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患者HBV、HCV、HA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楠[1](2021)在《基于转录组的肝细胞癌G1-G6分子分型对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分析和探讨我国人群中基于转录组的肝细胞癌G1-G6分子分型对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同时重点研究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借此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筛选出复发和死亡风险率较高的群体,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筛选107例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以肝癌切除术为首次治疗手段的原发性HCC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配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用于回顾性队列研究。检测HCC患者G1-G6分子分型16个预测基因的表达,并代入由Boyault等人构建的数学模型中得出分型结果。2、整理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使用卡方检验分析G1-G6分子分型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和血清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评估G1-G6分子分型在HCC复发和临床预后中的意义。3、根据分子分型结果,使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从福建HCC队列中抽取58例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作为供体蜡块制作组织芯片。4、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检测G1-G6分子分型16个预测基因、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肝癌干性相关分子在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验证G1-G6分子分型法在我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并尝试评估其临床意义。5、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探讨HCC术后复发相关靶点与分子信号通路。结果1、完成107例HCC患者的分子分型,分型分布如下,G1型19例,占17.76%;G2型2例,占1.87%;G3型共20例,占18.69%;G4型10例,占9.35%;G5型25例,占23.36%;G6型31例,占28.97%。2、相关性分析表明,G1-G6分子分型与患者肿瘤数目、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拷贝数、肝硬化以及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显着相关。其中,G1型与血清高AFP水平相关(P=0.001);G3型与非单一梁索型组织学结构(P=0.021)和HBV DNA高拷贝数(P=0.014)相关;G4型与高龄(P=0.012)和HBV DNA低拷贝数(P=0.012)相关;G5型与单发肿瘤(P=0.013)和低MVI发生率(P=0.007)相关;G6型与Hep-Par1强阳性(P=0.007)相关。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增殖类亚型(G1-G3型)与患者血清高AFP水平(P=0.002)、HBV DNA高拷贝数(P=0.047)、非单一梁索型组织学结构(P=0.010)、大血管侵犯(P=0.012)和Hep-Par1阴性/弱阳性(P=0.012)相关。3、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到G1-G3型HCC患者相对G4-G6型HCC患者具有更短的3年内总体生存时间(P=0.0102),其中G3型预后最差(P=0.012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02)、BCLC分期(P=0.001)和G1-G6分子分型(P=0.012)是影响HCC患者总体预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G1-G6分子分型(P=0.035)是评估HC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4、通过qPCR检测发现G1-G3型HCC与AFP(P=0.0200)、钙黏蛋白2(Cadherin 2,CDH2)(P=0.0022)、木星微管相关同源物1(Jupiter microtubule associated homolog 1,HN1/JPT1)(P<0.0001)、NRAS(P=0.0096)、p21激活酶2(P21 activated kinase 2,PAK2)(P=0.0024)、RAB1A(P=0.0020)、SUMO1激活酶亚基1(SUMO1 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P<0.0001)高表达相关;G4-G6型HCC与层黏连蛋白3α(Laminin subunit alpha,LAMA3)(P=0.0059)、再生家族成员3α(Regenerating family member 3 alpha,PAP/REG3A)(P=0.0495)高表达相关。5、使用IHC检测PD-L1 SP142、28-8和73-10在肝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G1-G3型HCC较G4-G6型HCC具有更高的PD-L1蛋白表达。6、通过qPCR、WB和IHC方法验证发现G5和G6型与Wnt/β-catenin途径激活和EMT相关;肝癌干性相关指标Ep CAM和SOX9在G1-G3型HCC中高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G1型HCC与肝癌干性尤其相关。7、通过RNA-seq结合TCGA数据库成功筛选出增殖类亚型(G1-G3型)与非增殖类亚型(G4-G6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再生家族成员1β(Regenerating family member 1 beta,REG1B)、再生家族成员3γ(Regenerating family member 3 gamma,REG3G)和1型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TPR1),其中ITPR1与HCC预后显着相关(P=0.0041),应用KEGG通路分析提示在G1-G3型HCC中钙信号通路、c GMP-PKG信号通路、肾素分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代谢相关等信号通路明显富集。结论1、在人群不同和使用q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取代Taq Man探针法的情况下,G1-G6分子分型法在福建HCC队列中也同样适用。2、HCC患者分子分型为G1-G3型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肝癌切除术后预后不良显着相关,其中G3型预后最差。3、成功验证G5和G6型与Wnt/β-catenin途径激活相关。有别于其他相关研究,发现G1-G3型与PD-L1表达和钙信号通路激活等因素相关,G1型与肝癌干性相关。4、基于RNA-seq和TCGA数据库,发现ITPR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冯家立[2](2021)在《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细胞癌约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1]。在我国,罹患肝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4.1%,根据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和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AASLD)的现行指南,对于早期HCC患者采用肝脏切除或移植以及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手段,可以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70%[2-4]。但是,大多数的肝癌患者往往在肝癌的晚期才被发现,治疗手段往往局限于姑息治疗,中位生存率小于一年,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手段主要有影像学检查和血清生物标志物。这些诊断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清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s,AFP)和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Ⅱ,PIVKA-Ⅱ)。血清AFP检测是最先应用于肝癌检测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的早期应用中,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较少,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病例较多,这使得AFP能从更多的肝癌患者中检出浓度升高,导致AFP的灵敏度可达72%~87%[5]。但随着肝癌的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患者能够被较早的发现,导致AFP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有所下降。另外,在一些良性肝病和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也可见AFP的升高。因此,AASLD和EASL已不再将AFP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和筛查必备指标[6-9];PIVKA-Ⅱ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肝细胞癌血清标志物,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献报道,在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中,PIVKA-Ⅱ诊断肝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6[10]。因此,PIVKA-Ⅱ似乎表现出比AFP更加优秀的应用前景,但是PIVKA-II是近些年才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数据较少,尽管现有的研究表明其诊断价值优于AFP,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AFP尽管有很多的不足与缺陷,联合其他指标进行检测可能是增强其敏感度的手段。因此,PIVKA-Ⅱ与AFP联用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PIVKA-II在AFP阴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分析AFP和PIVKA-II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和阳性率差异评价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价值,通过ROC曲线评价AFP和PIVKA-II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HCC的效能以及在AFP阴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患者和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纳入肝细胞癌患者107例(肝细胞癌组),肝硬化的患者75例(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7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清AFP和PIVKA-Ⅱ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各组间AFP和PIVKA-II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差异比较:AFP在肝细胞癌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AFP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KA-II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人群组三组间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FP和PIVKA-II单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AFP与PIVKA-II联合使用AUC面积最大(AUC=0.946),单独使用AFP的AUC面积最低(AUC=0.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和PIVKA-II联合使用,敏感度可提升到88.79%。3.以临床常用的20 ng/ml和40 m Au/ml分别作为AFP和PIVKA-Ⅱ诊断HCC的临界值进行敏感度特异性分析,单独检测PIVKA-Ⅱ相较于单独检测AF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PIVKA-Ⅱ联合检测,当任意一项指标为阳性时判断为阳性,可以显着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p<0.05),当两项指标均为阳性时判断为阳性,可以显着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性(p<0.05)。