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后发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陆正丰,周立军,杨静,邵吕深[1](2021)在《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合作发展变迁研究——以4G为例》文中认为5G高速时代即将到来,全球各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技术竞争已处于白热化。本文基于4G时期相关国际标准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合作整体格局进行研究;同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的发展规律和标准合作网络属性进行揭示。分析表明移动通信领域标准制定网络已经趋于成熟,同时竞争激烈,呈现出多核心网络。本文进一步分析标准主要参与者设备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在网络中的不同现状,研究表明设备制造商在网络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着,而移动运营商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
王福祥[2](2021)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手机产业迅猛发展,但也暴露出了我国本土智能手机相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以及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发展我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并培育其核心竞争力,成为改变我国产业落后局面的关键途径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核心。复杂激烈的技术创新环境以及国外一系列技术封锁和压制手段使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实现创新赶超困难重重。但作为我国智能手机自主品牌的华为凭借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完成了创新“跟跑”到创新“并跑”再到创新“领跑”的过程,赶超为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品牌之一。然而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以及美国为首海外国家的封锁和抵制手段的日益升级,华为巩固其智能手机产业领导者地位,需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形势对原有创新赶超路径进行升级,该过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对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华为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系统构成,总结其创新赶超历程,揭示其5G时代的赶超使命和困境;分析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的内涵与架构,归纳其3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路径为组件子系统低端集成-应用子系统“移植”-创新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4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路径为组件子系统高端突破-应用子系统深度开发-创新生态环境协同过程。同时分析了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跨时代演变的影响因素及跨时代演变趋势。应用投影寻踪评价法对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5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使命以及路径演变规律等关键要素,对华为智能手机5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路径进行再设计,最终得出华为智能手机5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路径为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拓展导向下的组件子系统跨界融合-应用子系统独立开发-创新生态环境主动营造过程。最后基于华为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提出了路径与实施的保障策略。本文通过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对华为智能手机进行实证研究,为5G时代华为智能手机创新发展以及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突破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秦浩[3](2020)在《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后,我国GDP总量成功赶超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且逐年缩小与美国的差距。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就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追赶展开研究: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与欧美发达国家站在了并肩的位置,甚至认为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全面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同时也有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全面赶超发达国家还不现实,他们认为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缺乏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的挑战。关于能否实现全面赶超的论述学术界观点不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相关经济理论出发,在分析技术追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制造业技术追赶进行研究,力图说明和解释技术追赶的发展路径,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和挑战,为我国某些技术领先且能够实现赶超的制造业领域提出政策建议,同时也为某些还不能实现赶超的领域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本文首先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蛙跳经济增长理论和熊彼特创新理论,从中找到中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技术追赶的理论框架,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中国制造业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划分技术模仿追随、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自主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数据科学地、准确地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得出了我国正处于“全面追赶,局部超越”的发展阶段。通过经验比较分析,不但分析韩国制造业成功追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而且以华为和中国高铁为代表,分析了其成功追赶并领先世界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可行性并为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制造业追赶世界强国的相关理论,而且能够为我国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成功实现技术追赶提供政策支撑。
