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八站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马田宇[2](2021)在《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重点国有林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在满足林区职工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方面采取了由森工企业自行负责的办法,逐步形成了森工企业独自支撑林区经济、社会和政府运转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掌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却出现了企业负担沉重、社会管理效率低下、职工收入低等问题。因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剥离森工企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地方政府承担。这项改革措施有助于减轻了森工企业的负担,完善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使地方政府与森工企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能定位,增强了社会治理能力,会对林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社会职能移交进展的现状如何,对林区民生改善的状况如何,这是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必要开展研究并做出回答。本文首先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福祉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出重点国有林区长期作为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代理者的过程中,国有林区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在破除路径依赖的过程中林区职工会经历一个福祉降低的痛苦期。然后,根据重点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得出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已初见成效,其中内蒙古森工集团已完成全部社会职能的移交工作,其他森工集团社会职能移交在稳步推进中的结论,但在社会职能移交的过程中存在着医院移交难度大、缺少国家政策支持、职工身份复杂、地方政府承接社会职能困难、职工转岗难度大等问题。最后,运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民生调研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社会职能移交与林区职工主观福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职能移交降低了林区职工的主观福祉,其中供水变化情况与供电变化情况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降低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医疗条件变化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降低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虽然职工的主观福祉有所降低,但这只是移交过程中移交方式的问题,对于社会职能移交工作仍需大力推进。因此,为了更好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与林业局职工要明确社会职能移交的改革理念,成立专门的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小组,加强林业局与当地政府间的沟通交流,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帮助妥善安置移交分离人员,政府与企业共同协商改革所需资金等。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3](2020)在《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回顾与天保工程相关的政策以及工程和政策的实施成效,揭示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明确了方向;国有林区以内在驱动力将天保工程推向更深层次。为适应天保工程和生态修复的要求,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应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持续改善民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以及建立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未来改革思路等建议。
董婉婧[4](2020)在《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大小兴安岭地区属于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因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贡献,而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所以又往往是贫困地区聚集区。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次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就包含在内。生态补偿式扶贫(减贫)是通过资金补偿等方式,对保护生态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地区进行补偿,弥补其在生态保护中的损失,保障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兼顾精准扶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揭示了生态补偿为促进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减贫脱贫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减贫模式、生态补偿减贫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了生态补偿和经济协调共生的重要性。从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现状及致贫原因入手,分析其主要致贫原因有: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依然浓重、城镇扩散效应不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力资本培养落后。如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助力该地区的扶贫减贫工作十分重要。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贫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贫困综合度、排名情况分阶段分析以及各地区公因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各林区发展并不平衡,每个地区的贫困影响因素侧重点和薄弱点并不同,应根据得分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加强和发展。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影响路径,证明了产业结构、森林资源、林业发展、非林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就业与教育、生态补偿政策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地区减贫,生态补偿政策能够正向影响贫困因子进而间接正向影响地区减贫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生态补偿政策和增殖贫困因子视角提出了促进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提升的政策设计和路径选择,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增加生态保护扶贫投入、强化通过生态保护技术指导进行扶贫等建议。
袁聪[5](2019)在《信息型文本中的词性转换—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词性转换一直都是国内外翻译专家及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先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英译汉翻译,而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信息型文本中的汉译英翻译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原文的语言特点,基于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说明词性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国林业2011-2015》节选部分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词性转换在信息型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词性转换的定义以及词性转换在汉译英过程中的必要性。随后,作者结合《中国林业2011-2015》节选部分的英译实践,细分了汉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转译情况。在信息型文本汉译英时,鉴于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特点、上下文语境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文本功能、准确性和可读性三个方面,在翻译时灵活采用词性转换,忠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译出准确流畅的译文。本论文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第三部分是关于词性转换的简介以及具体词性转换的实例分析;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包括实践心得、问题与不足。
张莹[6](2019)在《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的研究 ——以大兴安岭图强碳汇造林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及其他生产活动累计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可承受能力,削减和稳定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共识。森林碳汇具有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和减缓贫困的三重功能,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工具,正逐步应用于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利用丰富的碳汇资源实现“金山银山”减贫经济效益与“青山绿水”生态效益的双重成效。这可能是当下解决贫困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方法。因此,无论从森林碳汇项目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还是中央对生态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来看,森林碳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地的潮河林场、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和育英林场四个项目地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作为相关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其次,分析了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的重要性和森林碳汇扶贫的作用机理,最后,介绍了国内获得备案中规模较大的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研究学者对于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的影响因素,根据经典文献选取项目特征作为外源潜变量,经济情况、社会情况和减贫人口数内在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项目通过社会就业情况和经济情况有助于减缓贫困,其中社会就业情况在减贫影响上比经济状况贡献度高。最后根据国内外森林碳汇项目与区域减贫的实践性案例分析和森林碳汇项目对减贫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出发分别从农户、项目和政府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首先,从农户维度,提出挖掘“造血”式的减贫潜力和增强贫困人口的森林碳汇意识;其次,在项目维度,提出开发设计突出贫困人口受益的森林碳汇项目和构建项目监测评估机制;最后从政府维度,提出要为贫困人口提供项目实施前的利益保障和建立森林碳汇合作社的建议。
