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总黄酮和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

沙棘总黄酮和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

一、沙棘总黄酮与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江[1](2021)在《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文中指出新塔花(Ziziphorae herba)是新疆地产的中药、民族药药材,具有强心利湿,理气化痰,消炎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心脏病,感冒发热,心悸失眠等。相关研究表明,新塔花总黄酮提取物在心肌缺血保护方面疗效确切,已开发出天香丹、新塔花滴丸、新塔花茶等不同产品。虽然新塔花在新疆天山、阿勒泰山等地广泛分布,但是,因为其资源均为野生,栽培品种尚未成型,新塔花基原还存在争议,药用部位及活性成分仍未明确,相关药效机制还不清晰,限制了新塔花的综合开发利用;此外,为了将来新塔花活性成分高效生产,也亟需开展其生物合成的基础研究。因此,本文针对性的开展新塔花的基原考证、黄酮类等成分研究、蒙花苷作用机制探索、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阐释、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验证等系统的研究工作。新塔花本草考证采用文献典籍调研、原植物鉴别等方法;新塔花组织特异性成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新塔花药效成分机制探索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采用基于Illumina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single molecular real time sequencing)技术,cDNA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等技术。结果如下:1.通过对新塔花名称、原植物来源和药用部位的研究,完成了新塔花的基原考证,解决了新塔花长期基原不清的问题。其名称统一为“新塔花”,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新塔花Ziziphora bungeana Juz.(Zb)和天山新塔花Ziziphora tomentosa Juz.的干燥地上部分,花期采收,切段晾干。其中新塔花Ziziphora bungeana Juz.在新疆乃至欧亚大陆分布广泛,建议多使用该种。通过HPLC-MS/MS对新塔花组织特异性成分的研究,阐释了新塔花地上部分替代其全草的成分依据。对新塔花根、茎、叶、花、果实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了分析测试,共鉴别出43种成分,包括黄酮类29种,酚酸类12种,其它类2种,其中22种是首次在新塔花中发现。这些成分的发现为今后新塔花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参考;通过PCA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9种特征成分,可有效区分新塔花4个不同药用部位,为其药效部位的精准应用提供了质控手段;在新塔花的12种主要黄酮类成分中,蒙花苷占总相对量的49.17%,占比最大,同时花中蒙花苷相对含量最高,因此利用新塔花地上部分而不破坏其根,对新塔花的成分影响不大,可以用其地上部分替代全草。这为新塔花的可持续利用,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2.结合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的代谢组和网络药理学、细胞实验等研究,初步探索了新塔花总黄酮具有多成分(7个成分)-多靶点(12个靶点)-多通路(72条通路)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蒙花苷通过在胃肠内水解为金合欢素,金合欢素主要通过花生四烯酸炎症反应代谢通路(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ACM)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3.通过对新塔花转录组高通量Illumina测序和SMRT转录组分析,建立了新塔花转录组及差异表达的研究平台,获得了其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获得了397,182个unigenes,筛选、克隆并获得了14个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DNA全长。结合组织特异性qPCR和其代谢组数据,获得了12个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得出ZbPALs、Zb4CL3、ZbCHS1和ZbCHI1主要参与黄酮骨架的生物合成,ZbFNSII主要参与蒙花苷的积累,ZbFLS主要参与黄酮醇苷的合成,ZbANS主要参与花青素的合成;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塔花中蒙花苷可能是通过芹菜素-7-O-芸香糖苷加甲氧基合成的,这与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略有不同,表明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物种多样性。4.构建了新塔花Zb4CL1、Zb4CL2、Zb4CL3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在重组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体外催化实验发现,Zb4CL1可催化芥子酸的反应、Zb4CL3可催化咖啡酸的反应,这与之前的报道不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4CL家族功能的多样性。这也为其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相关的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总之,本研究确定了新塔花基原,分析获得了新塔花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种类及其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获得了转录组数据及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初步验证了部分合成酶的活性。为新塔花正本清源、精确质控提供了技术手段,为这一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程艳刚,李国艳,谭金燕,刘艳,李慧峰,马慧雪,李亚婷,杨炳友,裴妙荣[2](2018)在《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心肌缺血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初始阶段,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其治疗策略的研究一直是临床的一大难题。