADF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第四节 滞后阶数确定及VAR模型建立 |
第五节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
第六节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七节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八节 方差分解 |
第五章 我国原油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非对称VAR-BEKK-GARCH模型 |
一、非对称BEKK模型 |
二、Wald检验 |
第二节 波动溢出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3)基于ARMAX-GARCH族模型的期货风险测度研究 ——以沪原油期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难点和方法技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不足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节 风险理论基础 |
一、金融风险管理 |
二、风险的定量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原油现货和期货市场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原油现货市场基本情况 |
一、生产消费和进口情况 |
二、原油定价基准 |
第二节 上海INE原油期货市场基本情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产品概述 |
三、风控机制 |
第三章 现阶段的原油期货风险成因识别 |
第一节 原油的外部风险 |
一、原油的国际地位 |
二、大国政治关系影响 |
第二节 原油的内部风险 |
一、市场风险 |
二、监管风险 |
第三节 历年来原油期货风险事件 |
第四章 原油期货的风险度量 |
第一节 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
一、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二、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描述 |
第二节 国际原油市场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原油期货波动率实证研究 |
一、样本的选取及基本统计分析 |
二、ARMAX-GARCH族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四节 原油期货风险测度 |
一、VaR方法的计算 |
二、VaR的准确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中国原油期货发展的对策及风险建议 |
一、合理选择风险度量模型 |
二、增强投资者风险管理教育 |
三、加快推进油类金融衍生品的进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际定价权与国际定价影响力 |
1.5.2 国际定价中心与期货交易所 |
1.5.3 价格发现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供求规律与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势力相关理论 |
2.1.3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定价权的形成 |
2.2.2 能源需求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期货市场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5 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全球及中国煤炭能源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
3.1 煤炭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
3.1.1 全球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1.2 中国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2 煤炭能源市场贸易现状研究 |
3.2.1 全球煤炭贸易形势 |
3.2.2 中国煤炭贸易形势 |
3.3 煤炭定价方式分析 |
3.3.1 全球煤炭能源主要定价方式 |
3.3.2 中国煤炭能源定价历史变迁 |
3.4 中外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 |
4.1 煤炭定价权的形成 |
4.1.1 煤炭能源定价权的形成 |
4.1.2 煤炭期货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 |
4.2 影响煤炭定价权的主要因素 |
4.2.1 现货市场因素 |
4.2.2 期货市场因素 |
4.3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 |
4.3.1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 |
4.3.2 煤炭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现货及期货市场的传导路径 |
4.4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4.1 中国构建国际定价中心的意义 |
4.4.2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可行性分析 |
4.5 实现煤炭定价权的路径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及进口量研究 |
5.1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 |
5.1.1 煤炭需求拐点理论假设 |
5.1.2 煤炭需求拐点模型 |
5.1.3 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
5.2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量预测 |
5.2.1 变量与数据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市场势力视角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6.1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互动机理 |
6.1.1 定价权的经济学机理 |
6.1.2 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
6.1.3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关系 |
6.2 基于PTM模型的全球主要煤炭贸易国市场势力研究 |
6.2.1 模型的选择与推导 |
6.2.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6.2.3 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2.4 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3 中国煤炭能源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1 基于PTM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2 基于SMR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3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能源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 |
7.1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1.1 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的产生 |
7.1.2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
7.2.1 煤炭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2.2 煤炭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3 煤炭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分析方法与理论模型 |
7.3.1 分析方法 |
7.3.2 理论模型 |
7.3.3 变量与数据来源 |
7.4 煤炭期货与煤炭现货长期与短期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期货市场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8.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2 中国与ICE期货市场联动现实基础 |
8.2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1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2 不同期货市场联动过程中的表现 |
8.3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选取 |