陈涵[4](2020)在《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显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其次,我国现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更需要将创新嵌入到自身的发展战略中。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往往依靠自身进行内生创新,但是由于国际技术流动趋势不平衡,仅仅依靠国内创新资源与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内生创新,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在战略发展、创新效率与成本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提高研发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企业需要在知识外溢的国际市场中获得理想的技术溢出,通过创新国际化,利用知识外溢,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其次,我国企业在我国政府“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引进海外优质资源,并不断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力求通过海外资源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跃升,但是受困于如美国技术壁垒、投资保护主义、文化风险与自身经营能力等因素,投入产出的效率较低。为了更全面的分析创新国际化,本文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通过梳理创新国际化的动因、条件、模式、区位选择、风险与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建立创新国际化全过程的基本框架,并在此框架指导下,详细分析了企业创新国际化,并且引入了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华为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重点分析其选择创新国际化的动因、条件、模式、区位选择、风险以及经济后果。希望通过分析华为创新国际化的全过程,剖析出其成功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的深层原因。本文希望,首先能够帮助有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创新国际化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创新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促使其重视研发创新。其次,对于力图借助国外创新网络的企业而言,希望其能够充分审视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的创新国际化模式与恰当的区位选择,规避践行创新国际化时所遇到的各类风险,获取满意的研发产出,从而进一步争取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张玉娇[5](2020)在《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导体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防安全都至关重要。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场以5G、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半导体产业是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中的重要基础,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深度调整阶段,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全力布局半导体产业,力争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追赶型国家,韩国半导体产业历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抓住半导体产业国际转移的“机会窗口”,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逐渐成为世界半导体巨头,它的成长经历对后来者发展半导体产业有重要参考价值。2019年7月1日,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种关键半导体原材料进行管制,日韩之间爆发贸易摩擦,暴露出韩国半导体产业对日原材料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畸形、核心部件自给能力不足等问题,给韩国半导体产业生产和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中美贸易摩擦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面临信息技术革命下技术突破遇到瓶颈和世界半导体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贸易环境恶化迫使韩国不得不加快产业改革步伐,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市场认可度低。美国制裁中兴、打压华为,暴露出中国在半导体等核心部件领域自给能力差的问题。为应对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美国极力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可以借鉴韩国经验,加速实现半导体技术自主创新,以期在新的半导体产业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文献,梳理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发现政府和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宏观层面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半导体产业倾斜,间接干预产业发展,企业在微观层面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技术创新。虽然韩国已跻身世界半导体强国行列,但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半导体市场周期性波动和日韩贸易摩擦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给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为了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对产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一边运用外交手段与贸易伙伴谈判,一边联合企业推动半导体核心部件国产化,发展系统芯片技术,完善产业结构。本文认为韩国半导体产业作为后发者的后发优势基本耗尽,产业发展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为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充分注重技术创新。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给韩国注入技术创新动力,成为半导体产业改革的契机。
丰怀方[6](2020)在《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同样是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但在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也还面临着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与突破性成果不足等问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状况与外部资源选取适当的技术创新模式,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华为作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代表,在30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借鉴,为我国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肇始于熊彼特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就集中于技术与经济关系的探讨,一个世纪以来学界的研究也更多地聚焦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而社会学、哲学等视角的研究则较为边缘化。在STS的视域下,能够使我们避免静态、孤立的研究视野,研究社会系统中多种因素对技术创新及模式选择等过程的影响,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与演化这一动态过程。除绪论外,本文将由四个章节组成。