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林郭勒盟牧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鹤[1](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刘晓迪[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天然草地退化等问题始终是影响西部牧区草原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改变牧区牲畜过牧、草原生态功能降低的现状,寻求水资源和天然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关键。开展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研究,通过协调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耦合配置,调整农业灌溉种植结构,控制合理载畜量,有助于促进牧区向生态型畜牧业发展,提升草原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牧区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此为目标,以鄂托克旗干旱风沙牧区为例,结合当地牧区水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水草资源承载力相关因素,建立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SD模型,并结合农业用水和牲畜饲养规律分析SD模型中的敏感性参数,以此为依据设置不同方案,以鄂托克旗各水资源分区为单位,寻求适宜当地草原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水资源和草资源配置方案。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以鄂托克旗三个水资源分区为单位,调查分析2016年水资源和天然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并对该牧区人工草地发展和牲畜饲养情况进行整理,在不同来水条件下进行水草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出卓子山及山前平原区在不同来水条件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天然草资源和水资源超载;都斯图河流域分区在25%和50%来水条件下天然草资源相对充裕,但水资源超载严重,地下水存在超采现象,75%来水条件下水资源和天然草资源均超载;内流河分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未出现超载情况,在不同来水条件下均出现人工草不足现象,在75%来水条件下天然草资源出现超载。(2)结合鄂托克旗牧区实际情况,对水草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构建鄂托克旗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将其划分为水资源子系统、牧草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草原生态子系统,共包含1 8个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3)将水草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细划为水资源、牧草资源、社会、经济和草原生态共5个子系统,基于鄂托克旗牧区水草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水草资源承载力SD模型构建,并通过合理性检验和历史检验,在模型中共选取13个敏感性参数,为不同方案设置提供依据。(4)依据敏感性参数,设置8个不同方案,并在SD模型中进行优化调试,最终得到各方案下的水草资源承载规模和各类经济指标,并进行水草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计算,通过对比各方案总效益和承载力评价指数,最终得到各水资源分区的最优方案:卓子山及山前平原区2025年和2030年不同来水条件下选择禁牧季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灌溉水平提升(方案8),都斯图河流域分区2025年和2030年不同来水条件下选择禁牧季舍饲冷季补饲暖季放牧、灌溉水平提升(方案2),内流河分区在2025年25%条件下选择禁牧季舍饲冷季舍饲一个月补饲两个月暖季放牧、灌溉水平提升(方案4),其他来水条件和2030年均选择禁牧季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灌溉水平提升(方案8)。
刘阳[3](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廖梓龙[4](2020)在《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文中认为内蒙古高原是中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这一区域草原、沙漠、森林、煤矿等共存,既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益严峻的竞争性用水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的折衷平衡点,开展“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次着重聚焦内蒙古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怎么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临界阈值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气候干暖化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维系何种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演变情势,怎么实施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识别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解析和提出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演变的“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模式;解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与调控机制,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最后,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鉴于内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等特点,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角度和植被生态需水入手,系统解析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2)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强烈互斥性,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探讨和研究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尾闾湖生态需水量和不同地下水依赖分区及其植被生态需水量,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3)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锡林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受春季融雪影响,春汛径流要大于夏秋汛期径流;锡林河流域1953-2017年降水量在年尺度下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显着;借助于降水-径流累积双曲线拐点将径流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受气候主导的变化期Ⅰ、受人类影响主导的变化期Ⅱ和受气候-人类双重影响的变化期Ⅲ。