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宋柳荫[2](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以下简称家属或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明确影响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的因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入开展延续性护理及提升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照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份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ICU及神经外科出院的,可以随访到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家属照顾者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总分为(47.36±4.40)(满分80分),条目均分(2.96±0.27),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知识(3.04±0.19)、疾病相关知识(3.03±0.38)、康复护理知识(2.78±0.51)、心理护理知识(2.68±0.74);居家护理需求总分为(108.39±18.49)(满分200分),条目均分(2.71±0.46),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1.68±0.48)、健康教育(3.09±0.74)、医疗康复护理(3.10±0.75)、心理护理(2.91±0.80)。(2)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属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26.7%的变异量;照顾时间可以解释家属居家护理需求21.6%的变异量。结论:(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对居家护理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对心理护理认知程度低;家属对居家护理需求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医疗康复护理需求度高。(2)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参加过疾病相关培训对家属护理知识知晓状况有影响;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对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影响。(3)年龄越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通过各种途径参加过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认知程度越高;每天照顾时间长于12小时的家属居家护理需求越高。
刘雨琦[3](2020)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描述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状况;(2)探讨一般社会人口学统计资料、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3)明确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之间的相关性;(4)探索明确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路径。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天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6~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11名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伤残接受度量表。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进行描述;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研究对象伤残接受度的人口学差异进行分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研究对象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对象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和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1)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3.67±7.41);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77.32±15.35);应对方式中屈服维度得分最高,为(2.62±0.90);伤残接受度平均得分为(79.68±16.17)。(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肢体障碍严重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三个维度(面对、回避、屈服)均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中,能联合解释变异的44.8%。(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面对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的回避和屈服维度呈负相关(P<0.01);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均与伤残接受度呈正相关(P<0.01);患者应对方式的面对维度与伤残接受度呈正相关(P<0.01),回避和屈服维度与伤残接受度呈负相关(P<0.01)。(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伤残接受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还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伤残接受度,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8.12%和35.28%。研究结论(1)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并不理想,表明患者受到的社会支持不足并且不能有效的对支持利用;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表明患者的对抗疾病的信心尚可;患者倾向于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表明患者对于疾病的应对策略并不积极;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处在中等,表明患者对自身伤残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并不乐观。(2)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肢体障碍严重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3)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分别与应对方式、伤残接受度存在相关性,应对方式、伤残接受度之间也具有相关性,即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患者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伤残接受度越高。(4)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伤残接受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又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伤残接受度,表明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对伤残接受度的影响,还要重视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伤残接受度。
