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基鱼塘孕育的"小桥流水"——顺德水乡景观及其形成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钟昊旻[1](2020)在《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的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成果,以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线索,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逻辑层面系统阐释广州番禺大岭村这一典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内涵。首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实地测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其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适应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质。大岭村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形成“山、水、村、田”的典型岭南水乡村落格局,在村落理水中,注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体现了岭南水乡的生态智慧。大岭村在村落布局中,呈现“鱼骨状”村落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广府梳式布局,并注重局部微气候的改善。大岭村的传统建筑体现了注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防风、防虫害的特征,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并且在地方材料运用中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本文运用文献整理、人物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析了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基于传统村落审美的历时性特征,从祭祀空间、文化空间、景观空间、商业空间、生活空间五个方面挖掘大岭村的村落空间特征及其与大岭村的社会时代背景的联系,探索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价值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展现,探究审美特征的空间表达。崇宗敬祖、家国精神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精神。崇文重教的耕读精神是岭南水乡传统价值取向。文化风俗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社会心理。农商一体、重商务实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鲜明特征。注重世俗享乐的市井文化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生活美学的重要表现。最后,本文运用案例比较、叙事研究等方法,探究了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包容开放、务实创新是审美文化精神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集中表现。大岭村的建筑装饰艺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和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大岭村的审美意境营造体现了“时空一体”、“情景交融”、“有无相生”、“天人合一”四个层层递进的维度,审美心理通过建筑空间表征互为影响,本文还借鉴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研究成果,探究传统村落审美活动的四个阶段特征。大岭村作为典型性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其地域技术特征的科学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丰富建筑美学理论在传统村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对增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认识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余文博[2](2020)在《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广府传统水乡社会留下的珍贵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原有景观风貌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面临景观风貌趋同,景观意象难以识别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简单化、复制化的倾向,如何塑造具有个性的、具有“可意象性”特点的聚落空间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表征聚落景观意象的景观集称、绘画作品、历史地图、诗词歌赋为素材,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图示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借鉴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个方面梳理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景观意象的类型,分析归纳聚落景观意象的要素、结构与特征。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景观意象可划分为山水景观意象、农业景观意象和人文景观意象三种类型。聚落从选址到布局都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聚落八景的创构、水口园林的营造体现了对于山水景观意象的追求,其山水景观意象结构表现为“背山面水,以水为核”“山环水聚,以水为脉”“依山傍水,以水为网”三种类型。聚落农业景观意象要素包括季相时景、基塘果林、水利工程、农贸水运以及农耕活动要素。从农田、水利、农贸3个方面展开,分别对基塘农业,堤围水道,农桑墟市的景观意象结构进行研究。其农业景观意象表现出“果林遍植,花果飘香”“基塘广布,水道纵横”“农贸繁盛,农商一体”“诗意栖居,诗画桑梓”的特征。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人文景观意象要素主要包括点景建筑、景观构筑以及建筑装饰。