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凤廷[1](2018)在《光电阴极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光阴极的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定可克服基于光阳极的生物传感器测定的固有缺点。不同于光阳极,内部电子还原反应发生在光电阴极/电解质界面,以氧气为电子受体,这使得从电解质溶液中吸附的还原成分对还原反应没有影响。结果,获得了光电阴极本身的真实光电流响应。基于此我们合成了Bi OI纳米片和CuInS2微花p型半导体材料,它们具有高介电常数,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强烈的载流子效应。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以BiOI纳米片和CuInS2微花为光敏材料构建的光电阴极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凝血酶、Pb2+和miRNA。主要内容包括:(1)开发了一种基于hemin G四联体增强和金纳米粒子(AuNPs)淬灭BiOI纳米片信号的新型多功能PEC生物传感器平台。以p型半导体BiOI纳米片为阴极光敏材料,hemin G四联体和AuNPs为电子转移体。当目标物凝血酶不存在时,hemin G四联体距离Bi OI纳米片较远而AuNPs距离BiOI纳米片较近,此时AuNPs与Bi OI纳米片之间的电子转移起主导作用,导致光电流被猝灭。当目标物凝血酶存在时,hemin G四联体距离BiOI纳米片较近而AuNPs离去,此时hemin G四联体与BiOI纳米片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起主导作用,导致光电流响应增强。凝血酶的浓度在8.75×10-1414 mol/L到8.75×10-99 mol/L之间时,光电流响应与凝血酶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2)开发了一种基于Fc增强和金纳米粒子(AuNPs)淬灭BiOI纳米片信号的新型多功能PEC生物传感器平台。仍以p型半导体BiOI纳米片为阴极光敏材料,Fc和AuNPs为电子转移体。当目标物Pb2+不存在时,Fc距离BiOI纳米片较远而AuNPs距离BiOI纳米片较近,此时AuNPs与BiOI纳米片之间的电子转移起主导作用,导致光电流被猝灭。当目标物Pb2+存在时,Fc距离BiOI纳米片较近而AuNPs离去,此时Fc与BiOI纳米片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起主导作用,导致光电流响应增强。Pb2+的浓度在5.0×10-1212 mol/L到1.0×10-66 mol/L之间时,光电流响应与Pb2+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3)开发了基于CuInS2微花为光敏材料的PEC生物传感平台。以p型半导体CuInS2微花作为阴极光敏材料,酶切扩增用于目标miRNA的循环放大,TATA绑定蛋白用于电子的阻挡,来构建阴极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当目标mi RNA存在时,PEC信号降低。在目标miRNA不存在时,PEC信号不变。miRNA的浓度在1.0×10-15mol/L到1.0×10-6mol/L之间时,光电流响应与miRNA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张学礼[2](2018)在《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认为建国以来,随着滹沱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及降雨量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流域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出现了河道干涸、航运消失、生物种类变迁、地下水漏斗、沙尘天气等现象。目前学术界已对其变迁的自然表现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而对水环境变迁背后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织过程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试图探寻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中的“人地关系”互动,重点考察人类活动、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心态与思维意识等因素在流域水环境变迁中的作用。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本文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地方志、馆藏档案、各类报纸等。2.田野调查。根据社会学理论,本文通过拟定社会调查问卷,完成田野社会调查,搜集有关人地关系互动的资料。调研范围涉及滹沱河全流域,调研人群包括农民、工人、水利管理者、环境保护管理者、教师等。3.跨学科综合研究。本选题研究以历史研究方法为主,涉及生态学、社会学、水利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本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水”资源是滹沱河流域社会演变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通过考证滹沱河流域文化、经济、交通发展演变,甚至于政治抉择,可以看出“水”资源促进了流域社会的发展变迁。(1)地名文化、地方文学和风俗信仰中的“水”资源要素。如:石家庄市庄窠村村名即是“装货”一词的谐音发展而来。“此地原为古运粮河的装货码头,故初称“装货”。后来古运粮河干涸,水运码头废弃,渐成村落,村名谐音演变为庄窠。至今当地村民仍读为“装货(音)”。(2)“水”资源与养殖产业、健康产业、休闲产业、河道产业的发展。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的修建促进了沿河滩地的开发,“建库以后,特别是1980年以后,沿着滹沱河两岸河滩开发造地15万亩,种植果树、花生、西瓜、红薯等,年亩收入500元以上,年总收入近1亿元”。(3)滹沱河水运曾是河北省和天津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水上交通方式。(4)“水”资源与政治抉择,“滹沱河为平山县提供了13万亩水田、旱田25万亩、山坡地8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水稻以及其他各种杂粮、夏收麦、秋收稻,一年收两季,全县最富的就是西柏坡村……平均每年收27万粮食”,这也造就了晋察冀的“乌克兰”---西柏坡,由此也促成了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重要因素。2.水体污染是滹沱河流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水体污染是滹沱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污染来源包括企业生产、公共卫生事业、社会生活中的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与化肥。这种水“质”之变不仅改变了流域水环境的自然状态,进而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心态、区域水案等系列变迁。(1)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如辛集县“先后有10万多棵树木因害枯死,该县城关佃士营大队就有5000棵将成材的树木被碱死,自1976年以来,该县有400亩小麦、500多亩大秋作物被污水淹毁”。同时,地下水也受到污染继而出现大批机井作废的现象。(2)农村社会秩序的改变。有些地方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发病率显着增高,婴儿畸形怪胎增多,从而造成社会个体安全感的的缺失。石家庄市污水导致栾城县境内、沿河两岸附近的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11个乡镇,120平方公里的土地,据卫生部门调查,污染区癌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大大高于对照的清灌区,南焦村大队1980年因病死亡中因癌症死亡86人,占35.5%。