其中,变化期Ⅲ径流量减小幅度最大、达到45.79%,降水量减少幅度为21.03%,潜在蒸发量有所上升、增幅6.15%;而变化期Ⅰ、变化期Ⅱ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都呈现小幅下降态势。②构建基于GSFLOW的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多目标率定的日径流NSE达到0.81,RMSE为0.21m3/s,PBIAS为-1.8%,验证期与率定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整体较优。③模型率定期2008-2012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28万m3/a,总排泄量为12869万m3/a,总补排差为159万m3/a;模型验证期2013-2017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698万m3/a,总排泄量为11578万m3/a,总补排差为120万m3/a。总之,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准均衡状态。④基准年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8216万m3,供水总量为7051万m3,缺水量为1165万m3,缺水率为14.18%;P=50%需水总量为8152万m3,供水总量为7013万m3,缺水量为1139万m3,缺水率为13.97%;P=75%需水总量为8384万m3,供水总量为7132万m3,缺水量为1252万m3,缺水率为14.93%;P=95%需水总量为8729万m3,供水总量为7245万m3,缺水量为1484万m3,缺水率为17.00%。由此可看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以局部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⑤根据不同方案有序度对比结果,选择方案4(高速发展+强化节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188万m3,供水总量为9733万m3,缺水量为455万m3,缺水率为4.47%;P=50%需水总量为10068万m3,供水总量为9657万m3,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P=75%需水总量为10454万m3,供水总量为9919万m3,缺水量为535万m3,缺水率为5.12%;P=95%需水总量为10912万m3,供水总量为10182万m3,缺水量为730万m3,缺水率为6.69%。选择方案6(适度发展+强化节水)为远期水平年(2030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819万m3,供水总量为10736万m3,缺水量为83万m3,缺水率为0.77%;P=50%需水总量为10655万m3,供水总量为10587万m3,缺水量为68万m3,缺水率为0.64%;P=75%需水总量为10930万m3,供水总量为10599万m3,缺水量为331万m3,缺水率为3.03%;P=95%需水总量为11273万m3,供水总量为10530万m3,缺水量为743万m3,缺水率为6.59%。总之,通过推广实施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可有效扭转或缓解内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郑雨馨[5](2019)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我国高寒草地退化现状,以挖掘草地水资源潜力、构建水-草-畜平衡配置方案为手段,最终达成高寒草地牧区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双赢”目标。在传统的牧区管理中往往以草、畜为核心,即“以草定畜”,是不具备调控性的,只能有多少草就养多少畜。而水-草-畜平衡的配置方案是立足于水草畜三者的关系,通过调控水资源分配来改变草地生产量从而形成可调控的草畜平衡关系。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明确水资源潜力、制定有效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定“用水”及“产草”的平衡阈值。最终围绕“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核心理念,帮助研究区选择最佳放牧模式。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结合数据统计、情境模拟的分析方法,并根据祁连山地区特殊的草地分布情况选择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主要研究区。第一步。通过对天然草地的多次考察并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得到肃南县水利工程分布及草原利用现状。第二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当地降水情况、用水规划、供水能力、草原生产力以及载畜量等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草地供水潜力。第三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情景构建,借助分析软件绘制水、草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并确定草地灌溉可行性及灌溉、雨养效益。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肃南县水资源蕴藏丰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28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1.06亿m3,其中可用于草地灌溉水量539万m3。2.肃南县夏季欠载而冬季超载严重,达28万羊单位,补饲压力大,必须进行舍饲。3.天然草地受降水限制,综合夏季草场生产力在1000kg/hm2左右;冬季综合草场生产力在800kg/hm2左右。4.以上述结论作为限制条件,可进行水草畜配置模拟,肃南县可行配置方案主要有:模式Ⅰ灌溉补草模式、模式Ⅱ灌溉种草模式、模式Ⅲ灌溉+雨养补充补草模式三种,其中Ⅱ、Ⅲ都需在适当减畜的前提下进行。本研究立足于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管理效益。通过对牧区管理主体方向的把控,使配置流程及方法在草原管理中起一定指导作用:即在未来草原管理中,都可以以此为参考框架,结合具体牧情选择因地适宜的放牧模式,提升我国草原管理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海日拉[6](2018)在《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新型牧业社区建设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为例》文中提出社会工作实现均等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边疆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新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化建设,牧区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可以促进牧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可以提升农牧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