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侯蒙[1](2012)在《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重组的结束和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制定。电信新格局即将形成,移动、新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市场将进一步进行细分。广电企业,甚至是电力企业均有可能进入电信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环境。各运营商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其网络结构、IT支撑、运维管理等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造,变被动为主动,适应新业务和三网融合的发展,使企业的运作效率更高、更快。本课题研究以A局电信和B局电信五年规划为基础数据,在对3G无线技术、三网融合、多业务传输、IT支撑系统建设、运维等新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3至5年内中国电信网络建设重点和技术发展,在IT支撑系统建设和网络运维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中国电信所处环境进行SWOT战略分析。充分论证技术、人员、方法、投资、质量、风险、时间等管理学因素在网络规划和网络运维中的作用。IT支撑系统预期建设目标,包括MSS、BSS、OSS和EDA系统发展和建设方向。对商务、个人、无线和三网融合等业务的支持。交换网络、无线市话网、IP城域网、传输网和接入网等网络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建议。三网融合后电信企业战略格局分析和电信发展分析。
丛亮[2](2009)在《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文中提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国内重要的固网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提出了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口号,并决心围绕价值链集中精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求在3G时代很可能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之后,中国电信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价值链理论、渠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理论,为中国电信提升竞争能力、制订竞争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本课题基于竞争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渠道理论,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围绕价值链和竞争优势关系这条线索,并重点对渠道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标评价法等工具,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竞争优势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论其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本课题将主要通过综合指标评定与重组资产、业务整合的方式,对中国电信与国内外典型电信运营商比较竞争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重点比较分析典型的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国内三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国外两家:英国电信和韩国电信)经营状况、竞争策略及其带来的影响,研究中国电信的比较竞争优势及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对比明晰了中国电信在各指标上的排名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基于相关数据、模型的建立,分析了中国电信的相关策略,并依据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经验探讨了中国电信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为中国电信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竞争策略以及渠道策略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具体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电信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和渠道的发展战略为其高层提供了大量实用数据和策略支持,而且通过中国电信与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的比较,为中国电信未来转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关于比较优势方面的研究。
白芳[3](2007)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包括IPTV产业现状及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IPTV设备供应商目标市场研究、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竞争状况分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主要竞争对手IPTV品牌传播管理现状与分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索,最后提出本课题研究结果与相关结论。本文以品牌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品牌学、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等有关知识(如波特竞争战略理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定位理论、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思想等),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是针对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对该公司提出包括“明确竞争战略,突出差异化元素,从而取得竞争优势”、“IPTV品牌传播中加强传播手段优化整合,加大传播手段投入力度”等在内的六条问题解决和改进建议。同时也提出针对IPTV行业品牌传播领域的相关结论:(1)设备制造行业要加强IPTV品牌与品牌传播管理,同时必须重视技术、质量和服务管理。(2)品牌传播对IPTV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运营商等也要对目标市场加大品牌传播力度。(3)整合营销传播思想是现代竞争的一种制胜之道,要促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IPTV行业的应用。(4)品牌传播管理具有动态特征。