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作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独特抗氧化能力,能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扩张血管,改善冠脉血流以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等多种途径而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评价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的药效和机制及开发疗效更好的抗心肌缺血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魏志成[3](2018)在《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从计算机虚拟预测和动物实验验证两个方面对沙棘总黄酮抗血管内皮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分析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素等成分抗血管内皮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同时建立“气滞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检测沙棘总黄酮对该模型大鼠的内皮分泌功能、血流流变学、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和血管内皮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对网络药理学已预测的靶点进行验证,探索沙棘总黄酮保护“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网络药理学分析(1)通过文献考察和TCMSP数据库查询共获得了沙棘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子结构。再对上述化合物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成药性分析,并进行结构辨别,筛选出符合筛选条件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ChemMapper服务器对上述化合物进行潜在靶点的预测分析。(2)本研究通过OMIM数据库搜索得到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蛋白或者基因信息,以及通过MAS 3.0得到与疾病靶点由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最后用Cystoscope软件构建与内皮损伤相关的疾病网络。并将预测得到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网络中相关靶点比对。(3)将预测获取的靶点蛋白信息导入MAS 3.0数据库,即可得到靶点的相关通路信息。利用此数据库可以得到的通路进行通路注释及GO富集分析,以及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4)通过Cystoscope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模式,绘制沙棘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与靶蛋白作用网络图。并运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分析藏药沙棘黄酮类成分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2.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影响(1)本实验采用肾上腺素合冰水浴建立“气滞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评估沙棘总黄酮对该模型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复方丹参片组、TFE高剂量组、TFE中剂量组和TFE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5天,每日1次。实验的第10天至第14天,除空白对照组之外的所有大鼠皮下注射的盐酸肾上腺素,每日三次。从实验的第13到14天,每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后,将所有大鼠进行冰水浴处理,以此方法复制“气滞寒凝血瘀证”内皮损伤大鼠模型。末次给药后,由腹主动脉取血,以3.8%枸橼酸钠溶液(1∶9)抗凝,吸取部分血液检测测量WBV,剩余血浆用以测定PT,APTT和FIB含量。(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XB2,6-keto-PGF1α,vWF和TM的含量。同时对胸主动脉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另外采用qRT-PCR方法,测定胸主动脉中PI3K,MAPK1,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和分析探讨沙棘总黄酮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实验结果1.沙棘总黄酮治疗内皮损伤的网络药理学分析采用ChemMapper、KEGG、MAS 3.0等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沙棘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素、花葵素、表儿茶素、儿茶素和AC1LDVZ 7个黄酮类成分对进行靶点预测,构建了沙棘“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直观地呈现了7个化合物、35个靶蛋白、44条作用通路与血管内皮损伤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MAPK1、PIK3R1、PIK3R2、PIK3CG等为网络中节点度最高的节点,提示它们可能是沙棘总黄酮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核心作用靶点。其中VEGF信号通路为显着性最大的通路,提示VEGF信号通路可能是沙棘总黄酮治疗内皮损伤的核心作用途径。2.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在1 s-1,5 s-1,50 s-1,100 s-1和200 s-1剪切速率下WBV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沙棘总黄酮干预后,可以使WBV减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沙棘总黄酮治疗组(高、中剂量)的所有切变率下的WBV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FFDSP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沙棘总黄酮浓度组显着抑制由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引起的WBV增加,但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效果不显着。TFE-L,TFE-M和TFE-H各组之间的WBV无显着性差异。3.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凝血功能(PT、APTT和FIB)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PT和APTT缩短,FIB水平下降(P<0.01)。经过沙棘总黄酮干预后,沙棘总黄酮(0.24,0.48 g/kg剂量)显着能延长PT,APTT(P<0.05或P<0.01)以及降低FIB含量(P<0.01)。随着浓度的增加,沙棘总黄酮对抗模型大鼠PT,APTT缩短和FIB含量增加的作用逐渐增强,TFE-L组与TFE-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XB2、6-keto-PGF1α含量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的沙棘总黄酮治疗可以有效地对抗TXB2水平的升高(P<0.05);中、高剂量的沙棘总黄酮治疗可显着降低6-keto-PGF1α的水平(P<0.01)。4.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的影响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胸主动脉内膜光滑,中膜平滑肌细胞整齐排列,无平滑肌细胞增生。模型对照组胸主动脉内皮层脱落甚至断裂,弹力纤维增生,平滑肌细胞排列不规则。