1975年:束鹿县防疫部门调查。“草丛的蚊子成群,特别是桥壁上的密度更大,每平方米约达5000-10000个,而且这些蚊子能够传播疟疾、大脑炎等流行性疾病”。(3)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的出现。城市“水缸”的“生态危机”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风险。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均出现水体污染。“口头、横山岭、岗南、黄壁庄四个水库,除了口头外,衡岭和岗南水库,五种毒物发现了三种,主要是氰化物。黄壁庄水库中五种毒物发现了四种”。(4)“水”生态环境变迁导致区域间不协调现象的出现。流域出现了束鹿县工业污水污染下游衡水地区,石家庄地区污水污染栾城、赵县等地的跨区域水污染纠纷现象;(5)由于水体污染造成了赵州桥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在对外交往中极大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3.水利工程背景下流域生态与社会变迁。水利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水”的自然存在状态。一方面,从水旱灾害减轻、经济效益开发、生态环境改变等方面,人类是最终“受益者”。(1)从防洪效益来看,流域内洪水肆虐情形得到有效改善。以黄壁庄水库为例,1959到1979年如果不建库可能受淹面积809万亩,而建库后,滹沱河下游同期总减少淹地面积379万亩。(2)从农业效益来看,引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忻州市滹沱河灌区受益范围涉及到当地3个县(市区)14个乡镇123个村和1个国营农场,除了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以外,还有辣椒、甜玉米等经济类作物。“灌溉农业总产值约8亿,灌区内人口20万人”。(3)从综合利用上,发电效益有效提升了水资源潜能开发。黄壁庄水库自建库到1986年“工程效益为21.25亿元,其中工程总投资和运行管理费(包括群众投劳折资)为3.6875亿元,工程净效益为17.5635亿元”。(4)从生态效益来看,水利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忻州市滹沱河灌区建立后,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地面风速降低30%左右,相对湿度提高14%左右,蒸发量减少了28%,增进了人民健康,改善了生存环境”。其次,流域也出现了地表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区域小气候与生物种类变迁等自然现象,以及社会人口迁移、交通方式变迁、生存条件恶化等社会连锁反应。(1)水利移民改变了区域人群的正常生存状态,出现一系列“移民综合症”。如移民生活十大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买东西难,用电难,住房难,吃粮难,生产难,结婚难”。(2)随着河道水量的减少,滹沱河水运继而逐渐消退,航运业等经济模式也逐渐消失。(3)水环境变迁背景下,社会群体逐渐表达了其生态诉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表达了加强滹沱河流域生态建设的诉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滹沱河流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提至社会决策层面。石家庄市提出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实施“一城七县,拥河发展”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滹沱河、安全滹沱河、文化滹沱河、活力滹沱河、智慧滹沱河的具体目标。4.地下水开发背景下流域生态与社会变迁。地下水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尤其在农业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作用。地下水开发满足了流域农业生产用水的基本保证,出现“有井一片绿,无井一片黄”的现象。(1)20世纪70、80年代,流域农业发展直接受益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天旱地不旱,越旱越增产”的特殊景象。“1953年石家庄地区平均亩产量97.5.4公斤,皮棉20.7公斤。大旱的1972年连续200多天未下透雨,全区平均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了286.4公斤,皮棉26.5公斤,1979年出现的伏旱,卡脖旱,8-9月份降雨仅有48毫米,比常年降雨量少了七成多。由于充分发挥了机井的作用,战胜了干旱。全区平均粮食总产20.41亿公斤,单产448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地下水开发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渠道。无极县单井净收益1078/年,4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单井获纯利润64元。(3)由于人们忽视地下水再生规律的地下水开发,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相应改变。如无水可打、埋深持续增加、地下水漏斗形成、机井枯竭。因此,应实现生态反应与社会决策修正相对应,确保水利规划与生态条件相一致。5.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历史考察与借鉴。水资源科学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维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0世纪70、80年代石家庄生态环境管理进行了历史考察,得出如下启示:首先,构建生态社会管理科学运行机制:(1)应构建水生态保护的全员介入管理机制;(2)水生态环境保护应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管理轨道;(3)倡导生态管理法制思维;健全组织设置,提升执行效率。其次,提升社会群体生态认知水平:(1)树立“水”生态的敬畏意识;(2)摒弃“生态与生产对立”的片面思维;(3)发挥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化作用。6.流域水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及和谐水生态理念的构建。流域水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1)城乡二元结构。传统社会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对应的工业与农业不同的产出比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表现在流域水资源分配上即为城市优于农村,工业先于农业。(2)新时代的生态要求与部分传统产业的对立。在新时代新的生态要求面前,部分传统产业面临去留抉择,但是这些产业又背负有群体生存的社会责任,这就出现了新时代新的生态要求与传统产业的博弈。(3)社会若干主体的矛盾定位。首先,从社会个体来讲,一方面社会个体对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部分个体也存在有缺乏水生态意识,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其次,在现有政府绩效考核的体制之下,往往是水生态的保护服从于对于地方GDP的过分追求,也就出现了政府监管行为无效性。(4)人类物欲主义的存在造成了人们对流域水环境经济功能的过度追求,以至于忽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从宏观视角上,建议构建与实践和谐水生态理念:(1)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体现水资源共享的公平环境;(2)从提升水资源利用效能、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法制建设、把握水生态环境变迁的滞后性特征等方面借鉴和反思他国流域治理经验;(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社会多层级水生态运行保障机制;(4)尝试突破流域的自然属性与行政管辖属性的博弈。