本文从宗族意象、信仰意象、诗书意象三个方面对其人文景观意象的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研究是在借鉴建筑审美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从风景园林美学的视野出发对传统聚落景观意象研究的尝试与拓展。本文研究有利于延续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色,展现传统水乡聚落景观风貌,并为当代岭南水乡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刘畅[3](2020)在《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迅速,岭南传统水乡聚落面貌经历巨大变迁,新时代下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岭南传统水乡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一带,较少关注到广州市内的水乡聚落。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紧邻广州旧城,自宋代开始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建立了众多岭南典型的水乡聚落,具有突出的保护价值,其中黄埔、小洲村属于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近50年来,河南岛的水乡聚落的传统空间形态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变化,出现聚落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特色风貌丧失等问题。2018年《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正式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本文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上以小洲、黄埔、沥滘、龙潭等村为代表的二十余个传统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要素着手,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将聚落的空间形态问题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归纳总结宋代至民国时期传统水乡聚落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水乡聚落自然人文环境对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机制,厘清水乡聚落的价值,结合近现代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提出传统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在研究建筑学域与人文社科学域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岭南地区水乡聚落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选取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方文献资料的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若干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以不同尺度层级为切入点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聚落的空间特征总结。宏观层面主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在聚落选址、规模、交通方式方面对聚落群的空间特征进行归纳;中观层面主要对聚落内部用地结构、景观结构、聚居地形态类型、街巷空间肌理、农业景观肌理的特征进行归纳;微观层面主要将聚落内部构筑物划分为民居建筑、祠堂建筑、庙宇建筑、书院建筑和其他公共设施,对建筑单体平面、结构构造、立面装饰特征进行归纳。第三部分即第五章,首先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信仰等条件对聚落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形态特征形成机制进行研判,总结河南岛水乡聚落在生态、经济、社会、人文方面具有的特殊价值。最后结合水乡聚落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变迁,总结聚落传统空间在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发展机遇与保护建议。
谢漪,廖辉辉,魏成[4](2019)在《城郊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景观格局演变与破碎度研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文中指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长久以来,对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大都偏重于村庄物质聚落,而忽视聚落与外围自然环境区域的关系研究,如基塘、水网、自然植被等。加之工业化与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及水乡景观都面临着多种威胁和挑战。本文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研究案例,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景观水平指数对岭南水乡村落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昌教村传统的基塘、河涌等生态空间日益受到侵蚀及改变,岭南水乡传统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深,异质性不断增加,传统聚落的整体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张莎玮[5](2018)在《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全境,这是广府主流文化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客家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东部和北部,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在从化、增城和深圳东北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这与粤东地区客家文化核心区主流文化的西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客交融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边缘交界的地带,即广府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这些村落同时受到广府与客家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势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村落空间模式;沙田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地区,其空间分布范围窄、集聚性强,这与沙田水陆交界地带的环境特殊性密切相关。