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杨薇[1](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张翰文(Harvey Zhang)[2](2020)在《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把新西兰的中文教育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面向母语非汉语的本地学生,作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学习动机可以通过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来解释。第二类为新西兰华文教育,面向母语为汉语的华裔学生,作为汉语继承语的学习者,其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民族语言认同理论来解释。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差异,来帮助新西兰的汉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华文学习者有先天性的母语优势,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在语感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而本土汉语学习者普遍都是零起点,学习汉语的动机来源于自身的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差异。教师应该在言语技能和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还有教材选择和文化课内容设计方面都要做出区分对待。本文针对新西兰缺少优质汉语教师的问题,提出从中国引进富有教学经验汉语教师的建议。针对并非所有学校都开设汉语课的问题,我们建议新西兰政府应该制定国家语言政策,把汉语纳入第二语言学习选项之一。针对部分华文学习者学习动机较弱的问题,我们建议华人家长应该培养子女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以此来提高其学习动机。
杨宏伟[3](2020)在《“跨代离散”: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研究 ——以华侨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寻根之旅是由国侨办主办,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展的大型文化“保根工程”,自国侨办于1999年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将该项工作划归中国侨联,其间刚好20年。华侨大学作为国侨办直属高校,自2008年起受国侨办委托承接“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历10年。本文运用华侨大学自承办以来保存档案资料,包括营员名录、日程安排、活动手册、教师和营员心得,以及相关项目管理文件,招投标合同、预算决算等,以及结合笔者对于中国寻根之旅营员、领队的访谈和238份营员问卷,通过提出“跨代离散”的术语来概括以东南亚青少年华裔为典型代表的反映在与祖籍中国的联结性程度关系上所呈现出的弱离散类型和状态,具体通过将东南亚、欧美、蒙古青少年华裔作为比较组展开论证和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源起与问题意识、理论框架、文献综述、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回顾“中国寻根之旅”和华大营项目开展和实施的历史沿革、内容、意义及其特点。第三部分基于238份营员回收问卷及华大营教师和学生心得与笔者的田野,建构以东南亚青少年华裔为典型代表的“跨代离散”组别与以欧美和蒙古为代表的非“跨代离散”组别之间体现在自我族群身份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国国家认同上的差异性及其关系类型和模式。认为:蒙古华裔青少年祖籍认同最为强烈,他们未来普遍拥有回流中国的意愿,因此也多以侨居的方式生活在蒙古,大多数人继续持有中国国籍,其与祖籍国始终保持有紧密的联系,祖籍认同勿需重建。欧美华裔青少年相较蒙古,祖籍认同较弱,但相较东南亚为强。他们正处于移民融入当地的中间阶段,既未像旅蒙华裔青少年那么强烈,也未像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如此薄弱,其与祖籍国联系较为密切,祖籍认同尚未消逝。东南亚华裔青少年祖籍认同最为薄弱,融合于当地趋势明显,大多获得所在国国籍,与祖籍国关系疏离,而是通过一些自我族群与国家意识及文化上的认同与祖籍国保持情感上的联系,虽然其祖籍意识近年来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复兴,并且通过中国寻根之旅得以唤醒或者重塑,但祖籍认同尚待重建。第四部分结合营员问卷和“中国寻根之旅”项目的实施,评估其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对于本文提出的“跨代离散”术语予以概念的抽象和界定,并总结本文观点。
谷香吟[4](2020)在《文莱华人的移民与再移民 ——以诗里亚镇为个案的研究》文中提出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是一个以马来人为主体的伊斯兰教君主制国家。诗里亚位于文莱西北部,北临南海,是马来奕区中的一个镇。自1929年在该地区发现石油后,华人移民陆续来到诗里亚,这里因此成为了华人在文莱早期最大型的聚集地之一。华人在诗里亚镇从事石油、农耕等经济活动,并建立了华社与华校,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里的华人社会一度保持着繁荣的景象。1970年代后,文莱国家走向独立,主体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使得生活在诗里亚镇的华侨华人面对新的改变,不得不考虑再移民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诗里亚华人社会的发展与文莱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国家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华人从四面八方移民到文莱,在数十年后又有一批华人离开文莱再移民到其他国家,这种变化成为了诗里亚华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今,曾经无比繁荣的诗里亚华人社会呈现出了不同往日的景象。
CEN IZ EVRIX ROZANAH EL KHARIZAH(王晨)[5](2019)在《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状况 ——基于马都拉岛安努启雅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伊斯兰习经院指的是伊斯兰教传统寄宿学校,习经院可分两种:传统式习经院与现代式习经院。传统式习经院为印尼习经院最古老的形式,专门学伊斯兰教知识的课程,以师带徒。现代式习经院很受大家的欢迎,因为现代习经院能够满足现代的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而仍然保留宗教知识与规定,以及现代式习经院大部分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宗教部的认证,有正式的毕业证书,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汉语也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学汉语的需求如今不限于华裔,非华裔也纷纷开始学习汉语,包括伊斯兰教习经院的学者。从2000年时期,在印尼特别是在东爪哇省不少习经院开设了华文教育作为必修课。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印尼马都拉岛安努启雅伊斯兰教习经院女高中,本文进行实习、调查问卷,经过课堂观察研究分析,找出本习经院的教育模式与功能、教师和学生们的情况、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缘由以及策略,以加深习经院的华文教育认识。本文主要可分为四部分,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还有文献综述。第一观点陈述了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简史与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包括印尼伊斯兰教经学院简史与发展现状和安努启雅伊斯兰教经学院简史与发展现状。第二观点陈述了宏观视域: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情况,包括时间因素:进入与扩散和空间因素:不同地区的布局状况。第三观点陈述了微观视野:安努启雅伊斯兰教习经院的华文教育状况,包括师生结构与来源、正式规章与非正式规章、收入与支出、基本设计情况以及有关活动情况。第四观点陈述了安努启雅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缘由及应对的策略分析,包括安努启雅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学存在问题及缘由和安努启雅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学策略。
