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边云涛[1](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白春[2](2020)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多年来一直被高强度开采,故而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诸如建筑物、工业厂房、道桥等工程建设逐渐向采空区边缘地带推进。但我国多数矿区位于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地带,地震作用下采空区边缘地带建筑结构遭受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的不利影响。目前关于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影响下,RC框架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试验鲜有报道,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采动区岩层动力失稳与建筑安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474045)”,根据《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PKPM软件设计原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开采沉陷学、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通过现场调研、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空区边缘地带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结构在经过采动灾害长期影响下产生双向不均匀沉降后,对结构在地震灾害作用下其抗震性能劣化机制及动力灾变规律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矿采动影响下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为了模拟采动灾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设计采动模拟试验台。基于一致相似率理论,设计几何相似比为1/10的强度模型,横向与纵向均为两跨,高宽比为2.25。选用微粒混凝土和镀锌铁丝模拟原型混凝土与钢筋,为了进一步提高振动台试验的精确度,考虑非结构构件自重及活荷载的影响。(2)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在7度设防、8度设防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煤矿采动扰动下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初始损伤,结构自振频率降低。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越多,采动初始损伤会加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采动影响程度增大,结构底部容易过早的发生塑性损伤,消耗地震传到上部结构的能量,不利于地震能量向上层传递与分散,结构底部极易形成塑性损伤薄弱区。强震扰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薄弱层位置从一层扩展到二层,存在薄弱区向上扩展现象,底部结构塑性铰急剧增加。角柱损坏最严重,中柱损害最小,抗震稳健性降低。动力破坏试验表明,采动损害影响最大的结构,其抗震稳健性衰减速率越快,角柱AI最先发生破坏失稳,倒塌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竖向倒塌区域,且存在P-△二阶效应作用对结构倒塌的贡献,最终导致整个底部结构的垮塌。(3)单向与双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害。两种不均匀沉降影响下,共同点是:首层构件附加应力或附加变形最大,应力集中主要位于梁端、柱端、框架节点处;随着楼层位置增加,采动影响作用大幅度衰减。不同点是:单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建筑物倾斜方向以单向偏心受力为主,梁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双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对角线方向呈双向偏心,梁存在弯扭变形。(4)双向地震激励下,分别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与刚性地基假定,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数值模拟计算成本,提高结构仿真分析效率,对地基土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多种计算,提出了确定有限元模型地基土体有效范围的方法。与刚性地基假设对比可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约束相对减弱,表现为柔性体系,结构自振周期变长。与刚性地基相比,结构在X与Z向的顶层加速度反应减弱,煤矿采动影响越大,加速度降低幅值越大。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的结构顶点位移要大于刚性地基,加速度时程曲线变化较柔,X方向的动力反应要强于Z向。煤矿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作用越大,结构顶点位移变化越显着。当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普遍比刚性地基要偏小,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趋势比刚性地基要缓,尤其是对于不均匀沉降影响下的结构,这种变化更为显着。与刚性地基相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水平层间剪力随楼层位置增加而减小。(5)对不同土层下的煤矿采动影响下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不同土体条件下,结构的破坏时间所有差别。基于刚性地基假设下的结构破坏时间多数要早于硬土和软土地基,土质越软,这种破坏延迟效果越显着。在采矿采动影响相同的条件下,软土地基结构整体破坏情况要小于硬土地基,小于刚性地基。地基土体越软,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沉入土体的深度越大,结构侧向变形越严重。倒塌破坏过程表明结构的破坏既有“柱铰”破坏,又有“梁铰”破坏,存在“混合倒塌”机制现象。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反应较大,构件不同程度形成塑性损伤,耗散掉部分地震输入能,底部整体倒塌概率降低。该论文有图122幅,表55个,参考文献204篇。
马欣欣[3](2020)在《2005-2017年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大力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涌现出一批因资源丰富而兴起的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经济结构的转变,资源型城市逐渐出现了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员工失业等大量问题,探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中占比较高,严重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探讨其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强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焦作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煤炭的开发利用助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衰竭,焦作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逐渐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焦作市经济的良好运行与居民生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2008年,焦作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焦作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成功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但是现今,焦作市旅游业发展品牌效应日显不足,经济总量发展缓慢,焦作市日后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再次被提上议程。