4.PIVKA-II在AFP阴性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PIVKA-II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在AFP阴性HCC患者和AFP阳性HCC患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II阳性率在AFP阴性HCC组中均高于LC组和CH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FP阴性HCC组PIVKA-II水平明显高于AFP阴性LC组和CHB组,而AFP阴性LC组和AFP阴性CH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IVKA-II的临界值(Cut-Off值)为53 m Au/ml时,PIVKA-II在区分AFP阴性HCC患者与LC患者和CHB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85-0.976),敏感度为85.71%,特异性为98.85%。结论AFP和PIVKA-Ⅱ是诊断HCC有效的肿瘤标志物,PIVKA-Ⅱ灵敏度特异性好于AFP。在日常临床应用中可联合检测AFP和PIVKA-Ⅱ,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联合检测方案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减少临床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在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的应用中,PIVKA-II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诊断价值,有利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王丽萍[3](2021)在《CUGBP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体检健康者、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RNA结合蛋白(CUGBP1)的表达水平,探讨CUGBP1在慢性肝病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并评估CUGBP1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诊治的体检健康组(HE组)3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组(CHB组)36例、肝炎后肝硬化(HC组)39例及原发性肝癌组(PHC组)43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CUGBP1在血清中的表达含量,探讨CUGBP1与PHC的相关性。(2)从HE组、CHB组、HC组及PHC组中各选出12例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CUGBP1 m RNA在外周静脉血白细胞(Peripheral venous white blood cells,PWBC)中相对表达含量,讨论CUGBP1在PBMC样本中基因表达特征。结果:(1)血清CUGBP1在HE组、HC组、CHB组及PHC组均有表达,与HE组相比,HC组、CHB组及PHC组的表达水平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血清CUGBP1的含量绘制ROC曲线,在最大约登指数(MYI)为0.272时,AUC=0.6285,灵敏度(Se)为72.1%和特异度(Sp)为60.7%。(2)本研究PHC组中有13例患者表现AFP阴性,检测AFP阴性患者血清CUGBP1的表达,并绘制ROC曲线,AUC=0.6281,与肝癌组ROC曲线下面积0.6285无明显差异,表明血清CUGBP1在AFP阴性患者中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血清CUGBP1、AFP、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95.3%,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4)PWBC样本中的CUGBP1 m RNA相对表达量在PHC组低于H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GBP1 m RNA在HE组、HC组及CHB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相较于HE组,PHC组血清中CUGBP1及PWBC中CUGBP1 m RNA均有表达下调,证明CUGBP1与PHC存在相关性。(2)CUGBP1对AFP阴性PHC患者有潜在的诊断价值。(3)血清CUGBP1、AFP、CEA、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降低漏诊率。
陈志勇[4](2021)在《基于适配子离心超滤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建立及评价》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率高,预后差。早诊早治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诊断肝癌主要是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甲胎蛋白(AFP)检测,但临床诊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要建立更为简便、价廉、高效的肝癌诊断新技术。适配子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从人工构建的随机文库中筛选到的生物分子特异性单链寡核苷酸配体,其在功能上与抗体类似,更具有抗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在肿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前期通过SELEX技术筛选到一批肝癌血清适配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和灰度分析发现部分适配子对肝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适配子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但是,PAGE操作繁琐、通量低,临床应用受限。离心超滤(CUF)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DNA在内的多种生物分子的纯化、浓缩和分离。为此,本研究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以血清标本为检材,评价单个适配子和混合适配子(阵列)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为研发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基于适配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血清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80℃冰箱保存。查阅病历收集相关临床资料。2、创建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基于前期研究,采用混合血清优化可能影响适配子CUF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超滤离心管截断值、离心时间、超滤体系体积、适配子和血清用量,以分离效果好、省时、经济的原则选定适配子CUF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荧光定量PCR仪,采用前期研究中常用的Eva Green染料及条件进行超滤液荧光强度检测。3、小样本筛选对肝癌诊断价值较大的适配子:以前期PAGE证实对肝癌诊断价值较大的7个适配子用于研究。采用上述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36例肝癌和肝硬化血清标本,同步进行适配子PAGE分离及灰度分析作为对照。对荧光分析和灰度分析指标分别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并比较各适配子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从中筛选出单个荧光指标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大于0.7者作为优选适配子进行后续实验。4、扩大样本验证优选适配子的肝癌诊断价值:将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血清标本扩大至各108例。采用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分别以各优选适配子检测血清标本。同步进行适配子PAGE分离及灰度分析作为对照。对荧光指标和灰度指标分别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各优选适配子对肝癌的诊断价值。5、优选适配子联合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评价:以优选适配子扩大样本检测的同类荧光分析指标(SAE或SAE-SA)分别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适配子联合对肝癌的诊断价值。6、优化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的实验条件:将优选适配子进行排列组合构建多个适配子阵列,将各阵列中的适配子等比例混合用于单管检测。参照上述单适配子CUF分离的体系体积、血清用量和适配子总用量条件,采用混合血清对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进行优化。7、小样本筛选对肝癌诊断价值最大的适配子阵列:在上述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优化条件下,分别用各适配子阵列检测36例肝癌和肝硬化血清标本,对荧光分析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它们的肝癌诊断价值,并从中优选出诊断价值最大的适配子阵列。8、扩大样本验证优选适配子阵列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将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血清标本扩大至各108例,采用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以优选适配子阵列检测各血清标本,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优选适配子阵列对肝癌的诊断价值。9、优选适配子阵列与常用血液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收集研究对象(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各108例)的常用血液检验指标(血细胞分析、生化、凝血功能及肿瘤标志物),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对优选适配子阵列的最佳荧光分析指标与血液检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10、评价优选适配子阵列联合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在ROC曲线分析各单项血液指标的肝癌诊断价值的基础上,将优选适配子阵列的最佳荧光分析指标与常用血液检验指标联合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向前:有条件)建模,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实验条件优化结果:超滤离心管截断值100KD、体系体积150μl(结合缓冲液108.75μl、血清11.25μl、适配子30μl,其中适配子浓度为0.1pmol/μl)、离心速度14000×g、离心时间15min。2、适配子小样本筛选结果:通过小样本筛选,从7个适配中优选出3个对肝癌诊断价值较大的适配子(Ap-HCS-9-31、Ap-HCS-9-74和Ap-HCS-9-90)。3、优选适配子扩大样本验证结果:扩大样本验证显示,Ap-HCS-9-31区分肝癌与慢性肝炎效果最佳,各荧光分析指标的AUROC为0.728~0.772;Ap-HCS-9-90区分肝癌与肝硬化效果最佳,各荧光分析指标的AUROC为0.621~0.837;而Ap-HCS-9-74无论区分肝癌与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良性肝病的AUROC均小于0.7。4、优选适配子联合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对3个优选适配子的4种组合的荧光分析指标分别进行联合分析,Ap-HCS-9-31和Ap-HCS-9-90两者联合或Ap-HCS-9-31、Ap-HCS-9-74和Ap-HCS-9-90三者联合区分肝癌与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良性肝病的最佳荧光指标的AUROC均在0.78以上,提示适配子联合能够提升其对肝癌的诊断效能。5、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的实验条件优化结果:离心速度为16000×g、离心时间为20min时,肝硬化与肝癌超滤液荧光分析指标的差值最大,该条件下肝癌和肝硬化能得到最好的区分。6、适配子阵列小样本筛选结果:对3个优选适配子组合的4个适配子阵列进行小样本筛选,由Ap-HCS-9-31和Ap-HCS-9-90组成的适配子阵列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最大,各荧光分析指标区分肝癌与肝硬化的AUROC为0.745~0.797。7、优选适配子阵列扩大样本验证结果:扩大样本验证显示Ap-HCS-9-31和Ap-HCS-9-90组成的优选适配子阵列区分肝癌与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良性肝病的效果均较好,其AUROC分别为0.890、0.796和0.843,敏感度分别为80.6%、69.4%和58.3%,特异度分别为79.6%、72.2%和87.5%,准确度分别分80.1%、70.8%和77.8%。8、优选适配子阵列与常用血液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优选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法诊断肝癌的最佳指标与AFP有中度的相关性(r=-0.409),但与其它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均为低相关(|r|≤0.258)或无相关关系(P<0.05)。9、优选适配子阵列与常用血液检验指标联合对肝癌的诊断价值:除AFP外,部分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单独区分肝癌与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良性肝病有一定价值(AUROC>0.7);优选适配子阵列与检验指标联合建模诊断肝癌的AUROC均大于0.9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超过90%,显着优于AFP单独诊断肝癌。结论:1、成功建立起基于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具有简便、快捷、通量高等特点,实用性好。2、单适配子新技术检测对肝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略逊于适配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但方法上明显较后者简便实用。3、由Ap-HCS-9-31和Ap-HCS-9-90组成的优选适配子阵列新技术检测对肝癌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优于适配子单用,可与AFP媲美。4、优选适配子阵列与AFP和其它常用血液检验指标联合建模,显示出优秀的肝癌诊断价值,可弥补AFP在肝癌诊断中的不足。