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在村庄层面,广府村落的梳式巷道,宗祠引领,民居遵从;客家村落的顺应地形,聚族防御,居祠合一;沙田村落的顺堤而建、枕水而居;以及广客交融地区村落因文化形态碰撞而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均是在村庄营建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而摸索形成的村庄营建智慧。在区域层面,高大深远的山体成为文化传播难以逾越的屏障,构成了文化区域的边界,也成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异的界线;而广府地区密布的河流水道以及在丛山峻林中蜿蜒延伸的驿道,成为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主要通道,对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同化作用。而广府与客家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区,则在各自主导文化减弱的情况下,形成了边缘文化交错带,表现出广客交融的村落空间模式,这为我们认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素材,对完善广府传统村落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琪祥[6](2018)在《城市化进程中珠三角社区滨水空间特色与环境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岭南水乡的主要河涌及两岸所构成的滨水空间串联起了水岸重要的商业街道、宗祠庙宇与居住空间。工业化与商业化对水乡产业结构的改变、村落聚居区建筑的蔓延、“桑基鱼塘”模式为主的农耕模式在城镇中的逐渐消亡减弱了人与水的紧密联系。在河长制与湖长制同步推行的环境下,岭南水乡河涌环境得到修复与保护。在建筑日益拥挤的现代社区环境中,滨水空间作为最开敞的连续公共空间,不仅是联系城镇街道的交通系统,也是游客与居民休闲游憩与生产生活的场地。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顺德北滘镇林头社区中以林头上涌与林头下涌及其沿岸所构成的滨水空间进行研究,结合环境行为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基于人群、环境、行为三大要素对林头社区各河涌段滨水空间进行研究分析。水体是水乡文化的核心,水道环绕的土地因其土壤的肥沃性、交通的便捷性与防御性等优势最先发展为聚落。各类祠堂庙宇、桥梁埠头、植物绿化及各类构筑物体现了滨水空间的文化气息。社区内部自成体系,在外部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保留有一定的独立性。城市化进程所带动的交通与商业发展有效提升外部空间感受。城市化能影响水岸的建筑朝向形态。远离城市街道的古村河岸居民受外部影响较小,其室内外生活统一性程度较高。交通的便利使得村镇的活动中心外移,使得传统古村社区中心瓦解,带动了“城村交接处”的商业繁荣。经过村庄环境提升工程的更新,环境舒适度有所提升。但由于传统优势产业与文化的经营断层与公众影响力的缺乏,并未达到复兴河岸这一目的。由于村镇的城市化发展,诸多居民私建房屋塑造水乡了外部空间。未经规划的房屋建造、多样化风格的房屋样式严重影响了岭南水乡的整体风貌。车辆在滨水道路拥有最大话语权。在人车混行的水岸道路上行车降低了活动人群(尤其是儿童)的安全性。研究发现社区滨水活动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且整体老龄化趋势明显。在沿岸空间个环境要素的分布与服务上,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在河涌段之间的联系性与景观整体性上,存在明显的景观断层;对水体景观的利用仍缺乏参与性与实用性。场地的“现代化的”硬质程度越高,水体与人的互动性就越差。岭南水乡传统文化建筑如祠堂、庙宇在年轻人中使用率降低;传统岭南文化与民风民俗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加强。
王娜娜[7](2018)在《顺德碧江村落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广府文化核心区村落——顺德碧江的村落形态的研究。研究的地域范围是顺德碧江古村以及与文章论点相关的周边地缘相近的村落,并且以村落开发趋于成熟和鼎盛的清末时期作为形态研究的主要时间范畴。论文将从两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清末村落形态的还原与特征的总结。结合社会经济史与文化史,探讨碧江作为传统广府村落的历史形态具体表现为何,从中探索广府村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补充对于广府地区村落形态个体案例的深入研究,对于碧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特殊之处做出分析和总结;第二、建设事件与村落格局变迁。通过对三次重要建设事件史的探讨发掘不同时期建设事件的核心空间,从而发掘时代发展中的村落格局的变迁轨迹。全文共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研究的时间范畴和地域范畴进行了界定;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广府地区聚落形态研究、广府祠堂与民居建筑研究历史与概况,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简要论述了碧江的现状概况,首先从自然地理环境与区域开发史出发,阐明其形态形成的历史自然与人文环境;其次,梳理了碧江的现状发展以及作为历史名村的文化保护概况。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通过对清末碧江古村落的形态最大程度的还原,在分析方法上将村落形态分为“空间结构”和“外在形状”两部分进行,并在分析过程中探讨了自然、宗族与经济等多种因素对于村落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的影响,并对村落的形态特征进行总结;最后,通过与相近地区村落的比较分析,提出碧江村落形态作为梳式布局村落和岭南线型水乡的两方面“非典型”的,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第四章以碧江历史上重大的建造活动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当时村落空间格局进行推测,进而发掘自然、宗族与经济三方面因素在建设事件史的角色与作用,从而得出碧江的村落空间格局的变迁轨迹。