本文首先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诅咒、循环经济等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参照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相关内容,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由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选取2005-2017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焦作市2005-2017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焦作市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最后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筛选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原煤产量四个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同时结合焦作市实际发展情况,从产业结构、人才、科技、政府四个方面对焦作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焦作市未来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宋铁勇[4](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表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王永帅[5](2020)在《遗产价值导向下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抚顺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城市之一,因蕴藏丰富的煤炭和油母页岩矿产资源而被誉为“煤炭之都,石化之城”。抚顺市工业历史悠久,“一五”时期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8个落户抚顺,占辽宁省项目数量的三分之一。抚顺市工业发展也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创造出多个第一,然而当前这些废弃闲置的工业遗产因其价值未被发掘而时刻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因此,本文以抚顺市现存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保护和再利用方式,以期使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能够得到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遗产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以《下塔吉尔宪章》、《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和《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为理论基础,结合抚顺市工业遗产的现状特征,在遗产价值导向下对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研究探讨。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出抚顺市近现代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殖民统治时期抚顺工业的兴起;解放后抚顺工业的大规模建设;二十世纪末至今抚顺工业的大规模停滞与衰落。其次,通过上述抚顺城市工业发展历程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以及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初步筛选出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97处,同时借助GIS软件构建抚顺市工业遗产数据库,为后面章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提供基础资料及数据支撑。接下来,依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相关理论并结合抚顺市工业遗产现状情况,构建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97处遗产资源进行综合价值评定。最终筛选得出抚顺市工业遗产共计77处,并对这些工业遗产的特色价值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在上述工业遗产特色价值的引导下,提出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意在加强抚顺市工业历史文脉得到延续,从而实现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发展。
梁宇生[6](2020)在《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煤炭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2018年仍高达60%。中国煤炭开采方式90%以上为井工开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煤炭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损毁,特别是耕地、湿地、林地等资源,也因此产生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而2017年甘肃“祁连山事件”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对目前存在的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土地资源损毁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但在经过近两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将其演变成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和谐共生、普惠福祉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现实中,地下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不可协调、绝对对立的,由于各类土地资源特性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采与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实现协调发展的,不能采取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性,探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的双赢之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典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地面土地资源利用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优化利用结构和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地上下资源充分利用和协同发展的思想,本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总结分析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湿地、耕地与林地)的冲突,探讨了二者协同协调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其次绘制了全国煤炭资源分别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冲突的特征及危害,初步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协调模型;最后,分别对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给出具体的协调策略。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角度,阐明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地理分布重叠的自然性,阐释了地面土地资源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厘定了矿地复合的概念,并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并绘制了符合区域空间分布图;分别总结阐述了全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复合的冲突特征与危害。(2)改变过去土地资源利用不考虑地下矿产资源的弊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矿地(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地下煤炭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利用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利润、生态修复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可接受的煤矿净利润最低值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模型。(3)以南四湖湿地下煤炭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十年煤炭开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关采煤塌陷对湿地影响的支撑分析,发现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耕地损毁和居民房屋破坏等,对湿地资源保护无明显负面影响。本文还利用开采沉陷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湿地生态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机理,从而证实了湿地与煤炭开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今后重点是解决政策上的冲突。