认同感、自信感与获得感,是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走向现代化的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政府逐年加快了新型牧业社区建设,苏木镇、嘎查所在区域的交通、通讯、住房、饮水、产业、机械化等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使牧区居民生活质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但是,在新型牧业社区建设中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牧区社会工作介入仍然空白,传统的社区工作管理服务模式已满足不了新型牧业社区发展的需求,不充分、不均衡现状态已成为牧区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民族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为了论证这一点,笔者以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为例,通过社会工作视角展开了长期的实地调研,针对苏木、嘎查社区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在朝克乌拉苏木社区开展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出了完善新型牧业社区建设可行性对策。本文由绪论、主题三章、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与嘎查社区发展情况,分析了牧区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别从苏木、嘎查整体概况、农牧混合型社区的形成、新型牧业社区建设背景下的新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同时通过社会工作视角阐述了朝克乌拉苏木、嘎查社区居民面临的社会问题。第二章,针对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嘎查社区居民面临的社会问题,笔者以时间线索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导索,通过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与专业技术,针对苏木社区内弱势群体采取个案工作介入,并且面向全体苏木、嘎查社区居民开展了社区工作服务,之后对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采取了评估、总结与专业反思。第三章,对完善朝克乌拉苏木新型牧业社区建设,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着重思考,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为出发点,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可行性对策。结语,从整个锡林浩特地区新型牧业社区建设为出发点,进行整体概括后,再次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本文不足处进行了客观分析。
张美艳[7](2017)在《锡林郭勒盟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原有序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牧区改革发展与“三牧”问题攻坚破解的关键阶段,规范牧区草原流转行为、创新草原流转模式,关系到百万牧民的生计和未来,关系到牧业现代化合理顺畅发展,也事关新牧区建设与小康社会实现。本文以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农户行为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文献法了解研究动态,以问卷与访谈法获取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剖析草原流转现状、特征,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运用Probit模型研究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性,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不同牧户的技术效率,分析草原流转对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草原流转的牧户增收效应,运用Probit模型对牧户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驱动机理,最后对草原流转驱动机制进行设计。结果表明,第一,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实证研究中,牧户草原边际产出的高低和牧户间的交易成本的大小是牧户草原流转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牧户流转意愿影响因素中,牧户的边际产出对其影响为正,说明牧户间草原边际产出差距越大越要流转;是否有草原证对其影响为正,是否有草原纠纷对其影响为负,说明交易成本越低越要流转;另外,草原流转价格对其影响为正。对草原流转规模的影响,是否兼业影响最大且为负,草原流转价格对其影响为正。第二,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性的实证研究中,自然环境变化认知中的牧户对环境认知的改善会使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增大,社会因素中的投保社会养老保险、加入合作社、获得银行贷款、固定生产资本指数越高都会降低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概率,管理因素中的草原相关纠纷的出现和牧户越关注和在意草原承包期限会增大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市场因素中的牧户流转信息获取渠道和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会使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概率降低。第三,不同类型牧户技术效率中,转入户效率比未流转牧户要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牧户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各类牧户规模效率值都低于纯技术效率值,说明规模效率是现阶段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民受教育程度和牧业收入比例、规范民间信贷发展等都有利于转入户效率的提升。第四,草原流转对牧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中,草原流转对牧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具有显着地促进效应;较小规模的草原转入对牧户收入影响不显着,而较大规模的草原转入对牧户收入影响为正,但就其平均水平来说,这个正的影响效应对牧户增收的效果不够明显;草原转出对牧户家庭人均收入具有显着性地增长作用。因此,不同的草原流转方向和不同的草原流转规模对牧户收入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增收效果。第五,草原流转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在自然、社会、管理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牧户草原流转驱动因素可分为比较利益驱动、外部政策驱动及牧户禀赋驱动三个方面,其中,加入合作社与获得贷款对草原转入的边际效应较大,牧户承包草原面积也是转入的影响因素。对于转出户而言,非牧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获得贷款、投保养老保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家庭人口数也对其影响显着。