李丽敏,欧文豪,林映曼,邓广华,陈海,唐娇[8](2017)在《岭南水乡文化的继承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岭南水乡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对顺德青田村水乡文化、公共空间、村落物质空间进行分析,并以传统岭南水乡文化作为基线,提出了岭南水乡文化的传承战略,以避免过度开发引起乡村特色丧失现象的发生。
李嘉豪[9](2016)在《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初,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这将进一步使制度变迁成为主动干预与引导新型城镇化,通过空间形态的系列演变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手段。顺德作为珠三角城镇化先发地区的典型,空间发展模式已经历从传统较为缓慢的自发生长模式到改革开放以来自下而上乡村工业化、集体物业流转经营导致的分散蔓延发展模式,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城镇化在空间形态上体现“量”大“质”低的外延式扩张和粗放式增长,缺乏地域特色、生态意识以及人文关怀。水乡特色形态演变也反映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之间相互冲突和协调的发展逻辑,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不可持续的缺陷,其形成有独特而深刻的制度背景。如何面对问题,寻求制度变迁与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的内在关系,成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顺德为例,通过珠三角城镇化相关城乡制度梳理和具体资料调研与分析,对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归纳出演变发展总体规律,认识其与制度变迁机制的循环适配过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视角和相关研究综述等进行阐释,归纳梳理出城市形态学和制度变迁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理论运用到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的实际研究当中。在此基础上得出形态区域-形态框架-形态单元的层次分析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梳理顺德传统水乡聚落的形成与形态特征,作为本文研究的形态基底认识。第三章对自上而下的国家及地方城乡制度和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制度进行梳理,归纳出1978年以来城乡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四章对应三个阶段,以城市形态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1978-1992年、1992-2001年以及2001-2015年的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特征。第五章从形态区域、形态框架、形态单元三个层面总结出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规律。第六章根据城乡制度变迁与形态演变的阶段匹配,梳理出二者在1978-1992年、1992-2001年、2001-2015年三个循环适配的过程。本文是对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的系统性研究,关注制度变迁与形态演变的内在关系,期待未来可能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城镇化模式。
乐锐锋[10](2015)在《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文中提出桑树是自古以来在中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它的广泛种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并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要选一种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植物,可能非“桑”莫属了。本文依据新兴的环境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桑与明清社会的关系。通过呈现出明清时期一幅幅生动的关于“桑”的画卷,来了解到一种不一样的过去,从中窥见当时的经济、生态与文化。因桑树种植的广泛,限于篇幅,本文侧重于对南方特别是杭嘉湖和珠三角等典型植桑区的研究,而以其他地区为辅。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明清时期植桑分布的形成”。分别评述了明清时期的种植业情况;明清以前的种桑情况;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情况。以助于了解植桑在整个种植业的大背景中的地位;明清时期蚕桑业“南盛北衰”的格局是怎样渐渐形成的;其分布状况又是怎样的。第二章“桑与经济”。考察农业商业化背景下有关桑的经济现象。其中的“植桑与社会经济”从宏观上讲述植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植桑与政府税收,植桑与经济链,植桑与人民生活水平等;“专业化桑园”则对明清时期杭嘉湖,珠三角等地专业化桑园的出现,分布,收入,经营等情况做介绍和描述。“桑叶贸易”对杭嘉湖等地的出现的“桑叶贸易”这一有趣的经济现象做细致考量,它是怎样出现的;桑叶的价格波动何以如此之大;为何桑叶贸易会呈现出一种远期交易的态势;“桑争稻田”讲述为什么会发生“桑争稻田”;它的进程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植桑与生态”。论述了明清时期植桑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以南方的杭嘉湖和珠三角地区为考察对象,兼及北方。对于杭嘉湖地区而言,日益增多的桑植小生境,造成了地形和地貌的某些改变,沼泽消失,河网破碎,小池塘和桑竹景观愈发常见,杭嘉湖地区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其总量却增加了;珠三角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植桑几乎都采用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桑基鱼塘是一种极好的生态农业,对于维持珠三角地区几百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土壤变得肥沃,水乡景观逐步形成,桑园围水网系统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广西却因持续往珠三角桑基鱼塘区输入稻米,陷入了生态上的贫困。