(4)利用2018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收集研究区内各煤炭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采煤塌陷数据资料,对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煤炭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资源冲突的特征与缘由;利用实际调查和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了山东省采煤塌陷耕地现状(基期2018年底),并预测出2019-2030年新增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基于“既要煤、又要粮”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土地复垦技术协调与政策协调为落脚点,探讨了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对策(包括适用条件)。(5)分析了陕煤铜川矿业下属玉华煤矿、柴家沟煤矿和陈家山煤矿地下煤炭开采区与地面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和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几十年协调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1990-2018年煤炭资源与林地资源复合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裂缝产生情况和林木生长现状,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未发现沉陷、滑坡和裂隙,煤炭开采未对林地资源产生明显影响。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机理,并探讨了煤林复合区的协调对策。
兰君[7](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高奇琦[8](2019)在《煤炭产业转型政策研究 ——以辽宁调兵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个时期,以煤炭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迅速崛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对煤炭产业停止包销,随之发生了资源型城市产业机构失衡的现象,旧有的产业机构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首先,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一旦煤炭市场萎靡不振,以此为主导产业的整个产业都会受到强烈的打击。其次,煤炭业主要以洗煤、炼焦等初加工工业为主,属于较为粗糙、并不具备高新技术含量的产业,没有太高的产品附加值,因此其市场竞争力特别低下。纯粹依靠产量又会受到资源和生态的制约,因此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隶属于辽宁省铁岭市,是铁岭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是辽宁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其单一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在经济发展中日渐显现。本文以调兵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调兵山市的产业现状,通过实地调查或者查阅文献等方法了解调兵山市现存的煤炭资源状况,针对调兵山市当前实行的产业升级政策进行分析,总结调兵山市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做出分析和总结,然后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具体来讲本文首先在概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后对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策略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策略在民生、环境、产业结构、人才引进以及技术创新层面存在问题,紧接着本文认为引起问题的政策原因是由于缺乏原则导致使产业政策结构系统缺失、政出多门导致政策目标、产业政策的表述过于宏观缺乏针对性、产业政策缺乏对产业主体能力提升的考虑以及产业政策缺乏调动产业主体积极性的因素,然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的应对策略,最后本文在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与启示以及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面临问题的政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调兵山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总原则保障政策系统性结构更加合理、制定产业政策目标确定的原则及程序避免政出多门、确定产业政策任务保障任务行动方案及措施的实施以及产业转型实施过程重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融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
侯彦良[9](2018)在《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化大规模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一大批依托资源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兴起,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己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着特点。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被开采的资源日趋衰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支柱产业逐渐衰退,再加上资源型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资源型城市生产难以继续,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资源城市陷入锁定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煤炭型资源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锁定突破影响因素以及城市解锁路径。文章在对资源型城市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煤炭型城市的锁定效应。首先,分析了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探究,总结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城市锁定的突破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文章基于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对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解锁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解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各项统计检验。接下来,文章根据煤炭型城市的锁定特征、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路径进行设计,主要是从功能锁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以及制度锁定四个方面进行。最后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构建了有关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系统地提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突破的路径设计,从学理上揭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形成、规避和解锁三大机制,对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理论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研究。根据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炼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包括城市功能锁定、城市技术锁定、城市产业结构锁定以及城市制度锁定。研究发现,煤炭型城市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功能逐步趋向于为煤矿产业“服务”,形成了单一且不健全的城市功能现状;煤炭型城市科研经费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传统技术一旦投入使用,通过持续获得收益逐步占领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限制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城市陷入技术锁定状态;在煤炭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了很大比重,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一头沉”式的产业结构受多种条件制约,接续产业发展缓慢,致使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价格失衡等问题使煤炭型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陷入畸形发展的轨道。