在第一章中,本文根据视角的差异,对经典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与对比,并总结了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具备的社会特征;第二章,在“技术的社会形成论”等视角出发,探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属性与特征,着重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演变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作用;第三章,尝试性地将华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创期、国内发展与全球化探索期、全球化突破期、全球化成熟期四个阶段,并系统分析了每一阶段社会因素影响下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变,总结出其“产品模仿—从模仿到合作—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以及“基于客户需求—基于客户需求与技术领先—基于愿景驱动”的两条技术创新模式演变路线;最后一章,分析了华为在新时代历史环境下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与新特征,指出了“敏捷创新”“愿景驱动创新”等理论研究的可能方向,并就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给出了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现实建议。
康宁[7](2020)在《ICT后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研究 ——来自华为的启示》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逐渐深化,中国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日渐频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进而获得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聚焦于ICT产业这一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至关重要地位的行业,联系中国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后发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华为这一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先实现了后发超越的标杆企业的研究,归纳总结其国际竞争优势来源,供其他企业借鉴和参考。本文在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资源观、能力观等观点,重点考查了企业的所有权制度安排、员工激励方式等企业文化内涵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战略资源获取的影响,构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文献梳理影响因素选取合理量化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回归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拆解,挖掘指标背后深层次的企业制度、文化、战略选择上的特征,并辅以中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华为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并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得出对ICT后发企业的启示。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探索性地将后发优势理论中的机会窗口、颠覆性创新等观点融入传统竞争优势理论,并加入了企业文化内涵因素分析后发企业华为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
彭伟辉[8](2019)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技术革命爆发引起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为后发国技术赶超创造了“机会窗口”。选择正确的技术进步路径,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是后发国把握“机会窗口”、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重要保证。以5G通信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进入第六次技术革命爆发阶段,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采取何种路径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至今学术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坚持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认为应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引进适宜性技术,通过“阶梯式”产业升级,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坚持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认为应该偏离要素禀赋优势,通过创新能力积累和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措施,推动我国对先发国的技术和经济赶超。本文从世界技术革命周期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聚焦于类似中国这种后发大国,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后发国选择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很有可能掉入“技术模仿陷阱”和“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选择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则有利于后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吸收技术革命成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推动本国技术进步方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提高国际技术竞争力,进而实现对先发国的技术经济追赶、甚至超越。后发国沿技术追赶路径前进时,需要根据技术经济范式的阶段特征和转换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进步方式,适当的国家干预措施有助于后发国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本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一是本文构建了一个后发国对先发国(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创新性提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路径——“嵌入式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并阐述了后发国实现技术赶超需具备的主要条件。二是首次提出了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概念。“第三种机会窗口”是技术革命领导权的转换机会,产生原因是原工业革命核心国由于既有技术经济范式的“路径锁定”,导致新技术革命难以在旧技术革命核心国展开,后发国抓住该机会可能实现对旧技术革命核心国的技术超越。以2019年5G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迎来了第六次技术革命,基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目前正处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也是我国夺取新技术革命领导权的“百年机遇期”,瞄准引领新技术范式的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国家支持的自主创新战略,加快推动我国取得第六次技术革命领导权的步伐。三是针对后发国技术赶超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动态分析了模仿技术路径和自主创新路径的演进过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模型结论,发现处于赶超阶段的中国更适合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对近期学术界争论的技术进步路径和产业政策选择问题给出了一种答案。