庄睿卿[7](2019)在《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大任务的时代新人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于引领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精神文明的创建以及国民的教育,强化了制度保障、实践养成和教育指导。黑龙江省林区是全国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曾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转型升级的决胜阶段。加强黑龙江省林区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于创建文明和谐新林区非常重要。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林区大力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给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和道德支撑,能够提升国有林区职工群众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本研究处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转型时期的宏观视野,运用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在初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基础上,分析当前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的现状以及群体特征,以及表明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与意义。对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黑龙江省林区的1000名林业职工。通过调研和查阅分析黑龙江省林区思想工作的资料,对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了宏观把握。再根据调查数据,系统分析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从认同态度、认同思想、认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并结合分析的结论,探讨对当前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认同研究对策。发现林区职工认同整体较好,但在个别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分析得知其成因主要为:林区改革转型带来较大影响、来自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的冲击、林区职工个人思想调整不及时、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密切结合。根据以上四点成因,分析得知宜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宣传活动、日常生活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引导,提升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提高其凝聚力,为林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动力。
朱震锋[8](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关俊威[9](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李蕊[10](2018)在《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东北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由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高强度采伐,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采伐抚育失调。为切实加强林区生态保护,必须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从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保护生态为主转变,着力改善民生,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增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活力。本文以发挥生态功能和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为导向,按照《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要求,以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谐的社会体系为总体目标。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兴安岭政企合一的现状、弊端和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为例,提出制定机构职能调整方案,调整林业局机关机构,逐步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林管理机构。有助于在内部厘清政府管理、资源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理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林区社会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林区转型,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二、十八站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八站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重点国有林区 |
2.1.2 重点国有林区职工 |
2.1.3 社会职能移交 |
2.1.4 主观福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祉经济学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社会职能移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社会职能移交的历史背景 |
3.2 社会职能移交的现状 |
3.2.1 “公检法”移交情况 |
3.2.2 “教育”移交情况 |
3.2.3 “三供一业”移交情况 |
3.2.4 “医院”移交情况 |
3.3 社会职能移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医院移交难度大成本高 |
3.3.2 地方政府承接社会职能困难 |
3.3.3 地方政府只接收职能不要人员 |
3.3.4 涉及移交的职工身份复杂 |
3.3.5 国家缺少职能移交相关政策的支持 |
3.4 本章小结 |
4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1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框架分析 |
4.2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直接影响 |
4.3 社会职能移交通过公共服务变化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间接影响 |
4.3.1 “公检法”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2 “教育”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3 “三供一业”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4 “医院”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特征 |
5.2.3 相关变量解释 |
5.3 模型构建 |
5.3.1 双重差分模型 |
5.3.2 中介效应模型 |
5.4 结果分析 |
5.4.1 双重差分的结果分析 |
5.4.2 中介效应的结果分析 |
5.4.3 总体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推进社会职能移交提升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建议 |
6.1 明确社会职能移交的改革理念 |
6.2 加强森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交流 |
6.3 国家与当地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
6.3.1 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 |
6.3.2 积极鼓励职工转岗就业 |
6.3.3 重点关注医疗职能的移交 |
6.3.4 提升“三供一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
6.4 政府与森工企业共同解决改革资金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
1.1 天保工程促进了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发展 |
1.2 天保工程明确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基本方向 |
2 天保工程二期激发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内在动力 |
2.1 天保工程改善重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成效不彰 |
2.2 天保工程一期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一,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 |
第二,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替代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
第三,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负担有所增加。 |
3 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开展改革顶层设计 |
4 天保工程期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面临的问题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
4.2 天保工程区的民生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
4.3 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仍然存在 |
4.4 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
4.5 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
5 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措施建议 |
5.1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 |
5.2 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改善民生推进改革 |
5.3 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 |
5.4 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 |
5.5 形成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改革思路 |
(4)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减贫模式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生态补偿减贫效应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功能区 |
2.1.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
2.1.3 生态补偿 |
2.1.4 生态功能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社会发展现状 |
3.1.3 生态保护现状 |
3.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现状 |
3.2.1 贫困现状 |
3.2.2 致贫原因分析 |
3.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4.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指标选取与定义 |
4.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4.2.1 因子分析法 |
4.2.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2.3 因子分析法步骤 |
4.2.4 面板数据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总得分 |
4.3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影响路径 |
5.1 模型与假设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假设提出 |
5.2 生态补偿政策对减贫效应影响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 生态补偿政策、贫困因子可观测变量权重的测度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 |
5.3.3 可观测变量权重测度结果 |
5.4 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1 贫困因子对减贫效应水平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2 生态补偿政策对贫困因子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3 生态补偿政策对区域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升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果的对策 |