柯雯靖[6](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资数量不足和师资质量不高,是目前国际汉语教师面临的两大普遍问题,通过现有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培养也未能有效解决。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研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定义不明确,偏向显性能力研究,使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并未形成统一的结构;第二,缺乏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发展动态研究,更注重静态的教师能力分类;第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研究未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紧密联系;第四,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国别化、地域化研究不足,未形成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复杂动态理论,为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四个研究问题,从跨学科视角出发,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使用多种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得出四个研究结论。第一,从复杂视角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结构进行重新设定。以“国际汉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标准出发,根据教师能力研究的复杂性,以教师意识为源头,教师认知为中枢,带动教师知识和教师技能形成齿轮运转式的结构。第二,从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出发,构造了能力之间的互动性关系,确立了隐性能力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实证进行检验。第三,在国际汉语教师动态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变化的内外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教师意识、教师认知、教师知识和教师技能的框架中,以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细化了能力的构成。并通过资讯文本分析,总结国际汉语教师在不同国家环境中的不同发展状态。第四,根据国际汉语教师动态能力结构和内外因素的影响,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动态结构发展做出总结。并针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标准设定、教师能力发展方式和学科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通过复杂动态理论的新思路,结合语言学、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可供性理论等内容支持,共同探讨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的定位。第二,采用自建动态数据库,通过收集主要来自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评估、访谈、课程作业、教学报告、课堂观察以及相关资讯等内容,对具有实时变化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研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使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多方面的考察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结构及内容。第三,从系统完整性、相互关联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定义的复杂性、自适应性等特征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了全新的理解。第四,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应用做出分析,提出反馈和更新建议。第五,将教师发展与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结合。将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从客观的显性能力培训转变为对教师个体长期发展的隐性能力培养。
巫雪漫(BOO XUE MAN)[7](2018)在《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对华文教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很多国家为了实现语言教育目的而对语言教育进行规划,邹长虹表示“语言政策是为了制定社会对于语言的需要,也是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政治手段,与国家的教育、社会和经济的期望有相连”。①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和转变造就了马来西亚社会呈现多元化的语言使用情况,同时也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田野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全面地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华文教学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和田野调查进一步分析马来西亚相关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影响,最后基于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指出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选题意义、概念界定、语言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动态、主要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绪论囊括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宏观的视角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分别从历时角度梳理马来西亚各时期语言教育政策发展概况及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各时期发展概况。第三章论述调查问卷设计依据、设计框架及内容,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诊断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影响。第四章主要综述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影响。分析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限制、让步,以及华文教学在马来西亚教育政策下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反思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为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讨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对华文教学的影响,选题较为新颖。笔者的研究切入角度是从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出发,不仅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还结合马来西亚华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此研究角度不但属创新的研究方法更有效地丰富并补充了前人的研究。