马佳[9](2019)在《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突显,在给本土企业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在科学研究水平已取得显着进步,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全球第二,但是在基于科学的创新方面却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不重视科学研究是基于科学的创新难以付诸实践的关键原因。在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范式转换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在基于科学的产业领域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企业利用科学开展创新活动需要突破各种困难和障碍,特别是本土企业相对于国际领先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存在显着差异,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不能照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等典型的技术追赶模式,亟待探索新的路径。因此,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本土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围绕创新过程、机会、能力体系构成及其演化规律的议题,以创新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后发追赶视角出发,在战略匹配理论和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国情境下的针对性和探索性研究。本论文以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本土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对本土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研究。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提出“引种式创新”是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一些常常源发于发达国家的科学发现带来科学前景和创新前景,产生了新的研究对象、新的研究方法、新型科学家、新型科学工具、新型科研组织、新型研究材料等,形成了以科学研究新思维为核心的多重元素组成的复合体,即“研究种子”。企业在科学发现推动产生的相关产业尚未兴起和成熟之前,及时、快速地引入“研究种子”用于解决本土科学问题,并通过开展新兴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之间的转化活动、互促活动、融通活动开展可持续性的基于“再发现”“再发明”“再应用”的再创新和原始性创新,即为引种式创新。通过引种式创新,本土企业可以利用科学驱动创新实现赶超,并保持赶超后的领先地位。第二,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索在本土企业参与下从科学发现到创新实现,再到创新扩散过程中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的动态演进规律,发现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的形成和发展来自外部环境因素和本土企业内部努力的共同作用,其经历了科学发现的机缘产生、参与新兴科学研究的机遇形成、创新机会创造、创新机会释放、新一轮科学发现的机缘产生五个阶段。创新机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形态和特征决定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相应的行动要点,其具有“节奏性”和“序贯性”的特点。本土企业要充分认识“抢占先机”对创新总体局势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跨学科、跨应用领域的融通发展,深度挖掘“显性机会”释放的“潜在机会”。第三,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研究。(1)运用双案例扎根分析对本土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构成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由科学能力、根植能力、跨界能力三种能力要素构成。各能力要素在能力体系中发挥出特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能力发挥了科学驱动创新强烈依赖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作用;根植能力发挥了企业推进科学与社会相互嵌入而实现持续创新的根植作用;跨界能力发挥了企业推动科学跨学科发展和跨应用领域发展的创新扩散作用。通过分析能力要素间相互支撑、促进和融通的作用机制,阐释了能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多元要素组合的综合效应。“科学家队伍”是企业科学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多面手人才”是企业根植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跨界人才”是企业跨界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体现出“以人才为中心”的特点。(2)以57个本土案例为样本,采用维度间组态分析法对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演进规律进行研究,探索性识别出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中不同阶段存在的七个典型能力要素组合,发现随外部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演进呈现出三条路径,对应了三种引种式创新模式,包括直接引种式创新模式、互嵌型引种式创新模式、会聚型引种式创新模式。科学家自主创业而新建的企业主要开展直接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研究种子的“环境选择效应”;一体化企业主要开展互嵌型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企业对研究种子的“互惠吸引效应”;平台型企业主要开展会聚型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企业对研究种子的“平台吸引效应”。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科学发现产生后的新兴科学研究兴起阶段主要以科学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在技术兴起和产业兴起阶段主要以创新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在产业成熟和融合阶段主要以跨界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
李前进[10](2019)在《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5G通信技术背景下,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由原来进口国外设备和技术转为向发达国家输出产品和技术,并且开始参与行业标准规则的制定。研究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技术升级过程中,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所起的作用,对发展其它高技术行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后发优势、干中学、雁形模式等理论,围绕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升级问题,本文不仅探究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作用于产业技术升级的机理,而且对影响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包括的内容如下:首先,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为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成功路径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分三个阶段简明阐述了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然后概述其规模、技术水平等状况;再次,基于1995-2016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数据,利用索洛(Solow)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以测度产业技术升级水平;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R&D经费支出、技术引进费用、专利申请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技术水平呈现出阶梯上升的特征;(2)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升级的作用存在时间差异;(3)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升级短期正向作用显着,R&D投入、专利申请对产业技术升级短期作用不显着;R&D投入、专利申请对产业技术升级长期正向作用显着,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技术升级的根本途径。最后,结合欧美国家发展通信产业的经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继续加大技术引进,同时推进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建议。
