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峪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论文文献综述)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六政办[2021]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1月8日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目录前言第一章 市情水情(一)自然条件(二)社会经济(三)水利工程现状(四)水资源状况(五)水旱灾情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张高超[2](2020)在《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文中提出代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东邻繁峙县,西接原平市,南界五台,北倚山阴。全县南北长60km,东西宽39km。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沿滹沱河谷形成条带状盆地。滹沱河为纵贯全县的最大河流,它的支流包括发源于五台山南部的中解河、峨河、峪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河道中常年有清水,发源于北部恒山山区的河流,均为季节河流,虽有一点清水,多不能出山,地面水、地下水资源贫乏。滹沱河上游有一座中型水库和一座小(一)型水库,均位于繁峙县境内。代县的灌区原属于1973年修建的下茹越水库范围,1994年峨河调水工程竣工后,代县灌区与峨河灌区在1998年10月合并成立为代县最大的自流灌区。近年来代县灌区年久失修,设备闸门等设施因为老化,不能有效的达到灌溉效果,急需升级改造。本文设计拟通过现场走访调查真实数据,再查阅往年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对代县峨河灌区进行升级,再依据国家政策,对其进行节水配套改造,由于本文的设计是针对属于符合当地情况的而进行的设计,所选用的设备等未考虑资金情况,首先对灌区现状水量供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最后对项目区水质分析从而得出水质分析;根据水质的分析对改造工程进行设计,然后还需要进行自动化设计,选择相对合理的闸门及启闭机,完成电气设计,再对整个设计工程进行环保评价和节能评价,计算资金成本,得出结论。本次设计从设计理念、设备选型、工程布置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选用了符合国家政策的节能设备。在工程运行管理中,考虑优化首部枢纽运行管理方式和渠道输水运行方案,整体工程设计符合我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设计要求。工程实施后,可恢复峨河灌区灌溉,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发展农田林网,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水、田、林等的完善配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赵鑫睿[3](2019)在《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产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内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生产需水量较大,由于黑龙江省内水资源有限,所以修建取水设施,采用节水技术,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黑龙江省农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经过黑龙江省多年的农业建设规划,目前黑龙江省内已经拥有了三百多个1万亩以上的灌区。黑龙江省内灌区大部分灌区种植水稻,在水稻生育期内,需要充足的水量以满足生长需求,所以灌区的构建需要一套完整的灌排系统以满足生产需求。由于黑龙江省内部分灌区建成时间较早,建设时期投资金额有限,导致灌区灌排系统不完善、设备老旧、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所以黑龙江省需要对灌区进行科学系统的灌区评价,由此分析灌区的存在问题,使得黑龙江省农业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例相结合,分别对灌区节水改造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灌区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总结黑龙江省内的几种灌区节水模式,对灌区进行总体评价,主要研究成果有:(1)论述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分布状况以及综合特点,分析了实际运行中过程在工程项目本身、工程辅助设施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界定了罐区节水改造的内涵、原则以及改造方式,通过对全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的调查,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任务与发展方向。(2)根据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实际和相关理论依据,建立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灌区工程情况、水资源利用程度、灌区运行效率、管理体系、生态环境现状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通过黑龙江省内6个灌区的实际情况剖析,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紧迫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3)介绍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行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灌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三方面提出了灌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亢其莉[4](2018)在《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灌区在农业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灌区大都建设较早且建设标准低,工程老损现象严重,灌溉水损耗大。我国面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灌区节水改造使得实现大规模节水灌溉成为可能。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巨大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效果显着。项目后评价,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学准确地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完善运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经济后评价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将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产生的其他外部经济效益纳入到经济效益后评价中,并将其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相关指标引入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还引入了符合本项目性质的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指标,针对性地建立了该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比传统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2)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s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后评价,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呼图壁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项目评价结果为良好,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用于该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建立的新模型更易于定量比较,是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领域的有益尝试。