王桂玲[5](2021)在《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一种是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高居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肝癌侵袭力强,经手术切除、肝移植后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70%,加上肝癌的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因此HCC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癌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受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单独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仅60%~70%,临床诊断价值极有限。诸多研究表明在不同临床分期HCC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 1,s PD-L1)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FP的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肝癌治疗领域专家表示,肿瘤标志物s PD-L1或许可成为HCC临床诊断的辅助性血清标志物,AFP联合s PD-L1检测对提高肝癌诊断检测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免疫胶体金技术(GICA)、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等。其中,ELISA法的重复性差,需要多次抗体孵育和反复清洗等步骤;GICA法检测灵敏度较低、定量难;CLIA法需专业检测设备,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现场检测;RIA检测结果易受待测样品的处理方式、降解酶、盐及PH等的影响。探求一种快速、准确、低成本的免疫检测方法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肝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主要以抗原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目前国内生产的肝癌血清标志诊断物产品质量不一,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制备高效价、特异性强、成本较低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可为肝癌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有效试剂。基于交流动电效应和阻抗免疫传感的微粒操控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需标记、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和便携等优势。国外的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可成功检测到f M水平的BPA和Zika病毒RNA的定量检测。前期本实验室利用该微粒操控技术成功检测了新城疫病毒(NDV)、猪圆环病毒(PCV)、禽流感病毒(AIV)、布鲁氏菌(Brucellosis)抗体等,但用于肝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尚未见报道。该技术以制得的AFP、s PD-L1抗原抗体为检测试剂,通过对微电极芯片的清洗方式及AFP和s PD-L1抗体的最佳包被条件、封闭时间以及最佳交流电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基于交流动电效应和阻抗免疫传感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后期可通过保护剂对包被抗体的芯片进行处理后真空密封保存,使用时,仅需连接一台手机大小的微型阻抗仪,即可完成现场1min快速检测。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甲胎蛋白(AFP)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及纯化根据Gen Bank中提供的AFP全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NM_001134.2),进行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及优化,化学方法合成AFP全基因。将AFP全基因连接至p ET28a(+)质粒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p ET28a(+)-AFP/BL21(DE3)。分别从诱导时间、温度、IPTG浓度筛选出AFP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获得大量表达的AFP重组蛋白后,利用His-tag镍柱纯化AFP重组蛋白,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纯度鉴定、BCA法浓度测定、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2)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鉴定以上述制得的AFP重组蛋白为免疫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眼眶血进行细胞融合前血清效价的测定。并于细胞融合前三天,双倍剂量抗原加强免疫小鼠。利用PEG1500诱导小鼠的脾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间接ELISA法对融合后的细胞上清进行筛选,以筛得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株。对阳性细胞株进行两次以上的亚克隆以保证筛得AFP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并扩大培养,将单克隆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诱生AFP腹水单抗,后经protein A柱纯化。对提纯的AFP抗体进行生物特性鉴定:包括SDS-PAGE纯度鉴定,BCA法浓度测定,单抗亚型鉴定、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单抗效价测定等。(3)建立并优化微粒操控技术并应用于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检测微电极芯片的预处理:芯片扫频、镜检观察电阻丝是否有短路或断路,对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及芯片的臭氧活化,以有利于亲水性的活性基团与AFP、s PD-L1抗体的相结合。对AFP、s PD-L1抗体的包被浓度及包被时间、最佳封闭时间进行优化,然后将芯片连接阻抗仪检测AFP、s PD-L1抗原。优化阻抗仪检测电参数(交流电压及电流电频率),初步建立微粒操控技术并应用于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检测。从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等对微粒操控技术进行评价。结果:(1)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该AFP重组质粒成功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后,在30℃,0.1mmo L/L IPTG浓度,诱导8h的条件下,AFP重组蛋白可大量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纯度较高,BCA法测得浓度达0.9239mg/m 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与市售的AFP抗体能发生强烈的特异性结合。(2)经统计,第一次细胞融合的融合率为78.6%,阳性率达73.2%,三次亚克隆共筛得3株AFP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1-10D、2-8D、6-3C。第二次细胞融合的融合率达100%,阳性率达99.7%,四次亚克隆筛选共得4株能稳定分泌AFP单抗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3-6C、4-5C、3-9F、6-10F。上述细胞株经冻存复苏和多次传代,仍能分泌高效价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第一次细胞融合的1-10D、2-8D、6-3C均为Ig G2a型。诱生的AFP腹水单抗,经protein A柱纯化及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发现在55KD、25KD处分别出现条带且无杂带,这与Ig G型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大小相符合,纯化效果较好。BCA法测得抗体浓度可达到2.0180mg/m 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的腹水单抗同AFP重组蛋白能发生特异性结合,ELISA结果显示,AFP单抗同市售的AFP抗原及自制的AFP重组蛋白均能发生强烈的反应,效价均可达到1:2048000。(3)芯片的最佳清洗方式:异丙醇超声清洗10min→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min→超纯水超声清洗10min。抗体的最佳修饰条件:10μg/m L的AFP单抗在37℃包被1h,1%superblock 25℃封闭30min;10μg/m L的s PD-L1单抗在37℃包被3h,1%superblock 25℃封闭30min。阻抗仪最佳检测电参数均为100m V交流电压和100k HZ交流电频率。在最佳交流电参数下分别检测0.1、1.0、10、100、1000ng/m L的AFP、s PD-L1抗原稀释液。结果表明该微粒操控技术对AFP、s PD-L1抗原的检测下限均可达1ng/m L,检测结果较稳定。特异性实验中,芯片分别包被AFP、s PD-L1单抗以检测正常人及肝癌血清样品,结果表明该微粒操控技术检测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特异性检出阴性率)均可达96.7%。重复性实验中共检测20例肝癌血清和4例正常人血清(每例样品做三组平行),AFP单抗负载芯片的灵敏度(特异性检出阳性率)达95%,s PD-L1单抗负载芯片的灵敏度可达96.6%。临床实验相关性结果表明肝癌血清中AFP与s PD-L1的表达呈一定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p ET28a(+)-AFP/BL21(DE3)基因工程菌,经大量诱导表达及纯化,制得纯度较高的AFP重组蛋白。以此为免疫原,经长程免疫法,PEG1500促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和ELISA筛选,两次细胞融合共筛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AFP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诱生的腹水单抗经Protein A柱纯化制得效价高且特异性的AFP抗体。利用制备的AFP抗原和抗体及前期实验室制得并保存s PD-L1抗原抗体,建立了微粒操技术的AFP、s PD-L1抗原快速检测方法,从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等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检测肝癌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重复性良好。本研究为肝癌早期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试剂和低成本的检测新技术。