张斌然[3](2018)在《成片套损区预防与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近年来先后出现了中区东部、北一区断东、南一区乙块、喇7-30、南一区西部等多个套损区。成片套损是指某一采油开发区域内,发生大面积相似规律套管损坏的一种现象。这些套损区域范围内部分井已通过解卡打捞、整形、深部取换套等技术进行了修复或报废,但存在部分井未达到有效治理。成片套损源头往往是由区域内某一单井发生套损导致的,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大面积油水井陆续发生套损。成片套损区套损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变形错断为主、多种套损类型并存,疑难井治理主要存在以下难点:小通径及无通道套损井比例高,上下断口纵向间距小,鱼头与断口同步,地层吐砂吐岩块,断口急弯,管柱通过性差,找通道工具磨铣过程中易折断。文中从工程统计学的角度,对成片套损区套损特征和地层特征进行研究,对成片套损区套损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出了多个套损区套损规律,如南一、二套损区等套损区存在嫩二段普遍套损的规律,东区等多个套损区存在油层段套损的规律。采用测井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套损井段测井曲线普遍规律。对岩心进行了室内实验分析,嫩二段套损段化石层水平层理较多,岩石断面也比较平整,主要表现为硬岩性、薄弱面的特点。并且对嫩二底部的泥岩遇水膨胀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其膨胀标准无法达到粘土岩层的膨胀标准。成片套损区治理过程中,主要研发了系列的套损井打通道技术、套管加固技术、取换套技术及有落物井报废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套损区治理率达到80%以上。对于已完成治理的套损区,从新井和老井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二次套损的措施。
温磬[4](2016)在《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欧洲与中国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来己久,从“现代性”的视角考察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关系的动态发展及演变进程,能够为当下的世界提供重新审视近代中欧文明交流史的另一种可能。作为资本主义新世界的核心力量,近代以来欧洲人通过与中国的交流互动将“现代性”逐步引入中国,特别表现为通过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扩张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渗透及改造。回溯历史,作为认知中国文明的主体,欧洲人对待中国文明的范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范式转变,欧洲与中国的现代性相遇也始终贯穿在此段历史进程中。以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的三次范式转换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基础,19世纪在整个中欧文明交流进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便得以凸显。在“现代性”相遇的背景下关注19世纪来华德国人在中国所进行的“文明化”尝试及其范式转换,对于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中德近代交流史以及中欧关系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及价值。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政治组织与制衡、经济贸易沟通、科学技术发展、精神文化与信仰等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关的一系列因子为核心,通过此种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考察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在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三位19世纪来华的德籍代表性人物之上:新教传教士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uzlaff,1803-1851)、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1905).汉学家福兰阁(Otto Franke,1863-1946)。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通过不同的个人意识与在华经历对中国文明现状作出不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进行“文明化”改造的尝试,呈现出不同的“文明化”范式。这些文明化范式同时参与到19世纪欧洲人认知中国文明的范式过程中,从微观角度构建出“现代性”相遇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的宏观过程,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立体的维度。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于:1.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是如何理解中国文明现状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试图在中国实现文明化的?2.如何在近代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进程的大背景下看待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的历史定位?论文主要围绕以上问题,以“文明化范式”作为思维红线进行文本梳理与论证。论文由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话题缘起与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视角与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一章以“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为中心,分别从罗马时代、大航海时代直至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不同历史实践阶段梳理19世纪之前欧洲与中国的文明互动,兼及19世纪之前德意志与中国的文明相遇;第二章以19世纪德国与中国文明的进一步接触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文本,并对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的版本、具体行程等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旅华记述之文本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人之人性以及中国人之精神信仰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论证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主要围绕“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如何实现中国文明化”这一主题,分别从他们三人在中国的具体活动出发,以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知为基础,论述由此发展而成的对中国进行基督教文明化、科学技术文明化、学术文明化的不同文明化尝试过程;第五章以先前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的具体范式,重点论述影响不同的中国文明化范式转变与发展的历史与个人因素以及不同文明化范式之间继承与批判的内在关联;第六章为结语,对整篇论文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部分为参考文献及附录,附录部分收录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着作名录、本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及部分档案书影。