阳性对照组和沙棘总黄酮治疗组的内皮细胞脱落程度较轻,内皮层较清晰完整。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vWF和TM测定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血浆vWF和TM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沙棘总黄酮能显着下调血浆vWF水平和TM水平(P<0.01)。而通过qRT-PCR分析,证实了受沙棘总黄酮干预治疗的四个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PI3K和MAPK1表达有上调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5);Caspase-3表达显着增加(P<0.01)。此外,各实验组MAPK1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沙棘总黄酮干预治疗后PI3K和Bcl-2的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Caspase-3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或P<0.01)。结论1.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MAPK1、PIK3R1、PIK3R2、PIK3CG可能是沙棘总黄酮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核心作用靶点,VEGF信号通路可能是沙棘总黄酮治疗内皮损伤的核心作用途径。2.沙棘总黄酮可显着改善“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3.沙棘总黄酮可显着下调该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水平,上调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使两者比例(T/K)下降,表明沙棘总黄酮的抗血瘀作用与参与对TXA2和PGI2的调节有关。4.沙棘总黄酮能够明显减轻盐酸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浴处理所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浆中vWF和TM含量。沙棘总黄酮可能通过激活PI3K/Bcl-2/Caspase-3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使造模方法所致病理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从而保护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杜云飞[4](2016)在《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复制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理模型,研究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灌120 min的方法复制MIRI的模型,实验中记录大鼠正常及缺血再灌注期肢体Ⅱ导联心电图。(2)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生理盐水)、银杏叶胶囊总黄酮预处理高、中、低剂量组(100mg·kg-1·d-1、50mg·kg-1·d-1和25mg·kg-1·d-1)和丹参滴丸阳性药组(270mg·kg-1·d-1)。各组灌胃给药体积均为5mg·kg-1·d-1,连续给药7天,于第8天手术。(3)比色法测定血清及组织心肌酶LDH、CK、CK-MB及AST的活性。(4)采用不同的酶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XOD活性及脂质代谢产物MDA含量,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酶Na+-K+-ATPase和Ca2+-ATPase的酶活。(5)HE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程度。(6)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试验数据。结果:(1)MIRI模型成功率(模型成功数/模型总数)为90%,失败模型采用同批次大鼠补全10只。(2)血清酶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心肌酶(LDH、CK、CK-MB及AST)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叶胶囊总黄酮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清心肌酶活,统计学较模型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3)心肌组织酶活:模型组心肌组织的心肌酶(LDH、CK、CK-MB及AST)活性较假手术组酶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各组心肌酶活性均较模型组显着升高,呈量效关系(P<0.01或P<0.05)。证明其对心肌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4)血清抗氧化酶:酶法检测到,随模型组大鼠血清SOD及GSH-Px活性的降低,XOD的酶活及MDA的含量显着升高,较假手术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除银杏叶胶囊总黄酮低剂量组外,各用药组大鼠血清随SOD及GSH-Px的活性显着升高,XOD酶活及MDA的含量则明显下降(P<0.01或P<0.05)。(5)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检测结果表明,各组抗氧化酶(SOD、GSH-Px、XOD及MDA)的活性变化结果均与血清一致。(6)心肌组织代谢酶:模型组较假手术组,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性均显着下降(P<0.01);相较模型组,高剂量用药组能够显着提高组织中Na+-K+-ATPase和Ca2+-ATPase的酶活,中低剂量用药组虽能在活性上升高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数值,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心肌病理组织学:常规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无肿胀和坏死;模型组镜下可见心肌广泛融合性病变,细胞肿胀,肌纤维排列紊乱,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中低剂量用药组肌纤维排列虽较为整齐,细胞形态较为正常,但镜下可见部分细胞的溶胀和坏死;高剂量用药组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形态较为正常,且镜下无心肌细胞的溶胀和坏死。证明,银杏叶总黄酮呈量效依赖性抗MIRI。(8)TTC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心肌染色正常,未见白色的区域,即无心肌梗死现象;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高达50%以上(P<0.01),心肌切片呈现大量的白色区域,特别是结扎线以下更为显着;计算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各给药组的梗死面积分别为25%、35%、45%左右(P<0.01或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成功复制了MIRI病理模型;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在试验剂量下有抗MIRI的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保护心肌组织有关,还与其提高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性,而减轻心肌Ca2+的超负荷有关。