潘军峰[5](2016)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 奋力推进“十三五”山西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文中研究指明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回顾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精心谋划"十三五"水利发展方向,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深入推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和动
陈延飞[6](2016)在《头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Ⅲ期)水土保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特点,结合灌区的自然与社会状况,对该灌区水土流失防治范围进行划分,预测水土流失情况,初拟灌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防治目标,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为类似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王晓杰[7](2011)在《明渠自动量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73%,而水资源却十分紧缺,紧缺的水资源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有效的节水措施及行为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灌区作为粮棉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实现节水目标的重点区域。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用水制度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计划用水管理机制。因此,实现灌区用水的科学调配,适时满足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水,采用测量精度高、价格低廉、性能稳定、与灌区类型相配套的明渠流量测量系统,是灌区用水有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灌区量水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研究了一种用于多种断面型式的明渠渠道自动量水系统。该自动测水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和监控中心数据处理子系统组成。它采用多点采集,集中统计分析的方式,在监测渠道上安装自动测水监测系统对渠道水量实时采集和计量,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输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传回总控室,总控室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能够真实可靠地提供灌区各监测渠道的用水量等信息。灌区管理者还可根据明渠渠道的不同断面型式(矩形、梯形、圆形及U形),在人机对话接口中进行渠道断面参数的设置,从而更精确的进行水量量测工作。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本文以文峪河东干四支渠首和东干渠首为研究地点,在同一过水断面采用该套装置与旋浆式流速仪作对比,进行同步测量。然后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十二次测流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此套量水系统与旋浆式流速仪测流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大于α=0.001的临界值0.8233,说明文峪河自动量水系统和流速仪两种方法测流的数据呈显着正相关。由四测次估计回归方程的直线斜率(0.907~0.957)可以看出,测流数据的估计回归直线方程均接近于理论直线的斜率1,表明文峪河自动量水系统与流速仪所测结果具有相近、一致性。并且该自动测流装置安装简便,可实现对渠道水位与渠道流量的实时监测。因此,对于中小流量的灌区,只要灌区渠道中的一段满足渠线平直、底坡一致、横断面尺寸沿线不变,便可以采用此套系统进行准确量水。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07)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李英明[9](2003)在《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文中提出
李英明[10](2001)在《理清治水思路 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开创新世纪水利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说明
二、文峪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峪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论文提纲范文)
(2)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型灌区现状分析 |
1.3.2 峨河灌区现状调查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 |
2.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
2.1.1 流域基本情况 |
2.1.2 来水量计算 |
2.1.3 径流年内分配 |
2.1.4 灌溉用水分析 |
2.2 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
2.2.1 地表水源供需分析 |
2.2.2 地下水资源分析 |
2.3 项目区水质分析 |
2.3.1 地表水化学分析 |
2.3.2 地表水水质分析 |
第3章 工程设计及信息化设计 |
3.1 主要建设内容 |
3.2 灌区工程总体布局 |
3.3 渠首引水枢纽工程改造设计 |
3.3.1 左岸水闸 |
3.3.2 右岸水闸 |
3.3.3 滚水坝及连通箱涵 |
3.3.4 下游海漫 |
3.3.5 过路暗涵 |
3.3.6 沉砂池 |
3.4 渠道防渗衬砌工程设计 |
3.4.1 设计流量计算 |
3.4.2 断面设计 |
3.4.3 东一干渠 |
3.4.4 东二干渠 |
3.4.5 西干支渠 |
3.4.6 不冲不淤验算 |
3.5 渠道管道化改造工程设计 |
3.5.1 设计流量计算 |
3.5.2 管道化改造设计 |
3.5.3 管道清淤设计 |
3.6 主要渠系建筑物改造设计 |
3.7 用水量测、管理设施及灌区信息化设计 |
3.7.1 项目建设任务 |
3.7.2 系统总体设计 |
3.7.2.1 系统总体架构 |
3.7.2.2 系统划分 |
3.7.3 分项设计 |
3.7.4 信息中心建设 |
3.7.5 手机APP介绍 |
3.8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 |
3.8.1 闸门及启闭机 |
3.8.2 电气设计 |
第4章 环保评价与节能评价 |
4.1 环保评价 |
4.2 节能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3)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灌区现状情况及问题 |
1.1.2 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运行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2.2 灌区综合评估体系模型的研究方法 |
1.2.3 中型灌区改造方式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综合特点、工程模式及发展方向 |
2.1 黑龙江省灌区分布状况及特点 |
2.1.1 灌区分布情况 |
2.1.2 黑龙江省内水土资源特点 |
2.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存在问题 |
2.2.1 黑龙江省内灌区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
2.2.2 黑龙江省内灌区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
2.2.3 黑龙江省内灌区主要工程设施存在问题 |
2.3 灌区节水改造内涵与原则 |
2.3.1 灌区节水改造的内涵 |
2.3.2 灌区节水改造的原则 |
2.4 灌区节水改造方式研究 |
2.4.1 工程规划 |
2.4.2 管理编制 |
2.5 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调查 |
2.6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任务与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
3.1 评价指标选取规则与要求 |
3.1.1 选取规则 |
3.1.2 指标筛选要求 |