二、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后发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后发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合作发展变迁研究——以4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 标准合作网络整体分析 |
3.1 标准合作网络基本特征 |
3.2 标准合作网络结构 |
3.3 网络的结构洞特征 |
4 参与主体特征 |
4.1 设备制造商 |
4.2 移动运营商 |
5 结论与建议 |
(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技术创新赶超研究 |
1.2.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华为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技术创新赶超历程 |
2.1 华为智能手机发展概况 |
2.2 华为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系统构成 |
2.2.1 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
2.2.2 智能手机组件子系统 |
2.2.3 智能手机应用子系统 |
2.2.4 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环境 |
2.3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历程划分 |
2.3.1 3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历程 |
2.3.2 4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历程 |
2.3.3 5G时代技术创新赶超使命与困境 |
2.3.4 不同追赶时代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情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分析与演变 |
3.1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内涵与架构 |
3.1.1 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内涵 |
3.1.2 技术创新赶超路径架构 |
3.2 3G时代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 |
3.2.1 创新生态系统小生境培育战略导向 |
3.2.2 组件子系统低端集成过程 |
3.2.3 应用子系统“移植”过程 |
3.2.4 创新生态环境适应过程 |
3.2.5 技术创新“跟跑”目标实现 |
3.3 4G时代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 |
3.3.1 创新生态系统平台竞争战略导向 |
3.3.2 组件子系统高端突破过程 |
3.3.3 应用子系统深度开发过程 |
3.3.4 创新生态环境协同过程 |
3.3.5 技术创新“并跑”目标实现 |
3.4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演变规律 |
3.4.1 不同时代技术创新赶超路径比较 |
3.4.2 技术创新赶超路径跨时代演变的影响因素 |
3.4.3 技术创新赶超路径跨时代演变过程与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5G时代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再设计 |
4.1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影响因素评价 |
4.1.1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设计 |
4.1.2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设计 |
4.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4.2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总体设计 |
4.2.1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框架设计 |
4.2.2 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拓展战略导向确定 |
4.2.3 技术创新“领跑”目标设定 |
4.3 华为智能手机赶超过程设计 |
4.3.1 组件子系统跨界融合过程 |
4.3.2 应用子系统独立开发过程 |
4.3.3 创新生态环境主动营造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5G时代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实施与保障策略 |
5.1 华为智能手机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策略 |
5.1.1 跨界协作伙伴选择策略 |
5.1.2 跨界协作伙伴价值创造与分配策略 |
5.2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协作策略 |
5.2.1 创新战略协作 |
5.2.2 创新任务协作 |
5.2.3 创新主体协作 |
5.3 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保障策略 |
5.3.1 创新投入保障 |
5.3.2 创新组织保障 |
5.3.3 创新文化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后发优势理论 |
2.1.3 内生增长理论 |
2.1.4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5 蛙跳经济增长理论 |
2.2 技术追赶理论 |
2.2.1 技术追赶含义 |
2.2.2 技术追赶阶段过程与追赶机制 |
2.2.3 技术追赶影响因素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赶超历程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1 制造业生产能力现状 |
3.1.2 制造业国际影响力现状 |
3.2 中国制造业追赶历程代表行业分析 |
3.3 中国制造业不同发展阶段 |
3.3.1 技术模仿追随阶段 |
3.3.2 技术研发创新阶段 |
3.3.3 技术自主创新阶段 |
3.4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经验比较分析---韩国、华为和中国高铁 |
4.1 经济学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追赶影响因素 |
4.2 韩国技术追赶经验比较分析 |
4.2.1 韩国制造业发展概述 |
4.2.2 韩国制造业发展阶段与经济政策 |
4.2.3 中国与韩国发展情况的相近与不同 |
4.2.4 韩国经验总结与中国的借鉴价值 |
4.3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
4.3.1 公司发展状况介绍 |
4.3.2 华为技术创新并领先世界因素分析 |
4.4 中国高铁技术追赶经验分析 |
4.4.1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
4.4.2 中国高铁实现技术追赶因素分析 |
第5章 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 |
5.1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可行性分析 |
5.1.1 技术模仿能力 |
5.1.2 研发创新能力 |
5.1.3 自主创新能力 |
5.2 中国制造业技术追赶对策建议 |
5.2.1 政府方面 |