与南方相比,明清时期北方缺少桑树种植,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的结果。第四章“桑与文化”。论述明清时期桑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对明清以前的桑文化做了简要回顾,如“扶桑”的传说,桑间的风流,多情而美丽的采桑女,明媚婉转的采桑诗。然后论述桑在明清皇室与宫廷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国家上层的统治者如何看待桑;又和桑发生了哪些联系。再次论述桑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分为两个小专题,分别是文人与桑之诗,桑与明清小说。明清的采桑诗风格多变,小说里的桑则体现了上古的风流,这体现了世风的变化,也体现了文人对桑的态度。最后则论述明清民间的关于桑的崇拜和风俗信仰,一窥那时的民情民风。
二、桑基鱼塘孕育的"小桥流水"——顺德水乡景观及其形成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基鱼塘孕育的"小桥流水"——顺德水乡景观及其形成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2.2 对于传统村镇保护的高度关注 |
1.2.3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
1.3.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研究概况 |
1.3.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现状 |
1.3.4 广州番禺大岭村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理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岭村的历史与现状概况 |
2.1 大岭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景观环境 |
2.2 大岭村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姓氏渊源 |
2.2.2 宗族演变 |
2.2.3 历史沿革 |
2.2.4 红色文化 |
2.2.5 经济发展 |
2.3 大岭村民俗风情 |
2.3.1 耕读并重 |
2.3.2 宗族观念 |
2.3.3 多元民间信仰 |
2.3.4 水乡节庆活动 |
2.4 大岭村格局特色 |
2.4.1 风水形势 |
2.4.2 村落布局 |
2.4.3 景观格局 |
2.4.4 风貌状况 |
2.5 大岭村形象特色和区域发展定位 |
2.5.1 “岭南水乡” |
2.5.2 “岭南书香” |
2.5.3 区域发展定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 |
3.1 环境格局分析 |
3.1.1 村落选址形势 |
3.1.2 “山环水聚”格局 |
3.1.3 村落理水分析 |
3.2 村落布局分析 |
3.2.1 村落布局形态 |
3.2.2 村内街巷体系 |
3.2.3 景观格局特色 |
3.2.4 微气候的改善 |
3.3 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基本特征 |
3.3.2 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特征 |
3.3.3 主要建筑类型 |
3.4 地方材料运用 |
3.4.1 蚝壳 |
3.4.2 红砂岩 |
3.4.3 青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 |
4.1 祭祀空间特征与家国情怀 |
4.1.1 祠堂建筑与空间秩序 |
4.1.2 祠堂建筑与社会礼制 |
4.1.3 纪念建筑与团结统一精神 |
4.1.4 建筑楹联题词与家国精神 |
4.2 文化空间特征与文化风俗 |
4.2.1 文化空间特征 |
4.2.2 庙宇建筑与民间信仰 |
4.2.3 水乡文化习俗 |
4.3 景观空间特征与耕读精神 |
4.3.1 点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2 线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3 面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4 田园山水与耕读精神 |
4.4 商业空间特征与农商文化 |
4.4.1 商业空间特征 |
4.4.2 岭南水乡商贸特色 |
4.4.3 农商一体的商贸特征 |
4.5 生活空间特征与市井文化 |
4.5.1 生活空间特征 |
4.5.2 空间类型与空间行为 |
4.5.3 市井文化与世俗精神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 |
5.1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
5.1.1 因地制宜,因物施巧 |
5.1.2 天人合一,人杰地灵 |
5.1.3 和合圆融的审美理想 |
5.2 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特征 |
5.2.1 包容并蓄特征 |
5.2.2 独立自由精神 |
5.2.3 开放创新特征 |
5.2.4 重商务实精神 |
5.3 大岭村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
5.3.1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5.3.2 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 |
5.3.3 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 |
5.3.4 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 |
5.4 大岭村审美意境研究 |
5.4.1 村落审美意境的营造 |
5.4.2 审美心理与建筑空间表征 |
5.4.3 村落审美活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2)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山水景观意象 |
2.1 聚落山水景观意象要素 |
2.1.1 山石 |
2.1.2 植被 |
2.1.3 水系 |
2.2 聚落山水景观意象结构 |
2.2.1 背山面水,以水为核 |
2.2.2 山环水聚,以水为脉 |
2.2.3 依山傍水,以水为网 |
2.3 聚落山水景观意象特征 |
2.3.1 “三台献瑞,九曲凝庥”的松塘村山水景观意象特征 |
2.3.2 “长桥烟锁,水口斜阳”的烟桥村山水景观意象特征 |
2.3.3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的大岭村山水景观意象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农业景观意象 |