周月[4](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赵醇[5](2020)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行运动想象的康复疗法,观察其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神经肌肉活动和运动传导时间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病程一个月至三个月且Brunnstrom分期在Ⅲ—Ⅳ期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具身运动想象疗法,疗程共4周,每周5次,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上肢运动皮质诱发电位(MEP)检测,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EP皮质潜伏期和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采集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腕屈肌表面肌电图(sEMG)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患者上肢、手和腕运动功能积分以及上肢运动积分。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偏瘫侧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对照组上肢运动传导时间缩短,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缩短(P均<0.05);神经肌肉活动有所提高,RMS值和iEMG值均升高(P均<0.05);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FMA上肢运动积分增高(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传导时间明显缩短,且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神经肌肉活动有所提高,RMS值和iEMG值升高(P<0.05)且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方面,FMA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增高(P<0.05),改善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能力,同时对患肢神经肌肉活动和运动传导时间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曹红十[6](2019)在《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丧失,引起运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急救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救援能力的提升,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TISCI)所占比例增加。运动功能康复对TISCI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改善其运动功能,而且可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因此,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措施与开始干预的起始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康复医学与护理学的不断发展,运动功能康复手段与措施也日益多样化,其中减重步行训练(BWST)是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文献回顾发现临床多采用某种或几种干预措施,缺乏科学构建集束化方案进行干预的研究,也未见BWST运动康复干预最佳起始时间点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索基于循证基础上,科学构建BWST集束化方案用于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并寻找最佳BWST起始时间点,为临床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和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分析急性期TI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长春市某大学附属三甲综合医院脊柱外科入院治疗且损伤平面在T1L5之间的TISCI患者。结果:(1)86名患者完成本研究,男性为主(88.4%),年龄以3550岁居多(44.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为主(76.8%);多数患者有配偶(74.4%);住院时长以4周内为主(72.1%)。损伤平面位于胸段患者居多(67.4%);损伤程度中B级居多(48.8%);损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伤(40.7%)和高处坠落伤(30.2%)为主;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以612小时为主(48.8%);未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患者更多(62.8%);受伤到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间隔时间以24周为主(56.3%)。(2)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多(41.9%)。(3)LEMS评分结果:入院1.0(0.0,8.3)与出院14.0(10.0,22.0)LEM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住院时长(Z=8.308)、损伤水平(T=2.166,P=0.037)、损伤程度(H=31.994,P=0.000)、是否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T=-4.709,P=0.000)及不同损伤到开始康复训练间隔时间(F=12.441,P=0.000)为患者LEMS评分影响因素。(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损伤后到开始康复训练间隔时间每增加2周,出院时的LEMS评分改善程度减少1.670分。结论:(1)本研究TISCI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教育程度较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是主要原因,多数患者为胸段损伤,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手术治疗,受伤到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间隔时间以24周为主。(2)研究对象发生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比最高。(3)早期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损伤水平、损伤程度、损伤后是否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及损伤后至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间隔时间。(4)研究对象出院比入院时的LEMS评分有所改善;损伤程度为影响LEMS评分的因素,且随着受伤后至参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间隔时间延长,其入院和出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值降低。第二部分TSCI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建立及评价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合循证研究方法,提取国内外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有效干预措施,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应用DEMATEL分析法对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进行评价,明确该方案中核心措施和辅助措施。方法:(1)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文献计量学和meta分析结果,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2)应用DEMATEL分析法,对建立的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进行评价,依据中心度和原因度,筛选有效措施并确定方案中的核心措施与辅助措施。结果:(1)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1)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TSCI运动功能康复相关研究最强突变英文文献25篇。文献共引可视化分析获得8个聚类,分别是:“Walking scale”、“Population based study”、“Health outcome”、“Spinal cord injur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tandard”、“Lumbar spinal trauma”、“Inpatient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Traumatic center cord syndrom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TSCI运动功能康复研究最强突变关键词共25个。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64篇中文文献进行分析。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中心性>0.1关键词7个,包括:“并发症发生及管理”、“外伤性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规律”、“康复”和“康复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检测到突变关键词1个:“脊髓损伤”,强度:9.3609。进行共引文献可视化分析,获得4个聚类。2)meta分析结果显示:BWST对于SCI患者步行能力(Z=5.33,P<0.000 01)、步行速度(Z=5.27,P<0.00001)、步行距离(Z=3.33,P=0.0009)、WISCIⅡ评分(Z=2.06,P=0.04)、下肢运动功能(Z=3.38,P=0.000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Z=3.27,P=0.001)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最终获得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干预重点,包括运动康复相关训练、物理因子康复训练、康复护理、职业康复和作业康复5个方面,共22个重点内容。