从“文明化”范式转换的视角出发,以近代德国人欧洲文明优越的自我意识为主体重新审视19世纪中德各层次的关系及互动,对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尝试进行梳理及历史定位分析,在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范式的历史大背景下,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三位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为例,将这段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进程置于全球史与中德交流史中进行历史定位,从文明化的宏观视角理解近代以来的中德及中欧关系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当下中欧文明交流中的问题与应对方式,此亦为本研究之初衷与期待。
岳晓[5](2016)在《试析尼克松政府对印度发展核试验的政策》文中指出核武器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的武器,有原子弹、氢弹等,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但在可控的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核能来为自身服务。1945年8月,美国为了加速日军投降,派飞机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巨大的爆炸造成20.3万人伤亡,大量建筑物被毁坏,其威力震惊了全世界,这也宣告世界从此进入了新的时代——核时代。从广岛上空升起蘑菇云起,核武器以及与之相关的核战略、核能利用就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南亚第一大国的印度也不例外。印度于1947年获得独立,恰巧赶上核时代的发轫。印度的核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任总理尼赫鲁高调反对核武器,但在其女儿英迪拉·甘地任期内的1970年,印度却公开宣布印度将进行“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试验,并于四年后成功试爆。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国家,和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确立了自己在核领域的领导者地位。美国的历届政府的核外交政策也不相同,尼克松执政时期,随着《核不扩散条约》的生效,美国不再像约翰逊时期那样关注全球核不扩散的问题,对印度核试验也不是十分重视,导致相关情报出现错误。本文试图探究尼克松政府对于印度这一时期“用于和平目的”核试验的政策并对其进行浅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现状、原始档案文献,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内容。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核外交政策及印度的核战略选择,分别简要叙述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核外交政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1971年12月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为节点,将尼克松政府对印发展和平目的核试验的政策分为前期和后期,即1968年至1971年和1972年至1974年。第三部分是尼克松政府前期对印度的政策抉择。第三部分是尼克松政府后期的美印关系及其对印度核试验的政策抉择。最后一部分叙述了美国政府的自我反省并对这一时期的核不扩散政策进行分析。在结语部分,本文进行了提炼和升华,并结合美国对朝鲜的核政策,总结美国核外交政策的特点。当前,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又摆在了美国和中国的面前。虽然朝鲜和伊朗极端反美,与印度不同,但美国处理印度核问题时的政策仍然值得中国借鉴。
陈秀颀[6](2015)在《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化工生产规模日趋大型化,工艺流程愈发复杂化,生产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两大难题。一旦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发生事故,将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口造成巨大灾害。因此,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已然成为典型化工企业必须严加要求的防范性工作。本文针对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展开研究,提出风险等级确定办法,并对系统内部的安全与环境存在的事故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估,以便采取相关防护措施,保障企业化工生产安全顺利推进。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我国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特征及其事故的特点和危害性;对国内外各类典型重大化工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和案例分析,并阐述了国内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2)详细对比分析了各类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研究范围以及优缺点,着重论FTA、HAZOP评价方法。(3)结合典型化工企业危险性事故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用于典型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价的化工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软件(PSLMStation),详细介绍了具体内容、技术路线及PSLM作为新型安全评价方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4)根据典型化工企业危险性事故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量化分析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工艺过程、风险控制水平并判断环境敏感区,结合所编制的分级矩阵,将企业环境风险划分四个等级。(5)最后根据以上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办法,以某PVC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为例,对其进行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相关防治措施并确定风险等级。