第六,草原流转驱动机制框架结构模型由草原流转驱动因素、驱动机理以及驱动机制设计所构成。草原流转驱动机理分为牧户层面的驱动机理和利益相关者下的驱动机理。草原流转驱动机制包括:首先是以牧户比较利益驱动作为草原流转的内生驱动,其次是以市场驱动、中介驱动和政府驱动作为草原流转的外生驱动,而外生驱动机制设计具体包括:(1)草原流转的市场驱动机制,主要是草畜平衡条件下的收益、成本、价格和风险的权衡和比较,需发挥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2)草原流转的政府驱动机制,由制度驱动机制和政策驱动机制所构成,制度驱动机制包括草原确权分股到户的改革、草原流转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草原流转的政策驱动机制包括草原流转专项补贴政策的建立和完善、相关信贷政策的完善、牧区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健全;(3)草原流转的中介驱动机制,包括草原流转交易所、监督管理机构和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三个交易平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政策构建,且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郭春雷[8](2013)在《浅谈锡盟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了锡林郭勒盟发展水利灌溉的可行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分,提出具体的措施。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认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马强[10](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锡林郭勒盟牧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
2.1.4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2.3.1 气象指标 |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
2.3.3 植被指标 |
2.3.4 水资源指标 |
2.3.5 牲畜指标 |
2.3.6 社会经济指标 |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
2.4.1 单指标评价 |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草原生态保护研究进展 |
1.2.3 水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典型牧区选择 |
2.2 鄂托克旗干旱风沙牧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 |
2.2.2 社会经济 |
3 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现状 |
3.1 水资源分区 |
3.1.1 分区目的与原则 |
3.1.2 分区结果 |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1 水资源条件 |
3.2.2 现状用水情况 |
3.2.3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
3.2.4 现状需水分析 |
3.2.5 现状供水条件 |
3.3 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1 天然草资源 |
3.3.2 人工草地发展 |
3.3.3 草场牲畜情况 |
3.3.4 现状需草分析 |
3.4 水草资源承载状况分析 |
3.4.1 水草资源承载状况评价 |
3.4.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 水草资源承载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水资源子系统 |
4.1.2 牧草资源子系统 |
4.1.3 社会经济子系统 |
4.1.4 草原生态子系统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水草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水草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评价指标方法 |
4.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SD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SD概述 |
5.1.1 系统动力学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 |
5.1.4 系统动力学软件与建模步骤 |
5.2 系统边界与子系统划分 |
5.2.1 建模目的 |
5.2.2 系统边界确定 |
5.2.3 数据来源 |
5.2.4 牧区SD模型子系统划分 |
5.3 子系统结构与参数估计 |
5.3.1 水资源子系统 |
5.3.2 牧草资源子系统 |
5.3.3 社会子系统 |
5.3.4 经济子系统 |
5.3.5 草原生态子系统 |
5.3.6 鄂托克旗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SD模型 |
5.4 基于SD的干旱风沙牧区复合系统模型检验 |
5.4.1 合理性检验 |
5.4.2 历史检验 |
5.4.3 敏感性参数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 |
6.1 模拟方案设置 |
6.2 模拟结果分析 |
6.2.1 水草资源配置结果 |
6.2.2 水草资源承载力指标分析 |
6.2.3 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分析 |
6.3 最优方案选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基础与调控模式 |
2.1 理论基础 |
2.2 调控原则与机制 |
2.3 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多源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与效果分析 |
4.1 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的响应 |
4.2 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 |
4.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构建 |
4.4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构建 |
4.5 水资源调控推荐方案及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几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着等情况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基准年保证率P=5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2 基准年保证率P=7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3 基准年保证率P=9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4 2025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5 2025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6 2025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7 2030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8 2030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9 2030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5)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高寒草地的概念 |