(2)评价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1)排除无效措施,包括:其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如瑜伽、太极、水疗法、蜡疗法、职业技能评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置,形成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16项措施。2)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核心措施和辅助措施。核心措施共8项,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维度:减重步行训练(BWST)、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物理因子康复训练维度: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护理维度:二便功能训练、呼吸及排痰训练;作业康复维度:轮椅训练、日常自理能力训练。辅助措施共8项,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维度:步行训练、牵伸训练;康复护理维度:轴线翻身、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训练、卧位训练;作业康复维度:垫上运动、转移训练。结论:建立了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8项核心措施和8项辅助措施。第三部分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临床实证研究目的:(1)对比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与常规方案对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验证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2)在针对TISCI患者实施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比较BWST不同起始时间点对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差异,探索该方案BWST最佳起始时间点。方法:(1)采用1∶1匹配的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某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科住院的TISCI患者设为试验组,应用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间TISCI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某大学附属三甲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科住院的TIS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BWST开始时间,将患者分成A、B、C共3组:A组为术后4周开始BWST,B组为术后8周开始BWST,C组为术后12周开始BWST。3组患者减重步行训练均持续12周。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将按照1:1:1的比例区组随机分配至各治疗组,区组长度为6。所有患者从术后开始均采用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该方案持续至术后24周。结果:(1)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结果。康复训练24周时,两组患者LEMS得分、BBS得分、SCIM III得分比较,集束化方案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Ρ=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19和Ρ=0.009);下肢静脉血栓、痉挛、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Ρ>0.05)。(2)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1)术后2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的LEMS得分、BBS得分、SCIMⅢ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34、Ρ=0.015和Ρ=0.020),且B组和C组LEMS得分、BBS得分和SCIMⅢ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2、Ρ=0.007和Ρ=0.008)。2)BWST干预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但A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略高于B组和C组。3)BWST干预8周时,A组、B组和C组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00和Ρ=0.010)。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A组和B组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显着高于C组(Ρ<0.05)。4)BWST干预12周时,A组、B组和C组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均具有显着性(Ρ=0.004、Ρ=0.001和Ρ=0.003)。A组和B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和BBS得分差值显着高于C组(Ρ<0.05)。B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略高于A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5)术后2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1)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可提高TISCI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降低TISCI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但未能有效降低TISCI患者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痉挛发生率。(2)在BWST集束化方案的基础上,48周开始BWSTT能显着改善TISCI早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赵宇琳[7](2019)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课题纳入桂林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108例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4例,采用高压氧+常规康复治疗,1次/日,5次/周,2周/1疗程,2疗程;对照组54例,采用常压吸氧+常规康复治疗,1次/日,5次/周,2周/1疗程,2疗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法(Barthel指数法),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对以上显示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ADL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ADL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NIHS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NIHSS评分又均显着低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MMSE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MMSE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5例,有效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8%(51/52);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1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5%(42/51)。观察组5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是预防和减轻致残的关键。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