乔楠,郑宏[4](2004)在《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文中指出秋十月的北京,亚洲最大的通信展览会——“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拉开帷幕。展是舞台也是擂台,展示风采,比拼实力,来自世界各地的通信行业巨头云集中国北京。备制造企业历来就是技术的推动者和市场的引导者,行业人士了解了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解通信行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全貌。“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栏目汇集了20余家着名的通信企业的资料,从各公司主要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企业的研发、生产情况、年销售面为广大读者和参展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按音序排列)
陈靖[5](2003)在《朗讯科技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不仅限于话音业务,对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为能向用户提供此类综合业务,不同的设备厂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朗讯科技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一文提出的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将通信网络分为三个层面,即多业务网络传送层、业务控制层和网络应用层。此解决方案的特点在每个层面都引入了智能,并提出了面向3G的移动网解决方案、无线市话解决方案以及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同时介绍了具有无线、有线、传输和数据网络整体业务性能管理功能的智能网管系统。该文对于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企业有限公司[6](2003)在《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文中研究说明 一、引言 无线市话由于其出色的语音质量、众多的小巧美观的终端及其低发射功率和价格优势,满足了中国现实的市场需求。在2002年底,全国的无线市话用户将突破1000万。朗讯科技公司作为全球通讯设备制造商的领导者之一,其无线市话解决方案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二、CWS系统的特点 朗讯CWS系统可承载大容量,网络结构简单,有极高的可靠性,能有效地保证业务质量。系统具有完备的漫游管理功能,能保证网络的扩容和升级。
晓寒[7](2002)在《2002年中国国际通信展综合报道》文中认为
岳增山[8](2006)在《临沂网通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文中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通信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通信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电信运营商面临发展和竞争的双重压力,如何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 临沂网通公司作为中国网通的分支机构,承继历史已有百年,一直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成为第一个用户过百万、收入过10亿的革命老区,但近两年发展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企业发展面临极大的压力,面临转型的痛苦。 本文首先对战略理论进行概述,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宏观、微观以及行业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沂网通外部因素,指出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临沂网通的内部资源、产品及市场营销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分析了公司的内部能力,寻求了影响发展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对主要的通信产品固定电话、智能网产品、小灵通及宽带业务等业务进行发展预测。综合分析后确定影响企业发展的6个关键因素:市场状况、行业竞争状况、政策因素、技术条件、资产状况、人力资源;并初步设计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三种方案:产品和市场调整战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方案层构成的层次数学模型,对三个战略方案对于总体目标实现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程毓鹤[9](2005)在《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现代营销理论,在对常州电信企业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对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与研究,以利于促进常州电信在激烈的语音业务竞争中建立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 全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省公司及常州电信的发展状况;其次,在阐述当前国内外语音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PEST法从四个方面分析常州小灵通市场的外部环境;并利用五种力量模型分析常州电信小灵通行业竞争状况;然后以SWOT方法结合以上分析,指明常州电信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后,根据以上几方面对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综合竞争形势的研究,从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商务方案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