房永盛[6](2021)在《基于一种新型蛋白质芯片的肝癌多重血清标志物同步检测及其联合诊断价值评估》文中提出背景: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是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且临床上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人体影像学诊断技术敏感性高,但检测费用昂贵、技术操作复杂,对患者具有潜在伤害,无法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寻找和评估HCC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作为HCC筛查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且单一标志物检测存在弊端。近年来,评估肝癌标记物临床应用的研究不断涌现,发现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ens culinaris-agglutinin-reactive fraction of AFP,AFP-L3)、磷脂酰肌醇3(glypican 3,GPC3)、高尔基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等在内的五种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显示出优秀的诊断价值。众多迹象表明,多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有望提高HCC诊断效率。目的:利用双功能偶联剂N,N-碳酰二咪唑(N,N-carbonyldiimidazole,CDI)和混合巯基试剂修饰金箔平面,构建一种新型蛋白质芯片,实现肝癌患者AFP、AFP-L3、GPC3、GP73和OPN五种血清标志物同步检测,并评估这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这一修饰平台的优点在于可以构建适宜的芯片修饰表面与蛋白质间的交联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空间位阻现象。方法:首先利用16-巯基十六碳酸和6-巯基己酸形成的混合巯基试剂制备金箔芯片表面的分子自组装单层(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然后用零长度偶联剂CDI来修饰和活化混合巯基酸末端羧基,并形成反应性中间体,随后与抗体蛋白的氨基连接形成酰胺键,完成抗体蛋白的固定。为了使芯片捕获抗体的结合和芯片的检测效率得以最优化,我们对蛋白质芯片检测最适孵育温度、血清最佳稀释度、抗体最适工作浓度进行了优化质控试验。最后,我们通过质控试验所得的最佳条件确定适应于HCC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标志物同步检测的蛋白质芯片标准工作流程。结果:利用混合巯基试剂和CDI进行联合化学修饰的芯片得到成功构建。最佳芯片包被和检测温度为25℃,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均为50μg/m L;且1:8-1:20的稀释度均适用于血清稀释,最终我们选择1:10为最佳血清稀释度。患者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在单一标志物检测中,GPC3的诊断价值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3,大于AFP(0.826),AFP-L3(0.74),GP73(0.759)和OPN(0.633),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7.5%;在双标志物联合检测中,以AFP+AFP-L3的AUC(0.980)、约登指数(0.83)、敏感性(89.60%)和特异性(93.75%)表现为最佳;在三标志物联合检测中,以AFP+AFP-L3+GPC3的约登指数(0.987)、敏感性(93.80%)和特异性(93.75%)最高;AFP+AFP-L3+GPC3+GP73为最佳四联标志物组合,约登指数、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1、94.80%和96.25%。当五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时,约登指数、敏感性和特异性达最大,分别为0.93、96.90%和96.25%。结论:基于CDI和混合巯基试剂修饰所构建的蛋白质芯片展现出了良好的蛋白偶联能力和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可以适用于肝癌患者血清蛋白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被检测的五种肝癌标志物AFP、AFP-L3、GPC3、GP73和OPN中,单一检测以GPC3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当使用这些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时,AFP,AFP-L3和GPC3三联标志物具有高于9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最佳联合诊断标志物组合;但使用其它三种或三种以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则不再明显提高诊断价值。显然,该新型蛋白质芯片可成功应用于多重肝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是肝癌高发人群大规模筛查的潜在生物技术工具。
王玉琪[7](2020)在《小肝癌新血清标志物的筛选及其诊断价值评价及肝癌发病年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因素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目前的检测手段对小肝癌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寻找对小肝癌有良好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配子是生物分子的人工核酸配体,其分子识别功能类似抗体,但具有易于制备和稳定性好等优势,是发现肿瘤新标志物的有效工具。本研究组前期以肝癌血清为靶标筛选到一批血清适配子,其中部分适配子对小肝癌有良好价值,并进行了基于适配子的血清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了一批在小肝癌血清中高表达的蛋白。本研究将从中筛选出对小肝癌(直径£3cm)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血清靶蛋白,检测其血清表达水平,评价它们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以期发现小肝癌新血清标志物。另外,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病年龄相关流行病学因素进行调查,以发现肝癌早发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肝癌高危患者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血清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2017-2019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消化道其他肿瘤的血清标本,同时收集健康体检正常人的血清标本,-80℃冰箱保存。同时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乙肝五项等血清学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2.筛选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对本研究组前期以肝癌血清适配子捕获的血清靶蛋白的定量质谱结果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小肝癌血清中高特异性表达或表达量明显升高的蛋白,查阅其蛋白数据库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和疾病相关性,再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优选出潜在诊断价值大的靶蛋白作为小肝癌的候选血清标志物。3.测定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候选血清靶蛋白及对照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DCP)在小肝癌、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消化道其他肿瘤和正常对照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水平。4.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候选标志物单独和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同时计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并与对照蛋白DCP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建模,联合分析候选标志物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5.肝癌发病年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对2018年4月至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与肝癌可能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包括性别、肝癌诊断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等,以及乙肝、丙肝的实验室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与肝癌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1.小肝癌候选标志物筛选结果:根据血清靶蛋白的质谱定量分析结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肝癌或肿瘤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人触珠蛋白相关蛋白(HPR)、人血清淀粉样蛋白酶1(SAA1)、人胎盘碱性磷酸酶样蛋白2(ALPPL2)、人C4b结合蛋白a链(C4BPA)和人富亮氨酸a2糖蛋白1(LRG1)5个血清靶蛋白为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2.小肝癌候选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先小样本分析上述5个候选血清标志物在165例不同疾病血清标本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评价其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血清蛋白HPR和C4BPA鉴别小肝癌和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780和0.724,较DCP稍差(AUROC 0.804),但鉴别小肝癌和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正常)的AUROC分别为0.769和0.745,略优于DCP诊断价值(AUROC 0.729),而SAA1、LRG1和ALPPL2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欠佳。扩大样本到405例检测HPR和C4BPA的表达水平和验证其小肝癌诊断价值,结果显示,HPR和C4BP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1.0±23.2mg/ml和27.4±34.1ng/ml,鉴别小肝癌和大肝癌的AORUC约为0.700,低于DCP;HPR在鉴别小肝癌和良性肝病方面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其AUROC为0.860,优于DCP(AUORC 0.785)和C4BPA(AUROC 0.681),其中,敏感度为82.2%,特异度为78.7%。3.标志物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将HPR和C4BPA及DCP联合分析,评价其联合诊断价值。结果显示,HPR和C4BPA二者联合鉴别诊断大小肝癌时,AUROC为0.709,敏感度为63.3%,特异度为77.2%,较单个血清标志物无明显提升,当HPR和C4BPA分别/同时与DCP联合时,诊断价值有所提升,但不明显;HPR和C4BPA/DCP联合诊断小肝癌和良性肝病时,AUROC大于0.8,诊断效率均有所提升,但不显着。4.肝癌发病年龄相关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病年龄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从事体力劳动、HBV家族史、Hbs Ag阳性、Hbe Ag阳性和HBV-DNA阳性与原发性肝癌早发有关;而喝茶、糖尿病史和HBs Ab阳性在年龄较大的肝癌患者中更常见。联合多因素建立模型预测不同年龄段发病,发现55岁之前发病的模型预测效果良好,AUROC均在0.8以上,提示流行病学因素联合对肝癌发病年龄段预测效果良好。结论:1.从前期基于肝癌血清适配子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中,优选出5个蛋白HPR、SAA1、LRG1、C4BPA和ALPPL2为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2.候选血清标志物HPR对鉴别小肝癌和良性肝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略优于DCP诊断价值,可作为小肝癌潜在标志物。候选血清标志物C4BPA对小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3.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可与肝癌发病年龄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多因素模型对预测肝癌发病年龄段有较大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师玉卓[8](2020)在《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各组研究对象血清miR-375的表达量,分析其与各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75与HBV-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相关性研究部分: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甘肃武威医学科学院肝胆中心收集住院治疗的HBsAg阳性HCC患者以及门诊体检的HBV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门诊体检者(HBsAg阴性)为健康对照组。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并收集血清标本。利用miRNeasy Serum/Plasma Kit试剂盒提取血清RNA,通过qRT-PCR检测血清中miR-375的表达量。2.预后研究部分:从第一部分纳入的HBV相关性患者中挑选HBV-DNA高复制,即复制量>105IU/ML,以及肝功ALT、AST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io-Plex-Pro-Human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在Bio-Plex液相芯片细胞因子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人血清中24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此外,对第一部分纳入的HBV-HCC患者进行满1年随访,分析评估患者预后情况。3.