5.2.2 学校等科研机构方面 |
5.2.3 企业方面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创新的概念界定 |
1.5.2 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1.5.3 创新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知识基础观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开放式创新 |
2.1.4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5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2.1.6 高层阶梯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新国际化动因的相关文献 |
2.2.2 创新国际化路径及方式的相关文献 |
2.2.3 创新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2.2.4 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创新国际化全过程的理论分析 |
3.1 创新国际化的动因 |
3.1.1 满足公司战略需求 |
3.1.2 获取外部有效资源 |
3.1.3 监测竞争对手状况 |
3.1.4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
3.2 创新国际化的条件 |
3.2.1 -定的综合实力 |
3.2.2 丰富国际化经验 |
3.2.3 良好的社会责任 |
3.2.4 有利的产业政策 |
3.2.5 有利的生产要素 |
3.3 创新国际化的模式 |
3.3.1 资源引进模式 |
3.3.2 资源获取模式 |
3.3.3 合作研发模式 |
3.4 创新国际化模式下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3.4.1 东道国市场 |
3.4.2 东道国基础设施 |
3.4.3 东道国人才 |
3.4.4 东道国政策 |
3.5 创新国际化的风险 |
3.5.1 政策风险 |
3.5.2 文化风险 |
3.5.3 经营风险 |
3.6 创新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
3.6.1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6.2 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
3.6.3 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华为公司案例分析 |
4.1 案例简介 |
4.1.1 案例选择 |
4.1.2 华为简介 |
4.1.3 华为创新国际化历程 |
4.2 华为创新国际化的动因 |
4.2.1 调整公司战略方向 |
4.2.2 获取海外创新资源 |
4.2.3 监测对手技术方向 |
4.2.4 华为国际化动因小结 |
4.3 华为创新国际化的条件 |
4.3.1 华为的综合实力强 |
4.3.2 华为国际化经验丰富 |
4.3.3 华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4.3.4 外部有利产业政策 |
4.3.5 华为创新国际化条件小结 |
4.4 华为创新国际化模式 |
4.4.1 海外优质人才引进 |
4.4.2 跨国并购 |
4.4.3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
4.4.4 缔结研发联盟 |
4.5 华为创新国际化区位选择 |
4.5.1 发达国家地区的区位分布情况 |
4.5.2 发展中国家地区区位分布情况 |
4.5.3 华为创新国际化区位选择小结 |
4.6 华为创新国际化风险与风险应对 |
4.6.1 政策风险 |
4.6.2 文化风险 |
4.6.3 经营风险 |
4.6.4 风险应对 |
4.7 华为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 |
4.7.1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4.7.2 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
4.7.3 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
4.7.4 华为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2.2 韩国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研究 |
1.2.3 韩国企业发展战略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半导体产业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 半导体及半导体产业界定 |
2.2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重要性 |
2.3 半导体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后发优势理论 |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和特点 |
3.1 萌芽阶段:1965 年—1981 年 |
3.2 成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3.3 稳定阶段:1992 年—1999 年 |
3.4 革新阶段:2000 年—至今 |
3.5 半导体产业各阶段的特点 |
3.5.1 萌芽阶段:形成以外资主导的产业格局 |
3.5.2 成长阶段:重视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快速进步 |
3.5.3 稳定阶段:存储半导体领先优势逐渐稳固 |
3.5.4 革新阶段:发展非存储业务完善产业结构 |
第4章 韩国政府在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4.1 利用出口导向战略指导产业发展 |
4.2 利用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半导体产业发展 |
4.3 提供金融和财政政策鼓励企业技术研发 |
4.4 组建官产学研联盟推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
第5章 韩国企业在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5.1 采取不平衡赶超战略,提升DRAM市场占有率 |
5.2 企业家具有冒险精神,逆周期投资挤出竞争对手 |
5.3 内部竞争机制推动技术进步,引进海外人才破除技术壁垒 |
5.4 大企业间寡头竞合推动技术进步 |
第6章 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 |
6.1 日韩半导体摩擦暴露韩国半导体产业结构问题 |
6.2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增加全球市场不确定性 |
6.3 全球半导体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企业竞争力 |
第7章 韩国半导体产业对挑战的应对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 |
7.1 政府使用外交手段反击日本管制 |
7.2 政企联合推动半导体核心部件国产化 |
7.3 加大非存储芯片研发投入,改善半导体产业结构 |
7.4 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7.4.1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7.4.2 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的经验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为什么要研究技术创新模式? |
(二) 为什么要在STS的视域下研究技术创新模式? |
(三) 为什么要选择华为作为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
一、基于创新主体间关系差异的划分 |
(一) 模仿创新 |
(二) 合作创新 |
(三) 自主创新 |
(四) 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
二、基于驱动力差异的划分 |
(一) 技术推动模式 |
(二)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
(三) 综合作用模式 |
三、基于对内外部资源关注差异的划分 |
(一) 封闭式创新 |
(二) 开放式创新 |
四、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评述 |
第二章 “技术—社会”互动下的技术创新模式 |
一、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属性 |
(一)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分析 |
(二) 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特征 |