本刊编辑部[10](2005)在《设备制造商的热身赛》文中研究指明“2005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是中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会,并发展成为亚洲和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之一,也是唯一经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中国信息通信展会。本刊记者经过展前的统计调查,组织策划通信展的擂台热身赛,特向读者和观众推荐。
二、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文献综述 |
1.1.2 研究体会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项目整体安排和运营商战略分析 |
2.1 项目整体范围管理规划 |
2.1.1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
2.1.2 项目范围控制 |
2.2 项目整体时间进度安排 |
2.2.1 项目进度计划 |
2.2.2 项目进度控制 |
2.3 项目成本管理 |
2.3.1 项目成本估算 |
2.3.2 项目成本预算 |
2.3.3 项目成本控制 |
2.4 SWOT分析 |
2.4.1 中国电信优势分析 |
2.4.2 中国电信劣势分析 |
2.4.3 中国电信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2.4.4 中国电信威胁(threat)分析 |
第三章 IT支撑系统的发展及建设目标 |
3.1 IT支撑系统变化趋势 |
3.1.1 中国电信转型概述 |
3.1.2 电信转型时代的IT支撑系统 |
3.1.3 未来IT支撑系统的建设目标 |
3.2 五年规划期间的IT支撑系统 |
3.2.1 战略目标 |
3.2.2 阶段性要求 |
3.2.3 采用的方法 |
第四章 IT支撑系统的建设方案 |
4.1 MSS系统 |
4.1.1 实现的目标 |
4.1.2 面临的问题 |
4.1.3 措施 |
4.1.4 预计达到的效果 |
4.2 BSS系统 |
4.2.1 实现的目标 |
4.2.2 面临的问题 |
4.2.3 措施 |
4.3 OSS系统 |
4.3.1 实现的目标 |
4.3.2 面临的问题 |
4.3.3 措施 |
4.4 EDA系统 |
4.4.1 实现的目标 |
4.4.2 措施 |
4.5 基础平台 |
第五章 转型业务的IT支撑 |
5.1 针对转型业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5.1.1 业务的订购方式和渠道 |
5.1.2 确定业务的计费方式和收账渠道 |
5.1.3 明确业务在企业中的运转流程 |
5.2 IT系统对3G业务的支撑 |
5.2.1 发展策略方面 |
5.2.2 IT支撑系统的功能 |
5.2.3 体系结构方面 |
5.3 IT系统对综合信息业务(ICT)的支撑 |
5.3.1 ICT业务的发展策略 |
5.3.2 IT系统对ICT业务支撑 |
5.4 IT系统对信息家同的支撑 |
5.4.1 家庭网关网络配置 |
5.4.2 开通业务流程 |
5.4.3 计费 |
5.4.4 措施 |
5.5 IT系统对商务领航的支撑 |
5.6 IT系统对个人传媒的支撑 |
5.7 IT系统对IPTV的支撑 |
5.7.1 IPTV业务系统架构 |
5.7.2 IPTV业务对承载网络的要求 |
5.7.3 措施 |
第六章 网络的现状分析和规划思路 |
6.1 网络发展总体思路 |
6.1.1 目标 |
6.1.2 网络发展总体思路 |
6.2 交换网 |
6.2.1 交换网现状 |
6.2.2 交换网存在问题 |
6.2.3 交换网络规划思路 |
6.3 无线市话网 |
6.3.1 无线市话网现状 |
6.3.2 无线市话网存在问题 |
6.3.3 无线市话网规划思路 |
6.4 IP城域网 |
6.4.1 IP城域网现状 |
6.4.2 IP城域网存在问题 |
6.4.3 IP城域网规划思路 |
6.5 传输网(含光缆) |
6.5.1 传输网现状 |
6.5.2 存在问题 |
6.5.3 传输网规划思路 |
6.6 接入铜缆及驻地网 |
6.6.1 接入铜缆—资源现状及问题 |
6.6.2 驻地网—资源现状及问题 |
6.6.3 接入网规划思路 |
第七章 运维系统规划 |
7.1 运维现状 |
7.1.1 运维系统规划主要举措 |
7.1.2 运维系统现状分析 |
7.1.3 人力结构现状分析 |
7.1.4 成本结构分析 |
7.1.5 公司运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6 公司运维体系发展需求分析 |
7.2 三种业务模式对运维的要求 |
7.3 五年规划期间的运维方案 |
7.3.1 总体思路 |
7.3.2 面向客户运维体系建设规划 |
7.3.3 面向产品的运维体系规划 |
7.3.4 面向网络的运维体系规划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2.1 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1.1 竞争优势的概念 |
2.1.2 基本竞争优势的分类 |
2.1.3 竞争优势的框架 |
2.1.4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价值链、渠道分析与核心竞争力 |
2.2.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4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
2.2.5 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管理 |
第三章 中国电信竞争优势分析评价 |
3.1 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
3.2 电信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分析 |
3.2.1 中国电信内部价值链竞争优势分析 |
3.2.2 中国电信内部价值链“四维度”分析 |
3.3 中国电信产业价值链与渠道优势分析 |
3.3.1 电信产业生态价值链发展方向 |
3.3.2 运营商在产业生态价值链与渠道中的定位 |
3.4 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国内典型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分析 |
4.1 国内主体电信运营企业的选取 |
4.1.1 中国电信 |
4.1.2 中国网通 |
4.1.3 中国移动 |
4.1.4 中国联通 |
4.2 综合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
4.2.1 财务运作能力 |
4.2.2 客户发掘能力 |
4.2.3 资源利用能力 |
4.2.4 学习成长能力 |
4.2.5 综合评价 |
4.3 中国电信与其它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