统计学分析:采用www.equry.cn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使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别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别差异分析采用c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预后分析使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运用ROC曲线评估血清miR-375、Fibroscan值、AFP单独及联合评估HBV-HCC患者预后不良的能力。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相关性研究部分:(1)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348例,其中健康对照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HBV-HCC患者55例。四组中性别、年龄、接种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miR-375在HBV相关疾病中的表达情况: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即: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HBV-HCC组。(3)血清miR-375水平与HBV相关疾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eAg、HBeAb呈负相关关系;乙肝肝硬化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性别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接种史呈正相关;在HBV-HCC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cAb、ALT、AST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4)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与HBV-HCC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关系:miR-375表达水平与癌栓、肿瘤数目、Fibroscan以及肿瘤标志物CEA、AFP呈负相关(P<0.05)。(5)线性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与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存在回归关系。即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阴性的患者血清miR-375表达水平高于阳性患者。2.预后研究部分:(1)细胞因子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APRIL/TNFSF13、IFN-g、IL-6Ra、IL-8、IL-12(p40)、IL-27(p2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TNF-R1、TNF-R2以及TWEAK/TNFSF12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以及HBV-HCC组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血清miR-37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FN-g、IL-6Ra、IL-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PRIL/TNFSF13、TNF-R2和TWEAK/TNFSF12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3)HBV-HCC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预后良好组15例,预后不良好组21例,HBV-HCC1年生存率为72.22%,无预后不良生存率为41.66%,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患者无预后不良生存时间为5-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4)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指标比较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此外,Fibroscan、AFP和ALT的含量在预后良好组显着高于预后不良组。(5)ROC曲线结果:血清miR-375从36例HBV-HCC患者中检测出21例预后不良患者的AUC为0.813,其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73.7%;AFP、Fibroscan的AUC分别为0.753,0.692,而采用血清miR-375、Fibroscan和AFP联合检测评估HBV-HCC预后的效能,发现使用三个指标联合预测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单个指标预测时有提高,分别为92.1%和77.2%。【结论】(1)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提示:miR-375的高表达可能在HCC中起保护性作用。(2)血清miR-37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参数均有密切关系,表明miR-375可联合患者其他指标作为诊断HBV相关疾病进展的标志物,为疾病进展的预测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线索。(3)miR-375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一个互相调控的网络,提示miR-375联合多种细胞因子检测在HBV感染疾病进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miR-375是影响HBV-HCC患者预后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指标。(5)miR-375、AFP和Fibroscan联合检测有助于HBV-HCC预后评估。
赵和平[9](2020)在《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分析晋津地区118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特征,系统总结PHC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病因、性别、年龄PHC患者之间不同层级的分布,为该地区PHC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2.详细分析PHC患者的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肝硬度值(LSM)在PHC巴塞罗那(BCLC)不同分期中的差别,为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运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量化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PHC患者生存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研究将天津市和山西省三所三甲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通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180例PHC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详细分析1180例PHC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病因、性别和年龄段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布,分析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LSM的差别;2.选择1180例PHC患者中接受随访的患者295例,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本研究中PH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中位数(29.6月),最终选择30个月作为生存时间的研究节点,将PHC患者生存时间分为<30个月及≥30个月,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深入探讨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结果:1.1180例PHC患者发病年龄为24-84岁,平均(60.33±9.11)岁,41-60岁占48.47%(572/1180),≥61岁占50.77%(599/1180),PHC发病以40岁及以上年龄段高发;病因分析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PHC者占66.69%(787/1180),丙型肝炎病毒(HCV)导致PHC者占18.39%(217/1180),酒精所导致PHC者占14.92%(176/1180),HBV导致PHC占主要地位。PHC研究病例中,41-60岁HBV相关者为395例(50.19%),HCV相关者为76例(34.50%);≥61岁HBV相关者为390例(49.56%),HCV相关者为136例(63.32%),HCV相关PHC患者中,≥61岁年龄段比例(63.32%)高于4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34.50%)。2.临床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及LSM在BCLC不同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相关PHC患者中,随BCLC分期增加LSM也增加,分期与LSM成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HCV相关PHC患者中分期与LSM亦呈正相关(P<0.001),酒精相关PHC患者中,BCLC不同分期间LSM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0.807)。在BCLC的A期和B期,LSM值在酒精相关PHC组显着高于HBV相关PHC组和HCV相关PHC组(P<0.05)。3.肿瘤直径>3cm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肿瘤直径≤3cm的2.191倍;γ-GT>40U/L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风险是γ-GT≤40U/L的2.836倍;有肝外转移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没有肝外转移的2.776倍;4.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均与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相关。γ-GT、肿瘤大小和肝外转移均会影响PHC患者30月的生存时间;肿瘤的个数会影响患者肝外的转移,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了影响;年龄对PHC患者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有影响,而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有影响;γ-GT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会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大小及肿瘤个数,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影响;肿瘤大小>3cm、γ-GT>40U/L,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98.408%)。结论:1.天津市和山西省1180例PHC患者中,以男性为好发人群,年龄段集中在40岁以上,HBV相关性肝癌占比最大。男女PHC患者的病因均以HBV为主,不同年龄段PHC患者的病因亦以HBV为主。提示HBV感染者、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者是PHC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管和随访,同时,应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降低HBV感染率;2.ALP、γ-GT、AFP及LSM与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显着相关,四个指标可为后续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3.PHC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与PHC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相关,且各个因素之间都有复杂的网络关系,相互影响。其中,肿瘤大小>3cm、γ-GT>40U/L、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提供科学依据。