(2)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主要从资源、技术、产业、人力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路径依赖是煤炭型城市陷入锁定状态的根本原因,基于自然资源禀赋驱动、传统企业带动所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通常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认为煤炭型城市由于路径依赖特性最终陷入锁定效应的发展路径,最终煤炭型城市会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路径依赖—寻求惯例—惯性—加剧锁定。(3)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锁定突破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政府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经济外向度。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25个煤炭型城市的综合解锁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大部分城市突破锁定能力较低,且城市之间解锁能力差异较大;另外,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技术投入、政府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经济外向度的影响比较小。(4)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煤炭型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功能、技术、产业以及制度方面解锁,其中,城市功能解锁是方向和动机,技术解锁是支撑和手段,产业解锁是驱动和目标,制度解锁是干预和保障,通过路径选择推进城市转型的进程,实现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5)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0个煤炭型城市的解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具体解锁路径。该论文有图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157篇。
李刚[10](2018)在《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未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屡创不新、久驱不动”困境,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凸显,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而关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普遍性规律的探索上,未能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也没有提出针对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对策。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一个具有现实需要的、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锁定程度测算、影响因素分析及破解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相关概念和归纳分析基础上,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剖析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其次,借助于DEA方法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对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和其他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进行了测算;再次,利用面板回归分析方法,本文对煤炭资源型地区和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区分了两类地区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路径创造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是由技术锁定逐渐蔓延到知识创新系统引起的系统锁定效应,具有知识系统更新迟缓、企业新技术引进难、技术市场不活跃、科技合作规模小及创新绩效低下等五大特征,技术标准锁定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具有独特的表征,存在科技创新动能钝化、开放创新系统封闭、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创新环境支撑弱化等四大特征性事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程度要远高于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研发阶段的锁定效应的关键因素;贸易开放度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成果转化阶段的锁定效应的重要因素;煤炭资源型地区应以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关键因素,进行路径创造,在破解锁定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1)界定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技术创新系统与知识创新系统具有耦合关系这一经典理论为线索,发现技术锁定效应的传导还存在一条“企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技术创新系统锁定-知识创新系统锁定”的路径,该路径仍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分析出技术标准锁定是这条路径形成的主要成因,将技术、知识、标准等锁定因素全部纳入了科学-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锁定沿这条路径蔓延引发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的一系列锁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科技创新锁定概念。(2)剖析了经典破解锁定理论的外部力量来源和影响方式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行政化驱动这一中国特色,提出Unruh破解理论所言的外部力量,应来源于省级行政区域以外的各种创新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科技协同创新影响方式来破解锁定效应,一方面为本文提出的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破解锁定效应之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如何引入真正的外部优质科技资源、更加有效地破解锁定效应提供了明晰的指引。(3)剖析了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的机理本文基于煤炭资源生产的特异性属性,发现煤炭安全生产标准刚性十足施加了标准锁定机理作用,煤炭前端生产技术超长期稳定施加了低端锁定机理作用,煤炭产业链不断拓宽施加了非煤技术锁定机理作用,多重复合性机理作用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重于非煤炭的一般资源型地区。(4)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基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冗余量与实际投入量进行对比,构建了研发阶段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指标,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及原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辽宁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矿采动灾害对建筑物损害研究现状 |
1.2.1 采动灾害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
1.2.2 采动灾害对地表扰动研究进展 |
1.2.3 建筑物抗采动灾害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
1.2.4 采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采动影响下振动台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
2.1 引言 |
2.2 相似理论 |
2.2.1 Buckingham定理 |
2.2.2 一致相似率 |
2.3 模型设计 |
2.3.1 原型简介 |
2.3.2 模型构件配筋计算 |
2.3.3 模型材料 |
2.3.4 缩尺模型可控相似常数 |
2.4 结构模型相似关系 |
2.4.1 模型构件自重相似计算 |