杨周生[5](2015)在《中药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1]。目前治疗心肌缺血主要以西药为主,但随着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在改善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干预炎症反应、减轻钙超载、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血管内皮因子等抗心肌缺血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因此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血通络作用的抗心肌缺血中药成为了现代中药药

王新瑞,侯霄[6](2009)在《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文中研究说明

侯霄[7](2009)在《沙棘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已有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在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肥大、抗血栓形成、降血糖,提高免疫,抗氧化,抗癌,抑菌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然而,有关沙棘黄酮的药理作用还没有系统的阐述。本综述分析和总结了沙棘黄酮的药理性质,旨在为沙棘黄酮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简洁[8](2009)在《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与药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郎伞(Yulangsan,YLS)为广西壮族习用药材。目前,在国内外只有本课题组对YLS进行了初步提取分离及相关药理、药效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皂苷和多糖为YLS的主要活性部位;YLS提取物具有降血压、抗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冠脉流量、护肝、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上述研究均立足于YLS的大类活性成分,随着课题的深入,非常有必要明确YLS有效的活性单体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本课题正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药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以药理活性为指导进行追踪筛选,运用先进的植化分离、纯化、鉴定技术,对中药玉郎伞黄酮进行深度研究,得到玉郎伞黄酮的活性单体;通过建立相应的体内外模型,应用直接加药和血清药理学两种给药方式,从体内、细胞、蛋白水平探讨玉郎伞活性黄酮单体对氧自由基、凝血、缺氧、心肌缺氧/复氧损伤、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目的:1.考察玉郎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玉郎伞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2.分离、纯化玉郎伞黄酮的单体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运用先进的植化分离、纯化、鉴定技术,得到玉郎伞黄酮的活性单体并鉴定结构。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氧化、抗凝血、耐缺氧作用研究。4.研究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作用。5.研究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H2O2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 YLS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1.1 YLS总黄酮的鉴别:以浓氨水反应、三氯化铝反应、乙酸镁反应、盐酸-镁粉反应进行定性。1.2 YLS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275nm处测定加入AlCl3试剂后的YLS提取物甲醇溶液吸光度,代入芦丁标准曲线方程得到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浓度,按下公式计算YLS与芦丁对照品对照所得的总黄酮含量:总黄酮含量%=待测液中总黄酮的浓度/待测液的浓度X 1000%总黄酮提取率%=总黄酮含量X提取物重量(g)/生药量(g) X 1000% 1.3 YLS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优化: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辅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试剂用量、提取成本、人员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对传统热回流提取、微波辅助萃取、冷浸提取等三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以优化YLS总黄酮提取方法。2.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2.1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2.1.1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初步分离:以YLS提取物为原料,加入石油醚萃取除色素、酯类,再经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冷冻真空干燥,得到乙酸乙酯萃物;取10cm×120cm玻璃层析柱(带辅助加压装置),以薄层层析硅胶H为分离固定相(样品:硅胶H=1:30比例),按PE→EtOAc的极性顺序采用PE/EtOAc混合溶剂由低到高梯度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经TLC检查,采用紫外荧光、碘熏等显色,合并相同流份后,减压浓缩、冷冻真空干燥。2.1.2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多级分离按本室方法建立体外·O2-和·OH发生体系,以抗氧化活性为测定指标,对初步分离所得的各部分物质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选择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部分,以不同比例PE/EtOAc混合溶剂,经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后续多级分离。2.2玉郎伞黄酮单体的纯化:经多次CHCl3/MeOH重结晶、制备薄层、制备液相(AKTA explore100快速纯化工艺开拓系统)等方法进行玉郎伞黄酮单体的纯化。2.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纯度及结构鉴定2.3.1以TLC法分析单体纯度:采用三种不同配比的混合展开剂进行TLC分析。2.3.2 RP-HPLC法分析单体纯度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4.6×150mm);检测波长:λ(?)=238nm、λ(П)=260nm;柱温:30℃;WATERS 2487 UV检测器;进样量20μg(达到柱超载);洗脱时间为主峰保留时间的2.5倍,以两种不同配比流动相进行检测。