1.3.2 高寒草地的功能 |
1.3.3 高寒草地的退化 |
1.3.4 高寒草地管理 |
1.3.5 草畜平衡研究 |
1.3.6 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 |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1.4 社会经济 |
2.1.5 自然保护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肃南县草原牧区供水潜力分析 |
3.1 水资源潜力分析 |
3.1.1 降水 |
3.1.2 地表水资源 |
3.1.3 地下水资源 |
3.2 供水现状 |
3.2.1 现有供水工程 |
3.2.2 用水现状 |
3.3 草地供水潜力分析 |
3.3.1 肃南县总用水量控制指标 |
3.3.2 肃南县降水资源潜力 |
3.3.3 肃南县地下水供水潜力 |
3.3.4 肃南县地表水供水潜力 |
4 水草畜配置 |
4.1 草地资源概况 |
4.1.1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量分析 |
4.1.2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潜力分析 |
4.1.3 肃南县人工草地产草潜力分析 |
4.2 |
4.2.1 实际载畜量 |
4.2.2 核定载畜量 |
4.2.3 草畜平衡分析 |
4.3 水草畜配置方案 |
4.3.1 水草畜配置分析 |
4.3.2 水草畜配置情境模拟 |
4.3.3 未来草地灌溉潜力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新型牧业社区建设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难点 |
四、论文的新见解 |
第一章 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发展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苏木社区概况与农牧混合型社区的形成 |
一、朝克乌拉苏木概况 |
二、朝克乌拉苏木农牧混合型社区的形成 |
三、新型牧业社区建设背景下的新变化 |
第二节 朝克乌拉苏木、嘎查社区存在问题 |
一、缺乏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建设 |
二、社区工作依旧十分传统 |
三、缺少专业化的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者 |
四、脱贫工作结束后是否面临再次贫困问题 |
五、“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六、社区认同感的变化 |
七、贫困家庭子女面临就业问题 |
第二章 在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 |
第一节 针对朝克乌拉苏木社区弱势群体采取个案介入 |
一、选择案主原因 |
二、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第二节 针对朝克乌拉苏木全体社区居民开展社区工作 |
一、活动背景 |
二、活动基本情况 |
三、活动目的 |
四、理论支持 |
五、活动举办过程与内容 |
六、活动评估 |
七、活动总结 |
八、专业反思 |
第三章 完善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新型牧业社区建设对策 |
第一节 宏观层面 |
一、通过可利用资源建立公共服务设施 |
二、人才建设保障 |
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建设作用 |
第二节 中观层面 |
一、开展专业社会工作 |
二、开展多部门协调性社会服务 |
第三节 微观层面 |
一、在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中开展社会工作 |
二、建设一支草原上的模范民族社会工作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锡林郭勒盟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之处 |
2. 研究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草原流转 |
2.1.2 草原流转驱动力 |
2.1.3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地租理论 |
2.2.5 规模经营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草原家庭承包制下草原利用方式研究 |
2.3.2 草原流转特点与方式研究 |
2.3.3 草原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
2.3.4 流转绩效研究 |
2.3.5 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6 农地流转驱动力及其机制研究 |
2.3.7 研究述评 |
3. 研究区概况及样本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及草原资源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技术发展状况 |
3.1.4 政策实施情况 |
3.1.5 社会发展状况 |
3.2 草原流转的历史演变 |
3.3 草原流转的发展状况 |
3.4 数据来源 |
3.4.1 调研设计 |
3.4.2 调研情况 |
3.5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5.1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的描述性统计 |
3.5.2 牧户草原流转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3.6 草原流转特征分析 |
3.6.1 草原流转方式由出租为主变为转包为主 |
3.6.2 草原流转原因趋于多元化 |
3.6.3 草原流转价格差异显着 |
3.6.4 草原流转对象和范围受到限制 |
3.6.5 草原流转期限短及流转协议以书面形式为主 |
3.6.6 草原流转引发的纠纷持续不断 |
3.6.7 牧民对风险和环境认知不乐观 |
3.6.8 牧民城镇化欲望与能力不强 |
3.7 本章小结 |
4.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 |
4.1 理论模型的推理过程和假设 |
4.2 模型选择与数据描述性统计 |
4.2.1 模型选择 |
4.2.2 变量设置及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估计结果 |
4.3.1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 |
4.3.2 牧户草原流转规模的影响因素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性研究 |
5.1 文献回顾和分析框架 |
5.1.1 文献回顾 |
5.1.2 影响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性的因素分析 |
5.1.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 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分析 |
5.2.1 草原流转意愿与草原流转行为不一致的交叉列表分析 |