鲁友铭[10](2020)在《基于氧化石墨烯特种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肝癌患者血清sPD-L1、AFP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是最常见类型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第五大癌症,且为全球致死率第三大癌症。肝癌的预后较差,而且有很高的复发风险,对HCC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已被普遍使用多年,但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仅为60%70%,它的临床诊断价值极其有限。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PD-L1)在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较健康人血清呈现显着性差异,预示着sPD-L1可以作为HCC临床诊断的辅助性血清标志物。大量研究证实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着提高敏感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目前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蛋白质芯片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其中ELISA法实验步骤繁琐,耗时耗力,结果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灵敏度不高,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蛋白质芯片法对实验室设备要求较高,且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消耗样本少、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需要患者承担高昂的检测费用。因此探索高效、特异、准确、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对于肝癌的快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癌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主要依赖于抗原抗体反应,但国内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进口产品价格较昂贵。制备高效价、特异性强、低成本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体可为肝癌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效的试剂。极大角度光纤光栅(excessively tilted fiber grating,Ex-TFG)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需标记、成本低、可实现实时检测的优点。前期本实验室已成功将Ex-TFG生物传感器运用于心力衰竭生物标记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猪圆环病毒2型(PCV2)、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的敏感性结合,在检测的灵敏度上取得了突破,并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本文通过对前期研制的Ex-TFG生物传感器进一步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本文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血清标志物蛋白AFP、sPD-L1,将sPD-L1采用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利用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sPD-L1单克隆抗体,为HCC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效试剂。对Ex-TFG进行羟基化、硅烷化修饰后,在光栅表面涂覆金纳米壳(AuNS)与氧化石墨烯(GO)。并活化GO表面的羧基(-COOH)。使其与抗体通过-NH-CO-共价键结合。利用脱脂奶粉对光栅表面空余位点进行封闭,进行不同浓度抗原的检测,并对传感器的重复性,特异性,临床样本检测等进行验证。从而初步建立起一种基于Ex-TFG生物传感器的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技术,为肝癌的快速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GenBank发布的人源PD-L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Y254342.1),AF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M001134.2)分别对序列分析后进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使其适合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化学合成法分别合成全长目的基因sPD-L1、AFP。并将其分别连接至质粒载体pET28a(+)。从而构建重组质粒sPD-L1-pET28a(+)、AFP-pET28a(+)。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利用镍柱对目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二喹啉甲酸(BCA)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纯化所得的重组蛋白sPD-L1、AFP进行纯度、浓度、特异性鉴定。(2)将上述制备所得的重组蛋白sPD-L1与佐剂进行乳化,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长程免疫。取4次免疫后的小鼠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与SP/20细胞混合,采用PEG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对融合细胞及亚克隆后的细胞进行两轮以上筛选。将筛选得到的单克隆阳性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注射入BALB/c小鼠腹腔从而制备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对单克隆细胞株进行抗体亚型鉴定,利用Protein A柱对腹水型单抗进行纯化,利用SDS-PAGE、二喹啉甲酸(BCA)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纯化所得的腹水型单抗进行鉴定。(3)利用5%的HNO3、无水乙醇、离子水(RO)对光栅进行洁净化处理,取浓度为0.2M的NaOH溶液对光栅表面进行浸泡,使其表面富含大量的羟基(-OH),从而实现羟基化。将羟基化的栅区表面浸没于适量的1%3-巯丙基三甲氧基(MPTMS)溶液使光栅表面带上巯基(-SH)从而实现硅烷化。将离心处理后的金纳米壳(AuNS)涂覆光栅表面过夜。金纳米壳氨基化后取200uL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泡栅区隔夜。利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GO表面的羧基(-COOH)。分别修饰sPD-L1单克隆抗体以及AFP单克隆抗体,利用5%脱脂奶粉对光栅进行封闭处理,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sPD-L1、AFP抗原,并对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进行评价,再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重组质粒pET28a(+)-sPD-L1、pET28a(+)-AFP经过酶切鉴定后,分别在668bp、1875bp处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出现,且测序结果与已知对应序列一致,说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菌株pET28a(+)-sPD-L1/BL21(DE3)在37℃,0.5mmol/L IPTG,9h的诱导条件下,目的蛋白sPD-L1的表达量最高;经过SDS-PAGE鉴定显示,重组蛋白sPD-L1、AFP的沉淀表达量均高于上清表达量。经过镍柱亲和层析后的目的蛋白sPD-L1、AFP纯度均能达到90%以上且浓度分别能够达到945.7ug/mL以及191.1ug/mL,经过Western blot鉴定显示,目的蛋白sPD-L1、AFP能够分别与相应的市售单克隆抗体发生良好的结合,且于28KD以及75KD左右有特异性条带出现。(2)细胞融合实验显示,细胞融合率为86.7%,阳性率为80.4%,经过两轮亚克隆筛选共获得4株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3H,2-2G,2-9G,1-10C。单抗亚型鉴定结果表明1-10C、2-2G为IgG2b型、2-9G为IgG2a型。SDS-PAGE鉴定显示纯化后的腹水型单抗于50KD、25KD位置出现条带,与IgG型抗体重链、轻链条带相符。经过BCA法浓度测定,纯化后的腹水单抗浓度较高,达到2.064mg/mL。ELISA鉴定结果显示2-2G、2-9G腹水单抗效价均能够达到1:2048000以上。4株杂交瘤细胞株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均能分泌高效价抗体,经Western blot鉴定后证实所获得单抗是特异性针对sPD-L1抗原。(3)极大角度光纤光栅经过光纤表面羟基化、硅烷化、涂覆金纳米壳、氨基化、涂覆氧化石墨烯、活化羧基、修饰sPD-L1抗体、封闭后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其各步骤的波长红移量为:0.235nm、0.255nm、0.866nm、0.006nm、0.64nm、0.076nm、0.3nm、0.04nm。表明各步骤修饰均较为理想。该生物传感器对sPD-L1抗原的检测下限为1pg/mL。检测范围为1pg/mL10ng/mL。对极大角度光纤光栅表面经过上述羟基化至活化羧基修饰过程最后修饰AFP抗体、封闭后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其各步骤的波长红移量为0.225nm、0.047nm、0.832nm、0.736nm、1.152nm、1.168nm、1.408nm、1.68nm,修饰结果较为理想,检测范围为5 pg/mL10ng/mL。经过特异性实验显示,其与不同浓度的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标志物BP26蛋白均不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此传感器特异性良好。利用研制的免疫传感器分别对肝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AFP、sPD-L1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的谐振波长偏移量在两种标志物的检测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并在同一患者中AFP和sPD-L1检测结果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表明该传感器对AFP、sPD-L1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结论:本研究构建了sPD-L1、AFP基因工程菌,并成功实现了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sPD-L1、AFP蛋白。通过长程免疫法进行抗原免疫、PEG法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亚克隆筛选后得到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sPD-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制备的抗原、抗体,初步建立了基于极大角度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AFP、sPD-L1快速检测方法,并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测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强、可重复性较好等优点,可用于血清样品中的AFP、sPD-L1检测,为肝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和手段。
二、恶性肿瘤患者HBV、HCV、HA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患者HBV、HCV、HA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转录组的肝细胞癌G1-G6分子分型对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福建HCC队列G1-G6分子分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分子分型与其分子标志物和分子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G1-G6分子分型相关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分子信号通路与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肝细胞癌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肝硬化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慢性乙型肝炎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健康人群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仪器与试剂 |
2.1 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及保存条件 |
2.2 血清AFP和 PIVKA-II的检测设备及试剂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各组AFP和 PIVKA-Ⅱ水平比较 |
4.3 各组AFP和 PIVKA-Ⅱ阳性率比较 |
4.4 血清AFP和 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HCC的 ROC-AUC比较 |
4.5 AFP与 PIVKA-Ⅱ联合诊断的效能 |
4.6 AFP阴性 HCC与 AFP阳性 HCC患者AFP和 PIVKA-II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
4.7 AFP 阴性 HCC 组和AFP 阴性 LC 组以及CHB组之间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比较 |
4.8 PIVKA-II在 AFP阴性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5 讨论 |
5.1 AFP和 PIVKA-II在 HCC 组、LC 组和 CHB组患者之间的表达差异 |
5.2 血清AFP和 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