2.3.3测定YLS黄酮单体的甲醇溶液紫外吸收光谱2.3.4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常规KBr压片,测定红外光谱。2.3.5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测定分子量2.3.6氢谱、碳谱鉴定分子结构:分别以DMSO-d6、CDCl3为溶剂,测定一维及二维核磁光谱。2.3.7 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分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氧化、抗凝血、耐缺氧作用研究3.1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氧化作用研究YLS A~B分别以1%DMSO溶解配成0.5、1.0、2.0 mg.ml-1浓度,按本室方法建立体外·O2-、·OH发生体系,设立正常对照、阳性对照(Vit.C)、YLS A~B的低、中、高剂量共8组,测定·O2-清除率、·O2-生成抑制率、·OH清除率等指标。3.2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凝血作用研究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阳性对照、溶媒对照、YLS A~B的低、中、高剂量共9组,每组10只,均通过腹腔注射给药(0.2ml/20g),以毛细管法进行体内抗凝血作用研究。3.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耐缺氧作用研究建立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模型,考察YLS两个黄酮单体预处理对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4.研究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H/R的作用利用原代培养3~4d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R模型、阳性药维拉帕米、空白血清、溶媒(1%DMSO)、YLS A~B单体及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共17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H/R模型;除正常对照、模型组外,于造模前加入相应药物或血清预孵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R前后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力;按试剂盒说明测定H/R后各组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T-SOD、GSH、LDH、NOS、TNF-а含量(活性)及心肌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5.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H2O2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5.1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H2O2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1的H2O2,常规培养16h,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分组及给药方法同上(阳性药改用Vit.C),以Annex V-FITC和PI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5.2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NF-κBp65、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心肌细胞作爬片培养,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同上。造模结束后,各组爬片细胞以4%多聚甲醛4℃过夜固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p65、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1.YLS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优化确定以微波辅助萃取的方式进行玉郎伞总黄酮的提取。具体工艺为:将YLS饮片粉碎,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8,提取温度< 60°C,微波功率240 W,提取时间20 min ,提取1次。按此方法操作,总黄酮提取率为:3.16%(以生药计),总黄酮含量为22.5% (以芦丁为对照)。2.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YLS A:C17H16O3,淡黄色针晶,mp. 120.0-121.0℃;UV(MeOH)λmax (nm): 260,300;ESI-MS m/z:291.17 [M+Na]+,307.13 [M+K]+;IR(KBr)(cm-1):3501,3123,2929,2852,1789,1623,1604,1568,1528,1462,1372,1285,1228,1165,1133;1HNMR(DMSO-d6,500MHz)δ:3.86(6H,s,H-OCH3 X2,H-7,8),7.60(1H,brd,J=6.9 Hz,H-4),7.60(5H,m,H-2′、3′、4′、5′、6′),7.72(1H,J=8.8Hz,H-α),8.00(1H,d,J=8.8Hz,H-?),8.13(2H,brd,J=6.5Hz,H-3,5);13CNMR(DMSO-d6,125 MHz)δ:174.2(C-7′),110.6(C-α),121.5(C- ?),119.6(C-1),147.8(C-2,6),128.6(C-3,5),130.9(C-4),130.9(C-1′),129.2(C-2′、3′、4′、5′、6′),60.2(C-7),60.2(C-8)。结合HSQC、HMBC、NOSEY谱,确定其结构式为:Cis(顺)-2,6-二甲氧基查尔酮,首次从YLS植物中分离,经查阅SciFinder数据库表明:此化合物亦为首次分离及报道核磁数据。YLS B:C18H14O4,桔色方晶,mp. 135.0-136.0℃;UV(MeOH)λmax (nm): 238,350;ESI-MS m/z:295.00[M+H]+,610.99 [2M+ Na]+,263.35 [M?OMe]+;IR(KBr)(cm-1):3501,3133,2929, 2831,1739,1600,1562,1474,1380,1262,1219,1137,1102,1062,1025; 1HNMR(CDCl3,500MHz),δ:3.95(3H,s,-OCH3),7.2(1H,d,H-5’),8.2(1H,d,H-4’), 8.17(2H,s,H-2’,6’),7.77(1H,s,H-α),7.57(5H,m,H-2,3,4,5,6); 13CNMR(CDCl3,125MHz),δ:60.2(C-9’),104.2(C-α),110.0(C-5’),117.0(C-3’),119.8(C-8’),122.0(C-1’),128.4(C-2’),128.6(C-2,4,6),130.6(C-3,5),141.8(C-1),145.7(C-4’),150.0(C-6’),154.8(C-7’),158.2(C-?),175.0(C=O);Crystal data:Monocli- nic,P2(1)/c,a = 10.8813(16)nm,b = 9.7954(14) nm,c = 13.3473(19) nm,α= 90°,?= 103.697(2)°,γ= 90°,V=1382.2(3) nm3 ,Z=4,Dc=1.414 mg/m3, F(000)=616,μ=0.100 mm-1。确定其结构式为:Cis(顺)-6’-甲氧基- ?-羟基-苯骈呋喃查耳酮,系首次从YLS植物中分离。经查SciFinder数据库未见相同结构报道,为一新化合物。