秦悦悦[7](2009)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社会需求,各个高校也必须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由此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研究中,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也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定位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揭示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其次,结合德、美两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经验,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对其核心构成部分,课程体系构建做了重点论述。最后,本文还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个案研究对象,重点调研了该校石油、冶金等专业的培养状况,研究和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方案,以期对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Larry H. Flak,Brian A. Tarr,王龙,李雪梅[8](2003)在《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文中认为 前言 发生在地下隔层间的地下井喷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危害。 地下井喷是指大量的井下地层流体从较高压力层流到较低压力层(压实层或漏失层),它是所有井控中最普遍的问题。这种现象与层间窜流不同,层间窜流多发生在长距离的射孔隔层间,它几乎不
二、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光电阴极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光致电化学概述 |
1.1.1 光致电化学概述 |
1.1.2 光致电化学体系的组成 |
1.1.3 光致电化学的发展前景 |
1.2 光致电化学材料概述 |
1.2.1 光致电化学材料概述 |
1.2.2 光致电化学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2.1 激光加热蒸发法 |
1.2.2.2 水热合成法 |
1.2.2.3 溶胶-凝胶法 |
1.2.2.4 微波合成法 |
1.2.3 光致电化学材料的应用 |
1.2.3.1 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
1.2.3.2 有机光电活性材料的应用 |
1.3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 |
1.3.1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
1.3.2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1.3.2.1 电位型传感器 |
1.3.2.2 电流型传感器 |
1.3.3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3.3.1 光电阳极传感器的应用 |
1.3.3.2 光电阴极传感器的应用 |
1.4 阴极光电材料BiOI的简介及应用 |
1.5 阴极光电材料CuInS_2的简介及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双增强效果的阴极光致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凝血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BiOI纳米片的合成 |
2.2.2.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3 将AuNPs连接到凝血酶适体(DNA_2)上 |
2.2.2.4 光致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不同基底及材料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表征 |
2.3.3 BiOI纳米片的X-射线衍射表征图 |
2.3.4 BiOI纳米片的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图 |
2.3.5 在最优偏压-0.1V下,对BiOI纳米片价带导带的检测 |
2.3.6 电子转移过程研究 |
2.3.7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光电流的检测 |
2.3.8 修饰电极的阻抗表征 |
2.3.9 对heminG四联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圆二色谱的表征 |
2.3.10 对hemin适体DNA1的浓度、hemin的浓度、凝血酶的孵化时间及偏压的优化 |
2.3.11 对凝血酶浓度梯度的检测及线性表征 |
2.3.12 对凝血酶特异性的检测 |
2.3.13 实际样品检测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双增强效果的阴极光致电化学传感器检测Pb~(2+)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2.2.1 BiOI纳米片的合成 |
3.2.2.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2.3 将AuNPs连接到铅离子适体(DNA_2)上 |
3.2.2.4 光致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不同基底及材料的扫描电镜表征 |
3.3.3 Fc还原电位的测定 |
3.3.4 电子转移过程研究 |
3.3.5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光电流的检测 |
3.3.6 修饰电极的阻抗表征 |
3.3.7 对Fc修饰的DNA1的浓度、Pb~(2+)的孵化时间及偏压的优化 |
3.3.8 对Pb~(2+)浓度梯度的检测及线性表征 |
3.3.9 对铅离子特异性的检测 |
3.3.10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基于酶切扩增效果的阴极光致电化学传感器检测MicroRNAs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2.1 CuInS_2微花的合成 |
4.2.2.2 阴极生物传感电极的构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CuInS_2微花的扫描电镜表征 |
4.3.3 CuInS_2微花的XRD图像表征 |
4.3.4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光电流的检测 |
4.3.5 修饰电极的阻抗表征 |
4.3.6 酶切反应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表征 |
4.3.7 对核酸外切酶III(ExoIII)浓度的优化 |
4.3.8 对TATA绑定蛋白(TBP)浓度的优化 |
4.3.9 对miR-21浓度梯度的检测及线性表征 |
4.3.10 对miR-21特异性的检测 |
4.3.11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五、论文架构 |
第一章“因水而兴”:“水”资源驱动下的区域社会发展演进 |
一、文化之兴:“水”资源与区域社会文化发展 |
(一)“水”资源与地名文化 |
(二)“水”资源与地方文学 |
(三)“水”资源与风俗信仰 |
二、经济驱动:“水”资源资本的开发和利用 |
(一)养殖产业 |
(二)健康产业 |
(三)休闲产业 |
(四)河道产业 |
三、交通变迁:滹沱河水运影响下区域社会生态 |
(一)滹沱河水运是区域经贸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 |
(二)渡口出行是人们日常交通出行方式之一 |
(三)滹沱河水运与革命事业的胜利推进 |
四、政治抉择:“水”资源与红色圣地 |
第二章“适可而止”: 人地互动与水环境“质”之变--以水体污染为考察中心 |
一、滹沱河流域水环境“质”变的社会驱动要素 |
(一)工业企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
(二)公共卫生行业与水“质”之变 |
(三)乡镇企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