2.4.2 非结构构件及活载相似计算 |
2.4.3 物理量相似计算 |
2.5 模型主体及其他配件设计 |
2.5.1 模型主体设计 |
2.5.2 其他配件设计 |
2.5.3 模型配重设计 |
2.6 模型吊装上振动台 |
2.6.1 模型上振动台前的准备工作 |
2.6.2 试验模型上振动台及后续工作 |
2.7 本章小结 |
3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试验研究目的 |
3.1.2 试验研究内容 |
3.2 数据采集与加载方案 |
3.2.1 测点布置及采集系统 |
3.2.2 试验用地震波 |
3.2.3 地震波输入顺序及加载工况 |
3.2.4 采动灾害模拟试验台设计 |
3.3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3.4 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4.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4.3 层间变形分析 |
3.4.4 能量耗散分析 |
3.4.5 应变响应分析 |
3.4.6 试验模型宏观破坏分析 |
3.5 动力破坏试验研究 |
3.6 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理论 |
4.2.1 构件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4.2.2 接触控制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采动灾害下建筑物损害分析 |
4.3.1 建筑物单向不均匀沉降 |
4.3.2 建筑物双向不均匀沉降 |
4.3.3 建筑物破坏损害分析 |
4.4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1 结构动力特性 |
4.4.2 位移时程响应 |
4.4.3 动力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制 |
5.2.1 运动相互作用 |
5.2.2 惯性相互作用 |
5.3 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理论分析模型 |
5.3.1 质点系模型 |
5.3.2 三维实体模型 |
5.3.3 子结构分析模型 |
5.3.4 混合模型 |
5.4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5.4.1 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影响 |
5.4.2 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5.4.3 对建筑物地基运动的影响 |
5.5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筑物系统运动方程 |
5.6 本章小结 |
6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参数 |
6.2.1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
6.2.2 土体计算范围 |
6.2.3 地基土体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
6.2.4 土体边界条件 |
6.3 煤矿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6.3.1 模态分析 |
6.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6.3.3 顶点位移响应分析 |
6.3.4 层间变形分析 |
6.3.5 结构楼层剪力分析 |
6.4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倒塌破坏研究 |
6.4.1 土层参数 |
6.4.2 刚性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3 硬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4 软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2005-2017年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资源诅咒假说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3 构建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1.1 完整性 |
3.1.2 科学性 |
3.1.3 可获得性 |
3.2 数据来源 |
3.3 数据的处理 |
3.4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
4.1.2 资源现状 |
4.1.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2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系统评价 |
4.2.1 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4.2.2 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4.2.3 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4.2.4 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4.2.5 可持续发展水平分系统评价分析 |
4.3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4 焦作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度评价 |
4.4.1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 |
4.4.2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与分析 |
5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1.1 经济子系统影响因素 |
5.1.2 社会子系统影响因素 |
5.1.3 资源子系统影响因素 |
5.1.4 环境子系统影响因素 |
5.1.5 其它影响因素 |
5.2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实证分析 |
6 对策与建议 |
6.1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产业模式 |
6.2 建立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6.3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
6.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5 加强环境监管,构筑生态屏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遗产价值导向下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的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1.2 我国相关部门正积极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工作 |
1.1.3 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抚顺工业遗产清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1.2.2 对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思路参考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指导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时间范围界定 |
1.3.3 空间范围界定 |
1.3.4 研究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3 抚顺市工业遗产相关现状研究 |
1.4.4 工业遗产研究综合评述与发展趋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法 |
1.5.4 综合价值评价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抚顺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
2.1 殖民统治时期兴起的抚顺工业(20世纪初—1948年) |
2.1.1 沙俄强占时期抚顺民族工业兴起(1900-1904年) |
2.1.2 日占时期殖民工业的发展与影响(1905—1945年) |
2.1.3 国民政府短暂接管抚顺工业发展(1946—1948年) |
2.2 解放后抚顺工业大规模建设与发展(1949—2009年) |
2.2.1 解放后抚顺工业在战后废墟中恢复生产(1949—1952年) |
2.2.2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下抚顺工业大规模建设(1953—1957年) |
2.2.3 大跃进时期抚顺工业在曲折中发展(1958—1965年) |
2.2.4 文革时期抚顺工业发展举步维艰(1966—1977年) |
2.2.5 改革开放后抚顺工业稳步发展(1978年—2009年) |
2.3 近些年停滞与衰落的抚顺市工业(2009年—至今) |
2.3.1 抚顺自然矿产资源的枯竭 |
2.3.2 “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
2.3.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
3.1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数据来源及筛选 |
3.1.1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数据来源 |