3.1 聚落农业景观意象要素 |
3.1.1 季相时景 |
3.1.2 基塘果林 |
3.1.3 水利工程 |
3.1.4 农贸水运 |
3.1.5 农耕活动 |
3.2 聚落农业景观意象结构 |
3.2.1 基塘农业意象结构 |
3.2.2 堤围水道意象结构 |
3.2.3 农桑墟市意象结构 |
3.3 聚落农业景观意象特征 |
3.3.1 果林遍植,花果飘香 |
3.3.2 基塘广布,水道纵横 |
3.3.3 农贸繁盛,农商一体 |
3.3.4 诗意栖居,诗画桑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人文景观意象 |
4.1 聚落人文景观意象要素 |
4.1.1 点景建筑 |
4.1.2 景观构筑 |
4.1.3 建筑装饰 |
4.2 聚落人文景观意象结构 |
4.2.1 聚落宗族意象结构 |
4.2.2 聚落信仰意象结构 |
4.2.3 聚落诗书意象结构 |
4.3 聚落人文景观意象特征 |
4.3.1 聚落宗族意象特征 |
4.3.2 聚落信仰意象特征 |
4.3.3 聚落诗书意象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岭南水乡聚落研究深化的要求 |
1.1.2 聚落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岭南水乡聚落历史空间形态研究 |
1.4.2 岭南水乡聚落传统空间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
1.4.3 人文社科学域对岭南水乡聚落的研究 |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关键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选址与聚落群形态 |
2.1 聚落的形成环境 |
2.1.1 河南岛建制沿革 |
2.1.2 河南岛开发建设时序 |
2.1.3 河南岛产业形态 |
2.2 聚落选址特点 |
2.2.1 地形地貌选址特点 |
2.2.2 水文选址特点 |
2.3 聚落群形态与聚落规模 |
2.3.1 聚落群形态 |
2.3.2 聚居地规模 |
2.3.3 聚居地间的连接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 |
3.1 用地组成和景观结构 |
3.1.1 丘陵型水乡聚落 |
3.1.2 平原型水乡聚落 |
3.2 农业景观肌理 |
3.2.1 围田肌理 |
3.2.2 基塘肌理 |
3.3 聚居地的形态类型 |
3.3.1 块型水乡聚落 |
3.3.2 网型水乡聚落 |
3.3.3 线型水乡聚落 |
3.4 聚居地的街巷肌理 |
3.4.1 主街 |
3.4.2 里街 |
3.4.3 巷道 |
3.5 聚居地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1 以祠堂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2 以庙宇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3 以码头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建筑与公共设施 |
4.1 聚落建筑 |
4.1.1 民居建筑 |
4.1.2 祠堂建筑 |
4.1.3 庙宇建筑 |
4.1.4 书院建筑 |
4.2 聚落公共设施 |
4.2.1 码头 |
4.2.2 水埠 |
4.2.3 桥梁 |
4.2.4 水井 |
4.2.5 坊表门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形成机制与保护建议 |
5.1 传统水乡聚落的空间形成机制 |
5.1.1 聚落选址与防灾防患、业态选择之间的关系 |
5.1.2 聚居地结构与宗族组织、水神信仰之间的关系 |
5.1.3 建筑形态与地域气候、民系文化之间的关系 |
5.1.4 传统水乡聚落的价值 |
5.2 水乡聚落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机遇 |
5.2.1 生态污染与恢复导致聚落群基址环境变迁 |
5.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迫使用地结构重整 |
5.2.3 本外二元人口融合带动聚居地扩张 |
5.2.4 近现代文化对传统公共建筑的冲击 |
5.3 水乡聚落特色空间的保护建议 |
5.3.1 重整水系及周边用地,维持生态平衡 |
5.3.2 保留水街水巷,重现水乡风貌 |
5.3.3 修缮传统建筑,延续传统文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1929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
附录二 :1966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
1.2 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标 |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
3.2 亚型 |
3.2.1 亚型A:梳式 |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
4.2 亚型 |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
4.2.3 亚型C:堂横屋式 |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
5.2 亚型 |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
9.2 创新点 |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城市化进程中珠三角社区滨水空间特色与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思路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论文中的基本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滨水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岭南水乡”的研究综述 |
2.2.4 关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小结 |
3 北滘镇林头社区滨水空间特色浅析 |
3.1 林头社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历史沿革 |
3.2 林头社区滨水空间特色 |
3.2.1 祠堂 |
3.2.2 民居 |
3.2.3 灵庙灵碑 |
3.2.4 桥梁水岸 |
3.2.5 牌坊 |
3.2.6 巷门 |
3.2.7 植物环境 |
3.3 林头社区滨水空间研究 |
3.3.1 林头社区城镇空间发展 |
3.3.2 规划中的社区土地利用规划 |
3.3.3 自成体系的社区空间功能划分 |
3.3.4 社区滨水空间分类与 D/H 分析 |
3.3.5 社区建筑朝向与河流的形态关系 |