赖名殷[8](2019)在《针刺调控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抑制炎性坏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以下简称PS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病理变化的影响,评价针刺改善缺血性PSD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和认知情志异常的情况;从“神经炎症反应”学说入手,探讨神经元炎性坏死参与缺血性PSD发生发展过程,探讨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水平的影响,阐明针刺调控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抑制神经元炎性坏死的作用机制和通路。从“自噬降解可能减缓神经炎症反应”理论揭示针刺改善缺血性PSD大鼠肢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手术(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暂时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tempora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tMCAO/R),手术后第四天,加用孤养法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每天给予两种刺激(共十种刺激,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安排两种刺激),连续21天,建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给予缺血性PSD大鼠针刺(神庭穴、双侧本神穴)和药物(盐酸帕罗西汀片,按10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干预,每天干预一次,连续干预14天,干预过程中持续给予CUMS刺激,分别在MCAO造模前、CUMS造模后、针刺干预第7天和针刺干预第14天检测。本实验分为四个部分:(1)评价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行为学(旷场实验、理毛次数和蔗糖偏好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2)应用TUNEL检测和TTC检测技术,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和脑区神经元(海马神经元和皮质前额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的影响;(3)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脑区神经元(海马神经元和皮质前额叶神经元)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Beclin-1、LC3Ⅱ/Ⅰ、p62、Bcl-2)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海马组织LC3阳性表达量的影响,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缺血性PSD大鼠海马和皮质前额叶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的形态变化,应用HE染色观察针刺缺血性PSD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调节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情感障碍的机制;(4)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脑区神经元(海马神经元和皮质前额叶神经元)中炎症反应相关蛋白表达(NF-κB、NLRP3、IL-1β、IL-18)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海马组织NLRP3炎性复合小体各成分(NLRP3、ASC、Caspase-1)阳性表达量的影响,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缺血性PSD大鼠海马和皮质前额叶神经元的炎性小体和自噬小体超微结构和形态变化,评价自噬与神经元炎性坏死在针刺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中的作用关系,阐明针刺调控自噬抑制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炎性坏死的机制研究。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研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评价MCAO线栓法制备缺血性中风脑损伤模型成功,应用旷场实验、理毛次数和蔗糖偏好实验评价孤养联合CUMS刺激法制备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模型成功。根据旷场实验、理毛次数(又称修饰运动)和蔗糖偏好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与正常组比较,缺血性PSD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理毛次数和蔗糖偏好率明显降低(P<0.001),提示造模后的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和症状,而针刺组PSD大鼠的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理毛次数和蔗糖偏好率较模型组大鼠升高(P<0.001),我们认为针刺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后抑郁出现的快感(兴趣)缺失、行动能力下降的症状。帕罗西汀组的大鼠活动减少和兴趣降低的症状也得以缓解。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假手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PSD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假手术并不能代替MCAO缺血再灌注手术引起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如行走向左偏或向左打圈、左前肢挛急不能伸展的左侧肢体偏瘫症状,右侧眼睑明显下垂;与PSD模型组大鼠相比,假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帕罗西汀药物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PSD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但帕罗西汀对于缺血性PSD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效果不太满意。(2)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发现,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MCAO组大鼠的脑部缺血面积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PSD模型组大鼠脑部缺血面积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该实验暂时性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而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缺血面积更严重,可能与中风后的情感障碍和中风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关;与PSD模型组大鼠相比,假针刺组脑部缺血面积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脑部缺血面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药物组的大鼠脑部缺血面积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能有效减少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缺血面积,减轻大脑梗死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而帕罗西汀药物对于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改善并无显着作用。MCAO模型组和缺血性PSD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皮质神经元出现明显的神经元凋亡(P<0.001);针刺组P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皮质神经元凋亡数量和现象明显减少(P<0.001),说明针刺改善缺血性PSD神经功能缺损和情感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帕罗西汀亦能有效降低缺血性P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p<0.001),帕罗西汀是针对情志障碍的药物,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善缺血性PSD机体的抑郁症状,抑制神经元凋亡是其抗抑郁的可能机制之一。(3)第三部分实验研究,我们观察了在四个时间点包括MCAO造模前、CUMS造模后(干预前)、干预第7天和干预第14天,各组缺血性PSD大鼠的运动功能、活动兴趣、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我们发现,针刺和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缺血性PSD大鼠对新事物的新奇心理、适应能力和抑郁症状,针刺还能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修复缺损神经功能,促进缺血性PSD大鼠肢体活动能力的康复,而帕罗西汀在改善缺血内环境和修复神经功能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优势,3-MA组缺血性PSD大鼠的运动功能、活动兴趣、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明显变差,与3-MA组比较,针刺+3-MA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提示针刺可能对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有调节作用,且可能是通过促进自噬流,从而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情感障碍。