笔者作为马来西亚人,当地华文教学的亲临者在调查访谈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此外,笔者通过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和华文教学发展情况的梳理,结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提炼出的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反复斟酌,提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在语言教育政策下的展望,从而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下的华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周晓芹[8](2018)在《海外华人少年儿童华文学习者华文泛读现状研究 ——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泛读研究起步于英美等国,发展成熟以后才传入中国。泛读研究在中国起步晚,首先涉足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泛读研究领域,接着是汉语作为母语的泛读研究。由于对外汉语事业起步晚,对外汉语泛读的研究起步就更加晚了。分级阅读作为泛读活动的形式之一,其阅读载体分级读物是一种语言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对外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外汉语分级读物应运而生。本文在梳理中外泛读文献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泛读读物的特点。通过对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华文学习者的家长的调查问卷及对其中文授课教师与访谈,分析了海外少年儿童华文学习者的华文泛读现状以及中文泛读读物的传播环境,发现了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编写以及传播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成为同类研究参考方向,为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编写提供思路。
白娟[9](2018)在《澳大利亚社区语言学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大利亚社区语言教育是其多元文化理念的产物,也是澳大利亚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语言学校是澳大利亚进行社区语言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少数族群保持与传承其族裔语言文化的最为重要的阵地,也是澳大利亚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重点论述澳洲社区语言学校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当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指出政策支持是促进社区语言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大经费投入进行师资培养是主要途径。
范峻玮[10](2016)在《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澳关系一直保持着快速而平稳的发展,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都不断创造新的高度,其中以文化和教育上取得的成绩尤其令人瞩目。得益于在澳华人数量与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以及中国文化在澳大利亚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激发了越来越多澳大利亚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借助此次良好的契机,起步较晚的南澳大利亚州在汉语教学以及中国文化传播方面展现出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引起了中澳两国的共同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南澳州的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在中澳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开办,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南澳州的综合语言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凭借在本地区,尤其是华人华裔中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南澳州汉语教学与促进中国文化传播中也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在对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教学与日常管理两个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二者可以相互参考,共同发展。本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对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澳大利亚汉语教学、南澳大利亚州及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汉语教学,澳大利亚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中文民族学校四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澳大利亚的整体汉语教学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具体对南澳大利亚州的汉语教学发展概况进行了整理。第三章介绍了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和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第四章根据调查结果,首先从课程设置、师资、教材、教学法以及学生五个方面对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和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二者的日常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二者的教学和日常管理方面的学生了解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上文中的比较分析进行验证和补充。第五章基于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比较分析的结果,从功能定位、机构特色、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机制四方面为二者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六章为结语,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二、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
四、文献综述 |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2)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针对大洋洲地区本土汉语学习者的相关教学研究 |
(二)针对华裔学习者的相关教学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对比分析法 |
(二)调查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第二章 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和华文教育概况 |
一、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相关情况 |
(一)学生情况 |
(二)教师情况 |
(三)教育体系情况 |
二、新西兰华文教育相关情况 |
(一)学生情况 |
(二)教师情况 |
(三)教育体系情况 |