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氧化、抗凝血、耐缺氧作用3.1玉郎伞黄酮单体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YLS A~B单体的低、中、高浓度(终浓度分别为0.5、1.0、2.0 mg.ml-1)均能清除·O2-、·OH,抑制·O2-的生成(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中,高浓度组效果最佳。3.2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凝血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YLS A~B低剂量组均无明显抗凝血作用(P> 0.05);YLS A~B中、高剂量组则可使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抗凝作用与肝素钠相似(P>0.05 vs Heparin)。3.3玉郎伞黄酮单体的耐缺氧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YLS A~B低剂量组的存活时间无差异(P> 0.05),YLS A~B中、高剂量组则可显着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耐缺氧作用与Vit.C相似(P>0.05)。4.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H/R的作用4.1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光镜下可见原代培养3~4d后,心肌细胞融合成片,呈放射状排列,细胞之间伸出多个伪足交织成网状,细胞搏动同步化;H/R模型组心肌细胞胞浆空泡形成,细胞伪足收缩或消失,细胞折光率下降,异形心肌细胞数目增加并有大量细胞脱离、悬浮、溶解坏死,体内搏动幅度及频率减弱,节律不齐;YLS A~B单体及含药血清组可见少量的心肌细胞伪足回缩,细胞脱落悬浮现象,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显着减轻且死亡细胞明显减少。4.2与模型组相比,YLS A~B单体及含药血清中、高剂量可显着增加心肌细胞活力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培养上清夜中MDA、LDH、iNOS、TNF-а含量(活性)、增加T-SOD、GSH、cNOS、tNOS活性(P< 0.05)。5.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H2O2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5.1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YLS A~B单体及含药血清能明显降低H2O2诱发所致心肌细胞的凋亡(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5.2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YLS A~B单体及含药血清均能下调NF-κBp65、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P<0.01)。结论:1.首次从YLS植物中分离出两个黄酮类活性单体,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另一个系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并报道核磁数据。2.两个YLS黄酮活性单体均具有抗氧化、抗凝血、耐缺氧、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提高GSH、cNOS、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LDH、iNOS、TNF-а活性、下调NF-κBp65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崔俊峰[9](2009)在《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电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SK治疗组(灌服三七和苦碟子提取物自制剂)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灌服复方丹参滴丸);采用异丙肾上腺素一次性多点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通过电生理(心电图)及生化法(血清酶学),观测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运用电镜,观察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缺血大鼠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运用蛋白印记法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探讨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结果:1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S-T段、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相关指标均有较好的调节效果,且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尤以SK高、中剂量组为显着,其总体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2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三七苦碟子提取物能够显着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CK-MB水平,提示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可使血管扩张,减轻心肌缺血损伤。3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三七苦碟子提取物能使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受损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其中尤以SK高、中剂量组为显着,其总体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提示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可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4三七苦碟子提取物能分别增加和抑制Bcl-2、Caspase-3基因的蛋白表达,其高、中剂量组的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结论:三七苦碟子提取物能有效的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CK-MB水平,调节心肌Bcl-2、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密切相关,通过多种综合的作用机制起到保护心肌细胞、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

马力,张常喜,谢春毅[10](2008)在《中医药预适应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二、沙棘总黄酮与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棘总黄酮与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药资源研究和开发的迫切性
    1.2 新塔花药用概况
    1.3 中药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药效作用
        1.3.2 药用植物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
    1.4 新塔花的研究进展
        1.4.1 新塔花基原问题