我们发现,缺血性PSD发生后,大鼠海马区组织中的Beclin-1、BNIP3、LC3Ⅱ/Ⅰ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P<0.01),Bcl-2 表达下降(P<0.001),前额叶皮质组织中的 Beclin-1、BNIP3、LC3Ⅱ/Ⅰ 明显升高(P<0.001,P<0.001,P<0.05),Bcl-2 表达下降(P<0.001),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缺血性PSD大鼠海马区LC3阳性表达升高,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模型组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有一处出现内陷,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自噬小体散在。针刺则显着提高大鼠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组织中的Beclin-1、BNIP3、LC3Ⅱ/Ⅰ、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P<0.001,P<0.001),大鼠海马区LC3阳性表达升高,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和氧化应激损伤。帕罗西汀组大鼠海马区的Beclin-1、BNIP3、LC3Ⅱ/Ⅰ、Bc1-2表达升高(P<0.01,P<0.001,P<0.05,P<0.001),前额叶皮质的Beclin-1、BNIP3、LC3Ⅱ/ⅠBcl-2 表达升高(P<0.001,P<0.001,P<0.05,P<0.001),大鼠海马区LC3阳性表达升高,神经元核膜欠光滑,细胞器较少。假针刺组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 Beclin-1、BNIP3、LC3Ⅱ/Ⅰ、Bcl-2 表达无变化(P>0.05,P>0.05,P>0.05,P>0.05)。3-MA组大鼠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Beclin-1、BNIP3、LC3Ⅱ/Ⅰ、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01,P<0.001),大鼠海马区LC3阳性表达减少,神经元自噬水平明显被抑制,且伴随着神经元变性、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以及清晰可见的“碎片状”的细胞炎性小体散落在肿胀的线粒体周围,在缺血性PSD机体中神经元自噬和凋亡可能呈现负相关;与3-MA组相比,针刺+3-MA组大鼠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 Beclin-1、BNIP3、LC3Ⅱ/Ⅰ、Bcl-2 表达显着升高(P<0.001,P<0.001,P<0.001,P<0.001),大鼠海马区LC3阳性表达增强,神经元缺血缺氧病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自噬小体和细胞器明显增多,未见明显炎性小体,缺血缺氧引起的粗面内质网扩张现象得到明显缓解,神经元形态趋向良好。HE染色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4)第四部分实验研究,假手术组大鼠前额叶神经元形态良好,细胞器丰富。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性PSD模型组海马区(P<0.001,P<0.001,P<0.001,P<0.001),和前额叶皮质的 NF-》κB、NLRP3、IL-1β、IL-18 表达升高(P<0.001,P<0.001,P<0.01,P<0.001),免疫荧光结果示缺血性PSD大鼠右侧脑部海马区NLRP3、ASC-1、Caspase-1阳性表达显着增强,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形态变差,粗面内质网扩张,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线粒体肿胀,高尔基体空泡化,提示缺血性中风后抑郁脑损伤可引起炎症水平的升高,证明了 PSD机体缺血脑损伤后引起的自噬激活在不及时干预的情况下,启动了凋亡程序转向细胞炎性坏死的过程;与PSD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大鼠右侧脑部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NF-κB、NLRP3、IL-1β、IL-18表达显着下降(P<0.01,P<0.001,P<0.001,P<0.001),神经元核膜光滑,细胞器丰富,自噬小体明显增多,提示针刺能显着改善缺血性PSD机体脑部海马神经元炎症反应。帕罗西汀组大鼠海马区的NF-1κB、NLRP3、IL-1β、IL-18 表达升高(P<0.01,P<0.001,P<0.001,P<0.001),前额叶皮质的 NF-κκB、NLRP3、IL-]β、IL-18 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P<0.05,P<0.05,P<0.001),神经元核膜明显弯曲,自噬小体偶见,细胞器较少,核膜欠光滑,免疫荧光结果示针刺组、帕罗西汀组右侧脑部海马区NLRP3、ASC-1、Caspase-1阳性表达减弱。说明帕罗西汀改善PSD机体情感障碍抗抑郁的机制可能与改善受损神经元炎症反应相关,但对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善无显着作用。与缺血性PSD模型组相比,假针刺组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NF-κB、NLRP3、IL-1β、IL-18表达无变化(P>0.05,P>0.05,P>0.05,P>0.05),假针刺组NLRP3、ASC-1、Caspase-1阳性表达无明显变化,神经元空泡变性,有几处自噬小体,细胞炎性坏死破裂产生的碎片状物质清晰易见,线粒体嵴脱落空泡变性。3-MA组大鼠海马区的NF-κB、NLRP3、IL-1β、IL-18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01,P<0.01,P<0.001),前额叶皮质的 NF-κB、NLRP3、IL-1β、IL-18 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1,P<0.05,P<0.001),说明在自噬水平被抑制的情况下,3-MA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炎症水平升高,海马区NLRP3、ASC-1、Caspase-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神经元核膜锯齿样弯曲,细胞器空泡化,核周间隙增宽,自噬小体未见,线粒体或细胞器周围碎片状炎性物质清晰可见,说明抑制自噬后,受损神经元炎症反应加重,促进了细胞从炎性坏死向凋亡的转变,从而使受损的神经元功能进一步恶化;与3-MA组相比,针刺+3-MA组大鼠海马区的NF-κκB、NLRP3、IL-1β、IL-18 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01,P<0.01,P<0.001),前额叶皮质的NF-κκB、NLRP3、IL-1β、IL-18 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5,P<0.05,P<0.001),海马区NLRP3、ASC-1、Caspase-1 阳性表达显着减弱,神经元核膜连续,核仁清晰可见,自噬小体增多,细胞破裂内容物少见,自噬小体明显增多,神经元炎性坏死现象偶见,证实了针刺可通过上调神经元自噬水平,抑制细胞炎性损伤,减缓缺血性PSD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改善缺血性PSD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结论:神经炎症反应引起的神经元炎性坏死与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情感障碍、情志异常机制有关。帕罗西汀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缺血性PSD大鼠抑郁症状,且抑郁症状的缓解可能有利于减轻缺损神经功能的负担,但对于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的本质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提示缺血性PSD的发病机制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针刺能有效改善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缺损神经功能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情志异常,其机制与激活神经元自噬流有关。针刺通过促进或挽救神经元自噬清除受损神经元,即自噬作为一种神经元保护因素抑制了神经元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免受炎性浸润损伤,改善缺血缺氧内环境,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和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的抑郁症状,揭示了针刺改善缺血性PSD大鼠肢体运动障碍和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