第三章 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一、言语技能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一)听力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二)口语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三)阅读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四)写作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二、语言要素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一)汉字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二)语音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三)语法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四)词汇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的教材及文化课内容对比分析 |
一、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的教材对比分析 |
(一)教材编写原则对比分析 |
(二)教材编写内容对比分析 |
二、文化课内容对比分析 |
(一)文化知识内容对比分析 |
(二)文化活动内容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和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资源本身问题 |
(二)教育重视度问题 |
二、解决的对策 |
(一)教育资源本身问题的解决对策 |
(二)教育重视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西兰本土汉语教师访谈(样本) |
附录2 国家汉办公派志愿者教师访谈(样本) |
附录3 新西兰华文教师访谈(样本) |
附录4 新西兰本土汉语学习者调查(样本) |
附录5 新西兰华文学习者调查(样本) |
致谢 |
(3)“跨代离散”: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研究 ——以华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理论框架 |
一、古典离散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二、“跨代”与“跨代离散”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离散理论及华人离散族群研究 |
二、海外华裔青少年认同问题研究 |
三、“中国寻根之旅”相关研究 |
第四节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寻根之旅”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国寻根之旅”项目的启动及其分期 |
一、项目的启动和初步发展期(1977-1998) |
二、项目的拓展和快速发展期(1999-2007) |
三、项目的提升和精细化发展期(2008-2018) |
第二节 华侨大学“中国寻根之旅”项目的实施与运营 |
一、华大营之先声:菲华学生夏令营和港澳台侨生中国文化之旅 |
二、中国寻根之旅华大营项目的实施与运营 |
三、中华文化大乐园(CHINA FUN) |
四、中华文化大赛(Chinese Culture Contest)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外华裔青少年多元认同研究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一、问卷设计 |
二、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海外华裔青少年多元认同之族群认同 |
一、相关理论概念 |
二、族群认同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海外华裔青少年多元认同之文化认同 |
一、相关理论概念 |
二、文化认同的关联性分析 |
第四节 海外华裔青少年多元认同之国家认同 |
一、相关理论概念 |
二、国家认同的关联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寻根之旅成效评估、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寻根之旅”成效评估 |
一、成效评估关联性分析 |
二、感想与建议 |
第二节 问题与对策 |
一、“文化排斥”现象的出现 |
二、“中国寻根之旅”的活动定性与模式创新 |
三、如何提升中方接待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
四、如何消除境外国家的“疑虑”与“担忧” |
五、如何向海外持续推广“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文莱华人的移民与再移民 ——以诗里亚镇为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概念阐述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文莱华人移民史与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文莱华人移民史 |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文莱华侨华人 |
二、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莱华侨华人 |
第二节 田野点概况 |
一、诗里亚镇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诗里亚镇的人口与族群关系 |
第二章 华人移民诗里亚的历史(1930s—1960s) |
第一节 华人移居诗里亚的契机:石油的发现 |
第二节 华人移居诗里亚的历史过程 |
一、二战前诗里亚华人移民的情况 |
二、二战后华人移居诗里亚的高峰期 |
第三节 早期诗里亚的华人社会 |
一、诗里亚华人的经济生活 |
二、诗里亚华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
第四节 华人定居点:诗里亚华人新村的建立 |
一、诗里亚新村建立的背景 |
二、诗里亚新村的建立 |
第三章 诗里亚华人的再移民(1970s—1980s) |
第一节 文莱独立前后国家政策的改变 |
一、诗里亚华人再移民的推力 |
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拉力 |
第二节 诗里亚华人选择再移民 |
第四章 华人再移民后的诗里亚华人社会(1990s—至今) |
第一节 留居诗里亚的华人 |
第二节 华人再移民后诗里亚华人社会的变化与特点 |
一、诗里亚华人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
二、华人小商业逐渐萎缩 |
三、华文教育与华人社团在逆境中前进 |
四、诗里亚华人心理的重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状况 ——基于马都拉岛安努启雅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五)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与安努启雅习经院简史与发展现状 |
(一) 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简史与发展现状 |
(二) 安努启雅习经院简史与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宏观视域:印尼与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情况 |
(一) 时间因素:进入与扩散 |
(二) 空间因素:不同地区的布局状况 |
第四章 微观视域:安努启雅习经院的华文教育状况 |
(一) 概况:课程设置与教材 |
(二) 人员:师生结构与来源 |
(三) 制度:正式规章与非正式规章 |
(四) 收费:收入与支出 |
(五) 活动:有关活动情况 |
第五章 安努启雅习经院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缘由及应对的策略分析 |
(一) 安努启雅习经院华文教育存在问题及缘由 |
(二) 安努启雅习经院华文教育对策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给校长的访谈问卷 |
附录2: 给汉语教师的问卷 |
附录3: 给学生的问卷 |
(6)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普遍问题 |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趋势 |
二、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相关研究 |
三、复杂动态理论 |
四、可供性理论 |