3.3.6 滨水空间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林头社区滨水空间环境与行为研究 |
4.1 林头社区滨水空间调研概况 |
4.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内容 |
4.2 滨水活动人群行为调研 |
4.2.1 林桂段调研 |
4.2.2 桂潭段调研 |
4.2.3 拓大段调研 |
4.2.4 大潭段调研 |
4.2.5 滨水活动人群调研小结 |
4.3 滨水环境调研 |
4.3.1 滨水环境调研概况 |
4.3.2 道路环境调研 |
4.3.3 桥梁环境调研 |
4.3.4 滨水绿化调研 |
4.3.5 河道水质调研 |
4.3.6 夜晚灯光调研 |
4.3.7 休憩座椅调研 |
4.3.8 文化氛围调研 |
4.3.9 治安环境调研 |
4.3.10 滨水环境调研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社区滨水空间与环境行为研究的阶段性结论 |
5.1.1 环绕型河道的“握裹力”曾促进了水乡文化与经济的繁荣 |
5.1.2 城市化对社区内滨水空间产生了显着的影响 |
5.1.3 传统工艺未能与现代技术是村镇经济衰落的原因 |
5.1.4 多样化的自建房屋与同质化的公共空间影响了水乡社区的整体风貌 |
5.1.5 河道两岸的大规模硬质化降低了人与水的接触 |
5.2 相关建议 |
5.2.1 控制水岸道路车行交通,强化人的主体地位,恢复水岸活力 |
5.2.2 提升自身经济与文化自信,重振传统产业带动村庄复兴 |
5.2.3 以绿化改善各类建筑外立面,推广多样绿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5.2.4 发挥外来人员与当地文化的交融作用,提升附属设施功能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顺德碧江村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研究范围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广府地区聚落宗族文化研究 |
1.3.2 广府地区聚落形态的研究 |
1.3.4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5 对于碧江村落的研究 |
1.4 基本概念定义 |
1.4.1 形态 |
1.4.2 空间结构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碧江概况 |
2.1 历史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人文地理区位 |
2.1.3 地域自然环境 |
2.2 历史文化背景 |
2.2.1 儒商并重的发展思想 |
2.2.2 浓厚的祭祀氛围 |
2.2.3 发达的饮食文化 |
2.3 社会发展 |
2.2.1 建置与沿革 |
2.3.3 区域发展 |
2.4 文化遗产 |
2.4.1 历史文化名村 |
2.4.2 文物与传统建筑遗留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清末村落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 |
3.1 村落环境与建设 |
3.1.1 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 |
3.1.2 内部地貌还原 |
3.1.3 水口设立与营建 |
3.2 居住空间结构与形态分析 |
3.2.1 居住组团类型与形态 |
3.2.2 居住组团的空间结构 |
3.3 公共文化空间结构与形态分析 |
3.3.1 公共文化空间类型与形态 |
3.3.2 公共文化空间的结构 |
3.4 经济空间结构与形态分析 |
3.4.1 碧江历史经济概况 |
3.4.2 经济空间类型与形态 |
3.4.3 经济空间结构与演变 |
3.5 交通空间结构与形态分析 |
3.5.1 交通空间的类型与形态 |
3.5.2 交通空间的结构 |
3.6 碧江的村落空间与形态特征总结 |
3.6.1 古村的形态特征 |
3.6.2 对河网区的“梳式”村落的思考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重大建设活动与村落空间变迁 |
4.1 早期建设 |
4.1.1 早期社会背景概述 |
4.1.2 早期家庙建设与村落空间推测 |
4.2 中期建设 |
4.2.1 中期社会背景概述 |
4.2.2 两大姓的聚族运动 |
4.2.3 大宗祠的建设与村落中期空间发展 |
4.3 晚期建设与村落 |
4.3.1 晚期社会背景概述 |
4.3.2 末代祠堂建设—慕堂苏公祠 |
4.3.3 职方第建设与村落晚期空间发展 |
本章总结 |
结论 |
1. 清末碧江村落形态的还原与分析 |
2. 三次事件史与对村落空间变迁思考 |
附录 |
一、碧江大事记 |
二、碧江祠堂名录 |
三、碧江重要建筑测绘图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岭南水乡文化的继承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岭南水乡文化现状 |
1.1 青田村村落概况 |
1.2 村落空间形态与岭南建筑特色 |
1.3 乡村生活模式与民俗文化 |
1) 公共空间。 |
2) 民俗文化见表1。 |
1.4 桑基鱼塘模式下村落经济 |
1.5 村落人口结构及生态环境破坏 |
2 基于传统岭南水乡文化缺失下发展策略 |
2.1 水乡历史文化 |
2.2 生态整治 |
2.3 经济另辟蹊径 |
3 传统岭南水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 |
3.1 村民整体水乡文化意识 |
3.2 可持续发展水乡文化途径 |
3.2.1 青田村整体水系规划与设计 |
3.2.2 青田村整体村落形态与建筑整治 |
4 结语 |
(9)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形态学研究综述 |
1.4.2 小城镇形态研究综述 |
1.4.3 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视角 |
1.5.1 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的形态演变特征研究 |
1.5.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态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
1.6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顺德传统水乡特色形态特征研究 |
2.1 传统水乡聚落的形成 |
2.1.1 顺德立县:水乡地理与地方社会互动 |
2.1.2 基塘兴起:顺德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
2.2 传统水乡聚落的形态特征 |
2.2.1 形态区域:整体水堡形态 |
2.2.2 形态框架:整体水系格局 |
2.2.3 形态单元:传统村落形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78年以来珠三角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制度分析 |
3.1 珠三角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化(1978-2001年) |