邢旭严[9](2019)在《基于肌电信号的脑损伤患者手部动作实时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准确识别脑损伤患者运动意图可以激发患者主动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有望促进脑功能重塑,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目前,许多研究提出利用模式识别技术来识别患者的多种精细运动意图,结果证明了模式识别方法在离线分析中的可行性。但是多类动作的离线识别性能难以直观体现模式识别系统的实时性能。并且脑损伤患者众多,一个稳定的实时评估方法来监测病理进程阶段和评估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开展了基于肌电信号的脑损伤患者手部动作实时评估方法研究,有效地将脑损伤患者的运动意图识别与实时评估结合在一起,并进行了探讨。首先,本课题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分别包括:患者的信息录入、实验参数设置、离线数据采集、分类器建立和实时视频游戏功能。其次,选取四名脑损伤患者采集上臂48通道的表面肌电信号,分别利用传统线性判别、Fisher线性判别、改进线性判别和支持向量机四种模式识别算法对患者手部18种精细动作进行运动意图识别。并对四种算法的运算速度与动作模式识别结果进行比较,找到一种识别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的运动意图方法。然后,基于虚拟现实的康复训练系统对患者的多种精细动作进行实时游戏动作识别,并提出了反应时间、完成时间、实时整体动作完成率、动态效率和个人完成率五个实时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目的是为肢体控制能力提供了一种客观的量化指标,是临床康复量表的有益补充。并且实时的主动训练,能够带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各种功能障碍的脑损伤患者,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法。最后,由于脑损伤患者的手部肌肉痉挛,在执行动作时并不能恒力进行。一般来说,大多数肌电模式识别的研究都是基于恒力条件下进行的。若将其直接推广到肌肉收缩力变化的情况下时,算法容易失去鲁棒性。本课题采用了三种肌电模式识别抗力鲁棒性的研究方法,最终发现提出四个与肌电信号幅值无关的频谱域特征进行分类更有显着的优势。
李燕静,张丽英[10](2018)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采取延续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 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例,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取延续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ADL,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神经功能,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6个月, 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 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对于改善肢体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状况 |
3.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现状分析 |
3.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4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多元线性回归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
4.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
4.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及局限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4 理论基础 |
4.1 压力与应对理论 |
4.2 研究框架及研究假设 |
5 技术路线 |
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样本的选择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样本量的确定 |
3 研究指标及测量工具 |
4 资料收集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原则 |
研究结果 |
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
2.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2.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量表条目得分情况 |
3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3.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况 |
3.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量表条目得分情况 |
4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应对方式水平 |
4.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得分情况 |
4.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量表条目得分情况 |
5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伤残接受度水平 |
5.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量表得分情况 |
5.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量表条目得分情况 |
5.3 不同特征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差异性分析 |
6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7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8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分析 |
9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分析 |
10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分析 |
1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回归分析 |
11.1 自变量的赋值情况 |
1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1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伤残接受度的结构方程模型 |
12.1 结构方程建模 |
12.2 模型的路径效应分析 |
讨论 |
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
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分析 |
2.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一般 |
2.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量表条目情况分析 |
3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分析 |
3.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 |
3.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量表条目情况分析 |
4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分析 |
4.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主要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 |
4.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量表条目情况分析 |
5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分析 |
5.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处于中等接受水平 |
5.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量表条目情况分析 |
5.3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关系分析 |
6.1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6.2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6.3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和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分析 |
6.4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和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分析 |
6.5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对方式和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分析 |
6.6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模型分析 |
7 建议与对策 |
7.1 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促进患者对伤残主动接受 |
7.2 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伤残接受水平 |
7.3 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伤残接受度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 |