五、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章节介绍 |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范围 |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研究对象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语言教师能力标准研究的复杂性 |
一、从系统完整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二、从相互关联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三、从多种可能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四、从边界波动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设定 |
五、从自适应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设定 |
第三节 复杂性视野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模型 |
第三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基本构成 |
一、国际汉语教师意识 |
二、国际汉语教师认知 |
三、国际汉语教师知识 |
四、国际汉语教师技能 |
五、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
一、专业课程学生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分析 |
二、境外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性解析 |
第四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 |
二、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结构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 |
二、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内容分析 |
第三节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 |
一、世界范围内国际汉语教师资讯发展情况 |
二、国别化角度看国际汉语教师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应用思考 |
一、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层次性 |
二、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国别适应性 |
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评估性 |
第二节 从发展方式多样化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 |
一、根据教师意识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二、根据教师认知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三、根据教师知识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四、根据教师技能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的实际应用 |
一、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培养的应用 |
二、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应用 |
三、对国际汉语教师自我发展的应用 |
四、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贡献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自评量表 |
附录二 学生课程作业示例 |
1. 观察量表 |
2. 小组报告 |
3. 学生教案 |
附录三 国际汉语教师资讯数据库录入部分信息 |
致谢 |
(7)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对华文教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问题有助于丰富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二) 明晰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和实施条例对华文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语言教育政策的界定 |
(一) 语言政策 |
(二) 语言教育政策 |
(三) 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 |
(四) 华文教学 |
二、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一) 国别化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二)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三、语言教育政策与华文教学相关研究 |
(一) 国别化语言教育政策与华文教学相关研究 |
(二)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与华文教学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 田野调查法 |
(五) 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及华文教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概况 |
一、马来西亚各时期语言教育政策发展概况 |
(一) 英殖民时期 |
(二) 早期独立时期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 |
(四) 新发展政策时期 |
(五) 新世纪信息科技时期 |
二、马来西亚标志性语言教育政策 |
(一) 教育报告书 |
(二) 《国语法案》 |
(三) 教育法令 |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发展概况 |
一、英殖民地战前、战后的华文教学概况 |
(一) 英殖民地战前华文教学概况(萌芽期) |
(二) 英殖民地战后华文教学概况(巩固期) |
二、马来西亚成立早期华文教学概况 |
(一) 马来西亚独立1950年代初华文教学概况(整理期) |
(二) 马来西亚成立1950年代后期的华文教学发展概况(改革期) |
三、20世纪60-90年代华文教学发展概况 |
(一) 新经济政策时期华文教学发展概况(稳定期) |
(二) 新发展政策时期华文教学发展概况(发展期) |
四、落实2020年教育宏愿时期华文教学发展概况(转型期) |
第三章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影响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设计的基本理念 |
(一) 语言的自然传播 |
(二)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规划与华文教学 |
二、调查目的与对象 |
(一) 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一) 基本信息 |
(二)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四、调查过程 |
第二节 华文教师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及华文教学的态度调查分析 |
一、华文教师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态度 |
(一) 教师对语言教育政策的理解程度分析 |
(二) 教师对语言教育政策的认同程度分析 |
二、华文教师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态度 |
(一) 华文教师对华文教学保持母语教育特质的看法 |
(二) 教育大蓝图对华文教学影响的看法 |
第三节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影响调查分析 |
一、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不同语言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
二、不同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影响程度 |
三、华文教学受到的影响 |
(一) 学生学习华语能力下降 |
(二) 学生学习华语积极性下降 |
(三) 华语教学课时缩减 |