(四)农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
二、水环境“质”变下的社会风险的出现 |
(一)影响和改变着农村社会秩序 |
(二)城市水缸“生态危机”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 |
(三)“水”生态变迁与区域间不协调现象的出现 |
(四)“水”生态变迁与国际形象塑造 |
(五)“水”生态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改变 |
第三章 作用与副作用的博弈:水利工程兴建与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 |
一、传统社会水治理的自然驱动因素—基于“水”自然属性的考察 |
(一)水患肆虐,危害一方 |
(二)旱灾不断,生产亦难 |
(三)盐碱之害,种植不易 |
二、传统社会水治思想下的水环境之“变”—基于工程式的解决路径 |
(一)河道工程 |
(二)引水工程 |
(三)蓄水工程 |
(四)盐碱治理工程 |
三、初见红利:滹沱河流域水环境驱动下的社会发展 |
(一)从防洪效益来看,洪水肆虐情形得到有效改善 |
(二)从农业效益来看,引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
(三)从综合利用上看,发电效益有效提升了水资源潜能的开发 |
(四)从生态效益来看,水利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 |
四、双刃剑之: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下的生态与社会之变 |
(一)水利工程与流域生态环境之变 |
(二)水环境变迁与流域社会人口迁移 |
(三)水环境变迁与交通方式的改变 |
(四)水环境变迁与社会群体生态诉求表达 |
五、水利、生态、社会联动下的历史反思 |
(一)构建水利、生态、社会共赢模式 |
(二)树立整体水环境改造观---对河北省平山县WEP/CHN2811项目的历史考察 |
(三)借鉴有机论自然观,借力机械论资源观,加速转向生态水利发展轨道。 |
第四章 恩赐与惩戒:地下水开采与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 |
一、地下水资源驱动下的社会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考察 |
(一)渠灌井灌之交替--地下水开采的历史进程 |
(二)采水工具之变---地下水开采的标识符 |
(三)机井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
(四)地下水开发的成本与效益 |
二、地下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次生问题的出现 |
(一)违背地下水再生规律,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 |
(二)缺乏生态环保观念,地下水体污染严重 |
(三)城市化进程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变迁—以对石家庄市区的考察为例 |
三、滹沱河流域地下水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
(一)实现生态反应与决策修正相对应 |
(二)确保水利规划与生态条件相一致 |
第五章 并行不悖:20 世纪 70、80 年代生态社会管理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
一、构建水生态保护的科学运行机制 |
(一)构建水生态保护的全员介入管理机制 |
(二)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管理轨道 |
(三)健全组织设置,提升执行效率 |
二、提升社会群体的生态认知水平 |
(一)树立“水”生态的敬畏意识 |
(二)摒弃“生态与生产对立”的片面思维 |
(三)发挥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化作用 |
(四)突出乡镇企业生态管理的特殊性 |
第六章 变迁之变迁:和谐水生态理念的构建与实践 |
一、滹沱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
(二)新时代生态要求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
(三)社会若干主体的矛盾定位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
(四)物欲主义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
二、滹沱河流域和谐水环境生态模式的构建 |
(一)西方水生态保护理念的借鉴 |
(二)把握水生态环境变迁的滞后性特征,切勿因噎废食---兼论类似命运下的咸海地区水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启示 |
(三)构建社会多层级水生态运行保障机制 |
(四)协调流域的自然属性与行政管辖属性的博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成片套损区预防与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成片套损区套损特征 |
2.1 成片套损区统计特征 |
2.2 嫩二段标准层套损特征 |
2.3 油层部位套损特征 |
2.4 浅部地层套损特征 |
第三章 成片套损区套损因素 |
3.1 地质因素 |
3.2 工程因素 |
第四章 成片套损区治理方案及应用技术 |
4.1 成片套损区治理方案 |
4.2 成片套损区治理技术 |
第五章 成片套损区预防方法 |
5.1 新井(钻井过程)预防措施 |
5.2 老井(开发过程)预防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二、论文所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 论文所涉及核心概念之厘定 |
1. 文明 |
2. 文明化 |
3. 范式 |
(二) 论文研究范围 |
1. 主体:19世纪来华德国人 |
2. 三位代表人物: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 |
3. 原始文献材料: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已出版的旅华记述 |
三、文献综述 |
(一) 文明及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
1. 人类文明与互动 |
2. 欧洲与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
(二)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之研究 |
(三)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及其旅华记述之研究 |
1. 对郭实猎之研究 |
2. 对李希霍芬之研究 |
3. 对福兰阁之研究 |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1. 文明化范式 |
2. 对“欧洲文明优越论”之批判性理解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1. 文本分析 |
2. 历史考据 |
3. 历史考据定性分析 |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 |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
一、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
二、中国作为文明辐射之中心 |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
一、欧洲与中国接触之深化 |
二、欧洲文明扩张的萌芽 |
第三节 16至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综述 |
一、19世纪不同时期之旅华记述 |
1. 19世纪上半叶 |
2. 19世纪60/70年代 |
3. 19世纪末期 |
二、不同写作群体、不同文体之旅华记述 |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
一、郭实猎及其沿海航行记 |
1. 跨越东西的传教士 |
2. 1831 、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 |