3 本研究的不足 |
4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
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2 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相关研究 |
2.1 伤残接受度的概述 |
2.2 伤残接受度的研究现状及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
2.3 伤残接受度的测量工具 |
2.4 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
3 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3.1 社会支持的概述 |
3.2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 |
3.3 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
4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 |
4.1 自我效能的概述 |
4.2 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 |
4.3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
5 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5.1 应对方式的概述 |
5.2 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 |
5.3 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
6 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伤残接受度关系的研究现状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
(一)水疗法 |
(二)音乐疗法 |
(三)运动想象疗法 |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
(五)功能性电刺激 |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七)经颅磁刺激 |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一)镜像疗法概述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
(七)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病例分组 |
(四)技术路线 |
(五)干预方案 |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
(七)资料收集 |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
(九)质量控制 |
(十)科研伦理 |
(十一)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脑梗死 |
2.2 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2.2.1 高血压 |
2.2.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2.2.3 糖尿病 |
2.2.4 高脂血症 |
2.2.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2.2.6 房颤 |
2.3 脑梗死并发症 |
2.3.1 肺部感染 |
2.3.2 压疮 |
2.3.3 深静脉血栓形成 |
2.3.4 卒中后情感障碍 |
2.4 偏瘫后康复 |
2.4.1 良肢位摆放 |
2.4.2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2.4.3 肌力训练 |
2.4.4 神经发育促进技术 |
2.4.5 物理因子疗法 |
2.4.6 中医传统疗法 |
2.5 运动想象疗法 |
2.5.1 运动想象疗法的临床应用 |
2.5.2 运动想象疗法的研究不足 |
2.5.3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运动想象疗法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分组情况 |
3.2 评估方法与观察指标 |
3.2.1 运动诱发电位 |
3.2.2 表面肌电图检测 |
3.2.3 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 |
3.3 干预措施 |
3.3.1 常规药物治疗 |
3.3.2 常规康复训练 |
3.3.3 具身运动想象治疗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四章 结果 |
4.1 各组神经运动传导时间改变 |
4.2 各组神经肌肉活动改变 |
4.3 各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变 |
第五章 讨论 |
5.1 运动想象的优势 |
5.2 具身认知理论对运动想象疗法的补充 |
5.3 本研究的结果 |
5.4 具身运动想象疗法的机制分析 |
5.5 本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减重步行训练 |
1.2.2 运动疗法 |
1.2.3 集束化方案 |
1.3 减重步行训练在脊髓损伤运动康复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1 减重步行训练的基础研究 |
1.3.2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 |
1.3.3 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辅助方法 |
1.3.4 脊髓损伤康复效果评价 |
1.3.5 脊髓损伤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 |
1.4 集束化方案的研究现状 |
1.4.1 集束化方案的临床应用 |
1.4.2 集束化方案的构建 |
1.5 理论基础 |
1.5.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
1.5.2 应激系统理论 |
1.5.3 赋能理论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1.8 伦理考量 |
第2章 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描述性结果 |
2.3.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3 运动功能相关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4.1 描述性分析 |
2.4.2 TISCI患者下肢运动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文献计量学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检索策略 |
3.2.2 数据分析工具 |
3.2.3 CiteSpaceⅤ软件相关参数、术语及其意义 |
3.2.4 检索结果的归纳与分析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3.3.1 国外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3.3.2 国内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3.3.3 T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重点措施 |
3.4 讨论 |
3.4.1 文献计量学数据分析 |
3.4.2 应用Cite Space研究T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文献的科学性 |
3.5 小结 |
第4章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Meta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检索词及检索策略 |
4.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2.3 文献筛选 |
4.2.4 文献质量评价 |
4.2.5 资料提取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
4.3.2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
4.3.3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4.3.4 Meta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4.1 SCI患者减重步行训练干预方案分析 |
4.4.2 减重步行训练对SCI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
4.4.3 本系统评价局限性及启示 |
4.5 小结 |
第5章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建立初始方案 |
5.2.2 DEMATEL分析法 |
5.3 结果 |
5.3.1 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 |
5.3.2 DEMATEL分析法结果 |
5.3.3 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 |
5.4 讨论 |
5.4.1 DEMATEL方法分析 |
5.4.2 方案的总体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方案的TISCI患者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3.1 社会人口学资料、病情资料分析 |
6.3.2 康复训练前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