        1.4.2 新塔花成分及药效机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新塔花本草考证和不同部位黄酮类、酚酸类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本草考证实验材料和方法
        2.2.2 HPLC-MS/MS试验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本草考证结果与分析
        2.3.2 基于HPLC-MS/MS对新塔花不同部位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分析和鉴别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抗心肌缺血网络药理学及体外抗炎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网络药理学材料和方法
        3.2.2 体外抗炎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网络药理学结果与分析
        3.3.2 体外抗炎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二、三代转录组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二代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4.3.2 三代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检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新塔花总RNA的质量检测
        5.3.2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
        5.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4 不同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新塔花4CL基因家族的原核表达及功能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合成基因酶切鉴定结果
        6.3.2 蛋白表达鉴定
        6.3.3 4CLs功能验证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
    附录2 克隆到14个黄酮生物合成cDNA序列
    附录3 新塔花4CLs活性分析5种底物标准曲线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氧化
2 抑制细胞凋亡
3 抑制钙超载
4 抑制炎症损伤
5 调节细胞自噬
6 其它
7 结语与展望

(3)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血瘀症的发病机理概述
        1.1 从中医角度概述血瘀证的发病机理
        1.2 从现代医学角度概述血瘀证的发病机理
        1.3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血瘀证的发病机理
    2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进展
    3 沙棘总黄酮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总黄酮抗血管内皮损伤作用机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2 数据库及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沙棘化学成分分子库的准备
        2.2 沙棘总黄酮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的预测
        2.3 疾病网络构建
        2.4 GO富集分析与通路分析
        2.5 “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3 实验结果
        3.1 沙棘化学成分分子库的准备与靶点预测
        3.2 沙棘总黄酮对血管内皮损伤疾病调控网络
        3.3 GO富集分析
        3.4 通路分析
        3.5 网络构建
    4 小结
    5 讨论
第二部分 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大鼠的影响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药品、试剂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2 沙棘总黄酮的制备
        2.1 沙棘总黄酮的质量控制研究
        2.2 受试药物的制备
    3 实验方法
        3.1 分组、模型的建立和给药方案
        3.2 沙棘总黄酮对血液流变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3 沙棘总黄酮对凝血功能的影响(PT、APTT和FIB)
        3.4 沙棘总黄酮对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TXB2,6-keto-PGF1α)
        3.5 沙棘总黄酮对内皮损伤标志物的影响(vWF,TM)
        3.6 沙棘总黄酮对主动脉血管内皮组织中PI3K、MAPK1、Bcl-2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沙棘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5.2 沙棘总黄酮对血流流变学的影响(WBV)
        5.3 沙棘总黄酮对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4 沙棘总黄酮对凝血功能的影响(PT,APTT和FIB)
        5.5 沙棘总黄酮对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TXB2,6-keto-PGF1α)
        5.6 沙棘总黄酮对内皮损伤标志物的影响(vWF,TM)
        5.7 沙棘总黄酮对主动脉血管内皮组织中PI3K、MAPK1、Bcl-2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6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沙棘对血液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HPLC-UV试验方法
    2.2 实验设计
    2.3 大鼠缺血再灌期Ⅱ导联心电图S-T段监测
    2.4 试验取材
    2.5 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2.6 血清心肌酶的检测
    2.7 心肌组织心肌酶的检测
    2.8 抗氧化损伤血清和组织中各指标的测定
    2.9 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测定
    2.10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系统相关性试验
    3.2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3.3 模型制备过程中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
    3.4 模型制备过程中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监测结果
    3.5 模型制备结果
    3.6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3.7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IRI大鼠心肌梗死程度的影响