3.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化(2001-2015年) |
3.2 自上而下的国家城乡制度分析 |
3.2.1 国家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
3.2.2 国家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
3.2.3 国家城乡经济制度改革 |
3.3 自上而下的地方城乡制度分析 |
3.3.1 地方城乡户籍制度渐进式改革 |
3.3.2 地方城乡土地制度先行改革 |
3.3.3 地方城乡经济制度创新改革 |
3.4 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制度分析 |
3.4.1 顺德乡村工业化演变 |
3.4.2 顺德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3.5.1 城乡制度缓和阶段(1978-1992年) |
3.5.2 城乡制度转型阶段(1992-2001年) |
3.5.3 城乡制度一体化阶段(2001-2015年) |
第四章 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特征 |
4.1 顺德水乡特色空间形态区域的演变特征 |
4.1.1 城乡土地利用演变 |
4.1.2 城乡交通格局演变 |
4.1.3 城乡空间结构演变 |
4.2 顺德水乡特色空间形态框架的演变特征 |
4.2.1 整体水系格局演变 |
4.2.2 河岸带景观格局演变 |
4.3 顺德水乡特色空间形态单元的演变特征 |
4.3.1 村落用地要素演变 |
4.3.2 村落路径要素演变 |
4.3.3 村落节点要素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4.4.1 水乡形态分散拼贴(1978-1992年) |
4.4.2 水乡形态混杂交织(1992-2001年) |
4.4.3 水乡形态集约优化(2001-2015年)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规律 |
5.1 形态区域演变规律 |
5.1.1“拼贴——混杂——集约”的城乡土地利用演变 |
5.1.2“独立——蔓延——融合”的乡镇空间关系演变 |
5.1.3“沿河散布——沿路蔓延——面域扩张”的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
5.2 形态框架的演变规律 |
5.2.1“急速衰减——缓慢衰减——缓慢增强”的整体水系格局趋势 |
5.2.2“无序多样——有序多样——有序单一”的河岸带景观格局趋势 |
5.3 形态单元的演变规律 |
5.3.1“固化——分化——重构”的村落整体形态演变 |
5.3.2“继承——演替——更新”的村落内部形态演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变迁机制与水乡特色形态的循环适配过程 |
6.1 1978-1992年的制度供给主导过程 |
6.2 1992-2001年的制度需求诱致过程 |
6.3 2001-2015年的制度供需均衡过程 |
6.4 动力认识:制度的双引擎动态均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 专着 |
(二) 论文 |
三、研究思路 |
四、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植桑形成的背景和演变 |
第一节 种植业的分布与结构 |
一、分布状况 |
二、种植结构 |
第二节 明清之前种桑回顾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隋唐宋元时期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 |
一、杭嘉湖平原 |
二、珠江三角洲 |
三、其他地区 |
第二章 桑与经济 |
第一节 植桑与社会经济 |
一、不植桑则会如何? |
二、杭嘉湖和珠三角的植桑与经济发展 |
三、植桑收入的探讨:以江南小农家庭为例 |
第二节 桑叶贸易 |
二、桑叶价格的波动 |
三、桑叶交易的方式:远期交易 |
第三节 专业化桑园 |
一、地理分布的形成 |
二、专业化桑园相关事宜 |
三、专业化桑园经营三例 |
第四节 桑争稻田 |
一、种桑与种田收入之比较 |
二、桑争稻田过程略述 |
三、后果和影响评介 |
第三章 植桑与生态 |
第一节 杭嘉湖平原的桑基农业生境 |
一、地形地貌的变化 |
二、物种的变化 |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桑植生态 |
一、以桑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
二、土壤的变化 |
三、地貌的改变 |
第三节 植桑造成的生态困境:北方与南方的实例 |
一、北方的桑与生态 |
二、桑基鱼塘对广西之影响 |
第四章 桑与文化 |
第一节 明清之前的桑文化 |
一、桑林 |
二、采桑女 |
三、采桑诗 |
第二节 桑与明清皇室文化 |
一、先蚕礼 |
二、桑乐 |
三、桑主 |
四、明清皇家园林里的桑树 |
第三节 桑与明清文学作品 |
一、桑与诗 |
二、桑与小说 |
第四节 桑与明清民俗 |
一、占叶 |
二、桑之杂俗 |
三、桑与情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桑基鱼塘孕育的"小桥流水"——顺德水乡景观及其形成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D]. 钟昊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珠江三角洲广府传统水乡聚落的景观意象研究[D]. 余文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刘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城郊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景观格局演变与破碎度研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A]. 谢漪,廖辉辉,魏成. 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2019
- [5]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6]城市化进程中珠三角社区滨水空间特色与环境行为研究[D]. 张琪祥.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顺德碧江村落形态研究[D]. 王娜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岭南水乡文化的继承发展策略研究[J]. 李丽敏,欧文豪,林映曼,邓广华,陈海,唐娇. 山西建筑, 2017(13)
- [9]1978年以来顺德水乡特色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D]. 李嘉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D]. 乐锐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