8.4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 理查德湾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5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鹿特丹港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5)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法 |
1.3.2 规范分析法 |
1.3.3 历史研究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跨市场操纵的可行性问题 |
1.4.2 跨市场操纵的本体论问题 |
1.4.3 跨市场操纵的监管法律制度 |
1.4.4 经济法理念和制度治理跨市场操纵的优势 |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图) |
1.6 难点与贡献 |
1.6.1 难点 |
1.6.2 创新 |
1.7 不足与展望 |
第2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基本模式 |
2.1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逻辑 |
2.1.1 跨市场交易的界定 |
2.1.2 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
2.1.3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 |
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2.1 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 |
2.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2.3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一:操纵指数权重股 |
2.2.4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二:操纵期指合约 |
2.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3.1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
2.3.2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3.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2.4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4.1 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 |
2.4.2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4.3 跨境型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第3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系统性风险演变 |
3.1 单市场操纵所蕴含风险的非系统性:以股票市场为例分析 |
3.1.1 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 |
3.1.2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表现 |
3.1.3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2 衍生品市场操纵蕴含风险的系统性端倪:以期指市场为例分析 |
3.2.1 期指市场的诞生 |
3.2.2 期指市场的特有属性 |
3.2.3 期指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演变 |
3.3.1 资本市场的融通变革 |
3.3.2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机理: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
3.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渠道:跨市场价格关联机制 |
3.3.4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展现 |
第4章 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的失灵 |
4.1 监管权配置的失衡 |
4.1.1 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4.1.2 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缺位 |
4.1.3 监管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
4.1.4 监管体制的“倒金字塔”结构 |
4.2 监管权运行的失范之一:操纵禁止规范滞后 |
4.2.1 市场操纵禁止规范的梳理 |
4.2.2 缺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规则 |
4.2.3 市场分割的规范体系 |
4.2.4 逻辑混乱的规范结构 |
4.3 监管权运行失范之二:操纵行为实质认知失当 |
4.3.1 市场操纵实质界定的梳理 |
4.3.2 立法中价量控制界定的“似是而非” |
4.3.3 实践中交易量控制界定的“舍本逐末” |
第5章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及监管创新 |
5.1 域外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考察 |
5.1.1 欺诈理论 |
5.1.2 市场欺诈理论 |
5.1.3 价格操纵理论 |
5.2 既有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困境 |
5.2.1 疏离于市场操纵的实施机理 |
5.2.2 隐含监管权力滥用的危险 |
5.2.3 局限于对市场操纵的微观监管 |
5.2.4 聚焦于对操纵者的事后惩治 |
5.3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 |
5.3.1 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关注 |
5.3.2 市场优势与操纵行为的关联 |
5.3.3 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 |
5.4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 |
5.4.1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思路 |
5.4.2 统合式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 |
第6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
6.1 跨市场操纵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
6.1.1 宏观审慎监管释义 |
6.1.2 宏观审慎监管与跨市场操纵的契合 |
6.1.3 跨市场操纵宏观审慎监管的展开 |
6.2 域外跨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6.2.1 美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2 英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3 日本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3 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体系设计 |
6.3.1 建立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6.3.2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机制 |
6.3.3 改进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结构 |
6.3.4 推进资本市场跨境监管协作机制 |
6.4 跨市场操纵防御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
6.4.1 设置差异性的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 |
6.4.2 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 |
6.4.3 改进跨市场大额交易登记制度 |
第7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7.1 域外立法规制跨市场操纵的样本梳理 |
7.1.1 设置专门的跨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2 统合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3 改进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 |
7.2 跨市场操纵的实质独立性分析 |
7.2.1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理论纷争 |
7.2.2 跨市场操纵的理论类型 |
7.2.3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独立性分析 |
7.3 我国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
7.3.1 弥合市场分割立法体系的监管缝隙 |
7.3.2 优化市场操纵禁止规范框架 |