3.1.2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的认定标准 |
3.1.3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的筛选 |
3.2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数据库的构建 |
3.2.1 工业遗产资源矢量数据录入 |
3.2.2 底图要素获取与影响校准 |
3.2.3 相关因子的提取与入库 |
3.3 当前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面临的问题 |
3.3.1 对工业遗产资源缺少保护意识 |
3.3.2 工业遗产评估体系尚不完善 |
3.3.3 工业遗产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与再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抚顺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与分级 |
4.1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因子的选定依据 |
4.1.2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及评判标准 |
4.1.3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 |
4.2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综合价值的评价 |
4.2.1 抚顺市工业遗产资源的本体价值评价 |
4.2.2 抚顺市工业遗产再利用价值评价 |
4.3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的判定与分级 |
4.3.1 抚顺市工业遗产价值的量化 |
4.3.2 抚顺市工业价值的判定与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5 抚顺市工业遗产的特色价值总结 |
5.1 抚顺市工业遗产的专项价值 |
5.1.1 历史价值——作为中国“产煤之都”的重要历史见证者 |
5.1.2 技术价值——采矿及石化先进工艺技术向全国的推广 |
5.1.3 经济价值——遗产区位优势明显且具有“低龄化”特征 |
5.1.4 艺术价值——早期风格独特的日式、苏式工业建筑 |
5.1.5 社会价值——矿区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情感寄托 |
5.2 抚顺市工业遗产的总体价值 |
5.2.1 以煤炭为产业链纽带的工业遗产集群分布 |
5.2.2 以抚顺电铁为串联的线性工业遗产空间分布 |
5.2.3 以露天矿场为核心的工业遗产场地形态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遗产价值的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 |
6.1 以煤炭产业链为纽带,加强核心遗产联动保护 |
6.1.1 加强抚顺煤炭产业链上核心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 |
6.1.2 同一类型工业遗产分主次进行保护以避免资源浪费 |
6.1.3 虚拟重现煤炭产业链环节中缺失的工业遗产 |
6.2 依托电铁线性遗产空间,构建工业文化遗产廊道 |
6.2.1 以抚顺电铁为线性串联的工业文化遗产廊道 |
6.2.2 抚顺电铁文化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策略 |
6.3 加强露天矿坑遗址保护,修复周边生态环境 |
6.3.1 加强露天矿坑周边地质环境保护 |
6.3.2 露天矿坑土地复垦措施 |
6.3.3 露天矿坑土地复垦监测与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遗产价值的抚顺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策略 |
7.1 以煤炭产业链为纽带,开展“煤都”主题工业旅游 |
7.1.1 抚顺“煤都”工业旅游的总体布局 |
7.1.2 抚顺“煤都”工业旅游的景点设置 |
7.2 依托电铁线性遗产,赋予遗产核“新”功能 |
7.2.1 恢复主线轨道交通功能属性,助力现代城市交通发展 |
7.2.2 改造支线作为旅游观光路线,带动抚顺工业旅游发展 |
7.3 改造露天矿坑遗址,再现“煤都”工业记忆 |
7.3.1 矿山地质公园的适宜性改造再利用 |
7.3.2 露天开采技术的保留与展示教育 |
7.3.3 抚矿“煤都”非物质工业文化的传承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2.1 结合国内外工业遗产评价方法,构建抚顺工业遗产评价体系 |
8.2.2 基于工业遗产的特色价值,提出抚顺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研究 |
1.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对策与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2.1 矿地复合的概念与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1.1 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概述 |
2.1.2 矿地复合的概念 |
2.1.3 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及危害 |
2.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政策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1 政策冲突特征 |
2.3.2 政策冲突危害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必要性及适用条件 |
3.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实现措施 |
3.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与模型 |
3.3.1 协调原理 |
3.3.2 协调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4.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4.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煤炭资源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4.2.3 济三矿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4.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5.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5.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5.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 |
5.2.3 山东省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5.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5.3.1 协调实现的保障技术 |
5.3.2 协调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6.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6.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6.2.3 焦坪矿区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6.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8)煤炭产业转型政策研究 ——以辽宁调兵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架构 |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城市产业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府策略、策略影响及阶段性成果分析 |
3.1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府策略 |
3.1.1 循环经济政府策略分析 |
3.1.2 非资源依赖型政府策略分析 |
3.1.3 第三产业政府策略分析 |
3.1.4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策略分析 |
3.2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府策略影响分析 |
3.2.1 非公经济主导地位逐渐形成 |
3.2.2 传统产业格局被打破 |
3.2.3 自然环境得到优化 |
3.2.4 区位优势得到凸显 |
3.3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府策略阶段性成果总结 |
第4章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策面临问题及其政策原因分析 |
4.1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策面临问题 |
4.1.1 民生问题分析 |
4.1.2 环境问题分析 |
4.1.3 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4.1.4 人才引进问题分析 |
4.1.5 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
4.2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策面临问题的政策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原则指导致使产业政策结构系统性缺失 |