6.3.3 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
6.3.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6.4 讨论 |
6.4.1 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对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分析 |
6.4.2 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对TISCI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BWSTT在 TISCI早期患者中应用的最佳起始时间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 |
7.3.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
7.3.2 康复训练前各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
7.3.3 进行BWSTT4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
7.3.4 进行BWSTT8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
7.3.5 进行BWSTT12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
7.3.6 术后24 周各组患者间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
7.3.7 各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结果 |
7.4 讨论 |
7.4.1 BWSTT不同起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
7.4.2 BWSTT不同开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
7.4.3 BWSTT不同开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
7.4.4 BWST在 TISCI早期患者中应用的最佳起始时间点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分组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评价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6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认知 |
3.2 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 |
3.3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 |
3.4 高压氧治疗时机与国内外研究报道 |
3.5 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促进脑卒中运动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促进脑卒中运动障碍恢复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针刺调控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抑制炎性坏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定义及认识 |
一、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定义及西医认识 |
二、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认识 |
第二节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研究 |
一、神经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
二、NLRP3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元炎性坏死 |
三、神经元自噬对神经元次级坏死的调控作用 |
第三节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一、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西医治疗现状 |
二、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现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模型制备研究现状 |
二、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
第二节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模型大鼠脑部病理形态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
第三节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
第四节 针刺调控自噬抑制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神经元炎性坏死的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中文详细摘要 |
(9)基于肌电信号的脑损伤患者手部动作实时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运动康复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1 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 |
1.2.2 患者康复训练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患者上肢评估方法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行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预处理及模式识别算法 |
2.1 信号采集 |
2.1.1 信号的产生 |
2.1.2 信号的采集设备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滤波 |
2.2.2 数据分窗 |
2.2.3 数据差分 |
2.3 特征提取 |
2.3.1 时域特征提取 |
2.3.2 频域-谱域特征提取 |
2.4 模式识别分类算法 |
2.4.1 线性判别式分析 |
2.4.2 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法 |
2.4.3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 |
2.4.4 支持向量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康复训练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研究 |
3.1 实验对象及实验范式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范式 |
3.2 虚拟现实的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的功能模块 |
3.2.2 康复训练系统的具体实现 |
3.3 基于模式识别的运动意图识别 |
3.3.1 基于LDA的分类算法 |
3.3.3 基于SVM的分类算法 |
3.3.4 不同方法的运动意图识别的比较 |
3.4 实时性能指标评估 |
3.4.1 实时的功能性评价指标 |
3.5 整体性能评估结果 |
3.5.1 离线与实时分类结果 |
3.5.2 功能性的实时性能评估指标结果 |
3.5.3 实时个人完成率性能指标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肌电模式识别抗力变化的鲁棒性研究 |
4.1 实验对象及实验范式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范式 |
4.2 肌电信号分类和时域特征结果 |
4.2.1 数据集处理 |
4.2.2 传统时域特征分类结果 |
4.3 特征值均方根归一化法 |
4.3.1 RMS归一化法 |
4.3.2 基于肌电电势图的评估方法 |
4.3.3 传统时域特征分类与RMS归一化分类结果比较 |
4.4 平均幅值的阈值分类法 |
4.4.1 阈值分类法 |
4.4.2 传统时域特征分类与阈值分类法结果比较 |
4.5 频谱域特征值法 |
4.5.1 传统时域特征分类与频谱域特征分类结果比较 |
4.5.2 频谱域特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D]. 宋柳荫. 延边大学, 2020(05)
- [3]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D]. 刘雨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D]. 赵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D]. 曹红十. 吉林大学, 2019(02)
- [7]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D]. 赵宇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针刺调控缺血性PSD大鼠神经元自噬抑制炎性坏死机制研究[D]. 赖名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基于肌电信号的脑损伤患者手部动作实时评估方法研究[D]. 邢旭严.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10]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J]. 李燕静,张丽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