5.2.2 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影响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实证分析结果 |
5.3.1 自然因素对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影响 |
5.3.3 管理因素对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影响 |
5.3.4 市场因素对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影响 |
5.4 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草原流转对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方法选择 |
6.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6.2.1 要素投入变量 |
6.2.2 户主特征变量 |
6.2.3 家庭特征变量 |
6.2.4 社会资源禀赋变量 |
6.3 不同类型牧户技术效率分析 |
6.4 转入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要素投入对转入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
6.4.3 户主特征对转入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
6.4.4 家庭特征对转入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
6.4.5 社会资源禀赋对转入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草原流转对牧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
7.1 草原流转对牧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7.2 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
7.2.1 草原是否流转与牧户收入 |
7.2.2 草原流转规模与牧户收入 |
7.3 实证分析结果 |
7.3.1 计量模型选择 |
7.3.2 草原是否流转与牧户收入的实证分析 |
7.3.3 草原转入与牧户收入的实证分析 |
7.3.4 草原转出与牧户收入的实证分析 |
7.3.5 草原流转与牧户收入实证结果的具体解释 |
7.4 结论及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牧户草原流转驱动因素研究 |
8.1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8.2 模型选择与检验 |
8.2.1 模型选择 |
8.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比较利益驱动 |
8.3.2 外部政策驱动 |
8.3.3 牧户禀赋驱动 |
8.4 本章小结 |
9.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的设计 |
9.1 草原流转驱动机理分析 |
9.1.1 草原流转驱动机理的类型 |
9.1.2 牧户层面的驱动机理分析 |
9.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草原流转驱动机理分析 |
9.2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的框架结构模型 |
9.2.1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的理论基础 |
9.2.2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的框架结构模型 |
9.3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设计的原则 |
9.3.1 “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原则 |
9.3.2 保护优先与损害担责原则 |
9.3.3 效率原则 |
9.4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构建的障碍 |
9.4.1 草原流转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 |
9.4.2 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市场之间缺乏配合 |
9.4.3 草原流转系统有效信息缺乏 |
9.4.4 牧业劳动力转移机制不健全 |
9.4.5 牧区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
9.5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设计 |
9.5.1 草原流转的市场驱动机制 |
9.5.2 草原流转的政府驱动机制 |
9.5.3 草原流转的中介驱动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草原流转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
10.1.2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 |
10.1.3 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的不一致性研究 |
10.1.4 草原流转对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
10.1.5 草原流转对牧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
10.1.6 牧户草原流转驱动因素研究 |
10.1.7 草原流转驱动机制的设计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微观层面的政策构建 |
10.2.2 中观层面的政策构建 |
10.2.3 宏观层面的政策构建 |
10.2.4 三个层面政策构建的耦合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浅谈锡盟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锡林郭勒盟发展节水灌溉的可行性分析 |
1.1 气候特点 |
1.2 水资源条件 |
1.3 灌溉草场面积大 |
1.4 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
2 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
2.2 存在的问题 |
3 采取主要措施 |
3.1 优化开发区 |
3.2 限制开发区 |
3.3 禁止开发区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锡林郭勒盟牧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干旱风沙牧区水草资源承载力研究[D]. 刘晓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5]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D]. 郑雨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新型牧业社区建设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社区为例[D]. 海日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7]锡林郭勒盟牧户草原流转意愿与驱动机制研究[D]. 张美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浅谈锡盟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郭春雷. 内蒙古水利, 2013(06)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