4.2.2 政出多门导致政策目标、任务及措施不协调 |
4.2.3 产业政策的表述过于宏观缺乏针对性 |
4.2.4 产业政策缺乏对产业主体能力提升的考虑 |
4.2.5 产业政策缺乏调动产业主体积极性的因素 |
第5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 |
5.1.1 德国鲁尔区经验:政府主导策略 |
5.1.2 法国洛林经验:经济结构多元化策略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 |
5.2.1 江苏徐州:新能源战略 |
5.2.2 辽宁阜新:替代性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对调兵山市的启示 |
5.3.1 结合区域经济完成产业选择 |
5.3.2 重视外生因素的注入 |
第6章 辽宁调兵山市煤炭产业转型政策建议 |
6.1 制定产业政策总原则保障政策系统性结构更加合理 |
6.2 制定产业政策目标确定的原则及程序避免政出多门 |
6.3 确定产业政策任务保障任务行动方案及措施的实施 |
6.4 产业转型政策实施过程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
6.5 产业转型政策实施过程产业结构调整与融投的政策建议 |
6.6 产业转型政策实施过程环境保护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 |
3.1 煤炭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
3.2 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
3.3 煤炭型城市发展的锁定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与突破路径 |
4.1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 |
4.2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 |
4.3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博弈分析 |
4.4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路径分析 |
4.5 煤炭型城市解锁目标设定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的实证分析 |
5.1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
5.2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 锁定效应阻碍煤炭型城市经济转型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 |
6.1 功能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2 技术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3 产业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4 制度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以山西为例 |
7.1 山西省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
7.2 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
7.3 解锁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技术锁定效应研究 |
1.3.2 路径依赖效应研究 |
1.3.3 路径创造效应研究 |
1.3.4 资源诅咒效应研究 |
1.3.5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研究 |
1.3.6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
1.3.7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及特征 |
2.1.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界定 |
2.1.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价值取向 |
2.1.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 |
2.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原理 |
2.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制的原型 |
2.2.2 高碳技术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蔓延与演变 |
2.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理论分析 |
2.3.1 破解因素分析 |
2.3.2 破解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
3.1.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动能钝化 |
3.1.2 煤炭资源型地区开放创新系统封闭 |
3.1.3 煤炭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
3.1.4 煤炭资源型地区创新环境支撑弱化 |
3.2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基础性机理作用 |
3.2.2 煤炭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增量性机理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 |
4.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测算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
4.2.1 测算方法 |
4.2.2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实证结果 |
4.3.1 研发阶段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3.2 成果转化阶段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依据 |
5.1.1 模型的设定 |
5.1.2 变量选择依据 |
5.2 变量测算和数据来源 |
5.2.1 变量测算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研发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成果转化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路径 |
6.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路径创造依据 |
6.2 基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战略 |
6.2.1 抓住国家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 |
6.2.2 侧重在非煤领域开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
6.2.3 优化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内部动力机制 |
6.2.4 执行“走出去”适度优先的差异化路线 |
6.3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典型经验 |
6.3.1 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
6.3.2 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大胆尝试 |
6.4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 |
6.4.1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概况 |
6.4.2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目录 |
四、辽宁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D]. 白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3]2005-2017年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 马欣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遗产价值导向下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王永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D]. 梁宇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7]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煤炭产业转型政策研究 ——以辽宁调兵山市为例[D]. 高奇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D]. 侯彦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10]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D]. 李刚.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