4.3.1 04-06年国内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 |
4.4 重组后中国主体电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4.4.1 重组后中国主体电信运营企业概览 |
4.4.2 重组后中国电信SWOT分析 |
4.5 从品牌和业务对中国主体电信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评价 |
4.5.1 品牌 |
4.5.2 业务 |
第五章 国外典型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分析 |
5.1 典型运营商选取 |
5.2 英国电信(BT)竞争优势分析 |
5.2.1 英国电信简介 |
5.2.2 英国电信转型的背景与策略 |
5.2.3 转型成功的英国电信重获新生 |
5.2.4 英国电信转型的启示 |
5.3 韩国SK电讯竞争优势分析 |
5.3.1 SK电讯简介 |
5.3.2 SK电讯竞争策略分析 |
5.3.3 韩国SK电信竞争策略的启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国内电信运营商比较优势分析结论 |
6.1.2 国际电信运营商比较优势分析结论 |
6.3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 |
1.2006 年指标评价结果 |
2.2005 年指标评价结果 |
3.2004 年指标评价结果 |
4.2006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5.2005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6.2004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IPTV 产业现状、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 |
1.1 IPTV 产业介绍与现状 |
1.2 IPTV 产业链简介 |
1.3 IPTV 产业商业模式及其发展方向 |
1.4 IPTV 产业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 |
第2章 IPTV 设备供应商目标市场研究 |
2.1 中国通信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 各大运营商经营与发展分析 |
2.3 最终消费市场发展趋势与竞争状况 |
2.4 各大运营商IPTV 发展现状 |
第3章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3.1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
3.2 通信设备行业IPTV 竞争状况分析 |
第4章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主要竞争对手IPTV品牌传播管理现状与分析 |
4.1 品牌传播概念和要素 |
4.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品牌传播现状分析 |
4.3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品牌传播现状简析 |
4.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竞争对手IPTV 品牌传播管理比较分析 |
第5章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 品牌传播管理存在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探索 |
5.1 IPTV 产业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分析与发展阶段特征 |
5.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 品牌竞争战略分析 |
5.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 |
5.4 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背景下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 品牌传播管理探索 |
第6章 本课题研究结果与相关结论 |
6.1 课题研究结果 |
6.2 课题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临沂网通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2 本问题的研究总体框架和方法 |
第二章 战略理论概述 |
2.1 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
2.1.1 战略理论的发展 |
2.1.2 发展战略的定义 |
2.1.3 发展战略的研究内容 |
2.1.4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
2.2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过程 |
2.2.1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应当遵循的原则 |
2.2.2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应当遵循过程 |
第三章 临沂网通公司概况 |
3.1 临沂网通公司的发展历程 |
3.2 临沂网通的资产状况及发展状况 |
3.3 公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临沂网通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分析 |
4.1.1 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4.1.2 世界通信发展趋势 |
4.2 通信行业的中观环境分析 |
4.2.1 行业环境分析 |
4.2.2 地理环境分析 |
4.3 临沂网通公司的微观环境分析 |
4.3.1 用户分析 |
4.3.2 供应者分析 |
4.3.3 竞争对手分析 |
4.3.4 同盟者分析 |
4.4 公司环境总体评价 |
4.4.1 临沂网通业务发展的最大机会 |
4.4.2 临沂网通最大威胁和挑战 |
第五章 临沂网通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5.1 公司的内部资源分析 |
5.1.1 公司的通信资源分析 |
5.1.2 公司的管理资源分析 |
5.2 公司通信产品及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5.2.1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
5.2.2 临沂网通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分析 |
5.2.3 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分析 |