(四) 华语教材内容趋向简化 |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限制 |
一、1967年《国语法案》对华文教学的限制 |
二、1970-1990年《新经济政策》对华文教学的限制 |
三、《教育大蓝图》对华文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文教学的让步 |
一、1979年《内阁报告书》对华文教学的让步 |
二、鼓励学生学习新语言的法令政策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
一、华语通用程度不高 |
二、学生学习华文的积极性降低 |
三、华文教学受重视程度较低 |
四、华社被动扞卫母语教育 |
第四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相关建议 |
一、进一步达到各语言平等发展,加大及推广华文教学的力度 |
二、华社应对教育政策保持正面态度,提供实际性维护母语教育的方针 |
三、家长应对华文有信心,鼓励小孩考取华文 |
四、提倡人民互相学习,多展开各族之间互相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
五、应当进一步厘清相关课题,勿使教育过于牵涉政治与种族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调查 |
附录二: 问卷调查 |
致谢 |
(8)海外华人少年儿童华文学习者华文泛读现状研究 ——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
2.1 关于泛读的概念和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 |
2.1.1 关于泛读的概念 |
2.1.2 分级阅读标准研究 |
2.2 关于英语泛读的研究 |
2.2.1 美国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2.2.2 英国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2.2.3 中国儿童英语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2.3 关于汉语泛读的研究 |
2.3.1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2.3.2 中国对外汉语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同中文学校华文学生华文泛读读物阅读情况调查及其中文教师深度访谈 |
3.1 问卷与访谈内容设计与调查与访谈对象 |
3.1.1 问卷与访谈设计 |
3.1.2 调查与访谈对象 |
3.2 数据总结 |
3.3 讨论 |
3.4 教师深度访谈 |
3.4.1 关于访谈问题的设计 |
3.4.2 针对华文学生华文阅读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研发与发行渠道的思考与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发现及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
(9)澳大利亚社区语言学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社区语言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早期社区语言教育 |
(二) 多元文化主义与社区语言教育 |
1. 对移民语言重要性的认识 |
2.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提出 |
(三) 社区语言教育的常规化 |
三、社区语言教育的现状 |
(一) 概况 |
(二) 相关组织 |
(三) 经费与管理 |
(四) 课程与发展 |
(五) 师资 |
(六) 评估与汇报 |
四、问题与讨论 |
五、余论:社区语言教育中的汉语教学 |
(10)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族学校 |
1.2.2 中文民族学校 |
1.2.3 南澳州的汉语培训机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澳大利亚汉语教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1.4.2 澳大利亚中文民族学校研究文献综述 |
1.4.3 澳大利亚孔子学院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澳大利亚州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
2.1 澳大利亚汉语教学发展概况 |
2.2 南澳大利亚州汉语教学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与孔子学院的发展概况 |
3.1 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的发展概况 |
3.1.1 南澳华联会中文学校 |
3.1.2 南澳中华会中文学校 |
3.1.3 南澳华人福利会中文学校 |
3.1.4 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发展概况小结 |
3.2 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概况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汉语教学 |
3.2.3 中国文化体验教学 |
3.2.4 中澳文化交流活动 |
3.2.5 日常管理 |
第四章 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分析 |
4.1 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教学方面的比较分析 |
4.1.1 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4.1.2 师资的比较分析 |
4.1.3 教材的比较分析 |
4.1.4 教学法的比较分析 |
4.1.5 学生的比较分析 |
4.2 南澳州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日常管理方面的比较分析 |
4.3 学生对南澳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孔子学院的了解情况调查比较 |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2 调查问卷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南澳中文民族学校与阿德莱德孔子学院发展建议 |
5.1 功能定位 |
5.2 机构特色 |
5.3 资源配置 |
5.4 运行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中文调查问卷1 |
附录3:中文调查问卷2 |
附录4:英文调查问卷1 |
附录5:英文调查问卷2 |
致谢 |
附件 |
四、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2]新西兰本土汉语教育与华文教育对比分析[D]. 张翰文(Harvey Zhang).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跨代离散”: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研究 ——以华侨大学为例[D]. 杨宏伟. 华侨大学, 2020(01)
- [4]文莱华人的移民与再移民 ——以诗里亚镇为个案的研究[D]. 谷香吟.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5]印尼伊斯兰教习经院华文教育状况 ——基于马都拉岛安努启雅的个案分析[D]. CEN IZ EVRIX ROZANAH EL KHARIZAH(王晨). 浙江大学, 2019(01)
- [6]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D]. 柯雯靖. 厦门大学, 2018(06)
- [7]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对华文教学的影响[D]. 巫雪漫(BOO XUE MAN).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5)
- [8]海外华人少年儿童华文学习者华文泛读现状研究 ——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为例[D]. 周晓芹.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澳大利亚社区语言学校发展研究[J]. 白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1)
- [10]南澳大利亚州中文民族学校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分析[D]. 范峻玮. 山东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