二、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社会因素 |
(一) 经济因素的影响 |
(二) 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三) 文化因素的影响 |
(四) 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华为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历史演化 |
一、华为及其发展阶段的划分 |
(一) 华为简介 |
(二) 华为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 |
(一) 初创期(1987—1989):初步的产品模仿 |
(二) 国内发展与全球化探索期(1990—1999):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 |
(三) 全球化突破期(2000-2009):合作创新与开放式创新 |
(四) 全球化成熟期(2010年至今):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 |
三、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两条路线 |
(一) 基于与外部主体关系的发展路线 |
(二) 基于驱动力的发展路线 |
第四章 新时代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
一、新时代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
(一) 洞察客户需求的敏捷创新 |
(二) “开放、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
(三) 迈向愿景驱动的创新2.0时代 |
二、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时代价值 |
(一) 技术创新模式理论研究的新可能 |
(二) 政府层面的启示与建议 |
(三) 企业层面的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ICT后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研究 ——来自华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1.2 后发优势理论 |
2.1.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
2.2.2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
2.3 相关文献评论 |
第三章 ICT企业后发优势分析 |
3.1 ICT行业概述 |
3.1.1 行业界定 |
3.1.2 国际竞争格局演变 |
3.2 ICT企业发挥后发优势途径分析 |
3.2.1 技术跨越 |
3.2.2 颠覆性创新 |
3.2.3 全球价值链升级 |
第四章 华为竞争优势来源案例分析 |
4.1 华为发展历程简介 |
4.2 案例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变量计算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动态能力 |
4.3.2 企业文化 |
4.3.3 价值链治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华为对ICT后发企业的启示 |
5.2.1 基于动态能力的持续变革 |
5.2.2 基于所有权制度的利益分配 |
5.2.3 开放式创新与领先者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技术经济范式 |
1.5.2 后发国 |
1.5.3 技术进步路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1.2 后发优势理论 |
2.1.3 发展型国家理论 |
2.1.4 企业技术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 |
2.2.2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
2.2.3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争论的研究评述 |
3 构建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的特征 |
3.1.1 嵌入性 |
3.1.2 阶段性 |
3.1.3 演化性 |
3.2 技术经济范式阶段性与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 |
3.2.1 流行技术经济范式成熟阶段:嵌入式技术引进 |
3.2.2 新技术经济范式爆发阶段: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 |
3.2.3 新技术经济范式狂热阶段: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 |
3.2.4 新技术经济范式协同阶段: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 |
3.3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赶超窗口” |
3.3.1 范式“转折点”与后发国制度重构 |
3.3.2 技术能力积累与技术赶超“第二种机会窗口” |
3.3.3 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 |
3.4 后发国技术经济成功赶超条件 |
3.4.1 拥有“嵌入式自主性”政府机构 |
3.4.2 运转有效的市场机制 |
3.4.3 选择性产业政策 |
3.4.4 培育国家创新系统 |
3.4.5 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 |
3.5 本章小结 |
4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模型 |
4.1 当前我国技术进步的几个典型事实 |
4.1.1 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
4.1.2 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但技术进步速度逐步下降 |
4.1.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技术转移受到影响 |
4.1.4 “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4.2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 |
4.2.1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行为 |
4.2.2 中间厂商的行为 |
4.2.3 技术研发(模仿)部门 |
4.2.4 市场均衡分析 |
4.3 理论模型分析 |
4.3.1 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措施 |
4.3.2 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 |
4.3.3 技术变革与技术进步方向选择 |
4.3.4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
4.3.5 后发国产业政策选择 |
4.3.6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城市产业政策视角 |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赶超历程 |
5.1.1 第一阶段(1978-1999 年):充分引进吸收第四次技术革命成果 |
5.1.2 第二阶段(2000-2018 年):嵌入第五次技术革命后半段 |
5.1.3 第三阶段(2019-2050 年?):争夺第六次技术革命主导权 |
5.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 |
5.2.1 产业政策选择的争论 |
5.2.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的匹配 |
5.3 我国产业政策效果实证检验 |
5.3.1 计量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
5.3.2 实证分析结果 |
5.3.3 内生性与稳健性的讨论 |
5.3.4 实证检验结论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技术进步方式选择:创新人力资本匹配视角 |
6.1 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创新方式与企业价值链 |
6.1.1 技术创新方式与人力资本 |
6.1.2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
6.1.3 异质性创新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
6.2 异质性创新人力本对企业价值链影响实证检验 |
6.2.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2.2 实证分析结果 |