3. 《1831、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记》 |
二、李希霍芬及其考察报告和日记 |
1. 地理学家与中国研究者 |
2. 在华考察行程 |
3. 《中国》、《中国旅行日记》及书信集 |
三、福兰阁及其回忆录和日记 |
1.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
2. 在华工作旅行经历 |
3. 《来自两个世界的回忆》及《东亚旅行日记和照片》 |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
一、郭实猎:封闭落后的中国 |
1. 落后的社会状况 |
2. 空虚的军事海防 |
3. 吸食鸦片与溺婴陋习 |
二、李希霍芬:亟需欧洲人开发的中国 |
1. 中国的城市与生活 |
2. 传统经济生产模式 |
3. 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 |
4. 环境破坏 |
三、福兰阁:处于衰败中的中国社会 |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
一、郭实猎:传统、排外、好奇情绪的复杂混合 |
1. 传统与保守的中国人 |
2. 排外与好奇的中国人 |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排外情绪 |
1.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
2.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
三、福兰阁:中国人的“礼”与“秩序” |
1. 强调“礼”的中国人 |
2. 中国人的秩序 |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
一、郭实猎:异教与迷信的交织 |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必要性 |
三、福兰阁:值得尊重的中国人精神信仰 |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实现中国文明化的尝试 |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化:对中国之期待 |
一、派发宣教书籍与医疗传教之结合 |
1. 派发宣教书籍 |
2. 医疗传道 |
二、借“自由”之名打开中国大门 |
1. 开展自由贸易 |
2. 加深民间交流 |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开发 |
一、外国资本技术进入中国及德国殖民地初探 |
1. 外国资本技术开发中国的前景 |
2. 发现胶州湾 |
二、“丝绸之路”与交通建设 |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尊重 |
一、尊重中国文明的客观地位 |
二、汉学学术资源的积累与欧洲学术方法的融合 |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文明化”的范式转变 |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化”范式 |
一、19世纪中德关系之历史背景 |
二、个人因素 |
1. 个人背景及自我意识 |
2. 面对中国的心态与期待 |
第二节 三种文明化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
一、基督教文明化的可行性 |
二、科学技术文明化的可行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2:论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
附录3: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
(5)试析尼克松政府对印度发展核试验的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0.3 研究状况述评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原始档案文献 |
0.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核外交政策及印度的核战略选择 |
1.1 二战以来美国历任总统核政策的演变 |
1.2 印度自独立以来的核诉求 |
1.2.1 尼赫鲁对核武器持谨慎态度 |
1.2.2 影响印度核试验的因素 |
2 尼克松政府前期美国对印度和平发展核试验的政策抉择 |
2.1 尼克松就职与美国核政策的调整 |
2.2 英·甘地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试验与美国的举措 |
2.2.1 印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
2.2.2 印度核试验的进展与美国的应对 |
3 尼克松政府后期对印度核试验的政策抉择 |
3.1 第三次印巴战争与美印关系的恶化 |
3.1.1 东巴基斯坦问题的爆发与美国的调停 |
3.1.2 战争的爆发及其对印度核政策的影响 |
3.2 尼克松访华与印度核安全战略的变化 |
3.2.1 中印边境冲突后的中印关系 |
3.2.2 尼克松访华与印度的反应 |
3.2.3 美国对印度核武的情报评估及政策 |
4 美国对印核外交的失败 |
4.1 印度引爆核弹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
4.2 试析美国对印发展核试验的态度 |
4.2.1 印度核试验后美国的反省 |
4.2.2 未能准确预测到印度发展核武的原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工企业生产概况 |
1.2 化工生产安全事故 |
1.2.1 化工生产事故特征 |
1.2.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及案例分析 |
1.3 国内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
1.3.1 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
1.3.2 国内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比较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2.1 安全评价简介 |
2.1.1 安全评价定义 |
2.1.2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 |
2.2 化工企业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比较 |
第三章 化工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SLM) |
3.1 PSLM(Process Safty Lifecycle Management)的概念 |
3.2 PSLMStation基本内容 |
3.2.1 系统框架 |
3.2.2 功能介绍 |
3.3 PSLM作为新型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第四章 环境风险评价 |
4.1 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 |
4.2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 |
4.3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和方法 |
4.3.1 评估程序 |
4.3.2 评估方法 |
第五章 某PVC生产企业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实例 |
5.1 聚氯乙烯企业生产工艺 |
5.2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乙炔加氢反应进行PSLMStation智能化分析 |
5.2.1 加氢除乙炔过程反应流程 |
5.2.2 对于特定危险事故树分析表的准备 |
5.2.3 事故树的自动生成 |
5.2.4 风险评估 |
5.2.5 风险降低的对策措施 |
5.2.6 危险等级可视化 |
5.3 聚氯乙烯企业化工生产过程环境风险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7)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 |