3.2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
3.2.1 灌区工程指标分析 |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分析 |
3.2.3 灌区效率指标分析 |
3.2.4 管理指标分析 |
3.2.5 生态指标分析 |
3.3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3.4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
3.4.1 综合评估指标数据处理 |
3.4.2 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
4.1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方案的策略 |
4.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措施 |
4.2.1 工程措施 |
4.2.2 经济措施 |
4.2.3 管理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
2.1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概述 |
2.1.1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特点与原则 |
2.1.2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内容与时点 |
2.1.3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方法 |
2.2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国民经济后评价 |
2.2.2 财务效益后评价 |
2.2.3 其他外部经济效益后评价 |
2.2.4 引入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评价指标的经济后评价 |
2.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
2.3.1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步骤 |
2.3.2 综合经济后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呼图壁河节水改造项目多目标综合经济后评价 |
3.1 项目概况 |
3.1.1 自然和社会状况 |
3.1.2 农业生产状况 |
3.1.3 水文地质 |
3.1.4 灌区水利发展概况 |
3.2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经济评价 |
3.2.1 一期可研报告评价 |
3.2.2 二期可研报告评价 |
3.2.3 三期可研报告评价 |
3.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 |
3.3.1 灌区节水职项目后评价主要结果 |
3.3.2 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 节水改造项目多目标综合经济后评价分析 |
3.4.1 国民经济后评价 |
3.4.2 财务后评价 |
3.4.3 其它外部经济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HP的呼图壁河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 |
4.1 项目经济后评价依据 |
4.2 项目多重效益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方法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2 层析分析法 |
4.4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经济后评价 |
4.4.1 确定评价指标基础值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确定模糊集矩阵 |
4.4.4 一级评价 |
4.4.5 二级评价 |
4.5 两种经济后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头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Ⅲ期)水土保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区简述 |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3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
4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及工程量 |
5 投资及效益分析 |
6 水土保持要求与建议 |
(7)明渠自动量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灌区量水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灌区新型量水技术和设备 |
1.3 建设灌区量水系统的必要性 |
1.3.1 实施节水灌溉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基础 |
1.3.2 大中型灌区是节水灌溉推广的重点区域 |
1.3.3 先进的灌区量水技术对于灌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至关重要 |
1.3.4 灌区量水自动化是灌区量水技术发展的根本方向 |
1.4 我国灌区量水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
1.4.1 我国灌区量水发展的趋势 |
1.4.2 我国灌区量水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明渠渠道测流理论分析 |
2.1 明渠均匀流特性及产生条件 |
2.1.1 明渠均匀流特性 |
2.1.2 明渠均匀流产生条件 |
2.2 明渠测流水位—流量计算公式 |
2.3 明渠中不同断面型式的水力要素及流量公式确定 |
2.3.1 明渠中不同断面型式的水力要素确定 |
2.3.2 明渠中不同断面型式流量公式的确定 |
2.4 明渠测流计算中粗糙系数的率定 |
2.5 明渠渠道中流速仪测流理论分析 |
第三章 明渠量水自动监测系统在文峪河中的应用 |
3.1 文峪河灌区基本概况 |
3.2 文峪河灌区自动测流系统简介 |
3.2.1 测流设计原则及依据 |
3.2.2 监测断面测水方法的确定 |
3.2.3 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3.3 文峪河灌区自动测量系统实现的功能 |
3.4 文峪河灌区量水系统的硬软件配置与研究 |
3.4.1 量水系统的相关硬件配置与研究 |
3.4.2 量水系统的相关软件配置与研究 |
第四章 文峪河灌区自动量水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对比试验分析 |
4.1 文峪河灌区自动测流设备安装 |
4.1.1 泥沙淤积问题 |
4.1.2 测流设备防冻问题 |
4.1.3 设备安全问题 |
4.2 系统调试 |
4.3 测流比较试验及分析 |
4.4 文峪河测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4.4.1 线性回归模型 |
4.4.2 相关系数及其显着性检验 |
4.5 文峪河自动量水监测系统建设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文峪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D]. 张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D]. 赵鑫睿. 吉林大学, 2019(10)
- [4]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D]. 亢其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 奋力推进“十三五”山西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J]. 潘军峰. 山西水利, 2016(02)
- [6]头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Ⅲ期)水土保持分析[J]. 陈延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05)
- [7]明渠自动量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晓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8]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政报, 2007(04)
- [9]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J]. 李英明. 山西水利, 2003(02)
- [10]理清治水思路 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开创新世纪水利工作新局面[J]. 李英明. 山西水利,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