    3.8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大鼠血清心肌酶的影响
    3.9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心肌酶的影响
    3.10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大鼠血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3.11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3.12 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药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黄酮类化合物中药
2 含皂苷类化合物中药
3 含生物碱类化合物中药
4 含酚酸类化合物中药
5 其他

(7)沙棘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 抗心肌缺血
    1.2 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1.3 抗心律失常
    1.4 改善心肌肥大
    1.5 抗血栓形成
    1.6 降血糖
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 抗氧化作用
4 抗癌作用
5 抗过敏作用
6 抑菌作用

(8)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与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玉郎伞总黄酮的提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第二部分 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第三部分玉郎伞黄酮单体的抗氧化、抗凝血、耐缺氧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第四部分 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第五部分 玉郎伞黄酮单体及含药血清对 H_2O_2 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及意义
综述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与感言
攻读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

(9)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学对冠心病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抗心肌缺血中药研究现状
    综述三三七苦碟子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药效学研究
        一、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ST-T 改变)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组别设计
        2.2 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观察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二、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血清CK、CK-MB 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组别设计
        2.2 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观察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实验二 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组别设计
        2.2 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观察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二、蛋白印迹法检测三七苦碟子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组别设计
        2.2 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Western blot 步骤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讨论
    1 三七苦碟子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基础
    2 方法学评估
        2.1 组别设计
        2.2 模型制备
        2.3 用药原则
        2.4 细胞凋亡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研究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3 实验指标选取依据、意义及结果分析
        3.1 心电
        3.2 血清酶学
        3.3 电子显微镜检查
        3.4 生物化学特征
    4 三七苦碟子提取物作用机制的总体评价与综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10)中医药预适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益气、益气养阴类药物
2 活血类药物
3 清热解毒类
4 温阳类
5 结 语

四、沙棘总黄酮与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D]. 何江. 新疆大学, 2021
  • [2]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程艳刚,李国艳,谭金燕,刘艳,李慧峰,马慧雪,李亚婷,杨炳友,裴妙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 [3]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 魏志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研究[D]. 杜云飞. 青岛大学, 2016(04)
  • [5]中药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J]. 杨周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06)
  • [6]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J]. 王新瑞,侯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09)
  • [7]沙棘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侯霄.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9(02)
  • [8]玉郎伞黄酮成分的单体分离与药效研究[D]. 简洁. 广西医科大学, 2009(09)
  • [9]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崔俊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9(02)
  • [10]中医药预适应研究进展[J]. 马力,张常喜,谢春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07)

标签:;  ;  ;  ;  ;  

沙棘总黄酮和银杏总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