1.1.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之一 |
1.1.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应用型人才 |
1.2.2 应用型本科院校 |
1.2.3 人才培养模式 |
1.2.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部分 |
1.3.2 国内部分 |
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渊源 |
2.2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规定 |
2.3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
2.3.1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
2.3.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育与高职实用型人才教育 |
2.3.3 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 |
3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国内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 |
3.2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
3.2.1 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 |
3.2.2 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 |
3.2.3 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 |
3.3 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凸显出的问题 |
3.3.1 人才培养定位不明 |
3.3.2 课程设置落后 |
3.3.3 实践教学条件欠缺 |
3.3.4 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 |
4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
4.1 德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 |
4.1.1 德国高等教育现有体制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特色 |
4.2 美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 |
4.2.1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
4.2.2 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演变及结构 |
4.2.3 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 |
4.3 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
4.3.1 改变传统观念,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
4.3.2 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联系 |
4.3.3 调整课程内容,面向行业产业需要设置 |
4.3.4 协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 |
5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5.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
5.2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
5.3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
5.3.1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
5.3.2 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
5.4 质量保障系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
5.4.1 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
5.4.2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系统 |
5.4.3 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
5.4.4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
6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 |
6.1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
6.1.1 办学条件 |
6.1.2 办学思路 |
6.1.3 专业设置 |
6.1.4 师资队伍 |
6.1.5 教育教学改革 |
6.1.6 科学研究 |
6.1.7 对外交流与合作 |
6.2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
6.2.1 人才培养思路 |
6.2.2 人才培养目标 |
6.2.3 课程体系的建设 |
6.2.4 质量保障系统的实践 |
6.2.5 石油工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6.3 对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
6.3.1 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转型,从外延转向内涵 |
6.3.2 专业建设需要面向区域经济,加强内涵建设 |
6.3.3 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需要文理兼顾,软硬兼抓 |
6.3.4 需要继续完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曾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课题 |
C. 附表 |
四、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电阴极生物传感器的应用[D]. 陈凤廷.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2]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D]. 张学礼.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3]成片套损区预防与治理技术研究[D]. 张斌然.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2)
- [4]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D]. 温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5]试析尼克松政府对印度发展核试验的政策[D]. 岳晓. 辽宁大学, 2016(02)
- [6]典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D]. 陈秀颀.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6)
- [7]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 秦悦悦. 重庆大学, 2009(S2)
- [8]井控:反应、调停和控制[J]. Larry H. Flak,Brian A. Tarr,王龙,李雪梅. 特种油气藏,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