7.3.3 设置多元化市场操纵行为构成要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发展外汇期货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二、外汇期货的发展 |
(一) 90年代的发展失败 |
(二) 外汇期货现状分析 |
1、外汇市场产品缺乏 |
2、参与主体单一 |
3、外汇衍生品需求增大 |
三、外汇期货的必要性 |
(一) 原油期货, 铁矿石期货推出成功带来的示范效应 |
(二) 外汇期货的作用 |
(三) 增加人民币的流动性, 为成为国际货币奠基。 |
四、如何推进外汇期货的发展 |
(一) 吸收90年代失败的经验, 加强监管。 |
(二) 增加市场参与主体的种类。 |
(8)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低碳经济和碳金融概念界定 |
2.1.1 低碳经济 |
2.1.2 碳金融概念界定 |
2.2 碳金融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交易理论 |
2.2.2 风险理论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2 气候环境金融学相关理论 |
2.4 相关方法 |
2.4.1 熵权法 |
2.4.2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类别 |
3.1 碳金融业务概状 |
3.1.1 碳排放交易现状 |
3.1.2 绿色信贷和节能环保发展现状 |
3.1.3 政策制定 |
3.2 碳金融业务模式 |
3.2.1 信贷引导模式 |
3.2.2 CDM项目模式 |
3.2.3 其他模式 |
3.3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类别及起因 |
3.3.1 风险类别 |
3.3.2 风险起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风险指标体系说明 |
4.1.2 风险指标赋权 |
4.2 AHP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2.2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4.2.4 计算结果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范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的建议 |
5.1 政府法律法规层面 |
5.1.1 推行碳金融扶持和优惠政策 |
5.1.2 建立和完善碳交易机制 |
5.1.3 推行碳金融可持续发展政策 |
5.2 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层面 |
5.2.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
5.2.2 完善中介服务市场 |
5.2.3 激励碳金融衍生工具创新 |
5.2.4 加强企业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打分表 |
致谢 |
(9)石油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石油 |
2.1.1 石油的商品属性 |
2.1.2 石油的战略属性 |
2.1.3 石油的金融属性 |
2.2 石油价格 |
2.2.1 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机制 |
2.2.2 国际石油价格决定因素 |
2.3 国内外油价走势 |
2.4 价格传导机制 |
第3章 石油与金融市场价格传导理论机制研究 |
3.1 金融市场价格代表指标的选择 |
3.2 石油价格与金融市场利率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
3.3 石油价格与金融市场汇率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
3.4 石油价格与金融市场股市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
第4章 石油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
4.1 模型方法介绍 |
4.1.1 GARCH模型介绍 |
4.1.2 VAR模型介绍 |
4.1.3 模型分析小结 |
4.2 数据的选择与描述统计分析 |
4.2.1 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4.2.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4.2.3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4.3 VAR模型建立与分析 |
4.3.1 平稳性分析与滞后期的选择 |
4.3.2 VAR模型建立与分析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关于我国金融市场管理建议 |
5.2 关于我国石油价格定价的建议 |
5.3 关于我国石油金融发展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以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设计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2.2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关系模式分析 |
3.1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股东关系模式分析框架构建 |
3.2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股东基本情况描述 |
3.2.1 北京石油交易所股东模式分析 |
3.2.2 上海石油交易所股东模式分析 |
3.2.3 厦门石油交易中心股东模式分析 |
3.2.4 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股东关系模式分析 |
3.3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股东关系模式异同分析 |
3.3.1 最大股东控制权特征分析 |
3.3.2 最大股东经营权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与绩效分析 |
4.1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框架构建 |
4.2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2.1 北京石油交易所会员“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2.2 厦门石油交易中心会员“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2.3 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会员“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3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3.1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会员交易情况分析 |
4.3.2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会员供应链关系模式比较分析 |
4.3.3 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
4.4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绩效分析 |
4.4.1 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绩效情况 |
4.4.2 我国石油交易所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交易所会员信息 |
致谢 |
四、推出石油期货刻不容缓(论文参考文献)
- [1]“纸原油”悲歌:丧钟为谁而鸣[J]. 时光. 中国石油企业, 2020(07)
- [2]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原油产业链[D]. 孟妍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12)
- [3]基于ARMAX-GARCH族模型的期货风险测度研究 ——以沪原油期货为例[D]. 雨林.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4]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D]. 苏梦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6]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石启龙. 辽宁大学, 2019(05)
- [7]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发展外汇期货的必要性[J]. 闫国倩. 经贸实践, 2018(13)
- [8]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评价研究[D]. 王伟军. 燕山大学, 2018(05)
- [9]石油与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D]. 杨诗惠.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10]我国石油交易所“股东—会员”关系模式分析 ——以我国四家石油交易所为例[D]. 何欣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