5.3 PIVKA-II在 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原发性肝癌血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CUGBP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ELISA实验测血清样本CUGBP1 表达 |
引言 |
1.材料方法 |
1.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样本收集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数据处理过程 |
2.实验结果分析 |
2.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性别、年龄)比较 |
2.2 四组研究对象的血细胞计数与肝功能情况 |
2.3 CUGBP1 的标准曲线 |
2.4 CUGBP1在AFP阴性PHC中的诊断价值 |
2.5 CUGBP1、AFP、CEA、CA199 在四组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水平 |
2.6 血清CUGBP1、AFP、CEA、CA199 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HC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第二部分 QRT-PCR测 PWBC中 CUGBP1 基因表达特征 |
引言 |
1.材料方法 |
1.1 入组对象的基本信息 |
1.2 操作器材和试剂 |
1.3 实验相关内容 |
1.4 qRT-PCR实时监测CUGBP1 基因表达特征 |
2.结果分析 |
2.1 验证CUGBP1 PCR扩增产物的质量 |
2.2 熔解曲线 |
2.3 扩增曲线 |
2.4 HE组、CHB组、HC 组和PHC 组 PWBC中 CUGBP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2.5 原发性肝癌PWBC中 CUGBP1 mRNA相对表达量的ROC曲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中的不足与展望 |
文献综述 CUGBP1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基于适配子离心超滤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建立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肝癌 |
1.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1.2 肝癌的诊断研究现状 |
1.2 核酸适配子 |
1.2.1 核酸适配子的特性 |
1.2.2 适配子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
1.3 离心超滤技术及其应用 |
第2章 创建基于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耗材 |
2.1.4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
2.1.5 血清标本的收集 |
2.1.6 临床资料的收集 |
2.1.7 基于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的建立 |
2.1.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制备混合血清标本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
2.2.2 适配子CUF分离的最佳超滤管截断值 |
2.2.3 适配子CUF分离的最佳离心时间 |
2.2.4 适配子CUF分离体系的最佳体积 |
2.2.5 血清和适配子的最佳用量 |
2.3 讨论 |
第3章 单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新技术的肝癌诊断价值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试验耗材 |
3.1.4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
3.1.5 血清标本的收集 |
3.1.6 临床资料的收集 |
3.1.7 评价单适配子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价值 |
3.1.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适配子小样本筛选结果 |
3.2.2 优选适配子扩大样本验证肝癌诊断价值结果 |
3.2.3 优选适配子联合对肝癌的诊断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新技术的肝癌诊断价值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试验耗材 |
4.1.4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
4.1.5 血清标本的收集 |
4.1.6 临床资料的收集 |
4.1.7 用混合血清优化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法诊断肝癌的实验条件 |
4.1.8 小样本筛选对肝癌诊断价值最大的适配子阵列 |
4.1.9 优选适配子阵列扩大样本验证其肝癌诊断价值 |
4.1.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适配子阵列单管CUF分离的实验条件优化结果 |
4.2.2 单管CUF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法小样本筛选适配子阵列的结果 |
4.2.3 优选适配子阵列扩大样本验证肝癌诊断价值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优选适配子阵列联合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
5.1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与统计方法 |
5.1.1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
5.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5.2 结果 |
5.2.1 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
5.2.2 优选适配子阵列与常用血液检验指标的相关性 |
5.2.3 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
5.2.4 优选适配子阵列联合常用血液检验指标对肝癌的诊断结果 |
5.2.5 优选适配子阵列联合常用血液检验指标诊断肝癌的准确性评价结果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核酸适配子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肝癌简介 |
1.1.1 肝细胞癌简介 |
1.1.2 肝细胞癌的致病机制 |
1.2 肝细胞癌的诊断方法 |
1.2.1 临床诊断 |
1.2.2 病理学诊断 |
1.2.3 细胞学诊断 |
1.2.4 影像检查 |
1.2.5 血清学检测方法 |
1.2.5.1 血清肿瘤标志物 |
1.2.5.2 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
1.3 基于交流动电效应与阻抗免疫传感的微粒操控技术 |
1.3.1 微粒操控微电极芯片检测特点 |
1.3.2 基于交流动电和阻抗免疫相结合的微粒操控技术检测原理 |
第2章 AFP原核表达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AFP基因序列合成 |
2.2.2 AFP重组质粒的酶切与鉴定 |
2.2.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4 重组质粒的表达与鉴定 |
2.2.5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条件筛选(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 |
2.2.6 重组AFP菌株的扩大培养 |
2.2.7 包涵体的处理及纯化AFP重组蛋白 |
2.2.7.1 包涵体处理 |
2.2.7.2 亲和层析镍柱纯化HA重组蛋白 |
2.2.7.3 SDS-PAGE鉴定纯化后AFP重组蛋白 |
2.2.8 经Ni柱纯化后的AFP目的蛋白样品浓度测定 |
2.2.9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酶切鉴定结果 |
2.3.2 AFP重组质粒的转化结果 |
2.3.3 重组蛋白AFP的诱导表达鉴定 |
2.3.4 重组蛋白AFP的最佳诱导条件的筛选 |
2.3.4.1 筛选AFP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温度 |
2.3.4.2 AFP重组蛋白诱导剂IPTG的优化 |
2.3.4.3 AFP重组蛋白诱导时间的优化 |
2.3.5 AFP重组蛋白的纯化 |
2.3.6 重组蛋白 AFP 的浓度测定 |
2.3.7 纯化蛋白AFP的 Western blot鉴定 |
2.4 讨论 |
第3章 抗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试剂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免疫BALB/c小鼠 |
3.2.2 筛选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及阴阳血清最佳稀释度 |
3.2.3 融合前免疫小鼠血清效价的测定 |
3.2.4 融合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
3.2.5 细胞融合前SP2/0 细胞的复苏及扩大培养 |
3.2.6 细胞融合 |
3.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3.2.8 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 |
3.2.9 小鼠腹水型单抗的制备 |
3.2.10 小鼠腹水型单抗的纯化 |
3.2.11 AFP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
3.2.11.1 纯化的AFP单抗纯度鉴定 |
3.2.11.2 纯化的AFP单抗浓度测定 |
3.2.11.3 纯化的AFP单抗亚型鉴定 |
3.2.11.4 纯化的AFP单抗特异性鉴定 |
3.2.11.5 AFP单抗效价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最佳包被浓度及最佳阴阳性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3.3.2 细胞融合前小鼠的血清效价测定 |
3.3.3 细胞融合结果 |
3.3.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以及亚克隆筛选结果 |
3.3.4.1 第一次细胞融合 |
3.3.4.2 第二次细胞融合 |
3.3.5 AFP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3.6 AFP腹水单抗的纯化 |
3.3.7 腹水单抗纯度鉴定 |
3.3.8 AFP单抗浓度测定 |
3.3.9 AFP腹水单抗效价测定 |
3.3.10 2-8D单抗Western blot鉴定 |
3.4 讨论 |
第4章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肝癌血清标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AFP抗原抗体和检测样品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电极芯片的预处理 |
4.2.2 芯片的活化 |
4.2.3 抗体包被前后扫频 |
4.2.4 芯片的封闭 |
4.2.5 检测前后扫频 |
4.2.6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AFP、s PD-L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6.1 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 |
4.2.6.2 抗AFP、s PD-L1 单抗浓度及时间对富集和传感效果的影响 |
4.2.6.3 优化封闭时间 |
4.2.6.4 最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频率的筛选 |
4.2.7 灵敏度实验 |
4.2.8 特异性实验 |
4.2.9 重复性实验 |
4.2.10 AFP、s PD-L1 临床实验结果相关性比较 |
4.3 实验结果 |
4.3.1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AFP、s PD-L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1.1 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 |
4.3.1.2 筛选AFP、s PD-L1 单抗的最佳包被浓度以及时间 |
4.3.1.3 最佳封闭时间的筛选 |
4.3.1.4 交流电频率的筛选 |
4.3.1.5 交流电压的筛选 |
4.3.2 灵敏度实验 |
4.3.3 特异性实验 |
4.3.4 重复性实验 |
4.3.5 AFP、s PD-L1 临床实验结果相关性比较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一种新型蛋白质芯片的肝癌多重血清标志物同步检测及其联合诊断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汇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与设备 |
2.3 生物芯片表面化学修饰 |
2.4 芯片的免疫学表征 |
2.5 生物芯片检测质量控制 |
2.6 血清标志物检测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芯片表面化学修饰及其免疫学表征 |
3.3 蛋白质芯片质量控制 |
3.4 血清标志物检测与价值评估 |
4 讨论 |
4.1 芯片表面化学修饰方法和芯片平台构建 |
4.2 芯片平台检测质量控制 |
4.3 肝癌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糖组学在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7)小肝癌新血清标志物的筛选及其诊断价值评价及肝癌发病年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肝癌流行病学 |
1.2 小肝癌诊断现状 |