6.2.3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
6.2.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
6.2.5 实证检验主要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本文的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视角和研究边界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 |
2.1 科学、技术、应用、创新的概念界定 |
2.2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概念界定 |
2.3 创新过程、机会、能力体系的研究进展 |
2.3.1 创新过程的相关研究 |
2.3.2 创新机会的相关研究 |
2.3.3 创新能力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支撑理论的文献回顾 |
2.4.1 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2 后发追赶的相关研究 |
2.4.3 战略匹配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4 科学社会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
3.1.2 数据收集和案例阶段划分 |
3.2 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
3.2.1 数据分析 |
3.2.2 案例分析 |
3.3 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结论 |
3.3.1 引种式创新是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 |
3.3.2 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过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4.2 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
4.2.1 纵向扎根分析 |
4.2.2 跨案例对比分析 |
4.3 多案例研究结论 |
4.3.1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模型 |
4.3.2 本土企业如何把握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 |
4.3.3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研究——双案例扎根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 |
5.1.3 案例素描 |
5.2 数据分析 |
5.2.1 开放性编码 |
5.2.2 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
5.3 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结构 |
5.3.1 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构成的维度要素 |
5.3.2 体系中三类能力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研究——维度间组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6.1.3 阶段划分 |
6.2 变量赋值 |
6.2.1 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变量构成及赋值依据 |
6.2.2 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绩效赋值 |
6.2.3 赋值过程 |
6.2.4 样本赋值结果 |
6.3 分阶段的组态分析 |
6.3.1 阶段一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
6.3.2 阶段二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
6.3.3 阶段三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
6.4 本土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演进路径和对应的引种式创新模式 |
6.4.1 直接引种式创新模式 |
6.4.2 互嵌型引种式创新模式 |
6.4.3 会聚型引种式创新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和讨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研究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技术成长路径 |
2.1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2.1.1 建国后到1978 年探索为主的技术学习阶段 |
2.1.2 1978年到入世前复制模仿为主的适应性创新阶段 |
2.1.3 加入WTO后参与标准制定的自主创新阶段 |
2.2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成长路径 |
第3章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影响产业技术升级的机理 |
3.1 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3.2 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3.3 技术进步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系 |
3.4 雁形模式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影响产业技术升级的实证研究 |
4.1 指标选择 |
4.1.1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指标构建 |
4.1.2 产业技术升级指标构建 |
4.2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3 模型构造 |
4.3.1 一般检验 |
4.3.2 VAR模型建立及稳定性检验 |
4.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4 方差分解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欧美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
5.1 欧美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经验 |
5.1.1 美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经验借鉴 |
5.1.2 欧洲通信设备制造业经验借鉴 |
5.2 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政策建议 |
5.2.1 自主创新层面 |
5.2.2 技术引进层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后发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合作发展变迁研究——以4G为例[J]. 陆正丰,周立军,杨静,邵吕深. 标准科学, 2021(08)
- [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华为智能手机技术创新赶超路径研究[D]. 王福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D]. 秦浩.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4]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D]. 陈涵. 苏州大学, 2020(03)
- [5]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D]. 张玉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6]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丰怀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ICT后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研究 ——来自华为的启示[D]. 康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彭伟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D]. 马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D]. 李前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