6.1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增加生态保护扶贫投入 |
6.2 强化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的技术支持 |
6.3 推动生态扶贫产业发展,优化金融扶贫减贫系统 |
6.4 加大生态智力补偿,形成减贫的内生动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信息型文本中的词性转换—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Corpus |
1.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ranslation |
Chapter 2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
Chapter 3 Word-Class Conversion and its Case Analysis |
3.1 Brief Introduction of Word-Class Conversion |
3.1.1 Definition of Word-Class Conversion |
3.1.2 The Necessity of Word-Class Conversion |
3.2 Conversion of Chinese Verbs |
3.2.1 Translating Chinese Verbs into English Nouns |
3.2.2 Translating Chinese Verbs into English Adjectives |
3.2.3 Translating Chinese Verbs into English Prepositions |
3.3 Conversion of Chinese Nouns |
3.3.1 Translating Chinese Nouns into English Verbs |
3.3.2 Translating Chinese Nouns into English Adjectives |
3.4 Conversion of Chinese Adjectives |
3.4.1 Translating Chinese Adjectives into English Nouns |
3.4.2 Translating Chinese Adjectives into English Adverbs |
3.5 Conversion of Chinese Adverbs |
3.5.1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bs into English Adjectives |
3.5.2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bs into English Nou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2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6)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的研究 ——以大兴安岭图强碳汇造林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碳汇 |
2.1.2 森林碳汇贸易 |
2.1.3 森林碳汇扶贫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稀缺性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与实践性分析 |
3.1 国外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 |
3.1.1 国外REDD+碳汇项目与减贫现状 |
3.1.2 国外CDM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 |
3.2 中国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 |
3.2.1 中国CDM森林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 |
3.2.2 CDM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 |
3.2.3 CCER林业碳汇项目与减贫的现状 |
3.2.4 CCER农户森林经营碳汇贸易项目 |
3.3 本章小结 |
4 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分析 |
4.1 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的重要性 |
4.1.1 森林碳汇项目带动经济增长 |
4.1.2 森林碳汇项目创造就业机会 |
4.1.3 森林碳汇项目加强社会凝聚力 |
4.1.4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可持续的减贫能力 |
4.2 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的作用机理分析 |
4.2.1 增加贫困农户收入 |
4.2.2 推动收入分配合理化 |
4.2.3 推进扶贫资源配置市场化 |
4.2.4 促进生态环境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1.1 模型的设定 |
5.1.2 变量的选取与基本假设 |
5.1.3 数据的来源及数据检验 |
5.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修正 |
5.2.1 模型结果 |
5.2.2 进一步研究与扩展:修正拟合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实证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关于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
6.1 农户维度:创新资源整合 |
6.1.1 挖掘“造血”式的减贫潜力 |
6.1.2 增强贫困人口的森林碳汇意识 |
6.2 项目维度:创新扶贫方式 |
6.2.1 开发设计突出贫困人口受益 |
6.2.2 构建项目监测评估机制 |
6.3 政府维度:创新保障机制 |
6.3.1 为贫困人口提供利益补偿 |
6.3.2 建立森林碳汇合作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相关理论概述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认同概念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2 认同理论概述 |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2.2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 |
2.2.1 黑龙江省林区 |
2.2.2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 |
2.2.3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群体特征 |
2.3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2.3.1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
2.3.2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研 |
3.1.1 调研方案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样本和频率分布 |
3.1.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成效 |
3.2.1 认同态度比较积极 |
3.2.2 认同思想相对稳健 |
3.2.3 认同文化极具特色 |
3.3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较为功利 |
3.3.2 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趣不高 |
3.3.3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覆盖面不够全面 |
3.4 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林区改革转型带来较大的影响 |
3.4.2 来自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的冲击 |
3.4.3 林区职工个人思想调整不及时 |
3.4.4 未将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密切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4 加强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
4.1 将加强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落实到经济发展中 |
4.1.1 实现职工平等待遇 |
4.1.2 做到诚信发展经济 |
4.1.3 达成林区富强目标 |
4.2 将加强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落实到宣传活动中 |
4.2.1 组织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 |
4.2.2 加强红色文化旅游宣传 |
4.2.3 结合自媒体宣传价值观 |
4.3 将加强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落实到社会治理中 |
4.3.1 系统规范核心价值观导向 |
4.3.2 完善价值观法治规章制度 |
4.3.3 推动价值观建设改革发展 |
4.4 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融入到林区职工的日常生活中 |
4.4.1 营造林区友善邻里 |
4.4.2 构建林区文明环境 |
4.4.3 共筑林区和谐氛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林下中草药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10)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国有林区重要概念界定 |
一、国有林区的概念 |
二、国有林区的特点 |
三、国有林区的作用 |
第二节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概念 |
一、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及成因 |
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
三、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概况 |
一、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地理和资源概况 |
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行政概况 |
三、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 |
一、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概况 |
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政体制情况 |
三、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特殊的地权情况 |
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情况 |
第三节 大兴安岭地区当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大兴安岭地区管理体制问题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
一、国家、省关于大兴安岭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的政策 |
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
三、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
一、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框架的建立 |
三、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
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
第三节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工作 |
一、需要国家、省层面的政策保障 |
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实现“四分开”的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十八站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D]. 马田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J].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6)
- [4]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D]. 董婉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信息型文本中的词性转换—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袁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森林碳汇项目对区域减贫影响的研究 ——以大兴安岭图强碳汇造林项目为例[D]. 张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庄睿卿.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10]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李蕊. 黑龙江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