1.3 基于适配子的肿瘤标志物发现策略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血清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收集 |
2.2.2 筛选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 |
2.2.3 定量测定候选蛋白血清表达水平 |
2.2.4 标志物联合分析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
2.2.5 肝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
2.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3.2 小肝癌候选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评价 |
3.3 扩大样本验证候选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
3.4 联合分析候选血清标志物及DCP对大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
3.5 联合分析候选血清标志物及DCP对小肝癌和良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
3.6 PHC发病年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
3.6.1 调查结果统计描述 |
3.6.2 肝癌诊断年龄段与调查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6.3 调查因素与不同发病年龄段的相关性关系 |
3.6.4 相关因素建模分析预测肝癌发病年龄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清miR-375 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血清miR-375 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一.肝细胞肝癌 |
二.miR-375 |
三.细胞因子 |
四.miR-375与HC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1180 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现场及对象 |
1.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相关定义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基本资料 |
1.2.2 PHC患者不同病因及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 |
1.2.3 PHC患者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因中的分布 |
1.2.4 PHC不同病因及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1180例原发性肝癌BCLC不同分期临床指标及肝硬度值变化特点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2.1.3 血清标本的收集及检测方法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
2.2.2 肝硬度值的分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2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临床资料收集 |
3.1.3 随访 |
3.1.4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2.2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2.3 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相关因素间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
3.2.4 年龄和γ-GT为父节点时肿瘤大小的风险推理 |
3.2.5 PHC患者生存时间风险推理 |
3.3 讨论 |
3.4 总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原发性肝癌高危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氧化石墨烯特种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肝癌患者血清sPD-L1、AFP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肝细胞癌概述 |
1.1.1 肝细胞癌简介 |
1.1.2 肝细胞癌发病机理 |
1.1.3 肝细胞癌的诊断方法 |
1.1.3.1 影像学方法 |
1.1.3.2 蛋白免疫方法 |
1.1.3.3 病理学方法 |
1.1.3.4 基因诊断方法 |
1.1.3.5 细胞学方法 |
1.1.4 癌症标志物sPD-L1、AFP简介 |
1.1.4.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 |
1.1.4.2 甲胎蛋白 |
1.1.5 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进展 |
1.1.5.1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进展 |
1.1.5.2 免疫胶体金技术进展 |
1.1.5.3 蛋白质芯片技术进展 |
1.1.5.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展 |
1.2 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 |
1.2.1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 |
1.2.2 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 fiber grating,LPG) |
81°)倾斜光纤光栅(ETFGs)'>1.2.3 极大角度(>81°)倾斜光纤光栅(ETFGs) |
第2章 sPD-L1、AFP原核表达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序列分析与合成 |
2.2.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2.2.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4 重组质粒的表达与鉴定 |
2.2.5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条件筛选 |
2.2.6 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包涵体处理 |
2.2.7 重组蛋白的纯化 |
2.2.8 重组蛋白SDS-PAGE鉴定 |
2.2.9 纯化样品BCA法浓度测定 |
2.2.10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重组蛋白sPD-L1 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结果 |
2.3.1.1 酶切鉴定结果 |
2.3.1.2 重组蛋白s PD-L1 的诱导表达鉴定 |
2.3.1.3 重组蛋白s PD-L1 的最佳诱导条件的筛选 |
2.3.1.4 重组蛋白s PD-L1 的纯化以及SDS-PAGE鉴定 |
2.3.1.5 重组蛋白s PD-L1 浓度测定 |
2.3.1.6 重组蛋白s PD-L1的Western blot鉴定 |
2.3.2 重组蛋白AFP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结果 |
2.3.2.1 重组质粒pET28a(+)-AFP酶切鉴定 |
2.3.2.2 重组蛋白AFP的纯化以及SDS-PAGE鉴定 |
2.3.2.3 重组蛋白AFP法浓度测定 |
2.3.2.4 重组蛋白AFP的 Western blot鉴定 |
2.4 讨论 |
第3章 抗sPD-L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试剂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BALB/c小鼠免疫 |
3.2.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以及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
3.2.2.1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测定 |
3.2.2.2 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
3.2.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 |
3.2.4 SP2/0 细胞的制备 |
3.2.5 小鼠脾脏细胞悬液制备 |
3.2.6 细胞融合 |
3.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 |
3.2.8 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 |
3.2.9 小鼠腹水型单抗的制备 |
3.2.10 腹水型单抗的纯化 |
3.2.11 sPD-L1 单克隆抗体鉴定 |
3.2.11.1 单抗纯度鉴定 |
3.2.11.2 单抗浓度测定 |
3.2.11.3 单抗亚类鉴定 |
3.2.11.4 单抗效价测定 |
3.2.11.5 单抗特异性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最佳包被浓度以及最佳阴阳性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3.3.2 融合前小鼠血清效价ELISA测定 |
3.3.3 细胞融合结果 |
3.3.4 杂交瘤细胞筛选以及亚克隆筛选结果 |
3.3.5 sPD-L1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3.6 单抗的纯化 |
3.3.7 单抗纯度鉴定 |
3.3.8 单抗浓度测定 |
3.3.9 效价测定 |
3.3.10 2-2G单抗Western blot鉴定 |
3.4 讨论 |
第4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Ex-TFG生物传感器的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样本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检测平台的搭建 |
4.2.2 Ex-TFG生物传感器表面预处理 |
4.2.3 Ex-TFG生物传感器表面修饰 |
4.2.3.1 Ex-TFG生物传感器表面生物功能化修饰的研究方案 |
4.2.3.2 Ex-TFG生物传感器表面修饰实验步骤 |
4.2.3.2.1 表面羟基化 |
4.2.3.2.2 表面硅烷化 |
4.2.3.2.3 涂覆金纳米壳 |
4.2.3.2.4 金纳米壳氨基化 |
4.2.3.2.5 涂覆氧化石墨烯 |
4.2.3.2.6 活化GO上的-COOH |
4.2.3.2.7 修饰s PD-L1 单克隆抗体、AFP单克隆抗体 |
4.2.3.2.8 封闭 |
4.2.4 Ex-TFG生物传感器灵敏度检测实验 |
4.2.5 Ex-TFG生物传感器重复性实验 |
4.2.6 Ex-TFG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实验 |
4.2.7 Ex-TFG生物传感器临床性实验 |
4.2.7.1 血清标志物s PD-L1 检测 |
4.2.7.2 血清标志物AFP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传感器表面修饰过程光谱演变 |
4.3.2 Ex-TFG表面修饰AuNS-GO |
4.3.3 Ex-TFG生物传感器灵敏度检测实验 |
4.3.4 Ex-TFG生物传感器重复性实验 |
4.3.5 Ex-TFG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实验 |
4.3.6 Ex-TFG生物传感器临床性实验 |
4.3.6.1 血清标志物s PD-L1 检测 |
4.3.6.2 血清标志物AFP检测 |
4.3.6.3 sPD-L1、AFP临床实验结果相关性比较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恶性肿瘤患者HBV、HCV、HA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转录组的肝细胞癌G1-G6分子分型对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D]. 陈若楠.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D]. 冯家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CUGBP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王丽萍.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基于适配子离心超滤分离及荧光定量分析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建立及评价[D]. 陈志勇. 南昌大学, 2021(01)
- [5]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王桂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基于一种新型蛋白质芯片的肝癌多重血清标志物同步检测及其联合诊断价值评估[D]. 房永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小肝癌新血清标志物的筛选及其诊断价值评价及肝癌发病年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因素调查[D]. 王玉琪. 南昌大学, 2020(08)
- [8]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D]. 师玉卓.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D]. 赵和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基于氧化石墨烯特种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肝癌患者血清sPD-L1、AFP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鲁友铭.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