5.2.4 公司营销渠道及促销活动分析 |
5.2.5 公司的营销能力分析 |
5.3 公司的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
5.3.1 收益性分析 |
5.3.2 成长性分析 |
5.3.3 流动性分析 |
5.3.4 安全性分析 |
5.4 公司的总体评价 |
5.4.1 临沂网通的优势 |
5.4.2 临沂网通的劣势 |
第六章 临沂网通公司发展战略探讨 |
6.1 业务发展预测 |
6.1.1 电话业务发展预测 |
6.1.2 智能网业务预测 |
6.1.3 小灵通用户发展预测及目标 |
6.1.4 宽带IP业务预测 |
6.1.5 综合预测 |
6.2 公司的发展战略方案 |
6.2.1 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战略 |
6.2.2 基于核心竞争能力战略 |
6.2.3 多元化经营战略 |
6.3 临沂网通公司发展战略的评估 |
6.3.1 确定层次结构 |
6.3.2 建立 AHP简化模型 |
6.3.3 数据的准备和计算 |
6.3.4 评估结果 |
结束语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市话相关知识 |
1.2.1 无线市话业务描述 |
1.2.2 无线市话的技术体制 |
1.2.3 无线市话提供的业务 |
1.2.4 无线市话业务的特点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常州电信发展状况分析 |
2.1 中国电信改革历程及现状 |
2.1.1 我国电信业市场格局变化 |
2.1.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展现状 |
2.2 加入WTO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
2.2.1 WTO《基础电信协议》 |
2.2.2 中国加入WTO的承诺 |
2.2.3 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
2.3 常州电信发展状况 |
2.3.1 机遇与挑战 |
2.3.2 历年来各项业务的贡献度分析 |
2.3.3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现状 |
2.3.3.1 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背景 |
2.3.3.2 常州电信小灵通技术特点 |
2.3.3.3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关键技术 |
2.3.3.4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适应范围及主要业务 |
2.3.3.5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网优工程”简介 |
3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竞争形势分析 |
3.1 国外小灵通业务发展状况 |
3.1.1 日本小灵通业务的生命周期分析 |
3.1.2 日本运营商小灵通业务经营策略 |
3.1.3 3G时代国外小灵通市场的发展状况 |
3.2 我国小灵通业务发展状况 |
3.3 常州电信小灵通产业的形成与成长 |
3.3.1 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概况 |
3.3.2 常州电信小灵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3.4 常州小灵通市场外部环境分析(PEST) |
3.4.1 政治法律环境 |
3.4.2 经济环境 |
3.4.3 社会文化环境 |
3.4.4 科技环境 |
3.5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行业竞争分析(五种力量模型) |
3.5.1 现有竞争者 |
3.5.1.1 常州电信市场主要竞争概况 |
3.5.1.2 产品分析 |
3.5.1.3 各主要运营商实力对比 |
3.5.1.4 各主要运营商近期营销策略 |
3.5.2 潜在进入者 |
3.5.3 替代品威胁 |
3.5.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5.5 顾客议价能力 |
3.6 常州电信SWOT矩阵的构建 |
3.6.1 优势分析 |
3.6.2 劣势分析 |
3.6.3 机会分析 |
3.6.4 威胁分析 |
4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发展战略 |
4.1 总体战略目标 |
4.2 技术发展策略 |
4.3 业务发展策略 |
4.3.1 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确立产品差异化优势 |
4.3.2 全面加快“机卡分离”步伐 |
4.3.3 重视产业价值链建设 |
4.4 市场发展策略 |
4.4.1 以客户为中心,再造营销服务体系 |
4.4.2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
4.5 未来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方向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D]. 侯蒙.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2]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D]. 丛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3]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PTV品牌传播管理研究[D]. 白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7(10)
- [4]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J]. 乔楠,郑宏. 通信世界, 2004(39)
- [5]朗讯科技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J]. 陈靖. 电信网技术, 2003(04)
- [6]朗讯无线市话解决方案——精心构建高性能增值业务系统[J].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企业有限公司. 电信网技术, 2003(01)
- [7]2002年中国国际通信展综合报道[J]. 晓寒. 世界电信, 2002(11)
- [8]临沂网通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D]. 岳增山. 山东大学, 2006(05)
- [9]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D]. 程毓鹤.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10]设备制造商的热身赛[J]. 本刊编辑部. 当代通信, 2005(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